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重生韩世忠小说
扩展阅读
小说女主角叶蓁蓁 2021-03-16 21:49:57

重生韩世忠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3-06 08:37:46

① 韩世忠世糸统韩世忠是何人之后,他的后世孙今何在

韩世忠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前代无记载。

韩世忠有四子:韩彦直、韩彦朴、韩彦质、韩彦古。韩彦质有后代,情况不明。韩彦朴好像早夭。韩彦古还不明确其有否后代。韩彦直后代情况了解较多有三子:韩梃、韩覆六、韩忠一。
一、韩梃:后代在江苏武进。这支韩氏祠堂号为“玉树堂”,至今已九续宗谱。从韩世忠起至今已历40多世。
二、韩覆六:浙江长兴韩氏祖。祠堂号为“大本堂。从韩世忠起已历35世左右。长兴留存有韩彦直墓。
三、韩忠一:居江夏韩家桥。其子韩兴按家谱记载遵韩世忠遗愿移居湖北黄陂峰子山。韩兴两子,韩荣华和韩荣卿。元代末,韩荣卿避战乱移居大别山,韩荣华留居黄陂,韩荣华后代有一部分移居汉阳乌金山。韩荣卿后代有一部分移居麻城龟峰山。因此韩忠一后代分立,各立家谱。这四支从韩世忠起,已发展到35世。
1、黄陂韩氏:约于清乾隆朝创家谱,家谱内容不详。
2、汉阳乌金山韩氏:堂号“荆州堂”。韩世忠十九世孙十九世延仲(原名仲玉),於清康熙间复由黄陂东乡移家汉南乌金山,为该支始迁祖。
3、大别山韩氏:堂号“昼锦堂”。始迁祖为韩世忠六世孙。与康熙年间创家谱,至今已七续宗谱,分布附近四个县。
4、麻城龟峰山韩氏:韩荣卿第四孙韩志奇为始迁祖,有家谱,情况不详。

另有几支韩世忠后人,不知是韩世忠哪个儿子后代的,分列于下:
镇江韩氏:堂号“广德堂”。始迁祖正荣,谱称世忠十六世孙,明正德间因经商自润州城南流水浦迁润州城北大沙永兴圩。其他情况不详。
江苏锡山韩氏:堂号“敦伦堂”。始迁祖仲,世忠十三世孙,元明之际迁无锡之锡山。

②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最新txt全集下载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第三卷回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第四章答 流氓本色
杭州城这几日忽的飘起了雨丝,三天不止的霏霏细雨,打湿了这座古城,西湖岸边的数行杨柳,在雨中摇曳,湖上的飞桥,在雨中若隐若现;杭州城里的层宇楼台,在雨中愈显清奇,驿馆,酒楼,妓院高悬的绣旗、珠帘,在雨中萧然低垂。
武植独自漫步在雨后的杭州街头,想起韩世忠的话心里沉甸甸的。莫非这江南真有一个硕大的毒瘤?
当知道和梁红玉在一起的军官是韩世忠的时候,武植心中无比的惊奇,历史的车轮仍旧在按它本来的轨迹前进吗?三妹终于还是见到了韩世忠?二人不会私定终身了吧?不过看三妹对他的态度也不怎么热切,倒是韩世忠看着三妹眼里的炽热傻子都能看出来。
因伤了人命,在一处山坡后,武植只能大概问了下事情缘由,三妹精巧,见武植话里不提,自也不会把武植的真实身份说出来。不过三妹对今天遇袭却是所知不多,她半年前在阳谷结识了一位唱曲的艺人,被她曲艺折服,拜为师傅,这半年来只回过一次京城,其余……

③ 韩世忠的家族成员

夫人梁氏(梁红玉): “尝于军中助王督兵,屡建奇功,诰封一品贤德夫人”。回
韩彦直:(答生卒年不详),字子温。南宋大臣。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名将韩世忠之子。进龙图阁学士,转光禄大夫致仕。卒赠开府仪同三司,爵至蕲春郡公。
韩彦质:(生卒年不详),延安(今属陕西)人,世忠第三子。元柘二年,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傅,谥献肃。
韩彦古:(?——1192), 字子师,延安(今属陕西)人,世忠第四子。官至户部尚书,绍熙三年卒。
韩覆六:讳文吕,字天寿,世忠嫡孙。率家人隐居长兴,著书立论,学者尊其号曰‘文昌先生’。所著有《四书小说》、《五经会议》、《涧谷文集》行于世。

④ 韩世忠全传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韩世忠全传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回

内容预览:
第三回 九里山世忠葬母 青涧城世辅结义
红|袖|言|情|小|说
第三回九答里山世忠葬母
青涧城世辅结义
且说韩世忠回到破瓦窑,便和众弟兄商量,欲伐木取石,造一新居。不一日,便盖起了一座大瓦房,取名听雨轩。瓦窑里修了一排通铺,供众弟兄歇息。又在大瓦窑旁边修了一个回廊。每天,世忠和众弟兄舞刀弄剑,操练武艺。饿了就去酒店里大吃一顿,并把原先所欠饭钱也给还了。绥德城里便传下这么一句歇后语:“泼皮韩五的钱——有年没月。”
一日,世忠正和几个穷弟兄练武,忽然瞅见不远处树林里,有一个鬼头鬼脑的人正在偷看。韩世忠捡起一个土坷垃照那人扔了过去,只听“哎哟”一声,那人倒在地上痛得直打滚。世忠奔过去一瞧,嘿,只见这个人头上肿起了一个大包。韩世忠喝道:
“你是谁?竟敢偷看我等练武。”
“我,我不是偷看,我是找韩五。”
“你找韩五干什么?”
“韩五他娘在青涧街讨吃,猛然间病得厉害,叫我来捎话教他快去。”
世忠一听,扑咚一声跪在那人面前……

⑤ 韩世忠 曹成 曹亮三个是啥关系

1:三国人
赵云冲三营时,被箭射死。

2:南宋人
汝南贼寇,与其弟曹亮于两淮间兴兵作乱,手下拥有杨再兴、何元庆等猛将。后被岳飞、韩世忠征剿,曹成、曹亮归降韩世忠,杨再兴、何元庆归降岳飞。

3: 河北宣化人
曹成,男,1938年6月2日出生。河北宣化人。院长、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石家庄经济学院调研员。河北省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主要贡献:在全国和省级刊物发学术论文30余篇,1980年发现上地幔流体存在的事实,引起地学界的重视。1990年出席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并作学术交流。1983年出任地质队长后,参与并组织了华北地台北缘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取得比较好的成果,1988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地质队长”称号,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所在地质队被评为全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地矿部功勋地质队,河北省先进企业,双文明单位。1991年11月任河北地质学院副院长。主要著述:专著《河北省矿物药资源》。
长期以来,他深入过百余处矿床的实际,注意找矿规律的研究,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80年代中后期,在曹成的参与和组织下,华北地台北缘有色金属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著名的蔡家营多金属矿的找矿成果,证实华北地台北缘是寻找多金属矿和贵金属矿的潜在地区,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实际意义。近几年又探明大型铅锌矿达几百万吨,大型金矿几十吨,经济价值近百亿元。他与队友们在地处高寒的沽源县探明3亿多吨煤炭储量,为坝上地区脱贫创造了物质基础。他还结合生产实际,解决了砂金分离技术,提高工效近百倍。他科学研究涉及面较广,首次发现上地幔流体的存在,对这个前沿领域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受到地学界的高度评价。他对宝石学、药用矿物学都有一定研究,现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和中国矿物药研究会副主任。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被批准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4: 江苏沭阳县人
曹成 ,男,1951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沭阳县人,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九三成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在沭阳县桑墟公社插队,1970年10月起历任沭阳县桑墟公社许洪初中教师,东风供销社票证员,东风食品站会计,1978年12月入淮阴师专中文专业学习,1980年12月起历任沭阳中学年级主任,沭阳沂河中学副校长,1997年12月任沭阳县人大副主任(不驻会)、沭河中学校长,1999年9月任沭阳县人大副主任,2002年5月任宿迁市工商联会长,2003年1月任市政协副主席(不驻会)、市工商联会长(2006年7月起省委党校研究生在读),2007年1月任市政协副主席(不驻会),2007年6月任宿迁市政协副主席(不驻会)、九三学社宿迁市委主委。2008年1月当选为政协宿迁市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5: 山东安丘市人

曹成 ,男,1971年6月出生,汉族,山东安丘市人。作家,诗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检察日报》《青海湖》《风流一代》《联合日报》《山东文学》《诗选刊》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40万字,2010年出版个人诗文集《潍水走笔》,现任潍坊市峡山区作家协会主席,《峡山文艺》主编,山东省首届(作家)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学员。

主要代表作: 散文《二哥》、《山姐儿》、《生活就是这样》;诗歌《乡情》、《风水宝地》、《借助一滴水的力量》、《春天,在北方 》、《海》、《登寿阳山记》、《回乡》、《萍》、《峡山,我热爱的一片土地》;小说《屠夫》、《废物》等。

不知道你说的哪一个

⑥ 给我梁红玉和韩世忠的资料,越多越好

梁红玉(1102—1135),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出身风尘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梁红玉原籍池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贵池县,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腊,啸聚山民起义,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但由于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对平常少年子弟便多白眼相看,毫无娼家气息。
方腊之乱,祸延六州五十二县,戕害百姓二百多万,他败亡后所掠妇人自他的巢穴中逃出,全身赤裸,自缢于林中的,相望百多里。朝廷以童贯、谭稹统率大军镇压,方腊最后被一位小校所捉,这个小校就是韩世忠。
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虎背熊腰,一身是胆,为人耿介,尤喜济人急难,是一个正直而勇敢的英雄人物。
童贯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就在席上认识了韩世忠。韩世忠在众多将领大吹大擂的欢呼畅饮中,独自显得闷闷不乐,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梁红玉那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两人各通殷勤,互生怜借,于是英雄美人成眷属。
飞马传诏,平定叛乱
北宋灭亡后,金军大掠汴京而退,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于是改汴京为开封,以宗泽为开封留守。宗泽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收复北方失地,宋高宗赵构置之不理,苟安江左,宗泽临死时大呼:“过河!”成为千古憾事,南宋不去收复北方失地,金军就不断南攻,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几次出逃。建炎三年,金军在粘没喝的带领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又仓皇往浙江一带逃跑,外忧引起内患,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拥众作乱,袭杀了执掌枢密的王渊,分头捕杀了宦官,强迫高宗让出帝位,内禅皇太子,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以为妇人孺子执政,可以为所欲为。在这次叛乱中,在秀州拥有重兵的韩世忠的儿子以及夫人梁红玉也被扣压在内。
韩世忠起兵后,和梁红玉两人相亲相爱,转战各地,后来梁红玉有了身孕,便留在京城,想不到竟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韩世忠善于用兵,作战勇敢,威名素著,苗傅等人对他颇为忌惮,对梁红玉母子颇为客气。
事变发生之后,宋高宗的行动已是毫无自由,宰相朱胜非与隆裕太后密商,派梁红玉出城,驰往秀州,催促韩世忠火速进兵杭州勤王,并由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这里商量妥当,朱胜非就对苗傅说:“韩世忠听到事变后,不立即前来,说明他正在犹豫,举棋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劝韩世忠投奔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别的人就用不着惧怕了。”苗傅听后大喜,认为是一条好计,立即派梁红玉出城,梁红玉回家抱了儿子,跨上马背,疾驰而去,一昼夜赶到秀州。韩世忠在了解了一切情况后,当即会同刘浚、刘俊,带兵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宋高宗喜出望外,亲自到宫门口迎接他们夫妇,立即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不久又拜为江浙制置使。
桴鼓亲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宋内乱,正好给了金军可乘之机。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即俗称的金兀术)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对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从明州逃到海上。幸亏金军海军不行,才让高宗勉强保住了老命。这时金军已经孤军深入5个多月,江南各地到处爆发了汉人的反抗。宗弼见再待下去就要“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于是在大肆掳掠之后北返。
这时韩世忠正担任浙西战区司令(浙西制置使)。听说金军北撤,便率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金军号称十万。虽然未必真的有那么多,但兵力肯定是大大超过韩世忠的。韩世忠所部的宋军在金军南下时已经败过一阵。另外,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也就说不要阻截归乡的军队,否则思乡心切的军队往往会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所以从表面上看,韩世忠无论从兵力,士气还是战斗力上都远远不如金军。
金军统帅宗弼大概也觉得韩世忠是在以卵击石,于是下战书给韩世忠约定日期开战,韩世忠接受。到了约定的日子,金军开始北渡长江。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双方在江面上激战。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
也许有人要问梁红玉不就是在打仗时敲敲鼓吗,有什么了不起呢?
打仗并不是光人多就行了。人再多,如果没有协调一致的行动,也不过是打群架罢了。要协调大兵团的行动,通信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作战可以用步话机下达命令。古代就全靠旗帜和金鼓。所谓“闻鼓则进,鸣金收兵”不过是笼统的说法。不同的鼓点其实代表不同的命令。梁红玉亲自击鼓也就是表明她在指挥整个舰队。在古代战争中,鼓手和旗手是敌军的首要攻击对象。梁红玉站在这个位置上,也就是站在最危险的位置上。当然大大鼓舞了士气。
从梁红玉指挥整个舰队来看,梁红玉肯定是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的。那么她的军事才能从哪里来的呢?有些书认为她的祖上是武将,所以梁红玉有家传武功。这一点我已经在前面分析过,不过是在她出名后为她脸上贴金而已。其实梁红玉既然长在军营,耳濡目渲,总是会学到一些东西的。她与韩世忠结婚后随其转战南北,必然也得到了韩世忠的指点。再加上一点天资,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金军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于是他采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对韩世忠说只要韩世忠肯放他们一条生路,他愿意归还所有在江南掠夺的财物,另外还送给韩世忠名马作为谢礼。韩世忠一口回绝。双方在长江上且战且走。金军不熟悉地理,被宋军逼入黄天荡死港。
此时本是消灭金军的最好时机。但是韩世忠和梁红玉的兵力实在太少,又没有陆军配合,宗弼趁机凿通湮塞已久的老鹳河故道30里,撤向建康(今南京)。史书上说这30里是一夜凿成,未免夸大。金军被困在黄天荡里几十天,这条河道当是用了这几十天的功夫才凿成。
宗弼在撤向建康的途中又遭到岳飞的阻击。不得已折回长江继续北渡。韩世忠水军多海舰,形体高大,稳性好,攻击力强。为了发挥这个优势,韩世忠令工匠制作了许多用铁链联结的大铁钩,并挑选健壮的水兵练习使用,用以对付金军的小战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军首先发起进攻,韩世忠水军分两路迎战,陷敌人于背腹受击的境地。南宋战船乘风扬帆,往来如飞,居高临下用大钩钩住敌船一舷,使劲――拽,敌船便随之倾覆。宋军再一次获胜。
连战皆胜让韩世忠非常骄傲,认为金军不习水战,遂大意起来。不料有人向宗弼建议利用海船无风难以开动这一点,选一个无风的天,向宋军攻击定能取胜。我们不知道历史上诸葛亮有没有真的设坛借过东风。宗弼倒是设过坛祈求无风。在这个仪式中,宗弼杀白马,割破自己的额头,又将掳掠来的妇女开膛剖腹,挖出心脏祭祀上天。
也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特别垂青宗弼,还是给女人的心吓坏了。第二天真的没有风了。宗弼立即率领舰队向宋军发动总攻。金军以小舟纵火,用火箭射击宋军的船帆。宋军的海船无法开动都成了金军火箭的靶子。不一时全部都被烧毁。宋军大将孙世询、严允战死。韩世忠败回镇江。金军突围而去。
虽然在从战术上来说韩世忠此战败的很惨。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韩世忠以绝对弱势兵力而能阻击金兵达48日,而且金兵北去后不敢南顾,已经达到了击退金兵的战略目的。应该是不错了。但是金兵败北之后,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义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再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弹劾归弹劾,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当然不会处罚韩世忠。反而不断地升韩世忠的官。绍兴五年(1136年),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区司令(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扎楚州(今江苏淮安)。梁红玉随韩世忠率领将士以淮水为界,旧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击金兵。经过战乱的浩劫,楚州当时已遍地荆榛,军民食无粮,居无屋,梁红玉亲自用芦苇“织蒲为屋”。在寻找野菜充饥时,在文通塔下的勺湖岸畔,发现马吃蒲茎,便亲自尝食,并发动军民采蒲茎充饥。淮人食用“蒲儿菜”,相传即从梁红玉始。蒲儿菜因此称作“抗金菜”。由于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卒都乐于效命。经过苦心经营,楚州恢复了生机,又成为一方重镇。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英勇战死
说到梁红玉的结局,后世的笔记小说和各种话本往往说梁红玉是在韩世忠辞去军权后共同归隐山林,白头谐老,最后在韩世忠死后两年才病死。这虽然反映了后世对女英雄结局的美好愿望,但与历史不符。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的研究,梁红玉是在绍兴五年(1135)年在楚州随夫出征抵御金军入侵时死去的。
绍兴五年,梁红玉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1135年10月6 日)遇伏遭到金军围攻,腹部重伤,肠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继续作战, 最后血透重甲,力尽落马而死。首级被敌人割去。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据 宋 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另一说是被奸细在食物中下毒,中毒后痢疾不止而死。
1151年,韩世忠病逝。梁红玉的遗体被迁到苏州。夫妇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杨国者,故韩忠武王之妾也,梁姓。
杨国家楚州。生有神力,可张二十石弓,射二百步而无虚发。及长,以父罪并坐收,流寓京口为营妓。然任侠好义,无娼气。
杨国为妓时尝贺岁入衙,过廊下,见一黑虎伏地作鼾。大惊,复视之,乃一军汉也。异之,延入幕,问其姓名,忠武王也。杨国以其必成大器,乃自赎妾之。
靖康间,忠武以团练使兴义兵勤王,杨国襄赞军务,军中皆称“女团练”。建炎三年,扈从统制苗傅反。三月戊戌,忠武所部发平江。兵少,至秀州,称病不行,造云梯,治器械,傅等始惧。时世杨国及子亮为傅所质,防守严密。朱胜非绐傅曰:“今白太后,遣二人慰抚忠武,则平江诸人益安矣。”于是召杨国入,封安国夫人,俾迓忠武,速其勤王。杨国疾驱出城,一日夜会忠武于秀州,痛陈利害。未几,明受诏至,忠武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斩其使,取诏焚之,进兵益急,乱遂平。杨国以功论,封护国夫人。
兀术将入侵,帝召诸将问移跸之地,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忠武曰:“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于是以忠武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
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忠武亦自镇江退保江阴。杜充以建康降敌,兀术自广德破临安,帝如浙东。忠武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俟敌归邀击之。
帝召至行在,奏:“方留江上截金人归师,尽死一战。”帝谓辅臣曰:“此吕颐浩在会稽,尝建此策,忠武不谋而同。”赐亲札,听其留。会上元节,就秀州张灯高会,忽引兵趋镇江。及金兵至,则忠武军已先屯焦山寺。金将李选降,受之。兀术遣使通问,约日大战,许之。战将十合,杨国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尽归所掠假道,不听;请以名马献,又不听。挞辣在潍州,遣孛堇太一趋淮东以援兀术,忠武与二酋相持黄天荡者四十八日。
后风止,我军帆弱不能运,金人以小舟纵火,矢下如雨。孙世询、严允皆战死,敌得绝江遁去。
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忠武仅八千余人。杨国以兀术遁去,上书弹劾忠武“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帝优裕之,凡六赐札,褒奖甚宠。又封梁夫人为杨国夫人,领护国,杨国两国俸。以女子而得两国者,唯梁氏一人也。
绍兴五年,忠武进少保,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杨国在军中襄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遂为重镇。
杨国自领一军,号“娘子军”,用唐平阳公主前例也。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数战于山阳,宿迁,皆胜,威名动于天下。金人忌之。八月丁卯战金人于淮水,遇伏。金军百倍于己。突围不得。身被数创,肠自腹间出,以汗巾裹之,血透重甲。顾左右曰:“今日得报君恩”。乃突击。敌以乱箭攒射,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遗体,数人各得其一体。金人曝其尸于市三日。
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杨国残骸,遗忠武。忠武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忠武薨,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杨国迁葬苏州灵岩。
若杨国者,女中丈夫也。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天赐忠武,杨国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然功败垂成,惜哉!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韩世忠、梁红玉去世后,宋孝宗令竖碑建祠以纪念他们。今苏州市沧浪区枣市街小学即原蕲王祠,供韩、梁两尊塑像,壁上有“春祭韩王诞??正月二十日,秋祭梁夫人诞??九月初六日”。梁红玉家乡父老为纪念这位女中豪杰,亦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纪念她。
梁红玉祠原祠附设在北辰坊火神庙内,明清时多次进行修建。此祠为一四合院,东西长六丈,南北宽五丈四尺,占地五分三厘,南面为临街院墙,有东厢三间,西厢三间,大殿三间,神台上设置梁红玉泥制塑像,庭院中有一棵古柏。大门面东,在东厢房南面,庭院的东南角。后毁于兵火,解放时已破烂不堪。
1959年,淮安县人民政府在原址重新建祠,“文革”中被拆除;1982年又重新建祠。
新建的梁红玉祠东西长19.56米,南北宽30.53米,占地面积597.17平方米,庭院四面有围墙,大门朝南,门头上为我国已故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梁红玉祠”四个大字。庭院中遍植松柏花木。在庭院北侧为京殿三间,东西长10.5米,南北宽7米,建筑面积73.5平方米,整个建筑仿明代建筑,古色古香。殿中神台上置有高1.7米的梁红玉戎装佩剑塑像,神采飘逸,英姿飒爽。塑像两侧为当代书法家杨修品所书“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的对联。两旁擎柱上挂着一副长达54字的泥金对联: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
梁红玉祠现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⑦ 韩世忠的功劳比岳飞大但知名度为什么不如岳飞

韩、岳两人功业相埒,为何名声却如此悬殊?个中原因当然是岳飞忠荩为国,却在39岁时含冤被杀,他的际遇更容易赢得后世的无限敬仰与同情,不仅岳庙遍宇内,俎豆不绝,而且有关岳飞的戏曲、小说以及当今史学家为岳飞写的传记也已深入人心,岳飞是家弦户诵的民族英雄。韩世忠却未能享有这种荣耀,他虽也受秦桧迫害,但毕竟保全了性命,老死于户牖之下;虽被褫夺了兵柄,却还有生活的自由,仍能悠游林泉,周游湖山之间。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不及岳飞高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韩世忠虽没有岳飞死得悲壮,但也算得上刚正亢直、嫉恶如仇之人,而非贪生怕死之辈。奸臣秦桧当权,气焰熏灼,权倾朝野,群臣莫不仰其鼻息,而韩世忠却傲骨锋棱,一揖之外,从不与之交谈。“性憨直,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他与岳飞极力反对与金议和,多次上疏请求收复失地,均为秦桧所抑。报国无门,他遂愤而上疏抨击秦桧专权误国,秦桧唆使言官弹劾世忠,欲置他于死地,幸亏高宗网开一面,将奏折留中不发,世忠才侥幸躲过一劫。而岳飞却没有这种幸运。出于对卖国议和的愤怒,岳飞不仅言辞激烈,表示“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而且先后五次辞职,甚至不待朝廷批准,便径自回庐山第宅养闲,这未免有“要君”之嫌;尤其是岳飞建议立孝宗为储君,更是逆了龙鳞,使高宗憎恶不已。再加上秦桧百般进谗,一个天子、一个宰相合伙迫害,便注定了岳飞被杀的厄运。“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至今我们仍能想象得到岳飞大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时的悲愤!岳飞蒙冤,满朝文武慑于秦桧淫威,一个个钳口结舌,噤若寒蝉,只有韩世忠挺身而出,诘问秦桧:有何证据证明岳飞谋反?秦桧以“莫须有”答之,世忠愤愤不平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韩世忠这种胆识,的确高于侪辈之上。可惜的是,韩世忠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他既被解除了兵柄,又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归隐林泉一途了。“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韩世忠从此销声匿迹了。
“国仇未报壮志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韩世忠骑着蹇驴,踯躅于烟雨空?的西子湖畔时,肯定没有陆游那种“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洒脱,只能仰天长啸,徒呼负负。这里边有几多酸辛,几多无奈!
1mhi
岳飞有今日的荣誉,可谓名至实归。而今人是否也应该给韩世忠以一席之地,比如说写本《韩世忠传》,再写一本历史小说,以提高韩世忠的知名度呢?

⑧ 《韩世忠全传》txt全集下载

|小

韩世忠全传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回

内容预览:
红|袖|言|答情|小|说
第一回宴诸神雷公下凡
杀巨蟒韩五出世
词曰: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功名草头垂露,英雄水上浮萍。富贵荣华转头空,一枕南柯梦醒。
诗曰:
五代干戈犹未休,黄袍加身始无忧。
哪知南渡偏安主,不用忠良百姓愁!
自古天运无常,兴废交替。且说后周世宗在位时,人皆服其明而怀其惠,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披靡。及至驾崩,遗有刚入宫的继后符氏和七岁的太子宗训。谁知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此起了异心,暗地联络,托词北征,陈桥变起,黄袍加身,居然自做皇帝,拥兵还朝。还美其名曰什么禅让,什么保全故主。偏是皇天有眼,看他传到**世,降下一个劲敌。把他河北一带尽数夺去。亏得康王南渡,又传了**世。元将伯颜,引兵渡江,势如破竹,可巧南宋一线,剩了两三个小孩子,今年立一个,明年被敌兵掳去,明年再立一个,不到两年,又惊死了。遗下赵氏一块骨肉,孤苦伶仃。流离海桥,勉勉强强的过了一年,徒落得崖山……

⑨ 《重生之神雕侠侣》最新txt全集下载

重生之神雕侠侣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重生之神雕侠侣
作者:烟雨西楼
南宋历史
更新时间2010-12-17 14:43:43 字数:7362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相当长时间里是金王朝的藩属国。
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及科技高度发达,但军事相对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京城在开封的北宋为金国所灭,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往南方,迁都于临安,史称南宋,赵构被推举为皇帝,史称宋高宗。
南宋与金国沿淮水—大散关为界。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南宋派出由岳飞、韩世忠、宗泽、刘光世、张浚等众多将领指挥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
高宗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岳云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
蒙古汗国灭……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⑩ 韩世忠与岳飞

韩、岳两人功业相埒,为何名声却如此悬殊?个中原因当然是岳飞忠荩为国,却在39岁时含冤被杀,他的际遇更容易赢得后世的无限敬仰与同情,不仅岳庙遍宇内,俎豆不绝,而且有关岳飞的戏曲、小说以及当今史学家为岳飞写的传记也已深入人心,岳飞是家弦户诵的民族英雄。韩世忠却未能享有这种荣耀,他虽也受秦桧迫害,但毕竟保全了性命,老死于户牖之下;虽被褫夺了兵柄,却还有生活的自由,仍能悠游林泉,周游湖山之间。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不及岳飞高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韩世忠虽没有岳飞死得悲壮,但也算得上刚正亢直、嫉恶如仇之人,而非贪生怕死之辈。奸臣秦桧当权,气焰熏灼,权倾朝野,群臣莫不仰其鼻息,而韩世忠却傲骨锋棱,一揖之外,从不与之交谈。“性憨直,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他与岳飞极力反对与金议和,多次上疏请求收复失地,均为秦桧所抑。报国无门,他遂愤而上疏抨击秦桧专权误国,秦桧唆使言官弹劾世忠,欲置他于死地,幸亏高宗网开一面,将奏折留中不发,世忠才侥幸躲过一劫。而岳飞却没有这种幸运。出于对卖国议和的愤怒,岳飞不仅言辞激烈,表示“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而且先后五次辞职,甚至不待朝廷批准,便径自回庐山第宅养闲,这未免有“要君”之嫌;尤其是岳飞建议立孝宗为储君,更是逆了龙鳞,使高宗憎恶不已。再加上秦桧百般进谗,一个天子、一个宰相合伙迫害,便注定了岳飞被杀的厄运。“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至今我们仍能想象得到岳飞大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时的悲愤!岳飞蒙冤,满朝文武慑于秦桧淫威,一个个钳口结舌,噤若寒蝉,只有韩世忠挺身而出,诘问秦桧:有何证据证明岳飞谋反?秦桧以“莫须有”答之,世忠愤愤不平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韩世忠这种胆识,的确高于侪辈之上。可惜的是,韩世忠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他既被解除了兵柄,又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归隐林泉一途了。“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韩世忠从此销声匿迹了。 “国仇未报壮志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韩世忠骑着蹇驴,踯躅于烟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