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俄国作家伊凡蒲宁所有短篇小说
扩展阅读
小说女主角叶蓁蓁 2021-03-16 21:49:57

俄国作家伊凡蒲宁所有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2-28 17:07:35

㈠ 有哪些中国作家受了蒲宁的影响

伊凡·蒲宁(1870-1953),也译作“布宁”,俄罗斯作家。生于俄国中部波罗涅日市一破落贵族世家。由于家境贫困,中学未毕业就步入社会。做过校对员、图书馆员、助理编辑等。曾受教于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主办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1909年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直到去世。蒲宁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1903年以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术院的普希金奖。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等。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蒲宁于1870年俄历10月22日生在俄罗斯中部沃罗涅什镇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祖上曾是显赫的贵族。当时俄国宣布废除农奴制已有10年,他的父亲是个喜欢及时行乐的人,祖上的家业日见衰败,只剩了一个庄园。童年的蒲宁在遍地都是花卉芳草、庄稼林木,一片宜人的田园宁静气氛中度过的。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并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㈡ 俄罗斯作家布宁因哪部作品获得诺贝尔奖

俄罗斯作家布宁因《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佳的爱情》是俄罗斯作家伊凡·布宁创作的中篇小说。布宁因《米佳的爱情》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米佳的爱情》描写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米佳和戏剧学校学生卡嘉浪漫而痛苦的悲剧式爱情,卡嘉为了当名演员而投入校长的怀抱,对米佳忽冷忽热,米佳心灰意懒,一度同视为卡嘉替身的女仆幽会,最后因绝望而开枪自杀。

(2)俄国作家伊凡蒲宁所有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米佳的爱情》作品评价

1、法国诗人亨利·福雷纳埃:“蒲宁这部非凡的小说是出自拥有屠格涅夫和列夫·托尔斯泰的那个时代的俄国小说巨匠之笔。”

2、评论家斯捷布恩认为,蒲宁成功“挖掘了位于两个世界之间的作为实体的、源于人的自然状态的爱情悲剧”,它也正是米佳悲剧的实质所在。

3、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我读了《米佳的爱情》的法译本后,大为激动。我叹服于小说对爱情分析的细腻,我不能不表达我对小说的赞赏。”

4、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在《米佳的爱情》中,蒲宁以对心理的全面的娴熟把握,来剖析年轻人的情感。在这种心理把握中,感官印象和心理状态得到了出色处理,这是特别不可或缺的。”

㈢ 求伊凡·蒲宁文集

没有TXT版本的,只有PDF格式的。

总共5卷。

㈣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的人物经历

蒲宁于1870年俄历10月22日生在俄罗斯中部沃罗涅什镇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祖上曾是显赫的贵族。当时俄国宣布废除农奴制已有10年,他的父亲是个喜欢及时行乐的人,祖上的家业日见衰败,只剩了一个庄园。童年的蒲宁在遍地都是花卉芳草、庄稼林木,一片宜人的田园宁静气氛中度过的。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并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破落的家庭使蒲宁少年早慧,他从小酷爱文学,崇拜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俄国古典诗人,尽管命运不济,他却接受了世袭的贵族的许多阶级偏见。他对自家的高贵门第十分自豪,对本家族昔日的豪华生活十分向往,深深感到生不逢时。
蒲宁的大哥是家中惟一的大学毕业生,他因为参加民意党的活动而被捕,出狱后一直在家受监视。年轻的蒲宁就在大哥的指导下自修并开始诗歌创作。他在创作中显示了出色的才华,17岁时便首次在《祖国》杂志上发表诗作《献在曼德逊的墓前》。
由于生活的贫困,蒲宁读完中学便独自出外谋生,他先后当过图书馆的小职员、政府部门的统计员,他摆过书摊,还断断续续地为几家报馆工作过。后来虽然也曾上过大学预科,还进莫斯科大学念了一年书,但终究未能完成高等教育。贫困的生活没有使他意志消沉,他寄情于诗歌创作,始终保持着愉悦的身心。各种各样的职业使他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 伊凡·阿历克谢耶维奇·蒲宁1891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在露天下》,后来又出版了诗集《落叶》,这两部诗集可以说是俄国优秀诗歌的艺术楷模。同时蒲宁还致力于翻译欧美著名诗人拜伦、朗费罗等人的作品。1901年蒲宁由于诗集《落叶》而获得俄国科学院颁发的普希金奖金,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诗人。在他早期的诗歌中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家乡田园生活环境的热烈感情。
从19世纪最末几年开始,蒲宁转入小说创作。中篇小说《乡村》(1910)通过农民库兹玛的破产和四处流浪的不幸遭遇的描写,突出地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农民失去土地、自由和希望破灭和痛苦命运;另一部中篇小说《干旱的溪谷》则揭露了俄国贵族精神腐败和经济衰落的社会面目。
1905年后,蒲宁抛开一切事情出国旅行去了。他用了数年的时间周游世界很多地方,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并到过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四出旅行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沿途他一边了解民风民俗,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色,一边写了很多描述异国风土人情、神话故事的诗歌,如《海神》、《该隐》、《太阳庙》等。1909年蒲宁被推举为俄国科学院院士。
1911至1912年间,蒲宁又创作了一系列取材于农村生活的短篇,有《欢乐的庭院》、《夜话》、《一百零八》等。蒲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完善,他的小说题材也开始变得多样了。
蒲宁在遵循果戈理、屠格涅夫开创的、列夫·托尔斯泰推向高峰的俄罗斯文学的伟大原则中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他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传统,所以1914年曾被《真理报》誉为与高尔基、阿·托尔斯泰相并列的重要作家。西方评论家把蒲宁看成是俄国文学中最后一位具有特色的文体作家,并认为他对俄罗斯乡村社会传统的敏感分析和对那里的环境气氛的卓越描写足以产生一种萦绕于人们心头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蒲宁再次出游欧洲和东方各国,后来写成了短篇小说《弟兄们》和《来自旧金山的先生》。他的感情色彩主要是倾向于对旧贵族衰败命运的悼念和对沙皇政权即将灭亡之前所谓俄罗斯传统消亡的追怀。正是这种没落的、怀旧的情绪直接造成了蒲宁对十月革命的抵制,他没有像高尔基、阿·托尔斯泰那样去迎接苏维埃政权的新生,当革命到来时,他起初茫然不知所措,继而采取公然敌视的态度,在刊物上咒骂革命,最终抱着咒诅态度,逃离了祖国。
1920年10月26日,50岁的蒲宁挤上了开往法国的最后一艘邮轮。他在惊恐混乱的人群中向自己的祖国留下了难忘的一瞥。他对这里的土地是怀有深厚感情的,他留恋那里的一切,但顽固的旧贵族立场又促使他对红军的即将到来怀着莫名的恐惧情绪,他在惆怅的心情中,踏上了流亡的道路……
后来,他在短篇小说《最后的撤退》中曾对自己的复杂心情作过真实的描述。这位已经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建立了卓越声誉的诗人兼小说家,由于政治观念的不同,终于成了一名流亡者。从此以后他虽然日思夜念俄罗斯大地,但一直未能再见到她。
到了法国之后,蒲宁定居在巴黎,因为他的成就和名声成了当时逃亡到法国的白俄知识分子的头面人物。然而流亡异国的蒲宁越来越悲观、苦闷、消沉。在他身上逐渐出现了一种由于想象中的俄国理想贵族社会的失败而产生的忧郁症和随之而来的怀乡病,他沉湎在唯心主义和悲观主义之中,失去了对社会研究和观察的兴趣,文思枯竭,只能写些早年的回忆,抒发一下个人内心的感受。他的作品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常常为主观臆断和偏见左右。他的这种思想苦闷、精神幻灭的情绪具体地表现在短篇1923年小说《完了》(1923)之中。这篇作品揭开了蒲宁“流亡文学”的第一页。
不久,蒲宁再次游历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但是,以往周游世界时的轻松和悠闲心情却不复存在了。如今的他是一个背井离乡的流亡者。游历之后他创作了《米佳的爱情》(1924)、《阿萨涅夫的生活》(1927)、《莉卡》(1933)、《幽暗的乡间小径》(1938)等近两百个中篇小说和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3)、回忆录《不幸的日子》(1926)。这些作品的情调大都很沉闷,悲观,其中人物的命运也都很凄惨。
这一时期蒲宁的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远远不能与他过去的作品相比,消极和失望情绪笼罩着他作品的全部,他的艺术才能从逃亡到法国之后就几乎丧失殆尽了。
思乡的情绪时时刻刻地牵动着蒲宁对俄罗斯大地的向往,要回到祖国去的想法一直支撑着他的创作和生活。1937年和1941年他曾两次写信给阿·托尔斯泰和捷列晓夫,表示了要求回归祖国的意愿,但不久希特勒就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此愿未遂。在德国军队占领法国期间,蒲宁停止了写作,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救苏军俘虏,并在抗击法西斯地下斗争中作出过一些努力。他的最后作品是出版于1950年的《回忆与描写》,文中攻击了高尔基等许多作家和诗人,表明了他立场的顽固性和摇摆性。
1953年11月8日,流亡33年的83岁的蒲宁在巴黎病逝,终究未能落叶归根。

㈤ 俄国作家伊凡.蒲宁写<深夜>时所处时代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蒲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妻子真挚的爱意,通过对妻子哭泣和认错的描写充分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

㈥ 伊凡·克利玛(Ivan Klima)他写的小说有哪些

伊凡

㈦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的创作特点

蒲宁的小说虽然人物性格特征有时比较模糊,缺少复杂尖锐的情节结构,但他的小说却从来不缺乏对人性的张扬和对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与关注。蒲宁小说具有的文化内涵使他的创作致力于人性的张扬和生命情怀的关注,使文本不仅成为文化的载体,同时使他的作品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蒲宁不是哲学家,他的作品却充满人生的哲理。
蒲宁在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的直接影响下,对俄国处于历史大变革前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作了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他以严瑾的艺术创作态度抵御了单纯追求华丽词藻的诱惑,从不粉饰目睹的一切,而是真实地予以反映,蕴涵着许多对祖国对人民的理性思考,对贫苦农民寄予了很大的同情。蒲宁的早期作品与契诃夫有着较为明显的创作上的联系。尤其在其早期的短篇小说中,像契诃夫那样,他以惊人的洞察力来观察生活的全过程。然而,蒲宁对待生活矛盾的态度又不同于契诃夫,他总是力图用人生的普遍规律,用生、死和爱交织在一起的悲剧性的普遍规律来解释种种冲突。这样一来,便把社会矛盾转移到一个哲学的、“全人类”的领域中去了,爱情、生命、死亡等“永恒主题”成为蒲宁创作关注的重点。正是通过这种永恒主题,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传统和文学发展的新趋势在蒲宁的创作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
蒲宁的小说重视对“瞬间一永恒”模式爱情的捕捉与把握,以形式短暂的爱情来抵消无常生存的困顿与荒谬,以悲剧的力量震撼平凡、庸常的人性,以爱的“烈焰式”的激情宣扬一种至爱至美的理想。在爱情中,蒲宁找寻着人性的价值,通过对爱情的书写,他达到了对于人存在本质与意义的拷问与洞察。在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中,他在汲取着最为原始却也最为美妙的纯真的感情。在处理一系列情感的过程中,作家最为看重的是主人公之间超出伦理色彩的纯粹的真情;而现实层面的道德探索则始终处于一种从属的、次要的地位。在情与理、超世的真爱与现实的习俗面前,作家明显是一个至情主义者。“然而与此同时,他又能写出爱的伟大力量。对他说来,爱要比一般想象的要博大和丰富得多。”
古往今来,有无数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被作家们诠释得可歌可泣,可感可叹,而在蒲宁的爱情小说世界里,走的却是另外一条路,他没有将胸怀与热情投放在拯救俄罗斯民族未来、寻求革命道路以找到前进的方向上,他也没有将悲伤的因子植入人心的最底处而去探讨人性的恶的曲折变化,相反,他开辟了一条“幽暗的林间小径”,独自一人在走着自己的路,在“小径”的两边,有欢乐也有悲伤,有甜蜜也有伤痛,有生有死,有恨有爱。一样是描述着俄罗斯人民或者域外个体命运的起伏突变,一样对于悲苦的人生怀揣着悲悯的至真至善的情怀,一样注重于美好生命的花开花落,一样倾听并感受着底层民众心底的曲折隐情,在通往抒写生命、抵达拯救人类的最高目标的层面上,可以说蒲宁与以往的文学大家殊途同归,与他们一起撑起了俄罗斯文学耀眼别致的星空。
生与死在蒲宁笔下有着别样的单纯与质感,但也不仅仅是生的礼赞,生的悲歌或死的哀叹。如《在巴黎》中那对刚结合的夫妻被死亡拆散,妇人将脸紧紧地贴着大衣,呼天抢地地坳哭上天怜悯怜悯她;《寒秋》中的女主人公一直在怀念着早逝的丈夫的嘱托。在这些小说中,一方已经伴随死亡永远消失,一方仍旧艰难地在尘世上踌珊地活着。每个人的生命仿佛都在一种未知的状态下存活着,在蒲宁看来,每个人的生命都如同大海上漂浮着的一叶扁舟,脆弱是它的本性,也许在不经意间,生命之舟便会被迎面赶来的航船或突袭而来的飓风给颠覆了。要想求得生命的绝对的安全和保障,那是不可能也不存在的虚无与想象。即使在蒲宁最早的作品中,那天真烂漫的童年往事中已含着哀痛与伤残,如《塔妮卡》。生命因自身逻辑或者片刻辉煌,或者永难逾越习俗的那道高墙不得不领受生死的考验,生活的纵横裂隙在岁月中弥合,别样的经历与体验却不能挥去,缺憾仍在,伤残犹存,比如《伊达》。
蒲宁不奢望能够虚构出一些人们渴望的虚像,藉以了却本来就困顿与疲惫的人生。他一生颠沛流离,在有生岁月里,他是最热恋故土家园,最向往归家的一个人。命运与时局偏偏使他的愿望终究不能实现。在生存世界中,从少年时候开始,他便见识了很多的流血和普通个体的生老病死事件,而后来的飘零岁月更增添他人生旅途中无常与浮生若梦的意识。在个体“生”的一刹那,就注定了向“死”的一步步靠近,死亡对于蒲宁来说不仅是必然的,而且随时都可能出现。所以在生之行板上,死亡是潜伏着的,生与死是紧密相连的。这样,死亡就更加重了生之非理性与不可理喻性,而在生与死之间,唯有那有限的“爱”才能使活着的意义得到让释与拯救。在生死交织的这根链条上,惟有爱是永葆活力与长存的宝贵元素。他寻觅着一种方法藉以传达他所发现的终极意义与想法,也是在这一层面上,蒲宁显示出了他对于死亡的态度与超越:“可怜的人心便感到了快乐和安慰:世上没有死,存在过经历过的东西不会灭亡!只要我的心灵,我的爱,我的记忆活着,就不会有离别和失落。”在这样的高度上,他实现了对于死亡的独特理解与超越。
在蒲宁的爱情小说中,几乎一直就只有一个主题—美好,越是美好,它就越脆弱,所以蒲宁爱情小说的结局多是死人,仿佛爱情的祭品。在他的小说中,不存在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主要以景物描写、意识流连缀成篇,塑造了多类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是芙蓉般的蟀女和牡丹一样的贵族女性,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美与坚毅。
在蒲宁的短篇小说中,人性的善恶、美丑的交织与冲突构筑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人性的黑暗往往酿成了一桩桩命运的悲剧,而人性的光明又促使人在悲剧的痛苦中反思生命的轨迹,探求幸福的道路。如同蒲宁所说的,“幸福只给予懂得幸福的人”,也许悲伤与痛苦会迫使人思考幸福的涵义,不断提出对幸福的追问。 蒲宁深受法国19世纪末叶高蹈派的影响,但他同时又反对先锋派创作倾向而热烈信奉普希金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在他的诗歌中,大都是赞美河山、讴歌散发清香的乡村和辽阔的森林原野。他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抒发心中的感受和联想,表现出对往昔贵族地位的留恋和家业衰败的惋惜,文笔生动细腻。
蒲宁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传统,但在描写自然方面独出心裁,不同于传统文学描写。自然深深吸引着蒲宁,在他的心中已刻上了深刻印记,在蒲宁看来,自然植物有着灵动性,他通过作品体现出内心的想法。
自然界的树林在蒲宁笔下充满着动感,有散着清新气息的白色的桦树、金色的阳光、颤动的光线、叮当的马铃声、鸣唱的小鸟等,蒲宁在描写自然界的植物时,使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阅读这些作品会让读者在听觉、视觉、触觉方面有所感受。因此曾有人说蒲宁的作品己成为俄罗斯经典散文的范例,这是因为他在描写俄罗斯的自然、人物、农民时表现出惊人的技巧,语言上具有精练、明快的特点,给人以音乐享受。在俄罗斯白桦树是非常普通的一种树木,蒲宁作品中经常提高白桦树,并对白桦树做细致的描写,在蒲宁笔下,有时候自桦树会低声吟唱,如《故园》中的轻风吹过,白桦树叶就会窃窃私语,田野的风吹过,白桦树叶就会沙沙作响等。有时候白桦树光彩夺目,如《故园》中的白桦树在太阳的照耀下,光秃秃的枝条也变成了银白色,沐浴在晨曦中好像涂上了迷人的淡紫色,给人以遐想。蒲宁赋予白桦林不同的特征,将白桦树描绘得形神兼备,给人带来极大的影响力。在蒲宁笔下“自然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甚至是细微的特征和典型乡村生活所有的细节,蒲宁都事无巨细地一一展现。”白桦树具有了灵性,宛如美丽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细语,在和煦的阳光中美丽照人,蒲宁将白桦树描写的形神兼备,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蒲宁不仅描摹乡村的自然景物,还大力描绘乡村动物。在蒲宁笔下,燕子、猎狗己不再是简单的动物,而是富有感情的存在,能和人们进行交流沟通,与人们和谐共处,充满着灵性,这使蒲宁笔下的乡土世界更富有感染力。
蒲宁喜欢对乡村自然中的动物做人格化的描绘,赋予动物灵性,在蒲宁眼中,燕子是美人,这些美人在闪电般的飞翔,还发出幸福的声音,有着粉红色的胸脯,蓝色的头颅,都让人感受到燕子的美,赋予燕子温柔、可爱的灵性。在蒲宁看来,燕子是多情的俄罗斯少女,有着少女的灵性。俄罗斯人钟情于马,蒲宁也喜欢马,他对马观察的很仔细。俄罗斯人钟爱的马是非常漂亮、壮实的,整天会用牙齿把燕麦磨成奶汁,摸一下它的臀部会让人感觉快慰等。在他的笔下马不仅仅是供人使唤的牲畜,己成为人类亲密的朋友。所以在他的笔下,寒鸦也有了修女的模样,它们相互依偎,被雪发出的五光十色的闪耀弄得眯起了眼睛等。在蒲宁眼中,动物是富有情感的,蒲宁把这些动物当自己的朋友,词体现在作品中就是赋予动物人格化特征。同时,蒲宁对动物细微的动作也进行了出色地描写,如《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的猎狗,猎狗查尔玛在池塘中喝水,扑通一声掉进水中。它小心的向前游,耳朵竖起,义突然向后转,好像怕水深似的,逃到岸上后抖动身子,水沫都溅到了我们身上。然后还坐在我们身边,一会看看这个,一会有环顾四周等。蒲宁赋予查尔玛顽皮、活泼的灵性。另外,蒲宁还会把自己的处境与动物联系起来。蒲宁在作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用小马驹的生活处境暗指自己的处境。这里的小马驹成了蒲宁的贴心朋友,表面上是写小马驹,其实是在写自己。
蒲宁是一位极具艺术个性与成就的作家,虽然他以诗歌创作登上文坛,但小说成就却远远超过诗歌。与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现实主义作家相比,他的小说缺少对典型人物形象的刻意塑造,对完整情节的精心安排,而更注重追求艺术的空灵和对生活的诗意处理。他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性,其情节的淡化、语言的诗化、刻意营造的诗意氛围等特征赋予小说一种别样的精彩。蒲宁小说因具有诗化小说的诸多特征而改变了俄罗斯传统小说叙事的风格,使小说以抒情为主导,因此他的小说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表现手段到语言风格与传统小说相比,都具有新的发展和超越。
抒情性是蒲宁小说的突出特征,他的小说跃动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外化是通过超越性视角的运用达到的.这种视角使作者的情感、思绪透过叙述者、人物传达出来。不仅如此,这种情感和思绪还渗透到聚焦对象中去,尤其是渗透到了自然景色的描写中去,从而使得蒲宁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色。
蒲宁小说抒情性在结构上体现为情节淡化,这也是蒲宁小说诗化的又一个突出特征,这在蒲宁小说中表现为:在情节发展中置入大量的抒情插笔从而极大地压缩了情节的叙述,有时甚至使情节的发展、高潮消隐在其中,而开放式的开头和结尾也打破了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性,从而使小说情节更趋淡化。这种开放性的情节结构指向的是过去和现在,甚至是未来,从而在三者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凸现了作品的主题,为作者抒发哲理性思考提供了途径。
蒲宁小说在题材选择上往往趋向于拾取小型题材,在内容和文字上,强调抒写情绪、印象和气氛,注重遣词造句和词的色彩及音响效果,同时还强调意义色彩、声音等的结合,使作品呈现出光影声色丰富的特点。诗歌、小说、音乐和绘画这几种艺术在其作品中相融合并产生永恒的魅力。
蒲宁所描写的多半是自己所熟悉的田园风光,他用画家的笔法把它们如实生动地再现出来,充分运用印象主义画派的手法一光与色来描绘大自然,给人一种
透明和清晰之感。蒲宁对色彩的感觉是一流的,流星在夜空中画出“火红的线条”、深不可测的苍弯“黑里透蓝、繁星闪烁”、清晨果园笼罩着“淡紫色的薄雾”、光秃秃的树干兀立在“湛蓝的天空下”、鹤雏盘旋在“澄碧的空中”、落日颤抖不已的“金光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上方的水汪汪的浅蓝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闪着光”(《安东诺夫卡苹果》),而从快速行驶的火车上望去,树林是“暗蓝的颜色”,树林顶上则是“略带铅灰色的乳白色的雾”(《新路》)。这奇绝的词句,斑斓的色彩,堪称一绝。蒲宁采用印象派的并列笔触画法即色调并列的方式使色彩具有了流动感,使浮光即逝的色彩效果跃然纸上。当时与蒲宁关蒲宁的小说除了有大量的自然环境描写外,其小说人物的塑造也极具个性。
他具有一种能再现俄罗斯典型性格的既追求真实又技艺精湛的天赋,他笔下的人物不仅具有欧洲传统肖像画对形的塑造,更多的则是印象派的人物画。光色等印象主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给人物以色彩和生命,使其以可视性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他尤其擅长运用色彩塑造人物性格,一改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的传统模式。从这一角度说,他的小说人物呈现出淡化倾向,本节试图分析蒲宁是如何运用传统肖像画法和印象派人物画法,不仅塑造出可视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寥寥几笔就将人物的性格外化出来。
蒲宁小说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他不仅善于运用像音符一样的文字和具有象征意义的音素使小说笼罩在诗意的氛围中,而且精于运用排比、倒装、对偶、平行结构和俄语成语等手段,使小说具有诗歌的节律,还擅长在小说中运用音乐的旋律结构,从而与屠氏区别开来,形成了极富个性特征的节奏模式一舒缓的节奏,使小说具有了歌的性质。
蒲宁在描绘爱情时,追求着灵与肉的统一。在这一点上,他与许多作家是不同的。同为描写爱情的大师,屠格涅夫笔下的爱情,更多是精神性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爱情基于男女主人公对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理想的追求,尤其在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中,男女追求的爱情“并不是一种超社会超历史的存在,而是与一定的社会理想相互渗透的”,而蒲宁的大多数爱情小说,对笔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在精神追求上着墨不多,更看重男女在感情上的相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肉体之爱,小说情节一展开,就立即切入爱情的实质—肉体的交欢。
无论是《安提戈涅》、《鲁霞》、《在巴黎》,在简短的叙述之后,男女主人公之间就产生了无法遏制的肉体之爱。

㈧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的主要作品

年份作品名体裁发表刊物1887年《迷恋》长篇小说1887年5月《乡村内乞丐》容诗歌《祖国》1894年《乡村草图》短篇小说《俄罗斯财富》1895年10月《天涯海角》短篇小说《新言论》1897年《在天涯》短篇小说集1900年《安东诺夫卡苹果》短篇小说1901年《落叶》诗集1903年《末日》短篇小说1910年《乡村》中篇小说1912年《苏霍多尔》中篇小说1914年《弟兄们》1915年《旧金山来的先生》短篇小说1921年《旧金山来的先生》小说集1925年《米佳的爱情》中篇小说1926年《中暑》诗文集1933年《阿尔谢尼耶夫的生活》自传体长篇小说1937年《托尔斯泰的解脱》 哲理性文学著作1940年《在巴黎》小说1943年《幽暗的乡间小径》小说集

㈨ 俄国的作家蒲宁认识吗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

1920 年6 月26 日,正当苏联红军向黑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萨挺进之际,一个五十来岁小个儿的俄国人挤上了从这里开往法国的最后一艘轮船,他在惊恐混乱的人群中向自己的祖国留下了难忘的一瞥。他对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怀有深厚的感情,但顽固的旧贵族的立场又促使他对红军的即将来到怀有莫名的恐惧情绪,他在惆怅的心情中踏上了流亡(法国)的道路。十三年后的一天(1933.12.10),瑞典文学院以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而授予他1933 诺贝尔文学奖,给这位流亡者带来了福音。这个人就是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Ivan Bunin,1870~1953)。

在长达三十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竞争活动中,从沙皇统治下的旧俄到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尚无一位作家获过诺贝尔文学奖。是这块土地上没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吗,答案是肯定的。托尔斯泰、高尔基曾都相继提名过,但都未获奖。瑞典文学院也在考虑让这一幅员广阔的土地上出一名获奖作家。

1923 年,蒲宁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推荐,同时被推荐的还有高尔基。从1923 年开始,蒲宁和高尔基几乎每年被提名。诺贝尔委员会曾于1918 年和1928 年,委托有关专家撰写过高尔基作品的研究报告,而报告者却以所谓高尔基“和他祖国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政治活动”为由,不予推荐,提醒瑞典文学院把目光转向了流亡国外的作家蒲宁,命运为这位流亡作家带来了好的转机。

说来也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前在俄国的巴库拥有油田。他的侄子伊凡·诺贝尔在他叔叔死后一直负责经营那份产业。而蒲宁一直是伊凡·诺贝尔崇敬的作家之一,并有着密切的联系。伊凡·诺贝尔也是这一年颁奖庆典的座上宾,他虽然不直接参予评奖,但他的地位和影响自然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使俄国、法国许多作家都为蒲宁作宣传,造舆论,终使他从该年度三十位侯选人中脱颖而出。

蒲宁于1870 年俄历10 月20 日出生在俄罗斯中部沃罗涅什镇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生活在浓郁的文学气氛和优美而寂静的田园中。由于家境贫困,中学未毕业就步入社会,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曾受教 于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主办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1909年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 直到去世。

蒲宁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1887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诗作。1898 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在露天下》,此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苹果》(1900)、《梦》(1908)、《弟兄们》(1914)、《从旧金山来的先生》(1915)及中篇小说《乡村》,1903年以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术院的普希金奖。蒲宁的创作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繁荣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十月革命爆发后,蒲宁从旧贵族阶级的立场出发,反对和诅咒革命,流亡法国后,曾游历欧洲、非洲和亚洲,写了《米佳的爱情》、《幽暗的村间小径》等两百个中短篇小说。《从旧金山来的先生》是蒲宁的代表作。

蒲宁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写作中短篇小说的高手。他的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语言生动和谐,富于 节奏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大会在瑞典皇家音乐宫举行。按规定必须在会场悬挂得奖国的国旗,然而,这一次例外,因为蒲宁不能代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他是从旧俄帝国文坛出来,革命后又逃亡国外的作家,沙皇的“三色旗”早已被社会遗弃,于是,授奖大厅借诺贝尔生辰一百周年,挂起清一色的旗帜——瑞典国旗。蒲宁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

1953 年11 月8 日,蒲宁在巴黎逝世。

㈩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那些

太多了
我就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吧
叶芝《塔楼》诗集
T.S.艾略特《荒原》长篇诗歌,共477行
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
川端康成《雪国》
帕慕克, 奥尔罕《我的名字叫红》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