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氓》中的女主公形象是
诗中女主公形象
是一个被遗弃的劳动 妇女形象,勤劳、温柔、 坚强.婚前,纯真热情,婚 后辛苦而蒙受耻辱.她 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 不留恋,可见其清醒刚 烈的特点。
⑵ 氓中女主人公性格特点
女主人开始纯洁天真、入世不深、遇到变故后坚强刚毅、冷静理智。
《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叙事诗。
全诗讲述了一位女子从青梅竹马、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一刀两断的全过程,把弃妇的悲愤一泻无余地抒写了出来,最后还告诫女孩子门不要沉迷于爱情里,男子一旦变心会很是无情。
(2)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扩展阅读: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全诗六章,每章十句。
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
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
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⑶ 《诗经。氓》一诗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淳朴善良:一开始被男主角貌似憨厚的表现所骗,对他深信不疑,一网情深;
热情单纯:看不到氓便“泣涕涟涟”,看到了氓便“载笑载言”;
一开始很温柔,后来发现男主角的真实面貌则表现出刚毅勇敢的一面
决然与男子分手,从顺服走向了反抗.
⑷ 诗经中的那个 氓 女子形象的概述!!
诗中描绘了一位既令人同情又令人佩服的弃妇形象,她本是一个纯洁、善良的美貌少女,诗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象地写出了这位青春少女的形象。她爱过“氓”,并且对他一往情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
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
先秦佚名《诗经》中《国风·卫风·氓》全文如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白话文释义:那汉子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换丝哪儿是真换丝,悄悄儿求我成好事。那天送你过淇水,送到顿丘才转回。不是我约期又改悔,只怨你不曾请好媒。我求你别生我的气,重定了秋天好日期。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珠滚过腮。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辞儿偏偏还不坏。
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齐带。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斑鸠儿啊,见着桑椹千万别嘴馋!姑娘们啊!见着男人不要和他缠!男子们寻欢,说甩马上甩;女人沾不上,摆也摆不开。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憔悴真可怜。打我嫁到你家去,三年挨穷没怨言。一条淇河莽洋洋的水,车儿过河湿了半截帷。做媳妇的哪有半点错,男子汉口是又心非。
三年媳妇说短也不短,一家活儿一个人来担。起早睡迟辛苦千千万,朝朝日日数也数不完。一家生活渐渐兜得转,把我折腾越来越凶残。亲弟亲哥哪晓我的事,见我回家偏是笑得欢。前思后想泪向肚里咽,自个儿伤心不用谁来怜。
当初说过和你过到老,这样到老那才真够冤。淇水虽宽总有它的岸,漯河虽阔也有它的边。记得当年我小他也小,说说笑笑哪儿有愁烦。记得当年和他许的愿,事儿过了想它也枉然。回头日子我也不妄想,撒手拉倒好赖都承当!
(4)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扩展阅读
《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氓》是民歌,是口头创作。最初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断修改,到写定时候,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完整诗篇。人们在流传中,把自己关于恋爱婚姻方面的感受,渗透到歌唱中去,故作品富于现实性。
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权的代理人,他们从夫妻关系而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说时昂扬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选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开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表达。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发,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发的色彩。
三四两章以抒发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一起揭示了男人对她从热爱到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方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方女子的瘦弱和被弃。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夸姣的,人多沉迷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只显现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并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曩昔三年,实际上是说女子嫁曩昔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好,终至决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人“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检讨的口气回忆了婚后的日子,找寻被遗弃的原因,成果得到了一条经验:在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发中叙事,最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人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发生仇恨,并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方: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沿。诗人运用这两个比方,激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苦楚。
这首诗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诗中用了不少“蚩蚩”、“涟涟”、“汤汤”、“晏晏”、“旦旦”等叠字形容词,它们不但起了摹声绘貌的作用,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性。《诗经》民歌的章法,多半是叠章复唱的。由于《氓》诗作者感情复杂,叙事曲折,故分章而不复唱,这在《国风》民歌中是少见的。
⑸ 氓一文中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征
她纯洁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许了。当她看到氓不高兴时,赶快安慰他:“将子无怨,秋以为期”。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性格的发展,是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
⑹ 《卫风·氓》中男女主角人物性格分析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逝。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的抛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勤劳能干,淳朴善良,任劳任怨,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在彻底无望的处境中,她变得清醒,刚烈,坚强。她的性格是发展的,先是一位纯洁多情的少女,再到吃苦耐劳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的性格发展是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
女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却不失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她纯洁,见到“氓”一下子就倾心相许了;她多情,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为了爱情,冲破了礼法的束缚,和氓私定终身;她无私,结婚时将自己的财物用车子搬到氓家;她安贫,婚后多年和氓过着贫苦的日子;她坚强冷静,在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后,坚决地和氓决裂。可谓柔情似水,刚烈如火。
⑺ 氓中的女子形象分析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版人称“我”来叙权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⑻ 分析氓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的形象在第一段里是以柔情似水 的形象出现的。这是一个对氓一往情深, 宽容顺从的女子。我们来看这几句:“送 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 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把这几句跳 跃的诗还它以本来面目,那就是这样的一 个小场面:女主人公依依不舍的送氓回 家,渡过了淇水,来到顿丘。氓站住了, 这是个大胆的家伙,他直率的说出了自己 的想法,要立刻和女主人公结婚。这怎么 能行呢?这有点太草率了吧?女主人公虽 然心里高兴,可还是委婉的拒绝了他:这 毕竟是大事,怎可草率从事呢?还是请个 媒人吧!于是氓就大不高兴起来,也许还 要撅着大嘴转身就走,女主人公惊惶了, 她是真心喜欢氓的,于是紧着赔不是,说 好话,求他不要发怒。最后又做了让步, 干脆不用请媒人了,就定好在秋天成亲 吧。于是二人和好如初。氓抱着他那也许 贸到也许根本就没去贸的丝乐颠颠的走 了。 从这个小场面我们可知女主人公对氓是极 有感情的,处处替他考虑,生怕他不喜 欢。甚至不惜委屈自己去让对方满意。这 就注定了成亲之后她要处于从属地位。 定下日子之后是焦心的等待,她多么怕氓 会变卦啊,登上墙头向远处张望,氓一来 了就又是说又是笑,此时的她是一个沉浸 于爱情中的容光焕发的少女。当氓算过那 个大吉大利的卦后,她痛痛快快的拉着自 己的嫁妆到了氓的家里。想必此时的她就 是那株“灼灼其华”的小桃树,美艳异常, 满脑子幸福的憧憬,一心想着过了门就要 给婆家带来好运,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做个人见人夸的好媳妇。 她的婚后幸福吗?诗里没有明说。也许在 氓还没有三心二意之前,她是幸福的,即 使再苦再累心里也觉甘甜。她说自己“三 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 矣。”为了这个家,起早贪黑没有她不干 的活。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再加上繁重 的家务,她容颜衰退,青春不再了。氓就 在这时对她厌倦起来。这多么让人伤悲! 别说什么女主人公不注意打扮自己,不注 意保鲜才失去了氓的欢心吧,那种不念旧 情朝三暮四的人才是最可诅咒的。氓在这 种时候的转变只能说明他当初对女主人公 所谓的爱只不过是爱她的青春美丽,绝不 是爱她的心和灵魂。 也许氓刚对她不好的时候她还不太在意, 她已经习惯于忍受他的坏脾气,但是一次 又一次的被虐待,她终于心冷了,终于认 清了氓的真面目,不再对他抱有幻想了。 她回想往事,无比悔恨,恨自己看错了 人,竟把大好的青春年华交付给了这样一 个负心之人。所以她愤怒的谴责氓 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这个二三其德的士可把自己 害苦了!再想想当年的幼稚,自己真象个 吃多了桑椹的斑鸠,醉得被人捉住都不晓 得。所以她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 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 也!”这是多么沉痛的懊悔之辞啊! 她也许以泪洗面,也许一反平日的温柔和 氓进行了抗争,也许根本就一声没吭——她已不屑于抗争了。总之,她坐上车子走 在了回娘家的路上。汤汤的淇水是她当年 爱情的见证人,可如今她两手空空满心伤 痛又来渡过这条河,怎不叫她黯然神伤! 也许有人会说,在当时的社会,一个男子 有妻有妾是很正常的事,就算氓另有新 欢,女主人公为何不委曲求全留在氓的身 边呢? 我认为,她的离去,正说明了她对神圣纯 洁爱情的维护。她不容许别人践踏自己的 感情,爱就是专一的爱,决不允许谁来亵 渎!如果这种亵渎既成事实的话,那么她 宁愿舍弃!宁为玉碎,不做瓦全,这是多 么刚烈的性格! 但她这种追求完美爱情的心情谁又能理解 呢?连兄弟也来笑话她,我猜着大概是笑 话她年长色衰了还这么倔强,笑话她不为 自己的终身考虑还傻乎乎的讲什么纯洁完 美。于是她只好把苦水往肚里咽! 也许她反反复复的思量了许多,也想着就 那么和氓白头到老,可最终还是无法忍受 下去,她实在想不通那个当年信誓旦旦的 人儿怎么说变就变了呢?如果有答案的 话,一个答案是氓当年对自己就不是真心 实意,他用虚情假意把自己骗到了手。另 一个答案就是氓当年是真心的,可是他是那种反复无常的人,这根本就不是自己要托付终身的人。这样一想开之后,她决然 的和过去作了一个了断,“反是不思,亦 已焉哉!”一切从头再来!
这就是女主人公,一个情深时柔情似水, 情灭时断然舍弃不做无谓纠缠的刚烈女子。
⑼ 简述《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形象的主要特点。
《诗经·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诗中自叙了“我”(即弃妇)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全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女子在婚姻、家庭中处于被动低下的地位。
诗中的主人公“我”在婚约过程中是一个对爱情、婚姻很痴情的女子,在道貌岸然的“抱布贸丝”的伪君子小商人的追逐下,接受并轻信了对方的爱情,而且冲破了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在伪君子小商人“匪来贸丝,来即我媒”的追求中,主动“送子涉淇”,虽“子无良媒”,但还是同意了“秋以为期”,和后来的“负心郎”建立了恋爱关系并订下了终身,表现出了“我”对爱情的自由追求,这在那样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但也由于“我”对爱情自由的追求痴情到了忘情的地步,未对伪君子小商人作过细的了解和考验,从而埋下最终悲剧的根源——婚约。
“我”是一个对爱情十分投入而且情感十分丰富的女子。约会结束,伪君子小商人离去时“乘彼诡垣,以望复关”,登高而日送。约会时早早等待,而且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当久等看不到男方返回的车子时“泣涕涟涟”泪如雨下,一旦看到男方的车子返回来时又破涕为笑,而且边说边笑,痴情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
“我”追求的是——种自由纯真的爱情,表现在“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中的是不嫌贫爱富,不追求彩礼,虽然男方迎娶未带上任何聘礼,但自己带上自己的嫁妆就乘上迎娶的车子。到了伪君子小商人家“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为创建家业、创造幸福而天天早起晚睡、早出晚归操持家务,从无怨言,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贤妻型的女性的典型。但由于伪君子小商人是一个喜新厌旧的负心郎,所以“我”长得“桑之未落、其叶活若”似的年轻漂亮的时候,很是对“我”痴情迷恋。当“我”为操持家务多年劳苦而劳累成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样的时候,伪君子小商人则“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一改初衷,反复无常,甚至“言既遂矣,唾于暴矣”,对“我”无端粗暴直至遗弃。
这一结局在当时社会不但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中,“我”落到的是“兄弟不知,哩其笑矣”的境地,真是雪上加霜。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所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脆弱一点可能就只有走向死亡之路,但“我”仍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冷静地对待这一切沉重的打击和不幸。对悲剧结局的态度是“反足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一个女子勇往直前走自己的路的坦荡自信的坚强和反抗精神。是一个十分难得可贵的弃妇的典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典型意义是伟大的。
⑽ 请分析一下《诗经·氓》的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氓》是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一章追述结识与相爱,二章回忆热恋与结婚,三章痛悔自陷情网,四章怨恨氓之负心,五章自悲不幸遭遇,六章表示决绝悔忿。
以上为引用
我的观点是:
一个普通妇女的心路历程,从诗的叙述看来这个女子是“下嫁”,也就是一个城里的女子嫁给了郊外的男子。而且这种“下嫁”家里人是反对的。后来这个女子毕竟是过不惯郊外的苦日子,开始抱怨,然而家里的兄长则笑话她当初的一意孤行。她本身也非常后悔。
总的来说,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