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课外阅读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摘录你喜欢的语段,并简要说说为什么喜欢。
P7、今天歧视社会科学,源远流长,我们社会科学者运交华盖,只好怨我们命苦了。
P8、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深知自己能吃几碗饭,心虚在所难免。
20、刚出头的年龄,却心怀百岁之忧。
P13、江文通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他又说:“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我从前读《别赋》时,只是欣赏它的文采。然而今天自己竟成了赋中人。
P16、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P21、。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精力,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般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洋泾浜姑无论矣。有时只会一两个外国词儿,也能行动自如。一位国民党政府驻意大利的大使,只会意大利文“这个”一个单词儿,也能指挥意大利仆人。比如窗子开着,他口念“这个”,用手一指窗子,仆人立即把窗子关上。反之,如果窗子是关着的,这位大使阁下一声“这个”,仆人立即把窗子打开。窗子无非是开与关,决无第三种可能。
P33、颇有点中国古书上所说的“履舄交错”的样子。我不记得,小女孩子什么时候离开了车厢。萍水相聚,转瞬永别。这在人生中时刻都能遇到的情况,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同这个波兰小女孩子的萍水相聚,我却怎么也不能忘怀,十年以后,我终于写成了一篇散文《Wala)。
P35、难道都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一位国民党政府驻意大利大使的信徒,只使用“这个”一个词儿,就能涵盖宇宙、包罗天地吗?
P43、我的老师吴宓先生有两句诗“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这的确是很有见地的话,是参透了人生真谛才能道出的。
P45、在橡树的浓茜里,四面寂无人声,我一个人静坐沉思,成为哥廷根十年生活中最有诗意的一件事,至今忆念难忘。
原来西方妇女——在某些方面,男人也一样 — 绝对不允许别人戴同样的帽子,穿同样的衣服。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无论如何也是难以理解的。
P51、这就叫做“永恒的学生”,是一种全世界所无的稀有动物。
P55、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40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P60、鲁迅先生说过,有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用老子与庄子谋得了博士头衔,令洋入大吃一惊;然而回国后讲的却是康德、黑格尔。
P63、他们认为,口叼雪茄烟而能运用白如的语言,太千世界中只有英文。因此,在西方国家中,最不肯学外国语言的人,就是英国人。
P71、德国法西斯有句名言:“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P72、我总想象,这样大的大事开始时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上至三十三重天,下达十八层地狱,无不震动,无不惊恐。
P74、西克教授真正是海人不倦,第一次上课他就对我郑重宣布:他要把自己毕生最专长的学问,统统地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我,一个是《梨俱吠陀》,一个是印度古典语法《大疏》,一个是《十王子传》,最后是吐火罗文,他读通了吐火罗文的世界大师。
P78、中国近代许多大学者,比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郭沫若、鲁迅等,都没有什么博士头衔,但都会在学术史上有地位的。
山川信美非吾土,漂泊天眼胡不归。
P151、当年佛祖规定,浮屠不三宿桑下。害怕和尚在一棵树下连住三宿,就会产生留恋之情。这对和尚的修行不利。
P155、借古人的生花妙笔,抒我今日盛衰之感怀。能想出这样移花接本的绝妙好法,我自己韭常得意,不知是哪一路神仙在冥中点化,使我获得“顿悟”,我真想五体投地虔诚膜拜了。
P157、我忽然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皂的《旅次朔方》那一首诗: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成阳。
无端又度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P161、人生相逢,有时真像是浮萍与流水,稍纵即逝。
P162、我要用嘴描绘眼前的美景,我说不出;我要用笔写出眼前的美景,我写不出。最后,万不得已,我只能乞灵于《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徒唤“奈何”了。
中国古诗说:“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瑞士山水的意态
又岂是人世间凡人艺术家所能表现出的呢!
P184、西方什么人有几句话:“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怕时间,时间唯独害怕东方人”
P190、俗话说:“不打不成相识”,看样子需要给他一点颜色看。他不站起来,我们也没有在指定的椅子上就坐,而是一屁股坐到他的办公桌上。立竿见影,他立刻站起身来,脸上也有了笑容。这样一来,乘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P198、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也不能没有。但仔细追究起来,却只有一个极单纯的要求:我总觉得,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逝到永恒的沉默里去。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时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就因了这点小小的愿望,我想到外国去。
P219、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
P222、我们真觉得语言的功用有时候并不怎样大,静默或其他别的动作还能表达更多更复杂更深刻的思想。
P227、有时候,我曾经觉得世界小过,小到令人连呼吸都不自由;但现在我却觉得世界真正太大了。在茫茫的人海里,找寻她,不正像在大海里找寻一粒芥子吗?我们大概终不能再会面了。
P229、哥廷根的秋天是美的,美到神秘的境地,令人说不出,也根本想不到去说。有谁见过未来派的画没有?这小城东面的一片山林在秋天就是一幅未来派的画。
P245、这不能怪别人,因为我的问题就模糊不清。我现在非常欣赏这种模糊,模糊中包含着希望。可惜就连这种模糊也不能完全遮盖住事实。结果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我只能在内心里用无声的声音来惊呼了。
P247、此景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杜甫:人生不想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P249、两位老人齐声说:“让我们好好地聊一聊老哥廷根的老生活吧!”他们现在大概只能用回忆来填充日常生活。
㈡ 留德十年的介绍
《留德十年》是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季羡林。该书记录了季专羡林先生1935年至属1945年在德国留学的经历。先生把自己的人生分成了8个阶段,但他认为“能值得记述的东西只有两段,一个是留德十年,一个是十年的空前浩劫。”其中留德十年奠定先生一生的学术根基,分量之重可以想见。
㈢ 季羡林留德十年最能体现他坚持不懈的片段
卜卦。你的时候就要开始咯?这么样一个脚印都会在线视频了,你们是否都市里外”——这样可以让·。这么些东西南北双方同意,不··你不能确定无疑为此。你们两千
㈣ 季羡林写的《留德十年》有谁看过
季羡林(1911.8.6—2009 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版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权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主要著述: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 主要译作: 《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
㈤ 留德十年阅读答案
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德国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哥廷根的时候了。 我的真正的故乡向我这游子招手了。 一想到要走,我的离情别绪立刻就逗上心头。我常对人说,哥廷根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住了十年,时间之长,仅次于济南和北京。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甚至一草一木,十年来和我同甘共苦,共同度过了将近四千个日日夜夜。我本来就喜欢它们的,现在一旦要离别,更觉得它们可亲可爱了。哥廷根是个小城,全城每一个角落似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仿佛踩过每一粒石头子,不知道有多少商店我曾出出进进过。看到街上的每一个人都似曾相识。古城墙上高大的橡树、席勒草坪中芊绵的绿草、俾斯麦塔高耸入云的尖顶、大森林中惊逃的小鹿、初春从雪中探头出来的雪钟、晚秋群山顶上斑烂的红叶,等等,这许许多多纷然杂陈的东西,无不牵动我的情思。至于那一所古老的大学和我那一些尊敬的老师,更让我觉得难舍难分。最后但不是最小,还有我的女房东,现在也只得分手了。十年相处,多少风晨月夕,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却是可想而不可即,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然而我必须走了。 我那真正的故乡向我招手了。 我忽然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皂的《旅次朔方》那一首诗: 客舍并州数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度桑乾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别了,我的第二故乡哥廷根! 别了,德国! 什么时候我再能见到你们呢?
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选择真确的答案。
(1)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表达了作者将要离开德国时依依惜别之情。(√)
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句子中的“仿佛”一词说明了什么。
(1)我常对人说,哥廷根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
(2)哥廷根是个小城,全城每一个角落似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仿佛踩过每一粒石头子,不知道有多少商店我曾出出进进过。
第一个句子中的“仿佛”一词,说明了(哥根廷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在哥根廷住了十年,和哥根廷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十分舍不得离开这里); 第二句话中的“仿佛”一词,说明了(哥根廷很小,“我”似乎每个地方都去过很多次,对这里的事物都极为熟悉。)
读文中引用的旅次朔方一诗,结合短文,想想这首诗大概是什么意思,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首诗。
意思:在并州住了十年,回家的心日夜都在想咸阳。等到渡过桑乾河,踏上回家的路,却又对并州产生了思念之情。
因为作者留德十年的情形和心情就与同《屡次朔方》这首诗一般。
㈥ 留德十年是什么体裁
《留德十年》是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季羡林。该书记录了季羡林先生1935年至1945年在德国留学的经历。
《留德十年》的体裁是【散文体自传】。
㈦ 留德10年主要内容;读后感
在大师渐行渐远的今天,季羡林先生其人其文可谓鲁殿灵光。他在谈起王力的贡献与风格时,以“中西融化,龙虫并雕”厘定,堪为精当之言。其实,以此反瞻季先生的精神旅途,可发现以抟龙缚虎之手潜心于名山事业的季先生,以调和鼎鼐之手谱就貌淡实浓的篇什的季先生,笑吟吟地走来。而他的《留德十年》,似可看作上述的注脚。徜徉于他倾心倾力营造的葳蕤之林,历史的洞透力、文学的感染力,蕴藉其中。以文史并蓄,来涵盖此书的特点,也许是妥切的吧?
1935年9月至1945年10月的十年寒暑,季先生在德国学习、工作,人生最美丽的季节伴着异邦月色。《留德十年》作为他的自传,以求学为主线,以师友还往为半径,辅之以斯时德国政治、经济、文化态势及迥异的风土人情,不仅再现了扬帆于学海的苦乐,还从民间这个角度,保留了诸多富赡的社会演进的史料,提神醒脑的人生感悟又流布其间。提起这本书的缘起,他说:“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活到了将近耄耋之年,古稀之年早已甩在背后了,而且经历了几个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体会,恐怕有很多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
将这不寻常的十年,置于季先生的人生坐标上,不难发现,它奠定了其志业的厚基。因而,对耳提面命的瓦尔德施米特、西克、西克灵、布劳恩、冯·格林等,他没齿难忘,在书中不吝笔墨,描摹了他们的气度与风骨。季先生在老师的鼎力指导下,不仅通晓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更获知了做人的道理。此后,无论遭遇什么风浪与困厄,他都能坦然以对,显然可从这十年中觅得原因。
对季先生的留德十年,《季羡林传》的作者蔡德贵说:这十年,季先生与德国人同呼吸,共命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因而他的自传,若一帧斑斓多彩的风俗画,采撷了德国人这十年生活中的浪花。而地毯式轰炸,难熬的饥饿,有国难回,美军反攻德国等,又将我们领进了那个曾逝去的岁月。至于师友如切如磋,听诗遣兴,更让人分享了季先生的逸趣。
显然,这本书可看作一部史书。它以日记为依凭,展示了自己的酸甜苦辣,还以点点滴滴的资料,诠释那个五味杂陈的时代。它以草根史学的力量与厚度,成为对那个时期或隐或显的社会变动的温故。因此,无论谁作季先生的传记,要勾勒他这一时期的行迹,不以这本书为母本,恐是难胜其力的。
只写事实,是季先生为本书确定的原则。无疑,他臻于不掩恶、不虚美的境地。但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被他赋予了生命和灵性,这本书又是浑然天成的散文,不经意间流淌出的哲思和达观的人生姿态,实为其亮色,那朴实和平易让人敬畏(谢冕语),以至于牛汉将他戏称为“老生代”作家的代表。本乎此,或许可品得“真僧只说家常话”、“欲造平淡难”的三味了。
㈧ 《留德十年》的作者是谁
季羡林
㈨ 留德十年读后感
[留德十年读后感]自从写过一篇读后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大想写了,仿佛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宣泄口,宣泄过就行了,留德十年读后感。但是我心里知道这远远不够。我转移了目标,那一摞书里还有一本《赋得永久的悔》,是我1996年9月在济南三联书店买的。同样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这是一本散文集,我当时读了满口余香,爱不释手。正是这本书,使我对季羡林先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我当时还买了一本张中行的《桑榆自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多次了,我都尝试读一读,始终读不下去。同样还有一本书,放了快20年了,没有读下去,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一本散文集。其实我对卡夫卡是有相当的兴趣的,但是为什么读不下去哪?我也摸不到头绪。对于我这样的情况很少有,大概仅此两例,所以我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回过头来谈季老吧。我又翻了一遍《赋得永久的悔》,和十几年以前相比,我越读却越觉得没那么好。有几篇文章我感觉写的很空洞,我指的主要是几篇游记,里面有很多的赞美,我不怀疑季老当时的感情,但是这样的文章我现在读起来没有什么滋味。当然也有些的很好的,象《赋得永久的悔》、《重返哥廷根》、《怀念乔木》……看了都能使人掬一捧热泪!总体的感觉,这本后选的散文集整体水平比不上《留德十年》。《留德十年》里的每一片文章我都觉得好,字字珠玑。文章回忆往事,情真意切,言词质朴,毫无矫矜自饰,读起来犹如和先生对面闲谈,听他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满是对故人之思。在开篇《留学热》里,季老坦率地分析了当时的自己患上:留学热的原因,写到自己一听到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我也是浑身发抖!乃至一旦有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虽然条件不好,费用只够勉强维持生活,还是努力争取去了。在《章用一家》里,季老描写了章用的母亲,民国元老章士钊的原配吴弱男。真是让人一边看,一边笑: 她崇拜英国,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英国人的傲慢与偏见,她样样俱全。对英文的崇拜,也决不下于英国人。英国人常以英文自傲,他们认为,口叼雪茄烟而能运用自如的语言,大千世界中只有英文。因此,在……她来德国几年,连一句早安、晚安都不会说。她每天必须出去买东西,无论有多大本领,多少偏见,她反正无法让德国店员都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无已,她就手持一本英德文小字典,想买什么东西,先找出英文,下面跟着就是德文,只需用手指头一指,店员就明白了。要买三个或者三斤,再伸出三个手指头。于是这一个买卖活动立即完成,不费吹灰之力,皆大欢喜,读后感《留德十年读后感》。更绝的是,这位章老太太还养成了恶性发展的门第优越感: 她认为自己是官家,我们都是民家,官民悬隔,有如天壤,泾渭分明,不容混淆。她一开口就是:我们官家如何如何,你们民家又如何如何。态度坦率泰然,毫不忸怩。我们听了,最初是吃一大惊,继之是觉得可笑。有时候也来点恶作剧,故意提高了声音说:你们官家也是用筷子吃饭,用茶杯喝茶吗?她丝毫也觉察不出我们的用心,继续官家民家嚷嚷不休。在这方面,她已修炼得超凡入圣,我辈凡人实在是束手无策。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但是对于章老太太的儿子章用,季羡林不仅在1946年就写了一篇很长的《忆章用》,更是在《留德十年》又写了《章用一家》。其情其景都感人至深。我在读到后面对章用的怀念的时候,都忍不住同作者一起为章用潸然泪下。在《留德十年》一书里,很多地方都可见季羡林对女房东欧朴尔太太的回忆。在《完成学业尝试回国》一文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描述:她一听到我要走的消息,立刻放声痛哭!我一想到相处七年,风雨同舟,一旦诀别,何日再见?也不禁热泪盈眶了。我一回到家,女房东仿佛凭空捡了一只金凤凰,喜出望外我也仿佛有游子回家的感觉……这还不够,为了怀念对待自己像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季羡林又专门写了一篇《我的房东》来满怀深情追忆他的女房东,对她的音容笑貌,性情喜好,一一道来,分外亲切。当作者回到祖国,费劲千辛万苦弄到了一罐美国咖啡,大喜若狂,立即给他的女房东寄去了,因为他知道德国人嗜咖啡若命。1983年,季羡林又一次来到德国,特意去看了看故居。回首前尘,百感交集,我只有虔心祷祝她那在天之灵——如果有的话——永远安息。季羡林在这本书里还首次披露了自己在德国的一段恋情,《迈耶一家》里的大小姐伊姆加德就是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季老去世的时候,这段恋情曾在网上广泛流传,据说后来有香港记者去德国找到了当年的伊姆加德,这位美丽的姑娘,竟然为了季羡林,终身未嫁。季羡林在文章中也写到:说我不想她,那不是真话。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民国时期,在国外留学的人停妻再娶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事,甚至还有把外国姑娘骗回来当二房的,然而季老为了承担自己于国于家的责任,选择了放弃,委实不容易,也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每次看到这一段,心里就说不出来的伤感,令人唏嘘不已!综上所述,我喜欢的季老的文章,大多都是跟人物有关系的,可能是我比较感性,喜欢看人物传记,喜欢通过人物形象理解事物,但是通过阅读季老的传记,你确实能强烈感受到季老对人对事的真诚。前段时间一位读书法博士的朋友跟我QQ聊天,他说:山东人有儒雅之风才能像孔子,可惜这样的人非常少,当代学界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三老,都是儒雅的,所以能在京城混大事……他对季老的评价,已然更高了。〔留德十年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㈩ 留德十年主要内容
《留德十抄年》记录了季羡林先生1935年至1945年在德国留学的经历。先生把自己的人生分成了8个阶段,但他认为“能值得记述的东西只有两段,一个是留德十年,一个是十年的空前浩劫。”其中留德十年奠定先生一生的学术根基,分量之重可以想见。
1991年5月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完成了这部散文体自传,此书前后出版了不下5个版本,也收入了不同的文集或丛书之中。199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将这部作品收入了《季羡林文集》的第二卷“散文卷”中;2000年商务印书馆则将其收入在“二十世纪中国留德学者回忆录”丛书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中国人自述丛书”(包括《冯友兰自述》、梁漱溟的自述文录《我生有涯愿无尽》、张静庐的回忆录《在出版界二十年》以及季羡林的自传《留德十年》),其中《留德十年》仍是最受关注的一部。季先生文章经久不衰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