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村上春树的烧仓房和威廉福克纳的烧马棚有哪些相似之处吗
村上春树的烧仓房这篇小说,女主人公的新男友并没有去烧仓房,而是他将女主人公给烧了,版烧的干权干净净。他差不多每两个月烧死一个这样漂亮的姑娘。在他眼里,这些漂亮姑娘有什么用呢?除了让男人们干,让男人排遣寂寞,她们对社会真是没有半点价值。亲人不关心她们,她们也没有真正的朋友,死了也没有人过问,没人可惜。在《烧仓房》里,村上春树对现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有反思的。小说里没提半个烧女人的字眼,可他越是不提,越是写的柔情蜜意,这种艺术效果反而就更突出,更强烈而震憾。
而《烧马棚》则以十岁孩子的视角讲述,最后一次,儿子担心父亲会出事,他想劝说父亲不要去烧别人家的马棚了,他拼命向马棚方向追去,嘴里大声喊着爸爸,他看到了浓烟,听到了枪声,可他还是奋不顾身拼命的向马棚跑去。小说有点像缩小版了的《我弥留之际》,那是福克纳最好的长篇小说。《烧马棚》个别的段落有点冗长,但还是一篇震憾人心的好小说。父亲的反抗,是穷人愤怒到极点的反抗,已被逼得无路可退。
我觉得《烧仓房》可能多少受到些福克纳的启发吧。不过,村上春树是反着写的,他写的是一个富人,富得或者说闲得实在是没什么事了,他就开始找一些青春靓丽的姑娘。
❷ 求《Barn burning》的译文
一提起福克纳,大家首先想起的恐怕都是他的长篇小说。的确,单从创作态度上讲,福克纳在对待长篇与短篇时态度就是不一样的。对长篇小说,福克纳不让编辑改动一个字,可是为了让短篇小说发表赚稿费,福克纳常根据编辑意图进行修改。有一次在给编辑的一封信中,他甚至宣称如果编辑不预付他稿费,那么他只好“放下长篇小说去再一次卖淫写短篇小说了”。正是由于他自身的这些态度,使得他的短篇小说在很长时间内都没受到足够的重视。
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福克纳对短篇小说作为体裁的评价相当之高,认为它在艺术高度上仅次于诗歌,因为写“长篇小说时可以马虎,但在写短篇小说时就不可以……它要求几近绝对的精确”,“几乎每一个字都必须完全正确恰当”。《烧马棚》,正是这样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
《烧马棚》的主题和情节都比较简单。福克纳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在选择叙述角度上福克纳可是高手),讲述了一个孩子在面临正义公平、家庭观念、血缘观念等处世规则时的内心冲突与艰难抉择。可在我看来,《烧马棚》出色之处并非在于主题,而在于那种种细微末节。《烧马棚》使我记忆深刻的,是父亲为了打死一只马蝇而将棍子重重打在骡子身上,是母亲那声无奈的“求你了,让我来吧”,是父亲对着牲口品头论足,是那辆条幅需要紧一紧的湿淋淋的大车。正是在这些地方,福克纳贯彻了他“几乎每一个字都必须完全正确恰当”的创作原则,在成就《烧马棚》的同时,也使得《烧马棚》成为我们理解福克纳那些描写美国南方乡村的长篇小说的好帮手。
❸ 戛纳场刊最高分电影《燃烧》究竟讲了什么
《燃烧》是由李沧东执导,刘亚仁、史蒂文·元、全钟淑联合主演的剧情片。该片回于2018年5月16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答该片根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改编,同时结合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讲述了三个经历各不相同的年轻人:钟秀、本、惠美相遇后,他们之间展开了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在一次送货的过程中,年轻的邮差钟秀(刘亚仁饰)被正在人行道上做促销活动的惠美(全钟淑饰)所散发的魅力所吸引,这个年轻女孩之前曾住在与他相同的街区。在前往非洲旅行之前,她请求钟秀照顾她的猫咪。旅行回来后,惠美向他介绍了本(史蒂文·元饰),一个她在旅途上认识的神秘男人。《燃烧》揭露了韩国年轻人普遍失业的社会问题,年轻人找不到归属感。贫富两级分化又很严重,钟秀看着Ben什么都不做,就能住豪宅开豪车很羡慕——“现在韩国有很多这种盖茨比,不知在干什么,却很有钱的,谜一般的年轻人们。”整部电影就像是黑夜中燃烧的塑料棚一样,阴郁中摇曳着绚烂的色彩,慢慢地烧透了我们的心扉,它启示着我们:不论阶层,每个人都逃不过虚无的命运。但不同的是,我们能烧掉别人,亦或是只能等待着被燃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