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哪个王爷封地包括襄阳郡的
家族成员
父亲
刘裕,高祖武皇帝
母亲
胡道安,文章太后
兄弟
刘义符,宋少帝
刘义真,庐陵孝献王
刘义康,庶人
刘义恭,江夏文献王
刘义宣,南郡王
刘义季,衡阳文王
皇后
袁齐妫,先于文帝去世,追封其为文元皇后
路惠男,孝武帝母,尊为皇太后,谥曰昭
沈容姬,明帝母,追封为明宣皇太后
诸子
刘休远(刘劭),太子,元凶,母袁齐妫
刘休明(刘濬),始兴王,母潘淑妃
刘休龙(刘骏),世祖孝武皇帝,母路惠男
刘休玄(刘铄),南平穆王,母吴淑仪
刘休胤(刘绍),庐陵昭王,母高修仪
刘休文(刘诞),竟陵王,母殷修华
刘休度(刘宏),建平宣简王,母曹婕妤
刘休秀(刘袆),东海王,母陈修容
刘休道(刘昶),义阳王,母谢容华;后投北魏,封齐郡开国公,加号宋王。
刘休渊(刘浑),武昌王,母江修仪
刘休炳(刘彧),太宗明皇帝,母沈容姬
刘休仁,建安王,母杨修仪
刘休佑,山阳王,母邢美人
刘休茂,海陵王,母蔡美人
刘休业,鄱阳哀王,母董美人
刘休倩,临庆冲王,母颜美人
刘夷父,新野怀王,母陈美人
刘休范,桂阳王,母荀美人
刘休若,巴陵哀王,母罗美人
南北朝时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划出荆州的襄阳、南阳、顺阳、新野、随等五郡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州治在襄阳城内。南齐沿仍。梁朝时萧祭以襄阳降西魏,西魏改称襄州,置总管府。本县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北周沿用。
⑵ 刘骏路惠男小说叫什么
《宋书·后妃传序》
希望帮到你!
⑶ 杨贵妃为什么有名呢
那确实是她的名字,
古代女性名字很少被提及。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
附:
关于古代女性名字
以官修史书为据,这里仅列出后妃列传中所记载的名字(包括太后),她们的老公或儿子就不另作说明了,反正无关主题。
名字是奇怪了点,但绝对是从史书上摘的,不是我瞎遍乱造。
两汉时期留下名字的后妃已不在少数。
西汉的吕雉(字娥姁),张嫣(字季兰,小名淑君),王娡,陈阿娇,卫子夫,许平君,霍成君,王政君,赵飞燕,赵合德以及东汉的郭圣通,阴丽华,邓绥,阎姬,梁妠,梁莹,邓猛女,窦妙,伏寿,曹节。共计20个。
三国时期,正史上只见2个名字:甄洛(不解为何大部分人都坚持认为她叫甄宓,或许是受电视剧的影响吧)和郭女王(女王是字,名不详)。此外,在野史上倒看见过莫琼树,薛灵芸等一大串花哨的名字,皆为文帝宫人。不知非官方资料是否可信。其实三国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且处于战乱,名字佚失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个时期姑且略去不谈。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形形色色的女性名字皆见于史册,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西晋,只算到白痴皇帝为止,就有王元姬,羊徽瑜,杨艳,杨芷,左芬,贾南风,谢玫,蒋俊,羊献蓉,共12个,几乎全了。
东晋有虞孟母,夏侯光姬,郑阿春,庾文君,杜陵阳,禇蒜子,何法倪,王穆之,王简姬,李陵容,王法慧,陈旧女等等。
十六国的局势乱得一塌糊涂,但女性的名字也留下不少:张徽光,张丽光,刘娥,靳月光,靳月华,刘英,刘芳,郑樱桃,杜珠,苻娀娥,苻训英,李敬受等等。
南朝的宋有萧文寿,臧爱亲,胡道女,司马茂英,袁齐妫,沈容姬,殷玉英,路惠男,王宪嫄,何令婉,谢英媚,王贞风,陈妙登,陈法容,江简珪,谢梵境等。
南齐有陈道止,刘智容,裴惠昭,韩兰英,王宝明,何婧英,王韶明,刘惠瑞,禇令豦,王蕣华等。
梁国有张尚录,郗徽,丁令光,阮令赢,王灵宾,徐昭佩等。
陈国有章要儿,沈妙容,柳敬言,沈婺华,张丽华等。
北朝(尤其是北魏)由于资料不多,史学界尚留有大段空白,所以正史的记载比较简陋(至少我是不满意《魏书》和《北史》的)。因此只找到15个:冯清,冯润,尔朱英娥,郑大车,娄昭君,李祖娥,穆黄花,冯小怜,李娥姿,杨丽华,司马令姬,朱满月,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繁炽。
这些仅仅是出现在后妃列传中的名字,是我以走马观花的速度翻页摘抄的,所以很有可能会遗漏一些。好在这些已相当可观了。我怀疑的只是,在那个战乱割据的时代,史书往往是有缺漏的。
凭猜测,如果当时确实重视女性的名字,那么正史所佚失的名字会不会以其它形式被保留下来呢?忽然之间就想到了墓志铭!(容我厚颜地说一句,真佩服自己,这也能想得到!)
我果真去翻山西和洛阳的考古资料了。目前出土的近200块汉魏晋南北朝墓志中,以北魏居多。我如愿以偿地查到了正史中缺失的一大串后妃的名字:高照容,李媛华,高英……
此外,在墓志上还发现了许多女性名:郭槐,石婉(字敬姿),冯令华,王普贤,元瑛……有的是汉晋时期的,有的是南北朝时期。尽管她们身份各异,有公主,妃嫔,王妃,女官,命妇,乳母,甚至还有尼姑,但墓志上都清楚地写了她们的名,字,法号,封号等等。
除了史书,从当时的奇闻逸事或书信札记里,同样不难看到一大串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卓文君,蔡文姬,钟琰,谢道韫,卫铄,鲍令晖(鲍照的妹妹)等等。
若非乱世,流传后世的资料可能会更详细。然而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是重视女子的名字的。无论她们是否出名,是否曾经活跃于政坛文坛;无论是史书,书信,还是墓志铭,都清楚地记载了她们的名,甚至字。
再往后看(少数民族政权暂且不谈),就可以发现,女性名字出现得越来越少。除了某些才女名妓,各领一时风骚外,史书上几乎都是单调的“某氏”,书信上则是“寄某氏(夫家姓)女”。
《新唐书》只留下5个女性的名字:徐惠,武则天,上官婉儿,杨玉环,王珠。这5个人的留名,都出于个人的特殊经历(历史上都有相关故事可寻)。
五代十国有6个:张惠,刘玉娘,宋福金,种时光,周娥皇,张太华。
167年的北宋没有记录。149年的南宋只有2个:李凤娘,谢道清。
200多年的明朝有3个:马秀英,胡善祥,郭爱。
除了史书,我又找了唐宋明时期的墓志铭(在二程,司马光等人的文集中可以查到他们写的墓志铭),90%只写了娘家姓和夫家姓。
综上,我就大胆地下一个结论,古代女性名字是在南北朝以后才逐渐不受重视的。(纯属个人意见,吃饱了饭,寻古人消遣呢。得罪得罪!)
不过,确实很想知道这方面的知识。
另外再补充一点随感,宗白华先生说过,魏晋时期,人们喜欢用一些光明鲜亮的意象来形容美,这也表明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纯净晶莹的人格美。《世说新语》里形容美貌的“濯濯如春月柳”和“轩轩若朝霞举”,就可以为证。
而我现在又发现,当时的女性名字也体现了这一点。除了媛,娥,英,惠这些历来被用于赞美女性的字眼,还有一些特殊的,比如华,令,昭,光,徽,月,丽,明,琰,晖等,都代表着光明美好的意思。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名字相对少了些脂粉气。比如庾文君,禇蒜子,王穆之,张徽光,张尚录,郗徽,丁令光,阮令赢,王灵宾,钟琰,谢道韫,卫铄,鲍令晖,元乐尚,尉迟繁炽,柳敬言,王蕣华,江简珪,谢梵境等。难道当时的女名也讲究“林下风致”?
姓 名 班昭
字的含义 功名显扬,清雅多才,丧偶或欠子
数理分析 天15,人23,地10,总23,外2
格局配置 半吉半凶。可获一时成功,唯易突发事变,逆运
对应事实 班昭为汉代史学家班彪之女,学识才气称绝,继承父兄之业,完
成《汉书》撰写。因其兄长家人冤死狱中,积虑成疾
姓 名 李清照
字的含义 学问丰富,清雅多才;吉凶分明,吉在成功昌隆,凶在忌车怕水,中 年多灾。
数理分析 天8,人21,地23,总30,外10
格局配置 凶。成功运被压抑,不能有所伸张,因不平不满之事多有患脑病,发狂或 短命等凶格。
对应事实 李清照是中国宋代杰出女词人。其词文清丽典雅、才情并致,别具一格 ,得后世流芳。但一生多劫难,几度坎坷流离,境遇悲寒。在生活变幻 之中产生的情感,对她的词创作产生极大影响。
姓 名 西施
字的含义 一生多福少劳,福禄丰厚,中年吉祥,晚年劳神
数理分析 天(7)、人(15)、总格(15)为吉数,地(10)、外格(2)为凶数,总体而言为吉带凶
格局配置 属于获得成功发展,名利双收,但基础不稳的凶配置
对应事实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综 述 字义、数理好,格局凶,属于中上的名字
姓 名 貂婵
字的含义 秀气多才,福禄双收,名利永在,中年成功隆昌,环境良好
数理分析 天(13)、地格(16)为吉数,人(27)、总(27)、外格(2)为凶数,总体而言为一般
格局配置 属于境遇安定稳固,德性坚实,能有大的成功的大吉配置
对应事实 三国时期美女
综 述 数理一般,字义与格局好,对应此人的事迹。
姓 名 杨玉环
字的含义 天生聪颖,温和贤能,荣贵隆昌,利于出国,有爱情烦恼,女性不宜
数理分析 人(18)、地(21)、外格(17)为吉数,天(14)、总格(34)为凶数,总体而言为吉带凶
格局配置 属于不利健康与家庭的配置
对应事实 唐朝天宝时期美女,与安史之乱有关
综 述 字义与数理均不利女性,格局凶,对应实际命运
⑷ 服了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服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刘子业死了,大家欢呼雀跃专,生活属恢复正常。唯独宗越等四位备受刘子业宠爱的将领愤愤不平,刘彧可不能容忍这几个定时炸弹放在身边,想把他们赶出京城兵马任你挑,自己找个地方歇着去。这明明是刘彧要对他们下手的征兆。宗越、谭金、童太一加上沈攸之一同谋反。可惜沈攸之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他觉得宗越这几个跳梁小丑翻不了天,万一失败了自己也等着挨刀。当天就告发了他们。刘彧就命人拿下宗越等人处死。
刘彧扫清了第一个障碍,可没想到还有第二个。这第二个可是个挺难啃的硬骨头,名字叫做刘子勋,是刘骏的三子,刘子业的兄弟。江州主事邓琬联合雍州刺史袁想趁刘彧立足未稳扳倒他。泰始二年(466)邓琬假借太皇太后路惠男的密旨,奉十一岁的晋安王刘子勋在浔阳称帝,改元义嘉。
看来刘彧在刘宋王朝混不开,刘子勋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参加叛乱的有薛安都、崔道固、沈文秀、萧惠开、袁昙远、孔凯、殷孝祖等封疆大员。更可怕的是刘彧派出的替换叛将的官员都……
别忘了采纳哟
⑸ 中国历史上哪些事情的发生,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自从当年胡歌的《神话》还有杨幂的《宫》的热播,突然之间就掀起来一股穿越风,各种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电影啥的都像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头来,让人是应接不暇。也有人不禁好奇了,这穿越是真实存在的吗?
尤其是收归国有化,王莽提出土地国有化,提出平均分配,简直是社会主义的理念是一模一样了。最后一点匪夷所思的是,王莽竟然做出了现代化的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这一点也是大家怀疑王莽是穿越者的最直接的证据。
⑹ 中国古代女人真的没名吗
有名,但因为一直以来这个社会都是男人主导的,女性只是从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有名、有做为的女性很少,自然留下名字的也很少。但大多有名,
穆桂英 是小说人物。孙尚香历史没有记载其名。尚香是后人编的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5&idArticle=24447&flag=1
两汉时期留下名字的后妃已不在少数。
西汉的吕雉(字娥姁),张嫣(字季兰,小名淑君),王娡,陈阿娇,卫子夫,许平君,霍成君,王政君,赵飞燕,赵合德以及东汉的郭圣通,阴丽华,邓绥,阎姬,梁妠,梁莹,邓猛女,窦妙,伏寿,曹节。共计20个。
三国时期,正史上只见2个名字:甄洛(不解为何大部分人都坚持认为她叫甄宓,或许是受电视剧的影响吧)和郭女王(女王是字,名不详)。此外,在野史上倒看见过莫琼树,薛灵芸等一大串花哨的名字,皆为文帝宫人。不知非官方资料是否可信。其实三国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且处于战乱,名字佚失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个时期姑且略去不谈。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形形色色的女性名字皆见于史册,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西晋,只算到白痴皇帝为止,就有王元姬,羊徽瑜,杨艳,杨芷,左芬,贾南风,谢玫,蒋俊,羊献蓉,共12个,几乎全了。
东晋有虞孟母,夏侯光姬,郑阿春,庾文君,杜陵阳,禇蒜子,何法倪,王穆之,王简姬,李陵容,王法慧,陈旧女等等。
十六国的局势乱得一塌糊涂,但女性的名字也留下不少:张徽光,张丽光,刘娥,靳月光,靳月华,刘英,刘芳,郑樱桃,杜珠,苻娀娥,苻训英,李敬受等等。
南朝的宋有萧文寿,臧爱亲,胡道女,司马茂英,袁齐妫,沈容姬,殷玉英,路惠男,王宪嫄,何令婉,谢英媚,王贞风,陈妙登,陈法容,江简珪,谢梵境等。
南齐有陈道止,刘智容,裴惠昭,韩兰英,王宝明,何婧英,王韶明,刘惠瑞,禇令豦,王蕣华等。
梁国有张尚录,郗徽,丁令光,阮令赢,王灵宾,徐昭佩等。
陈国有章要儿,沈妙容,柳敬言,沈婺华,张丽华等。
北朝(尤其是北魏)由于资料不多,史学界尚留有大段空白,所以正史的记载比较简陋(至少我是不满意《魏书》和《北史》的)。因此只找到15个:冯清,冯润,尔朱英娥,郑大车,娄昭君,李祖娥,穆黄花,冯小怜,李娥姿,杨丽华,司马令姬,朱满月,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繁炽。
这些仅仅是出现在后妃列传中的名字,是我以走马观花的速度翻页摘抄的,所以很有可能会遗漏一些。好在这些已相当可观了。我怀疑的只是,在那个战乱割据的时代,史书往往是有缺漏的。
《新唐书》只留下5个女性的名字:徐惠,武则天,上官婉儿,杨玉环,王珠。这5个人的留名,都出于个人的特殊经历(历史上都有相关故事可寻)。
五代十国有6个:张惠,刘玉娘,宋福金,种时光,周娥皇,张太华。
167年的北宋没有记录。149年的南宋只有2个:李凤娘,谢道清。
200多年的明朝我知道的有5个:马秀英,胡善祥,郭爱 黄善聪 秦良玉。
除了史书,我又找了唐宋明时期的墓志铭(在二程,司马光等人的文集中可以查到他们写的墓志铭),90%只写了娘家姓和夫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