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善德女王德曼最后和金庚信在一起了吗
应该没有。历史上女王谁都没嫁,金庾信娶了天明的孙女,即金春秋的女儿。根据小说《美室》,美室最后隐居,死在了庙里,薛原郎一直陪伴她到她死。正史上没有美室其人,金庾信的年龄跟女王也相差好多。具体的结果,还要看编剧怎么编,会不会依据历史和小说,那只能看剧才能知道。
② 美室的译者序言
译 序
薛舟 徐丽红
“如果对待自己的身体都不真诚,人就没有自由”。而人类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究竟属于动物学范畴,还是属于社会学范畴,今天谈论这样的问题,结论不言而喻。然而如果同样的问题沿着时间的轨道前推1500年,那又将得出什么结论呢?
应该说是美室通过韩国作家金星我阐述了这个问题,而不是作家金星我通过美室回答现代人的疑问。那么美室是谁?美室,新罗时代的“埃及艳后”,通过色相操纵了新罗三代国王,达到了权力的顶峰。美室,听凭本能的指引追逐爱情,她是圣女,也是娼妓。美室,引领少年变成了男子汉,她是母亲,也是妖姬。
美室生活的新罗时代,儒家思想还没有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也就是还保留着人类童年时代的质朴无华和天真烂漫。既然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美室的故事恐怕也就不难理解了。美室生于未珍夫和妙道的偷情,本身就是欲望的产物,“出世之后的第一个五年,美室是跟野兽共同度过的。玉珍把她放在密林深处,让她自由自在的生长”,“美室万事不萦于心,从不处心积虑,也不会寻根究底,像风吹过,像水流过,消失了就不再记起。时间逗留于她的身边,然后缓缓地流走。美室听见了所有时间的窸窸窣窣的声音”,这时候的美室与动物无异,身上残留着动物的痕迹。应该说这个女人天赋异禀,后来在外祖母玉珍的教诲之下学习古代典籍,如《般若心经》、《谈天衍》、《玄女经》、《素女经》、《养性延命录》等,美室渐渐成长为懂得如何使用自己身体的女人,能够进宫履行自己家族的使命。十四岁那年,美室进入王宫,与殿君世宗情投意合,彼此深深吸引,然而不幸卷入宫廷斗争,很快就被发落出宫。宫外期间,年轻英俊的花朗斯多含为她填补了寂寞的内心,治愈了她的心灵伤痕,由此两人产生了深厚的爱情。然而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们的爱情注定要遭到摧残。世宗为美室得上了相思病,太后下令将美室召回王宫。再度入宫的美室变成一个内心冷酷的女人。为了权力,她的欲望在燃烧,日益向着淫乱的深渊沦落。美室从被动到主动,并以美色为武器,懂得利用自己的身体去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她接连服侍了三位国王,最后终于掌握乾坤,从幕后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相传新罗圣德王时期的学者金大问写有《花郎世记》,描写了三十二位风月主的传奇故事,不过有人指责《花郎世记》为伪作,认为它是小说,而不是历史,然而这样的指斥正好符合了小说家金星我的旨趣,于是她放开笔墨,索性以小说家的视角去重新解读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些人物,于是就有了这部震惊韩国文坛的《美室》。“美室”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她是被现代人脱去窠臼见真淳的理想。正如评论家金美贤所说,“通过美室,我们窥见了自我”。美室,就是现代人面前的镜子,以其虚无,烛照着现代人的复杂,她既是源头,又是归宿。如果此时重新回顾“人类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的问题,恐怕已经不能再说结论显而易见了。“《美室》不仅从细节上复原了我们不太熟悉的古代史,而且向我们暗示了21世纪的新人类。”小说家金衍洙的话道出了《美室》的意义所在,应该说“美室”是个大隐喻,至于其中隐含的喻旨,只能留待时间为我们揭晓。
金星我认为遭遇“美室”是快乐的时间旅行,而译者的遭遇《美室》却是愉悦而艰难的语言之旅。金星我的语言绚烂而美丽,也只有这样的语言才配得上这样的灵魂,对于译者而言,这样的遭遇幸福而又疲惫,只能搜肠刮肚,动用全部的语言储备,全心全意塑造好“汉语的美室”。“流则流矣,停则停矣,只是缓慢,不催不问,只要缓慢,万事不萦于心。风在吹拂中掠过,水在流动中消失,心也随之埋葬。美室随着春天消失了”。最后一行叫人非常尴尬,这个句子很难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稍不留神就会流于翻译腔,实在不能亦步亦趋,况且译者从“惊涛骇浪”中走来,急于弃舟上岸,反复默念又思忖良久之后,决定合上书本,完全以我口写我心,来它个大写意,让美室彻底消失,不露痕迹。如果过分执著、拘泥,想必她会抱恨而去,翻译的人也不得安宁。正为这个句子得意之时,故事已然结束,更不可能以此时此刻的状态重新开始,这使人确信翻译也是“时间的艺术”。
诚如所言,《美室》的翻译与其说是作家与译者的交流,不如说是韩语和汉语的对决,而作者对古典的大量引用,已经在冥冥中决定了译本(尤其是汉语)的语言风格,所谓“翻译是再创作”的命题显得虚伪,我们只是在寻找、去顺应,所以它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诚惶诚恐地捧出自己的译作,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与指正,让汉语的《美室》变得更美。 2006年8月7日 北京
③ 求高人推荐几本好看的书,注意不是网络小说。真真正正的好看的故事,是书。能在书店买到的书。
你是哪个年龄段,正读书还是工作?
那些名著老实说是见仁见智的,不是谁回看了就有什么体悟,答更多的人只是纯粹因为它是名著所以去看,完全不了解其中的含义。
所以我建议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兴趣爱好,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比如你在大学有点迷茫,可以看看《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如果你还是比较天真怀着浪漫情怀的BOY OR GIRL,可以看看韩寒的,如果已工作吗,抱歉,帮不了,社会比较复杂。
④ 有没以朝鲜古时为背景的后宫小说
最近看了《同伊》,讲的时朝鲜萧宗时代的故事。虽然主角不是张禧嫔,也不是仁显王后,但是主轴仍然是围绕着这两个关键历史人物的。可以说,这部戏是从崔淑嫔的角度来看待仁显王后和张禧嫔的传奇的。为了丰富我的知识,特地挖出了1年多前从韩国网络书店买的书。那本1970年代出版的书想必早已绝版,能买到已经很开心了,虽然说外壳已经有点破旧了。
小说书中收录的3个故事,主人公都是朝鲜时期以品德出众而闻名的女人。其中一个就是仁显王后。这个故事属于宫廷小说,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女写的。写得很详细,连人物对话都出说来的。故事一开始是描写仁显王后如何如何得好,如何如何得受到朝鲜王室众人的喜爱和尊重,特别是萧宗的生母王大妃非常喜爱仁显王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张禧嫔的出现。这两个女子的个性截然相反,张禧嫔心术不正,野心极大。她散播恶毒的谣言,让萧宗动摇,之后产生了废后之心。在忠臣们极力反对之下,萧宗仍一意孤行,废仁显王后而立张禧品为后。这轰动的事件造成了无数忠臣的死亡和流放,举国动荡。仁显王后之后在私宅过了5年清苦的岁月。期间萧宗再次改变心意,重新迎接王后回宫。仁显王后复位,张禧嫔心有不甘,竟用巫术诅咒王后,导致王后被怪病缠身,在众人的泪水中,仁显王后逝世,留给萧宗多少遗憾。故事的结尾说“世间贤德女子,莫过于商周的娥皇、女英,而我们朝鲜则以仁显王后为荣“。
小说其实我觉得故事有真有假,事件肯定假不了,但是人物的刻画上多多少少有了美化的成分。仁显王后就不说了。光看朴泰波(Pak Taebo)。这个人在萧宗废仁显王后的时候极力组织,发动群臣,联合上疏,但却惹的萧宗龙颜大怒,将他处以极刑。萧宗亲自行刑,然而即使酷刑如何残忍,刚正不阿的朴泰波坑也没吭一声,仍然坚持劝阻萧宗。故事完全记录了他和萧宗的对话。虽然很生动,但这一点我觉得很可疑,应该是有虚假的成份的。毕竟,一届小小的宫女怎么可能知道刑场发生的事呢?她所记录的,应该是人云亦云的n手产品。
小说而对于仁显王后犹如圣人般的品德,我有所保留。毕竟,朝鲜的王后大多都扮演者贤内助的角色,个个都很低调,品行优良,像文定王后那种有野心的女人是少数。而对于她倾国倾城的美貌,ahem...(清理喉咙),更是不可尽信。韩国人是朝鲜人的后代,她们的容貌如何,相信大家早眼见为实。而且,古代后宫多是和政治挂钩,真正的美女一般都在隐藏在民间,所以好色的乾隆皇帝才喜欢往江南跑。朝鲜没几个留名青史的美女,不像我们中国的四大美人。就连黄贞伊也是以才艺闻名的,张禧嫔、张绿水等谋权弄术的坏女人大概就只会施展狐媚之术。因为貌美而在史书上留名的朝鲜王室女人目前我只知道和协翁主一个。正史自然没有记载,惠庆宫的《恨/闲中录》(又是一本宫廷小说)却略提了。纵使这样,和协翁主的美貌也是相较于惠庆宫所见所知,没人知道如何诠释她的美貌。但是既然惠庆宫会为此留下墨迹,大概和协翁主的容貌是真得很出众。
小说另外,故事中也隐隐暗示了萧宗的善变和多疑。萧宗的性格应该是有缺陷的,他多疑,容易被谗言动摇。区区流言蜚语就让他对仁显王后生出了废后之心。而废王后,再朝鲜自开国以来,从没有先例。而萧宗不顾大臣阻止,一意孤行,这更凸显了他是那种冲动而且一旦下了决心就会坚持到底的人。事后,萧宗又后悔了,废了张禧嫔,让王后复位,真让人猜不透他多变的心思。这应验了一句古语“伴君如伴虎“。
小说萧宗废后的事件对朝鲜之后的200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立下遗训,不准子孙立后宫为妃。他应该没有想到,他的决定改变了朝鲜的命运。因为不能升后宫为妃,贞圣王后逝世后,65岁的英祖没办法,只好娶了相当于自己的孙女的年馑15岁的贞纯王后金氏。他心中一定不会好受。毕竟,英祖不像他的老爸萧宗那么喜欢女色。如果不是这条规定,英祖一定会立宣禧宫李氏为王后的。这个女子伴着他白头到老,一起携手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并且为他生了多名子女。其中有英祖最爱的和平翁主与和缓翁主,更有他讨厌的和协翁主与思悼世子。宣禧宫为人低调,在思悼世子事件中,她默默地躲在幕后,秉持着一个后宫该有的沉默。若她能成为王后,也许思悼世子的悲剧就能改写吧……贞纯王后的角色在整个事件历史很模糊的,她应该是没有任何野心的。然而她的父亲却参与世子的事件了
⑤ 谈谈你对伦理思想传统的基本看法
“伦理”和“道德”严格地说是两个概念和范畴,在中国传统理论思想史上,“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原本以单字表示,运用也有区别。“伦”表示辈分、类别、秩序;“理”表示治理、条理、规律;“道”表示道路、道理;“德”是理的规定,道的遵守。在西方伦理学史中,认为“伦理”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绝对精神在客观精神阶段的真理性存在。“道德”是体现伦理精神、调节伦理关系的形式。伦理赋予道德以客观内容。可见“伦理”侧重于社会,强调客观关系和秩序;“道德”侧重于个体,强调主观内在的操守。
在客观关系和实践层面上,人们往往用对自身实践及其形成的关系的调节上去理解“伦理”“道德”,将两个概念等同使用,并在日常思想交流中约定俗成。所以“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有时通用,有时则要加以严格区别。
一 谈谈传统伦理思想
传统文化理论中,“道德”是关于修身的学问,它以“善”为核心,“伦理”是关于治世的学问,以“公正”为核心。中国古代思想史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关于“伦理”理论范畴的论述,但是,在大量的关于社会、政治、个人修养与社会关系的论著中,蕴藏了丰富的伦理学思想。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伦理
家庭伦理主要体现在孝悌、仁爱上,“孝”是对父母祖先的敬爱,“悌”是对兄长的顺从,在儒家伦理思想和文化中是连用的。“仁爱”就是“博爱”。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孝”最为崇尚。孔子是倡导“孝”的第一人,他所创立的“仁”学即以“孝”为其根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到西汉时,由于儒学的至尊地位,“孝”也被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形成系统的孝道。首先就是西汉的大儒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到了宋明时代,“孝”被推向极端,成为“愚孝”。可见,“孝”的道德观念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作为伦理道德的起点,也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可以说,孝道在封建社会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成为系统化理论化的道德规范。由于孝具有齐家与治国的双重功能,并且被视为齐家治国的根本要道,因此孝的观念远远地超过了道德观念的范围,它被无限扩大,应用于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汉代以孝治天下,实行“举孝廉”之制,行孝者可以做官,因此出现了大批的孝子。
孝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家庭血脉的延续,养育后代,使家族后继有人。其次是敬养长辈,能使父母精神上得到慰籍是“孝敬”,是大孝,能使父母衣食无忧是“孝养”,是孝的基本要求。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强调子女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强调敬亲的精神层面,例如《居家杂仪》一书中就说了:“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以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则反命之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许之,然后改之。若不许,苟于事无大害者,也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已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况未必是事?”作为晚辈,对父母的吩咐要记在心上,立即完成,完成后要告诉父母,即使父母的话是错的,也要和声柔气地进行说明,即使你自己的意见是对的,自作主张地完成了,从情感上说也是对父母的不孝。因为父母子女之间除了原则性的是非以外,更重要的是感情。其次,由敬爱自己的父母、祖先扩大到尊敬所有的长辈和老人,这是“敬亲”又引申了一步的含义。《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博爱也),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广敬也)。”这里提出了在敬爱自己双亲的前提下,“广敬”和“博爱”的主张。明确要求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情感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兄长,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离娄上》)这种由敬爱自己的双亲,推广到敬爱所有长辈老人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困济危、尊老爱幼的民族性格和人道主义精神,可以说是封建孝道中更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成分。
其次是和顺,和顺是家庭关系融洽的基本要求,传统家庭伦理所关注家族内部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夫妇、父子、兄弟等“三亲”关系,还涉及到几乎所有与血缘有关的亲属关系,如祖孙、外祖孙、叔侄、婆媳、翁媳、妯娌、姑嫂、堂兄弟、表兄弟等。如何处理好这些众多而复杂的关系,传统家庭伦理中都不乏精辟之见解,值得我们去认真地研究和总结。家庭关系中首先是夫妻关系,夫妇之道,天地之义,风化之本原也,夫妇和顺,要求为夫要守义,见色而不忘义,处富贵而不失伦,为妻要节俭、勤劳等。如果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夫妇只有相敬如宾,才能和睦美满。其二是兄弟关系,兄弟之间是一种血气相通、天然形成的骨肉亲情关系,相互间应友善相处。其三是妯娌关系,妯娌之间没有兄弟、父子之间那种血缘亲情关系,家庭矛盾大多由此而起。处理好妯娌关系是家庭和顺的重要要素。家庭和睦,夫妇、父子、兄弟、妯娌怡怡其乐,成为家道兴盛、光耀门楣的基础和保证,也是要着力解决的伦理问题之一。在家庭人伦关系中,主要是夫妇、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正所谓“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
2、教育伦理
教育伦理在传统文化中,多是以家书、家训的形式来表现的。它首先强调教育的道德伦理。人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后天的社会属性,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如一旦形成了某种不良品性,要改变则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且会因此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
“天真纯固,固须早教”。强调早期教育不仅符合儿童生理发展的规律,也能充分体现儿童的心理特征。少年时代精力旺盛是人生的知识储备时期,其基本任务是学习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形成一定的生活能力,其中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技能。这时期儿童的求知欲特别旺盛,记忆力、模仿力也最强,而且其精力也最容易集中,生活经历单纯,心无纷扰。因此,少年时期进行知识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然提起,尚可数行成诵”。(张英《聪训斋语》)
进德、修业是不可分割的,学业的增长有利于提高孩童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各种能力的发展。从大量的文献来看,古人是把“立志”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明代大儒者姚舜牧说:“凡人须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总是虚浮,如何可以任得事?”什么是“志”呢?就是重视自身的修养,包括重义轻利、安贫乐道、喑世不欺等等。具有这种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的人,必能安邦治国、抚民施政,以天下为己任,以报国为自许;必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有了志向就会自我完善,做一个有作为的人,立志是一种人生境界。例如,明·杨继盛就说过:“人需要立志。初时立志为君子,后来多有变为小人的,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定志,则中无定向,便无所不为,便为天下之小人,众人皆贱恶你。你发愤立志要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志起志气来。”(《明·杨继盛《杨忠愍集·给子应尾、应箕书》)
名人先哲有名人先哲之志,庶民百姓也有庶民百姓之志。北宋诗人张耒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同列“苏门四学士”。他写了一首反映卖饼小儿寒夜沿街叫卖的诗教育儿子要为立志向而努力,诗的题目很长,像个述事小序:《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秬》。其诗曰:“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这首示儿诗不仅充满对平民百姓的深切同情,又以此例教育儿子:“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不管职业的高低,意志都应当坚定,男子汉有了追求,就不可能清闲自在,生活的艰辛应当成为催人奋起的动力,诗人借卖饼孩童之例教育儿子,是别具一格的教子诗。
人立了志,就需要勤奋学习,人才能学有所成。首先强调学贵勤勉。古代关于教子劝学的格言、传说故事、家书家训不可胜数,仅从流传甚广,影响颇大的《三字经》看,其中就列举了20多个劝学、勤学、励学的故事,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退,尔小生,宜早思。”些故事通过《三字经》琅琅上口的传颂,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传统教育伦理中,非常注重治学方法的传授,左宗棠谈到读书要“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至今都仍作为读书的经典之法。郑板桥在精读与泛读的问题上,有着自己的精辟见解:“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方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橱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郑板桥集》)。世人常以为自己有过目成诵的聪明就逞能,郑板桥认为这是最不济事的。孔子读《易经》使编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苏东坡读《阿房宫赋》至深夜四鼓,这些名篇都不是以过目能记就了事的。但也不能什么都读都记,如一部《史记》,洋洋数百万言,其中只有如《项羽本纪》中的钜鹿之战等精彩篇幅是最好的文章,宜反复诵读。如果篇篇都去读,就成了没分晓的钝汉。读书要有选择,不能什么都读,什么都看,只有对真正的好书,才要求反复阅读,仔细探求,不能“以过目成诵为能”。郑板桥一身奇异,他的读书体会弥足珍贵。另外,在读书不如抄书、爱惜书籍和老老实实做学问等方面,中国传统伦理中都有很好的精辟的论述。
3、处事伦理
传统伦理思想中,对人与人的社会影响,青少年交友成长等处事伦理,都有很重要的内容,首先便表现在择友方面。颜之推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以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颜之推又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店),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慕贤》)因此,君子必慎交友。一个人成家立业,逐渐远离父母的教诲 和老师的严格要求后,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交朋友。如果朋友非常投机,朋友的话就如兰如芷,十分中听,甚至连父母兄弟妻子的话都听不进去,唯朋友之言是信。如果一旦误交坏人,很容易被带坏,甚至执迷不悟。所以,“保家莫于择友”。在至亲中,选择那些德行谨厚,爱好读书的人两三个作为朋友就足够了。兄弟也可以互相交流切磋,也不会太寂寞。
其次是淡泊名利。传统伦理思想中,儒家给人的印象是贵义贱利的,是反对计较功利的。例如,对于士而言,要学习圣人,其终极的价值取向是道或是仁。圣人标志着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有很精彩的论述:“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不可贪图虚名)。”他在《家训·慕贤第七》篇中说:“用其言,齐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剽窃他人的名利,是一种卑鄙的行为。偷别人的东西有刑罚加以制裁;盗取别人精神财富的人,要受到良心的谴责。高尚的人如果吸收了别人有用的东西即使那人是低贱的也一定要替他扬名,他在《家训·名实第十》中说:“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名誉与实际才能就像形体与图像一样。道德笃厚、才能完备的人,名誉自然好听;面容美丽的人,其图像也肯定优美。如果不修善自身而企图在世间求得美名,就像相貌丑陋而幻想在镜中照出美好的图像一样,不可能实现。道德高尚的人,忘却名利;道德一般的人,追求名声;道德低下的人,窃取名誉。追求虚名的人表面温厚内心奸诈,华而不实,但最终却不能得到名誉。要想立名,先得修身,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却又在于既品性高尚,又淡泊名利。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精神,而精神可以永存,人死名存,教育后世,造福社会,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泉。人生在世,当以修善立名为务。
还要崇尚节俭,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为人处世节俭是非常崇尚的。例如,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说:“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宦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以给之?与其寡廉,孰如寡欲?语云:‘俭以成廉,侈以成贪’,此乃理之必然矣。”一个人片面地追求豪宅美室、妻妾成群、随从如云、交游挥霍的奢侈生活,不贪污是不可能的。要做到廉洁就必须养成节俭之德。
北宋名臣司马光为了教育儿子司马康,写下了著名的《训俭示康》的文章,他在文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到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传统伦理思想中,还有很多倡导节葬的内容,认为生是人之始,死是人之终,主张生前优待而死后葬礼简单,人生在世要尽量立业扬名,而死后也要节俭。这种思想,至今也在社会上得到提倡。
二、谈谈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形成过程中,深受儒家、道家、佛家等文化的浸染,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深。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里,儒家思想在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中有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因此,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主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表现。它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宗法伦理
宗法伦理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基本特点,它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一种家庭伦理。宗法家族制以血缘维系家族的完整,例如,家庭由父权支配,血统按父系计算,女嫁男家,妻从夫居等。父权家长作为家庭的核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整个家族实行经济专制和思想专制。司马光在《书仪》卷四《家仪》中即说:“号令出于一人,家始可得而治矣。”实际上,父权家长制是整个封建宗法制度的要害所在。宗法家族的伦理观念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又形成了宗法家族的礼法制度,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御用文人的发展,形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适用范围更广的一整套封建礼制,由此而形成了更具实用性的家庭伦理思想内容。
2.宣传教化的特点
《隋书·卷34·经籍三》说:“儒者,所以助人君明教化者也,圣人之教,非家至而户说,故有儒者宣而明之。”在中国社会里,由婚姻产生的血缘关系而结合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三纲,首先就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的。家庭教育在中国往往又是通过家教、家训、家诫、家书之类来体现的。它对儒家思想向民间和社会的普及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这种家庭教育的传播方式,儒家伦理思想才达到了深入人心的程度。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一些古代“家训”、“家诫”的内容,对于儒家思想的忠孝仁义、中庸之道、立身扬名等等,都有具体的阐述,并用此来教育子孙后代,使他们在成家立业、求学、修身上,将传统的伦理思想、儒家的思想贯穿于生活的言行之中。例如,诸葛亮的《家诫》就告诉子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悲叹穷虑,将复何及!”这种“家诫”实际上对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应该说都是有益的。
3、维护社会的特点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教化功能,为儒家“修齐治平”的政治思想、理论人格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译注》)。身修才能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太平。显然,这个链条是环环相扣的,从儒家的观点来看,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缩影,社会是家庭的扩展,传统伦理的教化功能是要通过实现儿孙、子弟、家人在道德等方面的修养而达到自律和家庭和睦,这样,就为“治国”、“平天下”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基础。《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太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 由此可见,儒家是将齐家与治国统一起来的,在家能尽孝,为国则能尽忠。这种家国一体的观念,当然使统治者感到十分需要。传统伦理思想不仅为个人需要,亦是家庭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为维护社会,安定社会,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谈谈传统道德思想
“道”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其目的在于探讨研究天地万物的本源。道家在通过自觉体悟中,认识到了万物天地起源于混沌未分的“道”。既然“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那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就必须遵守道的“规律”。道家以外的其他各家学说则主要着眼于道的规律性的涵义,例如,儒家所倡言的“天道”、“人道”、“圣人之道”,“臣道”,中医学家倡言的“医道”等等。
“道德”是在道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哲学范畴。德的本义为“德行修养”,如《老子·三十八章》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家基于清静无为的思想,以天真淳朴的禀性为德,例如《庄子·天地》说:“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道家亦以淡泊谦下的修养为德,例如《老子·四十一章》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1、传统思想道德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道德精神为其主要特质的,道德占有核心地位。在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上来讲,它强调的是每个人道德的修养,以个体修养为指向,乃至整个社会运作,都建立在个体的道德修养之上。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其实就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体,结合了道家德的思想内容,相互融合的一个综合理论体系。儒家主张仁孝为本,礼乐为用,实践内圣外王之道。它认为人的德就是对社会伦理、三纲五常的掌握和实行的一种提倡,是作为对一个人的良好品行以及对社会的积极作用的说明。例如,《老子·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说明道最伟大的“德”就是生长养育万物,并不据万物为己有。儒家也极力赞美自然界化育万物的大德,正因为有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进化过程,才有了人类的生存,延续,自然万物是人类的母体,主张人类要“厚德以载物”,“舜之为君子也,其政好生而恶杀。”这其实就是儒家提倡的仁爱、博爱思想。后世称之为“道德”者,就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的概括。严格的说,现在我们所谈到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实质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实质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很难具体划分开来。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其实也就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体现。
人立于天地之间,学做人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要培养完美的人格,首先要从思想道德入手。这就是修身养德,简称修养。
⑥ 美室txt全集下载
美室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消失的山樱桃
四月八日喧嚣的祭祀结束了,沙门催促安居的脚步也自然而然地变得急促起来。昨夜通宵下雨。天色将近黎明,饱受雨脚折磨的大地湿漉漉的,散发着丝丝寒气。水珠的残痕尚未消失殆尽,拂晓时分的空气刺得人鼻子生疼。天空清明如洗,绿色从遥远的天边日益迫近,终于无遮无拦地暴露于天地之间。美室抚摩着薄衫底下的鸡皮疙瘩,迈步走下阶石。微微闭合的嘴唇不知不觉地张开了。充满天地之间的绿色吐出新鲜而清洁的气息,轻轻地扣敲着身体和心灵。啊哈……美室吹气如兰,如丝如缕的气息溜出了健美的嘴唇。眼下正是果实成长的时节。深绿色的树叶和渐渐茁壮的枝条之间,淡红色的樱桃和山樱桃胳肢着美室的心,仿佛在无伤大雅地将她戏弄。美室蹑手蹑脚地向前靠近。卷起衣角,以免被露珠打湿,白皙的手臂赫然暴露,温柔的衣角沿着光滑的胳膊缓缓飘下。鲜红而又清澈,尚未完全熟透的果实无情地紧绷着。世界宁静而饱满,仿佛全部凝结在这小小的果实之中。美室小心……
以上
⑦ 美室的社会评价
美室摇动了公元六世纪后期的新罗社会,尽管她既非王后,也非妓女,然而作家却凭借积极的探究精神、永无止境的想象力、豪放不羁的叙事结构,无比真诚地将其形象化,从而超越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复活了这个美丽的新罗女人。作家用心良苦,历历在目。——金允植(文学评论家)
美室以美色融化新罗全盛时期的英雄豪杰,如真兴王、斯多含等,她能动而进取,遥遥领先于今天的女性上位时代。壮丽的文辞、酣畅淋漓的情爱描写,犹如魔术师般惊心动魄地超越了历史和虚构的关系。——金源一(小说家)
女性不同于男性,她们知道如何走向神或宇宙,因为女人从源初就有创造性和生产力。《美室》并非单纯地复活新罗时代的女人。无拘无束的小说技巧、壮阔美丽的文体、挑战阅读定式的小说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室》宣告了新的叙事可能性和女性的新时代。——朴范信(小说家)
美室让人重新感觉到久已忘却的自由魂和母性的官能,同时也让人清醒地认识到,女性冷静的评价和选择才是支撑世界的最大力量。美室柔弱而强大。所谓力量,莫过于此。——成硕济(小说家)
《美室》刻画了新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很难见到。她既不是得墨忒耳那样的母性女神,也不是那种致命诱惑的蛇蝎荡妇,更不是依存于男性权力之下的女性。作家复活了统制女性的制度和现代性道德确立之前的女性,并通过她追问最自然的女性本质究竟是什么。——金炯璟(小说家)
《美室》的世界属于儒家禁欲主义成为支配性的意识形态之前。这里的性截然不同于中世纪的伦理,也不同于我们的时代。《美室》既是历史的局部,同时也生动再现了早已被我们遗忘的重要的生活场景。 ——徐荣彩(文学评论家)
因为这部小说,美室得以穿越一千五百年的漫长岁月,重生为韩国文学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美室的光芒令人惊诧。——河应柏(文学评论家)
《美室》不是历史小说,而是时代小说。《美室》不是女权主义的小说,而是人文主义的小说。这是因为作家在文学真实而不是历史真实的层面上聚焦美室,观察美室,描写美室。所以,《美室》不是必须阅读的消费性文本,而是必须重新书写的生产性文本。美室本身则是“漂泊的比喻”,体现了作为原罪的美、作为缺陷的爱、作为善恶的性、作为人的女性。 ——金美贤(文学评论家)
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静而优雅的文体,隐藏着呼之欲出的生动人物。《美室》不仅从细节上复原了我们不太熟悉的古代史,而且向我们暗示了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金衍洙(小说家)
⑧ 类似韩剧《谢谢》的言情小说
介绍一部日本轻小说《仰望半月夜空》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