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黄埔十大名将的王耀武
1.俞济时 1903年生于浙江奉化,
1924年入黄埔一期,曾担任北伐军总司令随护。
1931年任南京警备司令,讨伐阎锡山、冯玉祥,因而被蒋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1934年任赣浙皖闽追剿纵队司令,与红军激战49天,生俘苏维埃主席方志敏,被蒋介石授予二等宝鼎勋章。
1937年淞沪会战时为第74军军长,开赴上海。"一二八"庙行镇之役,歼灭日军10倍,扬名国际,日军称为"中国第一战将"的名号。
1939年奉调参与南昌会战,南昌收复后,率74军攻克高安。
1942年调任蒋介石侍卫长,
1943年随蒋出席开罗会议。
1945年美国总统为俞济时颁赠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自由勋章。
1946年随蒋赴台北主持台湾光复周年纪念大会,记录下台湾在日本50年殖民的苦难。
1948年获上将军衔。去台后,俞济时聘为战略顾问及总统府第二局局长,兼管官邸内务及警卫勤务。
1956年蒋介石批准俞济时休养(时年53 岁,实为退休),颐养天年。
2.张灵甫
1902年生于陕西长安,
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弃学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
1926年毕业后曾任见习官,后升任排长,北伐战争中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右腿受伤,不久升为连长,崭露头角。
1932年在陕西追剿徐向前被包围,率部冒死奋战,因而升任上校团长。"七七事变"后调曹王庙与日军鏖战一个月,完成阻止日军前进的任务。第二年参加徐州会战,大困敌土肥原师团,张团长出击各重要据点,斩获甚众,掠获日军枪械及机要文件,厥功良多,擢升为少将旅长。
1944年奉命支援桃源与日军血战于案乡三昼夜,进军衡阳,克鸡窝山,获美国金质自由勋章。
1945年与日军激战湘西,给予日军重创,为"湘西大捷",
1946年升第74军中将军长,纪律严明。解放战争中,和解放军拉锯战在苏北鲁南。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中,因后无援军,前有解放军,寡不敌众,最终饮弹自尽。时年45岁。蒋军驱逐舰命名"张灵甫号"。
3.邱清泉
1902年生于浙江永嘉。
1924年投考黄埔军校二期工兵队,毕业后任少尉连长,
1929年任中校营长参与讨代冯玉祥战役。
1932年上书劝林彪、徐向前二位投降。
1934年考取留德国学习军事,精通兵略。抗战爆发后回国,被派移驻南京,死守南京,击敌二千人,迟滞日军锐气。第二年装甲师长杜聿明、副师长邱清泉参加中原作战,
以寡击众。
1939年血战昆仑关,日军第五师所属两联队几乎全歼,团长被击毙,生俘日军数百名。
1940年升少将参谋。
1943年打通滇缅公路,
1945年一月中印公路1566公里全部打通,扬威国际,得到盟军陈纳德将军助战,并获美国政府颁发的"自由奖章",
1949年与陈毅、叶飞、何以祥、韦国清、许世友、粟裕、刘伯承、陈赓七十万大军进行徐州会战,
大败,弹尽粮绝之际举枪自尽,追授上将。
4.黄百韬
1899年出生于天津,将门虎子,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军官团。
1929年讨伐西北军冯玉祥,光覆了洛阳。
1935年升任中将师长,肃清鄂西、湘西共军主力,记大功。不久请求入陆军大学深造,研读孙子兵法、曾国藩治兵语录等。
1941年担任第三战区中将参谋长并驻守赣东,
1945年发动湘西会战,在王耀武、汤恩伯、廖耀湘的配合下,日军遭到惨重打击。
1947年与陈毅野战军在枣庄大战,黄兵团五个军不到六万人,面对陈毅20万大军,死守碾庄,最终全军覆没,举枪自尽,葬于南京钟山
5.孙元良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
20岁时在北京加入国民党,投考黄埔一期。
1926年东征,消灭陈炯明部。出师北伐时中弹受伤,
1928年任八十八师师长。"128淞沪战投"死守上海闸北,奉命掩护国军撤退。
1944年率部收覆贵州独山、广西南丹。
1948年徐州战役时,全军覆没。
2007年五月十五日,最后一位抗日名将孙元良在台北去世,享年103岁(其子为台湾著名影星秦汉)。
6.胡琏 1906年生于陕西华县,毕业于黄埔四期。1933年在江西击败林彪和彭德怀两个师,升为少将师长,年仅26岁。
1943年在江西抵抗日军进攻,坚守十天,完成固守石牌要塞的任务。解放战争中连连失守,
1949年,胡琏军守金马,亲临前线总指挥,击退解放军的进攻。
1957年,第二次防守金门,
1958年解放军对金门发动空前猛烈的炮击,落弹44万发,
胡将弹片卖给炼钢厂,给官兵带来600多万元福利金。
胡琏防守金门八年,把金门建设成"地下堡垒,海上乐园"。
1958年,任陆军副总司令,先后到日本、德国治病,
1964年出使越南,
1972年因病辞职,
1976年病逝于台北。
7.郝伯村
1919年生于江苏盐城,
1935年考取陆军军官学校十二期,参与皖南、粤北作战,
1942年调任远征军连长,
1946年为中校参谋,同年调顾祝同侍从军官。
1949年九月南京解放,郝柏村在广州防卫作战,再由广州经重庆转成都、昆明、西昌至台北,时年31岁。
1954年调金门为炮兵指挥官,
1957年调回台湾。
1961年为第三军副军长、军长,
1964年因担任双十节"国庆"阅兵指挥官,曾给蒋介石深刻印象,不久升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参谋长到国防部长。
80年代末被李登辉削去兵权,明升暗降,为行政院长。李登辉重用不得人心的蒋仲苓,打击郝柏村,遭到郝反对,李郝水火不融,浮上台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黄埔中他是唯一毕业生从排、连、营、团、师、军长、侍卫长、军团司令、陆军总司令、总参谋长、国防部长、行政院长,位极人臣的军人。不幸遇到李登辉,忌才罢官。
8.谢晋元
1904年生于广东蕉岭。
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眼见日军枪杀工人在南京路中弹倒地,血肉横飞,义愤填膺,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1926年北伐时刚毕业便分到第一军当排长,参加桐庐之战。一年后当营长,
1935年在孙元良将军手下,升为副团长。"八一三"日军在上海开战,向日寇开的第一枪并攻占闸北重要据点八字桥者,即为该旅。仅四百多人死守四行仓库,得到王晓籁缝制的一面国旗,由杨惠敏女童军于枪林弹雨中送上,升在屋顶上代表了八百壮士的精神,表明中国永不会亡。日军以大军三面围攻,谢晋元沉着抵抗,以数百孤军,据弹丸之地,卓立抗敌大军数万人,当时苏州河南数十万中外人士聚河滨,仰望河北壮士与飘扬的国旗,或感激流泪,或衷心敬仰。后外人一再恳求委员长撤退,方全部退入公共租界。退入租界,上海沦陷,谢晋元在孤军营中除训练外,勤学不辍,待机报国,并时为文告孤岛同胞,坚其抗战必胜之信心。日伪用尽卑劣手段与鬼域伎俩利诱,终不得逞。
1941年四月不幸遇刺身亡。谢晋元遗骸葬于上海晋元路。
9.高志航
1907年生于辽宁。
1924年中学毕业先进入张作霖办的陆军学校,张作霖当时很重视飞行员培养,把这批学员送到法国学习飞行,回国后在笕桥任大队长,抗战期间单刀赴会一举击落6架日本九六式轰炸机,名扬国际的"东方巨鹰" ,
1937年准备从兰州驾机飞到南京时,不幸被日飞机炸死,为中国空军的最大损失,蒋介石追赠为少将并授最高勋章。
10.林彪
湖北黄冈聂荣臻林彪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
1924年在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和刘伯承指挥下,在南昌向蒋介石部队进军,林彪占领了南昌的交通要道,蒋介石一片惊慌,急调两个军向南昌进发,周、贺、朱、叶、刘决定撤退南昌,林彪率部到瑞金,已升为连长。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在长征中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到达延安后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抗战期间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
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获得胜利。
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性格沉稳,善以寡击众战略。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毛泽东温都尔汗
『贰』 八年级上册历史提纲上教版
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P5)
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P9)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全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9. 1900年6月,美、英、法、德、意、日、俄、奥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刽子手,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0.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23)
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1. 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目的:“师夷长技”,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军事工业:①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②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成立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①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②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③1893年,唐胥铁路通车。
1876年,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淞沪铁路。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张謇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创办大生纱厂,该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
(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1904年,他主持修筑京张铁路,1909年,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3. “公车上书”(1895年,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其导火线是《马关条约》的签订)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7):(1898年):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②主要内容: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称“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代表人物先后有魏源和严复。其中魏源编著的《海国图书》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15.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由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发展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6.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史称“武昌起义”。
意义:(P43)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局限性: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7.1915年, 新文化运动:①主要人物: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主张“文学革命”)、李大钊(宣传马列主义)、鲁迅、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②口号:“打倒孔家店”③旗帜:“民主”、“科学”四提倡,四反对。④主要刊物:《新青年》;⑤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19. 维新变法运动中设立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P51)
《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它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后传入中国。
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剪发辫: 1912年,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者,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它成为革命的标志。易服饰:①男士:西服、中山装;②女士:女式高领服装。改称呼: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第三单元 新明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0. 五四爱国运动:①时间:1919年5月4日;②地点:北京;③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④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⑤运动主力:6月3日以后,运动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⑥运动中心: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⑦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⑧结果: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⑨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⑩“五四”精神: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追求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P66)。意义:(P67)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22. 黄埔军校:1924年5月创办,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作用:P70。
23. 北伐战争:①时间:1926年;②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③对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④先锋:叶挺独立团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⑤主要战场:湖南、湖北;⑥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24.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 政变。
25.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26.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P76);每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7. 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意义:揭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序幕。(P77)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朱毛会师)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红军长征:①起讫时间、地点: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地区。②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渡湘江→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③意义: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9. 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历史意义:时间:1935年1月;意义: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78)
30.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精神:(P79~80)。所经历的省,河(P80)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3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柳条湖段铁路,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张学良按蒋介石命令不予抵抗,东北三省沦亡。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民族战歌:(P87)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①时间:1936年12月12日;②发动人: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③结果和影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之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意义:(P89)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34.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接着又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共赴国难:(P94)
35. 台儿庄战役(属于“徐州会战”):1938年春,李宗仁率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意义:(P98)
36.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先后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战绩表:(P99)
37. 徐悲鸿、聂耳、冼星海、侯德榜的主要成就:①徐悲鸿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国画《奔马图》、《愚公移山》等。②聂耳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③冼星海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经典。④侯德榜揭开制碱的奥秘,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36. ①时间、地点: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②主要内容: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③意义:(P104)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意义:(P105)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P113)
39.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宣化店)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中共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中共作战战术:运动战。 结果: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P115)
40. 时间:1947年3月 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1)中共中央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的作用及意义: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西北野战部队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经过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2)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25万兵力,向山东解放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打响孟良崮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1. 时间:1947年6月,战略反攻的开始。 部队: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千里跃进大别山,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争进攻的序幕)
42.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②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南方各省的基础)、③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官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林彪、聂荣臻、罗荣桓
作战部队 东北野战军 中原、华东野战军 东北、华北野战军
作战战术 关门打狗 中间突破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关键地点 锦州 徐州 北平
著名战役发生地 塔山、黑山 碾庄、双堆集、陈官庄 张家口、天津
43. 时间: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渡江战役:1949年4月,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战果: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跨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叁』 杨汉域将军起义后简历
杨汉域,1925年任四川军务督办公署第1混成旅旅长,1932年任第20军第3混成旅旅长,参加追剿红军,1936年任第20军133师师长,2月26日任陆军少将。
曾参加南昌会战、长沙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1946年5月任整编第24军副军长。
并且跟随文物工作者实地走访,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当时遗留下来的战场遗址、战壕工事遗址、指挥所遗址、抗战阵亡将士墓群、简易行军灶、抗战石刻、九女冢等多种遗迹。
其中,杨汉域将军勒石刻位于一处崖壁上,系原国民党军第20军军长杨汉域将军在取得影珠山大捷后亲手所刻。整块石刻面向西南,刻于一块长2米、宽2.2米的花岗岩石上。该石刻字体规整,笔力雄健,表达了抗日官兵取得影珠山大捷后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3)淞沪追剿大结局扩展阅读:
1939年10月,日军进军长沙,国民党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所辖20军杨汉域部134师在修水至通城之间的南楼岭和白沙岭的苦竹岭一带与敌激战,并从击毙的日军军官中搜出驻武汉日军司令官冈村宁茨中将作战地图一份,获知日军围攻长沙的动向。
杨汉域当即调整作战部署,改变向东阻击为由南向北攻敌,杨汉域亲率五千精兵在苦竹岭与敌鏖战,大获全胜。战后,杨汉域手书“大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蜀人杨汉域率精卒五千大破倭寇于此”。命石匠在苦竹岭刻下摩崖石刻记录这一战事。该石刻刻在一个面积约5㎡的天然花岗崖上,现保存完好。
『肆』 追剿的新闻报道
热播电视剧《追剿》在热播两年后再次上星,这部强势谍战剧以解放初期共产党接管、治乱、镇反、剿匪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大背景,主要描述了解放前后,国民党在山城重庆所发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剧中独挑大梁的女特务顾晓岚的饰演者植瑅纤美女周梓言,在柔情与智勇的双面个性中穿梭,近日更荣获微博“《爱情公寓》中惊艳女配角”投票第一名,引众多网友关注。
该剧拍摄于2010年,作为一部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将新中国成立前后国民党做最后的生死挣扎,国民党和共产党彼此之间潜伏与反潜伏、明暗斗争的细节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此剧是青年演员周梓言首次加盟饰演无间道反派角色,多场景多造型多身份,让周梓言这头号“美女蛇”如鱼得水般顺利掩饰自己的身份,穿梭在护士长、好姐姐、乖女儿、国民党指挥官各身份之间,人物线索贯穿全剧,至结局才揭晓其神秘身份。用心揣摩角色,挑战突破性演技,周梓言把几种不同的人格叠合在一起,真正的诠释出一个性格反差极大的顾晓岚。据悉,演员周梓言在拍摄该剧时使用的是曾用名周子茵,现已正式更名。
《追剿》四川热播 刘冠翔成第一代公安
由李森导演,刘冠翔、郭京文等实力硬汉派倾力演绎的大型谍战题材电视剧《追剿》(原名《黎明追剿》)正在四川卫视黄金档热播。电视剧《追剿》讲述的是在中国解放初期,在共产党接收、治乱、镇反、剿匪等混乱复杂的大背景下,接二连三发生的一系列平静中暗藏玄机的故事。实力派青年演员刘冠翔在剧中饰演男一号唐百川,由质朴的大学生到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谍战人才,刘冠翔携手其他演员,用精湛的演技将那个年代的惊险刺激带到观众面前。其主演的电视剧《魔幻手机2》目前也在央视热播。
淳朴大学生逆袭 完美变身谍战人才
在电视剧《追剿》中,刘冠翔饰演的唐百川是一名大学生,原本淳朴简单的他到山区看望在战区工作的父母,却被告知母亲牺牲。父亲叛变并被击毙的消息。深受打击的唐百川为查清楚父亲的真相,毅然决然的加入到地下组织中。另一方面,国民党暗潮涌动,意图推翻红色政权。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单纯的唐百川,在地下组织的工作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变故后,成功转变为一名屡立奇功的优秀谍战人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公安。
《追剿》上演大结局 郭晓峰再掀谍战风云
由郭晓峰主演的电视剧《追剿》已于昨日在四川卫视播出大结局,悬念重重的谍战故事及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引发了不小的收视热潮。这部剧以解放初期反特、剿匪斗争为故事线索,上演了一幕幕紧张刺激、充满疑云的谍战故事。郭晓峰曾在谍战大戏《我是真的》中与弟弟郭晓冬(微博)饰演同一角色的变脸前后,此次他再掀谍战风云,演绎了一名党国潜伏特工。
《我是真的》曾于2010年创下不俗的收视纪录,郭晓峰内敛沉稳的表现令观众深深陷入到了谍战剧的惊险和悬疑气氛中,抓住了人们的眼球。与弟弟郭晓冬搭档“变脸”的新鲜表现手法,也将该剧推向谍战剧的一个全新境界。兄弟二人对人物前后的性格把握和情绪拿捏颇有深度,处理的十分微妙,让该剧成为了谍战剧的标杆。有过同类题材电视剧的郭晓峰,再次触电谍战题材,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他却丝毫没有松懈,不但熟读剧本,更是对人物内心悉心揣摩。
《追剿》中郭晓峰饰演的军机处长王昌同样深入人心,精彩的演绎令大家随着角色而神经紧绷。不少观众表示“看过《我是真的》再看《追剿》,不同的剧情一样的精彩。”“再次看郭晓峰演谍战剧,似乎比从前更有味道了。”
『伍』 红色追剿1949许辣妹最后和谁在一起
据小编了解,许辣妹最后应该和康铭在一起的。康铭是康家少爷,热血青年,冲动莽撞,加入国军,后又投诚,成为一名成熟的解放军团长。尽管多次误解许辣妹,几度要杀了她,但唯一爱着的女人也只有许辣妹。许辣妹是猎户出身,性格泼辣、大胆、张扬,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康家儿媳,后成为女匪王,一度降服众多山头土匪,在康铭的影响下投共。真心爱康铭,后来对向天豹也产生了特殊感情。
『陆』 中国有哪些革命英雄人物,还有其主要事迹。急求!
1、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阳县人,出生在湖北秭归,12岁随全家回乡。1917年,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违背祖父心愿报考新式学校。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负责农委工作。1925年兼任湖南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极力主张武装农民。
1927年春,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6月,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0月,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汉口被敌人逮捕。1928年3月20日(农历2月29日),夏明翰在武汉汉口余记里被杀,时年28岁。
1928年初,中共中央调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上海的党中央派李维汉来到武汉,同郭亮、夏明翰研究决定取消两湖年关暴动,制止盲目行动。同年3月18日,夏明翰从谢觉哉处得知交通员宋若林不可靠的消息,返回汉口东方旅社准备转移时,宋若林带着军警将夏明翰逮捕。3月20日被杀害。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2、吉鸿昌(1895—1934),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人,祖籍陕西韩城县西原村吉家巷。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
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并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被杀害前,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3、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4、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1936年8月,赵一曼被日军枪杀,年仅31岁。赵一曼被哈尔滨人民尊称为“白山黑水”民族魂, 哈尔滨党史研究室则称其为“万民永忆女先锋。
5、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1]。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
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
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5年被捕牺牲。
1934年,由方志敏、粟裕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谭家桥镇乌泥关、白亭、石门岗一带遭到国民党王耀武部队追剿,此役我军损失惨重 。红十军团被王耀武率领的国民党军队追击包围,方志敏等军团主要领导被俘、牺牲,一万多人仅有粟裕率领400多人突出重围 。
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
6、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女权主义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年终33岁。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国民党对她实施了严刑逼供,但她始终大义凛然,严守党的秘密,严守共产党员的操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品格。国民党新军阀决定在5月1日这个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节日里处决向警予。
向警予视死如归,在走向刑场的路上,沿途向广大群众进行演讲。国民党对此极端恐惧,宪兵们殴打她,想使她不再说话,但她仍然坚持地讲下去。刽子手向她嘴里塞进石沙,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血沫从她的嘴角流出。
『柒』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 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 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2、过程:
航海家 资助国家 主要成就
哥伦布 西班牙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迪亚士 葡萄牙 到达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 西班牙 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3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 :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的殖民扩张
7、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 药,用于战争
8、文艺复兴讲的是人被发现,而新航路的开辟讲的是世界被发现。
9、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寻找黄金等财富。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4)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6、过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开始的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结束的标志)7、影响:国内影响: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8、《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③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④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必然性的认识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P20)
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4、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
7、评价华盛顿: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美国的民族英雄,开创民主政治的先河。
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P26)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3、经过(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权”,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2)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
4、影响:
○1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反封建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2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P32)
一、拿破仑的崛起
1、夺权:①1799年“雾月政变”成为第一执政。②1804年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
二、拿破仑的文韬:
1、三 部 法 典:《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刑法典》、 《商法典》
2、制定法典的目的:加强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3、《民法典》的内容: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
4、意 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拿破仑的武略
拿破仑帝国:
①1804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的皇帝
②对外政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积极影响: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消极影响: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给当地民族带来了灾难
四、拿破仑的惨败
1、滑铁卢战役,1815.6.18拿破仑惨败,后被流放,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2、拿破仑失败的原因:①长期战争造成法国经济困难②国内人民厌战③被奴役的各国人民反抗 ④外国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大于法国资本主义势力)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工业革命(P41)
1、工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首先开始的国家:英国 棉纺织业
3、首先在英开始: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积累了丰厚资本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4、重大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能够同时纺出多根纱,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美国人),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突破。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后来又发明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 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
6、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7、影响: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
○2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
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⑤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
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相关的名词是工厂
9、在蒸汽提供动力以前,有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提供动力。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P48)
一、英,法,荷等对印度的入侵: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英国的影响:
○1从印度掠夺的财富流入英国后,被迅速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②把印度作为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
把欧洲的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了印度,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上有利于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印度民族大起义
1、时间:1857——1859年
2、根本原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和野蛮扩张。(1600年东印度公司,代表人物克莱武)
3、导火线: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
4、主力:土兵(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印度人)
5、领导:封建王公贵族(代表:章西女王)
6、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7、影响:表现了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8、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是:反殖反封建(不能说成反帝反封建)
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拉美独立运动(P54)
1、三角贸易(贩卖黑奴贸易):
①时间:16¬世纪——19世纪 (三角贸易的实质是殖民掠夺、掠夺财富)
②背景:欧洲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殖民地劳动力紧缺。
③简况:由葡萄牙殖民者开头(葡萄牙 占领巴西,西班牙占领了美洲自墨西哥阴暗的广大地区)
④示意图:
三角贸易的目的:补充劳动力以及掠夺财富 (实质是掠夺财富)
⑤影响:对非洲: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失去难以计数的人口;造成非洲的长期落后;
对欧洲:获得大量财富;加快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美洲: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对美洲的开发。
2、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海地(1804年)揭开了拉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3、 南美北部“玻利瓦尔”的事迹: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1825年上秘鲁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命名为玻利维亚。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拉美人民尊称为:拉美的解放者。
4、伊达尔哥领导墨西哥人民的独立战争,南美南部圣马丁领导到的民族解放运动。
5、拉美爆发独立战争的原因之一在于受到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6、马克思揭露欧洲资产阶级“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贩卖黑奴
7、到1826年,除古巴外,西、葡对拉美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完全结束。
8、在拉美独立运动影响之下,葡萄牙宣布巴西独立。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共产党宣言》(P60)
一、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 1836—1858年,因发表《人民宪章》而得名
2、性质: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革命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两颗巨星——马克思、恩格斯
1、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不断总结经验。
2、马克思主义诞生
时间:1848年, 标志: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3、《共产党宣言》:
内容: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第12课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巴黎公社(P64)
1、 巴黎公社成立
时间:1871年3月28日
性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失败:“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
意义: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公社战士所体现的英勇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永垂青史。
2、巴黎公社失败后,社员鲍狄埃逃出了敌人的魔掌,创作了《英特纳雄奈尔》,狄盖特谱曲即为《国际歌》(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歌)。
3、“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的意思: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4、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5、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具体实践。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72)
1、原因(背景):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农奴制危机严重)②克里木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直接原因)
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力,避免人民革命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时间: 1861年
5、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
6、主要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份地)。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
7、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8、前提:尽量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9、影响:进步性:①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②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①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仍然存在,农民缺乏基本民主权利)②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10、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第15课 坚定美利坚民族命运的内战——美国内战、南北战争(P77)
1、根本原因:南北不同的经济制度(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焦点问题: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3、过程(1861-1865):
①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北方扭转战局的关键。瓦解了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
②结束:1865.4 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胜利。
4、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统一(林肯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5、北方胜利根本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心向背),
6、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意义:经过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局限性:种族歧视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9、林肯的贡献: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内战的胜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0、林肯说:“一位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位妇人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是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场战争是:美国南北战争。
11、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个障碍(指黑人奴隶制度)
12、材料题:“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谛不证自明: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
家里。……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1963年发表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1)材料中所说的“立国信条的真谛——人人生而平等”的含义最早出现在美国历史上哪个文献中?《独立宣言》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签署的?它的颁布在当时起到什么重要作用?(2分)
林肯。成为北方扭转战局的关键,瓦解了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
(3)你认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在今天的美国是否完全实现?为什么?(2分)
没有。美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种族歧视问题。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P84)
1、原因:内因:幕府的专制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外因:美国等国的入侵。
2、前提: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中坚力量:武士;旗号:恢复天皇权力;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3、时间:1868年起(人物:明治天皇)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
5、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6、措施:①政 治 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天皇拥有无限权力;取消武士特权
②经 济 上: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③军 事 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警察制度。
④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7、影响:
①积极性: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一个例外,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局限性: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8、日本明治维新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首先打开日本门户的是美国(1853佩里首先来到日本、黑船事件)。
9、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10、通过了改革直接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是日本、俄国。
11、为了向西方学习,明治政府派出了以岩仓俱视为首的使团出访欧美。
13、1889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始实行有限的宪政统治。
14、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强国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进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5、日本的对外政策变化:闭关锁国----对外开放----对外扩张。
16、材料题:
(1)两国政府都开始向西方学习,各自开展了什么运动?结果怎样?这对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百日维新
17、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改革、继续革命简表
第17、18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P89)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P94)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1、条件: ①政治制度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 ②经济繁荣 ③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3、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4、主要成果:
① 新 能 源 的 出 现 和 利 用; (电力、石油)
② 新 机 器 和 新 产 品 的 创 制; (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家用电器)
③ 新 交 通 运 输 工 具 的 出 现; (汽车、飞机 )
④ 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电报、电话)
5、特点:①以电为核心;
②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同时进行;
③发明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
④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6、影响:经济方面: 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产业结构发生由轻工业主导到重工业主导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了。文化方面:西方国家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7、爱迪生:美国人,被称为“发明大王”;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发明:电灯、留声机、油印机、蜡纸、蓄电池。
8、交通领域:①本茨:(汽车之父) 德国人,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②福特:(汽车大王)美国人, 1913年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被称为 “装在轮子上的国家”。)③莱特兄弟:美国人,1903年成功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火车时代———(英国 轻工业 )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汽车时代\钢铁时代———(多国 重工业 )
9、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10、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高新科技,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第19课 缔结结盟的狂潮——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P99)
1、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1882年,德、意、奥(德为核心)三国同盟,称“同盟国”。
2、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①.1892年,俄法协约,它是”三国协约”的雏形。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开始出现。②.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签订了军事协约,形成了“三国协约”,又称“协约国”。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两大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结盟目的: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展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便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5、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6、后果: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7、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
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德、法、俄。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一次世界大战(P104)
1、原因:(必然性、偶然性)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③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2、时间:1914年7月~1918、11
3、开始: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4、交战双方:同盟国阵营(德、奥匈、保、土4国)
协约国阵营(英、法、俄、塞、意、罗马尼亚、日、中、美等29国)
5、主要战场:欧洲 三条战线: 东线:俄——德、 南线:塞 ——奥匈西线:英、法—— 德 (主要战线在西线)6、主要战役:西线——凡尔登战役(双方:法、德)
(特点: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绞肉机。作用: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7、新式武器:毒气、坦克、战舰、飞机7、结束: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同盟国战败。8、影响: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参与国家33个,15亿人口卷入,战火燃遍欧亚非,阵亡人数840万,受伤人数2100万,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9、、一战性质:主要是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10、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11、感悟:我们要珍爱生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12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
第四单元 构建文化的圣殿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启蒙运动(P113)
1、兴起的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