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结局 » 钟鸣鼎食大结局
扩展阅读
小说女主角叶蓁蓁 2021-03-16 21:49:57

钟鸣鼎食大结局

发布时间: 2021-03-02 18:19:49

Ⅰ 清代,喜欢诗词的青格儿对纳兰性德非常倾慕,非卿不嫁,纳兰去世后,她结局如何

青格尔最后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因为纳兰性德是和他的义父在做斗志,他只能两不相帮,在纳兰性德死后,青格尔心灰意冷,最后远走他乡。


1、纳兰性德是清朝十分有才华的一个人


但是他英年早逝,30岁就离开了。但是他的纳兰词一直被人们所歌咏和传唱,他出生豪门,钟鸣鼎食,为人也是放荡不羁天生超逸脱俗加之才华出众。所以说青格儿在第一次见到纳兰性德的时候就爱上了她,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青格尔也是一位非常聪慧美丽的女人,并且他是鳌拜的养女。在青格尔爱上纳兰性德的同时,康熙皇帝也被桀骜不驯的他所吸引,但是纳兰性德因为自己的心上人而拒绝了青格尔。



青格尔应该算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那爱而不得的感觉,是所有人都不希望遇见的。所以即使是历史都为这一位才女子所悲叹。

Ⅱ 求古代世家大族嫡女一路受宠长大小说,非重生,非宅斗,女主真正融入古代,类似于《世家女》《钟鸣鼎食》

推荐世家女、簪缨世族、奸臣之女、钟鸣鼎食、清贵名媛、穿越之版勋贵世家、重生之贵女权、素华映月、见善、盛世荣宠、万斛春、青竹梦、贵女长嬴、穿越三从四德、春芳歇、一路荣华、嫁时衣、颜氏女、书香门第
最爱世家女、簪缨世族、奸臣之女、盛世荣宠、万斛春、贵女长嬴、春芳歇、颜氏女

Ⅲ 十年一品温如言好看么 主要讲什么故事 结局是什么样的

大部分都推荐说这本小说很好看,但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因为过程纠结,我不是很喜欢那种揪心的感觉,如果楼主的抗虐点高,那么可以看看,细水长流型的,结局肯定是happy的,下面是我在网上找的故事梗概:
温衡,温氏长女,如玉一般温润的女子。
温言辛陆皆为军政世家(后陆氏转而从商),然外人眼中的钟鸣鼎食亦未尝就一帆风顺。温家危机四伏之时,言家出手相救,为报答言家恩情,温衡刚刚出生即被家人送到乌水小镇,化名云衡,随养父母生活十五年。而言家私生小女被送入温家,顶替温衡成为温家小姐,名唤思尔,与“哥哥”思莞感情极好。
十五岁时,温衡被接回温家。随思莞进入大院时,初见言希,此后便是一生的纠缠。
然而温衡的归来,刺痛了不止一个人的心。温老将思尔送出大院,令温母和思莞无法接受,因而冷淡温衡。阿衡这个江南水乡养出来的温润柔顺的女孩,就这样开始了在机关大院里小心翼翼的生活。
后来,认识了辛达夷,和思莞言希一起长大的哥们儿,并和言希愈发熟悉。再后来,思尔回到温家。
在言希的请求下,阿衡住进了言家,开始了和言希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生活。彼此熟悉,彼此依赖,直到彼此情根深种而不自知。
然而二零零零年的春节,阿衡收到了一封快递。这封快递,揭开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也将阿衡和言希的温暖的生活彻底粉碎……
守望,坚持,深情,决绝,无悔。
这是阿衡和言希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
十年光阴流转,百转千回之后言希终于牵起了阿衡的手,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岁月静好。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温言不羡仙。

Ⅳ 纳兰容若人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壹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壹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壹品夫人,婚後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後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壹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壹女嫁与骁将年羹尧。
纳兰性德与朱彜尊、陈维崧、顾贞观、姜辰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壹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壹批汉族知识分子。壹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豔,有南唐後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壹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豔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後,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词初名《侧帽》,後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Ⅳ 类似穿越官家嫡女的小说。不要一路荣华和钟鸣鼎食。也不要重生的。 谢谢!

恩恩,知道了,我给你一些,你看看哈,不喜欢直说。
《穿越:新妃十八岁(全本)》文 / 雪色水晶
她是一名警花,一次出任务被搭档陷害。
一朝穿越,醒来便看到一个赤.裸的男人悬宕在她身上,还没等她清醒过来,便被夺去了清白。
第二天,她成为人们口中的不贞待嫁太子妃。

《美人计:棋子王妃(大结局)》文 / 素子花殇
一朝穿越,她是皇帝的棋子。
一张面具,她成为他的王妃。
温柔缱绻,肌肤相贴,两颗心却难以靠近!
深夜,他对另外一个男人说,“不过是本王的下堂弃妃,你想要便要!”
而下一刻,他却将她狠狠地压在身下,疯狂地掠夺。

《穿越:王爷如狼,妃似虎》文 / 霰雾鱼
她一朝魂穿,成为卑微的奴隶,脖子上套个链子,职责取悦主人。
听闻王爷不举,日夜与男子同床共寝,喜居于人下。
听闻王爷好男色,搜罗美男一箩筐。
听闻王爷是万年渣受,喜爱之人风流倜傥,收罗的男子数量与他不相上下。
好不好男色,是不是万年渣受,她不关心,但是不举一事,她只想来一句:“听闻有误,不可尽信!”

《武魅天下:拜金皇妃》文 / 羽凌洛
她是星氏财阀少主,却遭最爱之人背叛,中致命一剑。
她是首富蓝家千金,告白被拒,投湖自尽。
两个容貌相同之人,灵魂契合之处,她异世重生,下嫁天下皆知的短命皇子。
持皇后、威逼皇上、怒喝太子、掌掴公主,她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许多事,她以为她会死,却不想她依然活着,活的风生水起。
by红袖添香。

Ⅵ 《钟鸣鼎食》的结局是什么

《钟复鸣鼎食》的结局:制
谢宝树和秦如玉在一起了,穆通把谢桥的一个丫鬟巧兰的带走了,巧兰很喜欢穆通,后来巧兰在南丰国被封兰妃,她的结局有点悲哀作为谢桥的替身,何玉兰做了镇南王妃,谢桥后来到镇南王的封地去看她爹爹,和镇南王有一段交情镇南王很喜欢她,那个时候遇见穆通就是后来南丰国的皇帝,林庭梅后来被削职退出朝廷,谢桥后来收养了她大姐的女儿自己也生了一个女儿。
《钟鸣鼎食》作者: 欣欣向荣 类型: 原创,言情
简介: 现代女生穿越成为钟鸣鼎食家族的嫡出小姐,在精致的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古代大家族的悲欢离合,演绎一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Ⅶ 京门风月大结局

南秦打败了北齐,北齐成为了南秦的附属国。齐云雪被王意安杀了,谢伊混在军中帮秦钰挡住了齐云雪临死前拼命打出的一掌,死了。谢芳华早产了,生命垂危,和秦铮、谢云澜、王意安四人前往天阶山,后来活了下来。

嫣红在康熙的逼问下,承认一切所发生的事,是由皇后主使,并也承认龙子是偷抱来.太后大惊,但却没有办法帮助韵儿,十分伤心.皇上最后赐白绫三尺给成韵自行了结,成韵带著怨恨上吊至死.另外,因为三番造反,皇上命傅亲王带兵征讨西南,希望戴罪立功,报效朝廷.傅亲王及福晋再度回到傅王府与怀玉重逢,此时成莹也带著孩子回到府里探望傅家二老. 最后,公主和吴应熊一起去了盛京,怀玉决定离开北京,康熙去送怀玉,但最后一刻康熙叫住了怀玉,他俩抱在了一起.


(7)钟鸣鼎食大结局扩展阅读:

《京门风月》是2015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作者是西子情。小说讲述了谢芳华历经满门抄斩后,为保家族,她弃闺房,出侯府,混入皇室隐卫习武艺,学权谋。八年后,她送了皇室一份天大的谢师礼回京!虽洞若观火、乾坤在握,却没料到,英亲王府嫡子秦铮苦等她八年。回京之日,亦是她拿一辈子来还的开始!

作品简介

南秦倾了一个谢,半壁江山塌一空。

忠勇侯府被株连,世代名门望族一朝灰飞烟灭。

谢芳华这个娇房嫡女碾碎芳华,零落成尘。

本以为尘土皆无,奈何上天厚爱,再许一世——

她看着依然繁荣的家族和平安的至亲,发誓只要她在,定要忠勇侯府不倒,谢氏不绝!

于是,她弃闺房,出侯府,混入皇室隐卫的巢穴里习武艺,学权谋。

八年后,她送了皇室一份天大的谢师礼回京!

自此,钟鸣鼎食之家的闺阁里多了一双翻云覆雨手。

美人靠上轻卷云袖,贵妃椅上执手棋盘。

洞若观火,乾坤在握。

弹指风华江山覆,箭羽皇都乱飞花。

南秦京城因她的归来霎时风起云涌。

谢芳华要让世人知道,她这个柔弱的闺阁女子,不止知风月,也知乾坤!

Ⅷ 十年一品温如言结局是什么

有两个结局,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

悲剧是言希不想让阿衡受到陆流的威胁,就没有跟内阿衡去法容国,然后言希开车自杀。被陆流救回,然后囚禁,跟楚云结婚,最后瓦解了陆氏。阿衡去非洲遇到地震死了,言希后来晚年时要求与阿衡合葬。

这个是假结局,算是作者写的四月一愚人节的礼物。

喜剧是真正的结局,阿衡去了法国,言希逃了很多次以后终于在孙鹏和辛达夷的帮助下去了法国。最后两个人带着孩子回到中国,而温思莞和思尔也在一起了。

(8)钟鸣鼎食大结局扩展阅读

《十年一品温如言》是一部由书海沧生所创作的言情小说。作品讲述了十年里男女主之间深深的羁绊和细水长流的感情。这个故事关乎撒娇,关乎宠溺,关乎排骨,关乎爱情,关乎人性,也关乎救赎。

书海沧生,生于八九年夏秋之交,一路按着平凡的路线可喜可贺地成长为平凡人,平淡无闻到如今。大学专业法学,二十余年间遇到的法律无法解决的人和事却如未过筛子的稻米一样多。做得最多的动作是不停地忘记又记起。最厌烦的是陷入到复杂的思考之中,喜欢一边洗澡一边编故事。

Ⅸ 辩机和尚做了什么,为何会背负千古骂名,最后是什么结局

仓央嘉措曾经有诗云: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而在那遥远的大唐盛世,也曾经,有一个如他一般的年轻高僧,匍匐在佛祖脚下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他说:“我放得下俗世名利,却唯独,放不下高阳。佛呀!请给弟子指一条明路。”高高在上的佛祖金身面目慈悲,香火缭绕中,年轻的僧人内心却在激烈挣扎。良久,他终是起身走出大殿。晨光薄雾中,有清脆的女声唤他:“辩机。”一步一步,他慢慢走向那个笑靥如花的宫妆丽人,也走向了他必然的结局。

这是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故事。

公元619年,辩机出生在浙江金华的一个普通家庭。年少的辩机相貌英俊,器宇不凡,一心向往佛法。公元634年,15岁的辩机千里奔赴长安,拜在了著名法师道岳的门下。寺庙里的粗茶淡饭、清规戒律磨练了他的心智,道岳法师的高深造诣、悉心教导奠定了他的根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辩机始终潜心钻研佛法经文。

李世民不顾高阳的苦苦哀求,下令对辩机处于腰斩之刑。他要让这个胆敢勾引他爱女的僧人以最屈辱的方式死去。他不知道的是,女儿的心,也随着辩机一起死了。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知晓刑场之上的辩机是否后悔和高阳的这段情。但不难猜出,他应该是不悔的。毕竟他那样超凡脱俗的一个人,又岂会是贪生怕死之徒。更何况,他求得,一直都是不负如来不负卿。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当下。爱上高阳,只不过是辩机活在当下而已。什么皇权富贵,什么戒律清规,爱情来了,即使是付出生命,我也甘之如饴。

Ⅹ 什么造成了宝黛钗的悲惨结局

1、混世魔王-----贾宝玉 贾宝玉,是个品格独特的公子,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贾府。“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字迹,就取名叫做宝玉。”(见第二回)宝玉的衔玉而生被视为异事,贾母更是格外开心,对宝玉“爱如珍宝”。这就决定了宝玉在贾府无人代替的地位:老祖母的心肝宝贝,“命根一样”。宝玉的独特性格以此为起点。 贾母骄纵孙子,“无人敢管”,就连贾政也顾忌三分。宝玉虽然怕贾政,但有不把父亲当回事,也与贾母的撑腰有关。如第二十三回,贾政叫宝玉去,宝玉吓得“杀死不敢去”,贾母就说:“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曲了你。”贾母的放任溺爱对宝玉性格的形式是具有重大影响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此是宝玉一出场的叙述,概述了其人的特征。难怪迂腐的贾政拼了老命也要教训他。 宝玉喜欢杂学旁收,却对四书五经这些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毫无兴趣。宝玉一直生活在纯洁的少女世界,体会到少女的种种纯真的喜怒哀乐,而对虚伪俗气的男性产生厌恶,不肯与官场贾雨村之流来往,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并发出惊人之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以这样的“奇淡怪论”批判男权社会,一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与当时封建传统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此贾政——一个典型的封建正统人物,对宝玉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深恶痛绝。有时仅因为一些小事,贾政便要将宝玉“诸起嘴来,着实打死”,“要绳索来勒死”。(第三十三回)然而宝玉虽然认识到男性社会的黑暗与丑陋,但却无力也无意去改变,而是选择了逃避,沉浸在女儿堆里。在纯洁的少女中能够理解宝玉思想的人也极少。林黛玉的出现,使贾宝玉找到了知音,同样具有叛逆的思想,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对宝玉来说,他和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显然是他对现实失望之后唯一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娶谁作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力也没有的。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抗贾府统治者的安排。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2、真情女儿——林黛玉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初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一开始就受到心理上的压抑。黛玉虽是寄人篱下的孤儿,却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胸无城府,爱恨分明,言行举止间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好恶。对于贾府的统治者她也从不说奉承故意讨好。出于孤苦的身世和强烈的自尊,显得分外敏感,基于自卫的心理,有时出语未免尖刻,爱哭哭啼啼,给人“小性儿”的印象。这样的气质和脾性是很难融入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反倒加重了别人对她的成见。常愁郁难抑,以至悲从中来,唱出了令人断肠的《葬花辞》:“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难,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孤苦的身世,孤傲的性格,孤独的处境加上多病的身体,使正值花样年华的黛玉产生了如此深重的悲苦意识。 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根孽胎”贾宝玉,她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从不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讲这些“混帐话”的只有黛玉一人。所以“宝玉深敬黛玉”。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的基础上的。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由爱情被看成是不顾廉耻的“私情苟合”。作为贵族小姐的林黛玉,其思想不可能不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她的封建意识和反封建的爱情要求就常常在她的心灵深处发生激烈的冲突。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对于贾宝玉的情感态度最深刻的内在矛盾就是无法真正处置自己的感情。她完全不能找到与宝玉情感的合适度,既艰苦地坚持那份真纯无碍的诗情爱意,又不免冲动着流俗无奇的男女之想,而支撑着她的人生态度的却是伦理道德的淑女闺戒。最典型的是三十四回收到宝玉泪帕后那番暗自忖度。“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不知将来如何”的无望之悲,致使她在生活中“喜怒无常”。宝玉同她“生分”,她恼怒流泪,宝玉向她倾吐真心,她也恼怒流泪,就连宝玉在别人面前称扬她,她是惊、喜、怨、忧、惧,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时时感到有一种压力,有一种危险,在威胁着她同宝玉的爱情。当她无法战胜封建家长和封建婚姻制度对她的打击时,她就只有“焚稿断痴情”。而爱情的破灭,也就是她的生命的终结。 寻求爱情而能得其所爱,这是黛玉在冷酷的人世上得到的唯一安慰;得其所爱而不能共偕连理,这是黛玉在贾府中的不幸命运;预感爱有始无终(第三十二回)而又一往情深去爱,则是黛玉心志坚定,执着追求自主生活的体现。总之黛玉是一个生于悲剧时代而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 3、“可叹停机德”——薛宝钗 薛宝钗,生于百万之富,“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德言工容俱全,很自觉地按照封建礼教正统风范塑造自己,是最标准的封建贵族淑女。 “任是无情也动人”是薛宝钗的形象概括,但绝非是一个概念化的“冷美人”,而是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精细心计的“完美”淑女。薛宝钗初到荣国府,作者就把她同林黛玉作了对比的描写,所谓“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所谓“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人心。就连最讨人嫌的赵姨娘,都夸宝钗是“最妥当不过之人”。即使送礼也不忘送赵姨娘一份,使其受宠若惊,称颂不已。“怨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第六十七回)赵姨娘似乎只称赞过两个人,一个是马道婆,另一个就是薛宝钗。可见宝钗会做人。豁达的态度和精细的心计,博得贾家上上下下的喜爱。同时也含蓄地写到她的自私和冷漠。有三个情节是值得人深思的:金钏之死时她的冷静理智,莺儿与贾环之争时她的不分青红皂白,靓儿寻扇时她的疾言厉色。她的所有言行都绕不过理字,一个被封建礼法熏透的大家小姐,是一个世俗的理性的生活化的形象。看她在宝玉挨打一节,情不自禁,芳心微露即收。 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被宝玉背地里斥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拥有一把与宝玉般配的金锁,是世俗的金玉良缘。如愿以偿嫁给了宝玉,但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和志趣,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黛玉,宝玉的心始终不属于她,竟出家为僧。宝钗的悲剧至此到达顶点。她与宝玉婚姻的最后解体,从而宣告标志她作为典范淑女的彻底失败。 贾母的选择与宝黛婚事前途 贾母是贾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金字塔尖人物,具有“皇太后”的身份和威严。她选择谁做媳妇,有决定性作用。贾母在《红楼梦》扮演着一个重要的多角色,是封建礼法的代表和领军人物,一切在她的操纵中。“金玉良缘”在封建社会是一种象征,富贵的象征,政治上联姻的象征。《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联姻就可以体现出来。 贾母爱黛玉,这是毫无疑问的。黛玉是她的亲外孙女,黛玉父母双亡,怜其孤独,接进荣国府抚养,这是一种割不断的亲情血缘关系。贾母原意可能是娶黛玉的,可后来来了个宝钗就改变主意了。黛玉孤苦的身世、病弱的身体以及敏感孤傲的性格、叛逆的思想;宝钗的豁达,随分从时,谙熟世故,会做人,得人心等。鲜明的对比,这个薛宝钗德言工容俱全的封建淑女,绝对是贾家的未来掌门人的最佳人选。贾母或许承认宝黛恋,疼爱宝黛二人,她也明白这份感情,但要知道,贾母不仅是贾宝玉的祖母,林黛玉的外婆,还是贾府的老祖宗,这庞大家庭的实际统治者。这就使她更多的从家庭利益,而不是儿孙的幸福方面考虑问题,在这个家族中婚姻只是维护家族利益的工具。一旦贾林的结合威胁到家族利益,她还会让步吗? 从黛玉与宝钗的对比与贾母的选择中可以预视宝黛婚事的前途。对于宝黛婚事的前途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一、黛玉会不会成为宝二奶奶?这个问题又可分两个问题,第一是贾府让不让她做,上述已知道“不让”,第二是黛玉肯不肯做。宝黛崇尚人的价值,追求情感的自由和平等,与当时封建道德规范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既是情人又是战友,所谈的是情,所行的是逆。”黛玉爱宝玉没错,那么她会不会改变自己,做一个恪封建道德的贤妻良母呢?答案是否定,如果林黛玉真的改变了自己,她也就不是林黛玉了。二、林黛玉有没有能力做宝二奶奶?假设林黛玉做了宝二奶奶,她能否做好吗?当家理事方面不如宝钗处事圆滑心机深沉,管家理财没显露过,文才与宝钗相若,又高于探春,探春的才干是大家看到的,而从宝钗协助探春理家的表现来看,似还在探春之上。至于黛玉,看看她的脾气就明白。谁见过林妹妹求过人服过软。 一切的一切注定宝黛的爱情以悲剧收场。 “空对着山中高士日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是《红楼梦》中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的最后结局。在这个悲剧中,没有赢家。黛玉之泪尽夭亡,宝玉之出家,宝钗之守寡,固然有其性格中的悲剧因素。但爱情中是没有对错之分,宝黛钗都是才华横溢,纯朴可爱的人,造成这一悲剧的,归根结底,无论是叛逆的宝黛,还是精明世故的宝钗,在封建社会里,是无力自主自己的爱情婚姻的。只不过宝黛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宝钗的毁灭是殉道者的悲剧,他们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大悲剧,在生活在贾府的人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只是悲剧的内涵不同。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则是《红楼梦》全书最大的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因此,说到底,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制度是一个社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