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世忠世糸統韓世忠是何人之後,他的後世孫今何在
韓世忠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前代無記載。
韓世忠有四子:韓彥直、韓彥朴、韓彥質、韓彥古。韓彥質有後代,情況不明。韓彥朴好像早夭。韓彥古還不明確其有否後代。韓彥直後代情況了解較多有三子:韓梃、韓覆六、韓忠一。
一、韓梃:後代在江蘇武進。這支韓氏祠堂號為「玉樹堂」,至今已九續宗譜。從韓世忠起至今已歷40多世。
二、韓覆六:浙江長興韓氏祖。祠堂號為「大本堂。從韓世忠起已歷35世左右。長興留存有韓彥直墓。
三、韓忠一:居江夏韓家橋。其子韓興按家譜記載遵韓世忠遺願移居湖北黃陂峰子山。韓興兩子,韓榮華和韓榮卿。元代末,韓榮卿避戰亂移居大別山,韓榮華留居黃陂,韓榮華後代有一部分移居漢陽烏金山。韓榮卿後代有一部分移居麻城龜峰山。因此韓忠一後代分立,各立家譜。這四支從韓世忠起,已發展到35世。
1、黃陂韓氏:約於清乾隆朝創家譜,家譜內容不詳。
2、漢陽烏金山韓氏:堂號「荊州堂」。韓世忠十九世孫十九世延仲(原名仲玉),於清康熙間復由黃陂東鄉移家漢南烏金山,為該支始遷祖。
3、大別山韓氏:堂號「晝錦堂」。始遷祖為韓世忠六世孫。與康熙年間創家譜,至今已七續宗譜,分布附近四個縣。
4、麻城龜峰山韓氏:韓榮卿第四孫韓志奇為始遷祖,有家譜,情況不詳。
另有幾支韓世忠後人,不知是韓世忠哪個兒子後代的,分列於下:
鎮江韓氏:堂號「廣德堂」。始遷祖正榮,譜稱世忠十六世孫,明正德間因經商自潤州城南流水浦遷潤州城北大沙永興圩。其他情況不詳。
江蘇錫山韓氏:堂號「敦倫堂」。始遷祖仲,世忠十三世孫,元明之際遷無錫之錫山。
② 《重生之武大郎玩轉宋朝》最新txt全集下載
重生之武大郎玩轉宋朝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三卷回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第四章答 流氓本色
杭州城這幾日忽的飄起了雨絲,三天不止的霏霏細雨,打濕了這座古城,西湖岸邊的數行楊柳,在雨中搖曳,湖上的飛橋,在雨中若隱若現;杭州城裡的層宇樓台,在雨中愈顯清奇,驛館,酒樓,妓院高懸的綉旗、珠簾,在雨中蕭然低垂。
武植獨自漫步在雨後的杭州街頭,想起韓世忠的話心裡沉甸甸的。莫非這江南真有一個碩大的毒瘤?
當知道和梁紅玉在一起的軍官是韓世忠的時候,武植心中無比的驚奇,歷史的車輪仍舊在按它本來的軌跡前進嗎?三妹終於還是見到了韓世忠?二人不會私定終身了吧?不過看三妹對他的態度也不怎麼熱切,倒是韓世忠看著三妹眼裡的熾熱傻子都能看出來。
因傷了人命,在一處山坡後,武植只能大概問了下事情緣由,三妹精巧,見武植話里不提,自也不會把武植的真實身份說出來。不過三妹對今天遇襲卻是所知不多,她半年前在陽谷結識了一位唱曲的藝人,被她曲藝折服,拜為師傅,這半年來只回過一次京城,其餘……
③ 韓世忠的家族成員
夫人梁氏(梁紅玉): 「嘗於軍中助王督兵,屢建奇功,誥封一品賢德夫人」。回
韓彥直:(答生卒年不詳),字子溫。南宋大臣。延安(今陝西延安市)人,名將韓世忠之子。進龍圖閣學士,轉光祿大夫致仕。卒贈開府儀同三司,爵至蘄春郡公。
韓彥質:(生卒年不詳),延安(今屬陝西)人,世忠第三子。元柘二年,以司空、檢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贈太傅,謚獻肅。
韓彥古:(?——1192), 字子師,延安(今屬陝西)人,世忠第四子。官至戶部尚書,紹熙三年卒。
韓覆六:諱文呂,字天壽,世忠嫡孫。率家人隱居長興,著書立論,學者尊其號曰『文昌先生』。所著有《四書小說》、《五經會議》、《澗谷文集》行於世。
④ 韓世忠全傳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韓世忠全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回
內容預覽:
第三回 九里山世忠葬母 青澗城世輔結義
紅|袖|言|情|小|說
第三回九答里山世忠葬母
青澗城世輔結義
且說韓世忠回到破瓦窯,便和眾弟兄商量,欲伐木取石,造一新居。不一日,便蓋起了一座大瓦房,取名聽雨軒。瓦窯里修了一排通鋪,供眾弟兄歇息。又在大瓦窯旁邊修了一個迴廊。每天,世忠和眾弟兄舞刀弄劍,操練武藝。餓了就去酒店裡大吃一頓,並把原先所欠飯錢也給還了。綏德城裡便傳下這么一句歇後語:「潑皮韓五的錢——有年沒月。」
一日,世忠正和幾個窮弟兄練武,忽然瞅見不遠處樹林里,有一個鬼頭鬼腦的人正在偷看。韓世忠撿起一個土坷垃照那人扔了過去,只聽「哎喲」一聲,那人倒在地上痛得直打滾。世忠奔過去一瞧,嘿,只見這個人頭上腫起了一個大包。韓世忠喝道:
「你是誰?竟敢偷看我等練武。」
「我,我不是偷看,我是找韓五。」
「你找韓五干什麼?」
「韓五他娘在青澗街討吃,猛然間病得厲害,叫我來捎話教他快去。」
世忠一聽,撲咚一聲跪在那人面前……
⑤ 韓世忠 曹成 曹亮三個是啥關系
1:三國人
趙雲沖三營時,被箭射死。
2:南宋人
汝南賊寇,與其弟曹亮於兩淮間興兵作亂,手下擁有楊再興、何元慶等猛將。後被岳飛、韓世忠征剿,曹成、曹亮歸降韓世忠,楊再興、何元慶歸降岳飛。
3: 河北宣化人
曹成,男,1938年6月2日出生。河北宣化人。院長、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現任石家莊經濟學院調研員。河北省寶玉石協會副會長。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主要貢獻:在全國和省級刊物發學術論文30餘篇,1980年發現上地幔流體存在的事實,引起地學界的重視。1990年出席第15屆國際礦物學大會,並作學術交流。1983年出任地質隊長後,參與並組織了華北地台北緣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取得比較好的成果,1988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地質隊長」稱號,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所在地質隊被評為全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地礦部功勛地質隊,河北省先進企業,雙文明單位。1991年11月任河北地質學院副院長。主要著述:專著《河北省礦物葯資源》。
長期以來,他深入過百餘處礦床的實際,注意找礦規律的研究,基礎理論和實踐經驗比較豐富。80年代中後期,在曹成的參與和組織下,華北地台北緣有色金屬地質找礦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著名的蔡家營多金屬礦的找礦成果,證實華北地台北緣是尋找多金屬礦和貴金屬礦的潛在地區,具有重要的科學理論和實際意義。近幾年又探明大型鉛鋅礦達幾百萬噸,大型金礦幾十噸,經濟價值近百億元。他與隊友們在地處高寒的沽源縣探明3億多噸煤炭儲量,為壩上地區脫貧創造了物質基礎。他還結合生產實際,解決了砂金分離技術,提高工效近百倍。他科學研究涉及面較廣,首次發現上地幔流體的存在,對這個前沿領域作了開拓性的研究,受到地學界的高度評價。他對寶石學、葯用礦物學都有一定研究,現任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和中國礦物葯研究會副主任。在各種刊物上發表論文30多篇。被批准為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4: 江蘇沭陽縣人
曹成 ,男,1951年6月出生,漢族,江蘇沭陽縣人,大專學歷,中學高級教師,九三成員。1968年12月參加工作,在沭陽縣桑墟公社插隊,1970年10月起歷任沭陽縣桑墟公社許洪初中教師,東風供銷社票證員,東風食品站會計,1978年12月入淮陰師專中文專業學習,1980年12月起歷任沭陽中學年級主任,沭陽沂河中學副校長,1997年12月任沭陽縣人大副主任(不駐會)、沭河中學校長,1999年9月任沭陽縣人大副主任,2002年5月任宿遷市工商聯會長,2003年1月任市政協副主席(不駐會)、市工商聯會長(2006年7月起省委黨校研究生在讀),2007年1月任市政協副主席(不駐會),2007年6月任宿遷市政協副主席(不駐會)、九三學社宿遷市委主委。2008年1月當選為政協宿遷市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
5: 山東安丘市人
曹成 ,男,1971年6月出生,漢族,山東安丘市人。作家,詩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1994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人民日報》《檢察日報》《青海湖》《風流一代》《聯合日報》《山東文學》《詩選刊》等多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40萬字,2010年出版個人詩文集《濰水走筆》,現任濰坊市峽山區作家協會主席,《峽山文藝》主編,山東省首屆(作家)文學創作研究生班學員。
主要代表作: 散文《二哥》、《山姐兒》、《生活就是這樣》;詩歌《鄉情》、《風水寶地》、《藉助一滴水的力量》、《春天,在北方 》、《海》、《登壽陽山記》、《回鄉》、《萍》、《峽山,我熱愛的一片土地》;小說《屠夫》、《廢物》等。
不知道你說的哪一個
⑥ 給我梁紅玉和韓世忠的資料,越多越好
梁紅玉(1102—1135),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後結識韓世忠。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楊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與金軍,偽齊鎮淮軍戰與山陽等地。農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弔唁。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岩山下。
出身風塵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
梁紅玉原籍池州,也就是現在安徽省貴池縣,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
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臘,嘯聚山民起義,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連陷州郡,官軍屢次征討失敗,梁紅玉的祖父和父親都因在平定方臘之亂中貽誤戰機,戰敗獲罪被殺。梁家由此中落,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即由各州縣官府管理的官妓,但由於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強弓,每發必中;對平常少年子弟便多白眼相看,毫無娼家氣息。
方臘之亂,禍延六州五十二縣,戕害百姓二百多萬,他敗亡後所掠婦人自他的巢穴中逃出,全身赤裸,自縊於林中的,相望百多里。朝廷以童貫、譚稹統率大軍鎮壓,方臘最後被一位小校所捉,這個小校就是韓世忠。
韓世忠是陝西延安人,虎背熊腰,一身是膽,為人耿介,尤喜濟人急難,是一個正直而勇敢的英雄人物。
童貫平定方臘後,班師回朝,行到京口,召營妓侑酒,梁紅玉與諸妓入侍,就在席上認識了韓世忠。韓世忠在眾多將領大吹大擂的歡呼暢飲中,獨自顯得悶悶不樂,引起了梁紅玉的注意;梁紅玉那颯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氣也引起了韓世忠的注意,兩人各通殷勤,互生憐借,於是英雄美人成眷屬。
飛馬傳詔,平定叛亂
北宋滅亡後,金軍大掠汴京而退,南宋建立後,定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於是改汴京為開封,以宗澤為開封留守。宗澤多次上書朝廷,請求收復北方失地,宋高宗趙構置之不理,苟安江左,宗澤臨死時大呼:「過河!」成為千古憾事,南宋不去收復北方失地,金軍就不斷南攻,宋高宗趙構畏敵如虎,幾次出逃。建炎三年,金軍在粘沒喝的帶領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又倉皇往浙江一帶逃跑,外憂引起內患,御營統制苗傅與威州刺史劉正彥擁眾作亂,襲殺了執掌樞密的王淵,分頭捕殺了宦官,強迫高宗讓出帝位,內禪皇太子,由隆裕太後垂簾聽政。以為婦人孺子執政,可以為所欲為。在這次叛亂中,在秀州擁有重兵的韓世忠的兒子以及夫人梁紅玉也被扣壓在內。
韓世忠起兵後,和梁紅玉兩人相親相愛,轉戰各地,後來梁紅玉有了身孕,便留在京城,想不到竟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韓世忠善於用兵,作戰勇敢,威名素著,苗傅等人對他頗為忌憚,對梁紅玉母子頗為客氣。
事變發生之後,宋高宗的行動已是毫無自由,宰相朱勝非與隆裕太後密商,派梁紅玉出城,馳往秀州,催促韓世忠火速進兵杭州勤王,並由太後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這里商量妥當,朱勝非就對苗傅說:「韓世忠聽到事變後,不立即前來,說明他正在猶豫,舉棋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勸韓世忠投奔你,那麼你力量大增,別的人就用不著懼怕了。」苗傅聽後大喜,認為是一條好計,立即派梁紅玉出城,梁紅玉回家抱了兒子,跨上馬背,疾馳而去,一晝夜趕到秀州。韓世忠在了解了一切情況後,當即會同劉浚、劉俊,帶兵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宋高宗喜出望外,親自到宮門口迎接他們夫婦,立即授韓世忠武勝軍節度使,不久又拜為江浙制置使。
桴鼓親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宋內亂,正好給了金軍可乘之機。1129年10月,金軍在完顏宗弼(即俗稱的金兀術)率領下長驅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對付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逃跑。先從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再從明州逃到海上。幸虧金軍海軍不行,才讓高宗勉強保住了老命。這時金軍已經孤軍深入5個多月,江南各地到處爆發了漢人的反抗。宗弼見再待下去就要「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里。」於是在大肆擄掠之後北返。
這時韓世忠正擔任浙西戰區司令(浙西制置使)。聽說金軍北撤,便率水軍八千人急赴鎮江截擊。金軍號稱十萬。雖然未必真的有那麼多,但兵力肯定是大大超過韓世忠的。韓世忠所部的宋軍在金軍南下時已經敗過一陣。另外,兵法有雲「歸師勿遏」。也就說不要阻截歸鄉的軍隊,否則思鄉心切的軍隊往往會發揮出超常的戰鬥力。所以從表面上看,韓世忠無論從兵力,士氣還是戰鬥力上都遠遠不如金軍。
金軍統帥宗弼大概也覺得韓世忠是在以卵擊石,於是下戰書給韓世忠約定日期開戰,韓世忠接受。到了約定的日子,金軍開始北渡長江。韓世忠率軍在江面上攔截。雙方在江面上激戰。梁紅玉冒著箭雨親自擂鼓。連續打退了金軍的十幾次攻擊。金軍始終不能渡江。
也許有人要問梁紅玉不就是在打仗時敲敲鼓嗎,有什麼了不起呢?
打仗並不是光人多就行了。人再多,如果沒有協調一致的行動,也不過是打群架罷了。要協調大兵團的行動,通信是非常重要的。現代作戰可以用步話機下達命令。古代就全靠旗幟和金鼓。所謂「聞鼓則進,鳴金收兵」不過是籠統的說法。不同的鼓點其實代表不同的命令。梁紅玉親自擊鼓也就是表明她在指揮整個艦隊。在古代戰爭中,鼓手和旗手是敵軍的首要攻擊對象。梁紅玉站在這個位置上,也就是站在最危險的位置上。當然大大鼓舞了士氣。
從梁紅玉指揮整個艦隊來看,梁紅玉肯定是參與了作戰計劃的制定的。那麼她的軍事才能從哪裡來的呢?有些書認為她的祖上是武將,所以梁紅玉有家傳武功。這一點我已經在前面分析過,不過是在她出名後為她臉上貼金而已。其實梁紅玉既然長在軍營,耳濡目渲,總是會學到一些東西的。她與韓世忠結婚後隨其轉戰南北,必然也得到了韓世忠的指點。再加上一點天資,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金軍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於是他採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對韓世忠說只要韓世忠肯放他們一條生路,他願意歸還所有在江南掠奪的財物,另外還送給韓世忠名馬作為謝禮。韓世忠一口回絕。雙方在長江上且戰且走。金軍不熟悉地理,被宋軍逼入黃天盪死港。
此時本是消滅金軍的最好時機。但是韓世忠和梁紅玉的兵力實在太少,又沒有陸軍配合,宗弼趁機鑿通湮塞已久的老鸛河故道30里,撤向建康(今南京)。史書上說這30里是一夜鑿成,未免誇大。金軍被困在黃天盪里幾十天,這條河道當是用了這幾十天的功夫才鑿成。
宗弼在撤向建康的途中又遭到岳飛的阻擊。不得已折回長江繼續北渡。韓世忠水軍多海艦,形體高大,穩性好,攻擊力強。為了發揮這個優勢,韓世忠令工匠製作了許多用鐵鏈聯結的大鐵鉤,並挑選健壯的水兵練習使用,用以對付金軍的小戰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軍首先發起進攻,韓世忠水軍分兩路迎戰,陷敵人於背腹受擊的境地。南宋戰船乘風揚帆,往來如飛,居高臨下用大鉤鉤住敵船一舷,使勁――拽,敵船便隨之傾覆。宋軍再一次獲勝。
連戰皆勝讓韓世忠非常驕傲,認為金軍不習水戰,遂大意起來。不料有人向宗弼建議利用海船無風難以開動這一點,選一個無風的天,向宋軍攻擊定能取勝。我們不知道歷史上諸葛亮有沒有真的設壇借過東風。宗弼倒是設過壇祈求無風。在這個儀式中,宗弼殺白馬,割破自己的額頭,又將擄掠來的婦女開膛剖腹,挖出心臟祭祀上天。
也不知道老天爺是不是特別垂青宗弼,還是給女人的心嚇壞了。第二天真的沒有風了。宗弼立即率領艦隊向宋軍發動總攻。金軍以小舟縱火,用火箭射擊宋軍的船帆。宋軍的海船無法開動都成了金軍火箭的靶子。不一時全部都被燒毀。宋軍大將孫世詢、嚴允戰死。韓世忠敗回鎮江。金軍突圍而去。
雖然在從戰術上來說韓世忠此戰敗的很慘。但是從戰略上來說,韓世忠以絕對弱勢兵力而能阻擊金兵達48日,而且金兵北去後不敢南顧,已經達到了擊退金兵的戰略目的。應該是不錯了。但是金兵敗北之後,梁紅玉不但不居功請賞,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這一義舉,使舉國上下,人人感佩,傳為美談。朝廷為此再加封她為「楊國夫人」。
彈劾歸彈劾,朝廷正在用人之際當然不會處罰韓世忠。反而不斷地升韓世忠的官。紹興五年(1136年),韓世忠被任命為武寧安化軍區司令(武寧安化軍節度使),駐扎楚州(今江蘇淮安)。梁紅玉隨韓世忠率領將士以淮水為界,舊城之外又築新城,以抗擊金兵。經過戰亂的浩劫,楚州當時已遍地荊榛,軍民食無糧,居無屋,梁紅玉親自用蘆葦「織蒲為屋」。在尋找野菜充飢時,在文通塔下的勺湖岸畔,發現馬吃蒲莖,便親自嘗食,並發動軍民采蒲莖充飢。淮人食用「蒲兒菜」,相傳即從梁紅玉始。蒲兒菜因此稱作「抗金菜」。由於韓世忠、梁紅玉與士卒同勞役,共甘苦,士卒都樂於效命。經過苦心經營,楚州恢復了生機,又成為一方重鎮。韓世忠駐守楚州十多年,「兵僅三萬,而金人不敢犯」。
英勇戰死
說到梁紅玉的結局,後世的筆記小說和各種話本往往說梁紅玉是在韓世忠辭去軍權後共同歸隱山林,白頭諧老,最後在韓世忠死後兩年才病死。這雖然反映了後世對女英雄結局的美好願望,但與歷史不符。根據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的研究,梁紅玉是在紹興五年(1135)年在楚州隨夫出征抵禦金軍入侵時死去的。
紹興五年,梁紅玉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與金軍,偽齊鎮淮軍戰與山陽等地。農歷八月二十六(1135年10月6 日)遇伏遭到金軍圍攻,腹部重傷,腸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繼續作戰, 最後血透重甲,力盡落馬而死。首級被敵人割去。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弔唁。(據 宋 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二於紹興五年八月丁卯條「淮東宣撫使韓世忠妻秦國夫人梁氏卒,詔賜銀帛五百匹兩」)
另一說是被奸細在食物中下毒,中毒後痢疾不止而死。
1151年,韓世忠病逝。梁紅玉的遺體被遷到蘇州。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楊國者,故韓忠武王之妾也,梁姓。
楊國家楚州。生有神力,可張二十石弓,射二百步而無虛發。及長,以父罪並坐收,流寓京口為營妓。然任俠好義,無娼氣。
楊國為妓時嘗賀歲入衙,過廊下,見一黑虎伏地作鼾。大驚,復視之,乃一軍漢也。異之,延入幕,問其姓名,忠武王也。楊國以其必成大器,乃自贖妾之。
靖康間,忠武以團練使興義兵勤王,楊國襄贊軍務,軍中皆稱「女團練」。建炎三年,扈從統制苗傅反。三月戊戌,忠武所部發平江。兵少,至秀州,稱病不行,造雲梯,治器械,傅等始懼。時世楊國及子亮為傅所質,防守嚴密。朱勝非紿傅曰:「今白太後,遣二人慰撫忠武,則平江諸人益安矣。」於是召楊國入,封安國夫人,俾迓忠武,速其勤王。楊國疾驅出城,一日夜會忠武於秀州,痛陳利害。未幾,明受詔至,忠武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斬其使,取詔焚之,進兵益急,亂遂平。楊國以功論,封護國夫人。
兀術將入侵,帝召諸將問移蹕之地,張俊、辛企宗勸自鄂、岳幸長沙,忠武曰:「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於是以忠武為浙西制置使,守鎮江。
既而兀術分道渡江,諸屯皆敗,忠武亦自鎮江退保江陰。杜充以建康降敵,兀術自廣德破臨安,帝如浙東。忠武以前軍駐青龍鎮,中軍駐江灣,後軍駐海口,俟敵歸邀擊之。
帝召至行在,奏:「方留江上截金人歸師,盡死一戰。」帝謂輔臣曰:「此呂頤浩在會稽,嘗建此策,忠武不謀而同。」賜親札,聽其留。會上元節,就秀州張燈高會,忽引兵趨鎮江。及金兵至,則忠武軍已先屯焦山寺。金將李選降,受之。兀術遣使通問,約日大戰,許之。戰將十合,楊國親執桴鼓,金兵終不得渡。盡歸所掠假道,不聽;請以名馬獻,又不聽。撻辣在濰州,遣孛堇太一趨淮東以援兀術,忠武與二酋相持黃天盪者四十八日。
後風止,我軍帆弱不能運,金人以小舟縱火,矢下如雨。孫世詢、嚴允皆戰死,敵得絕江遁去。
是役也,兀術兵號十萬,忠武僅八千餘人。楊國以兀術遁去,上書彈劾忠武「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帝優裕之,凡六賜札,褒獎甚寵。又封梁夫人為楊國夫人,領護國,楊國兩國俸。以女子而得兩國者,唯梁氏一人也。
紹興五年,忠武進少保,授武寧安化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楊國在軍中襄贊,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撫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陽遂為重鎮。
楊國自領一軍,號「娘子軍」,用唐平陽公主前例也。與金軍,偽齊鎮淮軍數戰於山陽,宿遷,皆勝,威名動於天下。金人忌之。八月丁卯戰金人於淮水,遇伏。金軍百倍於己。突圍不得。身被數創,腸自腹間出,以汗巾裹之,血透重甲。顧左右曰:「今日得報君恩」。乃突擊。敵以亂箭攢射,力盡落馬而死。金人相蹂踐爭其遺體,數人各得其一體。金人曝其屍於市三日。
兀術聞之,感其忠勇,斂楊國殘骸,遺忠武。忠武大慟。朝廷聞訊大加弔唁,詔賜銀帛五百匹兩。
紹興二十一年八月忠武薨,進拜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朝,追封蘄王,謚忠武,配饗高宗廟庭。楊國遷葬蘇州靈岩。
若楊國者,女中丈夫也。靖康、建炎之際,天下安危之機也。天賜忠武,楊國是天以資宋之興復也。然功敗垂成,惜哉!
去揚州西北三十里有得勝山,故韓蘄王諱世忠破金兵處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謂之異娼廟。內供英烈夫人戎裝像,旌旗,劍印,其位曰「英烈楊國夫人五軍都督梁」。
韓世忠、梁紅玉去世後,宋孝宗令豎碑建祠以紀念他們。今蘇州市滄浪區棗市街小學即原蘄王祠,供韓、梁兩尊塑像,壁上有「春祭韓王誕??正月二十日,秋祭梁夫人誕??九月初六日」。梁紅玉家鄉父老為紀念這位女中豪傑,亦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紀念她。
梁紅玉祠原祠附設在北辰坊火神廟內,明清時多次進行修建。此祠為一四合院,東西長六丈,南北寬五丈四尺,佔地五分三厘,南面為臨街院牆,有東廂三間,西廂三間,大殿三間,神台上設置梁紅玉泥制塑像,庭院中有一棵古柏。大門面東,在東廂房南面,庭院的東南角。後毀於兵火,解放時已破爛不堪。
1959年,淮安縣人民政府在原址重新建祠,「文革」中被拆除;1982年又重新建祠。
新建的梁紅玉祠東西長19.56米,南北寬30.53米,佔地面積597.17平方米,庭院四面有圍牆,大門朝南,門頭上為我國已故著名女書法家蕭嫻所書「梁紅玉祠」四個大字。庭院中遍植松柏花木。在庭院北側為京殿三間,東西長10.5米,南北寬7米,建築面積73.5平方米,整個建築仿明代建築,古色古香。殿中神台上置有高1.7米的梁紅玉戎裝佩劍塑像,神采飄逸,英姿颯爽。塑像兩側為當代書法家楊修品所書「也是紅妝翠袖,然而青史丹心」的對聯。兩旁擎柱上掛著一副長達54字的泥金對聯:
青眼識英雄,寒素何嫌?憶當年北虜鴟張,桴鼓親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紅顏摧大敵,須眉有愧!看此日東風浩盪,崇祠重整,千秋令譽仰淮?。
梁紅玉祠現為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⑦ 韓世忠的功勞比岳飛大但知名度為什麼不如岳飛
韓、岳兩人功業相埒,為何名聲卻如此懸殊?個中原因當然是岳飛忠藎為國,卻在39歲時含冤被殺,他的際遇更容易贏得後世的無限敬仰與同情,不僅岳廟遍宇內,俎豆不絕,而且有關岳飛的戲曲、小說以及當今史學家為岳飛寫的傳記也已深入人心,岳飛是家弦戶誦的民族英雄。韓世忠卻未能享有這種榮耀,他雖也受秦檜迫害,但畢竟保全了性命,老死於戶牖之下;雖被褫奪了兵柄,卻還有生活的自由,仍能悠遊林泉,周遊湖山之間。在人們心目中,他的形象不及岳飛高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實,韓世忠雖沒有岳飛死得悲壯,但也算得上剛正亢直、嫉惡如仇之人,而非貪生怕死之輩。奸臣秦檜當權,氣焰熏灼,權傾朝野,群臣莫不仰其鼻息,而韓世忠卻傲骨鋒棱,一揖之外,從不與之交談。「性憨直,事關廟社,必流涕極言」。他與岳飛極力反對與金議和,多次上疏請求收復失地,均為秦檜所抑。報國無門,他遂憤而上疏抨擊秦檜專權誤國,秦檜唆使言官彈劾世忠,欲置他於死地,幸虧高宗網開一面,將奏摺留中不發,世忠才僥幸躲過一劫。而岳飛卻沒有這種幸運。出於對賣國議和的憤怒,岳飛不僅言辭激烈,表示「若不舉兵,當納節請閑」,而且先後五次辭職,甚至不待朝廷批准,便徑自回廬山第宅養閑,這未免有「要君」之嫌;尤其是岳飛建議立孝宗為儲君,更是逆了龍鱗,使高宗憎惡不已。再加上秦檜百般進讒,一個天子、一個宰相合夥迫害,便註定了岳飛被殺的厄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至今我們仍能想像得到岳飛大書「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時的悲憤!岳飛蒙冤,滿朝文武懾於秦檜淫威,一個個鉗口結舌,噤若寒蟬,只有韓世忠挺身而出,詰問秦檜:有何證據證明岳飛謀反?秦檜以「莫須有」答之,世忠憤憤不平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檜對他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韓世忠這種膽識,的確高於儕輩之上。可惜的是,韓世忠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他既被解除了兵柄,又不願與奸臣同流合污,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歸隱林泉一途了。「自此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時跨驢攜酒,從一二奚童,縱游西湖以自樂。」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韓世忠從此銷聲匿跡了。
「國仇未報壯志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當韓世忠騎著蹇驢,躑躅於煙雨空?的西子湖畔時,肯定沒有陸游那種「細雨騎驢入劍門」的灑脫,只能仰天長嘯,徒呼負負。這里邊有幾多酸辛,幾多無奈!
1mhi
岳飛有今日的榮譽,可謂名至實歸。而今人是否也應該給韓世忠以一席之地,比如說寫本《韓世忠傳》,再寫一本歷史小說,以提高韓世忠的知名度呢?
⑧ 《韓世忠全傳》txt全集下載
|小韓世忠全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回
內容預覽:
紅|袖|言|答情|小|說
第一回宴諸神雷公下凡
殺巨蟒韓五齣世
詞曰:
三百餘年宋史,遼金西夏縱橫。爭強賭勝弄刀兵,誰解倒懸民命?功名草頭垂露,英雄水上浮萍。富貴榮華轉頭空,一枕南柯夢醒。
詩曰:
五代干戈猶未休,黃袍加身始無憂。
哪知南渡偏安主,不用忠良百姓愁!
自古天運無常,興廢交替。且說後周世宗在位時,人皆服其明而懷其惠,故能破敵廣地,所向披靡。及至駕崩,遺有剛入宮的繼後符氏和七歲的太子宗訓。誰知那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就此起了異心,暗地聯絡,托詞北征,陳橋變起,黃袍加身,居然自做皇帝,擁兵還朝。還美其名曰什麼禪讓,什麼保全故主。偏是皇天有眼,看他傳到**世,降下一個勁敵。把他河北一帶盡數奪去。虧得康王南渡,又傳了**世。元將伯顏,引兵渡江,勢如破竹,可巧南宋一線,剩了兩三個小孩子,今年立一個,明年被敵兵擄去,明年再立一個,不到兩年,又驚死了。遺下趙氏一塊骨肉,孤苦伶仃。流離海橋,勉勉強強的過了一年,徒落得崖山……
⑨ 《重生之神鵰俠侶》最新txt全集下載
重生之神鵰俠侶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重生之神鵰俠侶
作者:煙雨西樓
南宋歷史
更新時間2010-12-17 14:43:43 字數:7362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趙構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西夏和金朝為並存政權,相當長時間里是金王朝的藩屬國。
南宋偏安於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經濟及科技高度發達,但軍事相對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京城在開封的北宋為金國所滅,宋欽宗的弟弟趙構逃往南方,遷都於臨安,史稱南宋,趙構被推舉為皇帝,史稱宋高宗。
南宋與金國沿淮水—大散關為界。
公元1127年,金國從開封撤軍,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後之名,下詔立趙構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的統治。南宋派出由岳飛、韓世忠、宗澤、劉光世、張浚等眾多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軍。
高宗1138年任秦檜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岳雲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南宋在宋孝宗、宋寧宗朝時比較安定。宋寧宗以後,國勢日衰。
蒙古汗國滅……
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⑩ 韓世忠與岳飛
韓、岳兩人功業相埒,為何名聲卻如此懸殊?個中原因當然是岳飛忠藎為國,卻在39歲時含冤被殺,他的際遇更容易贏得後世的無限敬仰與同情,不僅岳廟遍宇內,俎豆不絕,而且有關岳飛的戲曲、小說以及當今史學家為岳飛寫的傳記也已深入人心,岳飛是家弦戶誦的民族英雄。韓世忠卻未能享有這種榮耀,他雖也受秦檜迫害,但畢竟保全了性命,老死於戶牖之下;雖被褫奪了兵柄,卻還有生活的自由,仍能悠遊林泉,周遊湖山之間。在人們心目中,他的形象不及岳飛高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實,韓世忠雖沒有岳飛死得悲壯,但也算得上剛正亢直、嫉惡如仇之人,而非貪生怕死之輩。奸臣秦檜當權,氣焰熏灼,權傾朝野,群臣莫不仰其鼻息,而韓世忠卻傲骨鋒棱,一揖之外,從不與之交談。「性憨直,事關廟社,必流涕極言」。他與岳飛極力反對與金議和,多次上疏請求收復失地,均為秦檜所抑。報國無門,他遂憤而上疏抨擊秦檜專權誤國,秦檜唆使言官彈劾世忠,欲置他於死地,幸虧高宗網開一面,將奏摺留中不發,世忠才僥幸躲過一劫。而岳飛卻沒有這種幸運。出於對賣國議和的憤怒,岳飛不僅言辭激烈,表示「若不舉兵,當納節請閑」,而且先後五次辭職,甚至不待朝廷批准,便徑自回廬山第宅養閑,這未免有「要君」之嫌;尤其是岳飛建議立孝宗為儲君,更是逆了龍鱗,使高宗憎惡不已。再加上秦檜百般進讒,一個天子、一個宰相合夥迫害,便註定了岳飛被殺的厄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至今我們仍能想像得到岳飛大書「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時的悲憤!岳飛蒙冤,滿朝文武懾於秦檜淫威,一個個鉗口結舌,噤若寒蟬,只有韓世忠挺身而出,詰問秦檜:有何證據證明岳飛謀反?秦檜以「莫須有」答之,世忠憤憤不平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檜對他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韓世忠這種膽識,的確高於儕輩之上。可惜的是,韓世忠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他既被解除了兵柄,又不願與奸臣同流合污,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歸隱林泉一途了。「自此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時跨驢攜酒,從一二奚童,縱游西湖以自樂。」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韓世忠從此銷聲匿跡了。 「國仇未報壯志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當韓世忠騎著蹇驢,躑躅於煙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