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俄國作家伊凡蒲寧所有短篇小說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俄國作家伊凡蒲寧所有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2-28 17:07:35

㈠ 有哪些中國作家受了蒲寧的影響

伊凡·蒲寧(1870-1953),也譯作「布寧」,俄羅斯作家。生於俄國中部波羅涅日市一破落貴族世家。由於家境貧困,中學未畢業就步入社會。做過校對員、圖書館員、助理編輯等。曾受教於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等作家,並為高爾基主辦的知識出版社撰過稿。1909年被選為科學院名譽院士。十月革命爆發後,他持敵對立場,於1920年流亡國外,僑居法國直到去世。蒲寧的創作生涯始於詩歌,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說。1903年以詩集《落葉》獲莫斯科學術院的普希金獎。193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1870~1953)俄國作家。主要作品有詩集《落葉》,短篇小說《安東諾夫的蘋果》、《松樹》、《新路》,中篇小說《鄉村》等。193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由於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 
蒲寧於1870年俄歷10月22日生在俄羅斯中部沃羅涅什鎮的一個破落地主家庭,祖上曾是顯赫的貴族。當時俄國宣布廢除農奴制已有10年,他的父親是個喜歡及時行樂的人,祖上的家業日見衰敗,只剩了一個庄園。童年的蒲寧在遍地都是花卉芳草、莊稼林木,一片宜人的田園寧靜氣氛中度過的。美麗的自然景色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並對他以後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影響。 

㈡ 俄羅斯作家布寧因哪部作品獲得諾貝爾獎

俄羅斯作家布寧因《米佳的愛情》獲諾貝爾文學獎。

《米佳的愛情》是俄羅斯作家伊凡·布寧創作的中篇小說。布寧因《米佳的愛情》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米佳的愛情》描寫了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米佳和戲劇學校學生卡嘉浪漫而痛苦的悲劇式愛情,卡嘉為了當名演員而投入校長的懷抱,對米佳忽冷忽熱,米佳心灰意懶,一度同視為卡嘉替身的女僕幽會,最後因絕望而開槍自殺。

(2)俄國作家伊凡蒲寧所有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米佳的愛情》作品評價

1、法國詩人亨利·福雷納埃:「蒲寧這部非凡的小說是出自擁有屠格涅夫和列夫·托爾斯泰的那個時代的俄國小說巨匠之筆。」

2、評論家斯捷布恩認為,蒲寧成功「挖掘了位於兩個世界之間的作為實體的、源於人的自然狀態的愛情悲劇」,它也正是米佳悲劇的實質所在。

3、丹麥文學批評家勃蘭兌斯:「我讀了《米佳的愛情》的法譯本後,大為激動。我嘆服於小說對愛情分析的細膩,我不能不表達我對小說的贊賞。」

4、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在《米佳的愛情》中,蒲寧以對心理的全面的嫻熟把握,來剖析年輕人的情感。在這種心理把握中,感官印象和心理狀態得到了出色處理,這是特別不可或缺的。」

㈢ 求伊凡·蒲寧文集

沒有TXT版本的,只有PDF格式的。

總共5卷。

㈣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的人物經歷

蒲寧於1870年俄歷10月22日生在俄羅斯中部沃羅涅什鎮的一個破落地主家庭,祖上曾是顯赫的貴族。當時俄國宣布廢除農奴制已有10年,他的父親是個喜歡及時行樂的人,祖上的家業日見衰敗,只剩了一個庄園。童年的蒲寧在遍地都是花卉芳草、莊稼林木,一片宜人的田園寧靜氣氛中度過的。美麗的自然景色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並對他以後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影響。
破落的家庭使蒲寧少年早慧,他從小酷愛文學,崇拜普希金、萊蒙托夫等俄國古典詩人,盡管命運不濟,他卻接受了世襲的貴族的許多階級偏見。他對自家的高貴門第十分自豪,對本家族昔日的豪華生活十分嚮往,深深感到生不逢時。
蒲寧的大哥是家中惟一的大學畢業生,他因為參加民意黨的活動而被捕,出獄後一直在家受監視。年輕的蒲寧就在大哥的指導下自修並開始詩歌創作。他在創作中顯示了出色的才華,17歲時便首次在《祖國》雜志上發表詩作《獻在曼德遜的墓前》。
由於生活的貧困,蒲寧讀完中學便獨自出外謀生,他先後當過圖書館的小職員、政府部門的統計員,他擺過書攤,還斷斷續續地為幾家報館工作過。後來雖然也曾上過大學預科,還進莫斯科大學念了一年書,但終究未能完成高等教育。貧困的生活沒有使他意志消沉,他寄情於詩歌創作,始終保持著愉悅的身心。各種各樣的職業使他增長了見識,豐富了閱歷。 伊凡·阿歷克謝耶維奇·蒲寧1891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在露天下》,後來又出版了詩集《落葉》,這兩部詩集可以說是俄國優秀詩歌的藝術楷模。同時蒲寧還致力於翻譯歐美著名詩人拜倫、朗費羅等人的作品。1901年蒲寧由於詩集《落葉》而獲得俄國科學院頒發的普希金獎金,因此成為全國著名的詩人。在他早期的詩歌中充分反映了作者對童年時代家鄉田園生活環境的熱烈感情。
從19世紀最末幾年開始,蒲寧轉入小說創作。中篇小說《鄉村》(1910)通過農民庫茲瑪的破產和四處流浪的不幸遭遇的描寫,突出地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失敗後,農民失去土地、自由和希望破滅和痛苦命運;另一部中篇小說《乾旱的溪谷》則揭露了俄國貴族精神腐敗和經濟衰落的社會面目。
1905年後,蒲寧拋開一切事情出國旅行去了。他用了數年的時間周遊世界很多地方,足跡幾乎遍及整個歐洲,並到過非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四齣旅行既增長了知識又鍛煉了身體。沿途他一邊了解民風民俗,欣賞優美的自然景色,一邊寫了很多描述異國風土人情、神話故事的詩歌,如《海神》、《該隱》、《太陽廟》等。1909年蒲寧被推舉為俄國科學院院士。
1911至1912年間,蒲寧又創作了一系列取材於農村生活的短篇,有《歡樂的庭院》、《夜話》、《一百零八》等。蒲寧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日臻完善,他的小說題材也開始變得多樣了。
蒲寧在遵循果戈理、屠格涅夫開創的、列夫·托爾斯泰推向高峰的俄羅斯文學的偉大原則中是做出了一定貢獻的,他繼承和發展了俄羅斯現實主義的傳統,所以1914年曾被《真理報》譽為與高爾基、阿·托爾斯泰相並列的重要作家。西方評論家把蒲寧看成是俄國文學中最後一位具有特色的文體作家,並認為他對俄羅斯鄉村社會傳統的敏感分析和對那裡的環境氣氛的卓越描寫足以產生一種縈繞於人們心頭的、真摯而強烈的感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蒲寧再次出遊歐洲和東方各國,後來寫成了短篇小說《弟兄們》和《來自舊金山的先生》。他的感情色彩主要是傾向於對舊貴族衰敗命運的悼念和對沙皇政權即將滅亡之前所謂俄羅斯傳統消亡的追懷。正是這種沒落的、懷舊的情緒直接造成了蒲寧對十月革命的抵制,他沒有像高爾基、阿·托爾斯泰那樣去迎接蘇維埃政權的新生,當革命到來時,他起初茫然不知所措,繼而採取公然敵視的態度,在刊物上咒罵革命,最終抱著咒詛態度,逃離了祖國。
1920年10月26日,50歲的蒲寧擠上了開往法國的最後一艘郵輪。他在驚恐混亂的人群中向自己的祖國留下了難忘的一瞥。他對這里的土地是懷有深厚感情的,他留戀那裡的一切,但頑固的舊貴族立場又促使他對紅軍的即將到來懷著莫名的恐懼情緒,他在惆悵的心情中,踏上了流亡的道路……
後來,他在短篇小說《最後的撤退》中曾對自己的復雜心情作過真實的描述。這位已經在俄羅斯文學史上建立了卓越聲譽的詩人兼小說家,由於政治觀念的不同,終於成了一名流亡者。從此以後他雖然日思夜念俄羅斯大地,但一直未能再見到她。
到了法國之後,蒲寧定居在巴黎,因為他的成就和名聲成了當時逃亡到法國的白俄知識分子的頭面人物。然而流亡異國的蒲寧越來越悲觀、苦悶、消沉。在他身上逐漸出現了一種由於想像中的俄國理想貴族社會的失敗而產生的憂鬱症和隨之而來的懷鄉病,他沉湎在唯心主義和悲觀主義之中,失去了對社會研究和觀察的興趣,文思枯竭,只能寫些早年的回憶,抒發一下個人內心的感受。他的作品也就成了無本之木,常常為主觀臆斷和偏見左右。他的這種思想苦悶、精神幻滅的情緒具體地表現在短篇1923年小說《完了》(1923)之中。這篇作品揭開了蒲寧「流亡文學」的第一頁。
不久,蒲寧再次游歷了歐洲、亞洲和非洲,但是,以往周遊世界時的輕松和悠閑心情卻不復存在了。如今的他是一個背井離鄉的流亡者。游歷之後他創作了《米佳的愛情》(1924)、《阿薩涅夫的生活》(1927)、《莉卡》(1933)、《幽暗的鄉間小徑》(1938)等近兩百個中篇小說和自傳體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3)、回憶錄《不幸的日子》(1926)。這些作品的情調大都很沉悶,悲觀,其中人物的命運也都很凄慘。
這一時期蒲寧的作品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遠遠不能與他過去的作品相比,消極和失望情緒籠罩著他作品的全部,他的藝術才能從逃亡到法國之後就幾乎喪失殆盡了。
思鄉的情緒時時刻刻地牽動著蒲寧對俄羅斯大地的嚮往,要回到祖國去的想法一直支撐著他的創作和生活。1937年和1941年他曾兩次寫信給阿·托爾斯泰和捷列曉夫,表示了要求回歸祖國的意願,但不久希特勒就發動了對蘇聯的進攻,此願未遂。在德國軍隊佔領法國期間,蒲寧停止了寫作,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營救蘇軍俘虜,並在抗擊法西斯地下斗爭中作出過一些努力。他的最後作品是出版於1950年的《回憶與描寫》,文中攻擊了高爾基等許多作家和詩人,表明了他立場的頑固性和搖擺性。
1953年11月8日,流亡33年的83歲的蒲寧在巴黎病逝,終究未能落葉歸根。

㈤ 俄國作家伊凡.蒲寧寫<深夜>時所處時代背景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蒲寧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對妻子真摯的愛意,通過對妻子哭泣和認錯的描寫充分反映了自己內心的愧疚之情

㈥ 伊凡·克利瑪(Ivan Klima)他寫的小說有哪些

伊凡

㈦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的創作特點

蒲寧的小說雖然人物性格特徵有時比較模糊,缺少復雜尖銳的情節結構,但他的小說卻從來不缺乏對人性的張揚和對生命價值的高度尊重與關注。蒲寧小說具有的文化內涵使他的創作致力於人性的張揚和生命情懷的關注,使文本不僅成為文化的載體,同時使他的作品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蒲寧不是哲學家,他的作品卻充滿人生的哲理。
蒲寧在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等作家的直接影響下,對俄國處於歷史大變革前的社會生活,特別是農村生活作了真實而深刻的反映,他以嚴瑾的藝術創作態度抵禦了單純追求華麗詞藻的誘惑,從不粉飾目睹的一切,而是真實地予以反映,蘊涵著許多對祖國對人民的理性思考,對貧苦農民寄予了很大的同情。蒲寧的早期作品與契訶夫有著較為明顯的創作上的聯系。尤其在其早期的短篇小說中,像契訶夫那樣,他以驚人的洞察力來觀察生活的全過程。然而,蒲寧對待生活矛盾的態度又不同於契訶夫,他總是力圖用人生的普遍規律,用生、死和愛交織在一起的悲劇性的普遍規律來解釋種種沖突。這樣一來,便把社會矛盾轉移到一個哲學的、「全人類」的領域中去了,愛情、生命、死亡等「永恆主題」成為蒲寧創作關注的重點。正是通過這種永恆主題,俄羅斯現實主義的傳統和文學發展的新趨勢在蒲寧的創作中得到了獨特的體現。
蒲寧的小說重視對「瞬間一永恆」模式愛情的捕捉與把握,以形式短暫的愛情來抵消無常生存的困頓與荒謬,以悲劇的力量震撼平凡、庸常的人性,以愛的「烈焰式」的激情宣揚一種至愛至美的理想。在愛情中,蒲寧找尋著人性的價值,通過對愛情的書寫,他達到了對於人存在本質與意義的拷問與洞察。在一個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中,他在汲取著最為原始卻也最為美妙的純真的感情。在處理一系列情感的過程中,作家最為看重的是主人公之間超出倫理色彩的純粹的真情;而現實層面的道德探索則始終處於一種從屬的、次要的地位。在情與理、超世的真愛與現實的習俗面前,作家明顯是一個至情主義者。「然而與此同時,他又能寫出愛的偉大力量。對他說來,愛要比一般想像的要博大和豐富得多。」
古往今來,有無數讓人盪氣回腸的愛情故事被作家們詮釋得可歌可泣,可感可嘆,而在蒲寧的愛情小說世界裡,走的卻是另外一條路,他沒有將胸懷與熱情投放在拯救俄羅斯民族未來、尋求革命道路以找到前進的方向上,他也沒有將悲傷的因子植入人心的最底處而去探討人性的惡的曲折變化,相反,他開辟了一條「幽暗的林間小徑」,獨自一人在走著自己的路,在「小徑」的兩邊,有歡樂也有悲傷,有甜蜜也有傷痛,有生有死,有恨有愛。一樣是描述著俄羅斯人民或者域外個體命運的起伏突變,一樣對於悲苦的人生懷揣著悲憫的至真至善的情懷,一樣注重於美好生命的花開花落,一樣傾聽並感受著底層民眾心底的曲折隱情,在通往抒寫生命、抵達拯救人類的最高目標的層面上,可以說蒲寧與以往的文學大家殊途同歸,與他們一起撐起了俄羅斯文學耀眼別致的星空。
生與死在蒲寧筆下有著別樣的單純與質感,但也不僅僅是生的禮贊,生的悲歌或死的哀嘆。如《在巴黎》中那對剛結合的夫妻被死亡拆散,婦人將臉緊緊地貼著大衣,呼天搶地地坳哭上天憐憫憐憫她;《寒秋》中的女主人公一直在懷念著早逝的丈夫的囑托。在這些小說中,一方已經伴隨死亡永遠消失,一方仍舊艱難地在塵世上躊珊地活著。每個人的生命彷彿都在一種未知的狀態下存活著,在蒲寧看來,每個人的生命都如同大海上漂浮著的一葉扁舟,脆弱是它的本性,也許在不經意間,生命之舟便會被迎面趕來的航船或突襲而來的颶風給顛覆了。要想求得生命的絕對的安全和保障,那是不可能也不存在的虛無與想像。即使在蒲寧最早的作品中,那天真爛漫的童年往事中已含著哀痛與傷殘,如《塔妮卡》。生命因自身邏輯或者片刻輝煌,或者永難逾越習俗的那道高牆不得不領受生死的考驗,生活的縱橫裂隙在歲月中彌合,別樣的經歷與體驗卻不能揮去,缺憾仍在,傷殘猶存,比如《伊達》。
蒲寧不奢望能夠虛構出一些人們渴望的虛像,藉以了卻本來就困頓與疲憊的人生。他一生顛沛流離,在有生歲月里,他是最熱戀故土家園,最嚮往歸家的一個人。命運與時局偏偏使他的願望終究不能實現。在生存世界中,從少年時候開始,他便見識了很多的流血和普通個體的生老病死事件,而後來的飄零歲月更增添他人生旅途中無常與浮生若夢的意識。在個體「生」的一剎那,就註定了向「死」的一步步靠近,死亡對於蒲寧來說不僅是必然的,而且隨時都可能出現。所以在生之行板上,死亡是潛伏著的,生與死是緊密相連的。這樣,死亡就更加重了生之非理性與不可理喻性,而在生與死之間,唯有那有限的「愛」才能使活著的意義得到讓釋與拯救。在生死交織的這根鏈條上,惟有愛是永葆活力與長存的寶貴元素。他尋覓著一種方法藉以傳達他所發現的終極意義與想法,也是在這一層面上,蒲寧顯示出了他對於死亡的態度與超越:「可憐的人心便感到了快樂和安慰:世上沒有死,存在過經歷過的東西不會滅亡!只要我的心靈,我的愛,我的記憶活著,就不會有離別和失落。」在這樣的高度上,他實現了對於死亡的獨特理解與超越。
在蒲寧的愛情小說中,幾乎一直就只有一個主題—美好,越是美好,它就越脆弱,所以蒲寧愛情小說的結局多是死人,彷彿愛情的祭品。在他的小說中,不存在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主要以景物描寫、意識流連綴成篇,塑造了多類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他筆下的女性形象,多是芙蓉般的蟀女和牡丹一樣的貴族女性,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表現了女性特有的柔美與堅毅。
在蒲寧的短篇小說中,人性的善惡、美醜的交織與沖突構築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人性的黑暗往往釀成了一樁樁命運的悲劇,而人性的光明又促使人在悲劇的痛苦中反思生命的軌跡,探求幸福的道路。如同蒲寧所說的,「幸福只給予懂得幸福的人」,也許悲傷與痛苦會迫使人思考幸福的涵義,不斷提出對幸福的追問。 蒲寧深受法國19世紀末葉高蹈派的影響,但他同時又反對先鋒派創作傾向而熱烈信奉普希金的浪漫主義詩歌傳統。在他的詩歌中,大都是贊美河山、謳歌散發清香的鄉村和遼闊的森林原野。他通過描繪自然風光來抒發心中的感受和聯想,表現出對往昔貴族地位的留戀和家業衰敗的惋惜,文筆生動細膩。
蒲寧繼承了俄羅斯文學傳統,但在描寫自然方面獨出心裁,不同於傳統文學描寫。自然深深吸引著蒲寧,在他的心中已刻上了深刻印記,在蒲寧看來,自然植物有著靈動性,他通過作品體現出內心的想法。
自然界的樹林在蒲寧筆下充滿著動感,有散著清新氣息的白色的樺樹、金色的陽光、顫動的光線、叮當的馬鈴聲、鳴唱的小鳥等,蒲寧在描寫自然界的植物時,使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閱讀這些作品會讓讀者在聽覺、視覺、觸覺方面有所感受。因此曾有人說蒲寧的作品己成為俄羅斯經典散文的範例,這是因為他在描寫俄羅斯的自然、人物、農民時表現出驚人的技巧,語言上具有精練、明快的特點,給人以音樂享受。在俄羅斯白樺樹是非常普通的一種樹木,蒲寧作品中經常提高白樺樹,並對白樺樹做細致的描寫,在蒲寧筆下,有時候自樺樹會低聲吟唱,如《故園》中的輕風吹過,白樺樹葉就會竊竊私語,田野的風吹過,白樺樹葉就會沙沙作響等。有時候白樺樹光彩奪目,如《故園》中的白樺樹在太陽的照耀下,光禿禿的枝條也變成了銀白色,沐浴在晨曦中好像塗上了迷人的淡紫色,給人以遐想。蒲寧賦予白樺林不同的特徵,將白樺樹描繪得形神兼備,給人帶來極大的影響力。在蒲寧筆下「自然具有各種各樣的性格特徵,甚至是細微的特徵和典型鄉村生活所有的細節,蒲寧都事無巨細地一一展現。」白樺樹具有了靈性,宛如美麗的少女,在微風中輕輕細語,在和煦的陽光中美麗照人,蒲寧將白樺樹描寫的形神兼備,給予人們無限的遐想,蒲寧不僅描摹鄉村的自然景物,還大力描繪鄉村動物。在蒲寧筆下,燕子、獵狗己不再是簡單的動物,而是富有感情的存在,能和人們進行交流溝通,與人們和諧共處,充滿著靈性,這使蒲寧筆下的鄉土世界更富有感染力。
蒲寧喜歡對鄉村自然中的動物做人格化的描繪,賦予動物靈性,在蒲寧眼中,燕子是美人,這些美人在閃電般的飛翔,還發出幸福的聲音,有著粉紅色的胸脯,藍色的頭顱,都讓人感受到燕子的美,賦予燕子溫柔、可愛的靈性。在蒲寧看來,燕子是多情的俄羅斯少女,有著少女的靈性。俄羅斯人鍾情於馬,蒲寧也喜歡馬,他對馬觀察的很仔細。俄羅斯人鍾愛的馬是非常漂亮、壯實的,整天會用牙齒把燕麥磨成奶汁,摸一下它的臀部會讓人感覺快慰等。在他的筆下馬不僅僅是供人使喚的牲畜,己成為人類親密的朋友。所以在他的筆下,寒鴉也有了修女的模樣,它們相互依偎,被雪發出的五光十色的閃耀弄得眯起了眼睛等。在蒲寧眼中,動物是富有情感的,蒲寧把這些動物當自己的朋友,詞體現在作品中就是賦予動物人格化特徵。同時,蒲寧對動物細微的動作也進行了出色地描寫,如《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中的獵狗,獵狗查爾瑪在池塘中喝水,撲通一聲掉進水中。它小心的向前游,耳朵豎起,義突然向後轉,好像怕水深似的,逃到岸上後抖動身子,水沫都濺到了我們身上。然後還坐在我們身邊,一會看看這個,一會有環顧四周等。蒲寧賦予查爾瑪頑皮、活潑的靈性。另外,蒲寧還會把自己的處境與動物聯系起來。蒲寧在作品《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中,用小馬駒的生活處境暗指自己的處境。這里的小馬駒成了蒲寧的貼心朋友,表面上是寫小馬駒,其實是在寫自己。
蒲寧是一位極具藝術個性與成就的作家,雖然他以詩歌創作登上文壇,但小說成就卻遠遠超過詩歌。與普希金、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現實主義作家相比,他的小說缺少對典型人物形象的刻意塑造,對完整情節的精心安排,而更注重追求藝術的空靈和對生活的詩意處理。他的小說散發著濃郁的抒情性,其情節的淡化、語言的詩化、刻意營造的詩意氛圍等特徵賦予小說一種別樣的精彩。蒲寧小說因具有詩化小說的諸多特徵而改變了俄羅斯傳統小說敘事的風格,使小說以抒情為主導,因此他的小說無論從內容還是從表現手段到語言風格與傳統小說相比,都具有新的發展和超越。
抒情性是蒲寧小說的突出特徵,他的小說躍動著一種難以抑制的情緒,這種情緒的外化是通過超越性視角的運用達到的.這種視角使作者的情感、思緒透過敘述者、人物傳達出來。不僅如此,這種情感和思緒還滲透到聚焦對象中去,尤其是滲透到了自然景色的描寫中去,從而使得蒲寧的小說具有濃郁的抒情特色。
蒲寧小說抒情性在結構上體現為情節淡化,這也是蒲寧小說詩化的又一個突出特徵,這在蒲寧小說中表現為:在情節發展中置入大量的抒情插筆從而極大地壓縮了情節的敘述,有時甚至使情節的發展、高潮消隱在其中,而開放式的開頭和結尾也打破了小說情節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完整性,從而使小說情節更趨淡化。這種開放性的情節結構指向的是過去和現在,甚至是未來,從而在三者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凸現了作品的主題,為作者抒發哲理性思考提供了途徑。
蒲寧小說在題材選擇上往往趨向於拾取小型題材,在內容和文字上,強調抒寫情緒、印象和氣氛,注重遣詞造句和詞的色彩及音響效果,同時還強調意義色彩、聲音等的結合,使作品呈現出光影聲色豐富的特點。詩歌、小說、音樂和繪畫這幾種藝術在其作品中相融合並產生永恆的魅力。
蒲寧所描寫的多半是自己所熟悉的田園風光,他用畫家的筆法把它們如實生動地再現出來,充分運用印象主義畫派的手法一光與色來描繪大自然,給人一種
透明和清晰之感。蒲寧對色彩的感覺是一流的,流星在夜空中畫出「火紅的線條」、深不可測的蒼彎「黑里透藍、繁星閃爍」、清晨果園籠罩著「淡紫色的薄霧」、光禿禿的樹干兀立在「湛藍的天空下」、鶴雛盤旋在「澄碧的空中」、落日顫抖不已的「金光穿破陰沉沉地壓在地面上的烏雲」、「沉甸甸的鉛灰色的烏雲上方的水汪汪的淺藍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閃著光」(《安東諾夫卡蘋果》),而從快速行駛的火車上望去,樹林是「暗藍的顏色」,樹林頂上則是「略帶鉛灰色的乳白色的霧」(《新路》)。這奇絕的詞句,斑斕的色彩,堪稱一絕。蒲寧採用印象派的並列筆觸畫法即色調並列的方式使色彩具有了流動感,使浮光即逝的色彩效果躍然紙上。當時與蒲寧關蒲寧的小說除了有大量的自然環境描寫外,其小說人物的塑造也極具個性。
他具有一種能再現俄羅斯典型性格的既追求真實又技藝精湛的天賦,他筆下的人物不僅具有歐洲傳統肖像畫對形的塑造,更多的則是印象派的人物畫。光色等印象主義手法的運用,增強了畫面的表現力,給人物以色彩和生命,使其以可視性的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他尤其擅長運用色彩塑造人物性格,一改在情節的發展中塑造人物性格的傳統模式。從這一角度說,他的小說人物呈現出淡化傾向,本節試圖分析蒲寧是如何運用傳統肖像畫法和印象派人物畫法,不僅塑造出可視的、鮮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寥寥幾筆就將人物的性格外化出來。
蒲寧小說語言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他不僅善於運用像音符一樣的文字和具有象徵意義的音素使小說籠罩在詩意的氛圍中,而且精於運用排比、倒裝、對偶、平行結構和俄語成語等手段,使小說具有詩歌的節律,還擅長在小說中運用音樂的旋律結構,從而與屠氏區別開來,形成了極富個性特徵的節奏模式一舒緩的節奏,使小說具有了歌的性質。
蒲寧在描繪愛情時,追求著靈與肉的統一。在這一點上,他與許多作家是不同的。同為描寫愛情的大師,屠格涅夫筆下的愛情,更多是精神性的,柏拉圖式的愛情。這種愛情基於男女主人公對共同的信仰、價值觀和理想的追求,尤其在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中,男女追求的愛情「並不是一種超社會超歷史的存在,而是與一定的社會理想相互滲透的」,而蒲寧的大多數愛情小說,對筆下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在精神追求上著墨不多,更看重男女在感情上的相悅,以及由此產生的肉體之愛,小說情節一展開,就立即切入愛情的實質—肉體的交歡。
無論是《安提戈涅》、《魯霞》、《在巴黎》,在簡短的敘述之後,男女主人公之間就產生了無法遏制的肉體之愛。

㈧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的主要作品

年份作品名體裁發表刊物1887年《迷戀》長篇小說1887年5月《鄉村內乞丐》容詩歌《祖國》1894年《鄉村草圖》短篇小說《俄羅斯財富》1895年10月《天涯海角》短篇小說《新言論》1897年《在天涯》短篇小說集1900年《安東諾夫卡蘋果》短篇小說1901年《落葉》詩集1903年《末日》短篇小說1910年《鄉村》中篇小說1912年《蘇霍多爾》中篇小說1914年《弟兄們》1915年《舊金山來的先生》短篇小說1921年《舊金山來的先生》小說集1925年《米佳的愛情》中篇小說1926年《中暑》詩文集1933年《阿爾謝尼耶夫的生活》自傳體長篇小說1937年《托爾斯泰的解脫》 哲理性文學著作1940年《在巴黎》小說1943年《幽暗的鄉間小徑》小說集

㈨ 俄國的作家蒲寧認識嗎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

1920 年6 月26 日,正當蘇聯紅軍向黑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薩挺進之際,一個五十來歲小個兒的俄國人擠上了從這里開往法國的最後一艘輪船,他在驚恐混亂的人群中向自己的祖國留下了難忘的一瞥。他對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懷有深厚的感情,但頑固的舊貴族的立場又促使他對紅軍的即將來到懷有莫名的恐懼情緒,他在惆悵的心情中踏上了流亡(法國)的道路。十三年後的一天(1933.12.10),瑞典文學院以由於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而授予他1933 諾貝爾文學獎,給這位流亡者帶來了福音。這個人就是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Ivan Bunin,1870~1953)。

在長達三十三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競爭活動中,從沙皇統治下的舊俄到十月革命勝利後的蘇聯,尚無一位作家獲過諾貝爾文學獎。是這塊土地上沒有世界聲譽的作家嗎,答案是肯定的。托爾斯泰、高爾基曾都相繼提名過,但都未獲獎。瑞典文學院也在考慮讓這一幅員廣闊的土地上出一名獲獎作家。

1923 年,蒲寧被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推薦,同時被推薦的還有高爾基。從1923 年開始,蒲寧和高爾基幾乎每年被提名。諾貝爾委員會曾於1918 年和1928 年,委託有關專家撰寫過高爾基作品的研究報告,而報告者卻以所謂高爾基「和他祖國文化生活有密切關系的政治活動」為由,不予推薦,提醒瑞典文學院把目光轉向了流亡國外的作家蒲寧,命運為這位流亡作家帶來了好的轉機。

說來也巧,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生前在俄國的巴庫擁有油田。他的侄子伊凡·諾貝爾在他叔叔死後一直負責經營那份產業。而蒲寧一直是伊凡·諾貝爾崇敬的作家之一,並有著密切的聯系。伊凡·諾貝爾也是這一年頒獎慶典的座上賓,他雖然不直接參予評獎,但他的地位和影響自然起到了相當的作用,使俄國、法國許多作家都為蒲寧作宣傳,造輿論,終使他從該年度三十位侯選人中脫穎而出。

蒲寧於1870 年俄歷10 月20 日出生在俄羅斯中部沃羅涅什鎮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從小生活在濃郁的文學氣氛和優美而寂靜的田園中。由於家境貧困,中學未畢業就步入社會,當過校對員、統計員、圖書管理員、報社記者。曾受教 於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等作家,並為高爾基主辦的知識出版社撰過稿。1909年被選為科學院名譽院士。十月革命爆發後,他持敵對立場,於1920年流亡國外,僑居法國 直到去世。

蒲寧的創作生涯始於詩歌。1887年開始在報紙上發表詩作。1898 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詩集《在露天下》,此後寫了許多著名的作品,如短篇小說《安東諾夫卡蘋果》(1900)、《夢》(1908)、《弟兄們》(1914)、《從舊金山來的先生》(1915)及中篇小說《鄉村》,1903年以詩集《落葉》獲莫斯科學術院的普希金獎。蒲寧的創作為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和繁榮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十月革命爆發後,蒲寧從舊貴族階級的立場出發,反對和詛咒革命,流亡法國後,曾游歷歐洲、非洲和亞洲,寫了《米佳的愛情》、《幽暗的村間小徑》等兩百個中短篇小說。《從舊金山來的先生》是蒲寧的代表作。

蒲寧的創作繼承了俄國古典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是寫作中短篇小說的高手。他的小說不太重視情節與結構的安排,而專注於人物性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語言生動和諧,富於 節奏感,被高爾基譽為「當代優秀的文體家」。

1933 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大會在瑞典皇家音樂宮舉行。按規定必須在會場懸掛得獎國的國旗,然而,這一次例外,因為蒲寧不能代表十月革命勝利後的蘇聯,他是從舊俄帝國文壇出來,革命後又逃亡國外的作家,沙皇的「三色旗」早已被社會遺棄,於是,授獎大廳借諾貝爾生辰一百周年,掛起清一色的旗幟——瑞典國旗。蒲寧親臨斯德哥爾摩領獎。

1953 年11 月8 日,蒲寧在巴黎逝世。

㈩ 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那些

太多了
我就說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吧
葉芝《塔樓》詩集
T.S.艾略特《荒原》長篇詩歌,共477行
海明威《老人與海》小說
川端康成《雪國》
帕慕克, 奧爾罕《我的名字叫紅》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