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陳忠實小說反映的是歷史還是現實
從放逐意義到重建意義的現實主義文學主潮——小說創作30年概說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當代文學也是如此。新時期文學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路走過來,一直走到新世紀,也是30年的歷程。在我看來,改革開放這30年的文學絲毫不會遜色於現代文學的30年。更重要的是,中國現代文學開創的優良傳統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得到了有力的繼承,其中就包括以社會擔當為宗旨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改革開放30年可以說是為現實主義文學主潮推波逐浪的30年,這一點突出體現在小說創作之中。
改革開放的新形勢首先為現實主義的正本清源提供了可能性。現實主義文學不僅意味著一種創作方法,也意味著一種世界觀,也就是說,現實主義文學是以現實主義的世界觀為根本原則的。現實主義的世界觀強調對自然、現實的忠誠態度,是人類最早成型的世界觀,與人類的思維史相伴而生。它體現在現實主義文學理論中,最基本的內涵便是要求文學藝術客觀再現社會現實。中國當代文學中的現實主義曾經在政治的強烈干預下將一些偏執的觀點推向極端,出現了敘事與意義之間的嚴重錯位。因此,粉碎「四人幫」之後,文學界在清理和批判過去在現實主義理論中的偏執觀點時,勢必就要對以往的宏大敘事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建立起新時期文學的宏大敘事,這種宏大敘事使現實主義的敘事與意義協調起來,再一次發揮了現實主義文學干預社會、啟迪心智的巨大作用,也為改革開放起到了思想先導的作用。中短篇小說創作幾乎就像尖刀兵一樣正面出擊,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再到改革文學,作家緊跟著時代的步履,一批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的作品應運而生,《人到中年》、《天雲山傳奇》、《犯人李銅鍾的故事》、《蝴蝶》、《啊》、《大牆下紅玉蘭》、《開拓者》、《赤橙黃綠青藍紫》、《禍起蕭牆》、《張鐵匠的羅曼史》、《綠化樹》等,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尤其可貴的是,作家們在較短的時間內還寫出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芙蓉鎮》《將軍吟》《平凡的世界》等直接表達社會心聲的長篇小說。由此可見,新時期開始的小說創作充分展示了撥亂反正宏大敘事的社會和思想功效。隨著現實生活的日新月異,作家們感到撥亂反正的宏大敘事難以表現新的現實,現實主義的敘事與意義之間再一次出現緊張的關系。一些作家試圖解除現實主義敘事中的意義承載,於是就有了20世紀90年代初的「新寫實」潮流。「新寫實」強調零度情感,強調原生態,強調還原生活。它帶來兩個後果,第一個後果是使得現實主義文學更加註重日常生活寫作,接近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也大大拓寬了小說的思想空間。如《風景》、《煩惱人生》、《新兵連》、《塔鋪》、《官場》、《一地雞毛》、《活著》、《許三觀賣血記》所反映的均是人的生存狀態,尤其是普通人的世俗生存狀態;而像王安憶的《長恨歌》、林白的《一個人的戰爭》等女性寫作,承續了現代文學以張愛玲為代表的日常生活敘事傳統,關注人的命運和人生問題。第二個後果則是使現實主義文學有了疏離意義、放逐意義的傾向,一些作品越來越形而下,甚至演變為慾望化寫作。總的來說,上世紀90年代初期和中期,現實主義在社會轉型的現實面前,其意義承載力受到嚴峻的考驗。現實主義作家們在不斷地探索和追求。陳忠實的《白鹿原》力圖跳出革命史敘事的樊籬,挖掘出中國現代農村變遷的深厚文化內涵。張承志的《心靈史》、史鐵生的《務虛筆記》等作品完全擺脫了宏大敘事的政治功利性,直接進入到人的精神層面,仍然體現出現實主義的思想力度。這段時期可以看做是現實主義文學由放逐意義向重建意義轉化的過渡時期。
自90年代向縱深發展以來,中國進入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這是一個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偉大時代,對現實主義文學提出了挑戰。顯然,那種完全形而下的敘事甚至慾望化寫作,是不可能真正再現這一現實的。作家們首先需要對時代特徵作出新的意義闡釋。於是現實主義文學開始了重建意義的探索。這個重建意義是建立在改革開放的基礎之上的,它大大開闊了現實主義的敘述空間和敘述能力。從現實感出發,作家追求的是社會意義,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直面現實問題。曹征路可以說是這方面的代表性作家。如他的《那兒》、《豆選事件》以鮮明的現實主義態度直視社會現實中的政治問題,以強烈的批判精神臧否現實。還有如劉繼明、胡學文、陳應松、劉慶邦等一批作家的中短篇小說,在反映現實生活中,承續了以魯迅為代表的「改造國民性」的啟蒙思想,揭示了當代社會的「新國民性」問題。重建意義還體現在小說精神內涵的擴充上。如遲子建、魯敏、鍾晶晶等作家始終不渝地發現人性美好善良品質;而像蔣韻的《心愛的樹》、葛水平的《喊山》、溫亞軍的《馱水的日子》等完全是從精神性進入構思,充溢著綿長的人文情懷。新世紀以來更涌現出一批意義深厚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如張潔的《無字》,充分吸收了現代思想成果,對歷史和現實的把握更加清醒更加透徹,作者通過一個愛情故事來回顧和總結歷史,駕馭自如地涉及到政治、文化、經濟各個方面,對歷史的認知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這種深度和高度是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礎上的傳統現實主義所無法達到的,這是現代思想燭照的結果,也充分展示了現實主義思想實踐的廣闊性。鐵凝的《笨花》,關涉到20世紀以降中國社會最深刻的變革和中華民族最深重的災難,但如此宏大的主題卻是通過華北平原的一個山村裡日常生活的肌理展示出來,小說通過一個山村的故事將偉大與平凡、國事與家事、歷史意義與生活流程融為一體,不僅化解了宏大敘事與日常生活敘事兩種敘事方式的沖突,而且組織在一個結構中,渾然成為一曲交響中的兩個主題,大大拓展了現實主義的敘述方式。賈平凹的《秦腔》,直面鄉村的矛盾和困境,敏感地抓住了現代化給農村造成的巨大沖擊,以及在這種沖擊下鄉村復雜的情緒,為逐漸消逝的農耕文明唱了一曲悲傷哀婉的「秦腔」,賈平凹懷著一種敬畏之心去書寫這一切,濃烈的故鄉之情講述農村的深刻變化,表現出作者對鄉土中國在改革年代命運的憂思。范穩的《水乳大地》,通過滇藏地區一百年間的轟轟烈烈的故事和變遷,以及幾大宗教的交融和對人心的浸潤,展示了信仰的力量,表達出對信仰的召喚和敬意。劉醒龍的《聖天門口》,以史詩性的結構和繁復的敘述,重繪了20世紀中國革命史的地圖,表達出一種和平與和諧的人文理想。范小青的《赤腳醫生萬泉和》,重新復活了曾被撥亂反正敘事埋沒的赤腳醫生這一重要的歷史存在,有意將理性與非理性、現實與超現實、正常與非正常並置在她所述的歷史對象「赤腳醫生」里,在歷史的錯繆中去展示人物和人心,在追問歷史中重繪歷史版圖,體現出一種時代高度的歷史辯證法。
改革開放30年為現實主義文學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而現實主義文學也以豐碩的成果饋贈給改革開放時代。從放逐意義到重建意義,現實主義文學達到敘事與意義之間新的和諧,呈現出嶄新的活力。
『貳』 誰能講一下范小青的<滄浪之水>,沒看懂,呵呵...
范小青的《滄浪之水》?
貌似你記錯了吧?
《滄浪之水》的作者是中南大學文學院的教授——閻真……
范小青的主要作品有:
長篇小說:
《褲襠巷風流記》、《個體部落紀事》、《采蓮浜苦情錄》、《錦帆橋人家》、《天硯》、《老岸》、《誤入歧途》、《無人作證》、《費家有女》、《城市民謠》、《百日陽光》、《范小青文集》(3卷),
中短篇小說集:
《在那片土地上》、《看客》、《還俗》、《飛進蘆花》
散文隨筆集:
《花開花落》、《怎麼做女人》、《貪看無邊月》、《又是雨季》、《平常人生》等
閻真的主要作品有:
《曾在天涯》:真實反映海外留學知識分子生活生存的作品。
《滄浪之水》:人只有一輩子,就這樣過一生嗎?無數年輕人最喜愛的一本書。
《因為女人》:傳神的寫出年輕知識女性的苦與悲,女大學生入學必讀!
《滄浪之水》故事梗概:
父親在「我」出生那年因替同事講了幾句公道話被劃為右派,因此他還被趕出了縣中醫院,帶著「我」來到一個小山村,當了一個鄉村醫生。「我」考取北京中醫學院那年,他看了「我」的錄取通知書,吼了一聲「蒼天有眼」就一頭栽在地上。1985年,「我」研究生畢業回到省里,在衛生廳辦公室工作。此後「我」就開始了與同事丁小槐鬥心眼的「生涯」,但是每次都是「我」吃虧。廳里要整頓省內的中葯市場。「我」和丁小槐去吳山地區調查,那裡假葯泛濫,可那是馬廳長的家鄉。回來後「我」把情況向葯政處做了匯報,可丁小槐卻對處長說材料不準確。「我」把事情告訴了廳里的老辦事員晏之鶴時,他卻勸「我」學聰明點。
廳里花三十萬買了一部進口轎車。在一次支部民主生活會上,「我」把購買小車的細賬算了,但是沒提到任何人。等馬廳長離開會場後大家都批評「我」,連平時關系最好的小莫都說「我」的不是。不久以後「我」就被調離省廳辦公室,到中醫學會去了。女朋友知道這個消息,也斷然與「我」分手。
在中醫學會一呆就是四五年,在這期間,「我」同市五院的護士董柳結婚、生子,完成了人生的一個必要程序。這時,丁小槐已經提了辦公室副主任,搬出筒子樓住套間去了。
兒子三歲該上幼兒園了,本想讓他進省政府幼兒園。「我」想盡了辦法進不去,可丁小槐的兒子進去了。最後還是董柳的妹夫想了辦法,兒子才進去了。「我」嘆息自己無能。
按衛生部的統一部署,省衛生廳里抽人去湖區搞血吸蟲調查,「我」也去了。在馬廳長的授意下,調查組在選址抽樣方面均做了精心安排,結論是發病率略有下降。「我」知道數據不可靠,但因位卑言輕無法說出口。回到家裡後,「我」寫了真實情況想匿名寄到北京去,卻被董柳阻止。
這一切都讓「我」感到絕望,急得心裡發痛。
後來,馬廳長的孫女到省人民醫院輸液,幾個護士都因太緊張走了針。馬廳長夫人聽說董柳技術好,就連夜派車接來,一針就打中了。廳長夫人留她在病房陪了幾天後,主動提出把她調到省人民醫院。多年的願望一下子實現,董柳哭了。
中醫研究院原院長舒少華准備揭發馬廳長,已經有五十多個人簽名,他希望「我」簽名,「我」把事情跟晏之鶴說了。晏之鶴建議「我」當晚向馬廳長匯報,「我」經過痛苦的選擇後去了馬廳長家,把事情說了。馬廳長布置「我」去做幾件事,「我」連夜就做了。第二天舒少華的陣線就崩潰了,簽名的人紛紛找到馬廳長表示懺悔。馬廳長安排「我」報副高職稱,又參加博士考試,都通過了。年底廳里下了文,調「我」到醫政處當副處長,房子也搬套間了。
一年間,老婆調動了,房子有了,職稱有了,位子有了,工資漲了,博士讀了,說話也管用了,真像做夢一樣。後來,由馬廳長提名,「我」被任命為副廳長,分管中醫研究院。
終於有一天馬廳長對「我」說他想推薦「我」做廳長。時機成熟後,「我」建議讓馬廳長離任後出國考察,順便看看在洛杉磯讀博士的兒子。其實是為了擺脫他的「垂簾聽政」。
在父親墳前,「我」苦苦思索為何原本的意念、理想,都在不知不覺間隨波逐流走上了另一路。答案是那裡有虛擬的尊嚴和真實的利益,「我」就是因此放棄了准則信念,成為了一個被迫的虛無主義者。
終於,「我」跪倒在父親墳前,把他遺留下的《中國歷代文化名人素描》付之一炬。
《滄浪之水》的特色及評論:
《滄浪之水》,追問迷失的根因
讀長篇小說《滄浪之水》,簡直有種天機被泄露的感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察覺卻又朦朧莫辨的某些東西給挑明了,諱莫如深卻又一直有人在暗中操練並受益匪淺的訣竅給洞穿了,這怎不令人豁然復駭然?說得再明白些,也就是這小說在「弄清決定命運的無形之手在哪裡」上有所推進。雖不能說作者把世情一一看得分明,卻可以說,作品確有發人之所未發的一面,特別是對官本位文化的實際威力及其滲透程度,對權力崇拜的危害,可謂鞭辟入裡。更為難得的是,這部小說還寫出了某些看清真相的人卻又在一種更高的真實中迷失了,於是作者努力追問著迷失者之所以迷失的文化根因。這就超出一般官場小說的格局了。我以為,當下某些官場小說放到《滄浪之水》的面前會變得輕飄。
如此評價《滄》作,首先是基於目前創作中的一種風氣和弊端而發。現在官場小說或者叫反腐小說的類型頗流行,也頗受歡迎,細思之,此乃勢之所至,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為現實生活中有貪官迭出,腐敗橫流的一面,在文學中也就必然地出現強烈表現反腐反貪主題的作品。或者擴而大之,雖不一定反腐反貪,筆鋒所向,卻也離不開官場的變幻和宦海的風波。這情景不禁使人想起清末譴責小說的潮流來了。那時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等也是風靡一時。當然,那時與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在文學創作的規律上,卻不敢保證今天就一定不會重復當年的毛病。魯迅先生批評那些譴責小說大都「辭氣浮露,筆無藏鋒」,流於模式化,淺表化,而且「官場伎倆,本小異大同,匯為長編,即千篇一律,特緣時勢要求,得此為快」,又說,「惜描寫失之張皇,傷於溢惡,則感人之力頓微,終不過連篇話柄,僅供閑散者談笑之資而已」。總的意思是,它們只是滿足了社會一時的需求,停留於喜笑怒罵的痛快,缺乏藝術化、典型化的提煉,缺乏「懺悔之心」和對人性的思考,因而感人之力甚微。這不是和今天創作上的情形很相似嗎?一些作品不也是滿足於紀實、問題、案例,或只靠事件的驚人來聳動讀者嗎?
《滄浪之水》則不同。它不留情面地揭穿了虛幻的真實,深刻地揭出了權力和金錢對精神價值的敗壞,顯示出鋒銳的透視力和「片面的深刻」性。寫出非常時期人的扭曲並不太難,難的是寫出當下日常生活中人的變異和扭曲的過程。這本書的作者基本做到了。此書不但善講故事,而且訴諸哲理,不但充滿感性,而且注重智性。它不是那種講一個有趣的貪官故事再夾帶些渾笑就完事的小說,也不是對腐敗現象「譴責」一番,以取得宣洩快感的那種小說,或者以為涉筆的級別越高,貪污的金額越多,就越深刻的那種小說。它的一個突出優點是不靠驚人的故事,而是在平常生活中努力往根源上挖,努力追問時間、價值、意義等人生哲學問題,提供了一些未必准確卻是獨立思考的心得。比如,所謂孔子在知識者心中已經死去,所謂我們遭遇了相對主義,以及市場沒有終極等等,都是作者對價值失范現象所作出的思想文化評判。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將此書看作是一本思想小說,哲理小說。
然而,小說倒也並不缺乏形象的豐滿度和生動性,池大為和馬垂章兩個主要人物就寫得很有深度,既是當下活生生的人,又是當今現實某種流行思想和起支配作用的精神的代表,其復雜內涵令人深思。馬垂章那深得做官三昧的作派和嘴臉先不去說,單說池大為「殺死過去的自己」的過程則尤為驚心動魄。一開始他作為一個崇尚先賢,保持平民尊嚴,憤世嫉俗,決心要為天下、為民眾而活的耿直青年,是很可愛的。他的道德理想和價值基礎,與他的父輩們的追求,與我們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傳統緊密相連,於是表現出剛健,仁愛,慎獨,自強的情懷。後來,他發現自己「無欲則剛」了好幾年,卻一無所有,鬱郁不得志。在物質環境的擠壓和別人的勸誘之下,他忽然「大徹大悟」,心中的神聖感逐漸摧毀,並欺騙自己說,為了贏得自尊,首先必須放棄自尊。一旦拋棄操守,蔑視永恆,他就活得輕松多了。他逢迎,拍馬,出賣,討好,無所不為,短短幾年,他幾乎什麼都得到了。也許最耐人尋思的是,他後來成為反腐明星,在官場如魚得水。當然他並非不知道他失去了什麼,只是他也無可奈何。他的精神沉淪,以及他良知未泯的反省,均有相當的深刻性和警世意味。這部作品可談的東西還很多,我想指出這一點或許是最重要的。
『叄』 范小青的故事和資料
范小青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55
民 族: 漢族
江蘇蘇州人,生於上海松江。中共黨員。1978年初考入蘇州大學中文系學習,1982年畢業於江蘇師范學校(現蘇州大學)中文系,留校,擔任文藝理論教學工作。1985年初調入江蘇省作家協會從事專業創作。三歲時遷往江蘇蘇州。1969年底隨父母下放到蘇州吳江縣農村,三年後回縣城。1974年高中畢業插隊務農,後歷任大隊團支書、公社團委委員,江蘇師范學院中文系教師、班團支書、校團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第七、八屆政協委員,江蘇省青聯第七屆副主席。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江蘇省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常委會委員。社會兼職: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省政協九屆常委,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
擅於寫小巷間的人情瑣事,頗具人情味道。著有長篇小說《褲襠巷風流記》、《個體部落紀事》、《采蓮浜苦情錄》、《錦帆橋人家》、《天硯》、《老岸》、《誤入歧途》、《無人作證》、《費家有女》、《城市民謠》、《百日陽光》、《范小青文集》(3卷),中短篇小說集《在那片土地上》、《看客》、《還俗》、《飛進蘆花》,散文隨筆集《花開花落》、《怎麼做女人》、《貪看無邊月》、《又是雨季》、《平常人生》等。其作品曾獲省政府第二屆文藝大獎等。
我只找到了這個
『肆』 范小青的主要作品
范小青的作品(共34本)
最新發布
城市表情
作者:
范小青
『伍』 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的簡介
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在北京揭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內歌、散文雜文、容文學理論評論和外國文學翻譯等七個獎項共有32位作家、詩人、理論評論家和文學翻譯家獲此殊榮。蔣韻的《心愛的樹》等5篇作品,獲得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范小青的《城鄉簡史》等5篇作品,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朱曉軍的《天使在作戰》等5部作品,獲得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田禾的《喊故鄉》等5部作品,獲得全國優秀詩歌獎;韓少功的《山南水北》等4部作品,獲得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李敬澤的《見證一千零一夜——21世紀初的文學生活》等5部(篇)作品,獲得全國優秀文學理論評論獎;許金龍譯大江健三郎著的《別了,我的書》等3部作品,獲得全國優秀文學翻譯獎。
『陸』 蘇童的人物評價
著名作家莫言說:」蘇童作品中對女性的把握,我覺得好像是天生的,所以有的作家真的需要天分。對女性微妙的情感把握准確,是我望塵莫及的。「
陳建功(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蘇童是一個安靜的寫作者,他始終保持著一份平靜的心情,平靜的生活,他自稱是「老農」,像菜農一樣種自己的地,把菜提到市場上去賣。正因為蘇童總是保持著一種靜氣,使得他的作品也變得平靜,使他獲取了一種飛躍現實、超越日常生活的躍動和鮮活的想像力,使他對人性、人心、人情能做更深的開掘,有更多的發現。
雷達(中國作協創研室評論家):蘇童的短篇小說是他的作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讓你快樂卻笑不起來,辛酸卻哭不出來,展現的是復雜的人性,傳達了一種無法言傳的心理體驗。
陳思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蘇童的小說非常簡單,能用簡單的敘事去講述一個生活中並不簡單的事,沒有太多的技巧,也沒有微言大義,但讀後卻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讓你品味。大多數作家會有意識地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追求尖銳、深刻和力度,而蘇童的小說往往在簡單的還原中,蘊含了太多東西讓你去體會。他用溫情的目光看復雜的世界,看人性,這樣的作品往往讓你忘不了。
著名作家格非說:「毫無疑問蘇童是中國當代短篇小說的大師、巨匠,代表了短篇小說最高的程度」。但在中長篇上,他判斷蘇童至今未使出真正的力量:「這么多年,蘇童一直沒用特別大的力氣就把那些非常出色的作品寫出來了,所以我覺得他至少還可以寫20年,還有更好的作品還在呼喚你去將它釋放出來。」
上海市作協主席王安憶分析,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蘇童不間斷地創作了200多篇短篇小說,其創作沖動和作品數量均值得肯定。王安憶認為,蘇童擅用隱喻的方式,以有趣的「謎面」引導讀者去揭開「謎底」。
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認為,多年來蘇童筆耕不輟,幾乎沒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嘗試在自身變化中尋求突破。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王干說,縱觀中國的先鋒派作家群,蘇童好比是「場上的守門員」,他並未發表過「先鋒派宣言」或參加具有標志意義的活動,不如「前鋒」般活躍,但值得注意的是,蘇童的長篇新作《河岸》可謂是中國當代先鋒派文學的集大成者。
《當代作家評論》主編林建法、知名文學評論人程德培等指出,蘇童作品對中國電影文學、女性題材小說的影響固然不容忽視,但更重要的是他堅持了對文學意向表達的探索。
『柒』 完結的短篇小說排行榜有嗎
馮驥才俗世奇人
柏原癟溝
石舒清旱年
阿成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
閻連科黑豬毛白豬毛
漠月 湖道
王祥夫上邊
溫亞軍馱水的日子
朱日亮走夜的女人
魏微大老鄭的女人
戴來茄子
潘向黎白水青菜
李浩將軍的部隊
邵麗明惠的聖誕
畢飛宇彩虹
喬葉取暖
范小青城鄉簡史
郭文斌吉祥如意
談歌穆桂英掛帥
蘇童拾嬰記
紅柯額爾齊斯河波浪
葉彌消失在布達拉宮的一頭鷹
遲子建一壇豬油
韓少功第四十三頁
劉慶邦沖喜
朱山坡陪夜的女人
魯敏伴宴
鐵凝伊琳娜的禮帽
陸穎墨海軍往事
張煒阿雅的故事
邱華棟艾多斯
------------------------------
親,每一個小說網站都有相應的排行榜,如果想看可以去小說網站上搜。以上是我找到的21世紀短篇小說排行榜,不知道可不可以。如果滿意,請按採納,O(∩_∩)O謝謝~
『捌』 如何評價蘇童的小說
著名作家莫言說:「蘇童作品中對女性的把握,覺得好像是天生的,所以有的作家真的需要天分。
對女性微妙的情感把握准確,是望塵莫及的。
」
陳建功(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蘇童是一個安靜的寫作者,他始終保持著一份平靜的心情,平靜的生活,他自稱是「老農」,像菜農一樣種自己的地,把菜提到市場上去賣。
正因為蘇童總是保持著一種靜氣,使得他的作品也變得平靜,使他獲取了一種飛躍現實、超越日常生活的躍動和鮮活的想像力,使他對人性、人心、人情能做更深的開掘,有更多的發現。
雷達(中國作協創研室評論家):蘇童的短篇小說是他的作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讓快樂卻笑不起來,辛酸卻哭不出來,展現的是復雜的人性,傳達了一種無法言傳的心理體驗。
陳思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蘇童的小說非常簡單,能用簡單的敘事去講述一個生活中並不簡單的事,沒有太多的技巧,也沒有微言大義,但讀後卻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讓品味。
大多數作家會有意識地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追求尖銳、深刻和力度,而蘇童的小說往往在簡單的還原中,蘊含了太多東西讓去體會。
他用溫情的目光看復雜的世界,看人性,這樣的作品往往讓忘不了。
著名作家格非說:「毫無疑問蘇童是中國當代短篇小說的大師、巨匠,代表了短篇小說最高的程度」。
但在中長篇上,他判斷蘇童至今未使出真正的力量:「這么多年,蘇童一直沒用特別大的力氣就把那些非常出色的作品寫出來了,所以覺得他至少還可以寫20年,還有更好的作品還在呼喚去將它釋放出來。
」
上海市作協主席王安憶分析,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蘇童不間斷地創作了200多篇短篇小說,其創作沖動和作品數量均值得肯定。
王安憶認為,蘇童擅用隱喻的方式,以有趣的「謎面」引導讀者去揭開「謎底」。
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認為,多年來蘇童筆耕不輟,幾乎沒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嘗試在自身變化中尋求突破。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王干說,縱觀中國的先鋒派作家群,蘇童好比是「場上的守門員」,他並未發表過「先鋒派宣言」或參加具有標志意義的活動,不如「前鋒」般活躍,但值得注意的是,蘇童的長篇新作《河岸》可謂是中國當代先鋒派文學的集大成者。
《當代作家評論》主編林建法、知名文學評論人程德培等指出,蘇童作品對中國電影文學、女性題材小說的影響固然不容忽視,但更重要的是他堅持了對文學意向表達的探索。
『玖』 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及其作品
蔣韻、田耳、葛水平、遲子建、曉航的《師兄的透鏡》等作品獲優秀中篇小說獎;范小青、郭文斌、潘向黎、李浩、邵麗的《明惠的聖誕》等作品獲優秀短篇小說獎;朱曉軍、何建明、黨益民、王宏甲、王樹增的《長征》等作品獲優秀報告文學獎;田禾的《喊故鄉》等作品獲優秀詩歌獎;韓少功的《山南水北》等作品獲優秀散文雜文獎;李敬澤的《見證一千零一夜》等作品獲優秀文學理論評論獎;許金龍譯大江健三郎著的《別了,我的書》等作品獲優秀文學翻譯獎。
蔣韻的《心愛的樹》、田耳的《一個人張燈結綵》、葛水平的《喊山》、遲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曉航的《師兄的透鏡》,獲優秀中篇小說獎;范小青的《城鄉簡史》、郭文斌的《吉祥如意》、潘向黎的《白水青菜》、李浩的《將軍的部隊》、邵麗的《明惠的聖誕》,獲優秀短篇小說獎;朱曉軍的《天使在作戰》、何建明的《部長與國家》、黨益民的《用胸膛行走西藏》、王宏甲的《中國新教育風暴》、王樹增的《長征》,獲優秀報告文學獎;田禾的《喊故鄉》等5部作品獲優秀詩歌獎;另有韓少功的《山南水北》等4部作品獲優秀散文雜文獎;李敬澤的《見證一千零一夜》等5部作品獲優秀文學理論評論獎;許金龍譯大江健三郎著的《別了,我的書》等3部作品獲優秀文學翻譯獎。
『拾』 范小青作品摘抄
長篇小說:
《褲襠巷風流記》、《個體部落紀事》、《采蓮浜苦情錄》、《專錦帆屬橋人家》、《天硯》、《老岸》、《誤入歧途》、《無人作證》、《費家有女》、《城市民謠》、《百日陽光》、《范小青文集》(3卷),
中短篇小說集:
《在那片土地上》、《看客》、《還俗》、《飛進蘆花》
散文隨筆集:
《花開花落》、《貪看無邊月》、《又是雨季》、《平常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