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昆德拉短篇小說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昆德拉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2-24 17:43:15

Ⅰ 如何評價昆德拉的《搭車游戲》

這款游戲非常好玩,而且畫面感十足,體驗感也特別的好,讓人感覺在玩這個游戲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頭腦發達,並且這款游戲的包容性非常的高,能讓很多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去玩這個游戲。

Ⅱ 對於米蘭·昆德拉有哪些介紹

米蘭·昆德拉,1929年生於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他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他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曾在藝術領域里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

50年代初,昆德拉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最後成為了捷克著名小說家。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3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完。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3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8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於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質沉重;表面隨意,實質精緻;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Ⅲ 昆德拉小說藝術特徵

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

摘要:蜚聲世界的法籍捷裔小說家米蘭·昆德拉在對小說進行存在的探詢下,形成了關於「存在的一種詩意的思考」的小說觀。成功實現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小說的新藝術:「一種徹底的簡潔的新藝術」;「一種小說對位法的新藝術」;「一種特有的小說隨筆藝術」。獨辟出一條當代文學意義上的新小說藝術的蹊徑,從而使他的小說以一副極為新異的面貌出現在小說天地並獨步世界文壇。

無論從小說的思想內涵還是從小說的藝術形式上來看,米蘭·昆德拉都無疑是一位在當代文壇高度自覺的作家。這不僅表現在他自成系統的小說理論上,更表現在他新奇詭譎、極具個人藝術特色的小說創作中。他認為「小說審視的不是現實,而是存在。而存在並非已經發生的,存在屬於人類可能性的領域,所有人類可能成為做得出來的。」他用自己的創作實踐著「關於存在的一種詩意的思考」的小說觀。並且在對存在的探詢下,追求小說藝術的新形式。運用音樂的思維和幽默劇的技法重塑小說表現模式,融音樂中的對位、多聲部、復調等技巧於小說的敘事結構中,以突兀的並置和節奏的重復直接展現主題,勘探人在當下時空里的生存狀態的諸種可能性,揭示人類生活的悲慘性和悖謬,解構絕對的價值體系,道德審判被延期,窺見人類存在的空洞。借諷刺的、游戲的、滑稽劇式的結構傳達出來,並與喜劇化的政治和性愛的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小說處處閃爍著智慧的流光異彩,創造出不同凡響的藝術特質的小說藝術:「一種徹底的簡潔的新藝術(可以包容現代世界中存在的復雜性,而不失去結構的清晰性)」;「一種小說對位法的新藝術(可以將哲學、敘述和夢幻聯成同一種音樂)」;「一種特有的小說隨筆藝術(也就是說並不企圖帶來一種必然的天條,而仍然是假設的、游戲式的,或者是諷刺式的)。」這正是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綱領,他締造了一種相對於傳統小說全新的藝術形式,建築了屬於他自己的獨特風格,在遠遠稱不上篇幅宏大的文字中凝縮進豐富的內容,使之成為統攝在同一個主題下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盡管人們對米蘭·昆德拉作品的價值眾說紛紜,但不可辯駁的是,他從反傳統藝術的道路出發,獨辟出一條當代文學意義上的新小說藝術的蹊徑,開拓了更為廣袤的敘事天地。本文試圖就米蘭·昆德拉小說獨特的藝術進行粗淺的分析,以感謝我尊敬的導師。

一、徹底的簡潔的新藝術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首先追求「一種徹底的簡潔的新藝術」,不以情節見長,文章結構、人物關系簡約濃縮,通過剝離和省略將一切不必要的技巧、場景、過渡、情節都刪除掉,留下由若干詞聯結的關於「存在」之思的脈絡。他從不同的情感空間對主題進行追問,力圖「把握現代世界存在的復雜性」。為此他採用的技巧是:「不要過渡,而要突兀的並置,不要變奏,而要重復,而且始終直入事物的心臟」。從雅那切克的作曲方式中汲取創作的智慧,使小說擺脫了小說技巧帶來的機械的一面和長篇累牘的廢話,變得言簡意賅。其一是突兀的並置。米蘭·昆德拉採用一種共時性的敘述方式,或多個故事在同一時間上映,或故事的發展與主題的闡釋、作者的創作齊頭並進。在《慢》中出現在文本中的為數不少的人物同時演繹著各自的故事,伴隨有思性筆調,似被風吹散的花瓣灑落在內容周圍。在這一文本中還鑲嵌著另一文本,時空交叉、互相纏繞。小說中不同時代的人物被共同定格在一座古城堡的花園小徑上:「我」(一位作家)偕妻子薇拉到一座現已改為旅館的古城堡度假;兩百多年前的一天發生在古城堡里的T夫人的情愛故事(18世紀法國作家維旺·德農的小說《明日不再來》中的內容);與此同時,一群昆蟲學家在20世紀的某一天聚集在相似的變成旅館的城堡內開年會,他們在這座城堡中發生了很多可笑的鬧劇。我們見到米蘭·昆德拉猶如一位高明的調酒師,將不同時空的故事:「我」和薇拉的假日旅行;18世紀T夫人與騎士的馨香幽雅的風流韻事;學術表演家貝爾格的無知與作秀;電視台女導演自戀式的偏執追求;捷克學者的迂腐忘詞;文森特與女打字員的調情等等都調和的融於《慢》這杯雞尾酒中,味道如何,任讀者自去品嘗。事實上,這種共時性的敘述幾乎貫穿他的每一部小說中,《生活在別處》中米蘭·昆德拉讓所有故事線都一起展開,他的小說不僅寫了發生在布拉格的事情,而且寫了1968年5月在巴黎發生的事情。不僅寫主人公雅羅米爾,而且寫到了蘭波、濟慈和雨果。在《笑忘錄》中,他進一步運用了這一技巧,外交部長克萊門斯第的歷史事件、媽媽的故事、塔米娜的故事、作者關於父親的自傳等等,相互交錯,同步推進,米蘭·昆德拉向我們展示了「存在」的脆弱性和易被遺忘。堪稱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繼續對存在和遺忘進行探討,正如他自己所言:「所有的小說家也許都只是用各種變奏寫一種主題(第一部小說)。」在故事的敘述上,托馬斯的、特麗莎的、薩比娜的、弗蘭茨的分別行進,又相互照應,在對薩比娜做交代中我們已早早知道了托馬斯和特麗莎的結局。在作品中也時隱時現作者(敘述者)的聲音,在我們閱讀主人公故事的同時,作者也會將他如何構思的過程和盤托出,托馬斯「誕生於一個情境,一個句子,一個隱喻」只是為了證明「Einmal ist keinmal」(發生一次的事等於沒有發生)這句格言,特麗莎產生於胃的咕咕叫聲。在這種貌似有悖小說真實性原則的創作中,恰恰使人感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認同感與「形而上的真實」。其二是音符的重復。米蘭·昆德拉的文學創作多處受惠於音樂的偉大教益,這與他的經歷是分不開的,他在幼年時既學習作曲,父親是有名的鋼琴家,由於家學淵源而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青年時曾以爵士樂手的身份活躍於捷克樂壇,所以他說:「一直到二十五歲前,我更多的是被音樂吸引,而不是文學」,在他日後的文學創作中無時無刻不受到音樂潛移默化的影響,注重作品的旋律和美感。節奏感的誕生需要音符的循環往復即同一部分中對同一些詞(或其他)的反復使用,在節奏的運動中,這些音符可以是一個象徵物(如薩比娜的圓帽)或一個比喻(如托馬斯將特麗莎進入他的生活比做一個被放在草藍里順水漂來的孩子)或一個細節(如特麗莎的眩暈、托馬斯的窗前凝視、特麗莎的夢)或一個主題(如輕與重、媚俗、遺忘),這些反復出現的音符構成了米蘭·昆德拉小說五線譜上美妙的旋律演繹出動感的樂章。但這些音符的重復也並非隨機的、雜亂無章的,同一音符的重復要和其他音符的變化相配合,「貝多芬在《田園交響曲》第一章中將第一主題句首的動機重復80多次,以不同調性、不同樂器、不同音高在不同音區、不同和聲襯托下呈現,欣賞者全然不覺乏味。」米蘭·昆德拉在小說創作中同樣達到了這一至境。音符依賴「詩意存在」的小說觀而循環出現,對主題的不斷追問必然導致重復,於是圍繞著「薩比娜的圓帽」展開了不解之詞的主題;「特麗莎的夢」體現了靈與肉的主題;托馬斯的窗前凝視呈現了輕與重的主題。而音符重復正是為主題及主題的變奏服務,所以主題在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中至關重要,它「直入事物的心臟」,使原本零亂的情節和諧地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簡潔並整合結構以及不同文體與風格的敘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於此,米蘭·昆德拉十分注重對主題的開掘:「我一直以來在兩個層面上建構小說:在第一層次,我組織小說故事,在上面的一個層次,我發展各個主題,主題是不間斷地在小說故事中並通過小說故事而展開。」他的小說不是由故事折射主題,而是由主題剪裁安排故事情節,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在「輕與重」的主題下的所有故事都表現了托馬斯對愛情和信念與堅持的選擇,即輕與重的選擇,他是一個博愛主義者,與特麗莎的六次「偶然」的相識後,卻迫使他面臨一種選擇——對特麗莎的愛可能會改變他的生活方式,他開始逃避選擇,籍此保留一份對特麗莎的愛又能擁有自由,他自以為這樣就可以輕鬆了,但沒想到特麗莎的離開卻令他陷入了無比沉重的深淵。在「輕與重」的質詢性思考中我們跟隨著米蘭·昆德拉睿智的哲思走完了「不能承受之輕」這段旅程。米蘭·昆德拉認為「一旦小說放棄它的那些主題而滿足於講述故事,它就變得平淡了。相反,一個主題可以單獨展開,在故事之外展開。」所以他經常會切斷正在講述的故事,直接專攻主題,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第六部分《偉大的進軍》中所有關於媚俗這一主題的思考都是高於小說故事層面的離題處理,將小說的故事性隱退,潛心探究人物內心深處本質上的媚俗。由此可見,主題的使用既是故事之間的有力維系,使關鍵人物的主要事件得到集中表現,敘事結構緊湊、簡練;又組成了小說思考性的一面,隨著不停地追問漸次加深,透過生存本質而凸顯了存在意義本身,進而全面呈現出世界的錯綜復雜。在簡練的結構中融入現代世界的復雜性成為米蘭·昆德拉小說的重要藝術特徵之一。

二、對位法的新藝術

在小說的藝術上,米蘭·昆德拉其次強調「一種小說對位法的新藝術」,在小說中能夠將哲學、敘述、夢幻聯成同一種音樂。對位是音樂中的專有名詞,指「不同的聲部(旋律)同時展開,既相互獨立又完美結合演奏同一主題」,也稱「復調」,將它移入文學布局來,借指那種脫離單線構架,多線索,多文體並行發展並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小說。復調小說並非始創於米蘭·昆德拉,19世紀俄國批評現實主義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群魔》已具備了較為成熟的復調特徵。前蘇聯美學家、文藝心理學家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teh Bakhtin,1895——1975)在對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說進行獨創性的評說的基礎上,開創性地將「復調」概念由音樂領域引入小說理論體系中來,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中這樣論述:「有著眾多的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由具有充分價值的不同聲音組成的真正的復調,這確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長篇小說的特點。」 「在他的作品裡,不是眾多性格和命運的構成一個統一的客觀世界,在作者統一的意識支配下層層展開;這里恰是眾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識連同它們各自的世界,結合在某個統一的事件之中,而相互間不發生融合。」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中的人物各自不同的自我展開廣泛的對話,形成多元的世界,使人類精神和生存領域的重大命題得到表現。基於此,巴赫金認為復調小說是建立在對話原則之上的,這種對話包括人物自我意識的對話性,人物與人物、人物與作者之間的平等、對話關系。但是巴赫金在構成復調式音樂的「對位」與構成敘事的「對話」之間,過多地強調了對話而忽視了對位對復調的本質意義,給復調理論帶來了某種局限。

到米蘭·昆德拉這里復調理論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維度,對復調的有意識探究和系統性鑽研使之超越了以往任何理論。他曾就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群魔》和赫爾曼·布洛赫的《夢游者》第三部進行比較,指出它們均具備了一定不同程度上的復調意圖,米蘭·昆德拉這樣解釋說:「《群魔》這部小說,如果從純粹技巧的角度去分析可以看到它由三條同時發展的線索組成,甚至可以形成三部獨立的小說:一,關於年老的斯塔夫羅金娜和斯捷潘·韋爾霍文斯基之間愛情的諷刺小說;二,關於斯塔夫羅金跟他的那些戀人的浪漫小說;三,關於一群革命者的政治小說。」陀斯妥耶夫斯基運用復調技巧將這些互不相識的人物發生的故事連結為一個不可分的整體,也就是說,多線索的共時性敘述正是復調小說的特點之一。但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的復調還僅僅局限在同一種類(三條線索雖然特點不同,卻都是小說故事)。在這點上,米蘭·昆德拉認為布洛赫要走得更遠,「以《夢游者》中的第三部小說為例。它由五個元素組成,由五個故意不同質的線索構成:一,建立在三部曲三個主要人物(帕斯諾夫、埃施、胡格瑙)之上的小說敘述;二,關於漢娜·溫德林的隱私式短篇小說;三,關於一家戰地醫院的報道;四,關於救世軍中一個女孩的詩性敘述(部分以詩句形式出現);五,探討價值貶值問題的哲學隨筆(以科學性的語言寫出)。」我們清楚地看到在這部小說中,包容了小說、短篇小說、報道、詩歌、隨筆五條線索所構成的徹底不同的文學種類,布洛赫革命性創新的在小說復調中引入非小說文體的做法受到米蘭·昆德拉的極度推崇。但這五條線索的銜接並不十分理想,沒有完全融合為一個整體,偉大的復調音樂家如貝多芬能以對位的、水平的構思,達到聲部的平等,在緩慢的樂章中包含復雜的節奏。布洛赫卻沒有處理好這五個聲部的關系,導致第一條線索(關於埃施與胡格瑙的「小說」敘述)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將其他四條線索的作用剝減為一種簡單的陪襯,如果我們把關於漢娜·溫得林的短篇小說或者關於價值貶值的隨筆拿掉,於小說的意義沒有任何影響。而巴赫的賦格則要求任何一個聲部都不可缺少,即各聲部的平等性與整體的不可分性,也正是構成米蘭·昆德拉小說對位法的必要條件,在《笑忘錄》的第三部分《天使們》中便體現了這種建構敘述的新方法,這部分由多種元素構成:「一,關於兩名女大學生以及她們如何升上天的軼事;二,自傳性敘述;三,關於一部女權主義著作的評論性隨筆;四,關於天使與魔鬼的寓言;五,關於在布拉格上空飛翔的艾呂雅的敘述。」這種把故事、隨筆、寓言、論文綜合成小說的技法集中體現了米蘭·昆德拉關於復調的創見,他把復調(多聲部)小說視為哲學、敘述、夢幻的統一,認為現代復調小說完全可以吸收傳統小說以外的多種文體成分,使小說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更高層次上的人類精神形式的結晶,開辟出一條現代小說藝術的新途徑。

米蘭·昆德拉關於小說藝術的闡釋更多的是在文體學意義上的,超越了傳統小說文體意義范疇,在小說創作中引入其他文體,將傳統小說敘事文體與其他多種非敘事文體統一展示於同一部小說之中,來表達一個共同的主題。依據米蘭·昆德拉關於復調小說的藝術理論和他的復調小說,有學者這樣界定米蘭·昆德拉小說中的「復調」:「多線索的(與大多數小說直線發展的結構對立)、平等的(主要是各線索之間不存在依附關系的各自的獨立性,並非容量上的均等)、整體的(它們交織、相融且不可分割)、同時的(即同時性,它們在存在與發展不在歷史的向度上,而是處於同一空間或同一平面)、多文體的(小說、詩、報告文學與非文學的論文或昆德拉所謂的『一種特殊的小說論文』等體裁並置)、同主題的(昆德拉說:『它們僅靠共同的主題來連接……這種主題上的統一就完全夠了。』『存在』之思即是最高或最大的主題,由此一母題衍生若乾子題)。」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便體現了以上特徵:第一部分、第五部分同為「輕與重」的題目下,所有的故事都集中表現了托馬斯對輕與重的認識,思考和抉擇;在題目為「靈與肉」的第二部分、第四部分中,是特麗莎關於靈與肉的一元思考,她渴望並追求靈肉合一的故事;在第三部分《不解之詞》和第六部分《偉大的進軍》中昆德拉借弗蘭茨和薩比娜的故事論述了「媚俗與背叛」的主題;最後第七部分在充滿了田園牧歌色彩的奏鳴曲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主題得到了回應。多線索、平等、同時、多文體、同主題等特徵集中展現。《玩笑》中四個人物(盧德維克、海倫娜、雅羅斯拉夫、科斯特卡)分別以四條線索對「共產主義」這一主題做同時的多角度的思索。《不朽》里阿格尼斯、歌德與貝蒂娜、勞拉、魯本斯的故事,同時還有作者的自我進入,在小說中交織合一。米蘭·昆德拉對復調小說進行獨到的創新與發展,將復調推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小說具備了非凡的包容能力,成為哲學、敘事和夢幻的結合。他認為「如果說歐洲哲學沒有善於思索人的生活,思索它的『具體的形而上學』,那麼,命中註定最終要去佔領這塊空曠土地的便是小說,在那裡它是不可替代的(這已被有關存在的哲學以一個相反的證明所確認,因為對存在的分析不能成為體系,存在是不可能被體系化的,而海德格爾作為詩的愛好者犯了對小說歷史無動於衷的錯誤,正是在小說的歷史中有著關於存在的智慧的最大寶藏)。」因此,米蘭·昆德拉在他的每一部小說中都進行著關於存在的哲學思考,他把人類生活中那些重要命題,關於生命中的沉重負擔與失重狀態哪個更難以承受,關於靈與肉的分裂與統一,關於媚俗,關於遺忘等等,都在他的小說中一一呈現,做形而上的思考。米蘭·昆德拉關於「存在」之思的小說觀主要是受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薩特等人為代表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認為當下的「世界已變成陷阱」,人「生下來就掉入陷阱」,是「命定要死」的,這與薩特等人認為的「他人即地獄」,人要面臨「虛無的絕境」的觀點具有本質上的一致。米蘭·昆德拉將對人類生存的終極關懷和「詩性的沉思」結合起來,通過探詢和質問熔鑄在他的小說創作中,形成了一種哲理思辨型的小說藝術。然而,這種哲學思辨在昆德拉的小說中並不顯得枯燥和孤立,融於哲思里的小說人物的存在狀態起到了調節作用:托馬斯在輕與重之間選擇了輕,卻是他難以承受的;特麗莎始終無法擺脫由於托馬斯的性友誼而帶來的恐懼;弗蘭茨在無意義的偉大的進軍中充當了媚俗的工具,喪生異邦;塔米娜竭力挽留對親愛的亡夫的記憶,卻仍無法阻止遺忘,隨著丈夫的形象不由自主的在她腦海里日趨模糊,她一天天絕望。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從哲學的高度思索和揭示人生,並「把哲理小說提高到了夢態抒情和感情濃烈的一個新水平」(美國《新聞周刊》),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也具有明顯的的抒情性和詩意色彩,米蘭·昆德拉對敘事(有別於傳統意義的)與抒情(更多是哲理思索)進行夢態綜合,《生活在別處》他採用了一種近似意識流敘述的方式,描繪了雅羅米爾這個年輕詩人充滿激情而又短暫的一生,展現了一個詩人成長的全部過程中的微妙而精細的心理。用作者自己的話說,這部小說是「對我所稱之為抒情態度的一個分析。」在敘述詩人雅羅米爾與母親瑪曼之間那種糾纏不清的感情時,為了深入人物的心理空間,米蘭·昆德拉在第二部分運用了夢幻式敘述,澤雅爾(雅羅米爾在夢中的替身)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夢,他睡著了,做了個夢,在夢中他又睡著了,又做了個夢,從夢中醒來,發現自己還在前一個夢中,夢幻鏈條環環相扣,夢幻主體飄忽模糊,在如夢似幻的情境中我們感受到雅羅米爾為擺脫變態母親糾纏的痛苦。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米蘭·昆德拉打破傳統敘事模式,在中途即將小說中主人公的結局抖落,然後再轉回繼續雕琢主人公的故事的每一個細節,詳述事件發展的整個過程,從而營造出一種夢幻般回環式敘述,在飄著田園牧歌的氛圍中朦朧憂傷的美學意境油然而生。

三、特有的小說隨筆藝術

米蘭·昆德拉還將小說藝術概括為「一種特有的小說隨筆藝術」,有這么一種形象的比喻說「隨筆實際上就是一隻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隨筆藝術是米蘭·昆德拉小說的基本架構原型,它更多屬於結構意義上,與小說的思想和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以一種輕松隨意,並且帶有幽默、諧謔、自嘲的筆調來抒寫嚴肅沉重的主題,他的小說排除了任何理想與崇高的因素,上升為對存在的本質思考,「將問題最嚴重的一面跟形式最輕薄的一面結合」,將生存悲劇置於一種可怕的無意義之中。《為了告別的聚會》通過一個充滿著誇張巧合的虛構故事,用一種極輕的形式,從性愛、政治與生命的角度切入,對人存在的本質進行質疑。溫泉城漂亮的單身女護士露辛娜在兩個月前與首都著名的小號手克利瑪發生性愛關系而懷孕,克利瑪為了擺脫干係到溫泉城勸說露辛娜墮胎,露辛娜為了離開偏遠的療養地而緊緊纏住克利瑪不放,克利瑪又極力想甩掉她;與此同時,曾經遭受政治迫害的心理學家雅庫布來到這里向朋友斯克雷塔醫生和在這兒療養的養女奧爾佳告別,並准備將一片藍色的毒葯(為了逃避再次發生的政治迫害而隨身攜帶的)還給斯克雷塔醫生,但機緣巧合他將毒葯投入了露辛娜的葯瓶中,而且由於各種原因一再延宕尋找露辛娜,在這種意外情況下,露辛娜誤服毒葯猝死,但沒有一個人為此感到不安,全部一走了之,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軌道上。米蘭·昆德拉在這部小說中運用了高超的誇張巧合的技法,以鬧劇式場面呈現小說輕松、滑稽的外貌,比如,公園里一群老人在瘋狂地捕獵小狗;一群全裸的胖女人對攝影鏡頭不知羞恥地狂呼亂叫;三個農牧神(導演、攝影師、導演助手)和克利瑪的「兩個迫害者」(露辛娜和卡米拉)的飲酒作樂;還有那些赤裸著濕漉漉身體翹著屁股的女人圍在露辛娜屍體周圍爭著要看個究竟等場面。這些場面增加了小說滑稽可笑、輕浮熱鬧的氣氛。「一種輕浮形式跟一個嚴肅主題的結合使我們個人的戲劇(不管是發生在我們床上的,還是我們在歷史的大舞台上演出的)顯得極無意義。」它在我們眼前幻化出但丁的《神曲》里所描繪的地獄,所不同的是原本陰森凄厲的地獄被一種充滿喜劇式熱鬧和滑稽的氣氛所籠罩,而身處地獄的人卻麻木得全無所知。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意欲包羅萬象,書寫人生的重大內容,而隨筆包容豐富的特點正好滿足了這一需要。可以說,他的小說就是建立在一段段隨筆之上的。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開頭,米蘭·昆德拉便以散文式的哲思探討了「輕與重」的命題:「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得無限重復,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恆輪回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這就是尼采說永恆輪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負擔的緣故吧。如果永恆輪回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卻可在其整個的燦爛輕盈之中得以展現。但是,重便真的殘酷,而輕便真的美麗?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倒地上。但是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這儼然是一篇智者的哲學隨筆。而第六部分則是一篇關於媚俗的隨筆,其主要論點是:「媚俗是對糞便的絕對否定。」斯大林兒子的故事;一些神學思考;亞洲的一個政治事跡;弗蘭茨在曼谷遇難;托馬斯在波希米亞入葬等人物生活的片段是作為例子、作為論證觀點的材料而插入這一隨筆的。同時,我們也「隨帶地」,大致地獲知了弗蘭茨、薩比娜的生活結局,以及托馬斯跟他兒子之間的關系。沉思是始終貫穿米蘭·昆德拉獨到的藝術特質的隨筆的主調,他站在一種思考的高度探討人生命題,即便是對於小說中的故事,也採取一種思考的敘述方式,對小說人物的客觀描述存在著距離感,是不斷介入其中的,具有分析和評議的性質。隨筆進入小說,使小說的故事情節、人物和主題的關系發生了變化,由於主題本身成為敘述內容,米蘭·昆德拉發展出了這種「小說隨筆」的新藝術。如他關於抒情時代,關於笑與忘,關於媚俗,不朽等一系列問題的論述,都採用了隨筆的敘述方式,但這種隨筆藝術又是小說式的,他便把高度抽象的哲理滲透到生動形象的描述之中,用別樣一種思維和技巧豐富了當代小說藝術的內涵並擴張其外延。

米蘭·昆德拉對小說藝術卓而不群的探索使他成為當代的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的小說在對存在進行勘探的基礎上,體現了對人類至高基點上的終極關懷的思想,在小說之於小說家的意義方面給予我們巨大的啟示。在文學創作的實踐中,他開拓了小說的獨特藝術空間,在千姿百態、色彩紛呈的世界藝術之林中傲首翹立,艷冠群芳。

Ⅳ  捷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的作品

《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背叛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於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質沉重;表面隨意,實質精緻;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小說:

《玩笑》

《好笑的愛》

《生活在別處》

《告別圓舞曲》

《笑忘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朽》

《慢》

《身份》

《無知》

《為了告別的聚會》
劇本:

《雅克和他的主人》

文論:

《小說的藝術》

《被背叛的遺囑》

《帷幕》

《小說的藝術》

《埃施的可能性》

《超越於因果關系之上》

《多元歷史主義》

《可能性》

《現代主義》

一切罪惡在事先已被原諒,一切也就卑鄙地許可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序言

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
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
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
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為什麼上帝看到思考的人會笑?那是因為人在思考,卻又抓不住真理。
因為人越思考,一個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個人的思想相隔萬里。——《小說的藝術》

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
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認》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
因為人們愈思索,真理離他越遠。
因為人們從來就跟他想像中的自己不一樣。

思考從來就不是阻礙自己進步的原因,
思考的目的在找出自身的弱點並實踐改進,
想太多而不做,或是不想而假裝接受,
這才是上帝發笑的原因,
因為這種思考,
叫做自己騙自己。

Ⅳ 米蘭昆德拉 寫過的書 及人生

昆德拉生平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 ),捷克小說家,生於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於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麼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麼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在藝術領域里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罄。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以及《被背叛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
作品

小說:
《玩笑》蔡若明-譯
《可笑的愛》余中先 郭昌京-譯
《告別圓舞曲》余中先-譯
《生活在別處》袁筱一-譯
《笑忘錄》王東亮-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許鈞-譯
《不朽》王振東 鄭克魯-譯
《慢》馬振騁-譯
《身份》董強-譯
《無知》許鈞-譯
劇本
《雅克和他的主人》郭宏安-譯
文論
《小說的藝術》董強-譯
《被背叛的遺囑》余中先-譯
《帷幕》董強-譯
【米蘭.昆德拉全集 台灣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小說
《玩笑》翁德明-譯
《可笑的愛》邱瑞鑾-譯
《賦別曲》吳美真-譯
《生活在他方》尉遲秀-譯
《笑忘錄》尉遲秀-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尉遲秀-譯
《不朽》尉遲秀-譯
《緩慢》尉遲秀-譯
《身分》邱瑞鑾-譯
《無知》尉遲秀-譯
劇本
《雅克和他的主人》尉遲秀-譯
文論
《小說的藝術》尉遲秀-譯
《被背叛的遺囑》翁德明-譯
《簾幕》翁德明-譯
《相遇》尉遲秀-譯

Ⅵ 米蘭.昆德拉小說中最好看的一部

小說:
《玩笑》
《好笑的愛》
《生活在別處》
《告別專圓舞曲》
《笑屬忘錄》
《不能承受生命之輕》
《不朽》
《緩慢》
《身份》
《無知》
劇本:
《雅克和他的主人》
文論:
《小說的藝術》
《被背叛的遺囑》
《帷幕》 最經典的是樓上說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O(∩_∩)O望採納

Ⅶ 米蘭昆德拉是後現代主義的作家嗎

米蘭昆德拉不是後現代主義的作家。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說家,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自1975年起,在法國定居。長篇小說《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舞曲》、《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是以作者母語捷克文寫成。而他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慢》、《身份》和《無知》及隨筆集《小說的藝術》和《被背叛的遺囑》是以法文寫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戲劇代表作。

後現代主義文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社會中出現的范圍廣泛的文學思潮,於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潮。無論在文藝思想還是在創作技巧上,後現代主義文學都是現代主義文學的延續和發展。主流學術界曾經不區分「現代」和「後現代」兩個概念,但由於二戰之後文學發展的特徵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現代主義」所能涵蓋的范圍,因此將後現代主義文學看作一個獨立的文學思潮,和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以及現代主義並舉。
後現代主義文學主要包括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新小說派、「黑色幽默派」、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存在主義文學:加繆《局外人》、《鼠疫》。 西蒙娜《女房客》、《一代名流》。薩特《禁閉》。
荒誕派戲劇:尤涅斯庫《禿頭歌女》貝克特《等待戈多》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新小說派:西蒙《弗蘭德公路》、薩洛特《懷疑的時代》
黑色幽默派:馮尼戈特《第五號屠場》,約翰.巴斯《煙草經紀人》、品欽《萬有引力之虹》

Ⅷ 請推薦幾本米蘭昆德拉的小說

「生活在別處」,小說非常棒。第一本的「好笑的愛」是短篇集,也很不錯。集大成之作是「不朽」,等看完這幾本再看不朽吧,你會愛上他的。

Ⅸ 關於昆德拉的《可笑的愛情》的簡介及分析評論

《可笑的愛》 -
共計有七篇短篇故事。七篇故事各自獨立,卻又巧妙相連;由極單純的人物、故事背景組成,串聯出七個荒謬、可笑、自作自受的以「愛」為主軸的人生景色。

《可笑的愛》 - 作品導讀

第一篇 搭便車游戲
一對熱戀的年輕,因為角色伴演,男生是陌生的司機,女生是搭便車的陌生女子。這是一個很古老的游戲,而這個游戲讓人感到恐怖的地方在於,人性的黑暗面與情侶之間的吃醋較勁,以文章其中一段說明。即使這個年輕人很完美的扮演了陌生司機的角色,他還是時時刻刻會意識到,這個搭便車的陌生女人是他的女朋友,而這正是讓他最受不了的;他看著他的女朋友一心想要誘惑一個陌生男子,而且又不得不在場觀看;被迫在這么近的距離看著她背判自己時(她以後背叛自己時)會有的神情、言語;把自己當作是誘餌,來誘惑她對自己不忠,這樣的身份讓他覺得光榮,不過是一種很矛盾的光榮。 事情就壞在,他不只是愛她,他是愛慕她;他常對自己說,這女孩子的『真實面』完全在忠實、純潔的范圍內,超出這個范圍,他就不存在;超出這個范圍,他就不再是她自己,就好像超過沸點以後,水就不再是水。當他看當她優雅、自然的跨出了這個恐怖的界限之後-----後續更是精彩,一個女生因為游戲的自在感,讓她由原本說要小便都會害羞的人,變成敢正大光明的說,小便,你說可以嗎? 人因為扮演角色的關系,或多或少會根據你所了解的人(不同類型的人)來詮釋,也許你真能演的很好,陌生的司機,也許也玩的很開心,在事實與虛假之間,男生已經不愛這個女生,兩個人就跟陌生人一樣。
讓我覺得,可笑的愛,因為一場游戲使一對熱戀的情侶變成陌生人,只能說愛情還是不可以太赤裸裸,也許你覺得沒什麼,但是對方未必跟你有一樣感受喔!特別是玩的太過火的時候,游戲的本身也會走向戲劇性的轉變喔!~

第二篇 舊鬼讓位給新鬼
這一篇也是十分有趣,一個老婦人因為死了十年的老公,因為繳了十年的墳墓租金,因為忘了續繳,最後變成舊鬼讓位給新鬼。一想到兒子會對她說什麼,內心非常的害怕。而在此時遇到一位年輕時期喜歡她的人,這個人也因為老了,頭發漸漸稀少,不可能再有機會認識女生,而幻想她年輕的模樣,而一而在的誘惑她。
以文章一段說明~他非常確信一件事,就是這最終一定會以倒胃口收場,因為現在,只要把眼光放在她的身上(能夠洞悉她:看穿她的眼光),難免就會讓他有點倒胃口,可是很奇怪,他卻不在意這件事,這件事反而挑嗩他、激奮他,好像他就是想要嘗試倒胃口的滋味……不論他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是他唯一的一個機會;對他來說,他所沒有的一切、他所沒有把握住的一切、他所欠缺的一切、他所短少的一切都具體化身為他。~而故事的高潮在於紀念碑,中年男子為她之前年青的形象立下了紀念碑。他兒子為了死去十年的父親用束縛他每年萬聖節掃幕,而這一次因為找不到墓碑被兒子嘲笑的紀念碑與中年男子認為她可能是他生命之中最後的女生而跟老婦人發生關系,種種的故事看來,可笑的愛,真的很能洞悉每一個人的心思,米蘭昆德拉真的很會寫喔!~(有一種讀色情文章的感受,寫實也令人看為觀止喔!)

第三篇 沒有人會笑
這一篇倒是覺得還好,不過有一句話,我倒覺得是本文的主軸喔!~不要撒謊,因為女人是不會敬重說謊的男人的。 故事是說一位教授藏了一位喜愛的女生,而有一位學者需要教授寫一篇研究報告贊同他的論文,而教授因為不願意寫,又答應了對方,一個謊變成越來越多謊,最後連住在他家的女子也被大家發現,但教授還是認為自己會贏,最後工作沒了、女人沒了,真的沒有人會笑。

第四篇 代表永恆慾望的金蘋果

故事主要是說兩位中年好朋友,一個已經結婚、一個未婚,他們的生活總是在追求女性,他們可以變成非常風趣有教養的紳士、也可以變成熱情十足的運動員或是小說家、導演等等,也因為一個對家庭還有束縛、一個只是把追求當做生活的樂趣,成不成功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他們追求女性的慾望,變成一種樂趣,我很喜歡這一篇,因為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以文章一段說明~老實說,要是有一天我的放棄這些象徵著青春的追求活動,我做不做得到?要是我不要只是『模仿』這些追求的舉動,不要在我理智的生活中辟一個小小的場地,保留給這個愚蠢的活動,那我又能做些什麼呢?就算這一切都只是無益的游戲,那有什麼關系呢?而且我知道了這些,又有什麼關系呢?我會因為這個游戲是無益的,而放棄嗎?
米蘭.昆德拉是一位對愛情、人性非常有研究的人喔!

第五篇 談話會

主要是講醫院的故事,主任醫生的情婦女醫生與不為愛情迷惑的哈維爾醫生與自殺的伊莉薩白,他們對於生與死、愛情與自殺的談話會。當然還有年輕的醫生跟主任醫生情婦的愛等等。

第六篇 二十年後的哈維爾醫生

主要是因為哈維爾的角色,是一個風流卻口才很好的醫生,這樣的人過了二十年後呢?他發現自己不像從前,並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吸引女性的目光,不過因為有個年性的明星女朋友,她來到療養院後找他(明星女友一直很不放心這個多情的男友),加上一位年輕記者向他請教追求女生的技巧等等,再一次讓哈維爾醫生回到從前吸引女性的魅力。
總覺得是一個很酷的故事喔!~雖然這一次是靠著明星女友光環,讓大家覺得他與眾不同,二十年後,他還是一樣充滿魅力的男性喔!~以一段文章說明~我的朋友,你要知道,在最平淡無奇的交歡中,只要說一句話,就能投射出一道光,使這一次的交歡永難忘懷。人家都說我是個專門收集女生的人。事實上,我更是個收集話語的人。相信我,你永遠也不會忘記昨天那個晚上,你一輩子都會因為這件事情而覺得快樂!
他讓年輕記者,了解到愛情的本質。(事實是,請看文章就會知道,可笑的愛。)

第七篇 愛德華與上帝

愛德華愛上一個篤信上帝的人,也因為條文的內容,不可以發生性關系,使愛德華始假裝相信上帝,希望在條文中找出漏洞,但是還是無法讓女友接受。最後卻因為在校長面前,他告訴校長他的苦,他不得不信的理由,讓大家同情他。而女友卻因為他敢面對大眾堅信主而願意失身於他。(只是不知道,愛德華因為要校長相信他,而被校長強奸了。雖然最後愛德華也喜歡這樣的感受)最後情侶吵架,愛德華認為她不應該這么容易就失身於他,也認為他們不應該發生關系。
總覺得這篇是關於宗教審思,一直想要性、假裝信上帝的愛德華,最後成功得到了性,他與女友和校長發生關系。最後他卻離開女友而跟校長在一起。是一種很奇特的情感。我特別喜歡文章其中的一句話~啊,諸位先生、女士,一個人要是不能嚴肅的看待任何事,那麼他的人生就會過的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