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

發布時間: 2021-02-18 10:01:04

Ⅰ 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的原文是什麼

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搶走,並且拿走了她在魯四老爺家打工的所有工錢,然後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朴忠厚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然而命運多舛,賀老六因傷寒病復發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落魄,猶如行屍走肉,於是,走投無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魯四老爺家。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魯鎮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聲中,慘死在街頭。但是,人們非但沒有可憐她,還都罵她是一個謬種。

Ⅱ 魯迅寫的短篇小說有幾篇

《一件小事》
《鴨的喜劇》
《端午節》
《故鄉》
《孔乙己》
《葯》
《兔和貓》
《社戲》
《風波》
《頭發的故事》
《明天》
《白光》都是其中的短篇~~~
《狂人日記》、《阿Q正傳》是中篇

Ⅲ 誰有魯迅祝福的賞析

小說採用了插敘的方式展現出了魯迅的小說風格的多變性,按時間順序來講述祥林嫂的故事那不是魯迅的「愛好」,這也是小說作者拋棄選擇祥林嫂身邊人特別是衛老婆子作為敘述者的原因。

「我」這個角色做為敘述角度的合適點在於:有些故事,「我」是知道的;有些事要聽過來補充;有些事實直接發生在「我」的身上。這樣,文章就會呈現三個層面的內容:有直接發生的(如有無魂靈的對話);有所見的(如祥林嫂的外貌、在魯鎮生活的情況等);有是聽來的(如阿毛故事等)。

這樣的不同類型的故事組合自然會採用「現實與過去,真與虛」的方式,使文章展現出多變的敘述方式,讀起來富有跳躍感。

《祝福》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該小說通過描述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了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以及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

(3)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時期。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

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在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驅使下,1924年2月7日魯迅先生創作了這篇小說。

作品主題

《祝福》是魯迅小說代表作之一。《祝福》從不同角度表達出了封建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約束和制約,導致了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出現。通過祥林嫂和富人們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富人的生活熱鬧忙碌來烘托祥林嫂的悲慘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和思想。

Ⅳ 魯迅這篇《祝福》的簡單介紹

《祝福》寫於1924年2月7日,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
《祝福》這篇小說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搶走,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朴忠厚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然而命運多舛,賀老六因傷寒病復發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落魄,猶如白痴,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魯鎮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聲中,慘死在街頭。

寫作背景:這一時期的魯迅基本上還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還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觀察,有時就不免發生懷疑,感到失望。他把這一時期的小說集叫做《彷徨》,顯然反映了其時自己憂憤的心情。但魯迅畢竟是一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決不會畏縮、退避,而是積極奮斗。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魯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

中心思想:此文在如泣如訴的血淚中控訴。對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特別是對封建禮教,給予了強烈的鞭撻。通過描寫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也更闡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樣的啟蒙知識分子,對社會的這一現狀的無動於衷而不知所措,且對這樣的行為給予反思。

Ⅳ 魯迅小說《祝福》的簡介

《祝福》寫於1924年2月7日, 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

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魯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

這一時期的魯迅基本上還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還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觀察,有時就不免發生懷疑,感到失望。他把這一時期的小說集叫做《彷徨》,顯然反映了其時自己憂憤的心情。但魯迅畢竟是一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決不會畏縮、退避,而是積極奮斗。

《祝福》這篇小說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搶走,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朴忠厚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然而命運多舛,賀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殘飲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落魄,猶如白痴,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除夕的鞭炮聲中,慘死在街頭。

此文在如泣如訴的血淚控訴中,對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特別是對封建禮教,給予了強烈的鞭撻通過描寫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

Ⅵ 魯迅的《祝福》

《祝福》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寫於1924年2月7日,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小說集《彷徨》。

作品敘寫一個離開故鄉的知識分子「我」在舊歷年底回到故鄉後寄寓在本家四叔(魯四老爺)家裡准備過「祝福」時,見證了四叔家先前的女僕祥林嫂瘁死的悲劇。

該小說通過描述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了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以及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也闡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樣的啟蒙知識分子,對當時人們自私自利以及世態炎涼的這一社會現狀的無動於衷和不知所措。

Ⅶ 魯迅小說《祝福》的簡介有哪些

荒野陵園新寡的祥林嫂聽到婆婆要將她出賣再嫁的消息,在夜色中逃至陵園。適逢魯四老爺迎請祖宗回府,見祥林嫂手腳麻利,將她收為女傭。
第一幕魯鎮河畔獲得勞動生計的祥林嫂,與魯鎮婦女們一起下河洗衣、浣紗,歡快地勞動。但祥林嫂的婆婆和媒人衛老二窺測已久,伺機將祥林嫂野蠻地掠走。
第二幕賀老六家祥林嫂被賣進深山與賀老六成親。祥林嫂出於寡婦不能再嫁和對自身命運被人宰割的反抗,撞案尋死,使婚禮失色。洞房之夜,賀老六面對傷勢嚴重而又掙扎欲逃的祥林嫂,百般勸阻,細心照料。他那憨厚質朴的性格,獲得祥林嫂的感激與信賴,兩顆苦難的心終於結合在一起。
第三幕賀老六家婚後,祥林嫂生子阿毛。和睦、溫暖的家庭給祥林嫂以新的希望和滿足。但不久,冷酷的社會又使其失子、喪夫,祥林嫂重陷入悲慘和苦痛中。
第四幕觀音廟堂家破人亡的祥林嫂重回魯府,由於兩次喪夫,受人嘲弄和奚落,為了解脫精神的重負,她傾其所有,求神贖罪。
祥林嫂自認為得到寬恕,高興地加入魯府過年祝福的行列。但魯四老爺及其家人仍怒斥她為不祥之物,將她推出門外。
正當魯府舉行一年一度的祝福儀式、祈求祖宗賜福時,孤苦無靠的祥林嫂卻帶著空虛與絕望,無聲無息地走向人生的盡頭……

Ⅷ 魯迅的《祝福》主要講什麼

《祝福》一直以來都來被認為是自一篇描寫舊中國農村婦女苦難命運的作品,通常人們對其主旨內涵的解讀不外如下:小說真實地描繪了勞動婦女祥林嫂在舊社會的悲慘遭遇。

作品通過封建禮教吃人的血淋淋的事實,譴責了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這個制度和社會,也批判了周圍群眾所施於祥林嫂的冷漠、歧視和嘲弄。

就小說所敘述的主體內容而言,這樣的理解講得通,很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但是,僅僅停留於此的解讀與闡釋又似乎很不盡人如意,表達這樣的主題的作品在二、三十年代的小說中並不少見。

(8)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擴展閱讀

魯迅在《祝福》這部作品中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悲涼,滲透出一股虛無的氣息。《祝福》完成於1924年2月,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21卷第6號,後收入魯迅的第二部小說集《彷徨》,是《彷徨》中的第一篇。

《彷徨》是魯迅的第二部小說集,所收的作品完成於1924至1925年間。《彷徨》中的《在酒樓上》寫於1924年2月,寫的是難以名狀的無聊;《孤獨者》寫於1925年10月,寫的是無處藏身的孤獨;《傷逝》寫於1925年10月,寫的是無可奈何的悲哀。

Ⅸ 《祝福》選自魯迅先生的哪個小說集

《祝福》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彷徨》。

《祝福》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寫於1924年2月7日,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小說集《彷徨》。

《祝福》是魯迅小說代表作之一,從不同角度表達出了封建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約束和制約,導致了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出現。通過祥林嫂和富人們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富人的生活熱鬧忙碌來烘托祥林嫂的悲慘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和思想。

這篇文章語言最大的一個特點是簡練而又傳神,特別是描寫祥林嫂的外貌變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過描寫祥林嫂的眼睛,為讀者展現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變化。向讀者展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劇命運的幾個過程,也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絕境的,也是對罪惡的封建社會的無聲的控訴。

其次,《祝福》的語言不但簡潔凝練而且深刻。最後,作者用個性化的語言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我真傻,真的......」。作者通過祥林嫂對眾人的傾訴,通過祥林嫂和柳媽的對話,通過祥林嫂和「我」的對話,寫出了祥林嫂的精神創傷,這正是魯迅思想的深刻性表現: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可怕。

(9)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擴展閱讀

20世紀20年代,正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時期。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在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驅使下,1924年2月7日魯迅先生創作了這篇小說。

1949年,以「陝甘寧教育廳」編撰的《中等國文》為藍本修訂了一套臨時課本,在這一版本中收錄了《祝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中均有《祝福》這篇文章。

1956年,小說《祝福》由夏衍改編為電影搬上熒幕。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桑弧導演,白楊主演;《祝福》在不同時期,被改編為不同版本的話劇。

Ⅹ 拜年(猜魯迅一短篇小說名)

拜年(猜魯迅的短篇小說名)——《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