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書五經中有哪些比較好聽的男孩名字
1、明德——出自四書中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明德」這個名字從發音上來看是非常響亮,能給人一種男孩子陽光的柑橘。其中「明」寓意高尚、光輝;「德」指的品德。「明德」一名就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高尚有品德的人,是對孩子的一種期望,是個高雅的名字。
2、博文——出自四書中的《論語》: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代表多、廣、大的意思,寓意博學、有才識的意思;「文」則代表文化、文學之意。「博文」就是形容孩子有深厚的文化學識,是父母對孩子美好的期望,希望孩子能成才。
3、浩然——出自四書中的《孟子·公孫丑上》:「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浩然」是個非常有正氣的好名字,代表剛毅、自強不息,用來作為男孩子的名字,對孩子的三觀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激勵孩子做個剛毅有擔當的人。「然」字在男孩子名字中也很少見,所以「浩然」一名也給人一種比較有個性的感覺。
4、齊明——出自《中庸》:「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
「齊明」在這里的意思是整齊而嚴明,用做男孩的名字,可指男孩是個非常懂禮數、守規矩的人,有著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而且這個名字讀起來也是比較響亮大氣的,符合男孩子的性格特徵。
⑵ 請問四書五經是什麼為什麼古人總是說飽讀四書五經,它主要講的是什麼曾經聽一位朋友說是什麼品德、禮
大學
中庸
孟子
論語
五金:詩
書
禮
易
春秋
⑶ 聽說從小讓孩子多背誦四書五經,這樣好嗎,多大的孩子開始背誦呢
有好處,做人處事,童年時的記憶力最強,不管他了解含義否,一定要讓他背,到了以後他就會慢慢消化,建議你看下"百家講壇之我讀經典"迅雷搜索有下載. 童年,建議先讀"論語"君子之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寶典,大人們也需要去讀讀看. 我讀了論語,現在思想上很受益的.
⑷ 《四書五經》《大學》裡面齊家與治國,有什麼故事是關於古代齊家與治國的,說來聽聽,我高一,演講的時候
春秋時期,晉國大臣郤芮因罪被殺,兒子郤缺也被廢為平民,務農為生。郤缺不因生活環境和個人際遇的巨大變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
勤懇耕作以謀生,一面以古今聖賢為師刻苦修身。他還和妻子相敬如賓。一次郤缺在田間除草,午飯時間妻子將飯送到地頭,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連忙接住,頻致謝意。夫妻倆相互尊重,飯雖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此情此景,感動了路過此地的晉國大夫胥臣,一番攀談,認為郤缺是治國之才,極力舉薦他為下軍大夫,後來郤缺立大功,升為卿大夫,最後他還成為晉國執政。
⑸ 有聲小說mp3打包
網路MP3里搜
⑹ 四書五經其中有那四本書
「四書五經」到現在還是我們口頭上一句熟語。五經是《易》、《書》、《詩》、《禮》、《春秋》;四書按照普通的順序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前二者又簡稱《學》、《庸》,後二者又簡稱《論》、《孟》;有了簡稱,可見這些書是用得很熟的。本來呢,從前私熟里,學生入學,是從四書讀起的。這是那些時代的小學教科書,而且是統一的標準的小學教科書,因為沒有不用的。那時先生不講解,只讓學生背誦,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小注。只要囫圇吞棗的念,囫圇吞棗的背;不懂不要緊,將來用得著,自然會懂的。怎麼說將來用得著?那些時候行科舉制度。科舉是一種競爭的考試制度,考試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題目都出在「四書」里,而且是朱注的「四書」里。科舉分幾級,考中的得著種種出身或資格,憑著這種資格可以建功立業,也可以陞官發財;作好作歹,都得先弄個資格到手。科舉幾乎是當時讀書人唯一的出路。每個學生都先讀「四書」,而且讀的是朱注,便是這個緣故。
將朱注「四書」定為科舉用書,是從元仁宗皇慶二年(西元1313年)起的。規定這四種書,自然因為這些書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讀的價值;規定朱注,也因為朱注發明書義比舊注好些,切用些。這四種書原來並不在一起,《學》、《庸》都在《禮記》里,《論》、《孟》是單行的。這些書原來只算是諸子書,朱子原來也只稱為「四子」,但《禮記》、《論》、《孟》在漢代都立過博士,已經都升到經里去了。後來唐代的「九經」里雖然只有《禮記》,宋代的「十三經」卻又將《論》、《孟》收了進去①。《中庸》很早就被人單獨注意,漢代已有關中《中庸》的著作,六朝時也有,可惜都不傳了②。關於《大學》的著作,卻直到司馬光的,《大學通義》才開始,這部書也不傳了,這些著作並不曾教《學》、《庸》普及,教《學》、《庸》和《論》、《孟》同樣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書也是他編在一起的,四書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但最初用力提倡這幾種書的是程顥、程頤兄弟。他們說:「《大學》是孔門的遺書,是初學者入德的門徑。只有從這部書里,還可以知道古人做學問的程序。從《論》、《孟》里雖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這部書的分明易曉。學者必須從這部書入手,才不會走錯了路。」③這里沒提到中庸。可是他們是很推尊《中庸》的。他們在另一處說:「『不偏』叫作『中』,『不易』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書,是子思記下來傳給孟子的。書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長;會讀書的細加玩賞,自然能心領神悟終身受用不盡。」④這四種書到了朱子手裡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見解,加以系統的說明,四種書便貫串起來了。
他說,古來有小學大學。小學里教灑掃進退的規矩,和禮、樂、射、御、書、數,所謂「六藝」的。大學里教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於民生日用,都是實學。《大學》這部書便是古來大學里教學生的方法,規模大,節目詳;而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循序漸進的。程子說是「初學者入德的門徑」,就是為此。這部書里的道理,並不是為一時一事說的,是為天下後世說的。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⑤,所以程子舉為初學者的第一部書。《論》、《孟》雖然也切實,卻是「應機接物的微言」⑥,問的不是一個人,記的也不是一個人。淺深先後,次序既不分明,抑揚可否,用意也不一樣,初學者領會較難。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於《中庸》,是孔門的心法,初學者領會更難,程子所以另論。
但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學》的提綱挈領,便能領會《論》《孟》里精微的分別去處:融貫了《論》、《孟》旨趣,也便能領會《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慾,道心是天理。人該修養道心,剋制人心,這是心法。朱子的意思,不領會《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從大處著眼,讀天下的書,論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將《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學》、《論》、《孟》合為「四書」,卻重在獵取功名;這是不合於他提倡的本心的。至於順序變為《學》、《庸》、《論》、《孟》,那是書賈因為《學》、《庸》篇頁不多,合為一本的緣故,通行既久,居然約定俗成了。
《禮記》里的《大學》,本是一篇東西,朱子給分成經一章,傳十章,傳是解釋經的。因為要使傳合經,他又顛倒了原文的次序,並補上一段兒。他注《中庸》時,雖沒有這樣大的改變,可是所分的章節,也與鄭玄注的不同。所以這兩部書的注,稱為《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孟》的注,卻是融合各家而成,所以稱為《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大學》的經一章,朱子想著是曾子追述孔子的話;傳十章,他相信是曾子的意思,由弟子們記下的。《中庸》的著者,朱子和程子一樣,都接受《史記》的記載,認為是子思⑦。但關於書名的解釋,他修正了一些。他說,「中」除「不偏」外,還有「無過無不及的意思」;「庸」解作「不易」,不如解作「平常」的好⑧。照近人的研究,《大學》的思想和文字,很有和荀子相同的地方,大概是荀子學派的著作。《中庸》,首尾和中段思想不一貫,從前就有人疑心。照近來的看法,這部書的中段也許是子思原著的一部分,發揚孔子的學說,如「時中」「忠恕」「知仁勇」「五倫」等。首尾呢,怕是另一關於《中庸》的著作,經後人混膈起來的,這里發揚的是孟子的天人相通的哲理,所謂「至誠」「盡性」,都是的。著者大約是一個孟子學派。
《論語》是孔子弟子們記的。這部書不但顯示一個偉大人格——孔子,並且讓讀者學習許多做學問的節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時習」、 「闕疑」、「好三」、「隅反」、「擇善」、「困學」等,都是可以終身應用的。《孟子》據說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孫丑,萬章等共同編定的。書中說「仁」兼說「義」,分辯「義」「利」甚嚴,而辯「性善」,教人求「放心」,影響更大。又說到「養浩然之氣」,那「至大至剛」、「配義與道」的「浩然之氣」⑨,這是修養的最高境界,所謂天人相通的哲理,書中攻擊楊朱、墨翟兩派,辭鋒咄咄逼人。這在儒家叫作攻異端,功勞是很大的。孟子生在戰國時代,他不免「好辯」,他自己也覺得的⑩;他的話流露著「英氣」,有「圭角」,和孔子的溫潤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稱「亞聖」,次於孔子一等⑾。《孟子》有東漢的趙岐注。《論語》有孔安國,馬融,鄭玄諸家注,卻都已殘佚,只零星的見於魏何晏的《集解》里。漢儒注經,多以訓詁名稱為重,但《論》、《孟》詞意顯明,所以只解釋文句,推闡義理而止。魏、晉以來,玄談大盛,孔子已經道家化;解《論語》的也多參入玄談,參入當時的道家哲學。這些後來卻都不流行了。到了朱子,給《論》、《孟》作注,雖說融會各家,其實也用他自己的哲學作架子。他注《學》、《庸》,更顯然如此。他的哲學切於世用,所以一般人接受了,將他解釋的孔子當作真的孔子。
他那一套「四書」注實在用盡了平生的力量,改定至再至三;直到臨死的時候,他還在改定《大這·誠意》章的注。注以外又作了《四書或問》,發揚注義,並論述對於舊說的或取或舍的理由。他在「四書」上這樣下工夫,一面固然為了誘導初學者,一面還有一個用意,便是排斥老、佛,建立道統。他在《中庸章句序》里論到諸聖道統的傳承,末尾自謙說,「於道統之傳,不敢妄議」,其實他是隱隱在以傳道統自欺呢。《中庸》傳授心法,正是道統的根本。將它加在《大學》、《論》、《孟》之後而成「四書」,朱子自己雖然說是給初學者打基礎,但一大半恐怕還是為了建立道統,不過他自己不好說出罷了。他注「四書」在宋孝宗淳熙年間(西元1174——1189)。他死後朝廷將他的「四書」注審定為官書,從此盛行起來。他果然成了傳儒家道統的大師了。
⑺ 哪裡可以下載國學經典的音頻四書五經啊之類的
我有點以前下載過的道德經和太上感應篇,你要需要留個地址。我就發給你。我不要分
⑻ 何為「四書五經」,有書名和作者,最好有簡單的介紹。
一、四書——應該說,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書》。它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南宋光宗紹熙遠年(1190年),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後是《四書》時代。
《大學》:《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傳為孔子弟子曾參(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人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中庸》:《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中庸》(與《大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大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相同的。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
《論語》:《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系,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復章節出現。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孟子》:《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游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盡管《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 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二、五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周易》:也稱《易》、《易經》,列儒家經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書,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應是筮官,經多人完成。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以前的人們對自然與人聖變幻規律的認識模式,從沒有超越陰陽八卦的思維框架。相傳龍馬馱「河圖」出現在黃河,上古聖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記》又稱「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說伏羲重卦,有說神農),並作爻辭(或謂周公);後至春秋,又有孔聖作「十翼」之說,世稱「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漢書·藝文志》)。《周易》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應的卦名、卦辭、爻名、爻辭等組成。《傳》一共七種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古人把這十篇「傳」合稱「十翼」,意指「傳」是附屬於「經」的羽翼,即用來解說「經」的內容。
《尚書》:古時稱《書》、《書經》,至漢稱《尚書》。「尚」便是指「上」,「上古」,該書是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記載上起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約1500多年。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這說明作者應是史官。《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 相傳為孔子編定。《尚書》有兩種傳本,一種是《今文尚書》,一種是《古文尚書》,現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古時稱贊人"飽讀詩書","詩書"便是分別指《詩經》、《尚書》。
《詩經》: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總集。「古者《詩》三千餘篇,及於孔子,去其重……」(《史記·孔子世家》),據傳為孔子編定。《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網路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喜歡詩詞的朋友,相信都有讀過。
《禮記》:戰國到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禮記》只是解《儀禮》」(《朱子語類·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禮記》雖只是解說《儀禮》之書,但由於涉及面廣,其影響乃超出了《周禮》、《儀禮》。《禮記》有兩種傳本,一種是戴德所編,有85篇,今存40篇,稱《大戴禮》;另一種,也便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禮記》,是戴德其侄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稱《小戴禮記》。
《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傳》,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史記》稱作者為春秋時左丘明,清代今文經學家認為系劉歆改編,近人又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各國史料編成(又有說是魯國歷代史管所寫)。它的取材范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後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左傳》本不是儒家經典,但自從它立於學官,後來又附在《春秋》之後,就逐漸被儒者當成經典。
⑼ 什麼地方有四書五經的語音版本
DV
⑽ 四書五經具體有哪些
「四書」指《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部書。 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四書」、「五經」合稱《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