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有聲小說 » 劉伶傳奇80回有聲小說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劉伶傳奇80回有聲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3-06 15:08:45

Ⅰ 收音機里常聽到一個聲音沙啞的人說書,很有名,可不知道他叫什麼

應該是單田芳吧,聲音沙啞的也就是他了!河北淶水人。原名單傳忠。1935年11月11日出生於天津(一說營口)。出身曲藝世家,外祖父王福義是闖關東進沈陽最早的竹板書老藝人;母親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員,人稱「白丫頭」;父親單永魁是弦師;大伯單永生和三叔單永槐分別是西河大鼓和評書演員。六歲念私塾,七八歲即學會了一些傳統書目。上學後,邊讀書邊幫助父母抄寫段子、書詞,評書中豐富的社會、歷史、地理和生活知識及書曲協作、表演技巧都使他獲益匪淺。十三四歲時就已經能記住幾部長篇大書。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後,收到東北工學院和沈陽醫學院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由於他酷愛說書而棄學從藝,後來拜李慶海為師,正式說書。其間在遼寧大學歷史系(函授)學習。1956年成為遼寧省唯一具有大學文憑的評書藝人,即使在全國也是鳳毛麟角。 1955年參加鞍山市曲藝團,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趙玉峰和評書名家楊田榮的指點,藝術水平大進。二十四歲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 1956年間,他先後說過《三國》、《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傳統評書和《林海雪原》、《平原槍聲》、《一顆銅紐扣》、《新兒女英雄傳》、《破曉記》、《紅色保險箱》等新書。在十年動亂中雖遭厄運,但仍然堅持練功,默誦書詞,結構新篇。

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在鞍山人民廣播電台播出了第一部評書《隋唐演義》(《瓦崗英雄》)。此後與其合作十餘載,先後錄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評書。主要有《三國演義》、《明英烈》、《少帥春秋》、《七傑小五義》等,風行大江南北全國幾十家廣播電台。其中《天京血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聽眾多達六億。自1981年以來,他先後出版了近四十部評書,是全國出版評書最多的評書演員。《明英烈》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叢書。2000年群眾出版社出版了「單田芳評書全集」。《中國武俠小說史》也將其列為近年來大陸的武俠小說作家之一。評書《白眉大俠》和《宏碧緣》還被拍成電視連續劇播出。此外,他還錄制了《千古功臣張學良》、《七傑小五義》、《隋唐演義》、《鐵傘怪俠》、《欒蒲包與豐澤園》(正續)、《劉伶傳奇》等多部電視評書和自編自演了《龍虎風雲會》(正續)等廣播評書。單田芳還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系中國曲協會員,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會員。

Ⅱ 單田芳評書全集有哪些

單田芳評書分為實體書和電視評書。

一、實體書

1、

2、《亂世梟雄》

長篇評書《亂世梟雄》是由著名評書藝術大師單田芳先生花費了十年的心血,根據大量的歷史材料和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精心創作而成,情節曲折、語言生動。

全書共300回,深度講述了一代梟雄張作霖的傳奇人生,再現了中國從滿清到民國社會變革期的宏大圖景。在講述張氏父子傳奇經歷的同時,從一個側面進一步講述了中國的近現代史。

它是著名評書藝術大師單田芳最為滿意和億萬粉絲最為喜愛的評書之一,播講過程中,單老的口誤極少,情節緊湊完整,堪稱評書藝術中的經典,曾被網友戲稱為「不是人講的評書」。

3、《楚漢爭雄》

《楚漢爭雄》是由著名評書大師單田芳先生根據由熊誠、宋晉川執筆編劇,中國廣協導演協會會長、著名導演陳家林執導的51集同名電視劇改編而成,講述了楚漢時期「沛公」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兩雄對立、爭奪天下的傳奇故事。

4、《大明英烈傳》

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後,同時起義的蘇州王張士誠、南漢王陳友諒等反王不服,於是聯合討明。

朱元璋御駕親征,平定反叛,不料幾次中奸計,先被圍困牛膛峪,後又失利九江口,九死一生,困難重重,幸有胡大海、劉伯溫等各路英豪忠心輔佐,才最終掃平反賊,統一了江南七省。

然而,元軍趁亂進攻中原,朱元璋又率眾英傑抵禦外亂。此間,各英雄好漢捨生忘死、亦膽忠心,為保大明浴血奮戰,做出了一件件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的俠義之事,終於戰勝頑敵,保江山得穩固,使天下得太平。

5、《燕王掃北》

這部書主要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之後,為鞏固朱家帝業,排除異已,不擇手段地殘害功臣宿將。在繼承皇位的問題上,朱元璋內部也發生了分岐。

馬娘娘利用垂簾聽政的機會,祖封小王,把四皇子朱棣封為"燕王"趕出南京,名義上叫朱棣去掃北,實則設下重重陷阱,欲置朱棣於死地。

在眾多英雄的保護下,朱棣終於化險為夷,來到燕京。為了掃除韓馬兩黨,為死去的功臣宿將報仇雪恨,燕王掛孝南征。

通過你死我活的較量,最後終於打到南京,清算了韓馬兩黨的罪惡。燕王登上了大明永樂皇帝的寶座,重建萬里長城,鞏固了邊防,從此,明朝進入了安定、生息的局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單田芳

Ⅲ 名人禮貌待人 故事

孔融讓梨、三顧茅廬就不用說了吧
程門立雪
宋代有個叫楊時的人,是理學家程頤的學生,他40多歲時到洛陽去拜見程頤,當他與另一位同學來到程頤家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就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雪已經下了一尺多深,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程門立雪"的故事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3、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朱師傅為周總理理發二十多年。有一次,朱師傅不小心在周總理的臉上劃了一道小口子,深感不安。周總理並沒有責怪他,還安慰他。
這些內容其實都是《談禮貌》這篇課文里的,它告訴我們:禮貌待人可以在人和人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減少矛盾。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了一個人的思想和文化修養。正如俗話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Ⅳ 請大俠幫我把這些單田芳的評書按歷史時間排一下序吧,謝謝啦~~~~~~~

序號 評書
先古
1 封神演義
戰國
趙武靈王
三國
2 三國演義
兩晉
3 英雄走國
4 劉伶傳奇
隋唐
5 風塵三俠(俠侶情仇)
6 薛剛反唐
7 花木蘭
8 隋唐演義 (又名瓦崗英雄傳)
9 新隋唐演義
10 宮門掛玉帶
11 程咬金
12 說唐後傳
13 大唐驚雷
14 薛仁貴征東
15 薛丁山征西
16 薛家將
17 宏碧緣 電視版叫《俠侶情仇》
18 深宮驚變
19 安史之亂
20 羅通掃北
五代
21 十三太保
宋代
22 楊家將
23 三俠五義(又名包公案)
24 五鼠鬧東京
25 大破沖霄樓
26 七傑小五義
27 七俠小五義
28 白眉大俠
29 龍虎風雲會
30 龍虎風雲會(續)
31 水滸全傳
32 水滸外傳
33 武松傳
34 楊么傳
35 說岳
36 鐵傘怪俠
37 呼家將
38 呼延慶打擂
明朝
39 明英烈(又名朱元璋演義)
40 大明英烈
41 洪武劍俠圖
42 燕王掃北
43 燕王劍俠
44 永樂劍俠
45 大明風流譜
46 大明五傑
47 明末遺恨
清朝
48 三俠劍
49 續三俠劍
50 後續三俠劍
51 童林傳
52 十二金錢鏢
53 連環套
54 清官冊
55 林則徐
56 曾國藩
57 左宗棠
58 義和團
59 太平天國
60 清官於成龍
61 清末風雲錄(上) (下)
62 辛亥風雲錄
63 天京血淚
64 洛陽豪客
民國
65 民國英烈
66 亂世梟雄 (300回)
67 千古功臣張學良
68 欒蒲包與豐澤園
69 新兒女英雄傳
70 破曉記
71 平原槍聲
72 遼沈戰役
73 百年風雲
74 亂世梟雄 (485回)
75 少帥春秋
76 龍爭虎鬥豐澤園
現代
77 巨騙內幕
78 江洋大盜緝捕紀實
79 九七大案
80 一顆銅紐扣
81 九十年代大案要案偵破紀實
82 根本利益
83 單田芳說單田芳
84 紅色保險箱
國際
85 二戰風雲錄
86 太平洋大海戰
綜合
87 古今奇案
88 話說台灣
89 五千年歷史演義
90 單田芳訪談
91 書評雅典
92 賀龍傳奇
93 雅典奧運評說
94 北京奧運評說
95 亞運諸列強評說
為什麼單老的許多評書(包括正版光碟)有剪接痕跡?
具體內幕還不得而知,一種比較有力的說法如下。
單老早年的許多作品的版權並不在單老手上,而在各廣播電台或曲藝團里。單老在北京成立「單田芳公司」時,對暫時無法收回版權的作品加以剪接,以便出版(有的還另取了別名)。
單老的哪些評書有剪接痕跡?
據不完全統計如下(括弧內是原始回數):
封神演義 140回(180回)
隋唐演義 116回(100回):電視版、不包括續集
薛家將 180回(150回)
三俠五義 180回(150回)
七傑小五義 68回(80回):電視版
從軍記 90回(花木蘭72回)
說岳後傳 130回(鐵傘怪俠160回)
民國英烈 189回(150回)
辛亥風雲錄 172回(民國英烈150回)
曾國藩 145回(原始回數不詳)
太平天國 116回(原始回數不詳)
清末風雲錄 170回(原始回數不詳)
千古功臣張學良 96回(120回)

Ⅳ 單田芳前輩都有哪些評書

電視評書作品:
《封神演義》
《趙武靈王》
《楚漢爭雄》
《三國演義》
《劉伶傳奇》
《俠侶情仇》
《隋唐演義》
《新隋唐演義》
《全聚德傳奇》
《大唐驚雷》
《薛丁山征西》
《薛家將》
《小五義》
《西遊記》
《宏碧緣》
《深宮驚變》
《安史之亂》
《五鼠鬧東京》
《七傑小五義》
《白眉大俠》
《龍虎風雲會》
《水滸全傳》
《水滸外傳》
《楊幺傳》
《鐵傘怪俠》
《明英烈》
《大明英烈》
《燕王掃北》
《洪武劍俠圖》
《燕王劍俠》
《永樂劍俠》
《努爾哈赤》
《明末遺恨》
《李自成》
《話說台灣》
《清官於成龍》
《清官冊》
《童林傳》
《古今奇案》
《洛陽豪客》
《百年風雲》
《林則徐》
《曾國藩》
《天京血淚》
《廊坊大捷》
《民國英烈》
《亂世梟雄》
《千古功臣張學良》
《大河風流》
《欒蒲包與豐澤園》
《慈禧陵墓被盜》
《新兒女英雄傳》
《平原槍聲》
《太平洋大海戰》
《風雪大別山》
《遼沈戰役》
《九一九演義》
《賀龍傳奇》
《少林將軍許世友》
《血色特工》
《老店風雲》
《羊神》
《牛根生發展史》
《京城神探刑偵檔案一生守候》
《九七大案紀實》
《江洋大盜緝捕紀實》
《書評雅典》
《亞運三國》
《言歸正傳》
《三俠劍》

單田芳,1934年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中國河北保定市淶水縣(一說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人,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寶級評書大師。系中國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會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評書四大名家之一。

Ⅵ 求:單田芳說過的所有評書書目

1、《封神演義》

2、《趙武靈王》

3、《楚漢爭雄》

4、《三國演義》

5、《劉伶傳奇》

6、《花木蘭》

7、《俠侶情仇》

8、《隋唐演義》

9、《新隋唐演義》

8、《全聚德傳奇》

9、《說唐後傳》

10、《大唐驚雷》

11、《薛丁山征西》

12、《薛家將》

13、《小五義》

14、《西遊記》

15、《宏碧緣》

16、 《深宮驚變》

17、《安史之亂》

18、《三俠五義》

19、《五鼠鬧東京》

20、《大破沖霄樓》

21、《七傑小五義》

22、《白眉大俠》

23、《龍虎風雲會》

24、《水滸全傳》

25、《楊幺傳》

26、《鐵傘怪俠》

27、《明英烈》

28、《大明英烈》

29、《燕王掃北》

30、《洪武劍俠圖》

31、 《燕王劍俠》

32、《永樂劍俠》

33、《天下故事會之古代奇案》

34、《努爾哈赤》

35、《明末遺恨》

36、《李自成》

37、《話說台灣》

38、《清官於成龍》

39、《十二金錢鏢》

40、《三俠劍》

41、《連環套》

42、《清官冊》

43、《童林傳》

44、《古今奇案》

45、《洛陽豪客》

46、 《百年風雲》

47、《林則徐》

48、《曾國藩》

59、《天京血淚》

50、《廊坊大捷》

51、《民國英烈》

52、《亂世梟雄》

53、《千古功臣張學良》

54、《大河風流》

55、《欒蒲包與豐澤園》

56、《慈禧陵墓被盜》

57、《918風雲》

58、《新兒女英雄傳》

59、《平原槍聲》

60、《太平洋大海戰》

61、《破曉記》

62、《風雪大別山》

63、《遼沈戰役》

64、《九一九演義》

65、《賀龍傳奇》

66、《少林將軍許世友》

67、《血色特工》

68、《老店風雲》

69、《羊神》

70、《牛根生發展史》

71、《京城神探刑偵檔案一生守候》

72、《根本利益》

73、《巨騙內幕》

74、《九七大案紀實》

75、《江洋大盜緝捕紀實》

76、《書評雅典》

77、《亞運三國》

78、《言歸正傳》

79、《三俠劍》

(6)劉伶傳奇80回有聲小說擴展閱讀:

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15時30分),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曲藝世家。

1954年走上評書舞台。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2018年9月11日下午15時30分,單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逝世,享年84歲。

Ⅶ 古人講禮貌獲得回報的故事

程門立雪
宋代有個叫楊時的人,是理學家程頤的學生,他40多歲時到洛陽去拜見程頤,當他與另一位同學來到程頤家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就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雪已經下了一尺多深,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程門立雪"的故事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豫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豫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Ⅷ 求評書和播講演員的名字!!!

我來給你提供一些關於這方面的資料(也是從網上搜索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因為資料太多的分幾次給你吧。資料如下:
1.陳鳳芸:(1937.1— )遼寧沈陽人。中國曲協會員,天津市曲協理事。出身曲藝世家,自幼隨父學藝,九歲拜西河大鼓名家左田風為師。1953年參加天津市第一區人民政府組建的書曲隊,任隊長。1982—1984年改編《打岡村》、《霍元甲》、《刀劈蘇金榮》等十餘段曲目,經過選拔參加歷屆「津門曲薈」演出,均獲一等獎。1985—1987年期間創作了《血濺翠花宮》、《砸鑾駕》和《智取城防圖》等曲目,其中評書《薛家將》於1987年出版。其丈夫黃鐵良師承相聲名家侯寶林,目前在眾友相聲隊演出;其婿劉彤亦是相聲演員,曾獲CCTV相聲大賽逗哏一等獎。
陳麗君:(1944.9— )遼寧沈陽人。1958年跟祖父陳仲山學唱東北大鼓。1960年加入錦州市曲藝團,任學員、演員。1976年入錦州市文工團,任歌劇、話劇演員。1980年重返錦州市曲藝團,任東北大鼓、評書演員。1991年調入錦州市藝術研究所,任副研究員。書目以家傳《大西唐》、《曹家將》和《隋唐演義》為主,現代書目有《烈火金剛》、《平原槍聲》等。1986年演出《智取大青嶺》獲遼寧省優秀曲藝節目選拔賽優秀表演獎。1988年在東北首屆現代評書故事電視邀請賽中,演出評書《智斗王扒皮》獲評書銀杯獎。自1986年起,同父陳青遠、妹陳麗潔共同錄制長篇評書《薛丁山與樊梨花》、《三鬧汴梁》、《三擒陳平》、《蕭飛傳奇》、《安公子投案》等在全國多家電視台播放。個人在電台錄制的長篇評書有《大西唐演義》(上、下部)、《十粒金丹》、《奇婚案》、《風雨雙龍劍》等,其中前兩者先後在全國市(地)電台文藝廣播協作會上獲評書節目一等獎。現為中國曲協會員,遼寧省曲協理事,錦州市曲協副主席,錦州市政協委員。

出版評書作品:《三探聚寶樓》(兩冊,北方婦女)、《特別偵察員》(合作)等。
陳青遠:(1923.4—1988.8)生於沈陽,沈陽城南紅菱堡子人。原名陳文起、陳占河。生前為錦州市曲藝團業務團長。出生於曲藝世家,1928年全家遷往黑龍江省富錦縣。由於祖父和父親都是東北大鼓藝人,受家境熏陶,六歲起即隨父親陳仲山(1886—1967)學唱東北大鼓,九歲開始登台,十五歲起正式掛牌,十六歲起行藝遍及東北三省。1941年拜慶文畢為師。他熟練地掌握了家傳《隋唐演義》和《大西唐》,還學會了父親據野史編成的《曹家將》,並進行了加工整理。1945年起先後在佳木斯、哈爾濱、長春、本溪、瓦房店等地作藝,1948年在牡丹江獻藝,一度改唱西河大鼓。1953年重返遼寧。1957年到錦州,參加錦州市曲藝團並定居。由於弦師短缺,不得不放棄東北大鼓而改說評書。曾於1950年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曲藝改進會副會長兼工會主席,1953年任遼寧省本溪市曲藝團團長。

六十年代,他曾在錦州和遼寧電台播講《烈火金剛》,引起強烈反響。1978年參加遼寧省曲藝匯演,榮獲優秀表演獎。1982年為撫順和錦州電台錄制108講《曹家將》;1985年和女兒陳麗君、陳麗傑為遼寧電視台錄制《三請樊梨花》和《蕭飛買葯》。全國20多家和40多家電台曾播放其長篇評書《烈火金剛》和《隋唐演義》,《薛丁山與樊梨花》、《安良景投親》等多部評書在全國電台、電視台播出。他的作品在全國市(地)電台文藝廣播協作會上,多次被評為評書類一等獎。《三鬧汴梁》和《三擒陳平》獲「1985~1986年遼寧省優秀文藝作品年獎」。1986年5月,在「千山書薈」上以一段《程咬金劫皇杠》震動全場;1987年10月,帶病進京出席全國評書座談會。曾被錦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評鼓書表演藝術家」光榮稱號。1988年11月,在錦州舉辦了「紀念著名評書藝術家陳青遠先生從藝五十年」的紀念活動。其代表作《響馬傳》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叢書。

陳青遠在藝術上不僅繼承了家傳的「帥」派藝術,而且博採眾長,雜糅百家。他嗓音廣厚、清越響亮、口齒清晰,有「喊、吊、舌、唇、氣」的基本功;敘述細膩含蓄,精於繪聲,長於抒情;節奏明快多變,表演傳神逼真,擅長刻畫反面人物。他強調以說為主,以表為輔,講究「噴吐」功夫,即「噴如切金斷玉,吐似板上釘釘」。改變新書時,經常「贊」、「賦」、「貫口」、「串口」融會貫通,渾然一體。他還能講今比古,增加了很多「書外書」。他的評書結構上「勾、扣、坨、環」,表演上「精、美、帥、奇」。

陳青遠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曲協遼寧分會常務理事、錦州市曲協副主席,曾當選遼寧省和錦州市政協委員,遼寧省文聯委員。其正式弟子是女演員石印紅。

出版評書作品:《響馬傳》(黃河文藝)、《響馬傳》(春風文藝)、《秦瓊賣馬》(春風文藝)、《三請樊梨花》(春風文藝)、《樊梨花招親》(中原農民)、《三鬧汴梁》(春風文藝)、《三擒陳平》(春風文藝)、《安公子投親》(中原農民)、《肖飛傳奇》等。

白佩玉:(1938— )回族。祖籍河北,生於河南開封。1951年在天津隨王本林學說過相聲;十五歲(一說1951年)在沈陽拜李慶海、李春琴夫婦為師學唱西河大鼓。多年來在沈陽獻藝,1959年後在沈陽曲藝團、沈陽市瀋河區曲藝隊等專業團體說書,現在是沈陽演出公司幹部。其代表作《英烈春秋》(《無鹽娘娘》)、《銀盒春秋》 (《孫龐鬥智》)、《走馬春秋》(《樂毅伐齊》)、《鋒劍春秋(《萬仙陣》)為前後連接的四部書,是神怪類評書的代表作品。其中由《無鹽娘娘》與《萬仙陣》組成的《神怪列國志》,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叢書。

白佩玉是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

出版評書作品:《無鹽娘娘傳奇》(春風文藝,1988)、《萬仙陣》(沈陽,1989)、《神怪列國志》(春風文藝,1996)、《唐宮女禍》(黑龍江人民,1988)、《薛雷掃北》、《殘唐演義》(春風文藝)、《五代演義》(春風文藝)、《天下第一棍》(安徽文藝,1987)、《大唐三俠》(黃河文藝)、 《義俠萍蹤》(大連)等。
白樹榮:(1929— )滿族,遼寧岫岩人。中國曲協會員、鞍山市曲藝團創作員。曾在鞍山市群眾藝術館、鞍山市文聯任曲藝編輯,後轉入鞍山市曲藝團。曾發表二人轉《會情人》、《還妻記》、《一隻雞》、《岳母刺字》、《讓婚》等30多篇,以及整理評書《小八義》、《呼楊合兵》、《火山王楊袞》、《龍門奇俠》、《龍門俠戀》、《百年風雲》等,並發表曲藝評論多篇
陳士和:(:(1887—1955)祖籍浙江紹興,世代居北京,北京人。原名陳建谷,後改固本,字蘭亭;一名陳德本。出生在前門外儲子營。父親在清末刑部衙門任文書(一說是慶親王府廚師)。少時在慶王府膳房助廚,八九歲始隨父親讀書識字。由於家境貧苦,十歲以後即為衣食奔波,耳濡目染聽了很多評書。後來世殿成收其為義子,給他講授說書的訣竅。辛亥革命後(1912年),正式拜張智蘭為師,學說《聊齋》。張擅長原原本本地將文言譯成白話講解,陳士和繼承其衣缽,並受田嵐雲、雙厚坪的藝術啟發,博採眾家之長。經過多次探討實驗,以張智蘭的講述為基礎,逐漸改變了照本宣科式講說,以愛憎分明的感情、淵博的社會知識和生動活潑的語言,對故事進行了再創作,在說書藝術上亦形成了新流派。1925年來到天津說書。1940年後即久占天津,專說《聊齋》。1952年他參加影片《六號門》的拍攝,飾演反面人物「馬八輩兒」,刻劃了一個天津舊社會久經風雲的老「混混兒」形象。1952年11月,曾來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大會」,當時已是白須飄灑,年逾古稀。1954年10月,天津市文化局曾組織力量對《聊齋》進行記錄、錄音和整理,可惜只獲得十三段。陳士和先生於1955年1月16日不幸病逝。
陳士和一生說過的《聊齋》有五十一篇,集中選用的是兩種題材:(一)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腐敗,表現人民反抗精神;(二)鞭撻封建包辦婚姻制度,歌頌青年男女忠貞愛情。他同情贊揚善良百姓、無告弱者和正直誠實的人物,抨擊嘲諷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等形形色色的丑惡人物,乃至最高封建統治者,在一定程度上闡發了蒲松齡原著的思想內容。其評書語言通俗生動,書路細致謹嚴,情節跌宕曲折,表演時台風親切大方,口齒清晰,長於摹擬各色人物的神態。他對原著中涉及的歷史、地理、宮廷禮節、世俗、倫理、人情等,常常加上通俗的解釋;善於抓飛哏飛掛(即興笑料),使用連鎖的「串包袱」;常常書外加書,製造懸念,敘事中雜以評論,夾敘夾議,入情入理。他演述的聊齋故事,對原作的人物增加了很多社會背景和生活經歷的描述,把場景勾勒得更加細致,並且增添了不少富於戲劇性的細節,以豐富原作的藝術形象。演述不以奇幻的情節炫惑聽眾,而著重於挖掘原作的故事隱喻現實人生,贊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使其具有較強烈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但有的作品也破壞了原作虛幻突兀的環境和以「異類」出現的人物來描寫人生的藝術風格和意境,或者把原作相當豐富深刻的主題內涵處理得比較淺薄。

人們稱贊陳士和說《聊齋》,做到了所謂「三愛」(愛聽、愛學、愛問),「三闊」(耳闊、眼闊、心闊),「四絕」(說白、摹擬、評論、表演)。金受申說過,「陳士和能把《聊齋》說得通俗、細膩、動人,又擅長使用扣子,具有使人百聽不厭,久而彌趣的魅力。」

出版評書作品:《評書聊齋志異》(第一集,百花文藝,包括《勞山道士》、《畫皮》、《阿寶》、《續黃粱》、《雲翠仙》、《考弊司》、《向杲》)、《評書聊齋志異》(第二集,百花文藝,包括《夢狼》、《崔猛》、《席方平》、《瑞雲》、《王者》、《毛大福》)。
陳蔭榮:(1918—1990)北京人。原名陳詠和,十三歲起即追隨著名評書家品正三,學會了一系列袍帶書,包括《九老興隋》、《隋唐演義》、《隋唐後傳》、《龍潭鮑駱》、《富貴壽考》、《五代殘唐》、《大宋飛龍傳》、《楊家將》等。二十一歲正式拜品正三為師,長期演出在北京、張家口、天津等地。他博學強記,廣搜多問,不斷豐富書目內容,使之入情入理。1949年以後,他重新整理了全部《隋唐演義》,取名《興唐傳》, 不但繼承了品正三的說書藝術,而且從評書大王雙厚坪流傳下來的《隋唐演義》中汲取了不少營養(1989年全部整理完畢,共140萬字)。他還編演了新講史書《黃巢起義》八回,以及《靈泉洞》、《呂梁英雄傳》等。1959年參加北京宣武說唱團。1986年參加了北京市曲協等單位舉辦的「曲藝前輩舞台生涯50周年紀念」活動。 陳蔭榮擅長演說長槍袍帶書,以表演細膩、人物刻畫逼真、善於在說書中運用典故而著名。有弟子繩寶珍等。

出版評書作品:《興唐傳》(四冊,中國曲藝,1984;十冊,包括《鬧花燈》、《南陽關》、《賈家樓》、《瓦崗寨》、《群雄會》、《四平山》、《虹霓關》、《揚州會》、《搶三關》、《鎖五龍》等,1981—1982;其中《鬧花燈》、《賈家樓》、《瓦崗寨》曾於1957年由通俗文藝出版社出版。)《興唐後傳》(中國曲藝)《鮑福闖龍潭》(中國曲藝)等。
單田芳:(1935.11— )河北淶水(一說山東德平)人。原名單傳忠。1935年11月11日出生於天津(一說營口)。出身曲藝世家,外祖父王福義是闖關東進沈陽最早的竹板書老藝人;母親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員,人稱「白丫頭」;父親單永魁是弦師;大伯單永生和三叔單永槐分別是西河大鼓和評書演員。六歲念私塾,七八歲即學會了一些傳統書目。上學後,邊讀書邊幫助父母抄寫段子、書詞,評書中豐富的社會、歷史、地理和生活知識及書曲協作、表演技巧都使他獲益匪淺。十三四歲時就已經能記住幾部長篇大書。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後,收到東北工學院和沈陽醫學院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由於他酷愛說書而棄學從藝,後來拜李慶海為師,正式說書。其間在遼寧大學歷史系(函授)學習。1956年成為遼寧省唯一具有大學文憑的評書藝人,即使在全國也是鳳毛麟角。1955年參加鞍山市曲藝團,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趙玉峰和評書名家楊田榮的指點,藝術水平大進。二十四歲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1956年間,他先後說過《三國》、《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傳統評書和《林海雪原》、《平原槍聲》、《一顆銅鈕扣》、《新兒女英雄傳》、《破曉記》、《紅色保險箱》等新書。在十年動亂中雖遭厄運,但仍然堅持練功,默誦書詞,結構新篇。

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在鞍山人民廣播電台播出了第一部評書《隋唐演義》(《瓦崗英雄》)。此後與其合作十餘載,先後錄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評書。主要有《三國演義》、《明英烈》、《少帥春秋》、《七傑小五義》等,風行大江南北全國幾十家廣播電台。其中《天京血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聽眾多達六億。自1981年以來,他先後出版了近四十部評書,是全國出版評書最多的評書演員。《明英烈》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從書。2000年群眾出版社出版了「單田芳評書全集」。《中國武俠小說史》也將其列為近年來大陸的武俠小說作家之一。評書《白眉大俠》和《宏碧緣》還被拍成電視連續劇播出。此外,他還錄制了《千古功臣張學良》、《七傑小五義》、《隋唐演義》、《鐵傘怪俠》、《欒蒲包與豐澤園》(正續)、《劉伶傳奇》等多部電視評書和自編自演了《龍虎風雲會》(正續)等廣播評書。單田芳還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系中國曲協會員,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會員。

單田芳認為,「說書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頭」,能夠起到異峰突起的作用。生動、准確、鮮明是其評書的最大特點。其評書,口風老練蒼勁,自然流暢;語言生動形象,豐富有趣;行文邏輯周密,句法無誤;說文時,滿腹經綸,詩詞歌賦,華麗高雅;說白時,鄉情俗語,民諺土語,親切生動。總之,他能用生動、精煉、准確、鮮明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環境氣憤,極大地調動了聽(觀)眾的想像力。因此,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海外華人中也有一定影響,為他贏得「單國嘴」的美譽。他對待評書創作一絲不苟。在編錄《百年風雲》(曾在全國一百四十家市級電台播放,)時,就參閱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國》、《天京之變》、《慈禧前傳》、《清宮十三朝》等幾十種資料。

出版評書作品:《瓦崗英雄》(兩冊,山西人民)、《說唐後傳》(春風文藝)、《宮門掛玉帶》(中原農民)、《薛仁貴征西》(中原農民)、《明英烈》(春風文藝)、《大明英烈傳》(黃河文藝)、《燕王掃北》(中原農民)、《風塵三俠》(中原農民)、《包公案》(黃河文藝)、《七傑小五義》(兩冊,黑龍江人民)、《白眉大俠》(兩冊,內蒙古人民)、《鐵傘怪》(海天版)、《燕王劍俠》(內蒙古人民)、《大明風流譜》(中國文聯)、《大明五傑》(作家版)、《連環套》(內蒙古人民)、《三俠劍》(兩冊,內蒙古少兒)、《續三俠劍》(三冊,北方文藝)、《再續三俠劍》(三冊,北方文藝)、《童林傳?前傳》(兩冊,內蒙古人民)、《童林傳?後傳》(兩冊,內蒙古人民)以及「單田芳評書全集」(群眾版)等。

Ⅸ 在唐代傳奇小說中,出名的作品都有哪些

唐代傳奇

中國唐代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後人稱為唐傳奇。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和漢魏六朝小說相比,它內容上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世態,反映的社會生活面較廣,生活氣息較濃厚。藝術上,它篇幅加長,部分作品還塑造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其語言多為散體,多四字句,句法較整齊,沿襲了六朝志怪小說的傳統。
繁榮及其原因 唐傳奇是封建城市經濟發達的產物。為了適應廣大市民和統治階層文娛生活需要,民間的說話應運而生。而當時佛教興盛,變文大量產生,又促進了說話藝術的發展。說話受到民間和上層的普遍喜愛。唐代佛教道教興盛,兩教的經典和文藝作品,如變文、壁畫等,其中有不少情節離奇曲折、想像豐富奇特的故事。這對一部分唐傳奇(主要是神怪類)的題材、構思以至細致的描繪都有一定影響,同時也帶來不少宗教迷信雜質。
發展過程 唐傳奇發展分為前(唐初至肅宗)、中(代宗至文宗)、後(文宗至唐末)3個時期。前期作品現存很少,最早的是《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它們標志著小說從六朝志怪向唐傳奇的過渡形態 。以後 ,張鷟《遊仙窟》、張說《綠衣使者》都描寫了市民生活,表現出唐代傳奇開始在內容題材上擺脫志怪傳統,著重表現人間世態,領域拓寬。此期小說專集不多。中期是唐傳奇繁榮階段,名家名作頗多。一些最優秀的單篇傳奇,幾乎都出自此期。從內容、題材上看,此期作品大致分為以下5類 :①神怪類。講的是神怪一類故事。題材雖襲志怪傳統,但內容、形式均有創新。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兩篇表現榮華富貴如夢境之空虛,把夢境中的仕途榮遇與波折鋪敘得淋漓盡致。《古岳瀆經》、《廬江馮媼傳》、《三夢記》、《周秦行紀》等或述神鬼,或記奇夢,也屬此類。②神怪兼愛情類。寫神怪鬼狐與人相愛。如沈既濟《任氏傳》、陳玄佑《離魂記》、李朝威《柳毅傳》、李景亮《李章武傳》。這些篇章實際上寫的是罩在神怪外衣下的以愛情婚姻為主的人情世態。③愛情類。專寫人間愛情傳奇。如白行簡《李娃傳》、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3篇反映了階級界限與真摯愛情的深刻矛盾。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深刻細致;情節曲折,文筆細膩。與《南柯太守傳》、《柳毅傳》、《虯髯客傳》,共同標志著唐傳奇藝術的高峰。④歷史類。以陳鴻《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為代表。前者敘述宛曲,情味雋永;後者文筆多質直,文采稍遜。⑤俠義類。此類中期尚少。有李公佐《謝小娥傳》、沈亞之《馮燕傳》。此外,《柳毅傳》中錢塘君、《柳氏傳》中許俊、《霍小玉傳》中黃衫客均屬俠義人物,但非篇中主要人物。此類小說在晚唐有較大發展。
後期單篇傳奇現存很少。較好的有薛調《無雙傳》、無名氏《靈應傳》、《東陽夜怪錄》等。專集大量出現,作品數量遠超前兩期。但多數篇幅短小,敘事簡略,復與六朝志怪相接,成就遠遜中期單篇。有名的有牛僧孺《玄怪錄》,李復言《續玄怪錄》(二者可能作於文宗朝稍前期),鄭還古《博異志》等。神怪故事中,《靈應傳》情節曲折,受《柳毅傳》影響;《東陽夜怪錄》亦有《南柯太守傳》痕跡。愛情小說以《三水小牘》中《步飛煙》、《無雙傳》為代表。但後者中俠義成分比《柳氏傳》、《霍小玉傳》大為加重,至《傳奇·昆侖奴》,重點已由愛情轉向俠義。《甘澤謠·紅線》和《傳奇·聶隱娘》則把俠士神化,開後世武俠小說濫觴。《玄怪錄·郭元振》寫元振夜斬豬妖,則是把俠義和神怪結合起來了。
對後代文學的影響 唐傳奇影響甚遠,它成為後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主要樣式。還是後代白話小說、戲曲及講唱文學汲取題材、人物、藝術方法再創作的寶庫。
結集和研究資料 晚唐陳翰有《異聞集》,已佚。其中部分為《太平廣記》所收,成為保存漢魏六朝和唐代小說的淵藪。明清集亦頗多。五四運動後,魯迅有《唐宋傳奇集》,專采單篇,並附《稗邊小綴》,對作家作品進行考訂。汪辟疆有《唐人小說》,各篇均有說明。今人校點整理出版的有《博異志》、《集異記》、《傳奇》等。研究方面,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有專論3篇,論述精當。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也較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