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薦中國寓言故事
很多的啊 亡羊補牢 農夫和蛇 守株待兔 等等 採納吧
Ⅱ 求適合朗誦的寓言故事
這3個我覺得是肢體語言最豐富!最好挖掘的寓言故事!
《烏鴉與狐狸》克雷洛夫
關於阿諛拍馬的卑鄙和惡劣,不知告誡過我們多少遍了,然而總是沒有用處,拍馬屁的人總會在我們的心裡找到空子。
上帝不知怎麼賞給烏鴉-小塊乳酪。鳥鴉躲到一棵樅樹上。它好象已經安頓下來,准備享受它的口福了。但是它的嘴半開半閉著,含著那小塊美味的東西在沉思。
不幸這時候跑來一隻狐狸,一陣香味立刻使它停住了。它瞧瞧乳酪,舔舔嘴。這壞東西蹺起腳偷偷走近樅樹。它捲起尾巴,目不轉睛地瞅著。它那未柔和地說話,一個字一個字都是細聲細語的:
「你是多麼美麗呀;甜蜜的鳥!那脖子,唷,那眼睛,美麗得象個天堂的夢!而且,怎樣的羽毛!怎樣的嘴呀!只要你開口,一定是天使的聲音。唱吧,親愛的,別害躁!啊,小妹妹,說實話,你出落得這樣美麗動人,要是唱得同樣地美麗動人,在鳥類之中,你就是令人拜倒的皇後了!」
那傻東西被狐狸的贊美搞得昏頭昏腦,高興得連氣也透不過來了。它聽從狐狸的柔聲勸誘,提高嗓門兒,盡烏鴉之所能,叫出刺耳的聲調。
乳酪掉下去了!——乳酪和狐狸都沒影了。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時代出版社 1951年版 第7一9頁)
《猴吃西瓜》猴王找到了一個大西瓜,但是,他不知道西瓜的吃法。有心請教別人吧,又不好意思,那樣就顯得自己太無知了。
「這……哎!有了!」猴王想出了一個妙計。
他把猴子、猴孫,那一大群猴兒召集到一塊兒。
猴王說:「今天我找到了一個大西瓜,把你們請來飽餐一頓。可是咱們把話說清楚,在吃西瓜之前,我要測驗一下你們的本領。誰的本領強,誰的本領弱,今天就可以知道啦。就說這西瓜的吃法,我是知道的,可我要看你們說的對不對。必須說實話,說對了就多吃一份西瓜。」
小毛猴聽了,抓耳撓腮地第一個搶著說:「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子的!」
短尾巴猴緊跟著說:「我不同意他的說法!上次我到奶奶家去,奶奶請我吃甜瓜,甜瓜不是吃瓤的。我想甜瓜是瓜,西瓜也是瓜,總而言之都是瓜。西瓜當然也是吃皮的!」
「不對,西瓜是吃瓤的!」
「不對,西瓜是吃皮的!」
「你胡說!」
「你胡說!」
「這……」猴王不知誰是誰非,就把眼光轉到了年歲最大的老猴身上。
老猴一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已身上,就哆哆嗦嗦地站起來,說話了:「(咳嗽)這個這個這個……就西瓜當然……是吃皮的啦!不瞞各位,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吃了西瓜皮的緣故!」
聽老猴這么一說,猴子們都喊叫起來:「對,西瓜是吃皮的!」「對,西瓜不是吃瓤的!」
猴王一看大家都說西瓜是吃皮,就以為真正的答案找出來了。他大著膽子對大家說:「你們說得對,只有小毛猴說錯。不懂裝懂,沒吃過西瓜,還硬說西瓜是吃瓤的。哼!我一生中最愛講老實話,對不老實的話我一聽就生氣。這次我們都吃西瓜皮,就叫小毛猴受懲罰,讓他吃瓤子!」說著拿起刀「撲」的一下把西瓜剖開,大家一起分西瓜皮吃,只有小毛猴在一旁吃瓤,受懲罰。
吃著吃著,一個小猴子覺得不是味兒,悄悄地問旁邊一個猴子:「哎,我說,這東西怎麼不好吃呀?」
「那,那是你吃不慣。我過去常吃西瓜,西瓜呀,就是這個味兒。」
《提升公司教練能力》
一英里賽跑,當第一個職業運動員跑過4分鍾後,全世界所有運動專家、生理學家都斷言:一英里4分鍾是人類極限,不可能有人突破。但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教練,用並不復雜的方法,最先幫一位業余運動員突破了這個限制。他把一英里分成8等份,根據選手體能,計算出通過每等份應該用的時間。然後在每個等份處都有一個小教練掐秒,報告給運動員:「太快了,悠著點兒!」「慢了,該加油沖了!」有意思的是,這個最早突破「極限」的人竟然是個醫學院學生!此後,所有職業運動員都能突破這個所謂「生理極限。」
顯然,問題不在選手運動能力高低,而在於教練指導水平高低。
同樣,員工的能力就象水下的冰山,關鍵在於管理者能不能通過指導把水下冰山托出水面。
大量公司認識到,與其招聘新人,不如開發現有人力資源。人有潛力,關鍵是有沒有辦法挖掘潛力。教練的指導不是速葯,它恰恰強調個人的持續學習過程,幫助個人在目前不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功。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公司都需要從員工身上獲得持續的高表現。
98年,企業普遍認識到,管理跟不上是公司的致命傷,迫切希望提高管理能力。
其實企業的管理能力並不體現在策略上,而體現在人的行為上。提高人的行為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者自上而下的言傳身教和現場指導。提升企業管理能力沒有速效葯,最可靠的方法是:培訓+教練指導。培訓可以請進來,但是培訓公司走了,管理者若是沒有教練能力,培訓內容還是扎不下根。因此,沒有大量善於指導下屬的「教練」,企業的管理水平不可能真正提高。中基層經理普遍缺乏教練能力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明顯瓶頸。
Ⅲ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的大概內容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青少年書籍。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內容,可以概括成三類:
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
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給人以積極的啟示;
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其弊惡」,具有諷刺性意義的。
(3)中國寓言故事精選聽書擴展閱讀
中國許多預言故事衍化成成語故事,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等。
1、鷸蚌相爭
蘇代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正在它倆爭吵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人走了過來。那打漁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
2、漁翁得利
國時候,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國派謀士蘇代去勸說趙王。蘇代就給趙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隻大蚌在河灘上曬太陽,它剛剛張開貝殼,水鳥鷸就伸出長嘴去啄蚌肉,蚌連忙收緊貝殼。將鷸的長嘴夾住了。
鷸鳥生氣地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麼活下去?」蚌也毫不讓步地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當鷸和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被一位漁翁發現,他毫不費力就把它們捉住了。
蘇代告訴趙王,趙國攻打燕國就如同鷸蚌相爭,兩國都得不到好處,而強大的秦國就會像漁翁一樣得到便宜。
這個故事後來被概括成了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用來比喻爭奪的雙方互不相讓,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Ⅳ 適合女生朗誦的寓言故事
1.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孔雀惜尾
·來源:網路
有一隻雄孔雀的長尾巴真是漂亮極了,金黃和翠綠的顏色互相交錯,在陽光下閃爍著艷麗的光澤,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傑作,這絕不是一般的畫家用七彩筆所能描繪得出來的。
豈止是人類羨慕雄孔雀美麗的尾羽,就連這雄孔雀自身也因這美麗而陶醉,以至進一步養成了嫉妒的惡習。它雖然已經被人類馴養很久了,但只要是見到了有少男少女們穿著顏色鮮艷的服裝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燒,總要攆上去啄咬幾口,才肯罷休。
早先,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裡棲息的時候,總是要首先選擇好一個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後再來安置身體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濕了漂亮的尾羽,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時,手持羅網捕鳥的人又來到了面前,而這只孔雀還在珍惜顧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飛逃離現場,於是只好落入了捕鳥人撒下的羅網。
雄孔雀有著美麗的長尾羽,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它卻對自己的這一優長之處珍愛得太過分了,其結果是反而招致了禍患。雄孔雀的下場警示人們:如果有誰對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將某個長處當包袱背起來,為其所累,這時好事就有可能變成壞事,引出本來不該發生的後果。
2·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神童的不幸
·來源:網路
有個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個農人家庭。他家裡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沒有一個文化人。他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紙墨筆硯是個什麼模樣。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著向家裡人要紙墨筆硯,說想寫詩。他父親感到十分驚訝,馬上從鄰居那裡借來筆墨紙硯,方仲永拿起筆便寫了4句詩,而且還給詩寫了個題目。同鄉的幾個讀書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來看,一致認為他寫得不錯。於是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知道的人不免個個稱奇。
從此,方仲永家熱鬧起來,經常有人來家玩,有的當場出題要小仲永作詩。小仲永不論什麼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緻,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贊賞。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里,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縣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對方仲永的父親另眼相看,還經常拿錢幫助他。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於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而是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誇贊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於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後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並無什麼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於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可見,一個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後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後面。
Ⅳ 中國寓言故事精選的精彩片段
中國寓言故事精選
編輯
寓言故事是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以簡明生動內的形式,容記載和闡釋豐富而深奧的道理,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文學樣式。
內容提要
寓言故事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功於它所具有的諷刺勸誡功能,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提供借鑒、發人深省、啟迪智慧,生動靈活地發揮出巨大的批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