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庸、古龍、梁羽生、卧龍生的小說各有什麼特點,其代表作分別是什麼
呵呵,樓主 權威答案來也
摘之:古龍作品全集序:江湖一怪俠
1,金庸:射鵰三部曲 天龍八部
2,古龍: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小李飛刀系列
3,梁羽生:女帝奇英傳 七劍下天山 江湖三女俠
4,卧龍生:金劍鵰翎 岳小釵 飛花逐月(特點:擅長心理描寫 尤其是女主角刻畫突出)
重點是 四大天王中 金庸、古龍、梁羽生小說各有什麼特點:(摘之:古龍作品全集序:江湖一怪俠)
以作品內容而論,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法重歷史環境表現,依附歷史
,從此生發開去,演述出一連串虛構的故事。但從攝用歷史材料來看,兩人又
有明顯差別 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歷史背景中,以此來強化歷史氛
圍 金庸則直接取來歷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歷史人物、事件,金
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寞。兩者都對歷史進行了再認識、再評價,從作
品含有的歷史厚度而論,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層 其寫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
龍的小說則根本拋開歷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
。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於對歷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
。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沉。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
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
陷。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復雜,具有 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
危步於道德的懸索之上面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復
雜、矛盾性格,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話本身的復雜、矛
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古龍小說最注重的
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復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
、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
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實話。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
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 自
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境、經歷
有關。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
家都善於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
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知此呼彼應。梁羽生武快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
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談,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庸武俠小說恰恰相反
,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紛紛涌現,情節盤根錯節 主幹巍峨
,枝葉繁茂 宏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跡聯翩,回環波動,攝魂
奪魄,回腸盪氣。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
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
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合巧 偶然中有若必然 事事不可料
,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
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 驚險頻出,令人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續密無隙又
讓人口服心折。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至於小說武功描寫 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梁羽生武俠小說
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 緊
張激烈,誇節有致。粱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
邪派武功 正派武功力道柔和 象徵著善良、仁慈,既利於攻敵防衛,又有益
於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 如修羅陰煞功
、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饅,但根基扎實,邪派武功進
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 貽害終身。凡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
精彩又單調。比起梁羽生來, 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
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 九官八卦,醫道
,用毒,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為「武功」的
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歷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
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必然寓於偶然之中的道理
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還有一個特點,就
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 令人捧腹。古龍的「武功」風格與眾
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 如《邊城刀聲
》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
里,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未出手前,誰也想像不到它的速度和
力量 』。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天土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
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
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
膽怯。」這里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人格,
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
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
又強調「攻心為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
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
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
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
還表現出一種境養—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為宗旨,對敵手的體察*的是忘
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 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確地體察敵手武
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所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
,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斗者已成為「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為觀察
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
戰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 一去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為古龍「
武功』有這些 「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 簡短有
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獨家風格.梁羽生小說的語
言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
語點綴其間 ,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 烘託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
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
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 文筆俊爽、瀟
灑、談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
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
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復,又謹嚴、完整。古龍小
說的語言句式短,句法多變,簡潔、俐落、灑脫。文章隨意揮灑、虎虎有生氣
,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辟境
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麼金
庸就是博採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糠概多氣,又濃諧幽默、
妙語解頤,揮灑肄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
物 至於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 逞才搞藻,笑傲「江湖」,力求新
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傑。
『貳』 求中國文學中所有武器兵器暗器的樣子、使用時的外觀描述際效果
武俠小說中的兵器
七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星透骨針
江湖中威力僅次於孔雀翎的霸道暗器,系暗器大家七巧童子打造。據說七巧童子一生熬白了頭發,一共也不過製成了七對。其外表是一隻鋼筒,裡面裝有機簧,機簧上附有七根帶銀針,發射時勁道奇強。練七星透骨針的人,都是左右雙手聯發,兩筒共十四根銀針激射而出,快且殺傷面大,令人猝難躲避。(見古龍《七種武器》)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殺刀
大西國王張獻忠使用的殺人利器,七殺是「殺殺殺殺殺殺殺」的意思。這是一把神刀、寶刀,也是一把兇刀、魔刀。傳說七殺刀殺人太多,已經著魔,「神刀出鞘,無血不歸」。後由冷麵魔君賀通天傳給恨天生。(見歐陽雲飛《小流浪》)
七煞天羅
奇門兵器。通體烏黑,柔軟發帶,頂端尖銳似劍,主體渾圓似棍。看去似鞭非鞭,似劍非劍。此兵器厲害之處,在於七種奇巧惡毒的裝置,按動機關,可發出輕絲大網、白霧、紅雨、毒針、天雷、地火、化形砂七種暗器毒葯,有如天羅地網,罩向敵人,故名七煞天羅。據少林掌門百空禪師說,此乃失傳了二百多年的魔教至寶。後落入朱五絕之手。朱五絕用此兵器攻擊宋曉峰,不意機關失靈,自己竟死天於七煞天羅之下。(見雲中嶽《紫彩玉簫》)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倖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十八般武藝
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曆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歷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復,共包括下列種目:
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九現神龍鬼見愁
一條江湖上罕見的金龍鞭,一眼看去,酷似金龍,龍的角左右伸出,張開的龍嘴裡,吐出一條碧綠色的舌頭。它的可怕之處,是它兼具九種妙用:其全身反鱗,不但可粘住暗器;龍角分犄,專制天上各門各派的軟兵刃;龍舌直伸,打人穴道;那張開的龍嘴,咬人刃劍如探囊取物;除此之外,一雙龍眼乃是霹靂火器,龍口之內,可射出十三根「子午向心釘」,見血封喉,子不過午。在必要時,那混身龍鱗,也全都可激射而出,傷人於意外。武林中尋常人等,固然難在此兵器下躲過,即使是那些高手、名宿,如不知底細,也同樣會死於非命。
江小魚在地道里發現了這一凶險兵器,他害怕它為害江湖,便以利刃將之毀壞。(見古龍《絕代雙驕》)
刀
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清朝詩人鄭世元這樣描寫道:「秋水飛雙腕,冰花散滿身。柔看繞肢體,纖不動埃塵。閃閃搖銀海,團團滾玉輪。聲馳驚白帝,光亂失青春。殺氣騰幽朔,寒芒泣鬼神。舞余回紫袖,蕭颯滿蒼旻。」
據《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其所乃擊之也。」殷商時已有銅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狀有了變化。刃柄無明顯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圓圈穿孔。相傳西周時以「昆吾」的刀最為著名,但用刀盛世還是戰國時期騎兵作為獨立兵種出現以後。從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不少騎兵形象的陶俑,但大量使用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的發展,刀的形制不僅有了改變,作戰作用也重要了。作戰時騎馬用刀斬劈,可格,可刺,已明顯優於劍的直刺。
漢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與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別,刀柄首端都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環形,名為「環柄刀」或「環首刀。」這種刀流傳甚廣,東自朝鮮、日本,北於匈奴,西抵大月氏,南達安南,都廣泛使用。特別是東傳日本後,成了日本刀的祖型。東漢末年,適合劈砍的環柄刀在戰場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就只有刀了。刀的製造也更加精良如諸葛亮讓蒲元鑄造的刀「稱絕當世,故曰神刀」。刀不僅作戰,也有了套路對練。如《吳書》載:「酒酣,統乃以刀舞。」南北朝以後,刀一直是重要武器。李白《從軍行》的「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的詩,就反映了當時作戰主要用刀。
《唐六典·武庫條令》中只有刀制,而無劍制。其中有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唐宋時出現了長柄刀。從宋《武經總要》可以看出刀劍有了進一步改進,從狹長的長條形,改成刀頭前銳後斜形,並有護手,去掉了扁圓大環。
俗語說:「劍是君子所佩,刀乃俠盜所使」。這多少有些抬劍抑刀。實際上,刀那勇猛狂放的性格還是令許多人所傾到的。商周時期的人,就珍貴地以美玉飾刀,此後文人墨客詠刀之作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刀的喜愛:「謁帝向金殿,隨身唯寶刀。」(唐·岑參)「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唐·高適)「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唐·李白)「徒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唐·李商隱)據說,李商隱這里提到的「七寶刀」,出在後漢,是魏文帝曹丕所造。此刀本名「靈寶」,因它紋似靈龜,又俗稱七寶刀,能切金斷玉,後下落不明。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和異國寶刀流入中原後,其鋒利和精巧更令人贊嘆不已。烏孫佩刀、半息寶刀、大食刀、海西國寶刀、日本雙刀等都被詩人們一詠三嘆,吟哦不已。
刀雖然也登得大雅之堂,刀、劍之別未必便是俠盜與君子之別,但在習慣上,尤其在刀劍用在不以戰斗為目的的場合時,二者的身份卻是有一定差異的。有研究者發現,古龍筆下的俠客們每使刀而較少使劍,並認為這體現了古龍的平民意識。確實,除了著名的小李飛刀外,蕭十一郎、傅紅雪、丁喜、姜斷弦、花錯、朱猛等英雄大豪傑用的都是刀。古龍認為:「劍是優雅的,是屬於貴族的;刀卻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劍有時候是一種華麗的裝飾,有時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某一種時候,便甚至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徵。刀不是。」確實,在其他諸家武俠小說寫手當中,還沒有誰像古龍這樣如此注重兵器的意義,我們讀了古龍作品,也許能夠加深對刀的性格的理解。
三絕拐
鐵拐醫聖賽華佗的遺物。百毒夜叉端木珏從一古墓中無意中得到,將此神物贈於韋虎頭。所謂三絕,就是這根尺來長的短拐,具有攻敵,防身、度厄三種妙用,拐身是寒鐵所鑄,彎柄則。是覓自南極上佳磁石所制,但需略用內家真力,猛逼彎柄,磁力才會驟然發揮出來。故而只消一拐在手,再多的厲害金屬暗器,也可將其粘吸。拐的後部,暗藏螺旋,旋開後的這段拐身,中空,內藏三粒「華佗度厄金丹」。此丹葯效如神,受傷者,只要臟腑未腐,便可度厄。(見諸葛青雲《大寶傳奇》)
工尺鏢
江湖暗器。為一枚枚大小厚薄不同的銀錢。練就工尺鏢的人,能將銀錢准確地射中對方的要害部位。銀錢鏢出手後發出「工尺」、「工尺」之聲,竟能奏出古樂「四面埋伏」的音律第一句。此聲音擾人心魄,使人精神分散,極易被擊中要害,故得此名。工尺鏢是無耳教教主江兆基的絕學,不幸被武林惡人學會,用此功傷人,嫁禍於無耳教,因此,使江湖掀起一場軒然大波。(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萬字奪
東海龍王司空闊所用兵器。長七尺,上部似矛,下部似護手,似戟非戟,似鉞非鉞,性可克刀劍。萬字奪以玄鐵鑄造,玄鐵稀少,且重量比普通鐵重逾十倍。按疑即隕鐵,為鐵中稀少的品種。據報載,我國古代對隕石的利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河北省藁城縣曾出土商代鐵刃銅鉞,其刃則為鐵隕石打成。(見梁羽生《廣陵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天魔雨
四川唐門的奇毒暗器。能把奇毒的汁液由腕底特製的筒中打出,到了敵人面前或頭頂,才突然爆開為傘,向下猛灑。這種毒雨毒性極強,如被沾上,骨肉盡爛。(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五殃針
陰山派始祖謝五殃採取陰山絕壑寒鐵,煉制而成的暗器。這種針長不逾寸,細如牛毛,裝在筒中,筒上裝有一個活閂和兩個機鈕,用時先把活閂打開,在小機鈕上一按,就射出一針,按著不動,針就一支接著一支連續飛出,指揮如意。如果在大機鈕上一按,一次就能射出七十二針,五丈以內的敵人,你只要對准他的胸口,七十二支飛針,就會左右上下,自動打上人身七十二處穴道。若敵人身材高大後退一步,身材瘦小則上前半步。製造之精,計算之准,真是匠心獨運。尤其陰山寒鐵之氣,遇血即凝,中者當場寒慄而死。五殃針不僅是陰山派鎮山至寶,而且也是武林道屈一指的暗器。後來陰山肖掌門人殷如玉據此改製成散花神針。(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五毒霹靂雷霆珠
江湖下五門中最的兵器。形狀酷似流星錘,施展起來和普通流星錘也並無不同,只是那由銅鑄成的圓球內還藏有厲害暗器,若是不敵對方時,暗器便如暴雨般射出,縱是一流高手,也難免被其所傷。因此,這件兵器的主人楊霆在武林中也算是個人見人怕的角色。他後來在參與一起爭奪珠寶的紛爭中被人殺死。(見古龍《絕代雙驕》)
太乙神鉤
奇形兵刃。形如乙字,以象牙為手柄,雕鏤極精。鉤身非一般精鐵鑄成,共分七節,機括相連,最後一節刃尖,長約二寸有餘,鋒利異常。太乙神鉤的妙用在於,手柄之上另有機括,輕輕一按,七節太乙鉤自動伸直,便可當劍使用,及至以劍法過招之時,又可化劍為鉤,纏脫敵人兵器。這忽鉤忽劍的招數,獨便創一格,運用之妙,神詭莫測。(見陳青雲《藝劍青霜》)
太陰魔鈴
太湖三煞胡雲天、胡雲地、胡雲人三兄弟的成名兵刃。魔鈴一般成對使用,雙鈴各有機關,右鈴可發無色無味的毒氣,人中之無葯可解;左鈴頻生異響,擾人耳目,功力弱者聞之則失去丹田功力。臨敵實戰,三煞連環,順著四方、五行、六易、七星、八卦方位,正反置,交互運用,奧妙無窮。(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雙龍銀絲虯龍棒
一種軟中有硬的奇形兵器,為燕趙雙俠中的老二矮金剛藍和所持。此棒長五尺六寸,兩端全是龍頭,龍舌是兩口利刃,通身用千年紫藤和銀絲、頭發纏就,軟硬兼施。這種兵刃與棒棍不同之處是,在龍頭上下各有一個倒鉤。因而此物既可當軟鞭,又可當雙有關當局槍,更能當棍使用,並各有不同招術。藍和使用此棒是按著七十手行者棒、內藏三十六路白猿槍法和青田棍法使的,一招緊似一招,一式強似一式;虛實莫測,躥高縱矮,功夫精純獨到。(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刈鹿刀
春秋戰國時鑄劍名徐夫人之嫡裔徐魯子耗盡畢生精力鑄成,其名取意「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唯勝者得鹿而刈之。」此刀色澤淡青,殺人不見血跡。江湖上為爭奪這把刀展開殺劫,蕭十一郎等在其中風雲一時。(見古龍《蕭十一郎》)
烏竹扇骨
紅柳庄的獨門兵器。松油烏扇骨用三十六根松油烏竹編成,經過精心研製,成為無堅不摧的奇門兵器。就是練有護身罡氣之人,近距離一經擊中也無法抵擋的住,不死即殘。(見東方英《武林潮》)
烏金血劍
武林後起之秀風亦飛所持神劍,精於冶煉之術的兵甲派歷代相傳。烏金,系從天而降的異質寶物,埋於地下十萬年之後,通體將變成烏黑色,且泛金光;但再過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之內,采出此物,並配以鑄煉秘術,就能煉成具有生命靈性的寶劍。雲上村開采出烏金寶礦,但見風即成頑鐵。兵甲派鑄劍高手鐵隱、宗丹師兄弟苦心孤詣,終於探得烏金劍冶煉之法。宗丹不惜以身投爐,鑄煉成這柄烏金血劍,贈與少俠風亦飛,以御魔道第一高手歐陽逆天。靈劍與第一個接觸的人風亦飛果然心意相通,劍人合一,劍斃歐陽逆天。(見黃易《烏金血劍》)
風翅鐺
奇門兵器,此物通體紫紅,光華閃閃,長三尺許,前面是月牙形刀子,略呈菱形,極為鋒利。
邁出斯同好友郭潛因受朋友之託,到冷碧軒探望花心蕊,卻使花心蕊產生非分之想,糾纏郭潛,被葛金郎發現,遂提出與逆耳潛以開展功相見。郭潛即揮出此物來對付他。(見蕭逸《春江萬里情》)
風鳴飛蝗
暗器。合金所造,形如蝗蟲,兩翼凌風展開,欺薄如綃,其利如刀,借著發出的力道,快如飛蝗,發出「咻咻」哨聲。兩翼之中,乃是一個細小的空心銅棒。前銳後鈍,中敵身之後,兩翼變成倒刺,不易取出;中空的銅錐,藏有毒粉,見血封喉,奇毒無比。(見陳青雲《屠龍神女》)
孔雀翎
天下的暗器共有三百六十餘種,但其中最成功、最可怕的就是孔雀翎。
從外表看來,孔雀翎是個由純金鑄成、閃閃發光的圓筒,上面有兩道樞紐,筒里的暗器便飛射而出,據說這些暗器發出來時,美麗得就像孔雀開屏一樣,輝煌燦爛,然而,就在你被這種驚人的神靈感動得目瞪神迷時,它已經要了你的性命。
孔雀翎系由孔雀山莊的主人耗盡心血打造成功的。當時,三十六名無敵於天下的黑道高手為了毀滅孔雀山莊,竟結下血盟,聯手進攻,結果全部喪生在孔雀翎下,從此,孔雀翎名揚天下。在此後的三百年間,也有近三百人死於孔雀翎,他們不是一流宗主,就是一代絕頂高手,都因進犯孔雀山莊而斃命。
孔雀山莊也唯賴孔雀翎,數百年來一直屹立江湖,八面威風。到孔雀山莊莊主秋鳳梧之父那一代時,孔雀翎不幸被遺失在泰山之巔,未能找回,但江湖中未有人知,秋鳳梧仍然能與嬌妻愛子地著平靜幸福的生活。(見古龍《七種武器》)
玉蜂針
古墓派的獨門暗器,乃是細如毛發的金針,六成黃金、四成精鋼,以玉蜂尾刺上毒液煉過,雖然細小,但因黃金沉重,擲出時仍可及遠。小龍女曾用此針對會師姐李莫愁的冰魄銀針。(見金庸《神鵰俠侶》)
打狗棒
系丐幫中歷代幫主相傳之物,質地柔韌,棒身綠瑩,比單劍約長一尺。凡持此棒之人,必為幫主或幫主所託傳令之人,幫中人等必須絕對服從。若以打狗棒法使此御敵,威力無窮。(見金庸《射鵰英雄傳》)
龍頭鳳尾筆
俠客田青所持的奇形兵器。尖端是個龍頭,呈金黃色,把手處是個鳳尾,也是金黃色,筆身粗逾鴨卵,有綠汪汪的鱗片。對陣時可作判官筆用,也可作狼牙棒使。(見陳青雲《五步追魂》)
龍泉劍
亦稱七星劍,產於浙江龍泉縣。由於製作精細,色彩艷麗,寒光逼人,鋒利堅韌而著名。據《越絕書》載:春秋戰國有個叫歐冶子的人,奉越王聘為楚王鑄劍。他遍訪閩越,在龍泉秦溪山下見到七口斗井,附近還有一湖。湖水甘寒清澈,適於鑄劍。歐冶子遂取當地鐵礦石,鑄成「龍淵」、「工布」、「泰阿」三劍。它們削鐵如泥,風吹發斷,能屈能伸,精美絕倫。敬獻給楚王後,楚王大喜,於是封歐冶子為將軍。歐冶子不願當官,仍回去鑄劍,龍泉劍名氣漸揚天下。據說「工布劍」後來落於秦始皇之手,「龍淵劍」傳至唐初,為避高祖李淵諱而改名為「龍泉劍」。「秦阿劍」下落已不可考。當年歐冶子鑄劍處的七口井,其狀如北斗星座。後人將秦溪山湖改名為劍池湖,建立了歐冶子廟,在以後所制的劍上刻鐫七星和龍鳳,故龍泉劍又名七星劍。辛亥革命後龍泉劍的生產日益繁榮,劍鋪著名的有「沈廣隆」、「千字型大小」、「萬字型大小」等十餘家,年產利劍百餘把。為鑒別優劣,1921年龍泉劍舉行過鑄劍比賽,「沈廣隆」號匠師沈庭璋所鑄的劍,能一劍刺穿三個銅板而不卷刃,被譽為最佳。在武俠作品中,侮以「龍泉」命名寶劍,「太阿」等名劍也時常提及,但將其性能過分誇張,「斬金斷玉」之類未免言過其實。
出蹕刀
一柄黃楊木雕的彎刀,無鞘,藝術刀身長三尺半,上面雕有美人出蹕圖,圖上人物凡143,馬匹109,車輛16,雲麾、車蓋、儀仗等均歷歷可數,據說這些東西如果放為原大,那就要前後排上十來里長,如果化成圖畫,裱上手卷,也得綿延十數丈。畫與雕刻都出自名家,形態逼真,神情生動。這柄木刀最後毀於一柄同樣形狀、刻有「小樓一夜聽春雨」的魔刀,但持魔刀者卻喪命於這柄出蹕刀之下。(見古龍《圓月彎刀》)
玄鐵寶傘
奇門兵器,兼有長劍、判官首長和齊眉三種兵器的功能,撐開來還可以抵擋暗器。它看似一把普通的雨傘,傘骨卻是用一種似鐵非鐵的稀有金屬------玄鐵鑄造而成,玄鐵的比重比普通鐵重十倍;傘面則用一種似布非布的天蠶絲製作,一根天蠶絲強吊起十多斤重物,割不穿、撕不破。公孫隱少年時以此為兵器,後來傳給孫兒公孫璞。(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據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二四》:「天蠶出陽江,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醋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薄葵扇緣,名天蠶絲。」天蠶,又名山蠶、日本柞蠶。蠶繭長圓形,呈綠色,能取絲。但小說中對天蠶絲的堅韌程度顯然過分誇張了。
白玉拂塵劍
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長所攜的一柄魔劍。此物乃用萬年寒玉所制,不但堅逾精鋼,揮動之際,還會發出寒氣,普通練武之人連一拂也經受不了。而他練劍數十年,已把陽極真氣融合在劍招之中,對敵時陰極真氣源源從劍身發出,至陰至寒之氣隨著劍招的變化,也一招重過一招,劍光晶瑩,宛如冰刀,周圍氣溫也隨之下降。(見東方玉《扇公子》)
白蠟針
以川地盛產的白蠟蟲汁製成的針,作暗器使用。此針射入脈穴,白蠟遇熱即化,蠟汁將隨其血道走遍全身,可置人於死地。花明指使鐵娥將三支白蠟針射入雲海和尚的穴位。雲海和尚自封血脈,有兩支針沒有生效,只眉心一針化去。他將化去的蟲汁逼成一個血球凝於眉心,並封死各穴,使其無法串列。(見蕭逸《天龍地虎》)
白眉針
一種劇毒暗器。入了人體,可循著穴道攻上心房,即刻死之。普通人中了白眉針,最多不能活過三天,功力較強的人,也只能活過一個月左右。精精兒用此暗器傷了竇令侃兄弟。(見梁羽生《大唐游俠傳》)
地煞潛龍劍
武當山天風觀金須道長張涵汪遙鎮觀之寶。這是一柄削鋼斬鐵、切金斷玉的寶劍。綠鯊魚皮鞘,金吞口,黃絨挽手,劍出鞘時,嗆啷聲音清脆、悠長,聲似龍吟 ,劍身顫動,寒光閃閃,耀人眼目。(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奪情劍
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痴,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冰魄銀針
赤練仙子李莫愁所使暗器。針身鏤刻花紋,打造精緻。此針劇毒無比,一碰即中毒,皮膚全成黑色,若被碰破皮膚,頃刻便要喪命。李莫愁多次用此針取人性命。(見金庸《神鵰俠侶》)
冰魄神彈
天山派暗器,乃用萬載寒冰所煉。此彈蘊藏有奇寒之氣,神彈發出,寒光冷氣,凝成霧網,是一切炎葯暗器的剋星。(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冰魄寒光劍
以冰窟出萬年寒玉所煉成的一把寶劍。此劍通體透明,耀眼生輝,劍一出鞘,便覺冷氣森森,是下林異寶。此劍劍主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劍法操持此劍,威力甚大。(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朱雀劍
點蒼派鎮派之寶。相傳為戰國時一位劍聖所鑄,劍芒紫紅,劍身三尺,但是劍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將內勁貫注劍尖,則劍芒又可伸張半尺,連劍身共有四尺半長。朱雀劍配合點蒼海花劍法,威力無比,是以傲視江湖。(見陳青雲《病書生》)
血劍1
削鐵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顏色血紅,兩指一彈便響起一陣龍吟。神劍無敵邱瑞山從沙陀派手中奪來此劍後,受傷隱居雲霧山下迷宮中。四十年來無數武林高手覬覦此劍,皆在迷宮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後來傳此劍給張定遠,助他多次脫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血劍2
號稱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傑,為它犧牲性命。數百年前,武林中出現一位「血魔王」,手中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由於殺人太多,劍刃血氣太重,最後,寶劍一旦拔出,不殺人便無法還入鞘中,故有血劍之名。血劍一出,無血不歸。血劍一度曾為前輩賢者所得,撥亂反正,斬魔驅惡,為天下武林締造一段清明佳話,故又有聖劍之譽。(見曹若冰《血劍屠龍》)
血魂神劍
相傳為戰國時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劍的威力,主要在於劍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發一種香霧,被香霧迷倒的人,需兩晝夜才能清醒,持劍之人以本身真元通過握劍的手掌逼出血珠,光華透過劍身傳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將血芒逼漲到五尺,加上劍身與劍之長,一丈以內可以傷人。(見陳青雲《殘肢令》)
血痕劍
七煞儒生閔孝的兵刃。長三尺八寸,闊約兩指,青光閃閃,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發。劍背正中有一道鮮紅血痕,直通劍尖,渾同血絲一樣,天然生成。此劍為武林三寶之首,不但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而且誰若用此劍七年以上,必會與此心靈互相感應。每次江湖有殺劫來臨時,劍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動,而一沾血腥,這種現象就消失了。(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陰陽三才奪
兵器。似戟非戟,似鋏非鋏,是一種十分歹毒的兵刃。通體約有三尺長短,頂上一個鴨嘴形的矛峰,下面托著血擋;血擋下面又有曲尺形的兩根鋼刺,五寸長,一指粗,一上一下,分列左右。這種兵刃由峨眉玄門派所傳授,又名「指天劃地」,利用血擋下面的鋼刺,能鎖奪敵人兵刃;頂上鴨嘴形矛子,兩面微凹,見血透風,異常歹毒。(見朱貞木《羅剎夫人》)
陰陽五雷奪命追魂刺
系用千年靈魚背脊,配以奇效異葯,磨練而成的奇門兵器。追魂刺長約三尺五寸,骨端尖銳如劍,骨刃兩邊均有五寸長短的巨刺,骨根為把,系有陰陽二鈴。追魂刺可發出黃色毒液,一般兵刃,遇之即熔。此兵刃本為五雷山鎮山之寶,海天白鯨苗光宗趁五雷真人外出雲游之際,偷攜下山,為害江湖。(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冰弦劍
稀世寶劍。劍身細窄,刃薄,舞時劈風有聲,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據偉為殷商七劍之一。(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沒羽無聲神火針
滇邊金沙江獨夫崗的通靈觀主火道人崔鏡虛創造出來的獨門暗器。通靈觀主崔鏡虛亦屬俠義道,他造出各種火器專為克制金沙江上的兩股極具勢力的水寇,以便救濟商旅。他苦心孤詣精研出沒羽無聲神火針。只要打在匪船上,船立即就會燃燒起來。這種神火針一筒可連打三隻,針形奇特,約有半寸長,有倒須鉤,沒入船體便無法起出。鋼針的後尾以及用最烈火葯製成的箭身,形同一排犬牙,能夠穿行風力不受阻礙。後來鳳尾幫老巢十二連環塢採用飛鴿傳遞密信。為了保護信鴿,擊殺空中鷹鷙,亦曾使用這種神火針,絕無虛發。(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沙門七寶珠
暗器。這各暗器是一枚銀球,只有一顆龍眼大,球上還有小孔,打出來不微細的笛聲。只有僧門中各派會打,西嶽派慈雲庵主最擅打此暗器,江湖上幾無敵手。(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叄』 武俠小說里有什麼名劍
【轉貼】中國武俠小說中的名劍
劍
一種平直、細長、帶尖、兩面有刃的短兵械,是內涵最為豐富的兵器之一。劍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皇帝授予的尚方劍,具有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劍是僧、道們降妖伏魔的法器,可「於千里之外取人首級」。劍是禮儀中顯示地位等級的標志。在古代有嚴格的佩劍制度,佩劍人的年齡、地位不同,裝飾劍的金屬或玉石等也不同。劍還是一種顯示文化的風雅佩飾,文人學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
西周就已出現了劍。在車戰時代,它是一種短兵相接時才運用的防身兵器,車戰衰退後,劍曾一度作為軍陣格鬥的利器,後來刀取代了劍的格殺作用,劍遂成為琥藝家們掌中愛物,迅速發展成多種演練形式。在三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劍術形成了「斗劍」和「舞劍」兩類
斗劍是兩人互較勝負的格鬥。在戰國時,斗劍之風很盛。「吳王好劍客,百姓我劍瘢」(《管子》),「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莊子•說劍》)。三國時,魏文帝曹丕與奮威將軍鄧展曾在一次宮殿宴飲時,以甘蔗當劍,鬥法較技。斗劍的方法,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很好的總結。最著名的便是一位名為越女的武術家論劍:「凡乎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如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彷彿。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吳越春秋•卷九》)這些論述闡明了劍技中的虛實、先後、內外、強弱、形神等,還述及了速度、路線、呼吸等具體方法。
舞劍是個人單練形式為主的劍術運動,周秦時代已有記載。《孔子家語》載:「子路戎服見孔子,仗劍而舞。」晉代傅玄在《短兵篇》描述當時的集體劍舞說:「劍為短兵,其勢險危。疾逾飛電,回拖應規。武節齊身,或合或離。電發星騖,若景若差。兵法攸象,軍容是儀。」在劍舞等武舞的影響下,舞劍逐步發展形成了明清後蔚為大觀的劍術套路運動。劍術套路名目很多,如七星劍、昆吾劍、青萍劍、太極劍、八卦劍、達摩劍等,不下數百種之多。
七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倖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白玉拂塵劍
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長所攜的一柄魔劍。此物乃用萬年寒玉所制,不但堅逾精鋼,揮動之際,還會發出寒氣,普通練武之人連一拂也經受不了。而他練劍數十年,已把陽極真氣融合在劍招之中,對敵時陰極真氣源源從劍身發出,至陰至寒之氣隨著劍招的變化,也一招重過一招,劍光晶瑩,宛如冰刀,周圍氣溫也隨之下降。(見東方玉《扇公子》)
地煞潛龍劍
武當山天風觀金須道長張涵汪遙鎮觀之寶。這是一柄削鋼斬鐵、切金斷玉的寶劍。綠鯊魚皮鞘,金吞口,黃絨挽手,劍出鞘時,嗆啷聲音清脆、悠長,聲似龍吟 ,劍身顫動,寒光閃閃,耀人眼目。(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奪情劍
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痴,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作者: 那張白紙叫曾經 2007-3-1 21:19 回復此發言
--------------------------------------------------------------------------------
2 【轉貼】中國武俠小說中的名劍
冰魄寒光劍
以冰窟出萬年寒玉所煉成的一把寶劍。此劍通體透明,耀眼生輝,劍一出鞘,便覺冷氣森森,是下林異寶。此劍劍主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劍法操持此劍,威力甚大。(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朱雀劍
點蒼派鎮派之寶。相傳為戰國時一位劍聖所鑄,劍芒紫紅,劍身三尺,但是劍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將內勁貫注劍尖,則劍芒又可伸張半尺,連劍身共有四尺半長。朱雀劍配合點蒼海花劍法,威力無比,是以傲視江湖。(見陳青雲《病書生》)
血劍1
削鐵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顏色血紅,兩指一彈便響起一陣龍吟。神劍無敵邱瑞山從沙陀派手中奪來此劍後,受傷隱居雲霧山下迷宮中。四十年來無數武林高手覬覦此劍,皆在迷宮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後來傳此劍給張定遠,助他多次脫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血劍2
號稱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傑,為它犧牲性命。數百年前,武林中出現一位「血魔王」,手中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由於殺人太多,劍刃血氣太重,最後,寶劍一旦拔出,不殺人便無法還入鞘中,故有血劍之名。血劍一出,無血不歸。血劍一度曾為前輩賢者所得,撥亂反正,斬魔驅惡,為天下武林締造一段清明佳話,故又有聖劍之譽。(見曹若冰《血劍屠龍》)
血魂神劍
相傳為戰國時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劍的威力,主要在於劍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發一種香霧,被香霧迷倒的人,需兩晝夜才能清醒,持劍之人以本身真元通過握劍的手掌逼出血珠,光華透過劍身傳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將血芒逼漲到五尺,加上劍身與劍之長,一丈以內可以傷人。(見陳青雲《殘肢令》)
血痕劍
七煞儒生閔孝的兵刃。長三尺八寸,闊約兩指,青光閃閃,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發。劍背正中有一道鮮紅血痕,直通劍尖,渾同血絲一樣,天然生成。此劍為武林三寶之首,不但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而且誰若用此劍七年以上,必會與此心靈互相感應。每次江湖有殺劫來臨時,劍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動,而一沾血腥,這種現象就消失了。(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冰弦劍
稀世寶劍。劍身細窄,刃薄,舞時劈風有聲,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據偉為殷商七劍之一。(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伽藍劍
神劍。萬載菩提木所制,堅逾金鋼,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無法損傷分毫。天心大師佩掛此劍上百年,坐化前贈予華逸雲。華逸雲用此劍行俠仗義,去暴除奸,成為武林第一劍手。菩提樹又名摩訶菩提。佛教徒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樹下得證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樹原產印度,晉唐時傳入我國。此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在我國雲南及廣東均有栽培。樹干富乳漿,可提硬性橡膠。所謂菩提木堅逾金鋼之說全無科學根據。(見雲中嶽《霸海風雲》)
靈空劍
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一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余鐵煉成一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一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於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見古龍《七種武器》)
靈蛇劍
其形又細又長,能藏於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彷彿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見古龍《七種武器》)
淚痕劍
一代傑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見古龍《英雄無淚》)
作者: 那張白紙叫曾經 2007-3-1 21:19 回復此發言
--------------------------------------------------------------------------------
3 【轉貼】中國武俠小說中的名劍
怒劍
傳說中的名劍。當年邵空子鑄罷離別鉤和溫柔刀後,將殘鐵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壯那一役的烈士熱血,鑄成了怒劍。怒劍初成,劍身上的光紋亂如蠶絲,劍尖上光紋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蒼穹雷聲怒吼,春雨提前半月來臨,故怒劍又名春怒。邵空子見狀,認為此劍帶有戾氣,是不祥之物,於是以身相殉,劍亦不知所終。後來,一位神秘老人指點楊錚,在自己的心時在發現了怒劍,最終以赤手空拳戰勝了執有溫柔刀和離別鉤的狄青麟。(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真武劍
武當派創始之祖張三豐的佩劍。張三豐中年時用它掃盪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則極少使用。此劍向來是武當派鎮山之寶,曾被魔教盜去,任盈盈出任魔教教主後歸還給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見金庸《笑傲江湖》)
倚天劍
女俠黃蓉於襄陽城破前,聘高手匠人將楊過贈給其女郭襄的一柄玄鐵重劍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鑄成此劍和屠龍刀。並在此劍中藏有武學秘籍,最寶貴的是一部《九陰真經》和一部《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屠龍刀中藏有兵書。盼後人得之,替天行道,驅除韃虜。因而此後江湖盛傳口號曰:「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此劍經峨眉派祖師太手中,殺了不少明教子弟。其後第四代掌門周芷若用計從趙敏手中奪得此劍和屠龍刀,以刀劍互斫,取得兵書和武籍,速成了《九陰真經》中陰毒的九陰白骨爪等功夫。在少林寺英雄大會上力挫群雄,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此劍則一斷為二,毀於一旦。(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游龍劍
天山派兩把鎮山寶劍之一,號稱華夏名列第二的寶劍(第一把寶劍是武當派的騰蛟劍)。此劍劍鋒在陽光之下,有如一泓清水清亮耀眼,神物利器,確非凡品。此劍為天山派掌門人唐曉瀾的兒子唐經天怕佩。(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銀月飛霜劍
千年寶劍,奇妙之處在於劍後有白色細索相連護腕。這細索采處萬事大吉山異種冰蠶絲,不畏利刃。護腕是金錢蛇皮製成,上下有兩片寒鐵,寒鐵片可拒刀劍。連接蛇皮之處,還纏繞著七丈二的天蠶絲線,從而使短劍既可作兵刃,亦可當暗器,由連接絲線操縱,遠近隨心,內功精深的人可放盡天蠶絲索而傷人於十二丈的距離內。七王爺的女兒朱盈盈以此劍屢立戰功。(見卧龍生《飛花逐月》)
據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二四》:「天蠶出陽江,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醋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蒲葵扇緣,名天蠶絲。」天蠶,又名山蠶,日本柞絲。蠶繭為長圓形,呈綠色,可抽絲。小說中對天蠶絲的作用作了藝術誇張。
綠虹劍
上古著名兵器,據傳為鑄全大師歐陽冶子所造。歐陽冶子一生鑄了六把名劍:巨闕、青霜、紫電、吳鉤、魚腸、綠虹、綠虹是劍是其中最短的一柄,劍身寬八分,長六寸四分,劍柄長三寸六分;它雖短,但帶有二丈四尺長的鏗尾,普通刀劍只要碰上鏗尾便被毀折。綠虹劍初為戰國時的趙國以重金購得,後落入秦將白起之手。秦亡之後,此劍失蹤。宋朝明,劍客玄玄子偶獲此劍,殺人無數;後流入湘靈子、赤貞子等一代名俠之手。明朝英宗年間,大俠龍卷風於志敏於南海深處獲得此劍,誅殺了赤身魔教巨魔茅士亨。(見墨餘生《大俠龍卷風》)
琥珀神劍
海內第一奇人屠龍仙子所制的奇異兵器,臉身赤紅,並發出紅色劍芒,由於劍鞘中襯有一層貓皮,與琥珀磨擦而生電,再以內力將「電」保留在劍身上不使發散,與人交戰時對手勢必觸電,無法把持自身的兵器,從而克敵制勝。此劍屠龍仙子傳給愛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無意間以竹劍對陣,電力受阻,遂擊敗毛文琪。(見古龍《湘妃劍》)查琥珀為非金屬物質,磨擦雖可生電,但性極脆無法單獨制劍,亦未聞能將之與鋼鐵合金。
越王八劍
相傳越王占勾踐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從昆吾山(今河南濮陽西南)采精金鑄冶八劍,即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八大名劍。兩千年後,滅魂神劍流傳於武林新秀方邪真手。在洛陽相思林畔相思亭,方邪真挾魂劍之威一招擊敗邪派高手蔡旋鍾,傳為武林佳話。
作者: 那張白紙叫曾經 2007-3-1 21:19 回復此發言
--------------------------------------------------------------------------------
4 【轉貼】中國武俠小說中的名劍
據晉王嘉《拾遺記》記載:八大寶劍,威不可擋,鬼神共忌。「掩日」一出,指日則光盡暗;「斷水」一出,以之劃水,水分而不合;「轉魄」一出,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懸翦」一出,飛鳥游蟲,自觸其刃,如斬截也;至於「驚鯢」神劍,以之泛海,鯨鯢為之深入;「滅魂」,則為神兵挾之夜行,不逢魑魅;「卻邪」更有辟煞功效,妖魔見之則伏;「真剛」寶劍,切玉斷金,如削土木。(見溫瑞安著《殺楚》)
寒星劍
相傳為唐代豪俠所鑄寶劍。它青光閃閃,寒氣逼人,形狀古樸,長約二尺半左右,劍柄雕有一條青色的龍,劍芒神縮,忽高忽低,震顫不停。此全光芒銳利,殺孽過重,故持此劍者應慎用,多造殺孽必遭天譴。(見陳青雲《病書生》)
寒螭劍
厲神君的寶劍,以萬年寒鐵鑄成,寬才兩指,十分柔軟,卻可男斬釘截鐵。劍鞘的里層是綠鯊皮,外層用天蠶絲織成,不畏刀劍水火。此劍不用時,可以當腰帶束在腰間;用時只須輕輕一按,劍就可以出鞘。厲神君把它送給了楚玉祥。(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辟邪劍
沐天瀾所持之物,為滇南武林大俠葛乾蓀師父所賜。這柄寶便能斬金截鐵,絕非凡品,自柄寶劍能斬金截鐵,絕非凡品,自柄至鍔,三尺九寸,瑩若秋水,叩如龍吟。堪稱稀世之寶。(見朱貞木《羅剎夫人》)
騰蛟劍
寶劍。此劍用東產的白金精煉而成,鋒得無比,屈伸如意,可以當作腰帶圍在腰間,也可捲成一卷握在手裡。相傳是明朝遼東經略熊廷弼的佩劍。後為抗清大將李定國所得。李定國兵敗之後交此劍於心腹愛將保存。在一偶然機會中,桂仲明發現此劍後,用它殺敵。(見梁羽生《七劍下天山》)
薔薇劍
這把劍上下里外皆赤紅如血,劍在鞘中,同樣可以殺人似刈草。這把劍的最可怕之處,本不在劍鋒而在劍鞘。其便鞘系由「血薔薇」的花汁染紅,血薔薇則是由五種毒血澆灌成的薔薇,而五種毒血指的是七寸陰蛇、百節蜈蚣、千年寒螭、赤火毒獗,再有就是那些不忠不義的叛徒賊子。若是遇上了「五毒」,劍鞘上血薔薇的花魂就會復活,而屬於五毒的動物或人就會嗅到一種神秘、奇異的香氣,眼前火紅一片,戰鬥力也隨之喪失,斃命於薔薇劍下。但若是遇上孝子忠臣,義氣男兒,這柄劍的威力就根本發揮不出來。
武功高強的劍客雁南飛枉持一柄薔薇劍,卻甘心情願作武林惡魔公子羽折替身,因此,他雖能誅殺公孫屠等丑類,在大俠傅紅雪的快刀之下卻難逃竄公道。(見古龍《天涯明月刀》)
碧血照丹青
一把黑綠色的短劍,劍長一尺七寸,驟看似乎沒有什麼光澤,但若多看兩眼,便會覺得劍氣森森,逼人眉睫,連眼睛都難睜開。
「碧血照丹青」是一把上古神劍。據說自古以來,所有神兵利器在冶造時,都要以活人的血來祭劍之後,才能鑄成,還有些人竟不惜以身殉劍,因此自干將莫邪始,每一柄寶劍的歷史,必定有一段凄惻動人的故事。尋常的寶劍,只需一人鮮血祭之便可鑄成,但這柄「碧血照丹青」,鑄劍師的妻子兒女徒弟幾個都相繼以身殉劍,卻都沒用,鑄劍師悲憤之下,自己也挺身躍入爐中,隨後爐火竟立刻轉青,又燃燒了兩日後,一個過路的道人將劍鑄成。先前那鑄劍師在躍入爐中時,曾賭了個惡咒,說此劍若能出爐,以後見到此劍的人,必將死於此劍之下,果然,在「碧血照丹青」出爐的一剎間,天地俱為之變色,一聲霹靂震倒,竟恰巧跌到這把劍上,於是就作了這柄劍出世後的第一個犧牲品。
「碧血照丹青」的所有者、移花宮邀月宮主視之逾拱璧,後來卻在魏無牙的老鼠洞把這柄神兵交給了徒弟花無缺,以便讓他殺死他自己的孿生兄弟江小魚,造成一幕人間悲劇。在江小魚的精心籌劃下,邀月宮主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見古龍《絕代雙驕》)
『肆』 我喜歡武俠小說中的各種寶劍希望大家幫我說些名字
童林傳中
震八方紫面昆侖俠童林童海川--湛盧寶劍,秋風落葉掃
奇劍坤元子於秀娘---湛盧寶劍,秋風落葉掃
鎮東俠候庭---小廷風精鋼劍
南昆侖司馬空---流彩虹紫電劍
獨佔九洲笑鰲頭南極昆侖子北俠客秋田---軲轆大寶劍
江南第一劍晚村先生呂留良---冰霜大寶劍(太極門的鎮教之寶)
羽衣清風俠杜清風---七星喪門劍
雲台劍客燕普燕雲風---巨闕劍
金庸
君子劍,淑女劍 玄鐵重劍 倚天劍 金蛇劍
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倖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烏金血劍
武林後起之秀風亦飛所持神劍,精於冶煉之術的兵甲派歷代相傳。烏金,系從天而降的異質寶物,埋於地下十萬年之後,通體將變成烏黑色,且泛金光;但再過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之內,采出此物,並配以鑄煉秘術,就能煉成具有生命靈性的寶劍。雲上村開采出烏金寶礦,但見風即成頑鐵。兵甲派鑄劍高手鐵隱、宗丹師兄弟苦心孤詣,終於探得烏金劍冶煉之法。宗丹不惜以身投爐,鑄煉成這柄烏金血劍,贈與少俠風亦飛,以御魔道第一高手歐陽逆天。靈劍與第一個接觸的人風亦飛果然心意相通,劍人合一,劍斃歐陽逆天。(見黃易《烏金血劍》
龍泉劍
亦稱七星劍,產於浙江龍泉縣。由於製作精細,色彩艷麗,寒光逼人,鋒利堅韌而著名。據《越絕書》載:春秋戰國有個叫歐冶子的人,奉越王聘為楚王鑄劍。他遍訪閩越,在龍泉秦溪山下見到七口斗井,附近還有一湖。湖水甘寒清澈,適於鑄劍。歐冶子遂取當地鐵礦石,鑄成「龍淵」、「工布」、「泰阿」三劍。它們削鐵如泥,風吹發斷,能屈能伸,精美絕倫。敬獻給楚王後,楚王大喜,於是封歐冶子為將軍。歐冶子不願當官,仍回去鑄劍,龍泉劍名氣漸揚天下。據說「工布劍」後來落於秦始皇之手,「龍淵劍」傳至唐初,為避高祖李淵諱而改名為「龍泉劍」。「秦阿劍」下落已不可考。當年歐冶子鑄劍處的七口井,其狀如北斗星座。後人將秦溪山湖改名為劍池湖,建立了歐冶子廟,在以後所制的劍上刻鐫七星和龍鳳,故龍泉劍又名七星劍。辛亥革命後龍泉劍的生產日益繁榮,劍鋪著名的有「沈廣隆」、「千字型大小」、「萬字型大小」等十餘家,年產利劍百餘把。為鑒別優劣,1921年龍泉劍舉行過鑄劍比賽,「沈廣隆」號匠師沈庭璋所鑄的劍,能一劍刺穿三個銅板而不卷刃,被譽為最佳。在武俠作品中,侮以「龍泉」命名寶劍,「太阿」等名劍也時常提及,但將其性能過分誇張,「斬金斷玉」之類未免言過其實。
白玉拂塵劍
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長所攜的一柄魔劍。此物乃用萬年寒玉所制,不但堅逾精鋼,揮動之際,還會發出寒氣,普通練武之人連一拂也經受不了。而他練劍數十年,已把陽極真氣融合在劍招之中,對敵時陰極真氣源源從劍身發出,至陰至寒之氣隨著劍招的變化,也一招重過一招,劍光晶瑩,宛如冰刀,周圍氣溫也隨之下降。(見東方玉《扇公子》)
地煞潛龍劍
武當山天風觀金須道長張涵汪遙鎮觀之寶。這是一柄削鋼斬鐵、切金斷玉的寶劍。綠鯊魚皮鞘,金吞口,黃絨挽手,劍出鞘時,嗆啷聲音清脆、悠長,聲似龍吟 ,劍身顫動,寒光閃閃,耀人眼目。(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奪情劍
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痴,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冰魄寒光劍
以冰窟出萬年寒玉所煉成的一把寶劍。此劍通體透明,耀眼生輝,劍一出鞘,便覺冷氣森森,是下林異寶。此劍劍主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劍法操持此劍,威力甚大。(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朱雀劍
點蒼派鎮派之寶。相傳為戰國時一位劍聖所鑄,劍芒紫紅,劍身三尺,但是劍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將內勁貫注劍尖,則劍芒又可伸張半尺,連劍身共有四尺半長。朱雀劍配合點蒼海花劍法,威力無比,是以傲視江湖。(見陳青雲《病書生》)
血劍1
削鐵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顏色血紅,兩指一彈便響起一陣龍吟。神劍無敵邱瑞山從沙陀派手中奪來此劍後,受傷隱居雲霧山下迷宮中。四十年來無數武林高手覬覦此劍,皆在迷宮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後來傳此劍給張定遠,助他多次脫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血劍2
號稱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傑,為它犧牲性命。數百年前,武林中出現一位「血魔王」,手中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由於殺人太多,劍刃血氣太重,最後,寶劍一旦拔出,不殺人便無法還入鞘中,故有血劍之名。血劍一出,無血不歸。血劍一度曾為前輩賢者所得,撥亂反正,斬魔驅惡,為天下武林締造一段清明佳話,故又有聖劍之譽。(見曹若冰《血劍屠龍》)
血魂神劍
相傳為戰國時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劍的威力,主要在於劍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發一種香霧,被香霧迷倒的人,需兩晝夜才能清醒,持劍之人以本身真元通過握劍的手掌逼出血珠,光華透過劍身傳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將血芒逼漲到五尺,加上劍身與劍之長,一丈以內可以傷人。(見陳青雲《殘肢令》)
血痕劍
七煞儒生閔孝的兵刃。長三尺八寸,闊約兩指,青光閃閃,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發。劍背正中有一道鮮紅血痕,直通劍尖,渾同血絲一樣,天然生成。此劍為武林三寶之首,不但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而且誰若用此劍七年以上,必會與此心靈互相感應。每次江湖有殺劫來臨時,劍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動,而一沾血腥,這種現象就消失了。(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冰弦劍
稀世寶劍。劍身細窄,刃薄,舞時劈風有聲,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據偉為殷商七劍之一。(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伽藍劍
神劍。萬載菩提木所制,堅逾金鋼,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無法損傷分毫。天心大師佩掛此劍上百年,坐化前贈予華逸雲。華逸雲用此劍行俠仗義,去暴除奸,成為武林第一劍手。(見雲中嶽《霸海風雲》)菩提樹又名摩訶菩提。佛教徒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樹下得證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樹原產印度,晉唐時傳入我國。此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在我國雲南及廣東均有栽培。樹干富乳漿,可提硬性橡膠。所謂菩提木堅逾金鋼之說全無科學根據。
靈空劍
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一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余鐵煉成一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一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於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見古龍《七種武器》)
靈蛇劍
其形又細又長,能藏於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彷彿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見古龍《七種武器》)
淚痕劍
一代傑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見古龍《英雄無淚》)
涵碧劍
削鐵如泥的利刃,與龍舌劍齊名。此劍原為大俠鐵魂之物。鐵魂年輕時,愛人梅君指著涵碧劍問鐵魂:到底愛劍還是愛妻子?鐵魂回答愛劍。梅君遂不辭而別,二人因此三十多年後才得重聚。涵碧劍後經武當派轉入仇笑仙之手。(見司馬翎《黑白旗》)
怒劍
傳說中的名劍。當年邵空子鑄罷離別鉤和溫柔刀後,將殘鐵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壯那一役的烈士熱血,鑄成了怒劍。怒劍初成,劍身上的光紋亂如蠶絲,劍尖上光紋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蒼穹雷聲怒吼,春雨提前半月來臨,故怒劍又名春怒。邵空子見狀,認為此劍帶有戾氣,是不祥之物,於是以身相殉,劍亦不知所終。後來,一位神秘老人指點楊錚,在自己的心時在發現了怒劍,最終以赤手空拳戰勝了執有溫柔刀和離別鉤的狄青麟。(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真武劍
武當派創始之祖張三豐的佩劍。張三豐中年時用它掃盪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則極少使用。此劍向來是武當派鎮山之寶,曾被魔教盜去,任盈盈出任魔教教主後歸還給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見金庸《笑傲江湖》)
游龍劍
天山派兩把鎮山寶劍之一,號稱華夏名列第二的寶劍(第一把寶劍是武當派的騰蛟劍)。此劍劍鋒在陽光之下,有如一泓清水清亮耀眼,神物利器,確非凡品。此劍為天山派掌門人唐曉瀾的兒子唐經天怕佩。(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銀月飛霜劍
千年寶劍,奇妙之處在於劍後有白色細索相連護腕。這細索采處萬事大吉山異種冰蠶絲,不畏利刃。護腕是金錢蛇皮製成,上下有兩片寒鐵,寒鐵片可拒刀劍。連接蛇皮之處,還纏繞著七丈二的天喬絲線,從而使短劍既可作兵刃,亦可當暗器,由連接絲線操縱,遠近隨心,內功精深的人可放盡天蠶絲索而傷人於十二丈的距離內。七王爺的女兒朱盈盈以此劍屢立戰功。(見卧龍生《飛花逐月》)
據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二四》:「天蠶出陽江,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醋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蒲葵扇緣,名天蠶絲。」天蠶,又名山蠶,日本柞絲。蠶繭為長圓形,呈綠色,可抽絲。小說中對天蠶絲的作用作了藝術誇張
綠虹劍
上古著名兵器,據傳為鑄全大師歐陽冶子所造。歐陽冶子一生鑄了六把名劍:巨闕、青霜、紫電、吳鉤、魚腸、綠虹、綠是劍是其中最短的一柄,劍身寬八分,長六寸四分,劍柄長三寸六分;它雖短,但帶有二丈四尺長的鏗尾,普通刀劍只要碰上鏗尾便被毀折。綠虹劍初為戰國時的趙國以重金購得,後落入秦將白起之手。秦亡之後,此劍失蹤。宋朝明,劍客玄玄子偶獲此劍,殺人無數;後流入湘靈子、赤貞子等一代名俠之手。明朝英宗年間,大俠龍卷風於志敏於南海深處獲得此劍,誅殺了赤身魔教巨魔茅士亨。(見墨餘生《大俠龍卷風》)
琥珀神劍
海內第一奇人屠龍仙子所制的奇異兵器,臉身赤紅,並發出紅色劍芒,由於劍鞘中襯有一層貓皮,與琥珀磨擦而生電,再以內力將「電」保留在劍身上不使發散,與人交戰時對手勢必觸電,無法把持自身的兵器,從而克敵制勝。此劍屠龍仙子傳給愛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無意間以竹劍對陣,電力受阻,遂擊敗毛文琪。(見古龍《湘妃劍》)查琥珀為非金屬物質,磨擦雖可生電,但性極脆無法單獨制劍,亦未聞能將之與鋼鐵合金。
越王八劍
相傳越王占勾踐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從昆吾山(今河南濮陽西南)采精金鑄冶八劍,即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八大名劍。兩千年後,滅魂神劍流傳於武林新秀方邪真手。在洛陽相思林畔相思亭,方邪真挾魂劍之威一招擊敗邪派高手蔡旋鍾,傳為武林佳話。
據晉王嘉《拾遺記》記載:八大寶劍,威不可擋,鬼神共忌。「掩日」一出,指日則光盡暗;「斷水」一出,以之劃水,水分而不合;「轉魄」一出,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懸翦」一出,飛鳥游蟲,自觸其刃,如斬截也;至於「驚鯢」神劍,以之泛海,鯨鯢為之深入;「滅魂」,則為神兵挾之夜行,不逢魑魅;「卻邪」更有辟煞功效,妖魔見之則伏;「真剛」寶劍,切玉斷金,如削土木。(見溫瑞安著《殺楚》)
寒星劍
相傳為唐代豪俠所鑄寶劍。它青光閃閃,寒氣逼人,形狀古樸,長約二尺半左右,劍柄雕有一條青色的龍,劍芒神縮,忽高忽低,震顫不停。此全光芒銳利,殺孽過重,故持此劍者應慎用,多造殺孽必遭天譴。(見陳青雲《病書生》)
寒螭劍
厲神君的寶劍,以萬年寒鐵鑄成,寬才兩指,十分柔軟,卻可男斬釘截鐵。劍鞘的里層是綠鯊皮,外層用天蠶絲織成,不畏刀劍水火。此劍不用時,可以當腰帶束在腰間;用時只須輕輕一按,劍就可以出鞘。厲神君把它送給了楚玉祥。(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伍』 急求古龍黃易(不要金庸)小說中的兵器,尤其是刀和劍!
古龍:
圓月彎刀(小樓一夜聽春雨),小李飛刀,白氏神刀 【傅紅雪】,孔雀翎,情人箭,出蹕刀,靈空劍,靈蛇劍,淚痕劍,七星絕命劍,九現神龍鬼見愁【鞭子】,碧血照丹青【絕代雙驕】
黃易:
井中月,百戰刀,墨子劍,射日弓,天刀,色空劍,狂沙刀,偷天劍,破軍劍,珍烏刀,翻雲刀,覆雨劍,飛翼劍
只記得這些了...
『陸』 古龍都寫了哪幾部小說
蒼穹神劍 (1960年出版) /處女作
月異星邪 (1960)
劍氣書香 (1960) /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1960)
劍毒梅香 (1960) /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俠錄 (1961)
護花鈴 (1962)
彩環曲 (1962)
殘金缺玉 (1962)
飄香劍雨 (1963)
劍玄錄 (1963)
劍客行 (1963)
浣花洗劍錄 (1964)
情人劍 (1964)
大旗英雄傳(鐵血大旗) (1965)
== 以上為早期作品, 為生計而作, 多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風格.
武林外史 (1965)
名劍風流 (1966) /結尾由喬奇代筆
絕代雙驕 (1967)
楚留香傳奇(鐵血傳奇)
血海飄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畫眉鳥 (1970)
楚留香續集
鬼戀俠情 (1970)
蝙蝠傳奇 (1971)
桃花傳奇 (1972)
新月傳奇 (1978)
午夜蘭花 (1979)
多情劍客無情劍(風雲第一刀) (1970)
九月鷹飛 (1974)
歡樂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蕭十一郎 (1973)
火並蕭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劍 (1973)
七種武器
長生劍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環 (1974)
霸王槍 (1975)
離別鉤 (1978)
拳頭 (1976) /非"七種武器"之一, 誤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殺手 (1975)
劍·花·煙雨·江南 (1975)
槍手·手槍*) (1975) /現代槍戰小說
三少爺的劍 (1975)
陸小鳳傳奇
陸小鳳傳奇 (1976)
綉花大盜 (1976)
決戰前後 (1976)
銀鉤賭坊 (1977)
幽靈山莊 (1977)
鳳舞九天 (1978)
劍神一笑 (1981)
邊城浪子 (1976)
血鸚鵡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龍 (1981) /由中碎梅代筆
大地飛鷹 (1976)
圓月彎刀 (1977) /由司馬紫煙代筆
飛刀·又見飛刀 (1977)
英雄無淚 (1978)
七星龍王 (1978)
風鈴中的刀聲 (1980) /結尾由於東樓代筆
怒劍狂花 (1982) /由丁情代筆
那一劍的風情 (1982) /同上
邊城刀聲 (1983) /同上
獵鷹·賭局 (1984) /遺作, 短篇
== 取自珠海出版社《古龍作品集》, 共十卷, 五十九本.
== 以上為古龍全部作品, 如有其他, 若非換名, 必屬假冒!
『柒』 我在收集古龍的作品,有聲小說的。哪裡可以免費下
我是氧氣聽書下的,《三少爺的劍》《圓月彎刀》《楚留香新傳》《多情劍客無情劍》《七種武器》等.
『捌』 古龍一共有多少部小說
古龍作品年表
蒼穹神劍 (1960年出版) /處女作 月異星邪 (1960)
劍氣書香 (1960) /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1960)
劍毒梅香 (1960) /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俠錄 (1961)
護花鈴 (1962) 彩環曲 (1962)
殘金缺玉 (1962) 飄香劍雨 (1963)
劍玄錄 (1963) 劍客行 (1963)
浣花洗劍錄 (1964) 情人劍 (1964)
大旗英雄傳(鐵血大旗) (1965) 武林外史 (1965)
名劍風流 (1966) /結尾由喬奇代筆 絕代雙驕 (1967)
楚留香傳奇--鐵血傳奇 楚留香傳奇--血海飄香 (1968)
楚留香傳奇--大沙漠 (1969) 楚留香傳奇--畫眉鳥 (1970)
楚留香續集--鬼戀俠情 (1970) 楚留香續集--蝙蝠傳奇 (1971)
楚留香續集--桃花傳奇 (1972) 新月傳奇 (1978)
午夜蘭花 (1979) 多情劍客無情劍(風雲第一刀) (1970)
九月鷹飛 (1974) 歡樂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蕭十一郎 (1973)
火並蕭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劍 (1973)
七種武器--長生劍 (1974) 七種武器--碧玉刀 (1974)
七種武器--孔雀翎 (1974) 七種武器--多情環 (1974)
七種武器--霸王槍 (1975) 七種武器--離別鉤 (1978)
拳頭 (1976)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殺手 (1975) 劍·花·煙雨·江南 (1975)
槍手·手槍(絕不低頭)(1975)/現代槍戰小說 三少爺的劍 (1975)
陸小鳳傳奇 (1976) 綉花大盜 (1976)
決戰前後 (1976) 銀鉤賭坊 (1977)
幽靈山莊 (1977) 鳳舞九天 (1978)
劍神一笑 (1981) 邊城浪子 (1976)
血鸚鵡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龍 (1981) /由中碎梅代筆 大地飛鷹 (1976)
圓月彎刀 (1977) /由司馬紫煙代筆 飛刀·又見飛刀 (1977)
英雄無淚 (1978) 七星龍王 (1978)
風鈴中的刀聲 (1980) /結尾由於東樓代筆 怒劍狂花 (1982) /由丁情代筆
那一劍的風情 (1982) /同上 邊城刀聲 (1983) /同上
獵鷹·賭局 (1984) /遺作, 短篇
古龍,原名熊耀華,生於1936年,卒於1985年9月21日,終年49歲。古龍從小身世飄零,性格孤獨沉鬱。他14歲時,從香港到台灣讀書,18歲時,因父母離異,生活陷入困境,靠朋友接濟和半工半讀就讀於台灣淡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他曾在台北美軍顧問團任過職,後開始寫武俠小說。
古龍一生「仗劍江湖載酒行」,他嗜酒如命,經常用喝酒來打發日子,借酒來麻醉自己,以忘掉自己心底的哀愁和寂寞。他為人豪爽,生性灑脫,愛交朋友,待人真摯、誠懇,善於理解別人,很得朋友的心。古龍很「好色」,是性情中人,他不能一日無女人,而女人也樂意與他交往。據古龍好友丁情說:「古大俠雖然不能缺少女伴,可是他常常會為了朋友,而舍棄他心愛的女人。他總認為女人可以再找,朋友知已卻是難尋,怎麼可以舍朋友而重女人呢?這是古大俠對於女人和朋友的態度,也是很多女人『恨』他的原因。」由於酗酒
和好色,古龍自中年以後,健康狀況日趨下降,曾數度病危住院,但他出院後依然故我。他的好友、著名武俠小說家倪匡說,長期的病痛使得古龍已經看淡了人生。過度的酒色,致使古龍病情迅速惡化,終因肝硬化引起食道靜脈瘤大出血而去世。古龍的身世、性情和行為,直接影響了他的武俠小說創作,了解了這些,有助於我們理解古龍的作品。
古龍步入「武壇」,是為生活所逼,用古龍自己的話來說,「為了等錢吃飯而寫稿,雖然不是作家共同的悲哀,卻是我的悲哀,我也相信有這種悲哀的人大概還不止我一個。」他自第一部武俠小說《蒼穹神劍》起,接二連三地推出新作,共創作數十部武俠小說,有許多被香港、台灣拍成電影、電視連續劇,成為港台影視界爭相拍攝的熱門題材。古龍的小說更是風靡大陸、港台及海外。
古龍對武俠小說創作有他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首先,他認為當代武俠小說不應再走傳統武俠小說的老路,而是「要新,要變」。他說:「武俠小說的確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這種形式已寫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誰規定武俠小說一定怎麼樣寫,才能算正宗的武俠小說?武俠小說也和別的小說一樣,只要你能吸引讀者,使讀者被你的人物的故事所感動,你就算成功。」對於武俠小說應該如何變,如何新,古龍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武俠小說中已不該再寫神,寫魔頭,已應該開始寫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俠小說中的主角應該有人的優點,也應該有人的缺點,更應該有人的感情。」「武俠小說的情節若已無法改變,為什麼不能改變一下,寫人類的情感,人性的沖突,由情感的沖突中製造高潮和動作。」他還認為:「只有人性才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人性並不僅是憤怒、仇恨、悲哀、恐懼,其中也包括了愛與友情,慷慨與俠義,幽默與同情。我們為什麼要特別看重其中丑惡的一面?」寫武俠小說的目的,是「使讀者在悲歡感動之餘,還能對這世上的人和事看得更深些、更遠些」。基於這種認識,他更指出:「武俠小說寫的雖然是古代的事,也未嘗不可注入作者自己的新觀念。」「武俠小說中的動作的描寫,應該是簡單,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氣的,不落俗套的。小說中動作的描寫,應該先製造沖突,事件的沖突,盡量將各種沖突堆構成一個高潮。若你再製造氣氛,緊張的氣氛,肅殺的氣氛,用氣氛來烘托動作的刺激。武俠小說畢竟不是國術指導,武俠小說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殺人的!血和暴力雖然永遠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太多的血和暴力,就會令人反胃了。」古龍的這些觀
點,散見於他的各個小說前面的「序」中,這些觀點和看法,豐富了武俠小說的創作理論,對閱讀和理解他的武俠小說是大有幫助的。
古龍曾在《大旗英雄傳》序言中把自已的小說創作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我寫的是《蒼穹神劍》《劍毒梅香》《孤星傳》《湘妃劍》《飄香劍雨》《失魂引》《游俠錄》《劍客行》《月異星邪》《殘金缺玉》等等。
「中期寫的是《武林外史》《大旗英雄傳》(即《鐵血大旗》)《情人箭》(即《怒劍》)《流花洗劍錄》(即《江海英雄》)還有最早一兩篇寫楚留香這個人的《鐵血傳奇》。
「然後,我才寫《多情劍客無情劍》,再寫《楚留香》,寫《陸小風》,寫《流星·蝴蝶·劍》,寫《七種武器》,寫《歡樂英雄》。而一部在我一生中使我覺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
第一階段的創作是古龍初入江湖的「闖盪」時期,此時的作品從結構、情節、人物乃到語言都沒有擺脫傳統武俠小說的束縛,但從小說的情節布局來看,已可以看出古龍具有巨大的潛在力和豐富的想像力,並具備了一定的文學素養。
從寫《武林外史》開始,古龍進入了武俠小說創作的探索階段。這一時期他力圖打破傳統,有所創新,從《武林外史》到《鐵血大旗》,再到《絕代雙驕》,可以看出古龍不斷探索的艱難「足跡」。
古龍後期的作品面貌一新,小說的意境深沉、幽遠,富有詩意和哲理,小說語言灑脫不俗,人物塑造很有深度,小說的情節更是「奇」、「險」兼備,鬼神莫測,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古龍初步「江湖」時,乃為生活困境所逼,寫小說是為了賺錢,學學別人自然方便。到了後期,困頓擺脫,責任感加強,對創作武俠小說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加上屢屢試筆,多年歷練,語言、技巧也漸趨成熟,終於走出了古龍自
己的路,亮出了古龍獨特的「武功」。從此,「江湖」上多了一位「怪俠」。
古龍的小說則根本拋開歷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於對歷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沉。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復雜,具有一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危步於道德的懸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復雜、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復雜、矛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古龍小說最注重的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復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自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境、經歷有關。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家都善於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扣,呼彼應。梁羽生武俠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淡,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庸武俠小說恰恰相反,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示,人物紛紛涌現,
情節盤根錯節,主幹巍峨,枚葉繁茂,寵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跡聯翩,回環波動,攝魂奪魄,回腸盪氣。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著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驚險頻出,令人
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縝密無隙又讓人口服心折。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至於小說武功描寫,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緊張激烈,誇節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徵善良、仁慈,既利於攻敵防衛,又有益於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如修羅陰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慢,但根基扎實,邪派武功進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貽害終身。幾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
既精彩又單調。比起梁羽生來,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九宮八卦,醫道,用毒,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歷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必然寓於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龍的「武功」風格與眾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邊城刀聲》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未出手前,誰也想像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膽怯。」這里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人格,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又強調「攻心為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還表現出一種境界——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為宗旨,對敵手的體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確地體察敵手武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所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斗者已成為「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為觀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戰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一擊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為古龍「武功」有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簡短有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獨家風格。梁羽生小說的語言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烘託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復,又謹嚴、完整。古龍小說的語言句式短,句法多變,簡潔、俐落、灑脫。文章隨意揮灑、虎虎有生氣,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麼金庸就是博採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多氣,又詼諧幽默、妙語解頤,揮灑肆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
物!至於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逞才離藻,笑傲「江湖」,力求新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傑。
在國內,乃至港台,署名古龍出版的武俠小說有100多部,這些作品有的是古龍寫了一半,由別人續寫完成的,如《圓月彎刀》、《劍毒梅香》等,有的完全是別人所作,而以古龍名義發表的,如《鐵樹艷情》等。造成這種情況,乃因古龍成名之後,著作風行一時。出版商見有利可圖,紛紛登門求稿,由於供不應求,便請別人代筆,於是偽作流行世上,真假參半,優劣並存。
『玖』 武俠小說中的劍
和現在的也沒什麼區別啊,當然,金蛇劍等獨門兵器除外.
最被推崇的當然是"倚天劍"拉,"屠龍寶刀,號令江湖.倚天不出,誰與爭風."
『拾』 急求,鬼吹燈周建龍版有聲小說打包下載
★鬼吹燈有聲小說系列 1-8部完結
流傳開來,使得遠在朝中
的眾臣們都已獲悉,大家
心思各異,但無不翹首以
待君主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