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廉江籍的高官有那些
陳大豪,廉江良垌西朗村人.歷任最高人民檢察院黨委副書記.山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職務."麗波度假村"匾為其手跡.
全國人大代表、清遠市委書記 陳家記 男,漢族,1954年8月生,廣東省廉江市人。1974年12月參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學歷省委黨校研究生。助理會計師。
1974年12月在廣州軍區獨立坦克二團、五十五軍坦克團高炮連先後任戰士、班長、排長、副政治指導員、連長、政治指導員;
1984年3月在廣東省稅務局先後任科員、副科長、辦公室副主任(期間:1987年9月至1990年12月參加中山大學經濟系函授經濟管理班學習);
1990年2月任廣東省稅務局地方稅管理處副處長;
1990年8月任廣東省稅務局流轉稅管理處副處長;
1991年6月任廣東省稅務局稅務稽查隊副隊長、隊長;
1993年3月任廣東省稅務局計劃會計處處長(期間: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參加中央黨校經濟管理本科班學習);
1994年7月任廣東省地方稅務局計劃財務處處長;
1995年5月任廣東省地方稅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期間:1996年7月至1999年7月參加省委黨校經濟管理研究生班學習);
1998年6月任廣東省地方稅務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期間: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參加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班學習);
2004年4月任中共清遠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04年4月任中共清遠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7年1月當選清遠市長。
張雲楓,廉江新民黃竹垌人.香港文匯報原董事長,社長,總編
⑵ 揭育鋒,有誰認識的,廣東省廉江市長山鎮人,男,現在搬出廉江市新華街這邊住,大概40歲左右,禿頂,
我有個同學也是這個名字,他家是塘蓬鎮開拋光廠,不過年齡有點兒出入。
⑶ 我是廉江的,男友是梅州的,可不可以在廉江登記
可以的,只要有身份證和戶口本。(兩人都要帶上哦)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⑷ 廣東省廉江市男人身高是誰
這個並不清楚,因為廣東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⑸ 廉江的民風民俗
裝、女的以雙短辮為時髦。70年代末期始,有的男青年留發稍長,婦女興起燙發,發型各種各樣,多為「波浪」、「流長」、「菊花」等。首飾 民國期間,女孩穿耳帶環,有錢人掛金質或銀質耳環、耳墜,窮人則穿線懸珠。富家子女還頸戴金、銀項圈,胸佩長命鎖。姑娘出嫁時,備有頭簪、釵、耳挖、耳環,耳墜、手鐲、腳鐲等首飾,富人金質,一般人銀質,窮人量力置辦,但必有頭簪。有錢人還盛行戴金戒指、金項鏈、套金鐲、玉鐲等。1950年後逐漸消失。80年代又興戴金戒指、金項鏈、珍珠璉,戴者多為婦女。
居宅用具
建屋習俗 建國前,城鄉建新居,一般都請「堪輿」(慣稱「看風水先生」)看地勢測方位,名為「看陽宅」。屋地定好後,又請看日子先生確定行牆基(開始砌牆)的良辰吉日始動工。開始時,先定四角,鳴炮示兆;升梁時,主人高呼「高升發財」,鳴炮慶賀。屋建成後(有的不一定建好,以吉日為准)搬入去住,稱「入火」或「進宅」。入火時、請看日子先生(或懂唱進宅禮規的家境好的人)開門,一邊高呼「開門大吉」。「貴人到來」之類的吉利話,一邊鳴放鞭炮,熱烈慶賀。隨著依次進入三角燈、鏡屏。飯、米、雞等,並呼叫豬、牛、羊、雞、鵝、狗、貓,但不呼鴨,意為嘴扁不吉利。此時,還有人拿著戽斗在門前往內戽錢戽銀,邊戽邊叫,然後把戽斗和紅色「碓丫」放入正廳裡面左右角,還盛上斗火,一連三天不熄。建國後,「入火」習俗仍然沿習下來,只不過形式和繁簡程度不同而已。
用具 民國期間,農民用具很簡單,火灶以泥磚建成,盆、碗、煲、桌、椅之類,多為粗陶瓷和以竹、木製成;卧床多為平頭床。收藏被的多是平頭櫃、四合箱。城鎮居民的爐灶,一般為風爐,或以灰、沙、磚建成。少數家庭置有瓷器碗碟,熱水瓶、銅面盆、掛鍾、座鍾等,卧床、桌、椅均用細木精雕,廳堂擺布,雅麗大方。建國以後;由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鄉人民使用的傢具逐漸由低級到高級、從低檔向高檔發展,爐灶一般改用鐵條,砌有煙囪且通風扯火,條件好的家庭使用煤油汽爐或液化石油汽爐,炊具為鋁鍋、電飯煲、壓力鍋等,碗、碟、盆、缽、杯、勺等均用瓷器、玻璃、塑料、搪瓷。坐、睡等用具也大有改進或更新。70年代後期以後,不但自行車、手錶為群眾普遍擁有,而且組合櫃、衣櫃、梳妝櫃。沙發椅以至鋼絲床等用具也陸續進入城鄉家庭。收音機、電視機、電風扇、縫紉機、洗衣機、電冰箱等,也逐漸為城鄉居民所擁有。
婚姻
(一) 舊時婚姻形式
包辦、買賣婚姻 婚姻大事,男女雙方不能作主,所謂「父母之命、煤灼之言」,為父母(或兄嫂)所包辦,特別講究門當戶對、身價彩禮,形同買賣,自由戀愛被視為「大逆不道」,絕大多數男女直至婚前還是互不相識。
童養媳 窮苦人家的女兒從小定親後,如因生活所逼,往往送交婆家收養。這種婚姻叫「童養媳」,慣稱「雞對仔」。過門時,女孩一般只拜天地、高堂,男女雙方成年後再擇吉日同拜「合房」(又稱「圓房」)。童養媳在婆家多數備受虐待。
寡婦「守節」與再嫁 婦女喪夫、一般不許再嫁,謂之「守節」。若是再嫁,前夫家屬必向寡婦續夫索「身價錢」,出嫁時不許寡婦從前夫家出門。寡婦再嫁備受歧視,被指為「不貞節」。
此外,本縣也有「沖喜親」、典妻等陋習,但極少。
(二)婚姻程式
建國前辦婚事,父母先為其子女物色門當戶對的對象,托媒人說合,女家以紅紙寫明女兒出生年月日和時辰,俗稱「年庚」,請媒人送往男家合命聽兆;經雙方父母同意後,擇定日期。由男方備辦定婚禮聘,如豬腿、公雞、龍鳳禮餅等,並有禮帖、庚帖送往女家,作為定婚依據。這一儀式,稱為「文定納聘」(俗稱「食檳榔」,為定取一條心 到尾之意)。之後,一般待男子18~22歲,女子17~21歲時,由父母作主,准備完婚。男家請八字先生擇促辰吉日,謂「看日子」,媒人將「吉期」送往女家,謂「送日子單」。女方父母同意後,一般都向男方提出一定條件,講定身價彩禮,富者還言定金銀首飾衣物若干,男方依言請人將禮款物品送往女家,稱「過大禮」。一俟女家領受「完娶」禮品後,男家便可在已定的吉日發轎迎親。童養媳則不同,回時不大講究儀式,長大後再擇良辰吉日「合房」(又稱「圓房」)。完娶時,要同一日子,打扮相同,雙雙拜堂。
女方出嫁前躲在家裡日夜不出門,叫做「收房」。女方出嫁前都在爹娘膝下,眼看即將離開父母和兄弟姊妹,依依不捨,酷似生死離別,因而要「哭嫁」。哭嫁一般7~12天,每天哭一兩次,由嬸嫂帶哭(教哭),還有姊妹(少則幾個,多則10多個)陪哭。每次哭時,開頭4 句一定要含有佳意,隨後不論。哭歌多少,各地不一,但范圍。內容相差無幾。石城、新民一帶的哭嫁歌就有《接轎歌》、《梳頭歌》、《洗面歌》、《穿衣歌》、《嘆姊妹送禮歌》、《祝祖歌》、《嘆酒台歌》、《牽新娘上轎歌》、《辭別兄弟歌》。《嘆陪嫁婆歌》、《嘆轎夫歌》等26首之多。
喜期前一日,男家備花轎(有的還有鼓樂隊),抬著禮物前往女家迎親。女方一聞轎至,即哭起《接轎歌》、《罵媒人歌》,歌詞辛辣,多為咒罵語詞。是日晚上,新人出去「踢轎」,以示不歡迎,又說「踢轎」後,次日坐轎頭不暈。若是再婚婦女,這晚不能在娘家正屋過夜,實到外面的草寮或閑屋睡,從那裡出門。
正喜之日,男稱「加冠」,女為「出閣」。女方當日早起,洗臉梳妝。在此以前,女方都是打辮子,此日起開始「梳髻」,還插銀針、玉谷之類裝飾品,一改以往發型。梳妝時,每到那步,新人就哭那支歌,如《拔絨毛歌》、《搽頭油歌》、《梳頭歌》、《挑頭發歌》、《插花歌》。梳妝完畢,有錢人家之女還要頭戴鳳冠遮以紅紗巾,身穿風衣,腳著紅面屐子鞋。所有這些都由嬸嫂辦理,新娘只是一味「哭歌」:縛裙時,哭《縛裙歌》;穿衣時,哭《穿衣歌》;扣鈕時,哭《繼鈕歌》。
本縣人習慣上午辦喜慶,因此女方出門都在早上。至於何時起轎,看路程遠近而定。出門時,又有這樣的規矩:若是女方的大哥大姊還未結婚的,男方要剪「對褲」(兩條褲)給女方大哥。新人跨出門檻時,大哥站在門口,抬高一邊手讓細妹過,意為不被細妹「騎」著,來日好「做世界」。大姊也在這時避開,並手拿一把傘遮著不望。前去上轎時,新娘由兩個所謂「命好」的嬸嫂牽扶,踩著鋪席前去上轎。這時,新娘不能踩著泥,也不能回頭望,一
邊行,一邊哭起《牽新娘上轎歌》。轎抬起時,女方兄弟(或親人)分別於轎兩旁,手抓轎杠,要來回「退轎」4次,才放轎夫上路。此時,新人坐在轎上,一邊丟銀線,一邊哭《退轎歌》,歌意是搖錢搖財,退錢退銀給外家,讓父母兄弟今後發財。花轎抬行時,誰也不能在前面阻攔,習慣認為此日以新娘為大,誰若阻攔則對誰不利。紅轎前去時,兄弟要隨送一程,新娘也隨即哭起《嘆兄弟送轎歌》、《贈錢兄弟歌》、《辭別兄弟歌》、《嘆陪嫁妹歌》和《嘆轎夫歌》。與此同時,隨去的一般都有送嫁婆和抬嫁妝的人,富者還有婢女隨嫁,箱櫃、被褥、蚊帳、衣服、梳妝用具批妝奩抬送男家。路上,過橋過河,新娘都往下丟錢;若與另一新娘相遇,則雙方停轎,待新娘互相交換錢後再起行。
迎娶這方,待新娘一到家門口,先是新官(新郎)出來用肩頭撞三下轎頭,意是以免今後女人比男人強。接著讓兩個「命好」的婦女扶新娘下轎,牽扶到家裡。此時,倘是弟弟先娶,哥姊還未完婚的,大哥要站在高處,大姊也要暫時避開。有的地方,當新娘進門時,新郎還要站在門邊的凳頭上,手持紙扇敲打兩三下新娘頭,以示男強女弱,日後不受老婆欺負,如果敲打不「狠」,就會被村中青年取笑,因而素有「新娘最怕跨門檻」的說法。新娘入門,有出現猛沖入廳跌倒在地或撞著牆壁的;有其被打破頭顱,鮮血直流,嚇驚四座的;也有聰明的新娘,先下手為強,踢倒凳頭,使新郎跌倒。
拜堂時,新郎新娘序立,先拜祖宗、父母,行「四跪八叩樹',後依次奉茶給父母。尊長、親屬、客人。完畢,新娘入房。房中布置嶄新,」斗火通明。喜日晚上,村中鄰舍、親戚朋友「鬧洞房」,主家分「新娘糖」,至深夜才結束。
婚後第三天,女家派人到男家探望(即送茶油或香油)。新娘一般在 10天至12天時回娘家,稱為「睇頭轉」或「踏露草」。當天往返,不能過夜。以後(多在農田正月初)夫妻雙雙去外家,叫「回門」。回門時,男方備齊禮品送給女家的親房,其親房輪流請食,互送「紅包」,一般逗留三四天。
民國期間也提倡「文明結婚」,男女雙方對自己的婚事,稍有點自由擇配權利,但只見於城鎮的知識界,鄉間農民甚少。結婚時,新郎穿西裝,新娘戴羅巾穿旗袍,雙方胸前佩戴紅花。其儀式是邀請地方知名人士為證婚人,雙方家長作主婚人,男女雙方親友1人作賓相。婚禮中,親人來賓致詞祝賀,證婚人發給結婚證書,禮畢設筵席招待賓客。
新中國建立後,舊時嫁娶習俗大都革除,新的婚姻風俗已形成。按照(婚姻法)規定,婚姻自主,廢除了買賣婚姻。此後辦婚事一般是經男女雙方互相了解,建立感情後,到法定婚齡,在當地人民政府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即為訂婚,再擇吉日完婚,婚禮也較簡單。建國初期,舉行婚禮時,雙方委派秧歌隊送迎。60~70年代,男方派自行車到女家迎接新娘和送嫁姊妹。80年代以後,婚事大操大辦風氣有所發展,有的男方派出汽車(多為城鎮結婚的)到女家迎接,個別人甚至動用公家車輛迎親。近年來「旅遊結婚」、組織集體婚禮等新的婚禮形式逐步出現。
⑹ 廉江化妝男女在哪裡
看手相就 到本人的 簽 名 內,夢見水流在自己身上繞,要吃官司,有訴訟。
⑺ 我是貴州的,男朋友是廣東湛江廉江的,我們可以在廣東東莞領結婚證嗎
最好就是到民政局了解一下,問清楚所需要的資料,我也是廉江人,你男友是那個鎮的?我是河唇鎮的,是否同鄉?
⑻ 新水滸傳晁蓋扮演者
呂良偉(RayLui),1956年12月22日生於越南,20世紀60年代從越南遷居香港,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
20世紀70年代TVB藝員訓練班出道,1980年與周潤發、趙雅芝主演《上海灘》,飾演丁力一角[1];1985年,與趙雅芝主演電視劇《雪山飛狐》,分飾胡一刀和胡斐兩個角色[2]。1991年主演 《跛豪》獲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3]。1999年,主演電視劇《達摩祖師》飾演達摩[4]。2008年主演無線電視劇《富貴門》[5];2013年10月主演首部中文版佛陀電影《釋迦牟尼佛傳》[6]。
2016年,參演武俠傳奇劇《國士無雙黃飛鴻》[7]。在蔣家駿執導的武俠劇《射鵰英雄傳》中飾演「南帝」段智興(一燈大師)
中文名
呂良偉
外文名
RayLui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星座
摩羯座
血型
A型
身高
176cm
體重
77kg
出生地
越南
出生日期
1956年12月22日
職業
演員
代表作品
上海灘,富貴門,跛豪,西楚霸王,雪山飛狐,達摩祖師,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主要成就
1992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提名tvb《富貴門》最佳男主角
2011年香港孔子學院「榮譽教授」
信仰
佛教
配偶
楊小娟
兒女
呂善揚
祖籍故鄉
廣東省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