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角色大全 » 紅樓夢男女主人公的是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紅樓夢男女主人公的是

發布時間: 2021-03-13 00:10:19

Ⅰ 紅樓夢原名叫什麼男女主人公是誰

有好幾個名字,情僧錄,風月寶監,石頭記,金陵十二釵,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

Ⅱ 《紅樓夢》中男女主人公是誰

賈寶玉和林黛玉

Ⅲ 紅樓夢中描寫寶玉男女之事幾次,女主人公都是誰

在第六回里「賈寶玉初試雲雨情」,襲人給他系腰帶時,摸到了大腿上的遺精,「襲人忙趁眾奶娘丫鬟不在旁時,另取出一件中衣來與寶玉換上,寶玉含羞央告道: 好姐姐,千萬別告訴人。襲人亦含羞笑問道:你夢見什麼故事了?是那裡流出來的那些臟東西?寶玉道:一言難盡。說著便把夢中之事細說與襲人聽了。然後說至警幻所授雲雨之情,羞的襲人掩面伏身而笑。」如此這般接下來便有了「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雲雨之事。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自此寶玉視襲人更比別個不同,襲人待寶玉更為盡心。」 女主人公:襲人 在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里,晴雯還提到了寶玉的一起見不得人的事。寶玉要和晴雯一起洗澡,寶玉「笑道:「我才又吃了好些酒,還得洗一洗。你既沒有洗,拿了水來咱們兩個洗。」晴雯搖手笑道:「罷,罷,我不敢惹爺。還記得碧痕打發你洗澡,足有兩三個時辰,也不知道作什麼呢。我們也不好進去的。後來洗完了,進去瞧瞧,地下的水淹著床腿,連席子上都汪著水,也不知是怎麼洗了,笑了幾天。我也沒那工夫收拾,也不用同我洗去。……」
女主人公:碧痕 和寶釵成親後,漸漸黛玉之死的悲痛他暫且遺忘,對夫妻生活嘗到了甜頭,整日纏著寶釵行房事,倒是寶釵擔心他大病初癒,身體吃不消,勸解他一生一世的夫妻歡娛不在這一時,來日方長。 女主人公:寶釵

Ⅳ 紅樓夢的男主人公是誰

賈寶玉

Ⅳ 紅樓夢男女主角

《紅樓夢》男主角:賈寶玉
賈寶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男主角。版
他是女媧補天棄在權青埂峰下的一塊頑石和赤霞宮神瑛侍者轉世真身,榮國府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次子。
因銜玉而誕,系賈府玉字輩嫡孫,故名賈寶玉,賈府通稱寶二爺。
他是大觀園女兒國中唯一的男性居民。

《紅樓夢》女主角:林黛玉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
金陵十二釵之首,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榮府千金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Ⅵ 《紅樓夢》的男主角和女主角是誰,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男主角是賈寶玉,女主角是林黛玉,他們的關系是表兄妹

Ⅶ 紅樓夢女主人公是誰 【只能說一個的】女主人公啊

林黛玉
曹先生給我們塑造的「心思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黛玉:世故圓滑,溫柔賢惠的薛寶釵;處處留情,溫文爾雅的賈寶玉;性格冷淡的賈惜春;超凡脫俗的世外俗人的妙語等等都讓人流連其中。然而,作者在《紅樓夢》中著墨較多的還要數林黛玉這個人物。因為許多作者認為她是作者的原型,也有作者認為她是作者珍愛的女子。所以,對於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至今為止,還是「紅學」研究的一個內容。劉再復在他的《紅樓夢•悟》中說「說林黛玉多愁善感,過於平淡。他的愁不是一般的愁,是深刻到骨子裡的愁,他的感不是一般的感,是深到骨子裡的感。」張曼菱在她的《評點<紅樓夢>》中說:「林黛玉是浸透著秋氣的清冷的詩魂》」她這棵絳株仙草,是為報三生石畔的神瑛侍者甘露灌溉之恩而來。作者在小說的開頭就寫到」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我把一世淚水還他,也償還的過他了》「既形象的刻畫出她性格的一個主要表現:為愛流盡最後一滴淚的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兒。同時,接著閱讀作品,我們會發現,這個多愁善感的人,不僅有淚情,還具有才情,對寶玉的愛情更是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細細品味,咂摸紅樓中林黛玉的藝術形象,以下幾點格外突出。
一 才華橫溢的詩人形象
縱觀整部《紅樓夢》,印象最深的要數林黛玉的《葬花吟》。一首《葬花吟》寫出了她自己的一生,更是寫進了紅樓中女子的一生,也可以說是「一詩成纖」。在這首詩中,她對自己的處境以及自己的心境做了最恰當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風刀霜劍嚴相逼!」道出了她對世態炎涼的深切感悟;「願奴脅下生雙翼,隨風飛到天盡頭」則寫出了她對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嚮往;「爾死今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同喪」是觸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對困境的無助吶喊;而「試者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則又是黛玉對自己悲慘處境一個「紅顏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預言。我們從林黛玉的詩中看到的是她的「孤標傲世,目下無塵」的高潔品質。
因為林黛玉自小就生活在一個書香世家,而且林如海沒有兒子,所以女兒就成為他唯一的寄託,、。把她當男孩子一樣,給她請先生,讓她學四書五經這就為她的才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她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她的才情,也為她與寶玉的愛情悲劇埋下了伏筆。就算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她依舊沒有收起自己的才情的鋒芒。因為寄人籬下,因為孤苦無依,因為封建思想的束縛,使她得不到一絲喘息的機會。於是作詩便成了她唯一的發泄方式,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世背景不如人,但自尊不允許她低頭,所以詩歌成為她唯一提升自己的方式。張曼菱說:「黛玉完全的生活在詩里頭。可謂是『為伊消得人憔悴』,她的病:咳嗽、夜醒、虛弱,皆與苦吟有關,苦吟更苦戀,苦戀愈苦吟。她執迷不悟仍然『煎首年年復月月』。病體稍好,手不釋卷,口不絕吟。連襲人也說,我們寶二爺讀書要像姑娘這樣,就少操心了。書上說她為淚而生,淚盡而逝。其實她是為詩而生,與詩同師。那淚,就是靈性與才情。林黛玉就是這一部《紅樓夢》的詩魂。」可見,黛玉的詩情在紅樓夢中要算最高的。
細細品味整部作品,你會發現,林黛玉詩的類型很多:絕句、五律、七律、歌行、應制、分韻、聯句、騷體、長短句、格式體裁,寫起來得心應手。「紅樓詩人」,無人能及。「紅樓詩人」共創作詩歌127首,其中黛玉詩21首,詞1首,名列榜首。應該說,她稱得上是大觀園里最有成就的詩人。她的才情,同樣也得到了紅樓中其他人的賞識。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李紈笑道「等我從公平來,通篇看來,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評:『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少不了要推瀟湘妃子李魁了。」再第十八回:「林黛玉誤剪香囊袋,賈元春歸省慶元宵」中賈妃看過匾額詩之後稱贊一番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前者。原來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其材,將眾壓倒,不想賈妃指命一匾一詠,倒不好違諭多作,指胡亂作一首五言律應景罷了。隨便一首五言律應景罷了。」隨便一首無言,即可與薛齊命,壓倒眾人。那麼,言下之意,她認認真真的做起詩來,一定是技壓群芳。這是賈妃給予林黛玉的一個較高的評價,也是曹雪芹給予她的一個較高的評價。
可以說,林黛玉是曹雪芹筆下一個詩化了的形象。作者也似乎有意集歷代才女之所長於她一身。薛濤、李清照、李雙卿等的某些特點在她身上均有所體現。但同時又具有自己獨特個性。在整部作品中,她與薛寶釵可謂是勢均力敵,她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不如薛寶釵,於是作者賦予了她另一個閃光點——才情。即使一草一本、一山一石等及平凡的事物,她只一觸到,就立即產生豐富的想像,新奇的構思和獨特的感受與見解。尤其可貴的是,她能將自己的靈魂觸進客觀景物,通過詠物觸發自己的痛苦的靈魂與悲劇的命運。她的《白海棠》詩,寫盡了海棠的神韻,亦傾訴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嬌羞默默同誰訴」一句最為傳神。這既是對海棠神態的描摹,也是自我心靈的獨白。她有刻骨銘心之言。但是由於環境與自己封建意識的束縛,就是與她同甘共命的紫鵑,情定三生的寶玉,也羞於啟齒,只是放在心裡,獨自神傷。可以說,她的詩情到盡她的苦情。
二 淚伴終生的「淚人」、
曹雪芹在作品的一開頭,就賦予了林黛玉特殊的使命。在作品的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甘露滋養,遂脫了草木之胎,幻化為人形,僅僅修成女體,終日游於『離恨天』外,飢餐蜜青果,渴飲灌愁水。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內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常說:自己受了他的雨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好,若他下世為人,我也同去一遭,把我一生的眼淚還他,也還得過了。」所以還淚便成為她經人事一遭的一個目的,因此才有了寶黛之情,也因此,黛玉為寶玉,一生流淚,至死不變,淚盡而逝,絕無怨言,這方是報恩還淚。
「《紅樓夢》除了用『淚人』這一概念形容哭得很傷心很厲害的模樣之外,還塑造了一個中國於人類文學中舉世無雙的淚人形象,這就是林黛玉」劉再復在他的《紅樓夢三十種人解讀》中給予她這樣一個特徵。這一特徵也許不是她性格的全部,卻也是她性格的一個主體。林黛玉的淚從始至終貫穿整部作品。自從見了寶玉,她的淚就沒有停止過。從第三回托內兄如海薦西賓 接外孤賈母惜孤女中,寶玉因為黛玉沒有通靈玉,就把自己的玉給摔了,惹得眾人一片擔心,晚上襲人自卸了妝悄悄進來,笑問;「姑娘怎麼還不安歇?」黛玉忙笑讓;「姐姐請坐。」襲人在床沿山坐了。鸚哥笑道;「林姑娘在這里傷心,自己淌眼抹淚的說『今才來,就惹出你們哥兒的病來,倘或摔壞了那玉,豈不是因我之過!」所以傷心,我好容易勸好。」再看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痴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一邊是寶玉的新婚之夜,一邊是黛玉的焚稿斷情,說是「淚人」,還不如說是「情人」「痴人」來得更准確一些。劉再復在她的書中分析過這個「淚人」的特點;一,她降臨人間,是為了還淚而來。還淚就是還情。二,她在人間的人生過程正式還淚的過程,生命尚未終止,其淚痕總是不幹。三,這位淚人的生命不像常人,眾人那樣以年齡(多少年歲了)計量,即不是以年少,年輕,年老計量,而是以眼淚多少計量。四 她不僅是淚人,而且是詩人。因些她淚中有詩,詩中有淚。她的淚在眼裡是淚水,流入字中則是詩。劉先生所說的這些個特點,准確的闡釋了林黛玉的淚人背後的孤獨與傷痛。因為愛情,因為身世背景,因為寄人籬下,因為無處訴說,眼淚便成為了她唯一的伴侶。對於一個花季少女而言,在「淚人」這個字之後,她又承載的怎樣的苦楚。豐鴻慈曾這樣解釋過林黛玉的眼淚「黛玉的疑慮和痛苦與日俱增,對寶玉的愛戀愈益深切,愈悟到了這份感情的與世不容與虛無縹渺,她沒有父母可以傾訴,只有用眼淚來渲泄了。」 是啊!無父無母的孩子 ,無人寵溺,無人疼愛,我們又應該要求她以怎樣的一種姿態來在這個社會上存活。幸好,她還有淚可流,要不然,孰知她都自殺過多少次了。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有廳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活? 一個是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睛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這段話,幾乎含蓋了黛玉淚人的本質。為情生、為情死、為情淚伴終生,這對於十七八歲的她來說,經歷的是怎樣一個變遷,現在我們無從了解,但是這個千古一遇的淚人卻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里碑式的意義與價值。
三 多愁善感的「病人」
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賈府時,通過眾人的關心來表現她的病態,老太太等人見她體弱我,便詢問「常服何葯,如何不急為療治?」王熙鳳第一次見黛玉時張口就問「近來吃些什麼葯……」等等,我們不難想像,林黛玉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病態,黛玉的病是從娘胎里就帶出來的,她自己對這一點做了明確的說明:「我自來如此,從會吃飯時便吃葯,到如今了,經過了多少名醫,總未見效。」可見林黛玉的病,是她性格的一個方面,因為病病怏怏,因為心思細膩。這也就進一步的培養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一草一木皆成為了她愁感的對像,一首「葬花吟」更是將她的這種性格推到了極致。「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單單是花開花落這樣一個自然現象,林黛玉卻將她與自己的身世相關連,令人悲戚。是啊!她的愁不是一般的愁,她的感也不是一般的感 ,她是在愁自己的孤獨,是在愁自己的愛情,是在愁無處訴說的哀傷。因為自卑,因為敏感,她經常經淚洗面,詠詩遣愁,更是共孤寂的心境的宣洩,她不安於這種命運,又無法擺脫這種命運。這種矛盾經常扭曲著她的感情和心理,於是她的心境就永遠得不到平靜,並招惹了許多看來是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她害上了無法解除的思想的憂鬱症。大觀園的繁華熱鬧,別人家的笑語溫情,乃至自然界的落花飛絮,秋風秋雨等等,無一不在她心上引起無盡的哀痛。所有的世間萬物在她的面前,彷彿都變成了製造眼淚和憂愁的原料。因些才有了「淚眼觀花花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桃花行》)和「月窟仙人縫編袂,秋閨怨女拭啼痕」(《詠海棠》)等詩句。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她對賈寶玉的愛情及對薛寶釵的嫉妒。對於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來說,嚮往愛情是人之常情,看見自己所愛之人與別的女孩子有曖昧關系,心裡自然不痛快,你讓她怎麼不愁,怎麼不感 。雖說在賈府中有賈母的萬般疼愛,可是對於林黛玉來說,心裡的憂傷,又豈能是一個垂暮之人能夠理解的。所以,我們應該理解她的多愁善感。因為這不是她先天帶來的,而是賈府之後才慢慢培養起來的。試想一下,如果她的爹娘健在,她與寶玉的愛情即可成正果,她還會多愁善感嗎?應該不會,誰不願青春年少是在歡聲笑語中渡過,誰不願集萬般寵愛於一身。那麼,這樣的黛玉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可能會一落千丈吧!
四 坦率純真的「酸人」
說林黛玉「酸人」,這里專指的是她尖酸刻薄,心胸狹窄的個性。翻看《紅樓夢》,她這樣的個性體現俯拾皆是。但她的「酸氣」大多出現在以下兩種情況:一是談到金玉良緣等危機到她和寶玉的愛情時,二是在遇到談論身世,貴賤,引起她悲嘆自己的處境時,這時她才會敏感的觸景傷情,借題發揮。一次,當寶玉聽寶釵說吃冷酒對身體有害而放下酒杯時,不巧雪雁送手爐來,黛玉便一語雙關地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雪雁說:「是紫鵑叫送來的。」她馬上又說:「也虧你暗中摸索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話,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說了你就依了,比聖旨還快呢!」(諷寶玉)只有敏感的顰兒,才能把她的妒意表達的如此鋒利而又含蓄,機帶雙調而又不露痕跡。
然而直率的林黛玉,在她幾乎毫無遮掩地表露自己的缺點的同時,也向人們敞開了他那天真無邪的心扉。在她眼裡容不得微塵,也不記的微嫌。例如,她與薛寶釵的關系,剛開始只是一昧的嫉妒寶釵與寶玉的親密關系。可是隨著故事的發展,直到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瀟湘子雅謔補餘音。可見她們已經成為嬉笑怒罵的好朋友,而且黛玉對寶釵頗有一種欣賞之意。正是憑借這種坦誠直率,雖說大家有些看不慣這種「酸氣」,可什麼事缺了她,大家也同樣,心裡感到不自在。黛玉是性靈派,任情任性不加掩飾,愛也罷,厭也罷,一切都擺在那裡任人評說。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寶釵的丫頭香菱向黛玉學詩。黛玉既沒有嫌他身份低下,有沒有因他是寶釵的丫頭就心存芥蒂。她耐心的給香菱講解詩的解法要點,教她品詩,把自己珍愛的詩集借給香菱,無不體現她的坦誠與直率。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立體的,較為真實的人物形象。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物,林黛玉也是如此。我們不能主觀的說這種性格的好與壞。只能客觀的評價人物特點所具有的文學價值與研究價值。
五 為愛生死的「痴人」
來到世間,就是為了償還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這顆小小的絳珠仙草便用一世的情,一世的輪回,一生的生死,一世的眼淚來償還這一段愛情。這是怎樣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戀。現在我們無從得知。但就林黛玉而言,她的「情痴」形象卻被古今中外研究紅學的學者所稱贊。寶玉送她「顰顰」二字。確切的說應該是「痴人」。為報恩,她來到賈府。與寶玉同吃同住,一起成長,三生石上的姻緣,木石前盟的際會,讓他們之間多出來的是一到無形的知遇、知音之情。她為情生、為情死。寶玉即時她今生唯一,天下男人她都不在心頭眼中。即使尊貴不凡的北靜王也不過是臭男人一個。寶玉的洞房花燭之夜,便是她淚盡而亡之時。這是曹雪芹給予她的使命,也是她經人世一遭的唯一。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黛玉對寶玉的一片痴情。但是在那個無父無母,沒有身份背景,沒有經濟保護的封建社會。她對寶玉的愛更是隔著千山萬水。但偏偏她就是這樣一個性子,對愛情至死不渝。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她有了常人難以理解的痛苦。在那幾乎沒有「男女平等、自由戀愛」的封建社會,這樣的「情痴」帶給人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傷痛」。且幾乎無葯可醫。這也就為她的愛情悲劇奠定了基礎。他們之間的愛情關系是違反封建貴族家長的願望。因此,她常常受到封建勢力的壓制,最後竟被封建家長推進死亡的深淵。劉再復說:「林黛玉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痴人兒,她對寶玉是那樣一片痴情:情痴、意痴、神痴,所作的詩詞也句句痴。她去葬花,就已經痴的出奇,而她的葬花詞,更是句句痴的出奇。『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真是痴人之音、痴人之淚」。是啊!這種痴已經到了近乎病態、變態。其實是痴身到常人無法理解的深淵。這就是滴水之恩,她付出的是痴痴地一生。賈寶玉在林黛玉的愛情熏陶下,不僅在史湘雲面前稱贊黛玉不說仕途經濟的混賬話,而且勇敢的對黛玉獻上自己的心。
六 身陷紅塵的「儒人」
說她是「儒人」,有些讀者不以為然,這個視情如命的女子名字又怎麼會和儒學扯上關系呢?其實,只要細細的品味《紅樓夢》這部作品,就會發現她的行為、愛好、語言等等都與儒家的思想脫不了關系。例如,她第一次進賈府的時候,學習賈府的規矩,衣食住行都與儒家的思想有莫大的關系。當別人問她讀什麼書時,她說自己讀不過是一些四書五經。相信大家都知道,這里的「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則是《詩》《書》《禮》《易》《春秋》。這些作品顯然都是儒家的代表作品。儒家的思想早已滲透進她的日常生活中去。這樣,難道還不能說她是一個崇尚儒家思想的人。雖然寶玉是她愛的人,但對於禪性極高的寶玉,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也使得她照樣把寶玉的這一行為解釋為「瘋人」。因為儒學與禪學不相融合,所以她對此持有一種懷疑和輕視的感覺。這就充分的說明林黛玉是一個身陷紅塵的「儒人」思想。雖然她沒能逃開愛情的束縛,可是這與她獨特的儒學思想沒有半點關系。她沒有參禪人那樣崇高的思想,但她身上體現出來的閃光點,卻著實讓人折服。她與參數禪悟道的妙玉就是一個很好的對比。妙玉對劉姥姥這種下等人不屑一顧,黛玉卻認真的教香菱這種下人學詩,毫無厭惡之色。而且妙玉還是一個參禪之人,這樣的行為豈不讓人說成六根不凈,塵緣未了。林黛玉沒有禪意,她用儒學闡釋了她性格的可愛之處,的確難能可貴。
通過整部《紅樓夢》來看林黛玉,她身上的性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人、淚人、病人、酸人、儒人等等。無論是哪一種人,都充分的驗證的林黛玉這一形象的研究價值在「紅學」研究史上是不容置疑的。這個身處封建禮教束縛下的叛逆女性,是不被當時社會所認可的,所以她的一生只能以悲劇來結束。這也充分的驗證了寶玉的那句:「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Ⅷ 紅樓夢的主人公

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無疑是男女主角。故事的展開也有這個主線。
賈寶玉,是神瑛侍者轉世真身,出生時口中即含玉,此玉相傳是女媧煉石補天之時,單留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後通了靈性,一僧一道見後,便在石上鐫上「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幾個字,讓它與神瑛侍者一起入世,成為賈政與王夫人的次子—賈寶玉。
他是封建叛逆者。賈寶玉的種種叛逆思想,當然被封建正統人物視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愛,互為知己,但在賈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終因雙方思想不同,且無法忘懷精神上的伴侶林黛玉,婚後不久,寶玉就出家當和尚去了。。。。
林黛玉,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扼了,林黛玉淚盡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