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角色大全 » 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阿赫瑪托娃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阿赫瑪托娃

發布時間: 2021-02-28 14:11:34

Ⅰ 了解俄語文化的幫忙

作家 1.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陀斯妥耶夫斯基
《Бедные люди》《窮人》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罪與罰》
《Идиот》《白痴》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卡拉馬佐夫兄弟》
2.И.С.Тургенев屠格涅夫
《Записки охотника》《獵人筆記》
《Рудин》《羅亭》
《Дворянское гнездо》《貴族之家》
《Накануне》《前夜》
《Отцы и дети》《父與子》
3.А.С.Пушкин普希金
《Цыганы》《茨岡》
《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鮑里斯戈東諾夫》
《Капитанская дочка》《上尉的女兒》
《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葉甫蓋尼奧涅金》
《Станционный смотритель》《驛站長》
4.Л. Н. Толстой列夫托爾斯泰
《Детство》《童年》
《Отрочество》《少年》
《Юность》《青年》
《Война и мир》《戰爭與和平》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安娜卡列尼娜》
《Воскресение》《復活》
藝術家 畫家1.И.И.Левитан列維坦
《Берёзовая роща》《白樺林》
《Над вечным покоем》
《Владимирка》
《Вечер.Золотой плёс》
2.И.И.Шишкин希什金
《Лесная глушь》《森林深處》
《Рубка леса》《砍伐樹木》
《Рожь》《麥田》
《Утро в сосновом лесу》《松林的早晨》
音樂家3.П.И.Чайковский柴科夫斯基
《Ромео и Джульетта》《羅密歐與朱麗葉》
《Пиковая дама》《黑桃皇後》
《Лебединое озеро》《天鵝湖》
《Спящая красавица》《睡美人》
4.М.И.Глинка格林卡
《Иван Сусанин》《伊萬蘇薩寧》
《Руслан и Людмила》《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5.М.П.Мусоргский穆索爾斯基
опера《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
《Хованщина》《霍萬興娜》
詩人 1.Державен傑爾查文(普希金的老師)
《Фелица》《費麗查》
2.А.С.Пушкин普希金
《Я вас любил》《我曾經愛過你》
《К Керн》《致凱恩》
《К Чаадаеву》《致恰達耶夫》
3.В.В.Маяковский馬雅科夫斯基
《Владимир Ильч Ленин》《列寧》
《Хорошо》《好》
《Клоп》《臭蟲》
《Баня》《澡堂》
4.А.Ахматова阿赫瑪托娃(「俄羅斯詩歌的月亮」)
《Вечер》《黃昏》
《Чётки》《念珠》
《Реквием》《安魂曲》
《Поэма без героя》《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

列維坦的後幾個作品我還不知道具體的漢譯,你自己可以找找。

Ⅱ 阿赫寫托娃的個人資料

阿赫瑪托娃(1889-1966),俄羅斯女詩人。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據,被認為是偉大的俄羅斯詩歌的傑出成就」,「有20世紀的薩福」之美譽。阿赫瑪托娃出生在敖德薩一個海軍工程師的家庭。原姓高連柯。阿赫瑪托娃是她取自韃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來發表作品的筆名。1912年第一部詩集《黃昏》問世,表現了女性的壓抑和孤獨的情調。1914年出版的詩集《念珠》引起較大反響。此後陸續有詩集《車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詩作極善抒發女性的內心情感,富有音樂性。十月革命後,雖然對革命並不十分理解,甚至遠離革命的現實,但與那些逃離祖國的白俄作家,是界線分明的,並寫有《我和那些拋棄國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詩人的命運。在這個階段,她依據自己的親身遭遇,寫下了她最重要的組詩《安魂曲》(1934~1940),衛國戰爭中寫下了許多愛國主義的詩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敘事詩《沒有主角的長詩》(又譯《沒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詩歌創作的總結。此外還有詩集《光陰飛逝》(1909~1965年的詩篇)。女詩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後期才得以恢復名譽。

Ⅲ 阿赫瑪托娃的自述

我於1889年6月11日(新歷23日)出生在奧德薩附近(大噴泉)。我的父親當時是一名退役的海軍機械工程師。當我還是一歲的小孩子時,便被送到了北方——進了皇村。在那我一直生活到16歲。
有關皇村,我最初的記憶是這樣的:蔥蘢的綠意,眾多公園的潮潤與燦爛,保姆曾帶我去過的牧場,我們曾騎了形形色色小馬的跑馬場,古老的火車站和一些別樣的事物,它們嗣後都被錄入了「皇村頌」中。
每年的夏季,我都是在塞瓦斯托波爾附近——人馬座海灣的岸邊度過的,就是在那裡,我與大海結為了好友。這些年給我留下最為鮮明印象的是古老的赫爾松市,我們曾在那兒居住。
我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學習閱讀列夫托爾斯泰作品的。五歲時,聽著女教師給稍大些的孩子們上課,我學會了說法語。
當我寫下第一首詩時,我11歲。對我而言,詩歌的啟蒙並非來自於普希金和萊蒙托夫,而是傑爾查文(「在皇室少年生日那天」)與涅克拉索夫(「嚴寒,紅色的鼻子」)。
曾就讀於皇村女子中學。起初我的成績非常糟糕,後來變得十分優秀,然而內心卻總是不太情願學習。
1905年我的父母離異,媽媽帶著孩子們搬到了南方。我們全年都生活在葉甫帕托里亞①。我在家中學習了中學畢業前一年級的課程,我還常常懷念皇村,並寫下了大量庸俗無聊的詩歌。1905年革命的回聲隱約傳到了幾乎與世隔絕的葉甫帕托里亞。最後一年級的課程我是於基輔完成的,在封杜克列耶夫中學,1907年我從那兒畢業。
我考入了基輔的高級女子學校法律系。暫時不得不學習法學史,比較特別的是還得學拉丁文,我曾經比較滿意,因為當時只純粹地講授法律課程,後來我對這些課程也變得冷淡了。
1910年(舊歷4月25日)我嫁給了尼古拉·古米廖夫,我們去巴黎度過了蜜月。
在巴黎鮮活的肉體上(左拉如此描寫道)新的街心公園鋪設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Raspail街心公園)。艾迪遜的朋友維爾涅爾,在「Taverne de Panteon」指著兩張桌子對我說:「這是你們的社會民主人士,那邊是布爾什維克,而那邊是孟什維克」。喜歡不斷變換花樣的女人們有的打算穿上那種褲子(jupes-cullottes),有的打算穿上幾乎覆蓋了雙腿的(jupes-entravees)。詩歌幾乎無人問津,人們之所以購買詩集,僅僅是由於上面的小花飾出自有名或名氣不大的畫家之手。我當下便已經明白,巴黎的繪畫吞噬了巴黎的詩歌。
回到彼得堡後,我在拉耶夫高級文史學校學習。此間我已經創作了不少詩歌,它們後來被收入我的第一本詩集。
當人們給我看伊納肯基·安年斯基的詩集《柏木首飾匣》校樣後,我曾激動異常,讀著它,忘記了世間的一切。
1910年,象徵主義的危機明顯地暴露出來,剛起步的詩人們已經不再追隨這一流派。其中有些人加入了未來主義,而另外一些人加入了阿克梅主義。我與詩人第一車間的同道——曼德里施塔姆、澤恩凱維奇、納爾布特——一起成為了阿克梅人。
1911年我是在巴黎度過的,在那裡,我成為俄羅斯芭蕾舞成功首演的見證者。1912年,我游歷了義大利北部(熱那亞、比薩、佛羅倫薩、博洛尼亞、帕多瓦、威尼斯)。義大利的自然風光與建築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如夢如幻,會使你終生難忘。
1912年我的第一本詩集《黃昏》問世。它只印刷了300冊。評論家們對它比較賞識。
1912年10月1日我惟一的兒子列夫降臨人世。
1914年3月我的第二本詩集《念珠》出版。它的出售大概也就持續了六周。在5月初彼得堡開始沉寂,人們漸漸地逃離這座城市。這次與彼得堡的離別沒料想竟成永遠。我們再回來時。它已不再是彼得堡,而成了彼得格勒。從19世紀我們一下跌入了20世紀,自城市的風貌開始,一切面目全非。我以為,作為一個初寫者愛情詩歌的小冊子,理所當然會在世界大事中湮沒無聞的。而時間對它的安排卻並非如此。
每年的夏季我都是在以前的特維爾省度過,它距別熱斯克市有十五俄里。這里並非風光宜人:丘陵上的田地被翻耕成整齊的方塊兒,磨坊,泥塘,乾涸的沼澤,「小門小院」,莊稼,莊稼……《念珠》和《白色雕像》中的許多首詩我就是在那裡完成的。《白色雕像》於1917年9月出版。
這本書讀者們與評論界是不公平的。為何我這樣認為,因為它較之於《念珠》的反響要小些。並且這本詩集的面世,正處於重大的社會變革階段。交通癱瘓——書甚至連莫斯科都不能運到,它在彼得格勒即被搶購一空。雜志社關門,報社也是如此。因此相對於《念珠》,《白色雕像》一書少了熱鬧的媒體參與。日漸增多的是飢餓與紛爭。多麼可怕,而當時卻把這些狀況都置之度外了。十月革命以後我在農藝學院的圖書館工作。1921年出版了我的詩集《車前草》,在1922年出版了《Anno Domini》。
大抵在20年代中期,我懷著濃厚的興趣,開始了古老的彼得堡建築藝術和普希金生平與文學創作的研究工作。普希金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三個:有關他的作品《金雞》本傑明·松斯坦的《阿道夫》以及《石頭客人》。這些文章在當時全部發表了。與《亞歷山大詩體》、《普希金與涅瓦海濱》、《普希金在1828》相關的工作,我幾乎做了近20年,很顯然,我想把它們收入專著《普希金之死》中。
自20年代中期我的新詩幾乎停止了刊發,而舊作依然可以重版。
1941年衛國戰爭期間,我被迫困留列寧格勒。在九月底,封鎖已經開始了,我才乘飛機到了莫斯科。
1944年5月之前我生活在塔什干,我急切地搜羅著所有與列寧格勒、前線相關的消息。如同其他的詩人,我也常常到軍隊醫院去慰問演出,為受傷的戰士們朗讀詩歌。在塔什干我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酷熱、樹蔭和水聲。而且我還懂得了,什麼是人類的善良:在塔什干我曾多次患病,而且都病得不輕。
1944年5月,我乘飛機抵達了春天的莫斯科,它已經完全沉浸於臨近勝利的愉快希望與期盼之中。
那個可怕的幽靈,它封鎖了我的城市,它令我驚懼異常,我把與它的相見寫入了我的散文中。那段時間促使我寫出了《三棵丁香》和《做客死神家》等隨筆,後者與我在傑里基前線朗誦詩歌一事有關。散文對我來說永遠是神秘與充滿誘惑的。我從一開始便洞悉了詩歌的全部,而對散文卻永遠是一無所知。我的最初的試驗得到了大家的贊揚,而我本人,當然,對此卻並不相信。我把左先科②叫來。他命令我將某些段落刪除,並且說,他同意保留其它的部分。我非常高興。後來,兒子被逮捕,我把它們與其他手稿全部燒毀了。
我很早便對文學翻譯問題感興趣。近些年來我翻譯了許多作品。至今仍在譯著。
1962年我完成了《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這部長詩我寫了22年。
去年春天,即「但丁年」的前夕,我重新聆聽到了義大利語——我參訪了羅馬和西西里。1965年春天,我去了莎士比亞的故鄉,看見了大不列顛的天空和大西洋,與老朋友們重聚,並結識了些新朋友,又一次參觀了巴黎。
我沒有停止詩歌的寫作。詩歌的寫作對於我來說,就是我與時間,與我的人民的新生活的聯系。當我寫下它們,我就活在了那韻律中,這旋律就喧響在我的國家的英勇的歷史之中。我是幸福的,因為我生活在這個時代,並且目睹了那些發生著的史無前例的事件。
一九六五年。
【注】:
①葉甫帕托里亞: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城市,臨黑海。有海濱浴場。西面的邁納克湖有醫療用泥塘,為濱海兒童泥療勝地。
②左先科(1894 - 1958):蘇聯著名幽默作家。

Ⅳ 誰能介紹詳細一下"安娜.阿赫瑪托娃"的生平和事跡

阿赫瑪托娃,А.А.(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хматова1889.6.23~1966.3.5)俄羅斯女詩人。出生於敖德薩。父親是一名海軍工程師。童年在聖彼得堡的皇村度過。1907年,到基輔學習法理學,後轉入彼得堡大學語文系。阿赫瑪托娃原姓「戈連科」(Горенко),由於她的父親禁止她用他家的姓氏發表詩歌,以免「玷污」了一個高貴的家族的名聲,便用了母親家的姓氏發表自己的文學作品。1910年,與其丈夫古米廖夫、曼德爾什坦姆、戈羅傑茨基、納爾布特等創辦「詩人車間」,成為阿克梅派的核心人物之一。1912年,出版詩集《黃昏》,贏得了廣泛的聲譽。1914年,出版詩集《念珠》,曾引起轟動,在十月革命前重版過十一次。她這一時期的作品具有「室內抒情詩」的特點,善於運用一些細節性的場景,來描寫自己內心隱秘的感受,基本主題是苦戀、憂愁、背叛、憤怒、悲哀、絕望等。1917年,出版詩集《白色的鳥群》。1921年,出版詩集《車前草》。1922年,出版《耶穌紀元1921》,由於當時正處在社會的轉折點上,她的這幾部詩集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此後,有將近15年時間,她既沒有發表新作,也沒有重版過任何以前的詩歌。20年代中期,轉入普希金詩歌研究;同時,從事詩歌翻譯。衛國戰爭期間,阿赫瑪托娃創作了一批具有相當高藝術水準的愛國主義詩篇,如《起誓》、《勇敢》、《祖國土》等。1946年,與左琴柯一起成為「極端不公正和粗暴的非難」(特瓦爾朵夫斯基語)的犧牲品,受到當時蘇聯意識形態領導人日丹諾夫的點名批判,認為她的作品散發的「時而是修女,時而是盪婦」氣息,被開除出蘇聯作協。50年代後期,恢復名譽。晚期的主要作品是《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1940~1962)。

安娜·阿赫瑪托娃:簡短的自述

安娜·阿赫瑪托娃(23.06.1889-05.03.1966)

我於1889年6月11日(新歷23日)出生在奧德薩附近(大噴泉)。我的父親當時是一名退役的海軍機械工程師。當我還是一歲的小孩子時,便被送到了北方——進了皇村。在那我一直生活到16歲。
有關皇村,我最初的記憶是這樣的:蔥蘢的綠意,眾多公園的潮潤與燦爛,保姆曾帶我去過的牧場,我們曾騎了形形色色小馬的跑馬場,古老的火車站和一些別樣的事物,它們嗣後都被錄入了「皇村頌」中。
每年的夏季,我都是在塞瓦斯托波爾附近——人馬座海灣的岸邊度過的,就是在那裡,我與大海結為了好友。這些年給我留下最為鮮明印象的是古老的赫爾松市,我們曾在那兒居住。
我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學習閱讀列夫托爾斯泰作品的。五歲時,聽著女教師給稍大些的孩子們上課,我學會了說法語。
當我寫下第一首詩時,我11歲。對我而言,詩歌的啟蒙並非來自於普希金和萊蒙托夫,而是傑爾查文(「在皇室少年生日那天」)與涅克拉索夫(「嚴寒,紅色的鼻子」)。這些作品我的媽媽都能夠背誦下來。
我曾就讀於皇村女子中學。起初我的成績非常糟糕,後來變得十分優秀,然而內心卻總是不太情願學習。
1905年我的父母離異,媽媽帶著孩子們搬到了南方。我們全年都生活在葉甫帕托里亞①。我在家中學習了中學畢業前一年級的課程,我還常常懷念皇村,並寫下了大量庸俗無聊的詩歌。1905年革命的回聲隱約傳到了幾乎與世隔絕的葉甫帕托里亞。最後一年級的課程我是於基輔完成的,在封杜克列耶夫中學,1907年我從那兒畢業。
我考入了基輔的高級女子學校法律系。暫時不得不學習法學史,比較特別的是還得學拉丁文,我曾經比較滿意,因為當時只純粹地講授法律課程,後來我對這些課程也變得冷淡了。
1910年(舊歷4月25日)我嫁給了尼古拉·古米廖夫,我們去巴黎度過了蜜月。
在巴黎鮮活的肉體上(左拉如此描寫道)新的街心公園鋪設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Raspail街心公園)。艾迪遜的朋友維爾涅爾,在「Taverne de Panteon」指著兩張桌子對我說:「這是你們的社會民主人士,那邊是布爾什維克,而那邊是孟什維克。」喜歡不斷變換花樣的女人們有的打算穿上那種褲子(jupes-cullottes),有的打算穿上幾乎覆蓋了雙腿的(jupes-entravees)。詩歌幾乎無人問津,人們之所以購買詩集,僅僅是由於上面的小花飾出自有名或名氣不大的畫家之手。我當下便已經明白,巴黎的繪畫吞噬了巴黎的詩歌。
回到彼得堡後,我在拉耶夫高級文史學校學習。此間我已經創作了不少詩歌,它們後來被收入我的第一本詩集。
當人們給我看伊納肯基·安年斯基的詩集《柏木首飾匣》校樣後,我曾激動異常,讀著它,忘記了世間的一切。
1910年,象徵主義的危機明顯地暴露出來,剛起步的詩人們已經不再追隨這一流派。其中有些人加入了未來主義,而另外一些人加入了阿克梅主義。我與詩人第一車間的同道——曼德里施塔姆、澤恩凱維奇、納爾布特——一起成為了阿克梅人。
1911年我是在巴黎度過的,在那裡,我成為俄羅斯芭蕾舞成功首演的見證者。1912年,我游歷了義大利北部(熱納亞、比薩、佛羅倫薩、博洛尼亞、帕多瓦、威尼斯)。義大利的自然風光與建築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如夢如幻,會使你終生難忘。
1912年我的第一本詩集《黃昏》問世。它只印刷了300冊。評論家們對它比較賞識。
1912年10月1日我惟一的兒子列夫降臨人世。
1914年3月我的第二本詩集《念珠》出版。它的出售大概也就持續了六周。在5月初彼得堡開始沉寂,人們漸漸地逃離這座城市。這次與彼得堡的離別沒料想竟成永遠。我們再回來時。它已不再是彼得堡,而成了彼得格勒。從19世紀我們一下跌入了20世紀,自城市的風貌開始,一切面目全非。我以為,作為一個初寫者愛情詩歌的小冊子,理所當然會在世界大事中湮沒無聞的。而時間對它的安排卻並非如此。
每年的夏季我都是在以前的特維爾省度過,它距別熱斯克市有十五俄里。這里並非風光宜人:丘陵上的田地被翻耕成整齊的方塊兒,磨坊,泥塘,乾涸的沼澤,「小門小院」,莊稼,莊稼……《念珠》和《白色雕像》中的許多首詩我就是在那裡完成的。《白色雕像》於1917年9月出版。
對這本書讀者們與評論界是不公平的。為何我這樣認為,因為它較之於《念珠》的反響要小些。並且這本詩集的面世,正處於重大的社會變革階段。交通癱瘓——書甚至連莫斯科都不能運到,它在彼得格勒即被搶購一空。雜志社關門,報社也是如此。因此相對於《念珠》,《白色雕像》一書少了熱鬧的媒體參與。日漸增多的是飢餓與紛爭。多麼可怕,而當時卻把這些狀況都置之度外了。
十月革命以後我在農藝學院的圖書館工作。1921年出版了我的詩集《車前草》,在1922年出版了《Anno Domini》。
大抵在20年代中期,我懷著濃厚的興趣,開始了古老的彼得堡建築藝術和普希金生平與文學創作的研究工作。普希金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三個:有關他的作品《金雞》、本傑明·松斯坦的《阿道夫》以及《石頭客人》。這些文章在當時全部發表了。
與《亞歷山大詩體》、《普希金與涅瓦海濱》、《普希金在1828》相關的工作,我幾乎做了近20年,很顯然,我想把它們收入專著《普希金之死》中。
自20年代中期我的新詩幾乎停止了刊發,而舊作依然可以重版。
1941年衛國戰爭期間,我被迫困留列寧格勒。在九月底,封鎖已經開始了,我才乘飛機到了莫斯科。
1944年5月之前我生活在塔什干,我急切地搜羅著所有與列寧格勒、前線相關的消息。如同其他的詩人,我也常常到軍隊醫院去慰問演出,為受傷的戰士們朗讀詩歌。在塔什干我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酷熱、樹蔭和水聲。而且我還懂得了,什麼是人類的善良:在塔什干我曾多次患病,而且都病得不輕。
1944年5月,我乘飛機抵達了春天的莫斯科,它已經完全沉浸於臨近勝利的愉快希望與期盼之中。
那個可怕的幽靈,它封鎖了我的城市,它令我驚懼異常,我把與它的相見寫入了我的散文中。那段時間促使我寫出了《三棵丁香》和《做客死神家》等隨筆,後者與我在傑里基前線朗誦詩歌一事有關。散文對我來說永遠是神秘與充滿誘惑的。我從一開始便洞悉了詩歌的全部,而對散文卻永遠是一無所知。我的最初的試驗得到了大家的贊揚,而我本人,當然,對此卻並不相信。我把左先科②叫來。他命令我將某些段落刪除,並且說,他同意保留其它的部分。我非常高興。後來,兒子被逮捕,我把它們與其他手稿全部燒毀了。
我很早便對文學翻譯問題感興趣。近些年來我翻譯了許多作品。至今仍在譯著。
1962年我完成了《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這部長詩我寫了22年。
去年春天,即「但丁年」的前夕,我重新聆聽到了義大利語——我參訪了羅馬和西西里。1965年春天,我去了莎士比亞的故鄉,看見了大不列顛的天空和大西洋,與老朋友們重聚,並結識了些新朋友,又一次參觀了巴黎。
我沒有停止詩歌的寫作。詩歌的寫作對於我來說,就是我與時間,與我的人民的新生活的聯系。當我寫下它們,我就活在了那韻律中,這旋律就喧響在我的國家的英勇的歷史之中。我是幸福的,因為我生活在這個時代,並且目睹了那些發生著的史無前例的事件。

一九六五年。

Ⅳ 安魂曲的作者簡介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瑪托娃(AHHa AHpeeBHa AxMarOBa,1889-1966),蘇聯俄羅斯女詩人。生於敖德薩一海軍工程師家庭專。曾在彼屬得堡女子大學學習法律,但她酷愛文學,尤其是詩歌。1910年與著名詩人古米廖夫結婚,周遊許多國家。曾加人阿克梅派。1912年出版詩集 ,《黃昏》。1914年詩集《念珠》問世。20年代初期出版詩集:《車前草》(1921)和《Anno Domini Mcmxxl》(拉丁文,意為耶穌紀元1921,1922)。她以愛情詩聞名,有「俄羅斯的薩福」之稱。40年代曾被斥為「頹廢」、「色情」詩人,50年代中期恢復名譽。晚年以深沉的哲理抒情詩反思時代和個人命運。後期的代表作有《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1940-1962)和《安魂曲》(1935-1940,1987年問世)。

Ⅵ 俄羅斯著名的文化名人

俄羅斯文學

古代文學俄羅斯文學和烏克蘭、白俄羅斯文學同出一源,發軔於基輔羅斯988年定基督教為國教後的10世紀與11世紀之交。自此直到17世紀初,俄羅斯外患內亂不斷,影響了文學的發展,曾經出現過一些作品,多為融宗教、歷史於一體之作。只有12世紀末佚名作者的《伊戈爾遠征記》,以史詩般雄渾生動的文筆敘述1185年諾夫哥羅德-謝維爾斯基大公伊戈爾孤軍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敗被俘及最後回國的經歷,貫穿團結禦侮的思想,在內容和技巧上堪與法國的《羅蘭之歌》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媲美。

從17世紀中葉開始,由於全俄市場的形成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開展,俄羅斯文學漸漸豐富起來。司祭長阿瓦庫姆(1620或1621~1682)的《行傳》和宮廷詩人西密翁·波洛茨基(1628~1680)的創作,顯示了宗教文學的新發展。還出現了《戈列-茲洛恰斯基傳奇》、《薩瓦·格魯岑傳奇》和《弗羅爾·斯科別耶夫傳奇》,及《謝米亞克法庭的故事》和《棘鱸的故事》等反映社會生活、具有民主傾向的世俗傳奇故事作品。

18世紀文學18世紀的俄羅斯文學,以沙皇彼得一世的社會改革為契機,反對守舊和愚昧、宣傳開明君主和啟蒙思想的古典主義佔了主導地位。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科學家兼詩人羅蒙諾索夫(1711~1765)、悲劇作家蘇馬羅科夫(1717~1777)、諷刺雜志的編輯出版家諾維科夫(1744~1818)、在頌詩中包含諷喻的宮廷詩人傑爾查文(1763~1816)以及著名諷刺劇《紈礌少年》的作者馮維辛(1744~1792)等。

18世紀末受英、德、法等國文學影響,貴族作家卡拉姆津(1766~1826)和革命家拉季舍夫(1749~1802)打破古典主義美學禁忌,將卑賤者的形象引入文學。前者的小說描寫普通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後者以自己從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記」表現農民的苦難和憤慨。他們的格調大不相同,卻均以渲染主人公哀婉的內心感受為特點,標志著俄國感傷主義文學的興起;當時屬於這個流派的,還有德米特里耶夫(1760~1837)及其詩歌創作。

19世紀文學受1812年反拿破崙戰爭勝利引發民族意識高漲和社會動盪的影響,19世紀初的俄羅斯文學變化較快,帶有新舊交接的性質。克雷洛夫的寓言和格里鮑耶陀夫(1795~1829)的喜劇,雖然遵循古典主義的詩藝規范,但所展示的俄羅斯社會沖突、情節、形象和生動語言,已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感傷主義迅速為浪漫主義所取代;茹科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1787~1855)等的詩歌脫胎於卡拉姆津,追求內心自由和諧,流露出悲觀遁世情調;雷列耶夫(1795~1826)和馬爾林斯基(1797~1837)等十二月黨人的詩歌和小說更多繼承拉季舍夫的傳統,洋溢著反對暴政和爭取自由的革命思想。

大約自19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1825年貴族革命的失敗和專制農奴制統治的強化,俄羅斯文學中的浪漫主義又很快讓位給以強調冷靜客觀地觀察和描寫生活、要求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為主要特徵的現實主義。原來和十二月黨人一起同屬於積極浪漫主義詩人的普希金,從這時起先後創作大量現實主義的戲劇、小說和詩歌,他因此被尊為俄羅斯近代文學之父。稍後的萊蒙托夫首先是個浪漫主義詩人,果戈理也起步於浪漫主義並始終保持著浪漫氣質,但前者的長篇小說《當代英雄》及後者的劇作和小說都是嚴峻的現實主義之作;他們分別從心理分析和幽默諷刺兩個不同的方面進一步豐富和鞏固了普希金的現實主義藝術。批評家別林斯基主要通過對這三位作家創作的分析評論,為現實主義(當時叫自然派)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使之從此成了半個多世紀里俄羅斯文學的主潮。此後涌現的赫爾岑、岡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薩爾蒂科夫-謝德林、托爾斯泰和契訶夫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小說、詩歌、戲劇巨匠。當時屬於或接近這個主要流派的,還有杜勃留羅波夫和皮薩列夫的評論著作,丘特切夫、柯里佐夫和尼基金的詩歌,以及皮謝姆斯基、格里戈羅維奇、列斯科夫、格·烏斯賓斯基等的小說、特寫。

在19世紀中後期的俄羅斯文學中,較著名的還有托爾斯泰的浪漫主義詩歌和小說,費特(1820~1892)和德魯日寧(1824~1864)的唯美派詩歌和小說等,但其成就和影響都遠不能與現實主義相比。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羅斯文學出現了新的轉折。與社會從資本主義發展為帝國主義、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等客觀現實情況相適應,俄羅斯文學形成多個流派同時並存的局面。庫普林(1870~1938)和蒲寧(1870~1953)等人的小說創作基本上沿著19世紀現實主義的道路前進,同時流露出較多的感傷情調。柯羅連科、綏拉菲莫維奇和高爾基等人的創作試圖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起來以反映新的現實;其中後者的小說《母親》和劇作《仇敵》因為較好地做到了這種結合,開了後來被定名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先河。此外還出現了不少以否定傳統、大膽創新為特點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以梅列日科夫斯基(1866~1941)、勃洛克和安德列·別雷(1880~1934)等為代表的象徵派詩歌和小說,有迦爾洵(1855~1888)和安德列耶夫等脫胎於現實主義而更接近表現主義的小說和戲劇,以古米廖夫(1886~1921)和阿赫瑪托娃為代表的脫胎於象徵派的阿克梅派詩歌,以葉賽寧為代表的意象派和以馬雅可夫斯基為代表的未來派詩歌等。
現代文學1917年十月革命後直到80年代末,俄國實行社會主義的蘇維埃制度,因此其文學又通稱蘇維埃俄羅斯文學;因為俄國是當時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這個階段俄羅斯文學又是整個蘇聯文學的一部分。

蘇維埃俄國初期,文學界存在許多作家團體,派別之爭激烈,創作不多。代表當局主管文藝的盧納察爾斯基為團結作家隊伍做了大量工作。不久,執政的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加強了對文藝事業的領導,提倡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基本創作方法。因此,除高爾基和綏拉菲莫維奇等老作家及富爾曼諾夫(1891~1926)、法捷耶夫和肖洛霍夫等文壇新秀外,馬雅可夫斯基、阿·托爾斯泰(1882~1945)、愛倫堡、費定(1892~1977)和列昂諾夫等原起步於各現代主義流派的作家,都很快轉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其詩歌、小說、戲劇,盛極一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活躍於文壇的詩人特瓦爾多夫斯基(1910~1971)、詩人兼戲劇、小說作家西蒙諾夫(1915~1980)以及小說家柯切托夫(1912~1973)、邦達列夫和拉斯普京等的創作,增強了對蘇維埃現實中缺點錯誤的暴露批判,使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具有了新的特色。蘇維埃俄羅斯文學中不按照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進行創作而產生廣泛影響的,有反烏托邦小說作家扎米亞金(1884~1937)、象徵派詩人和小說家帕斯捷爾納克、劇作家和諷刺小說家布爾加科夫、幽默諷刺作家左琴科(1895~1958)、帶意識流特色的鄉土小說家普拉東諾夫(1899~1951)、古風派小說家索爾仁尼琴以及現實批判派作家特里豐諾夫(1925~1981)等。

俄羅斯音樂

QUOTE:
俄羅斯的非宗教音樂十八世紀起開始流行。人們對音樂的興趣,引起民間歌曲的收集和改作,這些民間歌曲對後來俄國音樂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下半葉,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繼出現,到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鄉生活的歌劇演出。

十九世紀上半葉,俄羅斯形成獨特而新穎的音樂流派,出現了俄國古典音樂的奠基人格林卡。米·伊·格林卡(1804-1857)的管弦樂曲《卡瑪林斯卡雅》、《馬德里之夜》等是俄羅斯交響樂較早的代表作,以其奔放豪邁有別於西歐音樂,對後來俄羅斯交響樂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俄國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說過,整個 「俄羅斯派交響樂部孕育於格林卡的《卡瑪林斯卡雅》之中——有如橡樹之出生於橡實」。格林卡的重要作品有愛國歌劇《伊凡·蘇薩寧》和古典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作曲家把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芬蘭、波蘭、喬治亞、西班牙等曲調都溶合在自己的作品中,深刻表達愛國主義思想,歌頌人民的功績和美德。作品一經問世,立刻使他躋於世界著名作曲家之林,至今聲譽猶存。

繼格林卡之後的俄羅斯著各作曲家是亞·謝·達爾戈梅斯基(1813一1869)。他創作了許多聲樂作品,最好的作品是歌劇《石客》和《水仙女》。《水仙女》的旋律脫胎於俄羅斯民歌,後來成為俄國民間最流行的歌劇之一。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羅斯音樂進入繁榮時期,六十至七十年代被稱為俄國音樂的「狂飆突進」時代,音樂昌盛的標志是出現了一個作曲家集體「強力集團」。「強力集團」以格林卡的學生米·阿·巴拉基列夫(1836一1910)為首組成,主要成員有穆索爾斯基、鮑羅金、里姆斯基一科薩科夫和居伊,他們的活動得到著名藝術理論家和評論家弗·瓦·斯塔索夫(1824一1906)的支持和肯定。「強力集團」以倡導現實主義,促進俄羅斯民族音樂為宗旨,創作多取材於俄國歷史、人民生活、民間傳說和文學名著。他們注意吸取和運用民間曲調,在藝術形式和創作手法上進行革新。莫·彼·穆索爾斯基(1839一1881)的作品以性格描寫和心理刻劃見長,音調有民歌特點。他的代表作品是歌劇《鮑里斯·戈都諾夫》和《霍宛斯基黨人之叛亂》。兩部歌劇都以俄羅斯人民為主角,表達了人民憎恨專制暴政的思想。亞·彼·鮑羅金(1833一1887)的代表作是根據《伊戈爾遠征記》譜成的歌劇《伊戈爾公》。歌劇場面壯闊,成功地利用了俄羅斯和東方的民間歌曲和舞蹈。尼·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1844一1905)作品題材豐富,寫過15部歌劇、交響樂、浪漫曲和其他體裁的音樂作品。影響較深遠的有歌劇《沙皇未婚妻》,以敘事詩和童話為題材創作的幻想歌劇和神話歌劇《薩特闊》、《五月之夜》、《白雪公圭》等。

俄羅斯最偉大的作曲家是彼·伊·柴可夫斯基(1840一1893)。他的音樂創作開始於「強力集團」活動的六十年代,七十至九十年代初是他創作的全盛時期。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鮮明的民族特色見長。他的抒情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黑桃皇後》,芭蕾舞曲《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都是俄羅斯音樂藝術史的高峰。柴可夫斯基的六部交響曲中特別著名的是第三、第四和第六(悲愴)交響曲。他的交響曲《羅米歐與朱麗葉》以曲調優美著稱。柴可夫斯基的創作以悲歌為基調,反映了八十年代俄羅斯知識分子的情緒,有力而真切地表達了時代的矛盾,斗爭的沖動,人們尋求安慰的渴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幢憬。柴可夫斯基為俄國交響樂派贏得了世界聲譽。

晚些時候的俄國作曲家有格拉祖諾夫、拉赫馬尼諾夫等人。謝·瓦·拉赫馬尼諾夫(1873一1943)是作曲家兼鋼琴家,1918年出國,在歐美各國從事演出活動。他的創作深受柴可夫斯基影響,作品有三部交響曲、三部歌劇(其中有根據普希金長詩《茨岡》創作的《阿樂哥》)、24首鋼琴前奏曲、4部鋼琴協奏曲和鋼琴與樂隊合奏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等。

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由於重視傳統音樂形式而出現了幾代新的作曲家。他們在交響樂、歌劇和芭蕾舞曲創作中取得不小成就。這些作曲家各有側重,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

老作曲家萊·莫·格里艾爾(1875一1956)除芭蕾舞劇《紅嬰粟》和《青銅騎士》外,吸收民間曲調寫成的一些歌劇藝術價值也很高。他的學生謝·謝·普羅科菲耶夫(1891一1953)創作題材廣泛多樣,音樂語言清新生動,富於獨創性,在世界上很有影響。他寫了著名的芭蕾舞劇《羅米歐與朱麗葉》、《灰姑娘》、《寶石花》和大型歌劇《戰爭與和平》。他的第五、第七交響曲流傳很廣。尤·亞·沙波林(1887一1966)常以俄國詩人的歌詞為基礎譜寫抒情曲。他的代表作是歷史題材的交響樂大合唱《在庫利科沃田野上》和歌劇《十二月黨人》。尼·雅·米亞斯科夫斯基(1881一1950)專事交響樂作曲,一生寫過27部交響曲,最後一部最有名。他是著名音樂教育家,曾培養出80多名作曲人才。阿·伊·哈恰圖良(1903-1978)是亞美尼亞人,米亞斯科夫斯基的學生。他熟悉東方音樂風格,重視民間創作源泉,擅長器樂協奏曲的創作。他創作了許多色彩豐富、情感強烈、民族情調濃厚的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協奏曲,對形成民族交響樂學派有較大影響。

蘇聯時期最著名的作曲家是肖斯塔科維奇。季·季·肖斯塔科維奇(1906一1975)長期任蘇聯作曲家協會主席。他的創作以交響樂為主,被譽為二十世紀音樂高峰之一。他的創作多反映重大社會主題,以戰爭與和平、反法西斯斗爭等為主要題材。作品的藝術特色是強烈的激情和細膩而隱秘的抒情相結合,風格接近穆索爾斯基、巴赫和貝多芬。他寫過15部交響曲,還有歷史題材的歌劇《卡捷琳娜·伊茲麥洛娃》、社會主義建設題材的清唱劇《森林之歌》、小提琴協奏曲等,並為《馬克辛三部曲》、《帶槍的人》、《青年近衛軍》等數十部影片、戲劇作過配樂。給他帶來聲譽的作品是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一交響曲。其中第七(列寧格勒)交響曲是在列寧格勒被圍困期間寫成的,以悲壯著稱,是戰爭年代紀念碑式的作品。

蘇聯的鋼琴演奏自成一個學派並聞名世界。蘇聯學派的創始人是鋼琴家兼藝術教育家康·尼·伊古姆諾夫(1873一1948)和根·古·涅依高烏茲(1888一1964)。後來的著名鋼琴家是伊古姆諾夫的學生列·尼·奧保林(1907一1974)。當代著名鋼琴家有涅依高烏茲的學生斯·切·李赫特爾(1915一)和艾·格·吉列利斯(1916一)。

蘇聯的小提琴演奏也自成一個學派。達·費·奧依斯特拉赫(1908一1974)是蘇聯小提琴學派的主要代表,馳名世界的小提琴大師。他以演奏西歐樂曲、俄羅斯古典樂曲和蘇聯當代作品為主,風格嚴謹,表達深刻,曾在1937年「伊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會」上獲得第一名。

俄國和蘇聯都有一批著名歌劇演員。費·伊·夏里亞賓(1873-1938)是俄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歌劇演員。他擅長演唱《伏爾加船夫曲》,扮演過蘇薩寧、鮑利斯等形象。他於1922年出國,再未返回蘇聯。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為蘇聯觀眾所熟悉的歌劇演員有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謝·雅·列美舍夫(1902一1977),女中音歌唱家納·安·奧布霍娃(1886一1961)和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瓦·弗·巴爾索娃(1892一1967)。當代最著名的女歌唱家是伊·康·阿爾希波娃(1925-)

俄國芭蕾舞自成一個學派,形成於十八世紀。二十世紀早期俄國名芭蕾舞演員是安·帕·巴甫洛娃(1881一1931)。她主演過《天鵝之死》、《埃及之夜》、《阿爾米達宮》等傳統劇目,1913年離開俄國旅居歐美各地演出,使俄羅斯芭蕾舞在歐洲得到傳播。本世紀中期以來馳名世界的蘇聯芭蕾舞演員是加·謝·烏蘭諾娃(1910一),稍後是瑪·米·普莉謝茨卡婭(1925一)。年輕一代的蘇聯著名芭蕾舞女演員是烏蘭諾娃的學生葉·謝·馬克西莫娃(1939一)。

蘇聯1948年成立作曲家協會,1979年有會員2100多名。協會經常在各地舉行音樂節和音樂會演。1958年在莫斯科舉行第一屆國際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會,以後每四年舉行一次。在1978年的第六屆柴可夫斯基音樂會上,蘇聯歌唱家舍姆丘克,小提琴手格魯別爾特和鋼琴演奏家普列特涅夫分別獲得一等獎。1969年起每四年在莫斯科舉行一屆芭蕾舞國際比賽。蘇聯演員不只一次獲得第一名。

俄羅斯繪畫

俄羅斯繪畫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主要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古俄羅斯時期,也就是從輔基公國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這段時間。這是俄國封建社會初期對拜占庭文化的移植與古俄羅斯民族藝術的形成時期。在俄羅斯文化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響。第二個階段是彼得大帝到葉卡德琳娜女皇統治的整個18世紀,這是俄國的改革和「歐化」時期。俄國文化在義大利和法國古典藝術的影響下迅速發展,俄國藝術開始納入歐洲文藝發展的進程,歐洲流行的古典主義這時在俄國也被效法和模仿。第三個階段是19世紀上期,這是俄國民族藝術的奠定時期。18世紀中期成立的皇家美術學院,在半個多世紀中逐步培養了一批本民族的藝術家,他們呼吸本民族的空氣,吸收民族文化的養料,具有俄國特色的文藝開始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第四個階段是19世紀中期以後至20世紀初,即從批判現實主義到含有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現,其中批判現實主義最為輝煌。俄國的批判現實主義文藝創作,在關注現實和在與西歐廣泛的交流中,以其題材、體裁、風格和手法的多樣性與獨創性,在世界藝壇佔有重要的位置,它與當時的法國文藝並駕齊驅,各領一方風騷,各自推出了世界級的大師,組成了文藝史上璀璨奪目的一串明珠。俄國這一階段的文藝創作,是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研究的重點之一。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形成,有它獨特的社會背景。在歐洲范圍內,19世紀是一個復雜而多變的時代,各種文藝思潮和流派頻繁起伏更迭。19世紀初,流行了將近200年的古典主義趨於沒落。法國大革命後的形勢和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促使了浪漫主義的誕生,並在歐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得到相當的發展。到了三四十年代,西歐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辯證法、唯物論和自然科學的新成就,使藝術的主流轉向真實地表現生活和再現社會風貌、揭示社會矛盾的現實主義。這股強勁有力的藝術潮流,由於它對現存秩序的揭露和批判,人們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

俄國的批判現實主義文藝形成於19世紀30、40年代,50、60年代走向繁榮,70、80年代是其鼎盛階段。它延續時間之長,在歐洲為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的鋒芒針對俄國的封建農奴制,也涉及俄國正在發展的資本主義,它表現的社會生活比較廣闊,多方面地展示了俄國的社會狀況,對現實矛盾的揭露具有相當的深度,提出了許多重大的社會問題。俄國的許多文藝家出身平民階層,他們較易於接觸到俄國下層人民的生活,因此他們對俄國勞動人民的描寫,具有獨特的視角。破侖入侵的全民衛國戰爭,另一件是1825年由貴族知識分子在彼得堡參政院廣場舉行的「十二月黨人起義」。前一件事激發和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堅定了他們要求改革的決心,後一件事由於種種原因而告失敗,但說明俄國的知識分子對沙皇專制的抗議已進入暴力行動的階段。這兩件大事,促進了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形成。因此這一時期在歐洲文藝中流行的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在俄國的反響較弱,其成果也不顯著。俄國此時文學中的普希金、克雷洛夫、萊蒙托夫,繪畫中的吉普林斯基、特羅平寧、維涅齊昂諾夫等,在他們的作品中不乏浪漫主義情懷,但已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精神。隨著俄國人民反對農奴制的運動和革命思想的傳播,在30至40年代,作家、政論家別林斯基、赫爾岑等,提出了文藝的民族性和以現實生活為創作素材的口號,進步的理論導向,使19世紀中期的文藝展現了新的面貌。這個時期果戈理、屠格涅夫的文學創作和菲多托夫的繪畫,對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藝流派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

19世紀60年代,曾被人們稱作俄羅斯的「曙光期」。50年代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失敗,集中地暴露了俄國經濟技術的落後及專制農奴制的弱點,俄國人民的奮起和日益高漲的農民運動,迫使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於1861年2月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在此前後,俄國文化領域展示了新的局面:在哲學、政論、美學方面,出現了像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的唯物主義美學理論。車爾尼雪夫斯基在1855年的著名論文<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系>中,明確提出了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在理論上為蓬勃興起的文藝運動以有力的指導。大型文學刊物《現代人>雜志,在詩人涅克拉素夫主持下在社會上十分活躍,一大批作家聚集在雜志周圍,為俄國的進步和文藝的繁榮吶喊。劇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薩爾蒂科夫一謝德林等在他們的作品中,深刻地提出了俄國存在的社會問題,創造了一系列鮮明而富於哲理的文學形象。在音樂界,1855年前後以青年作曲家巴拉基列夫為首,逐漸形成了俄國的「強力集團」,探索俄國音樂的民族化之路。他們明確反對一個半世紀以來上流社會對義大利和法國音樂的盲目崇拜,倡導發展俄羅斯的民族音樂,到俄國歷史、人民生活、文學著作和民間音樂中去尋找創作素材。「強力集團」的代表人物穆索爾斯基、鮑羅亭、里姆斯基一柯薩科夫等的創作,推出了俄國音樂的嶄新樂章。

Ⅶ 《發現》《北方》《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祖國土》 寫作背景

《發現》:一九二二年,聞一多在清華大學學習了九年之後到美國留學,先後在芝加哥美術學院、珂泉羅拉大學學習,同時研究文學與戲劇。一九二五年回國,擔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發現》就是詩人回國後不久創作的。
《北方》: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艾青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愛國熱情的高漲, 他自己也被這股民族救亡的洪流所激動,使他有了「做一個中國人」的強烈的歡喜和驕傲。為了參加救亡運動,他從美麗的西子湖畔輾轉來到戰時的首都武漢, 但武漢的情景卻令詩人失望,前方的將士在為保家衛國浴血奮戰, 而後方的達官貴人卻依然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艾青和端木蕻良、 蕭軍、蕭紅等藝術家應李公朴先生的邀請一起離開武漢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執教, 晉南失守後,艾青又到西安組織了一支抗日藝術隊,藝術隊解散後又返回了武漢。 在北方的兩個月里, 艾青先後創作了 《風陵渡》、《補衣婦》、《手推車》
、《駱駝》等一批詩作,在表達自己愛國主義感情和對抗戰必勝的信念的同時;也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哀怨,《北方》即是其中著名的詩篇。
《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一批新人在詩壇崛起。他們在十年動亂中耗費了青春,經歷了天真單純、信仰破滅、彷徨迷惘到追求、覺醒的生活歷程,迎來了黑暗與光明交替的歷史變革時期;他們不滿足於舊的詩歌程式,尋求新的詩美原則,以期表達復雜的感情與獨特的個性;他們大膽借鑒西方現代詩的詩藝,掀起新詩潮,創作了一批具有新的審美特徵的詩,女詩人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祖國土》:阿赫瑪托娃(1889-1966),俄羅斯女詩人。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據,被認為是偉大的俄羅斯詩歌的傑出成就」,「有20世紀的薩福」之美譽。阿赫瑪托娃出生在敖德薩一個海軍工程師的家庭。原姓高連柯。阿赫瑪托娃是她取自韃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來發表作品的筆名。1912年第一部詩集《黃昏》問世,表現了女性的壓抑和孤獨的情調。1914年出版的詩集《念珠》引起較大反響。此後陸續有詩集《車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詩作極善抒發女性的內心情感,富有音樂性。十月革命後,雖然對革命並不十分理解,甚至遠離革命的現實,但與那些逃離祖國的白俄作家,是界線分明的,並寫有《我和那些拋棄國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詩人的命運。在這個階段,她依據自己的親身遭遇,寫下了她最重要的組詩《安魂曲》(1934~1940),衛國戰爭中寫下了許多愛國主義的詩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敘事詩《沒有主角的長詩》(又譯《沒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詩歌創作的總結。此外還有詩集《光陰飛逝》(1909~1965年的詩篇)。女詩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後期才得以恢復名譽。
詩人當時所處的時代,是動盪,痛苦,遭受災難的時代,然而,詩人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背棄祖國,號召人們要「躺進它的懷里」和祖國融為一體。體現了一種與祖國命運息息相關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Ⅷ 幫忙解讀一首詩

繆斯①

阿赫瑪托娃

夜闌人靜,我等著她來臨的時刻,
生命啊,彷彿系於毫發,驚心動魄。
在這位持笛的可愛的女神面前,
榮譽、青春、自由——算得了什麼!
啊,她終於來了。她揭開面紗,
仔細地,仔細地打量著我。
我問她:「是誰,向但丁透露了
地獄的詩歌?」她答道:「我。」

注釋:
①選自《愛——阿赫瑪托娃詩選》(外國文學出版社1991年版)。飛白譯。阿赫瑪托娃(1889—1966),俄羅斯女詩人,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

「繆斯」是古希臘神話中九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通稱,是宙斯與記憶女神的女兒。其中歐忒耳珀管音樂與詩歌。「繆斯」降臨是每一位詩人所夢寐以求的,詩人阿赫瑪托娃也不例外。但詩歌的結尾出人意料:繆斯承認自己向但丁透露《神曲》中的「地獄篇」。你認為這是什麼意思?

從傳奇式的希臘女詩人薩福到阿赫瑪托娃出現之前的二千五百年間,還沒有誕生一位如此敏銳、朴實、強大的女詩人。她的詩歌以最平凡的話語表達了愛情和人類關系的最細微之處。阿赫瑪托娃早就享有聲譽:22歲時她嶄露頭角;25歲時她的詩歌被人們抄寫在日記本上;28歲時她以一位完全成熟的詩人迎接了革命。此後歷經半個世紀,她經受了降臨在她的國家的一切考驗和痛苦,成為英勇頑強和堅忍不拔的典範。這部書不是傳記,不是肖像描寫,亦非回憶錄,而是一部散文作品。書的中心不單描寫了安娜?阿赫瑪托娃的命運和創作,而且還展示了她生活其問的時代及其波折變故、詳情細節。在20世紀60年代與她結識的,關系密切的年輕一代詩人中,有四位列寧格勒人,其中有著名詩人約瑟夫?布羅茨基和作者本人。回憶——並非意味著去描繪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而是去理解它。去理解它,是因為它並非偶然。我們過著我們惟一的、個性的生活,是為了努力去認識全部生活。中俄兩國人民對相互的文化的了解尚失之膚淺。我期望,《安娜?阿赫瑪托娃紀事》能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你們對我們的生活、詩歌、藝術的認識。目錄致中國讀者第二版序言上篇 安娜?阿赫瑪托娃紀事下篇 補充摘自《詩歌與謬誤》一書《安魂曲》《CINQUE》《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三十三年後的安娜?阿赫瑪托娃

Ⅸ 人教中學生學習報七年級語文第38期答案

123456789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Ⅹ 高莽的《丁香》原文

原文:

《丁香》

媽媽帶我在院中種了幾棵丁香樹。

丁香樹很快長得就超過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樹前觀察它的變化。早春,一張張嫩葉,形狀酷似心臟。然後,它的枝頭出現了一團團紫色的或白色的雲,這是由許許多多小花朵組成的。

到了秋季,它接下扁扁的果實,再過不久,寒冬來臨了,丁香樹卻脫掉身上的全部綠裝,裸露出乾瘦的軀體,讓枝丫忍受零下四十餘度寒冷的襲擊。最初,我擔心這嬌嫩的小樹會被凍死。可是到了翌年早春,它又開始生枝、長葉、開花。在那苦澀的時代,我往往感覺不到丁香的芬芳。

有時在它的花瓣上反而會發現顆顆晶瑩的淚珠,莫非它也嘗到了人間的辛酸?老師說,丁香的花朵有四個小瓣兒。可是俄羅斯小同學們偷偷地告訴我,還有五個瓣兒的。如果發現了五瓣兒的丁香花,就是發現了幸福。這時,可不能讓幸福跑掉,要馬上把它吃掉。

這或許是俄羅斯人的風俗?從他們的風俗里,也不難看出他們對幸福的殷切渴望。那時我們都是孩子,不知道幸福須要去爭取。我們男男女女小同學們聚集在一起時,只要發現五瓣的丁香花,就爭先恐後地搶著吃。我吃過多少,不得而知了。

(10)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阿赫瑪托娃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高莽(1926年-2017年10月6日 ),筆名烏蘭汗,1926年生於哈爾濱,長期在各級中蘇友好協會及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從事翻譯、編輯、俄蘇文學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與對外友好活動;同時從事文學與美術創作。

2013年11月,高莽憑借譯作阿赫瑪托娃的敘事詩《安魂曲》,獲得了「俄羅斯-新世紀」俄羅斯當代文學作品最佳中文翻譯獎。

2017年10月6日,翻譯家高莽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1歲。

著有《久違了,莫斯科!》、《枯立木》、《聖山行》、《丁香》等隨筆集。

繪畫作品《巴金和他的老師們》為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所畫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等人的肖像為外國文學館或紀念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