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下面成語的主人公
杏林春滿:董奉
成語典故
人們稱頌醫術高明的醫生,經常用「杏林春滿」或「譽滿杏林」,這里有這么個典故:
眾所周知,「杏林」—詞是中醫界常用的詞彙,醫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詞典出漢末三國閩籍道醫董奉。
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道術和醫技,與當時的華倫、張仲景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據《三國志·士燮傳》注引,交州刺史士六年級上冊得惡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製葯丸一粒塞入刺吏口中並灌入少許水,捧其頭搖消之,食頃,昏死的刺吏便神奇般地張開眼睛,手腳也能動彈7,「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類似的記載詳見於《神仙傳》中,由此可見董奉醫術的高明。
他雖然醫術高明,但是給人治病從不收錢,但要求被治癒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種植杏樹。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樹五株,輕病患者每人植杏樹一株,幾年後,董奉治癒患者成千上萬,植下的杏樹就有十幾萬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養性,這片杏林便被稱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時節,董奉張榜公告,凡是到此買杏者,不收銀錢,而是用稻穀換取,一斗稻穀換一斗杏。董奉又將用杏換來的稻穀。全部用來救濟貧民百姓。這樣一來,正是由於董奉行醫濟世的高尚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董奉更是聞名遐邇,頌聲載道。廬山一帶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後,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這位仁慈的道醫。後來人們又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以紀念董奉。
如此一來,杏林一詞便漸漸成為醫家的專用名詞,人們喜用「杏林春滿」、「譽滿杏林」這類的話語來贊美象童奉一樣具有高尚醫風的蒼生大醫。也常用這類話語稱頌醫生醫術的高明和高尚的醫德。
水滴穿石:張乖崖
【典 故】張乖崖在崇陽當地方官。一個小吏從庫房出來,張乖崖看見他的鬢傍巾下藏有一錢,就問他錢從哪來的,他說是從庫房中拿的。張乖崖就下令棍棒伺候,那個小吏大為生氣說:「才一文錢而已,你就要棒打我。你隨便打吧,可惜你不能殺我!」
張乖崖提筆寫下判語:「一天一文,一千日就是一千錢了;用繩子不斷去鋸木頭,木頭終究要斷;小水滴不斷滴石頭,石頭終究會穿。」說完,拿著劍,走下台階,斬其首級,到台府報告了這件事。這個故事至今仍在崇陽流傳。
胸有成竹:文與可
【典 故】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與可,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與可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風下雨,或是天晴天陰,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里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日頭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子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底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是他連用手抹也沒抹一下,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著,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裡的文與可,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與可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裡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氣喘吁吁地跑進竹林,沒顧上抹一下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與可細心地把竹子受風雨吹打的姿態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的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凈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補之的人,稱贊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㈡ 請寫出下列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
1.濫竽充數(南郭先生 齊宣王)
2.指鹿為馬(趙高 秦二世)
3.鑿壁借光(匡衡)
4.完璧歸趙(藺相如版 秦王)
5.紙上談權兵(趙括)
6.樂不思蜀(劉禪 司馬昭)
7.卧薪嘗膽(越王勾踐)
8.破釜沉舟(項羽)
9.三顧茅廬(劉備 諸葛亮 )
10.望梅止渴(曹操)
㈢ 下列成語中的主人公是誰呢
精忠報國( 岳飛 ) 三顧茅廬( 諸葛亮 )
聞雞起舞( 祖逖 ) 望梅止渴( 曹操 )
負荊版請罪( 廉頗權 ) 臣薪嘗膽(勾踐 )
完璧歸趙( 藺相如 ) 胸有成竹( 王維 )
㈣ 寫出下列詞語的主人公
你好!
鑿壁借光(匡衡
)
聞雞起舞(祖逖
)
囊螢映雪(車胤)
打字不易,採納哦!
㈤ 下面成語中的主人公是誰
鑿壁偷光:匡衡
釋義: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回用 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紙上談答兵:趙括
解 釋 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完璧歸趙 :藺相如
解 釋 璧:寶玉。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相如帶寶玉去秦國換取城池,見秦王有詐,便憑著大智大勇,終於使寶玉完好回歸趙國。」
樂不思蜀:劉禪
【解 釋】 蜀:古地名,三國時的蜀國,相當於今天的四川省。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快樂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又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樂不思蜀」原意是劉禪安於逸樂不思亡國。後形容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魯迅《月界旅行》:「那麥思頓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事,忽踴忽歌,大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意。」
㈥ 寫出下列成語中的主人公。
依次是
更羸 毛遂 華佗 趙高 項羽
㈦ 請分別指出下列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
A韓信 B宋太宗趙光義 C廉頗、藺相如 D趙括 E班超 F項羽
㈧ 找出下列成語的主角
卧薪嘗膽:勾踐
四面楚歌:項羽
煮豆燃萁:曹值
負荊請罪:廉頗
三顧茅廬:劉備
完壁歸趙:藺相版如 這個我權想說古天樂~~~
望梅止渴:曹操
鐵杵成針:李白
圖窮匕現:荊軻 其實這最後一個我想說李連傑來著~~
㈨ 下列的成語的主人公是誰
負身請罪--- 廉頗
完壁歸趙---藺相如
鑿壁借光---匡衡
聞雞起舞---祖逖
紙上談兵---趙括
樂不思蜀---劉禪
㈩ 下列成語中的主人公名字是誰
四面楚歌:項羽
初出茅廬: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紙上談兵:趙括
圍魏救趙:孫臏
精忠報國:岳飛
完壁歸趙:藺相如
班門弄斧:魯班
負荊請罪:廉頗
三顧茅廬:劉備
望梅止渴: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