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滴石穿 大公無私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誰
水滴石穿: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故事:
張乖崖在崇陽當地方官。一個小吏從庫房出來,張乖崖看見他的鬢傍巾下藏有一錢,就問他錢從哪來的,他說是從庫房中拿的。張乖崖就下令棍棒伺候,那個小吏大為生氣說:「才一文錢而已,你就要棒打我。你隨便打吧,可惜你不能殺我!」
張乖崖提筆寫下判語:「一天一文,一千日就是一千錢了;用繩子不斷去鋸木頭,木頭終究要斷;小水滴不斷滴石頭,石頭終究會穿。」說完,拿著劍,走下台階,斬其首級,到台府報告了這件事。這個故事至今仍在崇陽流傳。
大公無私:指辦事公平正直,不徇私情,毫無私心。完全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著想,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典故:
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公說: 「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 「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公說: 「你只問我什麼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於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後。替那裡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公說: 「現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公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 「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麼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 祁黃公說: 「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並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贊祁黃羊。孔子說: 「祁黃公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准,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蒼勁有力。比喻分析問題見解很深刻。
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裡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摩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據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在河裡戲水的鵝發呆,後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里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於是王羲之給觀里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B. 滴水穿石成語中的主人公是誰
宋朝時,有個叫張乖崖的人,在崇陽縣擔任縣令。當時,崇陽縣社會風氣很差,盜竊成風,甚至連縣衙的錢庫也經常發生錢、物失竊的事件。張乖崖決心好好剎一剎這股歪風。 有一天,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機會。這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看到一個管理縣行錢庫的小吏慌慌張張地從錢庫中走出來,張乖崖急忙把庫吏喊住:「你這么慌慌張張干什麼?」 「沒什麼。」那庫吏回答說。張乖崖聯想到錢庫經常失竊,判斷庫吏可能監守自盜。便讓隨從對庫吏進行搜查。結果,在庫吏的頭巾里搜到一枚銅錢。 張乖崖把庫吏押回大堂審訊,問他一共從錢庫偷了多少錢,庫吏不承認另外偷過錢,張乖崖便下令拷打。庫吏不服,怒沖沖地道:「偷了一枚銅錢有什麼了不起,你竟這樣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罷了,難道你還能殺我?」 張乖崖 看到庫吏竟敢這樣頂撞自己,不由得十分憤怒,他拿起朱筆,宣判說:「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說,一天偷盜一枚銅錢,一千天就偷了一千枚銅錢。用繩子不停地鋸木頭,木頭就會被鋸斷;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頭滴穿。判決完畢,張乖崖吩咐衙役把庫吏押到刑場,斬首示眾。 從此以後,崇陽縣的偷盜風被剎住,社會風氣也大大地好轉。 後來,「滴水穿石」這一成語用來比喻堅持不懈,集細微的力量也能成就很大的功勞。
C. 成語故事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
水滴石穿,成語,出自《鶴林玉露》·。拼音shuǐ dī shí chuān。意思是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後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也說「滴水穿石」
D. 成語故事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誰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張乖崖
水滴石穿shuǐdīshíchuān
[釋義] 滴:液體一點一點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斷地往下落;把石頭穿透。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自然會成功。
[語出]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巾下有一錢。乖崖杖之。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正音] 穿;不能讀作「cuān」。
[辨形] 滴;不能寫作「謫」。
[近義] 磨杵成針 繩鋸木斷
[反義] 虎頭蛇尾
[用法] 用作褒義;用以勸勉人。一般作定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沒有大眾努力;沒有~的功夫;新的風氣和作風是樹不起來的。
[英譯] Constantdrippingwearsthestone。
[成語故事]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乘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E. 成語水滴石穿的典故 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誰
水滴石穿一詞出自《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版木之鋸,權漸靡使之然也。」指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做事情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就會有所成就。
滴:滴落。穿:洞穿。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持之以恆,事情就可能成功。
成語典故
宋朝時,有個叫張乖崖的人,在崇陽縣擔任縣令。當時,崇陽縣社會風氣很差,盜竊成風,甚至連縣衙的錢庫也經常發生錢、物失竊的事件。張乖崖決心好好剎一剎這股歪風。
F. 水滳石穿的主人公
主人公是 張乘崖
成語:水滴石穿 語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張回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答中出;巾下有一錢.乖崖杖之.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意思: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學習或工作有恆心,有毅力,堅持不懈,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G. 《水滴石穿》的故事
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乖崖內喝住小吏,容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
張乖崖上前責問,才知道是從府庫中偷來的。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
張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7)滴水穿石的主人公擴展閱讀:
「水滴石穿」的主人公介紹:
張詠,字復之,號乖崖,謚號忠定,濮州鄄城(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人。
張詠於太平興國五年中進士,做崇陽縣令時,「民不務耕織,唯以植茶為業」。太平興國初年,朝廷為避免以後受榷茶之弊,下令拔茶植桑。
其後官府榷茶,鄂州其他各地茶園戶或失業或貧困不堪,獨崇陽縣以縑納稅,免遭其害,生活安定富足。因而崇陽之民,對張詠殊為感激。
後來擔任太子中允、通判麟州、秘書丞、浚儀縣令等職務。公元九九零年,四十五歲,提拔為湖北轉運使。淳化四年,任命為樞密直學士。
真宗時官至禮部尚書,詩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稱。 他的文集被命名為《張乖崖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滴石穿
H. 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誰
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張乖崖。
出處原文
張乖崖為崇陽(古縣名)令,一吏自庫(錢庫)中出,視其鬢旁巾(頭巾)下有一錢(銅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更勃然(發怒的樣子)日:「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雲:「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自仗劍下階斬其首。(選自《鶴林玉露》)
成語故事
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乖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乖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
張乖崖上前責問,才知道是從府庫中偷來的。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8)滴水穿石的主人公擴展閱讀:
水滴石穿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uǐ dī shí chuān。意思是水經常滴在石頭上,能使石頭穿孔。比喻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巾下有一錢。乖崖杖之。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滴:滴落。穿:洞穿。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持之以恆,事情就可能成功。也說「滴水穿石」,常與「繩鋸木斷」連用。
I. 三顧茅廬、水滴石穿、負荊請罪、完璧歸趙、煮豆燃萁、四面楚歌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三顧茅廬:劉備
水滴石穿:呂尚斌
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
完璧歸趙:藺相如
煮豆燃萁:曹丕、曹植
四面楚歌: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