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角色大全 » 蠟燭主人公的形象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蠟燭主人公的形象

發布時間: 2021-02-17 11:53:29

① 語文課文蠟燭中寫老婦這人物形象

因題干不完整,缺完整題目,不能正常作答。

② 如何歸納出《蠟燭》的人物形象、特徵、情節主題

概括蠟燭的主要內容:本文講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婦人冒著生命危險像母親一樣埋回葬一位紅軍戰士,並答把自己珍藏45年的結婚喜燭點在戰士的墳頭的故事,歌頌了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成的情誼。結尾兩句話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它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③ 《朝花夕拾》中每篇主人公的外貌、性格、事情

這是我幫另外一個朋友回答的問題,你看看有用沒:
1.簡述:
《狗·貓·鼠》——對貓的討厭和仇恨及原因
《阿長與<山海經>》——懷念長媽媽
《二十四孝圖》——批評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五猖會》——描繪封建家長制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描繪迷信傳說的勾魂使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寫童年生活的有趣與讀書生活的乏味
《父親的病》——揭露庸醫誤人的
《瑣記》——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
《藤野先生》——寫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
《范愛農》——寫一個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的故事
2.詳述:
《狗·貓·鼠》
——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時而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交配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朴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充滿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候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
《五猖會》
——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日。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
——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同時,文章深刻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於黑暗的社會,憤慨於人世的不平,而「公正的裁決在陰間」,只能在冥冥中尋求寄託,尋求「公正的裁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
——父親被江湖庸醫耽誤,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瑣記》
——魯迅在這篇文章里回憶了隔壁家的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的衍太太,讓孩子做危險的事,給魯迅看不健康的圖片,教魯迅偷媽媽的首飾,但對自己的孩子十分嚴格。表現出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藤野先生》
——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學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寫於1926年10月12日)
《范愛農》
——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倍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3.人物形象點評:
《朝花夕拾》中出現的五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長媽媽)、恩師(藤野先生)、朋友(范愛農)、父親和鄰居(衍太太)、作者兒時的私塾老師(壽鏡吾)。
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著朴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質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勞)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醫學教授,因為表現出平等待人的態度,因為關心弱國子民的學業,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沒有民族歧視,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想像魯迅當時的處境,便不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嚴謹認真、平等待人、和藹可親)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妥協、懦弱)
父親——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由此我們可以感到魯迅先生對父親強烈的愛。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爸爸是無情的,他沒有關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卻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損,便會度日如年。(嚴厲、慈愛)
衍太太——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壽鏡吾——方正、質朴、博學,是魯迅先生頗為敬畏之人。

4.總括:
《朝花夕拾》描寫了作者年少時代以至於到日本前後的若干生活片段,真實地書寫了戊戌政變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所經歷的種種生活——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展現了當時的世態人情、民俗文化了流露了魯迅先生對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家人師友的真摯感情。
敘述情切感人,又有機的糅進了大量的描寫、抒情和議論,文筆優美清新,同時也表現出對反動、守舊勢力的打擊和嘲諷。
總起來看,《朝花夕拾》是融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於一體,有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堪稱現代文學史上最高水平的回憶散文。

5.藝術特色:
1)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如描寫百草園的 朝花夕拾景緻,繪聲繪色,令人神往。
2)在對往事深情地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如《狗·貓·鼠》一文既有作者對童年時擁有過的一隻可愛的小隱鼠的深情回憶,又有對祖母講述的民間故事生動的記敘,同時揭示了現實中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的真實面目。
3)常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如在《無常》中,從無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實中,作者既寫出了無常富於人情味的特點,又巧妙地諷刺了生活中那些虛偽的知識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又稱「雙關」。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如在《父親》中,對庸醫的行醫過程細細道來,沒有正面指責與諷刺,但字里行間處處蘊含著作者激憤的批判和諷刺;又例如在《藤野先生》中,作者用了「標致」來諷刺清國留學生的丑態;用「精通時事」 來諷刺清國留學生所「精通」的「時事」其實是些無聊的事;用「愛國青年」來反諷當時日本一些受軍國主義思想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狹隘的青年;用「何嘗」來加強反語的語氣從而加強肯定等等。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對比手法。如《五猖會》通過我前後心境的對比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反感和批判;《無常》通過無常這個「鬼」和現實中的「人」對比,深刻地刻畫出了現實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惡面目;《狗·貓·鼠》作者對小隱鼠的愛和對貓的強烈憎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6.作者評價:
借用毛澤東主席對魯迅先生的評價: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誠、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新文化的方向。(把魯迅先生還原於當時復雜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結合他得著作所產生的社會影響,那麼也許可以深刻的體會到毛主席對他得評價是比較恰當的。還有比這樣的評價更合適的嗎?^_^)

以上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④ 名著閱讀中人物形象分析

周朴園:
他最突出的性格特點就是他的偽善和冷酷。從課文開頭我們似乎看到他對侍萍仍有著深深的懷念,可這種懷念既不能完全是虛偽的做作,也不能完全就是發自內心。在這懷念當中,有著周朴園想掩飾前事以保住自己面子的因素在內。

如果說這種懷念中隱藏的虛偽性還不是十分明顯的話,那麼,在周朴園和魯侍萍相認以後的一連串對話中,這種偽善性就表露無遺了。當周朴園知道面前的就是魯侍萍時,他馬上一反之前深情懷念的語氣,忽然嚴厲地問道:「你來干什麼?」……「誰指使你來的?」單從這兩句問話中便可以看出他在「懷念」之下的真正心態。等到侍萍說:「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後他就不像原先那麼緊張了。但他還是認定侍萍是有意找上門來的,於是又冷冷地說了句:「三十年來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當他察覺到魯侍萍感情上有爆發的沖動時,他馬上害怕張揚出去會有損自己的體面,於是一再說著「舊事不必重提」的話,語調也變了,說了兩段懺悔的話,想用感情來軟化侍萍,目的達到後,他就轉入下題了:「那麼我們可以明明白白地談一談。」而從侍萍的「不過我覺得沒有什麼可談的」這句話里,這才想起了過去侍萍的高傲倔強的性格,再聯繫到剛才一連串的對話,發現侍萍的性情原來沒有什麼大變,他安心了。但他又馬上想到如果魯貴夾在中間,事情就麻煩了。所以他就說出了「話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沒有大改,魯貴象是個很不老實的人」這幾句看來似乎不大連貫的話來。在侍萍告訴他決不會讓魯貴知道這件事後,他就完全放心了。在打聽過另一個兒子的消息以後,他要問的都問了,要知道貌岸然的都知到了,他已解除了一切的恐懼和顧慮。於是他就剝去了一切的偽裝,赤裸裸地露出了他的本相。所以他終於說出了一句冷酷無情的話:「好!痛痛快快的!你現在要多少吧!」這句話充滿銅臭氣的話將他卑丑惡的靈魂揭露無遺。

通過這段話的分析,可以看到周朴園對魯侍萍的懷念是有著一條底線的。也就是說, 在往事對他現在的地位、聲譽、利益不構成威脅的前提下,他盡可以去追念前情,一旦往事對他的名譽地位和「最圓滿的家庭」構成直接的現實威脅時,他那偽君子面具下的丑惡嘴臉就原形畢露了。有了這個「懷念」,不但沒有模糊周朴園的性格特徵,反而通過前後反差加深了對偽善性的表現。

侍萍:
這是一個舊中國勞動婦女形象。她善良正直,備受欺辱和壓迫,但又始終保持了自己的剛毅頑強。她嘗勁了人間的辛酸。年輕時在周家當女傭,被周朴園引誘,生了兩個兒子。第二個兒子剛升下三天,周朴園就逼她抱著奄奄一息的嬰兒投河自盡。被人就起後,一直掙扎在社會最底層,她「什麼事都做:討飯 縫衣服 當老媽子 在學校里伺候人」。為了孩子,她嫁過兩次人,「但遇人都很不如意」。三十年前的悲慘遭遇 痛苦經歷把她磨練得堅強 勇敢,對殘酷的顯示有清醒認識,充滿了痛恨。
侍萍作為一個舊時代的下層婦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兩部分:一半屬於丈夫;一半屬於兒女。她希冀在默默無私地為他人奉獻中得到對方的關愛與理解,從而確證自己存在的價值。然而侍萍命運的悲劇性卻讓這汪純凈的生命之泉慢慢乾涸,直至枯竭。

蘩漪:
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個性最鮮明的人物。她是五四運動以來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愛敢恨,對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園,也不放在眼裡。當然,她對舊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種畸形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她在重壓下,常常無助、自卑、甚至自虐。這是蘩漪無法擺脫的弱點。正象作者所說,她陷入了「一口殘酷的井」。作者用力刻畫了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她對周家庸俗單調的生活感到難以忍受,對陰沉的氣氛感到煩悶,對精神束縛感到痛苦,她要求掙脫這一切。在一定意義上她也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者。而劇本又使她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變態的發展:愛變成恨,倔強變成瘋狂。悲劇的意義於是就更加深刻和突出。蘩漪這一悲劇形象,是曹禺對現代戲劇的一大貢獻,深刻地傳達出反封建與個性解放的五四主題。劇中蘩漪在雙重的悲劇沖突雖走完她心靈的全部歷程。在這個悲劇女性身上,閃爍出曹禺卓越的藝術才華。
《雷雨》中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曹禺先生在序中這樣評價蘩漪:「蘩漪是個最動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勤的馬,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因這條路也引向了死亡」在《雷雨》的氛圍里,周蘩漪最顯得調和,她的生命燃到電火一樣地白熱,也有它一樣的短促,情感郁熱,境地,激成一朵艷麗的火花,當著火星也消滅時,她的生機也頓時化為烏有,她是一個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織著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也許愛與恨正是曹禺的《雷雨》所要表達的主題,周朴園、魯侍萍,乃至周萍,哪個不是一切的恩怨情仇,只有蘩漪將愛與恨的交織詮釋他如此淋漓盡致,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裡悄無聲息地綻放了的花,冷漠、詭異、妖艷,穿過被灼傷了的眼睛,直逼進你的靈魂,尋找苦海深處的共鳴,我不得不贊嘆蘩漪,她就是那個瘋狂到讓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里,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顆被愛情遺忘的心,十八年來陪伴著一個暴躁怪戾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

周萍:
他的懦弱,是個十足的膽小鬼,單憑這一點,他就永遠不會配上蘩漪,他只有無盡的追悔,永遠只在悔恨自己過去由直覺鑄成的錯誤,「他佩服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在他的見聞里,除了一點倔強冷酷——但是這個也是他喜歡的,因為這兩種性格他都沒有,他覺得他在那一方面欺騙他的父親是不對了,並不是因為他怎麼愛他的父親(固然他不能說不愛),他覺得這樣是卑鄙,像老鼠在獅子睡著的時候偷咬一口的行動,在他的直覺過去,理智冷回來的時候,他更刻毒地恨自己,更深地覺得這是反人性,一切的犯了罪的痛苦都擁到自己身上,他要把自己拯救起來,他需要新的力,無論是什麼,只要能幫助他,把他由沖突的苦海中救出來

覺新形象:
他是這部小說最見藝術功力的人物形象。覺新的道路代表了第三種命運——即應該反抗而沒有反抗,既不甘心維護舊制度,又沒有勇氣走新道路,由此成為封建制度的犧牲品。
(1)覺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軟弱者,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又怯於行動的多餘人形象,是封建家庭和舊禮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
(2)覺新的悲劇在於他怯懦優柔、充滿矛盾的性格。
(3)覺新身上那種懦弱苟且性格的形成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首先,長子長孫的地位對其性格的形成起決定作用;
其次,是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倫理道德長期毒害所造成的結果;
第三,從五四文化思潮中吸取的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和劉半農的作揖主義的影響。
覺新的悲劇不僅是性格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共同悲劇。他的悲劇說明:
對於封建惡勢力只能奮起抗爭,爭的人格的自由和獨立,以及愛情的幸福,妥協退讓是沒有出路的。

覺民:
覺民起初是穩健溫和的人。他雖然逃過婚,但卻只是單純地為爭取自己生活的權利和幸福。他的長輩們的不義行為,使他認清了「在兩代人中間妥協簡直是不可能的」他才決心完全走上反對舊家庭的叛逆的道路。他也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的一個物。

覺慧形象:
是封建家庭中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形象,是一個具有初步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的反抗者,一個充滿朝氣的典型。
覺慧的思想性格包括兩個方面:
1,反抗叛逆是其性格的核心,他的這種反抗叛逆思想是在時代思潮的影響下形成的,又在社會斗爭、家庭斗爭以及愛情追求中得到了強化。具體有三個方面的表現:
首先,在社會斗爭中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影響,積極投身於五四運動;
其次,在家庭斗爭中,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和舊禮教,反對『作揖』主義;
再次,在愛情追求中屏棄了傳統的世俗偏見和等級觀念,與家中婢女鳴鳳相愛。
2,覺慧的反抗還有局限性——幼稚。他身上還存在著他出身的那個家庭和階級的思想印記。
總而言之,覺慧是20世紀初,在新思潮沖擊下由五四運動首先喚醒的中國人,是封建主義大膽的、勇敢的叛逆,也是滿懷熱情的、不成熟的革命者。

瑞珏:
瑞珏這個良家女子,憑著自己的善良、賢慧,深深地愛著自己的丈夫覺新,但當她知道覺新和梅的關系時,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她愛自己的丈夫,她更同情梅的遭遇。在她臨產時卻為了避免「血光之災」被趕到城外去分娩,最終在難產中含淚而死。她是典型的封建家長制下婚姻的犧牲品。她是那麼愛覺新,可連在臨終前看上覺新一眼的權利都沒有,可見封建禮教之吃人!

琴的形象
琴是富家小姐,與高家算是門當戶對,就算原本家長們不打算讓他們成親,處境也要比鳴鳳和覺慧好得多。琴想剪去束著她的長發,卻缺乏必要的勇氣——不是她怕流言的譏諷,而是她怕愛她的母親。她羨慕許倩如的瀟灑,可她必須去面對一個封建禮教下的家庭。琴也沒有屈服,她甚至看到了千百年中國女子所走的血路。一種渴望正義的感情在琴體內發生了,「犧牲,這樣的犧牲究竟給誰帶來了幸福呢?」她了解了鳴鳳的悲劇,領悟了梅和瑞珏的哀傷;她明白了不能企盼別人,應該自己拯救 自己!琴和鳴鳳一樣看到了「宿命」,但她唾棄這個「宿命」!「我不走那條路。我要做一個人,一個跟男人一樣的人。……我不走那條路,我要走新的路,我要走新的路」。誰能否認琴是書中最亮麗的色彩?她和覺民為了愛情,為了目標,對這個大家庭實行不了懈的反抗。終於琴記得了自己的幸福。

四鳳:
「四鳳」,「好似一隻鳳凰,」她愛的人為她編織了一個溫暖而美幻的夢想,同時又給了她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諾言。讓她活在幸福的錯覺中,「好似鳳凰」。她的純真,她的依託,她的天真爛漫,和她那遙遠的夢想,都在那個雷雨的夜,被摔的粉碎。她在母親面前起下毒誓,不與周家大少爺來往,最後,她也履行了愛的代價。宿命讓他們邂逅,宿命讓他們永別。好似鳳凰,但終究還是幻滅,看似觸手可及,卻遙之千里。

翠翠的形象分析
(邊城)中的主人公翠翠,是沈從文嚮往的優美人性與人生的化
身與極致。這個湘西少女,是渡船老人的外孫女,祖孫倆相依為命,
長期生活在山水間、渡船上,青山綠水與古樸的環境造就了翠翠清
澈透明的性格,她美麗、熱情、純真,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又從小常
看著老人向那些困憊的旅人贈飲一杯涼茶,甚至不收過渡者的賞
錢,過著勤儉、寧靜的生活。隨著歲月的更替,翠翠的情感發生了變
化,作者細膩地展示了這個少女情竇初開時充滿愛的心靈,她喜歡
看迎送新娘的喜轎,愛在頭發上插朵野花,樂於聽人唱歌,因為在一
次龍舟競渡時邂逅船總的兒子儺送,從此暗暗傾心。至此,作者向
讀者展現了翠翠的青春的覺醒和萌動,朦朧的憧憬和少女羞澀的美
妙心態,表現人類感情中極為美好的一面。而在儺送遠走,渡船老
人又溘然長逝後,翠翠懷著對老祖父的傷悼之情和對戀人的思念,
守著渡口,雖有失落,但依然抱著期待,盡管儺送「這個人也許永遠
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採」,翠翠仍一如既往,因循著傳統的方式,平
和地生活著、等待著。作者通過這一形象,特別是通過這一人物在
愛情生活中的態度,描繪出人世間一種純潔美好的感情、謳歌了象
征著愛與美的人性與人生,「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桑提亞哥:
小說主人公桑提亞哥也成為文學史上著名的硬漢形象,他雖年邁,衰弱,但卻熱愛大海,迷戀捕魚.海洋賦予他一種無畏的勇氣和樂觀的精神,他知道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戰斗,然而面對失敗,面對死亡,他卻毫無懼色.在向大馬林魚,鯊魚三天三夜挑戰的過程中,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必勝的信念和頑強的性格,是一種精神的不屈,唱出了"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可以打敗的,你盡可能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曲人類精神的贊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桑提亞哥的形象與其創造者海明威的性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海明威的一生就是"硬漢"的一生.

哈姆萊特的形象特徵:
哈姆萊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A,有美好的理想,品格高尚,且多才多藝。哈姆萊特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對於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與傳統的教會觀念不同的新看法。對人、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愛情、友誼等有新的看法;B、憂郁與精神危機,行為上的遲疑與延宕是現實與理想發生沖突時的表現。父死、母嫁,友誼、愛情的破滅,現實與他的人文主義理想相悖,思想危機的階段也是思考與探索的階段,他所思考的不光是復仇的事,還有人的價值、實現理想的道路等,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是對生命意義的思索「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這也是理解哈姆萊特全部行動的關鍵。包括遲疑與延宕的原因。為父復仇與重整乾坤相結合。在復仇上,他有行動且有一個偉大的目標,但在這個偉大的目標前,他想行動但不知如何行動。

老葛朗台的形象特徵:
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欲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里,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著,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台成為一個十足的吝嗇鬼:盡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麵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說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
伴隨貪婪和吝嗇而來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使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時常故意裝做口吃和耳聾是他蒙蔽對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台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大量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知道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己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⑤ 《蠟燭》中老婦人的性格

老婦人飽受德復國法西制斯強盜侵略之苦,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她無比沉痛,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同時,她為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俱,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因此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也為紅軍戰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⑥ 如何理解<贈別>蠟燭的形象及其作用

杜牧寫過一首詩《贈別》: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回到天明

這首詩抒答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的留戀惜別之情。離席別宴上,情人凄然相對無語話別,貌似無情卻其實多情,強顏歡笑卻又笑不成歡。

這種不忍離別卻不得不別的煎熬該是何等痛徹心肺,以至於在詩人看來,眼前那支徹夜燃燒的蠟燭一滴一滴地掉淚,像是在替即將分別的一對情人惋惜傷心呢。

從這種有心垂淚,無意分別的描寫可以看出,離別有多艱難,多復雜。人生也許正是在這種纏綿悱惻的離情別意當中才更顯得沉重而寶貴吧。

⑦ 蠟燭 西蒙諾夫 主要人物評析

周崇典 王姍姍 八年級語文推出了蘇聯作家西蒙諾夫以二戰時蘇聯紅軍與德軍的戰斗為題材寫的一篇小說——《蠟燭》,寫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怎樣在炮火硝煙中收葬蘇軍烈士並用珍藏了45年的結婚蠟燭悼念烈士的事。該篇與我國女作家茹志鵑的小說《百合花》有異曲同工之妙,又深深的震撼了讀者的心,本文試談其三個方面的美點。 一、一批動詞雕塑人性之美

這篇小說沒有像一般小說那樣用人物的對話來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事實上也不可能有對話,因為一個犧牲的年青戰士的遺體與一個孤獨的老婦人之間在一個「方場」上發生的故事,作者就選用一系列的動詞雕塑主人公老婦人的人性之類: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個紅軍去躲炮彈的,當她發現一戰士犧牲後,她「慢慢地繞過」那段鐵欄桿,「走進」方場,寫她從容鎮定,奮不顧身;寫她「把屍身翻過來」,「理好了」他的頭發,把他的「手臂彎過來」,「她在他旁邊坐下來」,寫她對烈士熾熱的母愛;寫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彈坑中的水,「拖」屍,「畫」十字,「吻」遺體「捧」浮士,「堆」墳堆,再「摸」出蠟燭,「插」到墳堆上,「點」上。後來又「取出」另一支蠟燭,向墳墓「鞠躬」等,無不反映她對烈士的崇敬與悼念,無不反映她由一個普通的老婦人一下子變成了反法西斯的鬥士,由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變成了烈士的親人或慈母。她雖然默默不語,內心肯定有千言萬語,肯定有萬千波瀾,這樣寫,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燦爛,此時無聲真的勝有聲! 二、幾組對比突出勇者之尊

細讀課文,就會發現作者巧妙地謀就了幾組對比,並以此升華形象,突出主題。 1.炸得扭曲的鐵欄桿與硝煙中不屈的老婦人身影形成對比。作者多次寫她艱難繞過那段鐵欄桿,應有深意。鐵欄桿尚且被炸壞,她這個老弱的血肉之軀卻從地窖到了地面,決不趴下,這不是寫柔中之剛,和弱者之勇嗎? 2.炮彈落點的遠與近形成對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寫德國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寫炮彈落下離老婦人很遠,只在第25段寫炮彈落得相當近。為什麼炮彈由遠而近?想來是因為她點亮的蠟燭「引」來的,但老婦人「很耐心地再把蠟燭點燃」,這就寫出了她的視死如歸的獻身精神。 3.被炸而死的貓與老婦人形成對土。第12自然段寫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過了四天的那隻貓也被剛才炸起來的磚碎片砸死了」、「老婦人想了半天…… 慢慢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戰爭殘酷,她深知自己老邁不會比貓更敏捷,但她卻偏要義無反顧。 4.黑色大圍巾與紅色大蠟燭形在對比。老婦人特意披著黑色大圍巾,體現出庄嚴、肅穆、凝重氣氛,體現出對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慶的結婚蠟燭以及它暖色的光來表示對烈士精神的紀念,表示對入侵者、殺人者的恨與抗爭。小說中這兩個「道具」的使用意蘊是很深的。 三、兩支蠟燭象徵正義之光

是的,作者多次描寫蠟燭的火焰與光亮,並寫它在炮火中被震熄又被點亮,一支燃盡時另一支又續上,特別是結尾處充滿深情的筆墨:「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這就極具象徵意義:它是一個「母親」(代表了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眼淚」,即正義的悼念,它又是一個反侵略的「兒子」的「英勇」精神的外化,是正義的聖光在感召著世人。這里用蠟燭的光亮結尾比《百合花》中新媳婦用一床帶百合花的結婚被子安葬犧牲的戰士,對讀者而言,更有視覺的沖擊力,給人以更大的想像空間。

⑧ 蠟燭一課,老婦人這一人物形象有什麼特點

堅忍不拔,善良可親,關愛他人,熱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