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角色大全 » 小說紅旗譜的主人公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小說紅旗譜的主人公

發布時間: 2021-02-16 03:07:12

㈠ 紅旗譜的作者是誰

目前,央視正在熱播電視劇《紅旗譜》,這讓人想上世紀50年代的長篇小說《紅旗譜》的作者梁斌。
梁斌1914年出生於河北省保定蠡縣梁庄,11歲離開家鄉就讀縣立高小,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5歲考入保定二師。1932年春,全國掀起抗日救亡運動,保定二師學生宣傳抗日活動踴躍。國民黨當局7月6日清晨,突下毒手,沖入學校向學生開槍。12名黨員、1名團員慘遭殺害,40名學生被捕,史稱「七·六」慘案。梁斌曾說:「自入團以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一個荊棘。二師『七·六』慘案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二棵荊棘。『高蠡暴動』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三棵荊棘。自此以後,我下定決心,揮動筆桿做刀槍,同敵人戰斗!」
梁斌從1935年開始醞釀《紅旗譜》。頭十年中,他寫了大量文章,《紅旗譜》中很多人物、情節在這些作品中初具雛形,如《夜之交流》《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等。梁斌隨軍南下時,從束鹿到衡水、石家莊、邯鄲等地,參加、領導剿匪反霸、減租減息和土地改革。一路走來,梁斌隨身帶著個小本子,將百姓的故事一一記錄下來,有些寫進了《紅旗譜》。
1953年6月,梁斌正式開筆《紅旗譜》,一年後完成《紅旗譜》第一部初稿。梁斌的創作狀態異乎尋常,他完全沉醉在《紅旗譜》中,不諳生活世事,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梁斌曾這樣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黎明起床,略作洗漱,即開始寫作。早餐時間已到,我還沒有寫完一個節目,當我寫完一個段落,飯時已過。午餐晚餐無不如此。有時寫著寫著,想起我還未吃飯,其實兩頓飯已經過去了……」
梁斌夫人散幗英回憶丈夫創作《紅旗譜》時的日子說:「他就像傻了一樣,送飯就吃,不送就餓著。不跟人說話,別人說話也不聽,但談起《紅旗譜》中的人物時,他馬上眉飛色舞起來。寫作之後,他腦子仍處在亢奮狀態靜不下來,除了失眠還是失眠。」
那時候,他腦子里除了《紅旗譜》,什麼都沒有。夏天和人聊完天,總忘拿扇子,一個夏天丟了100多把扇子。夏天,武漢黏稠的空氣令人燥熱,梁斌寫作的地方沒有避暑降溫的設施,低頭寫作,汗滴常會打濕稿紙。為此,梁斌想出了一個「濕被單降溫法」。他把被單沾上涼水,掛在屋中,再打一盆冷水,泡上一塊毛巾,實在熱了,就用冷毛巾擦頭、擦洗身上;還熱,索性把冷水盆擱到桌下,把兩腳放在涼水裡。
為寫《紅旗譜》,梁斌曾「三辭官」:第一次是辭新武漢日報社長之職;第二次是辭中央文學研究所機關支部書記之職;第三次是辭天津市副市長之位。梁斌辭官的初衷只有一句話:不寫好《紅旗譜》,無顏見江東父老!終於,共計120萬字的《紅旗譜》三部曲長篇畫卷,即《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問鼎文壇。
梁斌的脾氣很倔,倔得硬氣、剛烈。「文革」期間,他被造反派批鬥。有人問他《紅旗譜》是不是大毒草,是不是「王明左傾」路線。梁斌堅決回答:不是。一次,有個造反派叫他站在高凳上,一腳踹倒凳子,將他重重摔在水泥地上,問他承不承認,梁斌爬起來依然堅決回答:不是。

㈡ 楊琪良是《紅旗譜》小說主人公原型朱老忠

是的
楊琪良,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家。《紅旗譜》小說主人公原型,新中國總理周恩來的愛將。釣魚台國賓館工程領導成員。

㈢ 紅旗譜的人物形象

朱老忠形象及其典型意義
朱老忠是《紅旗譜》中著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這部作品中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朱老忠是一個跨越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歷史階段的人物。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里,他從父輩那裡繼承豪爽正直、剛毅不屈的斗爭精神,傳統的農民英雄的性格特點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斗爭實踐中,他增長了斗爭的才幹,提高了革命覺悟,在原有的農民英雄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種「新質」,使其最終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的農民英雄典型。
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謀的斗爭精神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朱老忠的父親朱老鞏在與敵手馮蘭池的斗爭中失敗,他的父親和姐姐慘死之後,他隻身一人遠走他鄉。他並沒有就此罷休,他盡管身在異地,但時刻沒有忘記復仇,所以,幾十年之後,他帶領妻子和兒子千里迢迢重返故鄉——鎖井鎮,重新開始與馮蘭池針鋒相對的斗爭,這一點充分體現了他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在幾十年的奔波生涯中,增長了對敵斗爭經驗。因此,與父輩相比,他有著更多的斗爭的智謀,懂得了斗爭的策略和方式。恰當地處理「脯紅鳥事件」,便是他善用智謀這一性格特點的顯露。
朱老忠有句口頭禪:「出水才見兩腿泥。」這可以說是他韌性性格的一個凝結點,也是他不同於一般農民英雄形象的一個顯著特徵。「出水才見兩腿泥」有兩方面含義,其中除了蘊有韌性精神之外,還有一種必勝的信念。例如,高蠡起義失敗後,他痛苦萬分,但並沒有灰心,反而更加堅定了與敵人鬥志到底的信念。尤其是他後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之後,他的這種性格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小說在表現朱老忠韌性的同時,還表現了他敢於「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義心腸。這種俠義心腸在朱老忠身上表現為:講義氣、重團結、救危扶困、舍己為人的優良品質。朱老忠對朋友赤膽忠心,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為了支持好友嚴志和的兒子江濤去保定二師讀書,他不惜賣掉自己家的一頭耕牛;運濤參加革命後被捕入獄,嚴志和家遇到災難,朱老忠挺身而出,帶領江濤千里迢迢去濟南探監。這一切都是他俠義性格的具體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認識朱老忠這一性格時一定要把他和古代農民的騎士風度區別開來。朱老忠在革命斗爭中,把這種英雄品格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把它與革命斗爭的宗旨統一起來,因此,這種傳統的英雄品格在朱老忠身上便放射出嶄新的光彩。
人物原型
梁斌革命啟蒙老師:《紅旗譜》賈湘農
喜慶《播火》有續篇
——訪年逾花甲的作家梁斌
北京:《北京晚報》,1980年 6月10日,第4版.
許多人都很熟悉作家梁斌和他的長篇小說《紅旗譜》.晚報的老讀者也一定記得,《紅旗譜》第2集《播火記》就是在晚報上連載的.光陰荏苒,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如今這位老作家近況如何?前不久,我們在天津訪問了梁斌同志.
在梁斌同志的家裡,話題自然扯到《紅旗譜》上.梁斌同志告訴我們1件非常有趣的事.《紅旗譜》中的賈湘農先生,是根據他在家鄉上高小時1位教過他的老師的形象寫的.當時,他的家鄉有3個教員是共產黨員,其中兩個為革命犧牲了,活著的這位叫劉憲曾,就是《紅旗譜》中的「賈湘農」先生,他既是梁斌革命的啟蒙老師,又是他的入黨介紹人.一聽這話,我們就刨根問底道:「劉憲曾知道自己是『賈湘農』嗎?你們還有聯系嗎?」梁斌笑了,他說:「這位老同志一直從事黨的宣傳教育工作,在戰爭年代,不管通信多麼困難,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系.解放後我們見了面,他現在住在陝西.可是我一直沒有告訴他,也沒有跟別人說起過,『賈湘農』就是他.」 聽到這里,我們打趣地說:「這可是從未披露的新聞呀!」生活真是有趣,被寫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作家頭腦中的模特兒,作家卻按照他寫出活生生的人物.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紅旗譜》中的人物和時間,給梁斌找來了很多麻煩.梁斌同志1930年時考入河北省保定第二師范學校,參加過當時驅逐反動校長的護校斗爭,1932年河北省發生了有名的「高蠡暴動」,這件事對他的影響很大.解放以後,1953年他開始寫小說《紅旗譜》,當年的「保二師學潮」和「高蠡暴動」都成了作者的題材.結果,在10年動亂里,由於這些書中的情節,梁斌被加上為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翻案的罪名.他不承認強加給自己的罪名,不低頭,倔強耿直的脾氣,真像作者自己筆下的「朱老忠」……
現在,梁斌已是66歲的老人了.他抓緊時間,寫完了1本3萬多字的回憶錄《在戰亂紛飛的年代裡》,又動手重新整理長篇小說《烽煙圖》.他告訴我們,這部長篇小說在寫《紅旗譜》之前就開始構思了,原來取名叫《戰寇圖》,後因與電影《戰洪圖》的名字有些相似,因此改成《烽煙圖》.《紅旗譜》和《播火記》是這部小說的前兩部分.修改整理後的《烽煙圖》依然以朱老忠等人物為主。

㈣ 說出下列紅色經典小說的主人公

<青春之歌> --林道靜
<野火春風斗古城 >--楊曉東
<苦菜花> --娟子
<紅岩> --江姐
<紅旗譜> --朱老忠
<呂梁英雄傳> --雷石柱
<鐵道游擊隊> --劉洪
<暴風驟雨> --郭全海
<保衛延安>--彭德懷
<平原槍聲>--馬強

㈤ 指出下列小說的作者和主人公(或主要人物)

紅旗譜〉作者: 梁斌 主人公:朱老忠
〈紅岩〉作者:羅廣斌、楊益言 主人公:江姐
〈紅日〉作者: 吳強 主人公:沈振新
〈暴風驟雨〉作者:周立波 主人公: 肖隊長 趙玉林 白玉山 郭全海
〈保衛延安〉作者:杜鵬程 主人公: 周大勇
〈創業史〉作者:柳青主人公: 梁生寶
〈三家巷〉作者:歐陽山 主人公: 鐵匠周大
〈野火春風斗古城〉作者: 李英儒 主人公:楊曉冬
〈呂梁英雄傳〉作者:馬烽和西戎 主人公: 雷石柱、康明理、孟二楞
〈青春之歌〉作者是:楊沫 主人公:林道靜

㈥ 紅旗譜的故事梗概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6)小說紅旗譜的主人公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㈦ 慶兒的小說《紅旗譜》人物

《紅旗復譜》中朱老星的兒制子 。《紅旗譜》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作者:梁斌,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江濤和大貴一進柵欄,朱老星和他兒子慶兒,正在場上拉著碌碡碾谷槎。他們把...江濤又走到朱老星跟前,說:「你猜這豬稅是誰包的?」
《紅旗譜》第二部緊接「七六」慘案,描繪鎖井鎮上的農民生活和斗爭。
《播火記》三九:「 慶兒今年才十五歲,只因年月緊窄,營養不足,個兒長得又矮又瘦,瘦眉窄骨,臉上黑黑的。」
..........「宴賓樓的宴會燈紅酒綠的時候, 慶兒 正背著糞筐在大街上出探。」

㈧ 《紅旗譜》故事簡介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8)小說紅旗譜的主人公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㈨ 紅旗譜的作者簡介

梁斌,原名梁維周,蠡縣梁家莊人,他是以《紅旗譜》等長篇巨著而聞名中外的小說家。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主席等職。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師范,並參加了二師的學潮斗爭。1933年去北平,參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聯盟,開始寫雜文、散文和小說,掙一點稿費維持生活。而後到濟南,考入山東省立劇院,學習戲劇表演,擔仍堅持文學創作,寫出以高蠡暴動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夜之交流》。
1937年春天,梁斌回到故鄉,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歷任冀中區新世紀劇社社長,游擊十一大隊政委、冀中文化界抗戰建國會文藝部長等職。這期間他寫出短篇小說《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中篇小說《父親》,這些作品中開始出現了《紅旗譜》中的人物。還寫出了《千里堤》、《抗日人家》、《五穀豐登》、《爸爸做錯了》、《血灑盧溝橋》 等劇本,在冀中地區演出數百場,激勵了冀中軍民的革命鬥志。1945年起做地方工作。
1948年秋天,梁斌隨軍南下,歷任湖北省襄樊地委宣傳部長、《湖北日報》社長等職。為實現多年 的宿願--把冀中人民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寫成長篇小說,1953年他調回河北。他在高陽、蠡縣走村串戶訪問當年參加革命斗爭的老同志,充實自己的生活,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創作境界里。在50年代中期,他 開始在省文聯院內的一間小平房裡,後來搬到棗胡同的「創作之家」,專心致志進行創作,他每天早晨3 點起床,一直寫到中午。早飯沒顧上吃,趕到食堂吃中午飯,結果是開中午飯的時間也過了,他只好到街上買點吃的。冬天,他常常因寫得上勁而忘了火爐添煤,凍得他手腳發麻。經過三個酷暑和寒冬, 他終於完成了《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長篇,成功地塑造了革命農民朱老忠的典型形象,為我國當代文學寶庫增添了光彩。梁斌還出版了長篇小說《翻身記事》,作品集《筆耕余錄》以及《春潮集》、《一個小說家的自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