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時期,哪個王爺封地包括襄陽郡的
家族成員
父親
劉裕,高祖武皇帝
母親
胡道安,文章太後
兄弟
劉義符,宋少帝
劉義真,廬陵孝獻王
劉義康,庶人
劉義恭,江夏文獻王
劉義宣,南郡王
劉義季,衡陽文王
皇後
袁齊媯,先於文帝去世,追封其為文元皇後
路惠男,孝武帝母,尊為皇太後,謚曰昭
沈容姬,明帝母,追封為明宣皇太後
諸子
劉休遠(劉劭),太子,元兇,母袁齊媯
劉休明(劉濬),始興王,母潘淑妃
劉休龍(劉駿),世祖孝武皇帝,母路惠男
劉休玄(劉鑠),南平穆王,母吳淑儀
劉休胤(劉紹),廬陵昭王,母高修儀
劉休文(劉誕),竟陵王,母殷修華
劉休度(劉宏),建平宣簡王,母曹婕妤
劉休秀(劉褘),東海王,母陳修容
劉休道(劉昶),義陽王,母謝容華;後投北魏,封齊郡開國公,加號宋王。
劉休淵(劉渾),武昌王,母江修儀
劉休炳(劉彧),太宗明皇帝,母沈容姬
劉休仁,建安王,母楊修儀
劉休佑,山陽王,母邢美人
劉休茂,海陵王,母蔡美人
劉休業,鄱陽哀王,母董美人
劉休倩,臨慶沖王,母顏美人
劉夷父,新野懷王,母陳美人
劉休范,桂陽王,母荀美人
劉休若,巴陵哀王,母羅美人
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州治在襄陽城內。南齊沿仍。梁朝時蕭祭以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本縣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用。
⑵ 劉駿路惠男小說叫什麼
《宋書·後妃傳序》
希望幫到你!
⑶ 楊貴妃為什麼有名呢
那確實是她的名字,
古代女性名字很少被提及。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名玉環,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原名楊芙蓉(故有芙蓉出水)。
附:
關於古代女性名字
以官修史書為據,這里僅列出後妃列傳中所記載的名字(包括太後),她們的老公或兒子就不另作說明了,反正無關主題。
名字是奇怪了點,但絕對是從史書上摘的,不是我瞎遍亂造。
兩漢時期留下名字的後妃已不在少數。
西漢的呂雉(字娥姁),張嫣(字季蘭,小名淑君),王娡,陳阿嬌,衛子夫,許平君,霍成君,王政君,趙飛燕,趙合德以及東漢的郭聖通,陰麗華,鄧綏,閻姬,梁妠,梁瑩,鄧猛女,竇妙,伏壽,曹節。共計20個。
三國時期,正史上只見2個名字:甄洛(不解為何大部分人都堅持認為她叫甄宓,或許是受電視劇的影響吧)和郭女王(女王是字,名不詳)。此外,在野史上倒看見過莫瓊樹,薛靈芸等一大串花哨的名字,皆為文帝宮人。不知非官方資料是否可信。其實三國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且處於戰亂,名字佚失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這個時期姑且略去不談。
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形形色色的女性名字皆見於史冊,簡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西晉,只算到白痴皇帝為止,就有王元姬,羊徽瑜,楊艷,楊芷,左芬,賈南風,謝玫,蔣俊,羊獻蓉,共12個,幾乎全了。
東晉有虞孟母,夏侯光姬,鄭阿春,庾文君,杜陵陽,禇蒜子,何法倪,王穆之,王簡姬,李陵容,王法慧,陳舊女等等。
十六國的局勢亂得一塌糊塗,但女性的名字也留下不少:張徽光,張麗光,劉娥,靳月光,靳月華,劉英,劉芳,鄭櫻桃,杜珠,苻娀娥,苻訓英,李敬受等等。
南朝的宋有蕭文壽,臧愛親,胡道女,司馬茂英,袁齊媯,沈容姬,殷玉英,路惠男,王憲嫄,何令婉,謝英媚,王貞風,陳妙登,陳法容,江簡珪,謝梵境等。
南齊有陳道止,劉智容,裴惠昭,韓蘭英,王寶明,何婧英,王韶明,劉惠瑞,禇令豦,王蕣華等。
梁國有張尚錄,郗徽,丁令光,阮令贏,王靈賓,徐昭佩等。
陳國有章要兒,沈妙容,柳敬言,沈婺華,張麗華等。
北朝(尤其是北魏)由於資料不多,史學界尚留有大段空白,所以正史的記載比較簡陋(至少我是不滿意《魏書》和《北史》的)。因此只找到15個:馮清,馮潤,爾朱英娥,鄭大車,婁昭君,李祖娥,穆黃花,馮小憐,李娥姿,楊麗華,司馬令姬,朱滿月,陳月儀,元樂尚,尉遲繁熾。
這些僅僅是出現在後妃列傳中的名字,是我以走馬觀花的速度翻頁摘抄的,所以很有可能會遺漏一些。好在這些已相當可觀了。我懷疑的只是,在那個戰亂割據的時代,史書往往是有缺漏的。
憑猜測,如果當時確實重視女性的名字,那麼正史所佚失的名字會不會以其它形式被保留下來呢?忽然之間就想到了墓誌銘!(容我厚顏地說一句,真佩服自己,這也能想得到!)
我果真去翻山西和洛陽的考古資料了。目前出土的近200塊漢魏晉南北朝墓誌中,以北魏居多。我如願以償地查到了正史中缺失的一大串後妃的名字:高照容,李媛華,高英……
此外,在墓誌上還發現了許多女性名:郭槐,石婉(字敬姿),馮令華,王普賢,元瑛……有的是漢晉時期的,有的是南北朝時期。盡管她們身份各異,有公主,妃嬪,王妃,女官,命婦,乳母,甚至還有尼姑,但墓誌上都清楚地寫了她們的名,字,法號,封號等等。
除了史書,從當時的奇聞逸事或書信札記里,同樣不難看到一大串我們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卓文君,蔡文姬,鍾琰,謝道韞,衛鑠,鮑令暉(鮑照的妹妹)等等。
若非亂世,流傳後世的資料可能會更詳細。然而這也足以說明,當時的社會是重視女子的名字的。無論她們是否出名,是否曾經活躍於政壇文壇;無論是史書,書信,還是墓誌銘,都清楚地記載了她們的名,甚至字。
再往後看(少數民族政權暫且不談),就可以發現,女性名字出現得越來越少。除了某些才女名妓,各領一時風騷外,史書上幾乎都是單調的「某氏」,書信上則是「寄某氏(夫家姓)女」。
《新唐書》只留下5個女性的名字:徐惠,武則天,上官婉兒,楊玉環,王珠。這5個人的留名,都出於個人的特殊經歷(歷史上都有相關故事可尋)。
五代十國有6個:張惠,劉玉娘,宋福金,種時光,周娥皇,張太華。
167年的北宋沒有記錄。149年的南宋只有2個:李鳳娘,謝道清。
200多年的明朝有3個:馬秀英,胡善祥,郭愛。
除了史書,我又找了唐宋明時期的墓誌銘(在二程,司馬光等人的文集中可以查到他們寫的墓誌銘),90%只寫了娘家姓和夫家姓。
綜上,我就大膽地下一個結論,古代女性名字是在南北朝以後才逐漸不受重視的。(純屬個人意見,吃飽了飯,尋古人消遣呢。得罪得罪!)
不過,確實很想知道這方面的知識。
另外再補充一點隨感,宗白華先生說過,魏晉時期,人們喜歡用一些光明鮮亮的意象來形容美,這也表明他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純凈晶瑩的人格美。《世說新語》里形容美貌的「濯濯如春月柳」和「軒軒若朝霞舉」,就可以為證。
而我現在又發現,當時的女性名字也體現了這一點。除了媛,娥,英,惠這些歷來被用於贊美女性的字眼,還有一些特殊的,比如華,令,昭,光,徽,月,麗,明,琰,暉等,都代表著光明美好的意思。
此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女性名字相對少了些脂粉氣。比如庾文君,禇蒜子,王穆之,張徽光,張尚錄,郗徽,丁令光,阮令贏,王靈賓,鍾琰,謝道韞,衛鑠,鮑令暉,元樂尚,尉遲繁熾,柳敬言,王蕣華,江簡珪,謝梵境等。難道當時的女名也講究「林下風致」?
姓 名 班昭
字的含義 功名顯揚,清雅多才,喪偶或欠子
數理分析 天15,人23,地10,總23,外2
格局配置 半吉半凶。可獲一時成功,唯易突發事變,逆運
對應事實 班昭為漢代史學家班彪之女,學識才氣稱絕,繼承父兄之業,完
成《漢書》撰寫。因其兄長家人冤死獄中,積慮成疾
姓 名 李清照
字的含義 學問豐富,清雅多才;吉凶分明,吉在成功昌隆,凶在忌車怕水,中 年多災。
數理分析 天8,人21,地23,總30,外10
格局配置 凶。成功運被壓抑,不能有所伸張,因不平不滿之事多有患腦病,發狂或 短命等凶格。
對應事實 李清照是中國宋代傑出女詞人。其詞文清麗典雅、才情並致,別具一格 ,得後世流芳。但一生多劫難,幾度坎坷流離,境遇悲寒。在生活變幻 之中產生的情感,對她的詞創作產生極大影響。
姓 名 西施
字的含義 一生多福少勞,福祿豐厚,中年吉祥,晚年勞神
數理分析 天(7)、人(15)、總格(15)為吉數,地(10)、外格(2)為凶數,總體而言為吉帶凶
格局配置 屬於獲得成功發展,名利雙收,但基礎不穩的凶配置
對應事實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綜 述 字義、數理好,格局凶,屬於中上的名字
姓 名 貂嬋
字的含義 秀氣多才,福祿雙收,名利永在,中年成功隆昌,環境良好
數理分析 天(13)、地格(16)為吉數,人(27)、總(27)、外格(2)為凶數,總體而言為一般
格局配置 屬於境遇安定穩固,德性堅實,能有大的成功的大吉配置
對應事實 三國時期美女
綜 述 數理一般,字義與格局好,對應此人的事跡。
姓 名 楊玉環
字的含義 天生聰穎,溫和賢能,榮貴隆昌,利於出國,有愛情煩惱,女性不宜
數理分析 人(18)、地(21)、外格(17)為吉數,天(14)、總格(34)為凶數,總體而言為吉帶凶
格局配置 屬於不利健康與家庭的配置
對應事實 唐朝天寶時期美女,與安史之亂有關
綜 述 字義與數理均不利女性,格局凶,對應實際命運
⑷ 服了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服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劉子業死了,大家歡呼雀躍專,生活屬恢復正常。唯獨宗越等四位備受劉子業寵愛的將領憤憤不平,劉彧可不能容忍這幾個定時炸彈放在身邊,想把他們趕出京城兵馬任你挑,自己找個地方歇著去。這明明是劉彧要對他們下手的徵兆。宗越、譚金、童太一加上沈攸之一同謀反。可惜沈攸之和他們不是一路人。他覺得宗越這幾個跳樑小丑翻不了天,萬一失敗了自己也等著挨刀。當天就告發了他們。劉彧就命人拿下宗越等人處死。
劉彧掃清了第一個障礙,可沒想到還有第二個。這第二個可是個挺難啃的硬骨頭,名字叫做劉子勛,是劉駿的三子,劉子業的兄弟。江州主事鄧琬聯合雍州刺史袁想趁劉彧立足未穩扳倒他。泰始二年(466)鄧琬假借太皇太後路惠男的密旨,奉十一歲的晉安王劉子勛在潯陽稱帝,改元義嘉。
看來劉彧在劉宋王朝混不開,劉子勛振臂一呼,天下雲集響應。參加叛亂的有薛安都、崔道固、沈文秀、蕭惠開、袁曇遠、孔凱、殷孝祖等封疆大員。更可怕的是劉彧派出的替換叛將的官員都……
別忘了採納喲
⑸ 中國歷史上哪些事情的發生,讓人感覺匪夷所思
自從當年胡歌的《神話》還有楊冪的《宮》的熱播,突然之間就掀起來一股穿越風,各種穿越小說,穿越電視劇電影啥的都像雨後春筍一樣的冒出頭來,讓人是應接不暇。也有人不禁好奇了,這穿越是真實存在的嗎?
尤其是收歸國有化,王莽提出土地國有化,提出平均分配,簡直是社會主義的理念是一模一樣了。最後一點匪夷所思的是,王莽竟然做出了現代化的精密儀器:游標卡尺。這一點也是大家懷疑王莽是穿越者的最直接的證據。
⑹ 中國古代女人真的沒名嗎
有名,但因為一直以來這個社會都是男人主導的,女性只是從處於一個從屬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有名、有做為的女性很少,自然留下名字的也很少。但大多有名,
穆桂英 是小說人物。孫尚香歷史沒有記載其名。尚香是後人編的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5&idArticle=24447&flag=1
兩漢時期留下名字的後妃已不在少數。
西漢的呂雉(字娥姁),張嫣(字季蘭,小名淑君),王娡,陳阿嬌,衛子夫,許平君,霍成君,王政君,趙飛燕,趙合德以及東漢的郭聖通,陰麗華,鄧綏,閻姬,梁妠,梁瑩,鄧猛女,竇妙,伏壽,曹節。共計20個。
三國時期,正史上只見2個名字:甄洛(不解為何大部分人都堅持認為她叫甄宓,或許是受電視劇的影響吧)和郭女王(女王是字,名不詳)。此外,在野史上倒看見過莫瓊樹,薛靈芸等一大串花哨的名字,皆為文帝宮人。不知非官方資料是否可信。其實三國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且處於戰亂,名字佚失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這個時期姑且略去不談。
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形形色色的女性名字皆見於史冊,簡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西晉,只算到白痴皇帝為止,就有王元姬,羊徽瑜,楊艷,楊芷,左芬,賈南風,謝玫,蔣俊,羊獻蓉,共12個,幾乎全了。
東晉有虞孟母,夏侯光姬,鄭阿春,庾文君,杜陵陽,禇蒜子,何法倪,王穆之,王簡姬,李陵容,王法慧,陳舊女等等。
十六國的局勢亂得一塌糊塗,但女性的名字也留下不少:張徽光,張麗光,劉娥,靳月光,靳月華,劉英,劉芳,鄭櫻桃,杜珠,苻娀娥,苻訓英,李敬受等等。
南朝的宋有蕭文壽,臧愛親,胡道女,司馬茂英,袁齊媯,沈容姬,殷玉英,路惠男,王憲嫄,何令婉,謝英媚,王貞風,陳妙登,陳法容,江簡珪,謝梵境等。
南齊有陳道止,劉智容,裴惠昭,韓蘭英,王寶明,何婧英,王韶明,劉惠瑞,禇令豦,王蕣華等。
梁國有張尚錄,郗徽,丁令光,阮令贏,王靈賓,徐昭佩等。
陳國有章要兒,沈妙容,柳敬言,沈婺華,張麗華等。
北朝(尤其是北魏)由於資料不多,史學界尚留有大段空白,所以正史的記載比較簡陋(至少我是不滿意《魏書》和《北史》的)。因此只找到15個:馮清,馮潤,爾朱英娥,鄭大車,婁昭君,李祖娥,穆黃花,馮小憐,李娥姿,楊麗華,司馬令姬,朱滿月,陳月儀,元樂尚,尉遲繁熾。
這些僅僅是出現在後妃列傳中的名字,是我以走馬觀花的速度翻頁摘抄的,所以很有可能會遺漏一些。好在這些已相當可觀了。我懷疑的只是,在那個戰亂割據的時代,史書往往是有缺漏的。
《新唐書》只留下5個女性的名字:徐惠,武則天,上官婉兒,楊玉環,王珠。這5個人的留名,都出於個人的特殊經歷(歷史上都有相關故事可尋)。
五代十國有6個:張惠,劉玉娘,宋福金,種時光,周娥皇,張太華。
167年的北宋沒有記錄。149年的南宋只有2個:李鳳娘,謝道清。
200多年的明朝我知道的有5個:馬秀英,胡善祥,郭愛 黃善聰 秦良玉。
除了史書,我又找了唐宋明時期的墓誌銘(在二程,司馬光等人的文集中可以查到他們寫的墓誌銘),90%只寫了娘家姓和夫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