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大全 » 科幻小說里的布朗運動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科幻小說里的布朗運動

發布時間: 2021-03-02 20:23:59

❶ 科學的問題

納米概念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傳統觀念的科學概念。任何物質在顆粒大小進入到1納米-100納米的尺度范圍時,其性質都會發生質的變化,這給我們用這種變化了的性質來構架新的功能性材料提供了無窮的機會。

納米技術包括納米結構技術和納米材料技術兩部分,納米結構技術是納米技術中的高技術,雖然突破連連,但還不能應用。但納米材料技術,由於其應用的廣泛性使其要求不高,任何帶有功能性的物質都叫材料,而只要求功能是由納米尺度的結構單元所帶來的材料都是納米材料。

所有的物質的納米結構單元都有變化了的性質,任何新性質都可能構架新功能,也就可以制備新材料。所以,應該非常肯定地說,納米材料的應用雖然不能代表納米技術的主體應用水平,但現在卻是已經刻意應用了。

很多專家由於專業上的問題混淆了代表納米主體技術的納米結構技術和納米材料技術的應用,說是納米材料還是實驗室里的事,說什麼應用還需要多少年。

其實,歷史證明任何這樣的預言都是失敗的,非但納米材料在廣泛應用,納米結構技術的應用也已經開始,美國《科學》雜志2001年度評選出的「十大科學突破」之一就是納米計算電路的應用。我們應該以歡迎的心態去迎接新技術的到來,而不是排斥它。
納米科技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步發展起來的前沿、交叉性新興學科領域,它的迅猛發展將在21世紀促使幾乎所有工業領域產生一場革命性的變化。目前所有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都在對納米科技的研發進行大量的投入,試圖搶占這一21世紀科技戰略制高點。關注納米科技的進展,盡快組織和部署我國納米科技的發展規劃,對於我國新世紀的發展影響深遠。
納米技術產生背景
什麼是納米技術?納米是一種尺度的度量,是一米的10億分之一,大致相當於一個頭發絲的百萬分之一。所謂納米技術是人們在非微觀和非宏觀的一個納米尺度的中間領域,是認識自然、改變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種全新的技術,它是聯系納米科學和含有納米技術產品平台的橋梁,它把人們的技術創新帶到一個新的層次、新的空間,大大拓展了人們的創新領域。其實納米材料早就在自然界存在,例如動物的牙齒、貝殼、鯊魚皮、荷葉表面、珊瑚礁、隕石等都具有納米結構,中國古代的顏料、墨、古銅鏡的塗層都是納米材料,然而,他們雖然用了納米技術,制備了納米材料,但並不知道納米材料的重要性,是處於自發階段,而真正按照自己意志人工合成納米材料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1963年日本科學家久保亮五第一次提出材料顆粒縮小到納米尺度,性能發生突變。1967年日本科學家上田良二第一次用蒸發法人工制備了納米尺度的金屬顆粒,當時日本科學家把納米尺度的顆粒均稱為超微粒子。真正把納米作為材料的命名,是德國科學家格萊特教授在1984年第一次制備了尺度由5納米的晶粒組成的固體,他稱之為納米尺度材料。第一次提出納米技術的概念是美國科幻小說家伊瑞克?揣克斯勒在1986年提出來的,1990在巴爾基摹正式出版了納米技術雜志。
納米材料是納米技術中最為活躍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加工學、納米摩擦學、納米測量學、納米化學和納米物理學共同構成了納米科學技術的內涵。納米技術內涵包含各個領域,就納米材料學而言,它包括納米材料的制備技術以及納米材料向各個高科技和所有傳統工業領域滲透應用的技術,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納米材料不僅是尺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尺度上出現了在微觀、宏觀不具備的特性,人們利用這些新的特性可以人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或者自然界存在但人類還沒有模仿出來的新材料,並採用全新的納米技術把這些材料應用於各個領域,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國防實力和人們的生活質量,這就是為什麼各國政府對發展納米技術予以足夠重視的原因。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近500年歷史我們有兩次喪失國家快速發展的教訓,我國的這次機遇再也不能錯過。美國耶魯大學中國現代史教授喬納森.斯彭斯在2000年1月《新聞周刊》上發表文章,在分析21世紀中國時曾提到,中國在21世紀魔術般的成為超級先進國家,納米技術是可選擇的重要途徑。令人振奮的是,我國在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領域的技術水平上目前並不落後於發達國家,在一些方面上已處於領先水平。機遇難得,我國政府高瞻遠矚,亦對納米技術高度重視,這將成為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一個重大決策。

國外現狀
2000年3月,美國政府向全世界公布了納米技術的啟動計劃,在這個由美國26名科學家工作半年完成的幾萬字的報告中,明顯地陳述了一個觀點,這就是納米技術將引發21世紀新的工業革命。德國科研技術部在發展納米技術的報告中也提到,納米技術是21世紀的主導技術之一。著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羅雷爾教授說,如果說70年代重視微米技術的國家現在已成為發達國家,那麼從現在開始重視納米技術的國家,有可能成為21世紀的先進國家。IBM公司前首席科學家埃馬窗說,70年代微米技術引發了新的信息革命,納米技術很可能成為新信息革命的核心。美國政府和國會的重要文件中,多次把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納米技術並列稱之為21世紀工業革命的主導技術。主導技術的內涵是指它向各個領域滲透的、與各種技術交叉融合的以及對新興產業示範帶動的極強能力。在20世紀末,計算機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技術向各個領域滲透,對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為世紀之交新技術的主導。1998年3月,美國總統科技助理Neal Lane在回答國會提問時曾經說,納米技術對各個領域的影響很可能超過計算機,成為21世紀的主導技術之一。事實證明,納米技術向信息、生物醫葯、能源和環境、航空航天、海洋和先進製造技術等高科技領域滲透已嶄露頭角,納米技術向國防領域的全方位滲透已初見成效,納米技術向傳統產業的交叉融合已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納米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增加高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方面,正在發揮巨大的作用。納米技術注入到傳統產業,增強了傳統產來業的活力,前途方興未艾。
美國 2004財政年度的納米技術研發預算近8.5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10%;布希總統2003年12月3日簽署了《21世紀納米技術研究開發法案》,批准從2005年財政年度開始的4年中投入約37億美元。
法國 從2003年開始實施國家納米科技投資3年計劃:2003至2005年投入5000萬歐元用於納米科學基礎研究;建立5個納米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微米和納米研究網路」項目;法國近10年來最大的工業投資項目 - 法國電子納米技術中心 「聯盟-克洛爾2」 於2003年2月27日正式啟動。
歐盟 2002年至2006年為納米技術研究撥款13億歐元。
英國 今後6年內撥款9000萬英鎊,支持企業和大學商用納米技術開發,並期望藉此吸引2億英鎊的額外投資。
德國 聯邦教研部批准對納米技術能力中心投資,以建立更強大的跨學科合作網路,在促進納米領域內跨學科研究方面發揮催化器作用。
韓國 在2007年前投資1000億韓元建立新的「納米技術研究中心」,實現大學與企業的密切合作,將目前科研機構和企業各自獨立開展的納米項目、納米研究設施整合在一起,並計劃在2010年前在納米領域投資2.04兆韓元。

我國納米發展現狀
我國制定的改革開放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已實現了我國經濟的騰飛,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位居世界第六位,這對一個基礎薄弱的發展中國家是難能可貴的。在21世紀前20年這個挑戰和機遇並存的年代裡,如果我們能夠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在若干領域實現跨躍式發展,對我國十分重要。當前以納米技術、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核心的新的工業革命悄然興起,各國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這技術更新轉折的關鍵時期,為我國若干領域實現跨躍式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我們再也不能坐失良機。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後,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引起世界矚目。但是,我們國家基礎薄弱,主要依靠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近年來雖然發展很快,但對我國GDP的貢獻比例還很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發展納米技術的總體思路與美國、日本和歐洲不同,要有中國自己的特點,要走出符合我國情況的新路子,發展納米科技,這就是以納米技術為契機,解決當前國民經濟發展和支撐產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納米技術首先向傳統產業切入,調整產品結構,注入高科技含量,為實現我國傳統產業升級,促進GDP的增長做出貢獻。同時尋找機遇,向高科技產業滲透,特別重視在環境、能源、醫葯和國防領域應用納米技術,培育新興納米產業,逐步形成產業鏈,使這些產業的起點就定位在21世紀該領域的技術制高點上,為實現我國上述領域跨躍式發展奠定基礎。信息、宇航、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方面,目前應用納米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存在局部機遇,只要選取准切入點,在某些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的產品平台,進而發展成納米高科技產業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據國際納米材料和技術總的發展趨勢,結合我國國情和未來五到十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選擇對於社會發展、國力增強起重要作用的納米材料和技術,全方位向傳統產業和高技術產業滲透,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興納米產業鏈,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為實現我國第三步戰略目標貢獻力量。在若干個重點領域發展納米材料和技術,形成納米產業。特種納米材料的產業化,如納米碳管、高效含能納米材料、納米稀土材料、高亮度納米熒光材料和重要的金屬納米材料;信息產業中的關鍵納米材料,如網路通訊(光通訊和微波通訊)中的納米技術,高清晰度、高分辨數字顯示技術中的納米技術;合理利用能源和開發能源中的關鍵納米材料和技術;優化資源環境中的關鍵納米材料和技術;生物、醫葯產業中的納米材料和技術等。
我國發展納米材料和技術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注意納米技術和現有高科技和傳統技術相結合。從事納米研究和開發的科技人員要和其他專業人員相結合,也要與企業家相結合;企業家是納米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主力,科技人員起先導的作用;要選准目標、切入點和突破口,縮短納米科技成果轉化的周期;要注意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申請發明專利,特別重視申請國外的發明專利;建議各級政府設立納米科技研究的快速反應基金和納米產業發展的風險投資基金。
我國對納米科技的重要性已有較高的認識,並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從「八五」 「九五」開始就設立了攀登計劃項目和相關的重點、重大項目,去年科技部又啟動了有關納米材料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我國通過這些項目對納米科技領域資助的總經費大約相當於700萬美元,與發達國家相比,投入經費相差很大。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1年到2000年的十年中,共資助9200多萬元,在納米材料的合成與制備、性能與表徵、測試新技術和理論、系統組裝和器件以及微機電系統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基礎研究成果。
進入「十五」計劃之後,納米科技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基金委按照國家納米科技發展綱要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投入,在2001到2003三年內投入了1.96億元,資助了800個項目。下面的示意圖是13年來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納米科技項目的經費數量和項目數量的初步統計情況,實際資助的數量還要高於這個統計數字。

資助納米項目數[點擊放大] 資助納米經費數[點擊放大]

其中863計劃中涉及的納米科技項目投資
(1)專項布局:
國家撥款:2億元 已安排:102個課題,國撥1.52億元
第一批:63個課題 國撥 1.09億元 自 籌 3.78億元
第二批:39個課題 國撥 0.43億元 自 籌 1.59億元
(2)攻關項目布局
國家撥款:9200萬元 前三年安排:19個課題
國撥5200萬元,地方政府配套和自籌 29500萬元
人員投入600餘人/年
我國的納米科技研究,特別是在納米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的進展,並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1995年,德國科技部對各國在納米技術方面的相對領先程度的分析中,我國在納米材料方面與法國同列第五等級,前四個等級為 日本、德國、美國、英國和北歐。從受資助項目來看,我國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納米材料的合成和制備,掃描探針顯微學,分子電子學以及極少數納米技術的應用等方面。但由於條件所限,研究工作只能集中在硬體條件要求不太高的一些領域。雖然我國科學家在納米碳管、納米材料的若干領域已取得一些很出色的研究成果,但國家在納米科技領域的總體水平與美、日、歐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納米器件方面差距更為明顯。
目前,我國擁有一支比較精乾的納米科技研究隊伍,他們主要集中在中國科學院的有關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一批知名高校。為集中本系統內的納米研究的主要力量,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還相繼成立了各自的納米科技研究中心。
2000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將新材料和納米科學的進展作為「十五」規劃中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任務。這為我國21世紀初納米科技的快速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發展我國納米科技的重要意義在於:首先,納米科技將在21世紀對我們的社會、經濟以及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影響。具有知識經濟時代特徵的21世紀,將是生命科技和信息科技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時代。而納米科學和技術將促進包括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在內的幾乎所有技術的飛速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對此正在積極籌劃,以期達到知識壟斷。目前西方的國家和企業已將納米核心技術列為絕對的國家機密和商業機密,嚴格限制對我國的出口。其次,發展納米科技將極大提高我國的科技競爭力。納米科技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初,對於世界各國來說,都屬全新的科技領域,盡管我國與發達國家尚有不小差距,但我們在納米材料領域基本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只要措施得當,我們完全有可能趕上發達國家的步伐。第三,納米科技將促進我國傳統產業的改造。由於現實的納米科技,尤其是納米材料在改造傳統產業方面所表現的投入少、見效快、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在以傳統產業為主的我國企業內比較容易推廣。因此,納米科技的應用已得到我國企業界的廣泛響應,這為納米科技在中國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動力基礎。目前,我國涉及納米科技的企業已有102家。為增強我國的國際科技競爭力和經濟競爭力,促進第三步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保障我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必須大力加強納米科技的研發工作,動員多學科、跨部門和跨行業的力量參加到這一領域中來。
我國納米科技存在的主要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多學科交叉融合程度不夠、缺乏重要的實驗設施、基礎研究薄弱、信息交流少。為克服和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國能夠抓住機遇,迎頭趕上,特建議:

(1) 應在國家層次上確定我國納米科技的發展戰略,制訂我國的納米科技發展的近期、中長期規劃;兼顧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的協調發展,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協助有關部門盡快制定與納米科技相關的產品技術標准。
(2) 成立國家級的「納米科技專家咨詢小組」。協助政府做好我國納米科技戰略的制訂和研究開發工作。
(3) 成立國家納米科技研究和工程中心,集中投人能夠為納米科技的發展提供服務的技術平台,並組織協調科研機構、大學、國家實驗室、產業界的共同參與。
(4) 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發揮優勢,突出特色。要加強研究基地的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增加科技專項的投入,同時要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目前我國的納米研究應主要集中在創造和制備優異性能的納米材料,設計制備各種納米器件和裝置,探測和分析納米區域的性質和現象等領域。納米材料是納米科技的基礎,我國已有相當的基礎。這方面的布局應更注重與產業化的結合,尤其是與傳統產業結合,積極吸納企業的參與和投入;納米器件的研究水平和應用程度標志著一個國家納米科技的總體水平,對信息產業及社會、經濟、國防的關聯度最大,需要的投入也最大。而我國在這方面投入最少、基礎薄弱,應積極組織力量,以明確的應用目的為目標,但在近20年內還是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納米領域性質的探測、表徵是納米材料和納米器件研究與發展的實驗基礎和必要條件,應在重視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同時,兼顧與產業化的結合。
(5) 加強信息網路平台建設,促進國內外納米科技的信息交流。
(6) 以國家納米研究和工程中心為載體,建立培養和吸引納米科技人才。
納米技術的應用

著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Feyneman在60年代就預言,如果對物體微小規模上的排列加以某種控制的話,物體就能得到大量的異乎尋常的特性。他所說的材料就是現在的納米材料。納米材料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納米技術被公認為是21世紀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領域。 納米材料從根本上改變了材料的結構,為克服材料科學研究領域中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開辟了新途徑。其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七方面:

在陶瓷領域的應用

隨著納米技術的廣泛應用,納米陶瓷隨之產生,希望以此來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像金屬一樣的柔韌性和可加工性。許多專家認為,如能解決單相納米陶瓷的燒結過程中抑制晶粒長大的技術問題,則它將具有高硬度、高韌性、低溫超塑性、易加工等優點。

在微電子學上的應用

納米電子學立足於最新的物理理論和最先進的工藝手段,按照全新的理念來構造電子系統,並開發物質潛在的儲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現信息採集和處理能力的革命性突破,納米電子學將成為下世紀信息時代的核心。

在生物工程上的應用

雖然分子計算機目前只是處於理想階段,但科學家已經考慮應用幾種生物分子製造計算機的組件,其中細菌視紫紅質最具前景。該生物材料具有特異的熱、光、化學物理特性和很好的穩定性,並且,其奇特的光學循環特性可用於儲存信息,從而起到代替當今計算機信息處理和信息存儲的作用,它將使單位體積物質的儲存和信息處理能力提高上百萬倍。 在光電領域的應用納米技術的發展,使微電子和光電子的結合更加緊密,在光電信息傳輸、存貯、處理、運算和顯示等方面,使光電器件的性能大大提高。將納米技術用於現有雷達信息處理上,可使其能力提高10倍至幾百倍,甚至可以將超高解析度納米孔徑雷達放到衛星上進行高精度的對地偵察。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把被激發的鋇原子一個一個地送入激光器中,每個原子發射一個有用的光子,其效率之高,令人驚訝。 在化工領域的應用將納米TiO2粉體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化妝品中,則可以有效地遮蔽紫外線。將金屬納米粒子摻雜到化纖製品或紙張中,可以大大降低靜電作用。利用納米微粒構成的海綿體狀的輕燒結體,可用於氣體同位素、混合稀有氣體及有機化合物等的分離和濃縮。納米微粒還可用作導電塗料,用作印刷油墨,製作固體潤滑劑等。 研究人員還發現,可以利用納米碳管其獨特的孔狀結構,大的比表面(每克納米碳管的表面積高達幾百平方米)、較高的機械強度做成納米反應器,該反應器能夠使化學反應局限於一個很小的范圍內進行。

在醫學上的應用

科研人員已經成功利用納米微粒進行了細胞分離,用金的納米粒子進行定位病變治療,以減少副作用等。另外,利用納米顆粒作為載體的病毒誘導物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現在已用於臨床動物實驗,估計不久的將來即可服務於人類。 研究納米技術在生命醫學上的應用,可以在納米尺度上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精細結構及其與功能的關系,獲取生命信息。科學家們設想利用納米技術製造出分子機器人,在血液中循環,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檢測、診斷,並實施特殊治療。

在分子組裝方面的應用

如何合成具有特定尺寸,並且粒度均勻分布無團聚的納米材料,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努力解決的問題。目前,納米技術深入到了對單原子的操縱,通過利用軟化學與主客體模板化學,超分子化學相結合的技術,正在成為組裝與剪裁,實現分子手術的主要手段。 納米技術作為一種最具有市場應用潛力的新興科學技術,其重要性毋庸質疑,許多發達國家都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究,正如錢學森院士所預言的那樣:"納米左右和納米以下的結構將是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的特點,會是一次技術革命,從而將是21世紀的又一次產業革命。"

❷ 相對論的故事

1905年,年輕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改變了我們思考空間、時間和物質的方式。他認識到,要理解為什麼光速在所有參照系中都相同,唯一的方式就是假設時間並不像牛頓所認為的那樣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運動系統中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而且,剛體的長度也不是恆定的而是變化著的,這種現象被稱為洛倫茲收縮。此外,愛因斯坦還認識到,物質和能量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根據他的著名公式E=mc2,質量可以轉變為能量。
愛因斯坦並不認為他的公式會對描述粒子的相互作用有用,可是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愛因斯坦的公式甚至還描述了電子及其反粒子即正電子湮滅成兩個光子,或者通過兩個光子碰撞而產生一對正負電子。核反應堆中能量的產生也是愛因斯坦公式的直接應用。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5篇論文,掀起了一場影響百年的物理革命。至今,愛因斯坦的科學思想仍引導著我們改變世界。他的5篇論文分別是:
1905年之後,最佳成就才真正出現。作為一項知識成果,愛因斯坦1916年又發表了廣義相對論。從證明原子的存在、推出E=mc2公式到原子彈爆炸,愛因斯坦的理論與現實很近很近。1939年8月,愛因斯坦曾致函羅斯福總統,建議美國開展對原子核的研究,擔憂德國法西斯可能製造原子彈。隨之美國有了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但是,愛因斯坦並未參與其中。他的理論被廣泛應用各個領域。

❸ 關於愛因斯坦的問題

這個形式簡潔優美的理論蘊藏了太多令人驚訝的內容,100年來,人們時時從中悟出宇宙層出不窮的奧秘,直到今天,這里還有很多內容沒有被我們悟透。

相對論的研究對象是超越我們日常經驗的高速運動世界和廣闊的宇宙,這是我們難以理解相對論的主要原因。

自相對論誕生之日起,它所帶來的時空觀革命就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從相對論中,人們發現了時間旅行的奧秘、原子裂變的巨大能量、宇宙的起源和終結、黑洞和暗能量等奇妙現象。幾乎宇宙所有的奧秘都隱藏在相對論那幾行簡單的公式中。

時間旅行

時間旅行也許意味著可以去修正或改變命運的發展,或是與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們一起去見證偉大的歷史事件;人們當然也有可能去未來旅行,比如去那裡了解股市行情,探知科學上的新發現。時間旅行打開了一扇既可以回到過去又可以踏入未來的大門。

如果認為時間旅行僅僅只是一個科幻小說的題材,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相對論的思想表明,時間旅行是可能的。

狹義相對論證明高速旅行會使時間變慢,假定將來的某個時候,人們已解決了所有的技術難題,能夠製造一艘以亞光速飛行的宇宙飛船,一定意義上的時間旅行就變成可能了。如果飛船以亞光速從地球出發向遙遠的星系飛去,來回的旅程僅僅幾年(按飛船上的時間),但在此期間地球上卻已過去了幾千年,一切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人類文明依然還存在的話,那又會是一個什麼新的模樣呢?

廣義相對論表明,時空可以不是平坦的,而是彎曲的。我們可以在地球與宇宙遙遠的地方這兩點之間鑿出一個蟲洞,然後用某種「奇異物質」把洞口撐開,使之成為一個突然出現在宇宙中的超空間管道,讓我們在瞬間到達遙遠的彼岸。然後當我們返回時,蟲洞的奇異性質讓我們年輕了很多。

廣義相對論判定足夠的質量能改變和扭曲時空,數學家法蘭克·提普勒據此設想了把時空捲起來的時間旅行方法。他認為,如果太空中的一個巨大物體以一半光速旋轉,時空便會扭曲折回。因此,只要將來有人製造一個巨大的圓筒,它的長約為直徑的10倍,然後使圓筒以15萬公里/秒的速度旋轉,便會使圓筒中央附近產生一個扭曲折回的時空。

要將這圓筒當時間機器使用,宇宙飛船一定要開到圓筒的中心沿圓筒內壁盤旋飛行:逆圓筒旋轉的方向航行是駛入過去,順圓筒旋轉的方向航行是駛入未來,每盤旋一周都使宇宙飛船更深入過去或未來一些。時間旅行者到達了目的時間,便將飛船駛離圓筒。有一件必須明了的事是,正像所有理論上的時間機器一樣,就是駛向過去無論怎樣也不能到達比製成圓筒更早的時間。

時間旅行是一個極具幻想色彩、也極具魅力的話題,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提出的方案一個又一個,時間旅行可能遇到的問題也被熱烈討論著。總有一天,相對論迷人的光芒會照耀著我們開始真正的時間旅行。

原子裂變

1905年11月,愛因斯坦同樣在德國《物理學紀事》雜志上發表了關於狹義相對論的第二篇文章:《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包含的能量有關嗎?》,這是一篇短文,在這篇論文中,他提出一個物體的質量並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這就是運動中物體的「質增效應」。

現在我們想像我們在推一輛小板車,板車很輕,上面什麼東西也沒有。假設這是一輛在真空中的「理想」板車,沒有任何摩擦力、也沒有任何阻力,因此,只要我們持續地推它,它的速度就越來越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質量也越來越大,起初像車上堆滿了鋼鐵,然後好像是裝著一座喜馬拉雅山、再然後好像是裝著一個地球、一個太陽系、一個銀河系……當小板車接近光速時,好像整個宇宙都裝在它上面——它的質量達到無窮大。這時,你無論施加多大力,無論推多長時間,它都不可能運動得再快一些。

由此可見,光子既然以光速傳播,它的靜止質量就必須等於零,否則它的運動質量就會無窮大。

當物體運動接近光速時,我們不斷地對物體施加外力,供給能量,可物體速度的增加越來越困難,我們施加的能量去哪兒了呢?其實能量並沒有消失,而是轉化為了質量。這就是說,物體質量的增加與動能增加有著密切聯系,或者說物體的質量與能量之間有著密切聯系。愛因斯坦在說明這種聯系的過程中,提出了著名的質能關系式:E=mc2。

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即使是在不甚關心其實用價值的純理論型的物理學家看來也是驚心動魄的,而在絕大多數人眼裡,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即能量是質量的900萬倍,是多麼誘人的前景呀!指甲蓋般大小的物質的質量如果完全消失,其釋放的能量是用以萬噸煤炭來計算的。

遺憾的是,沒人能隨便減少質量,譬如一塊石頭,我們盡可以用錘子砸成小塊,然後碾成碎末,可是當你仔細地收集這些碎末後就會發現它的質量並未變化。

但是,十幾年後的1939年,約里奧·居里、費米、西拉德這三位科學家分別獨立發現了鏈式反應,使人類找到了釋放巨大原子能的方法。鈾235的核收到中子轟擊就會發生裂變,分裂成兩個中等質量的新原子核,放出1~3個中子,並釋放出巨大能量,這些中子又能引發其它鈾核再分裂,如此反復,形成連鎖反應,不斷釋放巨大能量。這就是鏈式反應。

鏈式反應使原子能成為殺傷力巨大的新武器。僅僅在幾年後,人類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爆炸成功,緊接著日本人遭受了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懲罰,幾十萬人死傷,其中一部分人瞬間還被原成基本粒子,真成了魂飛魄散。E=mc2在給人間帶來希望之前,帶來的先是致命的創傷,這一切對於深愛和平的愛因斯坦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直至臨死前他仍為此痛心不已。

宇宙大爆炸

令我們這些當代人感到驚詫的是,遲至1917年,那些人類最具智慧的大腦仍然以為我們的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而這個銀河系大小的宇宙永遠都是穩定不變的,既不會變大也不會變小,這就是流傳了千百年的穩恆態宇宙觀。

1917年,愛因斯坦試圖根據廣義相對論方程推導出整個宇宙的模型,但他發現,在這樣一個只有引力作用的模型中,宇宙不是膨脹就是收縮。為了使這個宇宙模型保持靜止,愛因斯坦在他的方程里額外增加了一個新的概念——宇宙常數,它表示的是一種斥力,同引力相反,它隨著天體之間距離的增大而增強。這是一個假想的、用以抵消引力作用的力。

然而,愛因斯坦很快發現自己錯了。因為科學家們很快發現,宇宙實際上是膨脹的!

最早觀察到這一點的是20世紀的天文學之父哈勃。哈勃1889年出生於美國的密蘇里州,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天文系。1929年,哈勃發現所有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這表明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這種膨脹是一種全空間的均勻膨脹,因此,在任何一點的觀測者都會看到完全一樣的膨脹,從任何一個星系來看,一切星系都以它為中心向四面散開,越遠的星系間彼此散開的速度越大。

宇宙的膨脹意味著,在早先,星體相互之間更加靠近,並且在更遙遠過去的某一刻,它們似乎在同一個很小的范圍內。

宇宙膨脹的消息傳到著名物理學家伽莫夫那裡去的時候,立即引起了這位學者的興趣。喬治·伽莫夫出生於俄國,自小對詩歌、幾何學和物理學都深感興趣,在大學時期成為物理學家弗里德曼的得意門生。弗里德曼曾在愛因斯坦之後提出了重要的宇宙膨脹模型,伽莫夫也成為宇宙膨脹理論的熱心支持人之一。1945年,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看著蘑菇雲升起的照片,伽莫夫突發靈感:把原子彈規模「放大」到無窮大,不就成了宇宙爆炸嗎?他把核物理知識和宇宙膨脹理論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大爆炸宇宙理論體系。

1948年,伽莫夫和他的學生阿爾法合寫了一篇著名論文,系統地提出了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理論。與我們慣常的想法不同,這個創生宇宙的大爆炸不是發生在一個確定的點,然後向四周的空氣傳播開去的那種爆炸,而是空間本身在擴展,星系物質隨著空間的擴展而分開。

根據大爆炸宇宙論,極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均勻氣體,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脹著。伽莫夫還作出了一個非凡的預言:我們的宇宙仍沐浴在早期高溫宇宙的殘余輻射中,不過溫度已降到6K左右。正如一個火爐雖然不再有火了,還可以冒一點熱氣。

1964年,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年輕的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因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伽莫夫所預言的早期宇宙的殘余輻射,經過測量和計算,得出這個殘余輻射的溫度是2.7K(比伽莫夫預言的溫度要低),一般稱為3K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一發現有力的佐證了宇宙大爆炸理論。

廣義相對論的智慧之處就在於,它從誕生起就能描述整個完整的宇宙,即使那些未知的領域也被全部囊括進去。讓它對付像太陽系這樣小小的、很普通的時空領域可真是大材小用了。

宇宙常數死而復生——暗能量

在發現了宇宙膨脹這個事實後,愛因斯坦就急急忙忙把他方程中的宇宙常數項去掉了,並認為宇宙常數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隨後,宇宙常數被拋進歷史的垃圾堆。

然而造化弄人,幾十年後,宇宙常數又像鬼魂般的復活了。這次宇宙常數的復活要歸因於暗能量的發現。

1998年,天文學家們發現,宇宙不只是在膨脹,而且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外擴張,所有遙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一定有某種隱藏的力量在暗中把星系相互以加速膨脹的方式撕扯開來,這是一種具有排斥力的能量,科學家們把它稱為「暗能量」。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各種的觀測和計算證實,暗能量不僅存在,而且在宇宙中佔主導地位,它的總量約達到宇宙總量的73%,而宇宙中的暗物質約佔23%、普通物質僅約佔4%。我們一直以為滿天繁星就已經夠多了,宇宙中還有什麼能比得上它們呢?而現在,我們才發現這滿天繁星卻是「弱勢群體」,剩下的絕大部分都是我們知之甚少或乾脆一無所知的,這怎麼不讓人感到驚心動魄呢!

事實上,早在1930年,就有天體物理學家指出,愛因斯坦那加入了宇宙常數的宇宙學方程並不能導出完全靜態的宇宙:因為引力和宇宙常數是不穩定的平衡,一個小小的擾動就能導致宇宙失控的膨脹和收縮。而暗能量的發現告訴我們,愛因斯坦那作為與引力相抗衡的宇宙常數不僅確確實實存在,而且大大擾動了我們的宇宙,使宇宙的膨脹速率嚴重失控。在經歷了一系列曲折後,宇宙常數正在時間中復活。

宇宙常數今日以暗能量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所產生的洶涌澎湃的排斥力已令整個宇宙為之變色!暗能量和引力之間的角力戰自宇宙誕生起就沒有停止過,在這場漫長的戰斗中,最舉足輕重的就是彼此的密度。物質的密度隨著宇宙膨脹導致的空間增大而遞減;但暗能量的密度在宇宙膨脹時,變化得非常緩慢,或者根本保持不變。在很久以前,物質的密度是較大的,因此那時的宇宙是處於減速膨脹的階段;現今的暗能量密度已經大於物質的密度,排斥力已經從引力手中徹底奪得了控制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宇宙膨脹。根據一些科學家的預測,再過200多億年,宇宙將迎來動盪的末日,恐怖的暗能量終將把所有的星系、恆星、行星一一撕裂,宇宙將只剩下沒有盡頭的寒冷、黑暗。

暗能量的發現,也充分地體現了人類認知過程又走進了一個「悖論怪圈」:即宇宙中所佔比例最多的,反而是最遲也是最難為我們所知曉的。一方面人類現在對宇宙奧秘的了解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我們所要面對的未知也越來越多。而這日益深遠的未知又反過來不斷刺激著人類去探索宇宙背後的真相。

暗能量是怎麼來的?它將如何發展?這已經是21世紀宇宙學所面臨的最重大問題之一。

黑洞大發現

廣義相對論表明,引力場可以造成空間彎曲,強大的引力場可以造成強烈的空間彎曲,那麼無限強大的引力場會產生什麼情況呢?

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後不久,德國物理學家卡爾·史瓦西就用這個理論描繪了一個假設的完全球狀星體附近的空間和時間是如何彎曲的。他證明,假如星體質量聚集到一個足夠小的球狀區域里,比如一個天體的質量與太陽相同,而半徑只有3公里時,引力的強烈擠壓會使那個天體的密度無限增大,然後產生災難性的坍塌,使那裡的時空變得無限彎曲,在這樣的時空中,連光都不能逃逸!由於沒有了光信號的聯系,這個時空就與外面的時空分割成兩個性質不同的區域,那個分割球面就是視界。

這就是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黑洞,但在那個年代,幾乎沒有人相信有這么奇怪的天體存在,甚至包括愛因斯坦本人和愛丁頓這樣的相對論大師也明確表示反對這種怪物,愛因斯坦還說他可以證明沒有任何星體可以達到密度無限大。就連黑洞這個名稱也是一直到1967年才由美國物理學家惠勒命名。

歷史當然不會因此而停止前進,時間進入20世紀3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錢德拉塞卡提出了著名的「錢德拉塞卡極限」,即:一顆恆星當其氫核燃盡後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 1.44倍以上時,將不可能變成白矮星,而會繼續坍塌收縮,變成體積比白矮星更小、密度比白矮星更大的星體,即中子星。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進一步證明,一顆恆星當其氫核燃盡後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3倍以上時,其自身引力的作用將能使光線都不能逃出這個星體的范圍。

隨著經驗的積累,關於黑洞的理論變得成熟起來,人們從徹底拒絕這個怪物到漸漸相信它,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已普遍接受黑洞的概念,黑洞的奧秘被逐漸研究出來。

嚴格而言,黑洞並不是通常意義下的「星」, 而只是空間的一個區域。這是與我們日常宇宙空間互不連通的區域,黑洞視界將這兩個區域隔絕開,在視界以外,可以由光信號在任意距離上相互聯系,這就是我們所居住的正常宇宙;而在視界以內,光線並不能自由地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而是都朝向中心集聚,事件之間的聯系受到嚴格限制,這就是黑洞。

在黑洞的內部,物體向黑洞墜落的過程中,潮汐力越來越大,在中心區域,引力和起潮力都是無限大。因此,在黑洞中心,除了質量、電荷和角動量以外,物質其他特性全部喪失,原子、分子等等都將不復存在!在這種情形下,無法談論黑洞的哪一部分物質,黑洞是一個統一體!

在黑洞中心,全部物質被極為緊密地擠壓成為一個體積無限趨近於零的幾何點,任何強大的力量都不可能把它們分開,這就是所謂的「奇點」狀態。廣義相對論無法對此進行考察,而必須代之以新的正確理論——量子理論。諷刺的是,廣義相對論給我們導出了一個黑洞,卻在黑洞的奇點之處失效,量子理論取而代之,而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卻根本互不相容!(大科技·科學之迷 甘信風)

❹ 高分!物理自然專家來回答宇宙和地球問題

地球本身有相當大的質量,所以也會對地球周圍的任何物體表現出引力。拿一個杯子舉例,地球隨時對杯子表現出引力,杯子也對地球表現出引力。地球的質量太大了,對杯子的引力也就非常大,所以,就把杯子吸引過去了,方向,就是向著地球中心的方向,這個力就是地心引力。
重力並不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由於地球本身的自轉,除了兩極以外,地面上其他地點的物體,都隨著地球一起,圍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軸的向心力,這個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對物體的引力來提供,我們可以把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分解為兩個分力,一個分力F1,方向指向地軸,大小等於物體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另一個分力G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圖示)其中F1=mw2r(w為地球自轉角速度,r為物體旋轉半徑),可見F1的大小在兩極為零,隨緯度減少而增加,在赤道地區為最大F1max。因物體的向心力是很小的,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認為物體的重力大小就是萬有引力的大小,即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略去地球轉動的效果。
這與紅移有關,通常引力紅移都比較小,只有在中子星或者黑洞周圍這一效應才會比較大。對於遙遠的星系來說,宇宙學紅移是很容易區別的,但是在星系隨著空間膨脹遠離我們的時候,由於其自身的運動,在宇宙學紅移中也會參雜進多普勒紅移。
一般說來,為了從其他紅移中區別引力紅移,你可以將這個天體的大小與這個天體質量相同的黑洞的大小進行比較。類似星雲和星系這樣的天體,它們的半徑是相同質量黑洞半徑的千億倍,因此其紅移的量級也大約是靜止頻率的千億分之一。對於普通的恆星而言,它們的半徑是同質量黑洞半徑的十萬倍左右,這已經接近目前光譜觀測解析度的極限了。中子星和白矮星的半徑大約是同質量黑洞半徑的10和3000倍,其引力紅移的量級可以達到靜止波長的1/10和1/1000。
宇宙學紅移在100個百萬秒差距的尺度上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對於比較近的星系,由於星系本身在星系團中的運動所造成的多普勒紅移和宇宙學紅移的量級差不多,你必須仔細的區別開這兩者。通常星系在星系團中的速度為3000km/s,這大約與在5個百萬秒差距處的星系的退行速度相當。
盡管天文學家知道紅移並非由通過空間的運動所引起。一個星系的距離等於它的紅移『速度』除以一個叫做哈勃常數,它的數值大約是60公里每秒每百萬秒差距,這意味著星系和我們之間距離的每一個百萬秒差距將引起60公里每秒的紅移速度。
累死我了,我也只能這么說,聽不懂就算了,這個問題太有難度了!

樓上的回答沒錯,It『s great,I think!

❺ 1905年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

1、俄國年革命

俄國1905年革命(亦被稱為1905年失敗起義)是指於1905至1907年間,發生於當時的俄羅斯帝國境內,一連串范圍廣泛,以反政府為目的,

又或沒有目標的社會動亂事件,諸如恐怖攻擊、罷工、農民抗爭、暴動等,導致尼古拉二世政府於1906年制定等同於憲法的基本法、成立國家杜馬立法議會與施行多黨制。

2、美國拉斯維加斯市建立。

拉斯維加斯市(Las Vegas) 是美國內華達州的最大城市,地處內華達州西部旅遊城,位於內華達州東南角,西南距洛杉磯466公里。

成立於1905年5月15日,以賭博業為中心的龐大的旅遊、購物、度假產業而著名,是世界知名的度假聖地之一,擁有「世界娛樂之都」和「結婚之都」的美稱。市區人口55.25萬(2006年),大都會人口177.75萬。

從一個巨型游樂場到一個真正有血有肉、活色生香的城市,拉斯維加斯在10年間脫胎換骨,從一百年前的小村莊變成一個巨型旅遊城市。2014年,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最多新婚夫婦選擇的蜜月旅行目的地。

3、1905年10月2日 我國第一條自建鐵路——京張鐵路開工。 詹天佑為總工程師

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鐵路,它連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1905年9月開工修建,於1909年建成。

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現稱為京包鐵路,以前的京張段為北京至包頭鐵路線的首段。

4、上海復旦大學創立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的重要成員。

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大學。

5、日本與韓國於漢城簽訂《乙巳條約》

《乙巳條約》(朝鮮語:을사조약)本名《第二次日韓協約》或《韓日協商條約》,又稱日韓保護協約、乙巳勒約、五條約等,是日本帝國與大韓帝國在1905年(按干支紀年為乙巳年)11月17日於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這個條約剝奪了韓國的外交權,日本根據該條約設置韓國統監府以控制韓國,標志著韓國淪為日本的保護國,變成日本事實上的殖民地。《乙巳條約》遭到大部分韓國人的堅決反對,引起了義兵運動等一系列抗爭。關於《乙巳條約》的合法性與有效性也是日本與朝鮮半島長期以來的爭議話題。

❻ 命運石之門:恩仇的布朗運動的摘要

作者: 吉田乿
地域: 日本
狀態: 已完結
題材: 冒險 科幻
分類: 少年漫畫
最新收錄: 第11話

❼ 求生活小常識的問答題300道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4、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5、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6、有時候從保溫瓶中倒出一大杯開水後,瓶塞會跳起來是因為外界的冷空氣乘機鑽入保溫瓶,瓶塞寒上後,冷空氣被封閉在瓶子內並與熱開水發生了熱傳遞,冷空氣溫度升高,氣體受熱膨脹對外做功,就把塞子拋出瓶口,這時只要輕輕塞上瓶塞,然後搖動幾下保溫瓶,使開水蒸發出大量水蒸氣,把冷空氣這不速之客從保溫瓶中趕出去,然後按緊瓶塞後就無後顧之憂了。7、雙層玻璃中間有一個空氣層,而空氣不易傳熱,能起到保溫和隔熱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裝雙層玻璃窗
。8、多油的菜湯由於油層覆蓋在湯面,阻礙了水的蒸發,因而不易冷卻。9、我國南方有一種涼水壺,夏天將開水放入後很快冷卻,且一般略比氣溫低,這是因為這種涼水壺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滲透出來,滲透到容器外壁的水會很快蒸發,而水蒸發時要從容器和它裡面的水裡吸改大量的熱量,因而使水溫很快的降低到和容器外的水溫相同時,水還會滲透,蒸發,還要從水中吸熱,使水溫繼續降低。但因為水溫低於氣溫後,水又會從周圍空氣吸收熱量,使水溫不公降得過低。10、大多數人認為保溫瓶中的水水的傳熱速度是水蒸氣(或空氣)的四倍。保溫瓶中的水不太滿,在水面和軟木塞間有一小段距離。那麼熱量散失的速度就慢得多,其保溫效果會更好。灌滿,以為這樣保溫效果最好,事實並非如此。當水灌滿時100℃的水直接向外傳遞,因為11、平面鏡照出的人是一個反的,可以用報紙上的字在鏡子上照一下試一試,你會發現鏡子里的字是反的。偶鏡把光線反射兩次,所以從兩個相交為90°的平面鏡中看到的是和你一模一樣的人。12、在火車上觀看窗外開闊的原野,從視差的分析,遠處的物體相對觀察者移動緩慢,近處的快,遠處景物朝火車前進的方向旋轉。13、摩托車做飛躍障礙物的表演時為了減少向前翻車的危險,應該後輪先著地14、太陽系九大行星從里到外的順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15、對於戰略武器限制條約的檢查,困難之一是對地下原子彈試驗和自然地震不易區分,這是不對的。世界上有兩種波——橫波和縱波,當岩體突然斷裂產生切變時發生地震。斷裂減輕了切變,同時岩礦體發生短暫的顫動,顫動時發出波。一次地震能發出所有類型的波。另一方面,爆炸只發出一種縱波。僅有縱波的「地震」,總是人為的「地震」,這是無法保守的秘密。16、公元1827年,英國科學家布朗發現了布朗運動,成為分子運動......

❽ 什麼是「光速不變原理」,為啥說它顛覆了20世紀的科學界

無論是垂直,相交,斜射,實驗證明光速恆定不變,當人們知道光是有速度,可傳播的之後,便開始孜孜不斷探尋光的本質,不斷推翻前者的發現

❾ 異次元空間

恩,剛才看到一個帖子提到了12宮時候冰河異次元的問題
這里我以各種游戲和漫畫中異次元的定義來類比解答下

所謂異次元空間,就是撒卡/加隆等雙子座通過自己的小宇宙人為開辟的一個次元,或者說是平行空間。
但是這種空間不同於真實存在的次元空間,比如嘆息壁之後的那種次元
也就是說,雙子的異次元空間必須是靠小宇宙維持!一旦小宇宙被人為的打斷或者自己超成了崩潰、消失後,次元消失,其中的人或者物體會返回現實世界。

首先提到一個概念,平行空間
所謂的平行空間就是同一個事務因為不同原因產生了不同結果,因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
這里有2個說法,如果你從未來回到過去,你殺掉了你的父母。會如何
第一個可能:因為你殺了你父母,因此你不會存在,因此你無法回來殺了他們,由於時空悖論,你因為各種意外無法在過去殺死自己父母……你無法改變命運。但是你可以殺死其他人改變未來。這就不是平行空間,你和未來在同一個空間。
第二個可能:你殺了你的父母,回到未來你的父母還是存在,你也沒變,你的世界都沒有變,但是你殺了父母同時產生平行空間,那個空間中你父母死了,在那個空間的未來你也不存在。

這就是平行空間。那麼異次元呢?
它就是類似這種情況,但是又不同。中異次元並沒有消失在這個世界,比如我們說聖世界為S世界,異次元世界為Y世界。了解PS和繪圖的人知道一個層的概念。雙子的異次元就是一個層

在S世界上面建立一個Y世界的平行世界,兩者是重疊的,但是又是分開的,S和Y世界無法相互跳躍(除處女、綿羊座和雙子座等具有空間往返能力之外)

冰河的例子,冰河被異次元丟進Y世界,在裡面作布朗運動或者線性運動永無止境,而S世界中冰河消失。據12宮的情況來看,Y世界應該存在「地形」而且和S世界呼應,就是說冰河在Y世界的12宮作布朗運動或者線性運動票導輪Y世界的天平宮,此時,撒卡念力中斷,Y世界消失,冰河回歸到S世界。

這樣冰河就從Y世界的天平宮落到了S世界的天平宮!
這和12宮有界結無法跳過是沒關系的,界結存在於S世界,Y世界沒有。
至於卡妙如何知道冰河會在天平宮,因為卡妙也有一點精神力,之前我分析卡妙把冰河在異次元消失時候拉到天平宮應該不對,實際是卡妙偵測到冰河在Y世界的位置,因此來到S世界的天平宮(如果冰河飄到其他宮,卡妙就跟去)等冰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