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富仁為什麼覺得魯迅是一個醒著的人,他在內涵什麼
王富仁覺得魯迅是一個醒著的人,是他作為一個學者的身份,從魯迅的所有文章中總結出來的,並不是一定是在內涵什麼。魯迅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棄醫從文,提筆當劍,警醒每一個中國人,咋舊中國的社會現實中,魯迅是一個醒著的人。不僅是王富仁這么認為,所有為中華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人都是這么認為的,可是舊中國是麻木的,他們叫不醒這么多睡著的人。
三、王富仁是結合了當時的現狀才說魯迅是一個醒著的人。王富仁通過魯迅的文字發現,魯迅是有著自己的思想的,沒有被殘余勢力腐蝕掉。不僅如此,魯迅可以通過現象看本質,可以通過寫文章的方式去呼籲人們站起來反抗,但是,整個國家都在沉睡,單憑魯迅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王富仁只是結合了當時的歷史現狀來分析得出的結論說魯迅是一個醒著的人,並沒有去內涵什麼,也沒有去映射什麼。
⑵ 全國各省市高中語文教材匯總
人教版 | 蘇教版 | 語文版 | 粵教版 | 魯教版 | 滬教版 | 鄂教版
⑶ 魯迅一生的作品有哪些
魯迅(1881.9.25—1936.10.19) 生平簡介 主要作品
原名周樟濤,後改名周樹人。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1898年就讀於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81年入人民文學出版社版《魯迅全集》中所收最早的短文《戛劍生雜記》寫於這一年。
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這一時期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文藝書刊。最早的一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1903年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了第一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
1906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志《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志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一集19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1911年寫了第一篇用文言寫的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於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
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不遷往北京,任部員和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員。後任僉事和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公餘校錄古籍,研究佛學和金石拓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抨擊封建禮教的「吃人」罪惡。此後3年間陸續在《新青年》發表小說、新詩、雜文譯文50餘篇,並參與《新青年》編務。1920年8月被聘為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文科講師。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連載。1923年,第一本短篇小說《吶喊》出版。1926年第二本短篇小說《彷徨》出版。這些作品是我國新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力作,對後來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
除了小說,又開始寫了很多具有獨特風格的雜文,以多篇《隨感錄》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發表。最初的雜文集《熱風》出版於1925年。此後機會每年都有雜感集問世。這些雜文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解剖社會和人性深刻遒勁,文風犀利活潑,有極強的戰鬥力和感染力,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特有的樣式。
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未名社,終其一生培養文學青年付出了巨大精力。
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4月因看穿了國民黨反革命的真面目憤而辭職。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從此定居上海,專事寫作。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志,並開始研究馬列主義文藝理論。193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字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在國民黨政府的文化為剿中與「民族主義」等派別開展論戰,也批評了內部的「做」傾思潮,有力的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
1936年因積勞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他留下約一千萬字的文化遺產,許多著作譯成多種文字,充實了世界文學寶庫。他把一生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安葬時,上海民眾代表敬獻一面白地黑字的旗幟覆於棺上,上面寫著「民族魂。」
[著作書目]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1924,新潮社;修訂本,1931,北新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1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散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 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 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編《二心集》時被審查機關刪存之雜文)1934,合眾書店
准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 楊霽雲編,魯迅校頂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閑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來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未編(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閑書屋
魯迅選集(1—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 唐弢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 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 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 唐弢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 吳元坎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10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2卷)1956—1958,中青
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
魯迅黑跡(1—2冊)1958——1959,文物
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
魯迅詩歌注 周振甫注,1962,浙江人民
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社)1972,人民日報社
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
魯迅迭文集 1976,解放軍報社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
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1980,文物
魯迅手稿全集十卷集注釋索引 1980,四川人民
魯迅致許廣平書簡 1980,河北人民
魯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中國礦產志 與顧琅合編,1906,上海普及書局
石喻經 僧伽斯那著,魯迅輯錄,191,金陵刻經處
會嵇郡故書雜集 1915,會嵇周氏版
小說舊聞鈔 編,1926,北京北新;重訂本,1935,上海聯華書局
唐宋傳奇集(上下冊)編,1927—1928,北新
近代木刻選集(1—2冊)編選,1929,朝花社
一?谷虹兒畫選 編選,1929朝花社
畢亞茲萊畫選 編選,1929,朝花社
新俄畫選 編選,1930,光華
梅斐爾的木刻士敏土之圖 編,1931,三閑書屋
高爾基文集 編,1932,光華
肖伯納在上海 編,1933,上海野草書屋
北平箋譜 與鄭振合譯,1933,北平版畫叢刊會
木刻紀程 編選,1934,上海鐵木藝術社
引玉集(蘇聯版畫集)編選,1934,三閑書屋
十竹齋箋譜 與鄭振鐸合編,1934,北平版畫叢刊會
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 編選,1935,良友
凱綏?珂勤惠支版畫選集 編選,1936,文生
海上述林(瞿秋白譯文集)編,1936,上海諸夏杯霜社
古小說鉤沉 輯錄,1939,魯迅全集出版社
嵇康集 編校,1956,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
[翻譯書目]
月界旅行(科幻小說)法國儒勒?凡爾納著,1903,日本東京進化社
地底旅行(科幻小說)法國儒勒?凡爾納著,南京啟新書局
域外小說集(上下冊)與周作人合譯,1909(自刊)
愛羅先珂童話集 俄國愛羅先珂住,與胡愈之等合譯,1922,商務
工人綏惠略夫(中篇小說)俄國阿爾志跋綏夫著,1922,商務
現代小說譯叢,蘇聯安特萊夫等著,與周作人合譯,1922,商務
一個年輕的夢(劇本)日本武者小路實篤著,1922,商務
現代日本小說集 日本森歐外等著,與周作人合譯,1923,商務
桃色的雲(童話劇)俄國愛羅先珂著,1923,新朝社
苦悶的象徵(論文)日本廚川白村著,1924,未名社
出了象牙之塔(論文)日本廚川白村著
小約翰(童話荷蘭望?藹覃著,1928,未名社
思想?山水?人物(隨筆)日本鶴見輔著,1928,上海北新
壁下譯叢(論文)俄國開培爾等著,1929,上海北新
近代美術史潮論(論文)日本板坦鷹穗著,1929,上海北新
現代新興文學的諸問題(論文)日本片上伸著,1929,大江書鋪
藝術論 蘇聯盧那察爾斯基著,1929,大江書鋪
文藝與批評 蘇聯盧那察爾司基著,1929,水沫書店
文藝政策(蘇聯文件匯編)日本藏原惟人等輯譯,1930,水沫書店
藝術論 蘇聯普列漢諾夫著,1930,光華
毀滅(長篇小說)蘇聯法捷耶夫著,1931,大江書鋪
豎琴(短篇小說集)蘇聯扎彌亞丁等著,與柔石等合譯,1933,良友
十月(長篇小說)蘇聯雅柯夫列夫著,1933,神州
一天的工作(短篇小說集)蘇聯綏拉菲摩維支等著,1933,良友
表(中篇小說)蘇聯班台萊耶夫著,1935,生活
俄羅斯的童話 蘇聯高爾基著,1935,文生
死靈魂(第1部,長篇小說)俄國果戈里著,1935,文生
壞孩子和別的奇聞(短篇小說集)俄國契訶夫著,1936,聯華書局
蘇聯作家二十人集(《豎琴》與《一天的工作》二書合集)1936,良友
鼻子(短篇小說俄國果戈里著,1942,桂林文化合作事物所
惡魔(短篇小說)蘇聯高耳基著,1942,桂林文代會作事務所
魯迅譯文集(1—10卷)1958,人文
[研究資料書目]
關於魯迅及其著作(許壽裳編)1926,開明
魯迅在廣東(鍾敬文編)1927,北新
魯迅論(李何林編)1930,北新
魯迅批判(李長之)1936,北新
魯迅紀念集(1—5輯,魯迅紀念匯編)1936,北新
魯迅研究(夏征農編)1937,生活
魯迅先生紀念集(魯迅紀念委員會編)1937,文生
漫畫阿Q正傳(豐子愷)1937,開明
魯迅新論(王明等)1938,新文出版社
思想家的魯迅(魯座)1938,上海譯報圖書部
魯迅的創作方法及其他(景宋、巴人等)1959,重慶讀書出版社
回憶錄迅及其他(郁達夫等)宇宙風社
回憶魯迅先生(蕭紅)1940,重慶婦女生活社;1949,三聯
論魯迅(茅盾、適宜編)1940,重慶生活
魯迅論及其他(馮雪峰)1940,充實社
論魯迅雜文(巴人)1940,上海遠東書店
阿Q—魯迅名著評論集(路沙編)1940,重慶新生圖書公司
論《阿Q正傳》(路沙編)1941,桂林草原書店;重版改名為《論阿Q》1949,耕耘出版社
論魯迅的思想(平心)1941,長風書店
魯迅研究叢刊(1、2輯,蕭軍編)1941,延安魯迅文藝出版社
中國人和中國人的鏡子(何干之)1942,桂林民范出版社
魯迅的書(歐陽凡海)1942,桂林文獻出版社
中國作家與魯迅(茅盾、景宋等)192,廣西學習出版社
魯迅正傳(鄭學稼)1942,重慶勝利出版社
民元前的魯迅先生(王冶秋)1943,重慶娥眉出版社;書名改為《辛亥革命前的魯迅先生》,1956,上海新文藝
魯迅傳(日本小田岳夫,單外文譯本)1943,長春藝文書房;任鶴鯉譯本,1945,上海星洲出版社;范泉譯本,1946,上海開明
魯迅先生二三事(孫伏園)1944,重慶書屋;1980,湖南人民
魯迅手冊(鄧珂雲編)196,上海群眾雜志社
魯迅回憶(荊有麟)1947,上雜
魯迅的思想與生活(許壽裳)1947,台北台灣文化協進會
亡友魯迅印象記(許壽裳)1947,上海娥眉出版社;1953,人文
人民文豪魯迅(平心)1947,上海心生閣;1956,新文藝
魯迅傳(王士箐)1948,上海新知書店
魯迅事跡考(林辰)1948,開明;1955,新文藝
魯迅的道路(胡繩)1948,香港生活書店
魯迅的散論(雪葦)1948,大連光華店;1951,華東人民
魯迅思想研究(何干之)1949,哈爾濱東北店
魯迅全集校讀記(孫用)1950,作家書屋
魯迅作品及其他(胡今虛)1950,泥土社
欣慰的紀念(許廣平)1951,人文
魯迅小說講話(許傑)1951,泥土社
魯迅(王士箐)1951,三聯
魯迅—偉大的思想家與偉大的革命家(徐懋庸)1951,中南人民
魯迅與中國文學(王瑤)1952,平民
我所認識的魯迅(許壽裳)1952,人文
會議魯迅(馮雪峰)1952,人文
魯迅的故家(周壽壽)1953,上海出版公司
論魯迅(國外作家評論魯迅)1953,泥土社
魯迅思想的邏輯發展(華崗)1953,新文藝
魯迅作品的分析(1—3卷,朱彤)1953—1954,上海東方書店
向魯迅學習(唐弢)1953,平民
魯迅小說助讀(許欽文)1953,北新
魯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徐中玉)195,上海自由出版社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周遐壽)1954,上海出版公司
關於魯迅的生活(許廣平)1954,人文
魯迅《野草》探索(衛俊秀)1954,泥土社
《野草》探索(馮雪峰)1956,新文藝
魯迅小說論集(李桑牧)1956,長江
跟青年談魯迅(馮文炳)1956,中青
《吶喊》分析(許欽文)1956,中青
魯迅作品論集(陳涌等)1956,中青
憶魯迅(茅盾等)1956,人文
魯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大會,1956,大會編輯出版
回憶魯迅先生(李霽野)1956,新文藝
魯迅先生的幼年時代(許欽文)1956,浙江人民
魯迅傳略(朱正)1956,作家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徵(唐弢)1957,新文藝
魯迅的青年時代(周豈明)1957,中青
魯迅在北京住過的地方(孫世愷)1957,北京
魯迅研究(劉涉溪等)1957,作家
關於魯迅的小說、雜文及其他(徐中玉)1957,新文藝
論阿Q和他的悲劇(王西彥)1957,新文藝
魯迅作品研究(吳奔星等)1957,江蘇人民
魯迅的文藝思想(以群)1957,新文藝
《故事新編》的思想意義和藝術風格(《文藝月報》編)1957,新文藝
魯迅在文學戰線上(唐弢)1957,中青
魯迅講學在西安(單演義)1957,長江
魯迅研究概述(邵伯周)1957,湖北人民
魯迅的小說(巴人)1957,新文藝
魯迅研究札記(胡冰)1958,新文藝
回憶偉大的魯迅(沈尹默等)1958,新文藝
魯迅創作的藝術技巧(朱彤)1958,新文藝
魯迅親友談魯迅(張能耿)1958,浙江東海文藝
魯迅—他的生平和創作(王士箐)1958,中青;增訂本改名為《魯迅傳》,1959
《彷徨》分析(許欽文)1958,中青
和魯迅相處的日子(川島)1958,人文,1979,四川人民
魯迅研究資料編目(沈鵬年)1958,上海文藝
回憶魯迅房族和社會環境35年間的演變(觀魚)1959,人文
魯迅作品講話(何家槐)1959,長江
心靈的歷程(李桑牧)1959,長江
魯迅回憶錄(許廣平)1961,作家
論阿Q的典型問題(1922—1961),1961,華東師大中文系資料室編印
魯迅詩歌注(周振甫)1962,浙江人民
仰止集(林如稷)1962,四川人民
我論魯迅(蘇雪林)1967,文星
關於魯迅(梁實秋)1970,台北愛國眉出版社
魯迅《野草》注釋(李何林)1976,陝西人民
回憶魯迅(周建人)1976,上海人民
魯迅研究參考資料 1977,上海師大
魯迅回憶錄(第1、2集,宋慶齡等)1978—1979,上海文藝
魯迅與女師大學生運動(陳淑渝)1978,北京人民
魯迅早期五篇論文注釋(王士箐)1978,天津人民
魯迅前期思想發展史略(林非)1978,上海文藝
論魯迅的小說創作(吳中傑、高雲)1978,上海文藝
魯迅年譜(王觀泉)1979,黑龍江人民
魯迅年譜 1979,安徽人民
魯迅年譜(上下卷,鮑昌、邱文治)1979—1980,天津人民
魯迅小說論稿(林非)1979,天津人民
我心中的魯迅(周建人、茅盾等)1979,湖南人民
魯迅研究資料索引(上下冊,北京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院合編)1980—1982,人文
魯迅回憶錄正誤(朱正)1979,湖南人民;修訂本,1986,人文
讀魯迅書信札記(馬蹄疾)1980,湖南人民
魯迅書簡追憶(黃源)1980,浙江人民
魯迅文學道路(馮雪峰)1980,湖南人民
《魯迅日記》札記(包子衍)1980,湖南人民
魯迅演講資料鉤沉(朱金順輯錄)1980,湖南人民
魯迅的印象(日本增田涉著,鍾敬文譯)1980,湖南人民
第一塊基石(王西彥)1980,上海文藝
魯迅筆名索解(李允經)1980,四川人民
《吶喊》《彷徨》的思想藝術(李希凡)1981,上海文藝
地獄邊沿的小花—魯迅散文詩初探(閔抗聲)1981,陝西人民
魯迅評傳(曾慶瑞)1981,四川人民
魯迅創作道路初探(王士箐)1981,社科
魯迅美學思想論稿(劉再復)1981,社科
《野草》銓釋(許傑)1981,百花
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蕭軍)1981,黑龍江人民
魯迅哲學思想研究(張琢)1981,湖北人民
魯迅手稿管窺(朱正)1981,湖南人民
魯迅思想探索(齊一)1981,上海人民
魯迅舊詩集解(張恩和)1981,天津人民
魯迅在世界文學上的地位(戈寶權)1981,陝西人民
魯迅誕辰百年紀念集(魯博研究室編)1981,湖南人民
魯迅思想研究(馬良春)1981,社科
憶念魯迅先生(黃源)1981,人文
魯迅傳(林志浩)1981,北京
魯迅小說論稿(陳鳴樹)1981,上海文藝
魯迅著譯系年目錄(上海魯迅紀念館編)1981,上海文藝
紀念魯迅誕生一百周年論文集(復旦大學魯迅研究室編)1981,復旦出版社
《阿Q正傳》在國外(戈寶權)1981,人文
編輯生涯憶魯迅(趙家壁)1981,人文
魯迅年譜(第1卷,魯博研究室編)1981,人文
魯迅誕辰百年紀念集 1981,湖南人民
國外魯迅研究論集(1960—1980,樂黛雲編)1981,北大出版社
魯迅研究百題 1981,湖南人民
紀念魯迅誕生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1981,湖南人民
魯迅傳(林非、劉再復)1981,社科
魯迅與北京風土(鄧雲鄉)1982,文史資料出版社
北京大學紀念魯迅百年誕辰論文集(王瑤等)1982,北大
魯迅評傳(彭定安)1982,湖南人民
魯迅「國民性思想」討論集(鮑晶編)1982,天津人民
周作人回憶錄 1982,湖南人民
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選(上下冊,李宗英、、張夢陽編)1982,社科
論阿Q精神勝利法的哲理和心理內涵(呂俊華)1982,陝西人民
《野草》研究(孫玉石)1982,社科
《兩地書》研究《王得後》1982,天津人民
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王富仁)1983,陝西人民
魯迅思想與雜文藝術(邵伯周)1983,陝西人民
魯迅年譜(1—4冊,李何林主編)1984,人文
魯迅故家的敗落(周建人口述,周嘩編寫)1984,湖南人民
魯迅先生與未名社(李霽野)1984,人文
魯迅論(陳涌)1984,人文
魯迅綜論(楊義)1984,陝西人民
論《故事新編》的思想藝術及歷史意義(林非)1984,天津人民
魯迅的美學思想(唐弢)1984,人文
魯迅作品論集(王瑤)1984,人文
魯迅與日本文學(劉柏青)1985,吉林大學出版社
STYLIST—魯迅研究的新課題(李國濤)1986,陝西人民
人間魯迅(第1卷,探索者;林賢治)1986,花城
魯迅文化思想探索(金宏達)1986,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論魯迅精神(正一)1986,新疆人民
魯迅研究(上冊,林志浩)198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吶喊》《彷徨》宗論》(王富仁)1986,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魯迅雜文研究六十年(張夢陽)1986,浙江文藝
魯迅研究新論(廖子東)1987,廣西人民
魯迅研究史(上卷,袁良駿)1986,陝西人民
魯迅述林(林辰)1986,人文
魯迅的論辯藝術(李永壽)1988,陝西人民
心靈的探秘(錢理群)1988,上海文藝
⑷ 王富仁的代表性著作
1. 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2. 先驅者的形象(論文集),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3月版
3. 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吶喊》《彷徨》綜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2000年12月再版
4. 文化與文藝,北嶽文藝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5. 靈魂的掙扎(論文集),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6月版
6. 歷史的沉思(論文集),陝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7. 現代作家新論(論文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
8. 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9. 突破盲點:世紀末社會思潮與魯迅(王富仁、趙卓合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0. 中國文化的守夜人―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11. 《雷雨》導讀,中華書局,2002年2月版
12. 中國的文藝復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3. 古老的回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4. 中國現代文化指掌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5. 語文教學與文學,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6. 王富仁自選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7. 王富仁序跋集(上、中、下),汕頭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版
18. ?魯迅縱橫觀(譯著),原著者(俄)B·謝曼諾夫,王富仁、吳三元合譯,浙江文藝出版社,1988年5月
19. 魯迅論集(韓文版),金賢貞譯,韓國釜山世宗出版社,1997年8月20. 蟬聲集(散文集),北嶽文藝出版社,1996年
21. 蟬聲與牛聲(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22. 說說我自己(學術隨筆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23. 囈語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4月 1. 中國現代歷史小說大系(編著、與韓國柳鳳九合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中國現代小說短篇小說精選,西北大學1999年版
3. 中國現代美文鑒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 聞一多名作欣賞,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5. 中國現代小說卷,王富仁、孫曉婭選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
6. 中國現代散文卷,王富仁、梁鴻選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
7. 端木蕻良小說,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8. 魯迅小說選讀,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3月版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任主編之一)
9. 語文(七年級上冊), 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0. 語文讀本(七年級上冊),同上
11. 語文教師用書(七年級上冊),同上
12. 語文(八年級上冊),同上
13. 語文讀本(八年級上冊),同上
14. 語文讀本(八年級上冊),同上
15. 語文教師用書(八年級上冊),同上 16. 《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吶喊》《彷徨》綜論》1986年獲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獎三等獎。
17. 《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1990年獲中國比較文學學會頒發的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一等獎。
18. 《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1998年獲北京師范大學首屆科學研究獎一等獎。
19. 《聞一多詩論》1996年獲中國聞一多研究學會頒發的聞一多研究三等獎。
20. 《悲劇意識與悲劇精神》2002年12月獲北京市第7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1. 《中國現代主義文學論》2002年10月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首屆王瑤學術獎優秀論文二等獎。
22. 《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2002年5月獲北京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3. 《悲劇意識與悲劇精神》2002年9月入選《江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精選》,並榮獲一等獎。
24. 《西方話語與中國現當代文化》2005年4月獲中共廣東省宣傳部優秀論文獎,2005年3月獲汕頭大學2004年度科研成果獎。 2003年受聘汕頭大學終身教授以來,提出了「新國學」的現代學術理念,引起了國際、國內的強烈反響。擔任汕頭大學新國學研究中心主任,負責編輯《新國學研究》輯刊,已經出版、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如下:
1. 新國學研究(1—4),汕頭大學新國學研究中心主編,已出版4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2006年版
2. 把汕頭大學建設成「新國學」的研究基地,《汕頭大學》(校報)2003年9月15日
3. 舜與中國文化,《雲夢學刊》2004年 第1期,王田葵、何紅斌著《〈舜文化傳統與現代精神〉序》,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5月版
4. 新國學論綱 ,《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1-3期連載《新國學研究》第1期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5月版,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文化研究》2005年第11期轉載
5. 老子哲學的邏輯構成,《新國學研究》第2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6. 孔子社會學說的邏輯構成(上),《文史哲》2006年第2期,《新國學研究》第3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4月版
7. 孔子社會學說的邏輯構成(下) ,《文史哲》2006年第3期
8. 孟子國家學說的邏輯構成:從孔子到孟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5-8期,《新國學研究》第4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年7 月
9. 關於「新國學」 ,《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香港號),2006年2月版
10. 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同時堅持三個主體性,《語文學習》2003年第1期
11. 中國現代詩歌的發展(上),《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12. 中國現代詩歌的發展(下) ,《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13. 中國人與猶太人,《東方文化》2003年第1期
14. 自然·社會·教育·人――魯迅回憶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賞析,《語文學習》2003年第2期
15. 觸摸語言――徐志摩《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賞析,《語文學習》2003年第3期
16. 推薦馮至《山村的墓碣》,《語文建設》2003年第4期
17. 三十年代左翼文學·東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一),《文藝爭鳴》2003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5期轉載
18. 三十年代左翼文學·東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二),《文藝爭鳴》2003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5期 轉載
19. 三十年代左翼文學·東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三), 《文藝爭鳴》2003年第3期
20. 三十年代左翼文學·東北作家群·端木蕻良(四), 《文藝爭鳴》2003年第4期
21. 怎樣感受人?怎樣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語文學習》2003年第5期
22. 文事滄桑話端木――端木蕻良小說論(一)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3期
23. 粱實秋《雅舍》賞析,《現代散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年6月版
24. 中國現代詩歌的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4期摘編
25. 如何看待新詩的成就? ,《新華文摘》2003年第8期論點摘編
26. 當代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黃河》2003年第5期
27. 文事滄桑話端木――端木蕻良小說論(下),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4期
28. 「西方話語」與中國現當代文化, 《文學評論》 2004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第2期轉載,收入《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29. 文化的光芒與陰影—何希凡《在文化的光芒與陰影下》序, 《魯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期
30. 傳播學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讀書》200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7期轉載
31. 由法布爾的《昆蟲記》引發的,收入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中心合編,《2002年魯迅研一些思考究年鑒》,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8
32. 論當代文化界的社會結構,收入陳學超主編《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文學》,香港教育學院2004年
33. 平民文化與中國文化特質, 《文藝爭鳴》2005年第1期
34. 最是魯迅應該讀――關於中學版魯迅作品教學的幾點思考,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小說選讀》,2005年3月
35.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與中國現代文學教育,《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勵耘學刊》2005年第1輯
36. 魯迅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中學語文教學》2005年第1期作用
37. 我們為什麼需要兒童文學?, 《中國教育報》2003年5月26日
38. 學術斷想, 《東方論壇》2005年第2期
39. 戰爭記憶與戰爭文學, 《河北學刊》2005年第5期
40. 現實空間·想像空間·夢幻空間, 《汕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6期
41. 為新詩辯護 ,《文學評論》,2006年第1期
42. 「小小說」與「大小說」 ,《小說評論》, 2006年第1期
43. 物質世界·精神世界·話語世界 ,《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44. 我看中國的魯迅研究 ,《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第1輯,《新華文摘》2006年第7期全文轉載
45. 延安文學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 ,《學術月刊》2006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46. 今天研究左翼文學的意義:「中國左翼文學國際研討會」閉幕詞,《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06年第2期
47. 國家主義與無政府主義――孟慶澍《無政府主義與五四新文化》代序, 《無政府主義與五四新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版
48. 廈門時期的魯迅――穿越學院文化,《廈門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49. 讀什麼?怎麼讀?,《名作欣賞》(初中版)2006年第8期
50. 莫用學生的主觀性取代教師的主體性,《中國教育報》2006年7月30日
51. 有關左翼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東岳論叢》2006年第5期
⑸ 中國文學為何缺乏悲劇意識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悲劇意識
--------------------------------------------------------------------------------
【作者】楊經建 彭在欽
【內容提要】
價值意義的危機始終貫穿著20世紀的中國歷史進程,悲劇意識是現代作家對這種危機的審美轉譯的體現。本文從憂慮感受與悲劇意識、宗教情懷與悲劇意識、精英立場與悲劇意識等三個層面對「五四」以來的文學創作中的悲劇意識予以闡釋,以求對20世紀中國文學進行新的價值認證的嘗試。
憂慮感受與悲劇意識
20世紀中國文化首先面對的是世紀初的轉型時代的嚴重而深刻的危機:儒家思想空置後所導致的道德、信仰層面的意義危機和封建王權崩潰後所造成的社會政治層面的秩序危機。「五四」啟蒙運動提出了「科學」和「民主」兩大主張,啟蒙者們堅信,西方的科學理性應該也可以解決信仰的問題,科學理性可以成為最可靠的人生觀,在中國重建一種包括宇宙、自然、社會和人生在內的新的信仰體系和意義世界。對於轉型時期的中國來說,建立一個符合自由和平等理想的、現代性的正義秩序,西方式的民主理念是唯一的選擇。問題的實質在於,西方式的科學和民主原本只是「工具理性」范疇(科學是一種知識體系或認知方式,民主是一種社會制度實踐形態或政治運作方式),當20世紀初作為宗教替代物的儒家思想崩潰而出現價值理性領域的「真空」之際,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將科學和民主神聖化、宗教化,工具理性層面的東西被無限地提升為價值理性層面,正因為這種提升已越過了科學和民主自身的「合理性」界限(一種「合理性危機」),所以它們無法也不可能解決諸如自由、平等的理想、人類終極關懷意義上的精神信仰等價值理性的危機,反過來以另一種方式加劇了現代中國社會的文化危機和精神危機——在工具理性的邏輯軌跡中總是滑向激進型的意識形態革命和政治革命。隨著世紀末信仰世界的重新真空化、價值秩序規范的再次脫序以及工具理性的前所未有的高揚,「現代性」的危機意識宿命般地困擾著世紀末的中國知識分子,在這個意義上,20世紀末有關「人文精神」的大論戰絕對是歷史的必然。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中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號稱啟蒙運動,但其實際功能卻是合文藝復興、新教改革、啟蒙運動三者為一」,「總而言之,民主與科學既是知識的對象,也是信仰的對象,又是審美的對象,集真善美於一體。」 ① 倘若順著「現代性」這個思路進一步深究,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就會呈現出來:審美的現代性與啟蒙的(就中國的特定語境准確地說是「社會的」)現代性相對立,恰恰形成了現代性的張力。「簡單地說,審美有一種將主體從現代社會工具理性『鐵籠』中解放出來的功能,此乃審美現代性深義所在。……在哈貝馬斯的現代性框架里,審美—表現理性有一種『解構』認知—工具理性和道德—實踐理性的壓力與限制的功能,審美這種特殊的表意實踐可以顛覆日常性的壓力和刻板,舒張人的情感需求,滿足想像力的自由伸展,一句話,在恢復被認知—工具理性和道德—實踐理性的表意實踐所『異化』了的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潛能。」 ② 應該說,這種現代性「對立」貫穿著20世紀中國的始終。概言之,現代危機意識以及種種價值意義上的分裂、對立和悖逆促成了20世紀中國作家普遍的焦慮感和憂患感,這種普遍而又排解不去的焦慮和憂患在文學創作中的藝術化轉換就是悲劇意識。
一代偉人魯迅正是從中國文化由舊蛻新的現代化過程的艱難性,從新文化價值創造者的悲劇處境中顯露出自己的悲劇意識的。在《吶喊·自序》中,魯迅承認自己的「曲筆」是「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而《吶喊》的內在動因卻正在於作者「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情況往往是,希望與絕望、光明與黑暗、生命與死亡以相互對立的方式存在於魯迅小說中,而通過這種相互否定方式引申出類似於「過客」的反抗和「走」的人生原則,實際上成為《吶喊》、《彷徨》的內在精神結構的重要原則之一。嚴格地說這是一種置身於「無物之陣」和歷史的「中間物」的悲愴情狀,它彰顯的正是現代知識者在中國現實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感覺。正因為如此,魯迅才發出「荷戟獨彷徨」的慨嘆。
即便是40年代從國統區奔赴延安的何其芳等一代人,當他們的啟蒙浪漫主義激情被激進的政治革命熱情消磨殆盡,還未來得及轉換身份角色就立即置身於強勢的一元化的意識形態體系和一體化的政治體制中。他們有他們的焦慮:怎樣在將創作主體融入集體主義話語中保持自己的個性本色;他們有他們的憂患:如何在「道」(審美—表現理性)與「勢」(政治—實踐理性)之間堅守內心的獨立。實際上這是被註定是沒有「思考」的「結果」和沒有「結果」的「思考」——一種悲劇性的精神奢望。由此可見,何氏在《憶昔·十一》一詩中「一生難改是書癖,百事無成徒賦詩」的慨嘆已不是偶然個別的情緒,而是何其芳們對其一生痛苦、矛盾心態的蒼涼而悲鬱的感嘆。坦率地說,何其芳們有感情但少激情(悲劇精神的崇高和偉大是在「激情」的激發下體現的,正是在「激情」的支配下,悲劇人物超越了自己和死亡,不再為生存而生存,而是為反抗人類的苦難而存在),有悲劇意識卻缺乏悲劇精神。在這個意義上,新時期以來的所謂「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歸來作家」以至「新寫實小說」創作在悲劇意識的精神品性和文化功能 上基本上延續著何其芳的範式。惟獨「尋根文學」在悲劇意識的精神承傳上(對悲劇激情的擁有上)實現了與魯迅們的歷史銜接。「尋根文學」的潮湧無疑導因於部分知識分子在中國社會的「現代性」轉換和中西方文化對接的歷史語境下所產生的對其民族身份自我認同危機的憂慮,這就使它一開始便彰顯出其文學話語敘事與民族—國家的「現代性」敘事之間一種無法遮蔽的緊張乃至分裂的關系:一方面,它以道德浪漫主義激情和整體象徵的藝術思維方式成就了以「尋根」為命名的文學思潮,另一方面,其文化理念的錯位和民族情結的偏執卻恰恰昭示了一種時代性的精神困惑和文化危機,在這個意義上,它的悲劇意識是顯而易見的。
宗教情懷與悲劇意識
如前所述,意義危機和秩序危機是世紀性的主題話語,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先是憑借「民主與科學」然後應用各種「主義」來化解危機以實現救亡圖存、立國強族的價值設想,並不斷將其一元化、形而上化或神聖化、宗教化,使其成為一種終極性信仰,並被賦予各種各樣理想的、浪漫的烏托邦色彩。質言之,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在應對歷史的「挑戰」時其價值思維方式和思想情感方式上具有某種天然的宗教情懷。問題的另一方面還在於,「藝術在拯救現代人的靈魂上,具有宗教的功能。」 ③ 「不難發現,審美自身的邏輯至少包含了形式和感性這兩個重要層面,我們不妨稱之為『感性顯示』。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韋伯得出了如下結論,藝術在宗教衰落的現代社會中都承擔了一種世俗『救贖』,它使人從理論和實踐的理性主義的壓力和日常生活的千篇一律中解脫出來,就是因為這一『感性形式』的力量。」 ④ 既然藝術在與世俗的形而下世界的分裂、對立以及否定和超越上,在對現代人的靈魂實施「拯救」(如對「意義危機」的拯救)或「救贖」(拯救與救贖其本身就具有甘願「受難」、不惜「獻身」以致「毀滅」的悲劇蘊涵)上,與宗教的精神功能有著本質上的相通,那麼這同時也意味著,那些具有天然宗教情懷的、為藝術而獻身或殉道的中國現代作家必然會程度不同地在創作中體現出宗教式的悲劇意識。眾所周知,「原罪感」和「懺悔意識」是基督教對現實人生的悲劇性體驗和感受。就基督教教義而言,「原罪」和「懺悔」是人之意識的先驗性存在,是基督教精神的生動而確切的體現,而「懺悔」意念在其本質上又發端於「原罪」。但並不意味著它們是宗教徒的專利,或者說,有純粹宗教式的懺悔和具有宗教意味的懺悔(如盧梭式的懺悔)之分。在魯迅那裡,「原罪感」來自他對自我與傳統的關系的自省:既然中國的傳統文明是「吃人」,那麼自我作為無法擺脫傳統的反叛者同時也就成為「吃人」的同謀,這種思維邏輯發端於《狂人日記》又不止於《狂人日記》。「原罪感」的自覺當然是由於「懺悔意識」或自審精神的充沛,它把自我從傳統之外痛苦地納入傳統之內,從而也就將「反傳統」的啟蒙運動納入自身的精神歷程,並使之具有了「贖罪」的意義:傳統的罪惡也就是「我」的罪惡,只有對自我進行無情的審判,只有贖清了傳統的罪惡,才能贖清自我的罪惡。為此,他不得不「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這無疑是具有宗教意味的偉大的犧牲精神和崇高的拯救意識再現。關於曹禺劇作中的宗教悲劇意識,近年來經過評論界研究已成為近似於常識的認識,其實曹禺在《雷雨·序》中已表明:「我用一種悲憫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懇地望著看戲的人們也以一種悲憫的眼睛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正是因為這種基督教式的悲憫精神使得周朴園雖然遭到了作家所安排的多重剖析有嘲諷,卻並沒有被作為「罪人」而放逐出去,而是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悲憫——被送上了持有「罪感」的懺悔之途。
相對而言,當代作家史鐵生、北村更願意藉助整體象徵藝術與上帝「對話」。史鐵生始終關注的是人的存在處境,用他自己的語言概括就是「殘疾與愛情,即原罪與拯救」(《病隙碎筆》),比較起救世,史鐵生更注重的是救心——對個人靈魂和精神殘缺的拯救。從1988年發表的《原罪·宿命》到近期的《務虛筆記》,在深刻的絕望和無法擺脫的「殘缺」中,史鐵生發現生命的偶然和苦難的無常。人的命運被偶然之網所籠罩,人生充滿了虛無和荒謬,必須有東西證明它的意義,史鐵生選擇了寫作,就像魯迅筆下的不知何處是歸宿卻仍然一意向前的「過客」,在虛無的命運中超越了宿命:「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 美麗和悲壯。……從不屈獲得驕傲,從苦難提取幸福,從虛無創造意義。」 ⑤ 至於北村及其《施洗的河》,有研究者將其主題取向概述為「罪與罰」,我以為是精闢得當的——因為它凸現了作品宗教悲劇意識的最大可能性。
相對於基督教的「原罪說」,「苦諦」是佛教人生哲學的核心和佛教整個思想體系的基本出發點。佛教教義認為,人的生存、生命本質即為苦。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而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是一切皆苦的根源,人的整個生命過程都沉浸在苦難之中。不僅如此,佛教還把人生諸苦(一百一十種苦等無量諸苦)加以擴大化、絕對化,以「業報」和「輪回觀」去宣揚人生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皆苦,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即是。在這種狀況下,以有限生命對抗無限之苦是不可能的,只有從根本上解脫生命的世俗欲求甚至生命的存在。也由於如此,佛教斷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實的苦難既然無可逃遁,不妨將人生當作一場夢幻,把世界視為一種夢境。佛教文化中的這種空無觀念和夢幻色彩其特點是否定現實,肯定一種烏托邦境界。就其本質而言,佛教對世界對人生如此這般的哲學認知具有強烈的悲劇意識卻缺乏必要的悲劇精神。盡管這樣,由佛教文化所引發出的悲劇意識對20世紀文學創作的滲透和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被陳獨秀稱為「新文學之始基」的蘇曼殊在其小說和詩作中所體味的愛與死亡則是在世俗故事中企求超脫,即他似乎在尋求超越愛與死的本體真如世界。問題在於,一方面是「芒鞋破缽無人識」(《本事詩十首·之九》)的落寞和「明日飄然又何去」(《題畫》)的茫然,另一方面蘇氏心目中的真如本體卻又實際上只存在於這個世俗的情愛生死之中。正因為這樣,蘇曼殊的小說雖然在人物塑造、情節建構和藝術圓熟上尚欠功底,但他把男女的浪漫情愛和個體孤獨提升為參悟那永恆的真如本體的心態高度,在身世愁家國恨中打破傳統心理的大團圓定式,留下了似乎無可補償無可挽回的殘缺和遺恨,於情調凄涼、滋味苦澀中傳達出近現代人才具有的那種個體主義的人生孤獨感與宇宙蒼茫感。《野草》的創作時期正值魯迅一生中精神最苦悶、內心最黯淡之際。應該說,從「苦」到「空」是《野草》創作思想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但這還不是終點。人必須前行,如何在「苦」中求「空」並由「空」中開出一條新路,這才是魯迅所面臨的精神難題,也是魯迅之所以成為魯迅的緊要之處。《野草》形象地記錄了他在精神世界的諸多悖論和矛盾中掙扎與追求的心路歷程,魯迅因此又超越了佛教式的悲劇意識上升到具有強烈的批判理性和抗爭意識的悲劇精神。「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野草》所展示的正是魯迅從苦到空又由空到有的自我澄明的精神之旅行。」 ⑥
在中國當代作家中於佛情禪意浸潤最深者賈平凹可算得一個,在其小說創作中真正以佛教文化來體悟人生的首推《白夜》,由此也就不難理解作為小說文本的結構性元素和敘事基本線索的「再生人」與「目連戲」這兩個文化象喻的旨意:前者依託的是佛教輪回觀,後者則出於佛教中著名的目連救母故事,作者以這兩種象喻為人生之寓意,一方面以佛眼觀人生,人生無不愚痴可笑,熙熙攘攘之為名利來往;另一方面作家又無可超脫,以佛心體驗人生,人生可嘆可悲,但也不能絕棄。佛心向善的賈平凹恐怕將命定要在調侃人生和悲憫人生的兩極中徘徊。而在被指稱為「先鋒文學」的作家那裡,他們對人類的苦難景觀尤其敏感而沖動,他們試圖將人類的悲劇性進行理性的把握,但人生的悲劇性卻是理性所把握不了的。這就很容易使人對悲劇性進行一種宿命論的把握。余華則索性用「世事如煙」、「難逃劫數」之類的話語來命名小說,將預兆、預感和預敘混融在一起形成了有關「宿命」的讖語,小說文本的展開只是關於這一讖語的證實和應驗。
精英立場與悲劇意識
對於20世紀初出現的社會文化危機,美籍華裔學者林毓生先生提出「借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的思路。而所謂「借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所包含涵義即是:文化改革為其他一切必要改革包括當時急需的社會政治改革的基礎,或者說,意義危機的解決是秩序危機解決的前提。這恰恰是人文知識分子精英階層的基本價值設定。正是從「借思想文化以解決」的思路出發,啟蒙先驅者們不遺餘力地去探索中西民族性的差異,並圍繞「國民性」這一中心話題展開更 為廣泛更為深入的探討,從「人的覺醒」到「人的解放」,開始了中國「立人」這一世紀性命題的歷史進程。問題的實質在於,人文知識分子精英階層在探討「立人」的思想命題時把思維的重心從西方意義上的「主體—客體」關系轉移到「人」與「自身」的關系,即不是通過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和掌握來發展人類的征服自然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是通過自我的理性和反思來達到對自身的理解,從而最終實現自我。五四時期可以說是「人」聲鼎沸,文學更是把人作為人本身這一人本主義命題當作創作的基本原則。然而隨著「巴黎和會」不祥之聲的傳出,民族主義情結高漲,而且它壓倒了一切自由精神價值的生長。事實上,中國社會的興盛與滅亡正是幾代啟蒙思想家的最基本的思想動力和歸宿,無論他們提出什麼樣的思想命題,無論這個命題在邏輯上與這個原動力如何沖突,民族國家意識都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存在,一種絕對的意識形態,加之當時的人文知識分子由於傳統思維模式和情感方式的制約本來就對個人與國家、社會的關系缺乏脈絡清晰的「公」「私」之辨,導致以人的自由意志為指向的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念和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價值觀念在無限的困惑中整整糾鬥了一個世紀。諸如個體意識與民族主義、個人的自由與階級的解放、個人進取與群體利益等都是這兩種價值觀念沖突糾斗的衍生課題,問題更在於,兩種價值觀念的沖突糾斗毫無例外都以前者的消失泯滅為歸結,以至於「個人主義」成為某種「原罪」指稱。質言之,持守精英立場的人文知識分子經歷了從「人荒」的開辟到「人國」的構想至「人文」的淪落,從精英化—大眾化—革命化—世俗化或從人本—民本—權本—物本的歷史過程,而持有明顯的精英化立場的現代作家則對這些「過程化」的歷史在文學創作中予以悲劇性的轉譯。
五四高潮過後魯迅的小說中曾出現了諸如呂韋甫、魏連殳、子君等人物形象,其深刻的主題意圖固然在於作者揭示了「人」之覺醒者在思想感情上走「回頭路」的心理惰性,但我更願意將之視為一種文化精英意識的嚴重受挫感和沉重失落感,這種受挫感和失落感根源於文化精英們對「立人」命題的「個人化的精神承諾」和啟蒙理性主義對民族國家的類似於法國革命式的「解放的承諾」之間的緊張狀態。實際上,在一個缺少法治理念的社會,在一個缺乏宗教精神、個人意識極度脆弱的社會文化語境中,有「權本」但難有「人本」,有「群膽」但難有「孤膽」,所以文化精英們總是以越位的觀念和觀念的越位履行著自己精神承諾,並沒有充分意識到自我精神事業的「脆弱」和「無力」。呂韋甫們「和先前太不相同,」「敷敷衍衍,模模糊糊」,一切不過是在敷衍自我、模糊人生、消解意義。忍受不了孤獨就承受不起精神的諾言,這是20世紀文化思想史的一個共相。
當「救亡」主題超越「啟蒙」話語,「立人」命題的弱化乃至過程性失落及其以作家為代表的人文知識分子精英階層自我角色定位的逐漸模糊,使得同時期的文學創作體現著由精英化個體的「存在迷失」引申出「人」的「分裂」的主題框架。魯迅的《一件小事》昭示了作者從同情、呼喚民眾到歌贊人力車夫的主題轉換的感情傾向;郁達夫與陳二妹(《春風沉醉的晚上》)不但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同聲相契,而且流露著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觸;時至30年代冰心的《分》、蹇先艾的《趕馱馬的老人》都不同程度地表達了這種情感。至於趕赴解放區的艾青、何其芳、丁玲們的與「勢」俱進的「大眾化」創作勢頭更是有目共睹,個體本位主義被迅速地置換為民眾崇拜傾向。「大眾化」的藝術實踐所訴諸的無非是,在「民本」意義上,人文知識分子自然容易打通「大眾」的關節而走向「革命化」敘事的政治理想王國,不過,它是以審美「理想主義」的方式和個體性失落的悲劇性形態而存在的。
「革命化」的歷史敘事取代「精英化」的個體訴求是以人文知識分子精英階層賴以存在的價值前提——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自覺的理性批判精神的散失為指向的。在「一統化」的文化語境中,以「學統」、「道統」迎合「政統」是歷史的必然要求。人文精神與意識形態的同構化,人文精英與政治精英的認同化,也就成為必然。正是在這種時代情狀下,艾青再次舍棄了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詩歌話語系統,在「歷史的必然要求」下寫了敘事詩《藏槍記》,從而使真誠而莊重的詩人以喜劇性角色進行悲劇性實踐,然而內心的沖動和靈魂的吶喊又促使他創作了《礁石》這樣的寓獨立的人格和抗爭意識於象徵中的具有明顯的精英化訴求的哲理詩。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一些作家為代表的人文知識分子精英階層有如詩人曾卓後來在《懸崖邊的樹》中所描述的:「它那彎曲的身軀/留下了風的形象/它似乎即將跌進谷里/卻又像是要展翅飛翔」。 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的人文知識分子精英階層在「新啟蒙主義」的鼓舞下也曾有過輝煌的一瞬(當時的文學被人們普遍地視為「顯學」),那麼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討論則是精英主義在庄嚴的抵抗下孤寂而悲壯地突圍。如果說,80年代精英階層更多是困惑於文化認同危機中(傳統的文化價值由於在回應西方現代性擴張時的失敗難以再受到人文知識分子的普遍認同,而中西文化的內質的差異又使得西方化並不能解決人文知識分子精英階層的深層文化認同問題),那麼,90年代精英階層卻陷入文化認同危機和信仰危機(人類的終極關懷和形而上的意義訴求的日益淡薄)的所謂雙重危機中。如果說,80年代精英化創作開始遭遇了體制外的大眾文化及其通俗文學的抗衡,那麼90年代的精英化創作卻遭受到體制性的世俗化精神和科學實用理性主義的合圍(文學創作也由「顯學」變為「微學」,精英化創作甚至被視為世紀末「絕唱」)。所謂「詩人之死」(海子、駱一禾、顧城等)現象和「人文精神」大討論及其圍繞這場討論前後的諸如「抵抗投降」之類的創作就是確切的也是極端性、經典性的藝術註解。問題的確是,曾為「現代性」進行啟蒙的如今卻被「現代化」放逐到社會話語體系的邊緣,20世紀具有精英意識的作家似乎從未像世紀末這樣生發出別人難以理解而自己也無法言說的精神鬱悒和心靈滄桑。尼采曾說過,每部真正的悲劇都用一種形而上的慰藉解脫人們。「形而上的慰藉」,這正是上世紀具有精英意識的作家在其創作中所追求的東西。
注釋
①許紀霖:《許紀霖自選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2頁。
②④周憲:《審美現代性的四個層面》,《文學評論》2002年第5期.
③王岳川:《二十世紀西方哲性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頁。
⑤史鐵生:《好運設計》,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137頁。
⑥哈迎飛:《論〈野草〉的佛家色彩》,《文學評論》1999年第2期。
⑹ 您怎樣評價魯迅的文章
1、魯迅的抄文章,社會意義遠遠大於文學意義。
2、魯迅自己也說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忘記,倘若誰以他為是,他會深感悲哀.所以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魯迅的精神,而不是文章本身。
3、魯迅是特定的時期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歷史因素特定的政治條件下的產物。他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方向。這已經足夠了。當然他的文學我是非常崇拜的。他的文筆的犀利,他的文筆的一針見血令人嘆為觀止。
⑺ 星空隧道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星空隧道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專
中華民族屬是一個想像力豐富的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所有優秀民族一樣,中國古代的神話也相當發達:從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追日、倉頡造字……這樣的上古神話,到牛郎織女、孟姜女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白水素女……這樣的民間故事,再到《西遊記》、《封神演義》、《鏡花緣》、《聊齋志異》……這樣的神話小說,都令人浮想聯翩,手不釋卷。
從科學精神和科學意識的角度來看,中國古代人其實也領先於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從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yao這樣的發明,到張衡、祖沖之、畢升、華佗、張仲景……這樣的自然科學家,都是其他民族只能望其項背的。
科學幻想是科學與幻想聯姻產生的寧馨兒,中國古代既不缺科學,也不缺幻想,可以說,中國古代是擁有十分肥沃的科幻土壤的。盡管如此,研究者們普遍認為:在中國神話「這個龐雜的神話體系裡,有『科幻』意味的內容卻只zhan有極少的分量」[1]。王富仁認為:「中國文學的源遠流長,中國……
確認後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