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幻小說的著名獎項
儒勒·凡爾納獎(Prix Julex Verne)
由法國出版社「哈切特文庫」頒發。1927年至1932年獎給最佳科幻小說作者,獲獎者得到五千法郎獎金。1958年起再次恢復,由哈切特和加爾利馬德合辦,至1963年止。
世界幻想獎(World Fantasy Awards)
由一個裁判團協定,在世界幻想作品會議上辦法,每年一次。
阿波羅神獎(Rrix Apollo Awards)
右雅各·薩杜爾在法國於1971年發起,以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它每年一度獎給法國出版的科學小說,由11個非科幻小說作家、評論家、記者和一個科學家組成的裁判組織審定。
約翰·甘寶紀念獎(John W@Campbell Memorial Awards)
每年春天,由一個評論家和作家組成的小型評議會裁定,獎給上一年最佳科幻小說。英國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於1974年憑借《與拉瑪相會》獲此獎。
朝聖者獎(Pilgrim Award)
由科幻小說研究會頒發,獎給智力於增進社會對科學小說理解的個人。世界科幻史上「新浪潮」運動的主要任務,英國科幻大家布賴恩·W·奧爾迪斯曾於1978年獲該獎。
國際幻想獎(The John W@Campbell Awards)
美國科學小說作家協會頒發。由會員提名投票在每年大批作品中選出,分小說獎、中短篇小說獎、大師獎等。其中大師獎是獎給「在一生中對科幻小說有卓越成就」的作家。美國著名科幻作家羅伯特·海因萊恩1974年獲該獎。
雨果獎(The Hugo Awards)
該獎是為了紀念(美國第一本科幻雜志的創辦人)雨果·根斯巴克。它的正確稱呼為「科幻小說成就獎」,習慣上稱為「雨果獎」。它是1953年世界科幻大會(費城)上決定設立的,根據愛好者的投票而授予的美國科幻小說獎。分長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獎、最佳雜志獎等。1953年以來連續評選,現在已經是若干科幻小說獎中最有名的一種。
2015年8月我國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榮獲第73屆世界科幻小說大會雨果獎,中國科普科幻界深受鼓舞。
星雲獎(Nebula Award)
星雲獎獎給美國科幻協會選定的前一年度最佳作品,與雨果獎並列,是現在科幻小說獎中最有權威的獎項。1966年以來連續頒獎。
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成就獎(The Australian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s)
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成就獎常被稱為「狄馬特獎」(The Ditmar Awards),由每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會議頒獎。獎項右與會者選舉產生,獎給當年全國最佳科幻小說、全世界最佳科幻小說、最佳讀者同仁雜志、當代最佳科幻小說作家。
英國科幻協會獎(The British Science Fiction Association Awards)
由英國科幻小說協會頒發,獎給英國最佳科幻小說作家,在復活節其間頒發。先通過選舉產生候獎作品,然後由協會的委員會裁定。
銀河獎
作為中國幻想小說界最高榮譽的銀河獎為中國科幻作家、科幻愛好者、奇幻作家和奇幻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惟一的科幻小說獎。最初設立於1986年《科學文藝》(現在的《科幻世界》)和《智慧樹》兩家科普刊物聯合舉辦。《智慧樹》停刊後,銀河獎改由《科幻世界》獨家舉辦。
2015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與劉慈欣等科普科幻創作者座談。他希望大家認真貫徹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高揚理想和科學旗幟,創作更多受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喜愛的優秀作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科學正能量。李源潮認真聽取大家發言。他說,對美好未來的想像是人類進步的精神動力。科學幻想因其源於現實生活、激發新奇發現、放飛自由想像,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科普科幻創作肩負著展現中國夢的時代責任,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點燃青少年科學夢想,激發全民族實現中國夢的想像力創造力。要堅持科學性、藝術性、思想性相統一,既超人超物超史,又合情合理合法,把科學幻想與人類情思、社會理想融為一體,增強全社會實現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各級科協組織要大力支持科普科幻創作,宣傳表彰先進典型,鼓勵發展影視、互聯網等科普產業,開創中國科普科幻事業新局面。
⑵ 那些科幻小說獲得過諾貝爾獎
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
2003年09月15日13:27 世界新聞報
芒箭
日前,第6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大會揭曉了新一屆「雨果獎」,《原始人類》、《卡蘿琳》等作品在數十部提名小說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這項被稱為科幻小說「諾貝爾獎」的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
最佳長篇小說:羅伯特·J·索耶的《原始人類》
小說的構思來自於一個基本的考古學事實:4萬年前,地球上同時存在著兩個種類的史前人類——克羅馬農人和尼安德特人,現代人類是前者的後裔,後者則在人類進化史中被淘汰。索耶假設,在一個平行宇宙中進化的進程恰好相反,尼安德特人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某一天,尼安德特科學家在一次試驗中意外地打開了兩個世界間的通道,身為尼安德特人的物理學家蓬特·博迪特出現在加拿大薩德伯里鎳礦地下2公里處的微中子實驗室……
同一地球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相遇了,現代人類也由此知道原來地球完全有可能以另一種方式被人類開發:我們人口過剩,尼安德特人卻早在數個世紀之前就找到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方法;我們的環境被破壞殆盡,尼安德特人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我們信仰上帝,這個概念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索耶通過這樣一個充滿了哲學思辨的故事(當然還有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科學家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探討了開發自然與保護自然、宗教與科學、個人自由和社會安全之間的關系,反思著人類文明成長的方式。
作者羅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1960年出生於渥太華,被稱為「加拿大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終端實驗》曾獲得科幻小說的另一個著名獎項星雲獎,但他此前6次參加雨果獎角逐均空手而歸。去年索耶最得意的作品《計算中的上帝》輸給《哈利·波特》,令很多老牌科幻迷憤憤不平。這次索耶終於憑借這部2002年世界最暢銷的科幻小說如願以償。《原始人類》是他雄心勃勃的《尼安德特視差》三部曲(另兩部為《人類》和《混血人》)中的第一部。
最佳長中篇小說:尼爾·蓋曼的《卡蘿琳》
卡蘿琳家裡新買了一棟房子,有21扇窗戶和14扇門。第14扇門是鎖著的,而且外邊應該只有一堵磚牆。但是有一天,卡蘿琳發現了門後的秘密:它通向另一幢看起來和卡蘿琳家一模一樣的房子。初看起來,這房子里的一切非常美妙:食物鮮美可口;箱子里裝滿了玩具;卧室里漂浮著帶翅膀的小天使;童話里的插圖會發光和活動……
但是卡蘿琳很快發現了美妙背後潛伏的邪惡。在那個房子里,有另外一個「爸爸」和另外一個「媽媽」,他們想要把卡蘿琳永遠留下來,把她改造成他們自己的「小姑娘」。在房間的鏡子後邊,卡蘿琳還看到了3個迷失的靈魂,那都是被困在這里的其他孩子。現在,卡蘿琳必須運用她的智慧和房子里的一切工具,挽救這些孩子們和她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評論家認為,這部風格詭異的作品並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的童話,無論是童真未泯的小學生還是歷經滄桑的成年人都能從這個充滿了幻想、冒險和驚悚的故事中得到樂趣。《卡蘿琳》在市場和評論界都獲得了出色的反響。這是繼《哈利·波特》之後又一部能夠同時吸引兒童和成人的奇幻小說摘得雨果獎的桂冠。作者蓋曼說:「我原本打算為我的女兒寫一個5到10頁的小故事,但是故事自己有了生命……孩子們會把它當成一個有趣的冒險,大人看了卻會做惡夢。」
尼爾·蓋曼?Neil Gaiman?是一名移居美國的英國作家。相貌英俊的他從事職業寫作20年,其主要作品屬於「恐怖喜劇」風格。他的前一部奇幻作品《美國諸神》同時獲得了去年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美國諸神》講的是古希臘的宙斯諸神與當今美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電視、網際網路「大戰」的故事。
其它獎項
最佳短中篇小說獎:由邁克爾·斯萬維克的《緩慢人生》獲得。在小說中,一男兩女3個宇航員奉命登上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進行探險。在這個充滿碳氫化合物的星球上展開的故事本身就引人入勝,斯萬維克奇妙的想像力也令小說增色不少。比如他在小說中描繪的利用夢境進行通訊的情節,使讀者大開眼界。斯萬維克與雨果獎也很「有緣」,他的《狗說汪汪》去年奪得最佳短篇小說獎,今年又有4部作品入圍。
最佳短篇小說獎:傑弗里·A·蘭迪斯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專家的身份令他的作品平添了一份「權威」的色彩。1992年,他憑借《太陽漫步》獲得雨果獎,這次他又攜《著陸火星》重來,再獲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這篇小說講述的是利用星際旅行消滅地球上的罪犯的殘酷故事。
最佳短篇影視作品:《吸血鬼殺手巴菲:與亡者對話》,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美國奇幻類電視系列劇。
最佳長篇影視作品:《指環王:雙塔奇謀》,氣勢磅礴的《魔戒》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最佳職業主編:《阿西莫夫科幻小說》主編加德納·多佐伊斯,每年有眾多的獲獎小說出自他的雜志。
最佳職業藝術家:鮑勃·伊格爾頓,世界最優秀的科幻-奇幻藝術家之一。
最佳半專業雜志獎:《軌跡》。盡管是由半職業的科幻愛好者編輯,但該雜志在美國科幻評論界擁有很高的地位。
最佳愛好者雜志獎:《含羞草》。由里奇和尼基·林奇兄弟主編。
雨果獎
雨果獎創立於1953年,與星雲獎並稱為科幻小說兩大最高獎項。它的正式名稱為「科幻小說成就獎」,「雨果」這一名稱是為了紀念《驚異故事》雜志創始人、「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雨果獎分為最佳長篇、長中篇、短中篇和短篇小說等獎項,由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會員從前一年發表的作品中投票產生,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上頒發。雨果獎獎杯的形狀是一枚直立的火箭,底座則年年不同。
與由專業作家投票選出的星雲獎相比,雨果獎更多地反映了科幻愛好者的喜好。但也曾有指責說,雨果獎的評選經常受到一大批崇尚嚴謹科學的「硬科幻迷」左右,文學性、幻想性較濃的作品往往不能得獎,但這一情況目前已有所改觀。雨果獎另一受人詬病之處在於獲獎作品多集中在美、英兩國。由於目前科幻小說創作主流還是英語,雨果獎評選其它語言作品時也以英譯本為准,這個問題看來很難得到解決。
50年來,雨果獎幾乎囊括了所有科幻名家和新銳的經典作品,但是這樣的評選仍舊會帶來不少遺憾。庫爾特·馮尼古特的代表作《五號屠場》和大衛·布林後來拍成電影的《郵差》都曾遺憾地與雨果獎失之交臂,而公認的科幻文學大師雷·布拉德伯里則從未獲得過雨果獎和星雲獎。
⑶ 介紹你最喜歡的獲獎科幻小說~~~
《深淵上的火》長篇,弗諾.文奇 星雲獎
從來沒有看過世界觀如此龐大,在技術細節上仍然可以做到完美,情節做到盡善的科幻小說。它是太空歌劇型科幻的拯救者,融合了初級文明發展、來自超級智慧的宇宙級災難、以及銀河社區、艦隊混戰等諸多看點。看這么一部,頂過去五部。
《狄拉克海上的漣漪》中篇 傑弗里.蘭迪斯 星雲獎
沒有想過一個NASA的科學家寫時間旅行科幻也可以寫的那麼傷感。一個關於時間,生命和歷史的故事。
《三體1,2》長篇系列 劉慈欣
如果你真的是科幻迷,不會問我為什麼最後推薦這兩篇。中國硬科幻教主的作品,想像宏大,描寫嚴謹,涉及社會學、宇航、軍事,並對人類的劣根性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是中國科幻史上最有深度,但同時也看得很爽的長篇系列。
⑷ 世界上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說
日前,第6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大會揭曉了新一屆「雨果獎」,《原始人類》、《卡蘿琳》等作品在數十部提名小說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這項被稱為科幻小說「諾貝爾獎」的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
⑸ 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是什麼
劉慈欣憑借科幻小說《三體》獲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
滿意請採納
⑹ 求推薦中外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
一、劉慈欣。劉慈欣,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山西省作協會員,陽泉市作協副主席,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7部長篇小說,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以及部分評論文章。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11月,出任電影《三體》的監制。2015年8月23日,憑借《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5年10月18日,憑借《三體》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並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雲勛章,該等級勛章只有獲得國際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的作家有資格獲取。同時劉慈欣擔任了由游族網路開發的三體游戲的雲端架構師。 2015年11月入選「中央電視台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人。
二、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了各國讀者的喜愛。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三、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國著名小說家,尤以科幻小說創作聞名於世。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科幻小說。他還是一位社會改革家和預言家,曾是費邊社的重要成員,會晤過羅斯福和斯大林,撰寫了《基普斯》、《托諾-邦蓋》、《波里先生和他的歷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預測》、《世界史綱》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
⑺ 科幻小說排行榜
最新的科幻小說排行榜
《火星人》
《星球大戰》
《銀河帝國的興亡》
《宇宙飛船歷險記》
《月球人》
《末日》
《地心游記》
《太陽系歷經典科幻片排行榜險記》
《海底兩萬里》
《宇宙漂流記》
《海王星上來的人》
《我,機器人》
到這里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95f5d90100qjlh.html 詳細的科幻小說排行榜
⑻ 石家莊初中生探索者杯科幻小說獲獎作品借鑒
方法這個東西太復雜了,我推薦一本最火的給你,吞噬星空,真不錯。
⑼ 科幻小說有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有的話,請舉例!
目前,沒有那部科幻小說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雨果獎是最高獎項。
雨果獎是由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以來,它每年都在世界sf大會上獲獎。它被正式命名為科幻成就獎。它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格恩斯貝克。
為了雨果獎。在科幻界,雨果獎和星雲獎被公認為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兩個世界科幻獎,堪稱諾貝爾科幻藝術獎。雨果獎成立多年來,已發展成為所有科幻和奇幻作品的奇幻文學藝術獎。
2015年8月23日下午1點左右,第六十二屆雨果獎在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正式宣布,中國作家USA. Liu Cixin因其科幻小說《三體》獲得了雨果最佳小說獎,這是亞洲人第一次獲得雨果獎。
⑽ 歷史上,科幻小說家有沒有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如果她算的話
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為當代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1919年出生於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國人。在萊辛5歲時她全家遷往羅得西亞,此後20餘年家境貧困。她15歲(又有說是12—13歲)時因眼疾輟學,在家自修。16歲開始工作,先後當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
記員等等。她青年時期積極投身反對殖民主義的左翼政治運動,曾一度參加共產黨。榮辛曾兩次結婚並離異,共有3個孩子。1949年她攜幼子移居英國當時兩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說草稿。該書不久以《青草在歌唱》(1950)為題出版,使萊辛一舉成名,它以黑人
男僕殺死家境桔據、心態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為題材,側重心理刻畫,表現了非洲殖民地的種族壓迫與種族矛盾。此後萊辛陸續發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即《瑪莎·奎斯特》(1952)、《良緣》(1954)、《風暴的餘波》(1958)、《被陸地圍住的》(1965)以及《四門
之城》(1969)——以誠實細膩的筆觸和頗有印象主義色彩的寫實風格展示了一位在羅得西亞長大的白人青年婦女的人生求索。這期間她還完成了一般被公認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筆記》(1962)。大約從六十年代以來,萊辛對當代心理學及伊斯蘭神秘主義思想的興趣在作品中時有體現
,但她仍然關注重大的社會問題。七十年代中她撰寫了有關個人精神崩潰的《簡述下地獄》(1971)及討論人類文明前途的《倖存著回憶錄》(1974)。《黑暗前的夏天》(1973)講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婦的精神危機。此後她另闢蹊徑,推出一系列總名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檔案》的所
謂「太空小說」;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1980)、《天狼星試驗》(1981)、《八號行星代表的產生》(1982)等,以科幻小說的形式寫出了對人類歷史和命運的思考與憂慮。萊辛是一位多產作家,除了長篇小說以外,還著有詩歌、散文、劇本,
短篇小說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來仍不斷有新作問世。像《簡·薩默斯日記》(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類作品,就題材和風格而言,似是對作者早伍寫實方法的一種回歸。
===========
...
此後她另闢蹊徑,推出一系列總名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檔案》的所
謂「太空小說」;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1980)、《天狼星試驗》(1981)、《八號行星代表的產生》(1982)等,以科幻小說的形式寫出了對人類歷史和命運的思考與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