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說的特點是什麼
價值性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
容量性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說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致地展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可以表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優勢是可以提供整體的、廣闊的社會生活。
情節性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實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環境性
小說的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在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氣候、景物以及場景等等,用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自然環境描寫對表達人物的心情、渲染環境氣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發展性
小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文人的筆記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雛形;唐代傳奇的出現,尤其是三大愛情傳奇,標志著古典小說的正式形成;宋元兩代,隨著商品經濟和市井文化的發展,出現了話本小說,為小說的成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高峰,當時是沒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發於此。
純粹性
純文學中的小說體裁講究純粹性。「謊言去盡之謂純。」(出自墨人鋼《就是》創刊題詞)便是所謂的「純」。也就是說,小說在構思及寫作的過程中能去盡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維護階級權貴謊言、愚民謊言等謊言,使呈現出來的小說成品具備純粹的藝術性。小說的純粹性是閱讀者最重要的審美期待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光是小說,整個文學的純粹性逾來逾成為整個世界對文學審美的一個重要核心。
『貳』 華威先生》這篇小說在選材謀篇、結構布局方面有何特點
《華威先生》這篇小說在選材謀篇方面的特點是:
選取「我」的視角寫「我」的親戚華威(作品中的主人公),所以看起來就像親切地敘述身邊的其人其事。
華威先生這一帶有某些類型化傾向的人物,因其攫取權力的狂熱與無孔不入的流氓氣質而具有了一定超時代的因素,因此至今有人讀來仍然有所感慨(這種效果類似於今天的網路小說用語:「架空」)。
全文筆法類似於美術中的速寫性質,篇幅短小,寥寥幾筆便最大限度地表現人物的性格(這點在作品裡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達到),同時隱含諷刺意味。
《華威先生》這篇小說在結構布局方面的特點是:
作品結構嚴謹,現實主義風格濃厚,通過集中描寫華威先生一天的工作反映他的人物個性。
『叄』 茹志鵑小說選材立意上有什麼特點
不正面描寫生活的巨流大波,而從中截取一片微瀾,一朵浪花,加以精細挖掘和描繪,以反映時代風貌,是茹志鵑小說選材立意上的顯著特點。
這種特點的形成經歷了一個過程。作家早期的作品如《關大媽》,主要是通過正面描寫曲折激烈的斗爭,來表現主人公關大媽作為「游擊隊之母」為革命先後獻出自己的丈夫、兒子、孫子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性格。這個短篇明顯地存在著偏重故事情節的敘述而忽視人物性格刻畫的缺點。這反映出作者對運用典型化的手段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似乎不那麼得心應手。往後她逐漸改變寫法,比較注重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著重通過描寫人與人之間關系和人們精神世界的變化,來反映現實的面貌和時代的變化。
『肆』 小說的特點是什麼
1 視角獨到,以小建大 2 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3 心靈刻畫,入木三分 4 情節安排,匠心獨運 5 環境描寫,烘雲托月 任何一部優秀的小說,總有使人難忘的典型人物。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藝術典型的鏡子,看到、理解許多人的面目。故事情節來源於生活,它是現實生活的提煉,它比現實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終,有起有伏,並有一定發展過程的,因而小說情節的展開,也是有段落,有過程的。這個過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還有序幕和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決定於作者的藝術構思,並不一定按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有時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時也可顛倒或交錯。 小說與作文一樣,也注重描寫和選材。一部好的小說就總能讓人身臨其境,而不像科學報告那樣枯燥。作者總是能以優美的文筆、生動的描寫和不可思議的想像把這個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讀者的腦海里。以上說的是傳統小說的一些特點。
『伍』 小說選材有哪些
一、擷新去陳,根據時代需要選材。
短篇小說的題材是沒有什麼限制的,凡是人類涉足的領域、產生的事件,都可以經過選擇作為作品的題材。但是,從美學價值和社會意義來考慮,我們就必須擷新去陳,盡量選擇我們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所需要的題材來寫。
二、以小見大,根據體裁特點選材。
短篇小說這種體裁的形式特點,要求作者不能象寫長篇小說那樣寫人生的縱剖面,而必須寫人生的橫斷面,就象是橫著鋸斷一棵樹,察看年輪可以知道樹齡一樣,短篇小說雖寫人生中的一角、一段,也就可以窺見整個人生。魯迅、茅盾、巴金等作家為了在短篇小說中反映他們所處的時代,在寫作短篇小說時,都是選取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某一段作為題材的。因此,有經驗的小說家在談創作經驗時就指出,創作短篇小說必須善於"截取"、"選擇"。如王蒙在《談短篇小說的創作技巧》中就說過,短篇小說構思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廣闊的、浩如煙海的生活事件里,選定你要下手的部位。它可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它可能是一個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它可能是一個美好的畫面,它也可能是深深埋在你的心底的一點回憶,一點情緒,一點印象,而且你自己還一時說不清楚。這個過程叫作從大到小,從面到點,你必須選擇這樣一個'小',否則,你就無從構思無從下筆,就會不知道自己寫什麼。"
三、揚長避短,根據自己生活選材。一般來說,作者應該寫自己熟悉的題材,因為這些題材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積累的大量素材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寫起來容易駕馭,而且能寫得生動、深刻。當代小說家中的佼佼者大多是從寫自己生活經歷中的人和事開始走上小說創作道路的。選材是短篇小說寫作中的第一個重要的環節。選材的目的在於從大量的素材中選取可以寫入小說中的題材--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片斷。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具有從紛紜的生活現象中"捕捉"題材的能力。這種"捕捉"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片斷的能力,對於小說創作極為重要。茅盾在他的《短篇小說選集後記》中指出:"在橫的方面,如果對於社會生活的各樣環節茫然無知;在縱的方面如果對於社會生活的發展方向看不清,那麼,你就很少可能在繁復的社會現象中,恰好地選取了最有代表性、即具有深刻的思想的一事一物,作為短篇小說的題材。"所以,短篇小說在選材時,不能只著眼於事件的故事性和吸引力,而要著眼於把生活的側面、片斷放到整個時代的背景上去考察,要把握住社會的"縱"的和"橫"的兩個方面,善於從平凡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捕捉住不平凡的東西,從而由時代和社會的一角反映出時代和社會的全貌,使讀者從生活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看出奔騰澎湃的大海。
『陸』 魯迅小說葯的選材特點。。
魯迅的《葯》內涵豐富,我主要例舉以下幾點:
1,魯迅所尋求的葯,是改造國民性劣根的葯,他認為國家已經病入膏肓,像恐怖的肺結核一樣,生命之血被慢慢咳盡。
2,在《葯》里,葯表面意義是指人血饅頭,更深層的含義就是革命理想以及革命者的鮮血。革命者用理想與生命來救治危亡的祖國,渴望喚醒廣大沉睡中的國民,這是革命者向中國奉獻的一味葯,目的依然是救治中華。
3,在《葯》中,魯迅的思考是深沉的,《葯》的悲劇性讓讀者看到,革命者為喚醒國民而死,但付出流血的代價也沒有達到目標,得到的只是一場空,徒然獻出了生命。但這味葯究竟有無功效,並不能立刻斷定,小說最後夏瑜墳上的鮮花就預示著希望,但希望是什麼,魯迅曾說和希望相近的另一個詞是絕望,但他並不否定希望。
《葯》是一個比喻。救國的重任,在魯迅看來,絕不是小資產階級發動的革命所能勝任的。因為其脫離工農的固有缺陷,使他們在國家政治力量對比中始終軟弱無力。盡管那些內心有著真誠的為救國不惜付出生命的熱情的人,到死也得不到普通群眾的理解,更得不到多數人的支持,最終為國捐軀,身首異處,自己的鮮血卻被沒覺悟的老百姓當作治肺癆的迷信葯物吃掉。
《葯》的明線是描寫群眾愚昧;其暗線歌頌了革命者的獻身。用人血饅頭將明暗兩條線索連結起來,就更加突出了群眾的愚昧,但卻又使獻身的革命者感到了一種難以忍耐的悲哀和孤寂。作者所揭示的不是夏瑜有什麼錯誤和缺點,而是群眾身上的弱點。並且不是一般的揭示,而是把這種弱點和革命、革命者聯結起來,更加深刻地加以揭示。誠然夏瑜是孤寂和悲哀的,但作者並沒有剖析他這孤寂和悲哀的主觀原因,比如「脫離群眾」之類,而是著重在揭示造成這種悲哀和孤寂的客觀原因。就在剖析客觀原因的時候,作者也不是著重在揭示反動統治者的兇殘和狡猾,而是側重描繪群眾的麻木和愚昧。這就是說,革命者的悲哀和孤寂是因為深味了群眾的愚昧和麻木之故。魯迅曾經與友人談及這篇作品,他說:「《葯》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並不知道這犧牲為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⑥我們認為魯迅的這一段話已經清楚地說明他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如果需要我們做出概括的話,《葯》的主題就是:群眾現在還很愚昧,他們對於革命本是迫切需要的,然而他們卻毫不覺悟,甚至敵視革命。要革命,就必須用科學的、民主的思想,把他們從孔孟之道和封建迷信的長期統治下解放出來,否則,革命的成功就沒有希望。
『柒』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選材上有哪些特點該怎樣答這樣的題
語文
(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是語言和文學及文化的簡稱。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捌』 我所見得葉聖陶語言和選材上有什麼特點
葉聖陶「一直留意語言」,他的語言有一種不雕鑿、不做作的樸素美
『玖』 文章選材的特點有哪些
一、點面結合,詳略得當
1、使人物事跡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普遍性,增加文章的容量。
2、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使文章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以小見大
1、突出文章中心,升華主旨。
2、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意味深長。
三、選材的真實性和典型性
1、從傳主豐富的經歷中選取典型事例,突出表現傳主的人生經歷和人格特點。
2、選取傳主的真實生活經歷,真實再現傳主的人生經歷和人格特點。
3、詳略得當,既能還原人物的真實生活,又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四、引用神話傳說或詩句
1、豐富文章的內容,擴大了文章的內涵。
2、增強了文章的神秘感,增添了文采。
3、營造了古樸、悠遠、深邃的意境。
(9)小說閱讀選材和足材的特點擴展閱讀:
文章選材的意義在於:
一、深化寫作意圖。
寫作意圖在最初形成時,由於還沒有付諸表現形式往往比較朦朧作者依據這樣意圖去選材,在明朗寫作具體形式的過程中,也會使寫作意圖逐步得到明確,粗疏之處可以彌補,偏頗之處可以糾正,選材過程就成了深化寫作意圖的過程。
二、充實寫作內容
選材的過程,是賦予文章內容的過程。內容的堅實與否,決定文章的生命力。認真選材就會使文章的內容得到充實。
『拾』 4.舉例說明李碧華小說選材的特點。
她的小說選材冷僻刁鑽,她那支靈異之筆常常跨過陰陽兩界,讓《胭脂扣》中的痴情女鬼如花返回陽世,讓《秦俑》中塵封了兩千年的蒙天放躍出古墓,讓背負著「千古第一淫婦」惡名的宋代潘金蓮九轉輪回為當代的芭蕾新秀單玉蓮(《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李碧華還愛寫前塵往事、奇情畸戀,如梨園傳奇《生死橋》、《霸王別姬》,道出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慨嘆;另外她還喜歡故事新編,像《青蛇》,都能推陳出新,不落他人窠臼。李碧華最擅長的還是寫情,她筆下的情充滿了浪漫、激越、凄艷的色調,譬如《誘僧》中的紅萼公主為心愛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窩而視死如歸;蒙天放對冬兒的愛情三生不渝,千年不變;程蝶衣那種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橋》中三男二女的情慾糾纏,都揭示了人物復雜豐富的心靈世界,表達了作者對情的執著追求,並融入歷史的、社會的、美學的、哲學的意蘊,所以她書中的人物獨具一格,故事別出心裁、瑰奇詭異、雅俗共賞,為她贏得了「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譽。http://ke..com/view/81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