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閱讀 » 中學小說閱讀指導課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中學小說閱讀指導課

發布時間: 2021-03-01 14:53:15

❶ 如何上好中小學閱讀指導課等方面的論文

可見培養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這樣,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詞彙、說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麼,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一、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並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裡?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為了是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二、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1.指導預習,教方法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剛二年級,我就把預習拿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學生預習方法:①讀熟課 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邊讀邊想,讀後能比較准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③要藉助字典 認字,理解詞語.隨著閱讀訓練項目的進行,預習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方向性預習提綱,讓學生有所遵循,使預習由扶向放過渡.學生課前做了充分預習,不僅提高了教效果,為大量閱讀創造了條件,而且學生通過預習,掌握了預習方 法和步驟,提高了自學能力,使閱讀起步訓練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2.上好精讀課,教學法.集中識字後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 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用主要 精力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三、培養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並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 解.四、培養閱讀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於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有位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後,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甲蟲等等,它自己卻不會粘住,是什麼原因?」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教師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因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師接著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學生答:「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由於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朋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總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

❷ 課外閱讀指導課該怎麼上

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1、課外閱讀指導課的課型的具體化。 課外閱讀指導課中的討論型。 課外閱讀指導課中的討論型,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利用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通讀課文後,由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自己提出問題。或由教師在各課中依據大綱的要求,課文的深淺程度,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問題,然後再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分組討論,分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逐題回答討論的問題。若答案有爭議,也可展開全班性討論,最後教師作總結。讀議型的課外閱讀指導課,採取先讀後議,邊讀邊議,讀議結合的指導方法。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可以議生字新詞的理解和運用;可以議重點句,疑難句的意思;可以議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議學習之後的收獲;還可以議朗讀問題…… 點撥型的課外閱讀指導課 教師不提出閱讀的目的要求,也不設計閱讀提綱,更不布置閱讀作業,先放手讓學生自己人閱讀,邊讀邊理解、邊思考,有不懂的地方盡量讓學生質疑問難,無論是字詞或文章內容方面的問題,還是寫作各方面的問題都可提出來。問題提完了,學生之間能幫助解決的問題由學生自己來解答,對比較復雜的問題,教師稍加點撥,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問題重點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答案,整個閱讀過程中可概括為:自讀——質疑問難——教師點撥——重點閱讀——解釋疑難。這種課型,教師要作充分准備,既要深鑽教材,對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作深入理解,又要熟悉學生,充分估計學生在閱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作好指導的准備工作。 導讀型課外閱讀指導課 在進行這種類型的課外閱讀指導時,為了克服放任自流現象,減少學生自讀的盲目性,因此,指導時可根據教材的特點,擬好導讀提綱,一步一步地讓學生按教者的指點自讀。它包括閱讀提綱、閱讀方法、閱讀檢測,在學生自讀之前,先公布導讀提綱,讓學生遵循教師指點的閱讀方法,結合閱讀提示,一步一步自學,自學完課文之後,教師再進行閱讀檢測。 欣賞型課外閱讀指導課。 教師應指導學生把自己學會的生字,學會的詞語,優美的語句一一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為下一次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寫下自己的閱讀心得,簡短評語,或找來相關的分析評議文章引導學生閱讀體會,從而逐漸培養起學生以欣賞的眼光閱讀,以評判的思維體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課外閱讀指導課的課型的內容主題化。 依據學生讀書興趣和讀書內容,課外閱讀指導課內容可分為童話欣賞、古詩詞欣賞、小說人物細談、兒歌背誦、繪本閱讀、散文朗誦等。 3、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方法可行性化。 閱讀指導課要完成三個「教會」。 教會指導選擇書籍。從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看,隨機性比較強,一有機會就見什麼讀什麼。讀什麼樣的書才有益呢?首先是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於學習的讀物,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其次是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 教會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科學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而閱讀方法的確定應根據內容和閱讀需要來確定,什麼樣的文章適合於泛讀,什麼情況下可採用精讀,要一清二楚。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告訴他們,拿到一本書後,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讀著本書?我想從中得到什麼?明確了閱讀目的,才能確定科學的閱讀方法。如果選擇的是知識性讀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採用瀏覽式的泛讀法,讓學生按照「速讀—尋找—摘記」的程序進行,如翻閱報刊可採用讀版面,讀標題,讀導語的方法,快速了解內容,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選擇的是文情並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優美文字,宜採用精讀法,對文中精美的字、詞、句、段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加以吸收。 教會做讀書筆記。在課外閱讀時我們要求學生注重積累。以摘錄句子、片斷,概括主要內容和寫心得體會為主。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錄書名,作者,優秀片斷,好詞佳句等。平時在讀報時發現自己喜愛的文章或資料及時剪下來,分門別類貼在准備好的本子上。 4、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成果展示的多樣化。課外閱讀的成果展示將不拘泥於一種形式,不同年級不同的閱讀程度,選擇不同的展示形式。 有班級閱讀交流會、好書推薦、我最喜歡的人物、我最愛讀的一本書、讀書筆記比賽、讀物插圖和人物圖畫設計比賽等。

❸ 怎樣在中小學閱讀指導課中培養學生好讀書的習慣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情趣,使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由於各學科的學習與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把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列為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可是,當前小學生在閱讀習慣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讀書漫不經心,心猿意馬,不求甚解;在閱讀課文時,不能很好地使用工具書;沒有養成邊閱讀邊想的習慣,讀書效率低;沒有養成「不動筆不讀書」的讀書習慣。如何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閱讀能力,這是當前閱讀教學中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葉聖陶先生在《語文教育書簡》中說:「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老師能引導學生俾善於讀書,則其功至偉。」那麼,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讀書習慣?怎樣進行培養呢?
1 激發讀書興趣,培養讀書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去讀書。而興趣要從小培養,低年教師在培養學生愛看書之前,可以先讓學生愛聽--教師讀給學生聽。教師要善於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徵,懂得孩子喜歡聽什麼、做什麼。然後再選擇適合學生的優秀作品,如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等,讀給他們聽。等他們認識了更多的字,就可自己主動讀這些生動的故事了。這不僅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而且引發了學生多識字的慾望。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讀書熱情更是急劇升溫。
2 營造讀書氛圍,創造良好環境
人們常說有什麼樣的環境,就可能造就什麼樣的人才,因此,學校要努力營造讀書的大環境。我覺召開讀書交流會效果很好,可以促進學生的讀書興趣,為學生創設展示讀書的機會和平台。愛表現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每周能舉辦一次讀書交流活動,讓孩子們把自己讀到的精彩故事講給其他同學聽,與大家交流、共享。使講者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勤奮讀書。聽者也一定會受其感染,而漸漸喜歡閱讀,和別人一決高下,從而達到促進讀書的目的。我在實踐中發現,如果讀課文讓學生「賽讀」的話效果非常好,開始我們班有幾個學生讀書結結巴巴的,最後我讓分組比賽讀,這些學生為了不拖後腿,在小組里刻苦練讀,讀的不好的,其他同學還加以指導。這樣,在練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提高。可見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促進學生讀書的方法和途徑。
3 循循善誘,有目的讀書
書籍浩如煙海,讀書人僅是一葉扁舟,盲目的讀書,會使人迷失方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心情、心境,以及閱讀能力,向學生推薦不同的書目,並指導學生吸收不同書籍的優秀之處。讀富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成語故事、歷史故事或名人傳記時,要讓學生學習書中人物的精神品質,感悟書中的深刻道理;讀優秀文學作品時,要引導學生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背誦優美片段,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讀科普類作品時,要讓學生生活,注意觀察,做到學以致用……此外,還要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字典、詞典是不說話的老師,它們在養成讀書習慣的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以往,學生便會根據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選擇地讀書,並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書中要學到什麼。
4 培養毅力,形成習慣
毅力是讀書習慣「金字塔」形三個層面中的「塔尖」,是最難做到的一層,即要鍛煉學生堅持讀書的毅力。習慣在於堅持。要讓學生持之以恆地讀書,教師要做到:①營造讀書氛圍。大到學校,小到班級,處處要有讀書的氣氛,處處要洋溢著書香。教師更要以身作則,帶頭讀書,對學生言傳身教,潛移默化。②解決書源。除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外,班級也要建立起圖書角,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教師更要培養學生愛書、藏書的習慣,讓學生多逛書店,把零花錢、壓歲錢用在書上,以充斥自己的小書櫃。這會讓學生終身受益,乃至幾輩受益。③制訂讀書方案。教師要引導學生有計劃地讀書,制訂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案,規定要讀的書籍,以及每天固定讀書時間。還可以讓學生讀書監督卡,由父母、老師、同學對其讀書情況進行督查或自查。④體驗成功的喜悅。學校或班級可以定期組織讀書匯報會,讀書筆記展覽等讀書競賽,對在讀書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讀書取得的收獲,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發揮這些同學的榜樣輻射作用,激勵其他學生,從而讓所有同學堅定讀書信念。這樣才會讓學生樂讀書,感受讀書樂,才會真正的養成讀書的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在堅持不懈的反復練習中養成的,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沒有耐心和恆心也是沒有好的效果;良好習慣的培養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斷積累,良好的閱讀習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老師的訓練和指導下,主要靠自己反復練習,才能形成好的閱讀習慣。在這里,還應特別強調我們教師的身教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的榜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總之,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要從小抓起,從培養興趣抓起。要多為學生創設展示的平台和機會,讓學生通過交流,逐步喜歡讀書,持之以恆,漸漸養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❹ 如何上好中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

1.精選閱讀教材是前提.
2.教學生閱讀方法是關鍵.閱讀分為快速閱讀即瀏覽版和精讀權.教學生如何去瀏覽文章及精讀的方法.
3.閱讀後的討論指導很重要.老師針對學生閱讀中的問題適時給予點撥.
4.養成閱讀的習慣是基礎.要求學生堅持閱讀堅持寫閱讀筆記,適當給予表揚和鼓勵
5.教學生如何選擇閱讀書籍.一是推薦好書,好書的特點;二是互相推薦,選書的方法;三是提倡學生交流好書,交流為什麼選這本書.

❺ 中學生應怎樣讀小說——新課程背景下課外閱讀的指導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宗旨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新內課程標准要求加容大閱讀量,並且使閱讀的過程成為一種豐富自我與自我發展的過程。因為閱讀是學生最普通最重要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吸收文化財富、獲得知識、認識生活、提高智能的基本途徑之一。閱讀有很多種,就體裁而言,有詩歌、散文、雜文、小說和戲劇等多種閱讀;就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言,閱讀量最多的要首推小說。為了使被各門功課追得焦頭爛額的學生從閱讀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有必要對中學生的課內外閱讀予以指導。在具體指導時要求學生必須首先做到科學安排時間,分清各學科學習與課內外閱讀的關系,然後再就小說的閱讀予以以下幾方面指導:一、指導學生閱讀小說時要有正確的選擇和目的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對他自己各方面的影響非常大,只有好讀、樂讀才會有收獲,而讀書的目的不僅僅是消遣,更不是為了尋求故事情節和感官的刺激,所以,要選擇得到社會認可的、有價值的優秀作品,以汲取高質量的營養。課程標准在附錄二「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明確提到的名著有十四部,而中國的只有五部,其餘九部都是外國的。

❻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考場課外小說閱讀

怎樣才能做好閱讀理解呢?
第一, 輕松上陣,調整心態。
首先有一個好心態。就當是在欣賞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歌,亦或構思巧妙的小說,邏輯嚴密的說明文等。讓它給你帶來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悅,陶冶你的情操,凈化你的心靈,改善你的思維,然後再想著做題。這時,你就會得心應手、有的放矢了。
當然,現在的閱讀理解題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從文學角度、藝術角度、醫學角度、美學角度等來考查你,學科交叉現象明顯,題型各種各樣而又千變萬化。但不論范圍多麼廣,題形怎樣變化,都跑不出一個字,「理解」。那麼,就用你的頭腦進行分析、歸納、整理,然後再運用你的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吧。

第二,初讀原文,整體把握。
平常閱讀課本,文前有提示,文中有注釋,文後有思考練習題,這些都與我們准確理解課文,提供了很多有效信息。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你可以通過朗讀、默讀等不同形式的讀來完成。也可以反復推敲,亦或遇到疑難,也可以查閱資料或向別人請教而不受時間限制,直到把文章完全吃透為止。而考場上,你卻沒有如此多的手段,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閱讀完文章,並馬上做題。要想理解透,運用好信息,難度可想而知。試卷選文雖不及平時學習的課文提供的信息多,但也提供了許多不可忽視的有用信息。比如做題時可以先看文章的題目,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此時要特別瀏覽一下後面出了哪些問題,從問題的內容里,可以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同時,要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後再整體把握全文,以期對解題做到心中有數。此時,你不妨這樣做:
(一)把握中心
中心思想非常重要,文章不論長短,都有一定創作目的,都有一個中心,這一點不容置疑。又怎樣才能把握中心呢?看題目,往往題目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要注意關鍵段、關鍵句、關鍵詞,在你認為那些點明主旨的地方做上記號。重點詞語特別重要,往往是出題的題眼,也和中心緊密相連。可以這樣說,只要把握了中心,就算成功了一半。因為出題人設計的很多題目,都是圍繞中心展開的,同樣,答題也要緊扣中心來答。
(二)理清思路,掌握文章基本內容
看完一篇文章,我們至少應該知道它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或者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讀到前面的,要想到後面的,知道了起因要想到後果,每走一步都帶著問題。假若換個角度,讓你來寫這篇文章,你會怎樣構思,怎樣謀篇布局,怎樣下筆等。如果你的猜測和作者思路相同或者相吻合,你會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愉悅,從而使你消除了考場上的一切負面心理作用。這樣,既做到了胸有成竹,又把文章行文線索、`思路等一系列問題都裝到了你的腦子里,做到了整體把握。此刻,最起碼你也該掌握了文中的大多數信息,甚至你已經會復述原文了

第三,再讀原文,把握「三個意圖」。
首先,把握好作者的創作意圖。不論何種文體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創作意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必須弄清楚。這一點,如果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初讀階段就應該把握住了。然而,深層次的東西,還需要通過反復推敲方能夠解決。
作者創作,會有創作沖動,不論其靈感的東西也好,還是有目的的專著也好,總歸要告訴別人一些信息。這信息要在文中體現出來,可以通過大篇幅的表述,或者在關鍵地方直接揭示。文中的開頭、結尾,或者中間個別段落、句子、詞語,都是尋找創作意圖的突破口。表現上也多用議論、抒情等手法,可見平時多掌握一些寫作方法,對做閱讀理解題也非常有幫助。
其次,把握好出題人意圖,作為選拔性考試,所選文章畢竟不是單純讓你來欣賞的,它是考查你運用知識的平台,它所承載的信息在於有明顯的目的性。
其實,在初讀、再讀的過程中,已經差不多猜測到了諸多待考查內容。根據平時做題的經驗,在結合重點段落、句子和關鍵詞,題眼已過多的暴露在你的面前。
再次,准確把握閱卷人意圖(心態)。
因為語文閱讀理解題涉及范圍太廣,其中少不了一些主觀題,通常以筆答題的形式出現。平常情況下,閱卷人都喜歡采點給分,這一點非常重要。閱卷人面對那麼多的試題待閱,再加上定時定量,心情一定比較壓抑。並且閱卷時間大都為夏季,心浮氣躁之情不可避免。這時,如果考生的字體工整,分條縷析,答題規范,精當而又不繁瑣,不用說,閱卷人大都會打高分。就算有些稍有不如人意之處,也會得到手下留情的好處。相反,如果字跡模糊,條理不清,頭緒煩亂,且沒有關鍵詞,答不到點子上去。對這樣的試卷,閱卷人肯定會手下無情,其結果可想而知。

第四,仔細審題,認真答卷
可以說,答卷這一步最為重要。不論前面你都做了些什麼,都是為答卷服務的。
(一)審題 閱讀理解題設計的題型雖多種多樣,但無外乎就是客觀與主觀兩方面。審題相對來說就非常重要,你必須仔細審題。
首先來看客觀題,它一般都是由選擇題來體現的。選擇題由題乾和題支組成。題干也就是要求,千萬要弄清讓你干什麼,其中「正確」與「不正確」的要求一定要看清。往往很多同學走出考場,當與別人討論時,才發現審錯題了,而至於痛苦萬分,這種現象恐怕誰都會遇到過。題支就是幾個待選項,一般有四個,其中有一些陷阱,稍不留神,就會陷進去,導致失分。這里你可以用直觀法、排除法,效果相當不錯。其次就是主觀題了,它通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只有題干,關鍵看問了幾問,看從哪些方面出的問題,結合初讀與再讀時的猜測,只要緊扣中心,組織答案肯定不會很難。
再次,要審好一共出了幾道題。有些同學把題目給漏掉了,那些夾在題縫里的,只一句話一個問題,稍不留神就會漏掉。例如:用「~」或「—」劃出中心句等。根據以往的經驗,幾乎每次考試都有學生出現漏題的情況。可見,審題非常重要,特別是不要漏題。
(二)緊扣原文,尋找突破口。
「題從文中出,答從文中來」可以看作是做閱讀理解題的靈魂。問題不會憑空造出來,答題也不能滿天想答案,都必須緊扣原文。
1.緊扣中心 中心是文章的靈魂,出題往往要以中心為基準,答題也要圍繞中心展開。我想,高明的出題人,都會圍繞中心做足文章,有很多題目都可以印證,例如:給該文章加個題目等。
2.看關鍵段、句、詞語,因為這些關鍵段、句、詞語都對揭示中心有幫助。有相當一部分題目,都是靠這些重點地方生發出來的。
3.結合具體語言環境來答題。一個詞語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但放到具體語言環境里就會有不同的意義。同樣一句話,結合具體語言環境來理解,其意思也不一樣。因此,嚴格按照「題從文中出,答從文中來」去做題,其得分率一定會很高,不妨一試。
(三) 答題技巧 :
1.多角度組織答案,要答全面。
對一句話的理解,不要僅限於一點,從多角度去想,列出個一、二、三條來。每條都需短小精悍,語言精煉,語義明確,且直搗要害。千萬不要答非所問,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並且語義不清,模稜兩可,給人以煩亂的感覺。因為閱卷人通常都是以采點給分,答對一點給一點的分,就算答多了但不嚴重影響主旨,也無關要緊。
2.結合原文,進一步充實。
所考查知識點往往為純知識性的,你不能只答知識點,必須結合原文。否則,就像一副骨架立在那裡,讓人看了會毛骨悚然,頓生厭惡情緒。最好的辦法是,以文中的信息、內容為載體,套用上知識性、專業性的語言,答題會有血有肉,完美無缺。
3.語言要精練,表述不要拖泥帶水。
有很多學生答了很多,但答不到點子上去,原因還在於語言表達能力欠佳。有的學生生怕答不全面,說不透徹,把所有的空格都答滿了。還嫌不夠,就又另闢一塊新地,用箭頭所指,再多答上一點。殊不知,你這樣可犯了「使卷面臟亂差」的大忌,千萬要不得。試卷上的空格一定是夠用的,只要你掌握了准確信息,嚴密組織答案,答的不一定太多,但答到點子上就行了。否則,答多了也沒用,反倒是勞而無功。

俗話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平時多讀書,苦練硬功夫。讀的文章不僅篇幅要多,還要求質量高。閱讀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效果會相當不錯。大凡文學上有所成就的人,莫不如此。

要想培養良好的文學素養,要想練就一身好本領,要想學有所長,要想功成名就,平時就必須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此是另一話題,另當別說。

❼ 如何在中小學開展閱讀指導課

開展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塑造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新課標規定了中小學生課外閱讀量,並提出閱讀速度的要求。這對中小學語文教學有著明確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把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營造閱讀氛圍,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是最為重要的。正所謂,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只要找到了可以激發出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從以前的「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狀態,進而對閱讀有了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首先我們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利用一切適當的機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嫦娥奔月》時,抓住孩子的天性好奇的特點,讓孩子們收集如《愚公移山》、《女蝸補天》等許多中國古代有名的神話故事。這樣有目的的進行課外閱讀,既能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質量。
班級讀書會也是小學生在學習夥伴間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導學生用一段課外時間讀一本教師或同學推薦的書,然後用一個集中的時間由同學和教師共同對該讀物自由討論,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學的讀後感等。可以讓閱讀成為游戲一樣的童年生活。此外,還可開展讀書筆記評展、精彩詩篇朗誦會,講故事比賽等主題活動,都是營造閱讀氛圍的好辦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為。
二、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就小學生而言,他們在閱讀中,面對身邊各種各樣的書,常常不知如何取捨,不知讀哪一本好。作為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
首先,我們要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如《神奇的花園》、《小王子》、《幸福的鴨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及《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這些經典兒童文學書籍既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又能促進他們完美地發展,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
其次,可以適當推薦給小學生的一些暢銷的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課外讀物也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寶貴契機和資源。對這種課外閱讀,教師要引導小學生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性格特點,使其能真正產生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興趣。
三、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得法者如魚得水,無法者如瞎子點燈。好的閱讀方法是打開課外閱讀的綠色通道,能使學生讀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方法。中小學生課外閱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加強課內外溝通,拓寬閱讀渠道。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閱讀方法,拓寬閱讀渠道。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經常以課本為出發點,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教學《恐龍的滅絕》前,布置學生翻閱與課文相關,相近的文章、資料等。學生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學習興趣大增,課堂上競相發言,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再讀讀原汁原味的作品或類似的書,使知識縱橫溝通。
(二)重視技能訓練,培養閱讀方法。
曾國藩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閱讀應有多種方法和技巧,要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所讀材料的不同,來選擇恰當的方法。筆者主要教給學生精讀、略讀、瀏覽這三種讀法。精讀法主要是針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提倡集中精力,精細地閱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地理解,記憶內容,想像情境,感受意境美、文辭美,人物美;略讀法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迅速地把握讀物的脈絡和主旨,意在了解大概內容,對於長句要善於抓主幹,遇到難詞、生字,只要不影響對大意的理解,就可以跳過去;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對所讀的書報,不是逐字逐句地讀下去,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等。這樣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當然,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和閱讀能力以後,以上三種讀書方法可交叉進行。
教學生學會摘錄批註。我國教育家徐特立曾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句話中的「動筆墨」,就是圈點批畫記的意思,指出了摘抄記錄的重要性。在課外閱讀中,發現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摘抄可在讀中進行,也可在讀後補記,感想可長可短,語言繁簡皆宜……總之,不必拘泥於形式,不必受制於空間。長期積累,終就「厚積而薄發」,就會合理用於寫作之中,下筆如有神。這樣既有效地提高了閱讀效率,也更好地提高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課外閱讀是中小學生豐富生活經驗,積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養的過程;課外閱讀是我們人類的一個全新的生活領域,更是人類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和趨勢。我們的語文教育要追趕時代,就得超越課堂,帶領學生「躍馬平川」去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

❽ 高中閱讀課應該怎樣指導學生

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評價,是閱讀與鑒賞評價的重點。要重視評價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對藝術形象的感悟和文本價值的獨到理解,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的解讀。要重視評價學生對不同文體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以及藉助有關資料評介作品的能力。
一、明確高一學生課外閱讀范圍
當今世界,由於生產力水平空前提高,知識、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規模膨脹著、裂變著,由此牽動了人類物質生活方式、文化與精神活動要求和內容的改變。
課外讀物包括適合高中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結合高一學生教材和自讀課文的實際情況,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1、文化經典著作,如《論語》《孟子》;
2、小說,如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魯迅《吶喊》、巴金《家》、沈從文《邊城》、雨果《巴黎聖母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海明威《老人與海》;
3、詩歌散文,如魯迅雜文、朱自清散文等;
4、劇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館》、莎士比亞《哈姆萊特》等;
二、課外閱讀活動課的具體安排
1、教師提供語文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必修一至必修四的專題內容:向青春舉杯;獲得教養的途徑;月是故鄉明;像山那樣思考;珍愛生命;和平的祈禱;歷史的回聲;慢慢走,欣賞啊;祖國土;號角,為你長鳴;文明的對話;尋覓文言津梁;我有一個夢想;一滴眼淚中的人性世界;筆落驚風雨;走進語言場。
2、幫助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文本。在教師提供的名篇范圍之內,再結合教科書實際的內容,最後確定《三國演義》、《紅樓夢》、《邊城》、《老人與海》、《雷雨》、《歐也妮•葛朗台》六部中外作品。讀完《紅樓夢》、《邊城》、《歐也妮•葛朗台》;第二學期讀完《三國演義》、《老人與海》、《雷雨》。
3、指導學生分組及購買閱讀書。筆者擔任高一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每班人數56左右,把每班學生分成5組,每11至12人一組。其中每組選出一名負責的學生擔任閱讀組長。由組長統籌安排事情,每組成員准備課外閱讀書,原則上每人提供2本,家裡有現成的也可以直接帶來,避免學生帶來重復的書,每組至少湊齊兩套作品,以便可以閱讀交流,這樣做既可以節省購書的資金,也便於組長統計閱讀情況。
4、閱讀時間的安排。每周一、周六為兩次固定的課外閱讀課,其餘時間為飯後空餘時間。每周至少4小時。
5、指導閱讀組長。幫助組長制訂每組閱讀計劃,確定名著的討論問題,指導怎樣寫閱讀小結。例如:《老人與海》中,設計了三個問題,⑴在這個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都寫到老人夢見獅子,怎麼理解?由此可見「老人」具有什麼樣的典型形象?⑵「人並不是為了失敗而生的」,這怎麼理解?「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給打敗」,這有怎麼理解?⑶小孩最後又表示要和老人一起出海,這是為什麼?這個轉變是否太突然?
6、評出學期優秀閱讀小組。每周組長向老師回報本組閱讀進度,老師及時進行跟蹤指導並打分;學期結束時,五個小組進行閱讀競賽,比賽內容:⑴參與率要達100%,即每人看作品要到底,人人要寫好閱讀小結,評比小結質量,⑵小組自己設計問題,用抽簽的方法,讓對方來回答,評出優勝者,⑶老師出相關的問題來抽查小組的成員。對評出的2至3個優秀閱讀小組進行精神與物質獎勵。
三、課外閱讀指導的方法
1.努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健康的閱讀情趣是指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將追求真、善、美,追求文明、高雅境界作為自己的內在需要。情趣健康了,也就有了自製力。培養這種健康情趣,可在指導課外閱讀的起步階段採取美文熏陶的策略。新課標要求審美教育有助於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文學藝術的鑒賞是重要的審美活動,科學技術的創造發明以及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都貫串著審美追求。未來社會更崇尚對美的發現、追求和創造。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更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比如:①觀看影視法,例如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雷雨》,讓學生聆聽到精彩的人物對白,感受到煩悶的舞台氛圍和領悟到耐人尋味的潛台詞等;②誦讀精彩語段法,教師出示文質兼美的片斷,教者邊讀文句,邊作精闢評點,畫龍點睛,展現神韻,老師讀後及時指導學生誦讀,例如《林黛玉進賈府》中的王熙鳳的進場選段,可以反復指導學生誦讀;③表演法,教師提供或由學生自行尋找動作性強,又有情調、意境豐富的文字,讓學生去揣摩表演,既可理解其內容又傳示其意境;④摘錄優美的語段法,通過範例引路,指導學生定期將自己閱讀中發現的優美文段摘編成「小報」,既有文字,又配插圖,有圖文並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過這些方法,學生不僅會愛上讀書,而且會愛讀好書。
2.扎實訓練基本能力。新課標要求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例如08江蘇卷中相關名著問題,(1)夏瑜、九斤老太、閏土、單四嫂子、陳士成這些人物分別出於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2)《紅樓夢》中寫道:「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請說說「金玉良緣」、「木石前盟」的含義。這兩題就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既有課外閱讀的廣度,又有閱讀的深度,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行。
要讓學生能進行自主的課外閱讀,就必須在指導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著力去訓練閱讀活動中相關的識記、理解、運用的能力。主要有:①感知名著內容的能力,其中包括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通過精讀、泛讀、速讀來訓練自己的能力。②鑒別、整合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圈、點、注、評、摘出其中的精華部分來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③電子閱讀、查找的能力,即學生進入學校電子圖書館能夠自主閱讀有關書籍,具有能夠上網快速調用網上閱讀材料的能力。
3.培養終生讀書的習慣。 「閱讀的外延等同於生活」。因此,我們應努力整合出一個廣闊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在生活中時時處處有好書可讀,並能主動讀書,多讀好書,從書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社會參與意識,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在城市或農村展開社區文化的調查,搜集整理材料,對社區中市民或村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思想觀念、文化演變等進行分析討論。在有關部門的領導下,採用多種形式,開展文化交流和社區文化建設活動,積極傳播先進文化,提高參與文化建設的自覺性和語文綜合應用能力。①有經濟條件的學生要整理好自己的「小書櫃」、「小書房」,通過平時節約的費用來購買自己心愛的書籍,為終生讀書打下基礎;②建立班級「流動」圖書箱,學生在課間可以隨時隨意地看書,將課外閱讀與課外活動融為一體。③征訂大眾化的優秀書報刊物,具有閱讀的連貫性作用,例如選擇《讀者》、《生活與健康》等雜志,通過書籍有益於身心發展的功能,逐步引導學生開辟家庭專用書櫃乃至專用書房,使高中生在家庭的閑暇時間中可與書籍為友。當然,隨著網路的普及,無論是班級「流動」圖書箱還是家庭書房,都可以為他們逐步創設閱讀電子書籍的條件。在現代社會中,閱讀課外名著是高中生的一個重要的生活領域,更是自身提升的一種難得的精神源泉。我們的語文教學要緊跟時代,就得去開辟課外名著閱讀的廣闊天空。

❾ 如何指導中學生課內外閱讀

一、創設良好的班級讀書環境,促進閱讀學生的閱讀世界是無限的。每個學生都有交流閱讀成果和展示獨特發現的需要。教師必須成為學生閱讀的「知心人」,採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和措施,多創設激勵性的環境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組織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裡,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採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幹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可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
2、保證閱讀時間。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除了允許學生在「早讀」或「自習」時,既可朗讀所教的課文,也可翻閱課外的書報,還可每周劃出一、二節課時,保證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及指導。
3、幫助選擇讀物避免盲目性。小學生求知慾旺盛,但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面對浩瀚的書山文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 和教育需要 ,認真地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避免他們不加選擇、不辨優劣地進行課外閱讀。課外讀物的選擇應以思想內容好,語言文字好,適合青少年閱讀為標准。堅決杜絕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書刊在學生中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