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閱讀 » 小說閱讀教學目標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小說閱讀教學目標

發布時間: 2021-02-26 10:18:12

1. 小學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

《好書交流會》——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

一、指導目的:

1、讓學生在好書交流會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樂趣。

2、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

3、在活動中進行團結互助的思想品質教育。

(二)交流讀書方法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既然你們這么喜歡讀書,讀什麼樣的書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學生:要讀健康的,有意義的書。)

老師:你說得很對,讀書要有選擇地讀,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書才能對我們有幫助。既然你們讀了那麼多書,肯定也有不少好的讀書方法?誰來說一說,你都是怎樣讀書的?你有哪些方法?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同學們說得真精彩,請同學們在以後的讀書活動中用到這樣的讀書方法,將讀書的快樂,用我們的筆,用我們的心記錄下來,讓他成為我們成長道路上美好的回憶。

(三)學生讀書,交流收獲

1、生借書,看書

2、全班交流收獲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發現了很多好書,我也發現了同學們都很喜愛讀書。我很高興,希望大家課後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盡情地來圖書室借閱吧。最後,讓我們記住莎士比亞的這句話:(齊讀格言)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2. 高中語文教研微課《小說閱讀教什麼》教案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3. 小學語文小說教學應該怎麼教

策略一:教學內容體系化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在《基於課程標准:讓教學「回家」》一文中明確提出,一種完整的教育教學活動至少要回答以下四個核心問題:「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教到什麼程度」。只有這四個問題具有邏輯上和行動上的一致性,才能說該教育教學活動是完整的、專業的。

反觀當下的閱讀教學,面對同一篇課文,教師選取的內容往往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公開課,為了推陳出新,上出亮點,老師們更是絞盡腦汁,劍走偏鋒。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對「教什麼」認知的模糊,是對學生語言學習規律的一種漠視,是「不完整、不專業」的教學活動,至少是「欠完整、欠專業」的教學活動。

教學內容的選取,必須明確該內容的內在邏輯體系,對照相應的年段課程標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取。當下學習內容是早先學習內容的延續,也是未來學習內容的基礎,彼此之間是有呼應、繼承和發展的。

舉個例子

朗讀」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 (2011 年版)》第一學段閱讀階段目標里有兩條要求:

(1)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2)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那麼,從第一冊到第四冊,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求學生做到這兩條呢?顯然不是!

初入學兒童的第一次朗讀和經過兩年正式語文學習後的朗讀,要求必然是不一樣的。統編教材在「朗讀」能力的訓練上,用課後練習的呈現方式,清晰地畫出了螺旋上升的能力曲線圖。

通過羅列,我們不難發現,教材對朗讀訓練的要求在逐步提升:從讀准字音、讀好停頓、分角色朗讀到讀出長句子、讀好對話、讀好感嘆句,再到邊讀邊想畫面、讀出不同語氣、學習默讀等,學生讀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本冊的核心教學內容,兼顧以往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把知識學到位,把能力練到家,循序漸進,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在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上,盡量不產生嚴重錯位或缺位,如剛入學的兒童,不認識多少字,大聲朗讀是鞏固發音的有效方法,教師若讓兒童直接練習默讀,他們發音的准確性就會受到影響,也不利於流暢朗讀的練習。

把教學內容放在某個知識點或能力點的發展體系中去考量,是保證閱讀教學效益的前提和基礎。

策略二:教學環節問題化

現今的低年級閱讀教學課堂,「一問一答」 的碎片化教學方式仍占較大比例。學生在教師的細碎問題里亦步亦趨,學的時間和空間緊促、狹窄,這樣的教學不僅不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也不利於他們思維、情感、審美等的發展。採用問題化教學,則把「學」的責任和任務都移交回學生讓「學」真正地在課堂里發生。

問題化教學

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設計的類型豐富、質量優良的有效教學問題(教學問題集) 來貫穿教學過程,培養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認知能力,發展高級思維技能,實現其對課程內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種教學模式。

低年級閱讀課,識字寫字、流暢朗讀、理解積累、語言運用等涉及的知識點會比較多。因而,低年級閱讀的問題化教學,我們可以定位為圍繞兩三個主問題,引導學生和文本、教師、編者之間開展真正意義上的對話。這兩三個主問題的設計,必須是優質的、具有統領性的,讓教學環節簡明又富有張力。

4. 標題:怎樣把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教學目標

不同的課文的閱讀教學目標應該是不一樣的。課程標准當中對四個學段的文體都進行了歸類,第一個學段:童話、寓言、故事、兒歌、童謠、古詩、成語和格言警句;第二學段:敘事性作品和優秀詩文;第三學段:說明性的文章、敘事性作品、詩歌。從中可以看出前三個階段,也就是小學六年,課標所給出的閱讀的文體,相互之間也有一些交叉,有敘事性的,也有說明性的。到了第四階段,還有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這是課標中所列出的小學生應該學習的文體。 如何把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教學目標,關乎到閱讀教學的過程和走向,關乎到閱讀教學最終去向哪裡。有的語文老師習慣於用一種方式來教閱讀。所謂的一種方式教閱讀是指,習慣於用實用類文本(說明文、新聞報道、日常應用文)的閱讀方式教學生,閱讀目標始終盯住理解。(認讀、理解、分析具體的語句意思……)這種方式如果遇到了文學類文本就脫離了文學文本的特點,文學類文本更加註重的是1、體驗、體驗情感;2、感受、感受形象;3、品位,品位語言。比如,六年級《白樺林的低語》一課,這是一篇歌頌林業工人的散文。那麼,這篇文章到底歌頌了林業工人的怎樣一種精神?需要學生去品味語言,比如說,你有煙癮,但在崗位上你的口袋裡絕沒有一撮煙草、一根火柴棒。能體會到什麼?(奉獻)你不帶書報,不是你不愛看,而是你的雙眼必須隨時注意四周的情況——哪怕是一縷淡淡的細煙,也不能忽略輕放!除了奉獻還能體會到什麼?(敬業);也就是說,只有讓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去讀、去品,去感受,林業工人的形象才能在學生的心目中豐滿起來。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體會課後思考題:「我」為什麼渴望再一次到大興安嶺的森林中去?學生就會感受到是看林人的敬業、奉獻、默默無聞的精神感動了自己、吸引了自己,從而也能體會到作者對看林人的深深贊美之情。 在小學階段的文體裡面還有說明性的文章等,說明文裡面一般沒有生動的形象,這樣的文體,我們就要抓住裡面的信息要點進行分析理解。詩歌教學的要點是誦讀、想像。所以不同的文本,我們要用不同的閱讀的方式。另外,還有一個閱讀方式就是精讀和泛讀。精讀是要把裡面的詞句加以認真地推敲,老師要帶著學生學會應該怎麼樣去推敲文本。泛讀是專注追求量,有的時候可以不求甚解。 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閱讀材料,我們要用不同的學習方式、閱讀的方式。不同類型的課文應該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策略。(四年級上冊《誰說沒有規則》課文講述的都是反面的事例,如果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會起到強化錯誤的作用,所以不適合朗讀,也不適合齊讀,應該多讓學生個人小聲讀。)老師們還經常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句話對不對?在特定的環境下,應該說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脫離具體的閱讀情境,我們想「不動筆墨不讀書」不一定妥當。如果孩子在讀一本小說的時候,你讓他動筆墨的,就破壞了他的閱讀興趣了。 不同的文體,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我們所給予的教學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憑借文體本身的特點和學生本身的特點來實施我們的教學,目標定位準確了,我們的閱讀教學的走向才能夠更加豐富、更加多元。

5. 初中小說教學注意什麼

小說的閱讀教學也應循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到治學經驗的三種境界的路徑。
第一境界:「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高屋建瓴,明確目標。
教師根據小說的特點,學生的認知情況,制定全面、科學、靈活、有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引領小說教學的第一步。《語文課程標准》特別強調教學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筆者認為,小說的教學目標可以從以下四個層次定位。
1.知識層次。結合文本的教學進行有關小說基礎知識的教學,豐富學生的積累。如小說中的重要字詞,小說的作者及相關文學文化知識,小說的類型、題材、流派風格,小說的「描寫」、「線索」、「鋪墊」、「伏筆」、「照應」、「懸念」、「誤會」等有關知識,積累小說中的優美語言材料。
2.能力層次。從小說閱讀出發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如內容層次、結構特點、情節發展、小說的要素在文中的體現、刻畫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課文中人物性格特徵、人物語言的品析及課文中詞句的理解、主題的把握。
3.審美層次。培養具體分析作品情節結構,敘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現方法,語言特色,創作風格等方面的文學審美能力。如欣賞人物形象,注意情節、環境與人物的關系,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欣賞小說的語言,注意語言運用的技巧,以及在塑造人物表現主題,渲染環境等方面的作用;欣賞小說刻畫人物的手法,精彩細節以及小說的結構手法與特點等等。
4.內化層次。在欣賞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研讀小說的能力。如深入的理解作品產生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意圖,探究作品的情感與思想的蘊涵及其社會價值;從創新性、獨特性、社會影響與文化史的地位對作品進行不同角度的評價,多元的理解作品的主題或人物,最終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以上四個目標層次,能點燃學生對小說的閱讀期待。如果達成了四個目標層次,學生就會收獲知識,提高語文閱讀能力,體驗到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真可謂,高瞻遠矚,目標明確,望盡小說路。
第二境界:「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閱讀推敲,注重過程。
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有著自身獨特的因素。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小說能「走進去,走出來」,與人物產生共鳴,與文本實現對話,與生活發生聯系,就要組織學生反復閱讀推敲文本。《語文課程准標》指出,閱讀教學要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筆者摸索出小說閱讀教學的「四字」策略。
1.導——激發興趣。課堂導入是小說教學喚醒學生閱讀期待的重要手段。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人物的命運導入,背景導入,作者簡介導入,影視曲等媒體導入等等。如《智取生辰綱》,我們可以講述楊志的身世遭遇導入,為學習小說的故事情節打好基礎;我們可以介紹《水滸傳》導入,揭示小說的主題思想;我們也可以利用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導入,勾起對英雄形象的回憶。這些導入,自然把學生帶進了作品世界,激起閱讀興趣而移情入文,與作品進行對話。
2.讀——獲取信息。小說閱讀教學,讀是最基本的保障,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放手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形式。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提煉概括小說的重要信息,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對人物有全面的感知。學生自已在閱讀中發現問題並回答問題,獲得了閱讀的愉悅,促進了對人物感情的體驗,並與之產生共鳴。教師在學生讀之前要進行必要的提示,以便學生有方向地進行閱讀。「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的前方。」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有這種指路的意識,既指出方向,又不說明方向。這樣才能啟發學生打開小說的未知世界。讀是小說閱讀教學的基礎,只有讀透,學生才能真正走進小說。
3.析——分析理解。理解是學生通過對事件的認知與情感的體驗,用自已獨特的思維,對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主題、語言等再現的過程。分析理解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速讀能力,整體把握課文能力,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語境揣摩小說語句的含義,體會語言表達效果,引導學生對小說進行闡發、整合、評價、質疑;設計閱讀問題,引導學生對小說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如筆者在教學《變色龍》時,設計了如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小說。
——小說著力刻畫了誰?
——隨著小狗的主人變化,他對小狗和赫留金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他的性格特徵是怎樣的?你是怎樣發現的?
——小說的主題是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教師問題引導並留足思考的空間,學生自主解讀小說。這樣,自然把學生當作了學習的主人,便於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
4.賞——賞析評價。初中小說鑒賞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對文學形象的概括性與生動性,作者用於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與藝術技巧,語言表達的文學性,小說的現實主題作出自已的理解與簡要的賞析。賞析的方法很多,合作討論交流法比較易操作。教師要設計問題,指導學生去賞析,成為學生賞析的建構者、聆聽者、參與者、評價者。小說閱讀賞析一般可設計如下問題:
——你喜歡小說中的哪個人物形象?為什麼?
——小說用了什麼方法來塑造人物?有什麼作用?你最想學哪種方法?
——你喜歡小說中的哪些詞、句、段?為什麼?
——讀了這篇小說,你想對作者說點什麼?
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作者通過文體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以及初步感知作品的藝術成就。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第三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品味收獲,探究延伸。
學生在「讀」、「析」、「賞」後,對小說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主題思想、語言特色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說,學生從文本閱讀中有所收獲。這時,教師要因勢誘導,調動學生的閱讀味口。這就需要教師組織學生對小說進行探究延伸。探究在於挖掘小說深領域的意蘊。結合小說的背景、環境,深挖小說的主題,以及它的現實意義,激起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關注與體驗。延伸在於拓展小說的閱讀范圍。小說閱讀教學,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快樂,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閱讀同類型、同主題的作品,觀看相關的戲劇、影視作品等,擴大學生的視野。小說閱讀教學的探究延伸,要達到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效果。
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小說閱讀教學的三個境界之外,可能還有更高的境界。讓我們繼續乘著課程改革的東風去探求更高境界的小說閱讀教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