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閱讀 » 缺筆小說閱讀答案
擴展閱讀
小說女主角葉蓁蓁 2021-03-16 21:49:57

缺筆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2-14 16:10:07

1. 幫忙找幾篇中考的閱讀!帶答案的 好的文章也行

2006語文中考記敘文閱讀題2
南京市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題。(18分)
宛如英雄

上中學時,教我們音樂欣賞課的老師,五十多歲,常年穿一件舊工作服,顏色像他的臉色一樣灰白。他寡言少語好脾氣,即使有的同學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調皮,他也從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課總是專注地看著他的眼睛。許多個午後,在沉悶的課堂上,他用一台老式錄音機播放許多世界名曲給我們聽,引導我們去觸摸古典音樂的脈搏。其實,他並不善於表達,當音樂實在精彩而話語又無從繼續時,他就猛地轉身,用粉筆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寫下幾個大大的形容詞。因為太激動的緣故,粉筆常常折斷了,他在紛飛落下的粉筆灰中奮筆疾書的樣子實在令我難忘。每當他那木訥蒼老的臉上顯出一種睿智神情的時候,我知道是音樂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為我們講解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一樂章時,在最初的幾個強音過後,他說:「同學們請注意!請注意!"(A)他的雙手驟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絡白發披到領前。這時,我聽到一段十分短暫明晰的休止①。他說,這休止是智者的沉族,是偉大的沉雙。雖然它稍縱即逝,但其中飽含著屈辱、忍耐和孤獨,又醞釀著憤怒和杭爭。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沉致有時具有比喧囂更強大的爆發力。

「聽!彷彿險惡巨測的命運在敲門,那種混亂與恐懼就要扼住我們的咽喉。休止的運用彷彿黎明前的黑暗。大師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靈,把它從深淵中驅逐出來。這種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緊握的雙拳漸漸伸開,變成向上托著的手掌,語調也變得舒緩起來,「太陽終於升了起來,凱旋的歌聲響了起來,所有的昏暗、所有的憂郁在最後歡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聽著貝多芬的音樂,感到那種熱情、振奮、激昂潮湧而來,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師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對人生有更深的體會,這一切都是從那個休止開始的—(B)午後的陽光映著老人的白發,他就像一位遙望天際的向導。

多年以後,我逐漸明白,沉默並不是死寂,無言並不代表無心,命運坎坷的小人物也許更能從貝多芬的音樂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還遠不能說已經聽懂貝多芬的音樂,但我讀懂了我那平凡老師的內心,他在貝多芬的《命運》中獲取了悲壯美與幸福感,彷彿是一位凱旋的勇士。這正如貝多芬本人所說:「誰能參悟我的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常人無法自拔的苦難。」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貝多芬的音樂中,也能宛如英雄!(選自《揚子晚報》,有改動)註:①〔休止〕這里指樂曲演奏中的停頓。

16.文中的音樂老師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閱讀全文,概括回答。(3分)

17.在《音樂巨人貝多芬》中,貝多芬對他的客人說:「聽我心裡的音樂!」本文的音樂老師從《命運》第一樂章的「休止」中聽出了貝多芬心裡怎樣的音樂?(用本文中的語句回答)(3分)
音樂老師聽出了貝多芬心裡「
」的音樂。、
18.聯系全文,說說最後一段文字的含義和作用。(3分)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貝多芬的音樂中,也能宛如英雄!
含義:
(2分)
作用: (1分)
19.文章對老師有多處精彩的描寫。請從本文兩個畫線句中任選一句,結合語境作簡要賞析。(3分)
( )句賞析:

20.「此時無聲勝有聲」是一種絕妙的表達效果,音樂中有,文學中也有。下列課文中的相關描寫不具有這種效果的一項是( )(3分)
A. 麥爾先生在黑板上寫完「法蘭西萬歲」後,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最後一課》
B.著父親艱難地過鐵道時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了下來。《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別時,他的臉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藤野先生》
D.時近初冬,店裡沒有一個顧客,我靠著火,合了眼坐著。《孔乙己》

21.文中對一個「休止」的描述,抒寫了音樂老師對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詞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動過你,請把你的感受描述出來。(60字以內)(3分)

16. (3分)寡言少語,平凡朴實消較高的音樂欣賞水平。(意同即可)
17. (3分)飽含著屈辱、忍耐和孤獨,又醞釀著憤怒和抗爭
18.
(3分)含義:貝多芬的音樂能讓人飯取到精神的力量,使人獲取悲壯美與幸福感,使平凡的人能夠超出平常的自己,得到提升。(2分)作用:點明題意,揭示主旨。<1分)(意同即可)
19.
(3分)A句以「驟然」寫動作之快,以「抓握成拳」寫力量之大,以「一塔白發披到額前」寫激動的外表,寫出了音樂老師在聆聽音樂時的激動情緒。或:通過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音樂老師在聆聽音樂時的激動情緒。(意同即可)

B句通過肖像描寫,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音樂老師沉浸在音樂中的情形,突出了他對學生精神的感染。或:以景寫人,以午後的陽光映襯著老人的白發,突出他不同尋常的形象;以「向導」的比喻揭示他對學生的巨大影響。(意同即可)
20. (3分)D
21. (3分)答案略。能在描述中運用一定的手法,形象地寫出對音樂的感受即可。

揚州市
閱讀下文,完成22-25題。(19分)
月光曬谷 羅西

①有句話叫「月光曬谷」,其實月光是曬不了谷的,可是卻能夠晾曬人的靈魂。在現代社會里,我們需要鋼鐵般的意志,求得生存發展;同時,也需要溫柔的月光,去愛、去體恤……
②不久前我去寧德采訪,在車站附近碰見一個農婦,正挎著一籃子草莓叫賣。我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是一籃鮮紅欲滴的草莓。

③我只是匆匆一瞥,農婦就追上來了,跟在我身邊不斷地說:「很好的,一籃只賣10元,要不要?」我和善地搖搖頭——不可能帶一籃草莓長途旅行吧。可是,她緊跟不舍,斗笠被風吹掉了也無心去撿。
④夕陽在遠處,天快暗了,她一定很想賣掉,然後拿著鈔票回家。家裡有飢餓的孩子在等著她嗎?或者還有剛下班正等著晚飯的老公?
⑤但我只能說:「對不起!」她步伐不停,臉上的雀斑被晶亮的汗水洗得更加明顯,沮喪極了。我想,乾脆給她10元?但是她又不是乞丐!

⑥我突然想起在我們單位門口賣菜的男子,他的菜比市場上便宜,而且新鮮。一次,我給他一元錢,他給我一條黃瓜、一捆空心菜、三根蔥,完了還要找我一毛錢。我說不用了,你客人多,招呼他們吧。可是他居然扔下菜攤和其他顧客,追了我10多米遠,把一毛錢給我。他呵呵地笑著說:不是我的,一分錢都不能要。
⑦奇怪的是,他黑紅的臉,和此刻眼前農婦的臉,居然都讓我莫名地感動。他們過得都不寬余,他們流汗的臉,他們奔跑的姿勢,讓我還有些隱隱不安。
⑧最終,我掏錢買下了這籃草莓,並且把它送給了附近玩耍的小孩。

⑨非洲之父史懷哲曾說:「倘若歐洲人的幸福對非洲人的苦難無絲毫幫助,那幸福必然是有缺陷的。」我不是這個世界的富人,解決溫飽而已,但是我同樣對窮苦的處境感到酸楚,對此曾有過切膚之痛。從兒時起,我就有大俠夢,幻想自己可以飛檐走壁,做個佐羅式的英雄,出沒在月光下,消失在晨曦里。

⑩我有一個朋友,同樣有過佐羅夢。法律專業畢業後,他改行做了策劃人,後來成為職業策劃大師,搞了一個又一個大型活動,讓那些富翁、新貴之流,很高興地解囊掏錢,他再把這些錢,用於救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11他有一個24K真金的頭腦,也有一顆24K真金的心。他經手過一筆又一筆的善款,但他的手一直非常干凈。他仍然生活清貧,但他無比快樂滿足。不用劍,不用槍,甚至不用拳腿,他用智慧成就善良,真當了一回英雄。

○12我沒有如此能耐,但也以自己的方式圓夢。裝修房子時,買材料我會斤斤計較,一塊磚便宜兩毛,就能節省好幾百元;但在請民工搬運時,我從不討價還價。給自己添置衣物我很摳門兒,但是每逢開學我都會給失學兒童寄點學費。
○13
寫下這些,我不怕有人見笑。雖然通常只有陽光能曬谷,月光是曬不了谷的,我所做的,如此微不足道,但畢竟我在接近自己的理想。每一天,我都有心去做諸如此類的小事,也許最終無法改變什麼,但如果人人都有「月光曬谷」的心腸,那麼愛心造就的和諧的美,就會如同花香,盈滿我們的世界。
(選自《今日文摘》2006年第1期,有改動)
22.本文圍繞「月光曬谷」,詳寫了哪兩件事?又略寫了哪兩件事?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並填寫下表。(4分)
詳寫①

略寫①

23.文章第⑦段中,「我」看到賣菜男子與賣草莓農婦的流汗的臉、奔跑的姿勢,為什麼會有些「隱隱不安」?(3分)

24.從全文看,作者知道「其實月光是曬不了谷的」,卻呼喚「月光曬谷」,為什麼?(4分)

25.假如你所在的班級要舉行一次「月光曬谷」的主題班會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1)為了彰顯主題,營造氣氛,請你擬一則標語用於布置教室。(3分)

(2)假如你是本次活動的主持人,請你設計一段開場白。(不少於80字)(5分)
22.參考答案:
詳寫①「我」掏錢買農婦的草莓②朋友策劃活動救助人
略寫①「我」不與搬運工討價還價②「我」給失學兒童寄學費
評分標准:4分,每點1分。答「賣菜男子追『我』還錢」,未扣住「月光曬谷」,該空不得分。

23.答題要點:賣菜男子與農婦生活窮苦,為生計奔波,「我」同情他們的境遇,很想接濟他們,但我不是這個世界的富人,不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因而隱隱不安。
評分標准:3分,回答不全面酌情扣分。
24.答題要點:①月光雖然曬不了谷,卻能夠晾曬人的靈魂。②溫柔的月光雖不如陽光熱烈,但也能給需要的人以愛和體恤。
評分標准:4分,每點2分。要緊扣「月光」來答,只籠統回答「愛心」、「奉獻」等至多得2分。
25.(1)答案示例: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請伸出你我的雙手,讓更多受助者走出貧困。(語意符合「月光曬谷」的主題即可)
評分標准:標語設計能緊扣主題,營造氛圍,有創意得3分;能扣主題,但創意一般得2分;與主題無關不能給分,其它情況酌情扣分。
(2)評分標准:此題為開放題,答案不惟一。要求緊扣主題,語言簡潔明了,要有感染力。字數不足,酌情扣分。

濰坊市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8-11題。(12分)
過 河
周濤

①這時我才發現,我騎了一匹極其愚蠢的馬。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極輕快而平穩,眼看著在河對岸的酒廠就要到了,它卻在河邊突然顯示出劣根性:不敢過河。
②它是那樣怕水。
盡管這河水並不深,頂多淹到它的腿根;在冬日的陽光下,河水清澈平緩地流著,波光柔和閃動,而寬度頂多不過十幾米,但是它卻怕得要死。這匹蠢馬,這個貌似矯健的懦夫!它的眼睛驚恐地張大,前腿劈直胸頸往後仰,彷彿面前橫陳的不是一條可愛的小河,而是一道死亡的界限或無底的深淵!

③我懷疑這匹青灰色的馬兒對水一定患有某種神經性恐懼症。也許在它來到世間的為期不算很長的歲月里,有過遭受洪水襲擊的可怕記憶,因而這愚蠢的畜牲總結了一條不成功的經驗。像一個固執於己見的被捕的間諜似的。任憑你踢磕鞭打,它就是不使自己的供詞跨過頭腦中那個界限。

④我想了很多辦法——用皮帽子蒙住馬的眼睛,先在草地上賓士,然後暗轉方向直奔河水,打算使其不備而奮然馳過。結果它卻在河沿上猛地頓住,我反而險些從馬頭上翻下去。不遠處恰有一個獨木橋,我便把韁繩放長,自己先過對岸,用力從對岸那邊拽,它依然劈腿揚頸,一用力,我又差點兒被它拽下水。

⑤面對如此一匹怪馬,我只好長嘆:吾計窮矣!但今天又必須過河,我必須去酒廠;倘要繞道,大約需再走二十公里。無奈之下,只得朝離得最近的一座氈房走去,商量先把馬留在這里,我步行去辦完事再來取。

⑥一掀開氈帳我就暗暗叫苦,裡面只有一位哈薩克族老太太,卧在床上,似有重病。她抬起眼皮,目光像風沙天的昏黃落日,沒有神采;而那身軀枯瘦衰老,連自己站起來也很困難似的。看樣子,她至少有八十歲;垂暮之年,枯坐僵卧,誰知哪一刻便靈魂離開軀殼呢?可是既然進了門,總不好扭頭便走,我只好打著手勢告訴她我的困難和請求,雖然我自己也覺得等於白說。

⑦她聽懂了(其實是看懂了)。擺擺手,讓我把她從床上挽起來,又讓我扶她到外邊去,到了河邊上,她又示意,讓我把她扶上馬鞍。我以為老太太的神經是不是也不對勁兒了?

______________我無論怎樣欽佩哈薩克人的馬上功夫,也不能相信她眼前這種可笑的打算。

⑧可是當我剛把她扶上馬背,我就全信了。她那瘦小的身軀剛剛落鞍,那馬的脊背竟猛然往下一沉,彷彿騎上來一個百十公斤重的壯漢,原來的那種隨隨便便滿不在乎的頑劣勁兒全不見了,它立得威武挺直,目光集中,它完全懂得騎在背上的是什麼樣的人,就如士兵遇上強有力的統帥那樣。(這馬不愚蠢,倒是靈性大得過分了)它當然還是不想過河,使勁想扭回頭,可是有一雙強有力的手控住了它,它欲轉不能,它四蹄朝後挪蹭的勁兒突然被火燒似地轉化為前進的力,踏踏地躍進河中,水花劈開,在它胸前分別朝兩邊濺射,鐵蹄踏過河底的卵石發出沉重有力的聲響,它勇猛地一用力,最後一步竟躍上河岸,濕漉漉地站定。

⑨我把老太太扶下馬,又把她從獨木橋上扶回對岸。然後在她的視線里牽馬揮手告別(我不敢當她的面上馬)。她很弱,在河對岸吃力地站著,久久目送我。
⑩此事發生在一九七二年冬天的鞏乃斯草原,而天山,正在老人的身後矗立,閃閃發著光。
8、為何我最初覺得馬「愚蠢」,後來又說它「不愚蠢,倒是靈性大的過分」?(3分)

9、老太太示意我扶她上馬鞍,我卻以為她的神經「不對勁兒」,請結合上下文展開想像,在文中橫線處補寫一段表現「我」心理活動的語句。(3分)

10、文章在寫法上出色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分條列舉出三處對比。(3分)



11、有人認為這位老太太身上有一種令人感動的胡楊樹精神,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這種精神的主要內涵。(3分)
相關鏈接:胡楊樹是生長在沙漠惡劣環境中的一種樹。作家余秋雨曾經贊美它說,胡楊樹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8、覺得它「愚蠢」是因為這馬不敢過河,怕水;說它「靈性大」,是因為我從它的表現看出來,「它完全懂得騎在它背上的是什麼樣的人」,知道誰是真正的騎手;說它「過分」是說我覺得它先前是在欺負我。

9、示例:她連路都走不穩,瘦弱得連躺著都叫人看著累,竟然「狂妄」得要替我騎馬過河,這不是拿我開玩笑嗎?我這樣年輕力壯的漢子尚且費盡心機氣喘吁吁而不能,她?能讓這匹患有「神經性恐水症的馬跨進河水?

10。、示例:①我騎著馬時,它的前後反應不同,走平原,「極輕快而平穩」,看到河流就不敢走了。②我騎它與老太太騎它時,馬的表現不同。③老太太在馬下和騎在馬上的精神狀態不一樣。④我對老太太前後的態度不同。

11、老太太雖然枯瘦衰老,到了垂暮之年,連上馬、過橋都需要別人攙扶,但是,一旦上馬,就立刻精神矍鑠、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她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馬背上的民族的那種雄強的生命意識,那種無堅不摧的個性精神,那種面對生存環境的挑戰所表現出來的豪邁、執著的氣概,讓人感動。

煙台蓬萊市畢業題
閱讀下文,完成11—15題。(15分)
默愛如山
我怕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看著他瞪圓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綳緊了肌肉等著,於是一巴掌扇過來,於是腦袋嗡了一聲……

有時卻是另一副樣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邊頭也不回地說:「唱一個我聽聽。」我在後邊就模仿著戲台上的花臉嗚嗚哇哇地唱起來。他說:「瞎胡唱,別唱了。」我說:「你唱一個。」他唱起來:「我不該,咳咳咳咳,老王爺,咳咳咳咳……」也是隨唱隨編,瞎胡唱,越唱越帶勁兒。

我家有個大宜興壺,下地回來,泡上茶壺,父親高興了,還逼我們喝。說:「逼」,是因為我們喜歡喝涼水,不喜歡喝茶。「過來,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們倆常常一起去看廟。「看廟」二字,說句文詞,是父親杜撰的。看廟就是去看廟里的壁畫,是讓我開闊眼界,是培養我畫畫的一種方式,這很有點像現在的參觀美術展覽館或畫廊。我父親本是老農民,竟與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過早飯,父親將糞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糞叉說:「走,看廟去。」母親說:「今天不拉土了?」父親說:「回來再說。」我們就在這「回來再說」的空當里看了許多廟。廟有大有小,有遠有近。近則三五里,遠則十幾里。一去一回就是幾十里。全堂邑縣境內的廟我們幾乎都看遍了。

父親對廟里的壁畫還加以評論。他指著《八仙過海》的海水說:「你看這水,漣漣地像是在顫動。」又用手摸著牆說:「這牆是平的,你再遠看,不是坑坑窪窪地凸起來了嗎?」其實現在看來,稀鬆得很,無非是靠了反復重疊的弧形線條引起的錯覺。父親最佩服的是《八破圖》,破扇子、破信封、破書本、破眼鏡盒……他像在集市上買糧食時將糧食粒捻來捻去還嚼一嚼那樣仔細,貓著腰將那畫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摳,遠瞧瞧,近瞅瞅,長嘆一口氣說:「像真燒焦了一樣。」他一指點,我也驚嘆起來。最後,總是照例的一句話:「使勁兒看,好好記住。」

我12歲那年考上初中,學校在聊城,離家15公里多。過了正月十五,要開學了。吃過早飯上路,父親背上糞筐跟我走了出來,雖沒說話,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開外看見聊城古樓了,他說:「快了,你走吧。」這時曠野無人,惟有寒風積雪,一抹虛白的陽光和遠處的幾聲雞啼。望著逐漸遠去的、背著糞筐的父親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後,我參加了工作,按家鄉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飯的人就是「幹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幾年,大約是1960年,父親到天津看我來了。我說:「今天咱們上街吃一頓狗不理包子,再領你去看看美術展覽。」他問什麼是美術展覽,我覺得一兩句話說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時候你不是常領我去看廟嗎?和看廟差不多。」

剛走過勸業場,我一回頭,見他正彎腰從地上撿煙頭,我嚷了一聲:「扔了!你也不嫌臟。」他趕緊扔了煙頭,眼神帶有惶惑和懼意。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麼使父親對我有了怯意?我反而願意再看到小時候父親扇我巴掌時那瞪圓了的眼。
11、文中選取了感人肺腑的細節來寫「父親」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烙下的深刻印跡,請用最簡潔的語句概括作者主要描寫了兒時哪幾個生活片斷。(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請你說說文中「我」與「父親」之間的感情有什麼變化。(4分)
「我」對「父親」的感情從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
「父親」對「我」的感情從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
13、「父親」是一個性格復雜的人,請從一個方面舉例說說他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請說說文中的畫線句有什麼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這篇文章語言質朴、傳神,感情深邃、綿長。請你就感觸最深的一點談談。(40字以內)(3分)
11、(3分)①要我唱歌(或唱戲曲);②要我喝茶;③帶我看廟畫(意思對即可)
12、(分)害怕、理解、憐惜 嚴厲、期盼、敬畏(意思對即可,每小題2分,答錯一處扣0.5分)
13、(3分)答題要點:嚴厲,慈愛,望子成龍心切,對文化很神往(所舉的例子能說明父親的性格即可;語句不通順扣1分)
14、(2分)用寒冷、寂靜的晨境,渲染一種父子離別時凄清的情景,表達了「我」對「父親,的依戀之情。(意思對即可)
15、(3分)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可從內容或語言評析,言之有理即可。(內容2分,語言通順1分)

山西(非實驗區)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 20~25題 (16分)
誰與我同行
嚴忠付
上初中時,學校每周總有二三晚的補習課。家中離學校有三里來路地,白天不覺怎樣,,三蹦兩跳便到了學校,夜晚就悚然了。

過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嶺,而過嶺是極懼怕的。一條窄窄的山道,鋪著青石,是鄉村獨輪車行的路。兩旁是過人的小樹林,風一吹來,颯颯作響。間或林子里有夜鶯和爬行動物鳴叫,全身毛孔大張,一身冷汗。有月亮時,從密密的枝椏間透出些淡淡的光兩來,灑在青石路上,行來可稍見輕鬆些;若遇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著一隻小兔。

這時就想起母親的話來,將頭頂的毛發盡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額頭來。母親說,年輕人額頭有團火,能驅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這東西,,盡管誰也沒見過。總之,晚上補習歸來,見四周漆黑,便無端想起了「鬼」來。
父親見我害怕,便說:膽是鍛煉出來的,你應該時時想到你是男子漢。

一天晚補習歸來,剛上山嶺,便見前面幾時米遠的地方有個火把在移動。我高興極了,心裡也不再有懼怕。我加快步伐,想趕上那火把,結伴過嶺。誰知我的步子加快時,那火把移動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頓時一陣驚跳,莫不是碰上老人們說的「鬼火」!夏天納涼,老人們常說鬼的故事,都說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沒。一時間,我彷彿肩上壓有千斤重擔,兩腿發軟,寸步難移。
想到了父親的話,你是男子漢,我多少鼓了鼓勇氣,艱難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當我放慢了腳步時,火把也放慢了移動的速度,始終與我保持幾十米的距離。
下了山嶺,便可見人家燈光了,我也鬆了一口氣。一摸額頭,卻是一頭的冷汗,深知那是嚇的。下了嶺走在平闊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這件怪事告訴了父親,父親卻不以為然地說:「世上根本就沒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學校應該學過的,有啥害怕的。」

以後,我每次晚上回來,都能見到山嶺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雖然害怕,但我壯著膽子跟在後面,它終究沒有傷害於我,並照亮我夜行的路。漸漸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與我一樣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訴父親,我不怕獨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漸漸地感覺出夜行的快樂來——
萬籟俱寂,抑或蟲鳴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體會不到的。
從那以後,火把便在我夜行時消失了。畢業後,母親告訴我,那是父親打的火把。
(選自沈陽出版社《海盜般的男孩》2003年4月版)
20.小說描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3分)

21.題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2分)
22.小說的主人公是父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23.對文章的表現手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 (3分)
A 小說塑造主人公主要運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
B 第二段的環境描寫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時極度恐懼的心情。
C 對「我」的心理描寫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D 小說對父親的語言描寫簡潔而有深意。
24. 找出與第二段畫線部分相照應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25.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聽到母親說打火把的是父親時,你會想些什麼?(3分)

20.
例:為了幫助「我」克服不敢走夜路的膽怯心理,使「我」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父親一邊用語言鼓勵「我」,一邊在夜間舉著火把與「我」同行的故事。
21. 父親與「我」一起走夜路, 通過夜間同行幫助「我」成長。
22. 用恰當的話語教導和默默的行動幫助,科學理智地教育關愛孩子的人。
23. A
24. 我甚至漸漸地感覺出夜行的快樂來——萬籟俱寂,抑或蟲鳴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
25. 例:原來是父親用他默默的行動和深沉的父愛在幫助我成長。我不會辜負父親的期望,一定會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2. 初中語文 閱讀理解問題

記敘文閱讀的基本思路與答題方法

(一)記敘文簡單的文體知識:

從一個大范圍看:記敘文有一般記敘文和特殊記敘文之分。其中一般記敘文就是簡單的寫人記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濃郁的散文和有著虛構情節的小說就屬於特殊記敘文的范疇。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體裁,然後根據不同的特點認真答題。

1、表達方式:(5種)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

記敘文中一般都要綜合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而敘述和描寫是不可以缺少的。

描寫:是對事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繪聲繪色、細致入微的描繪與刻畫。

(1)從對象分:*人物描寫*景物描寫*

(2)從描寫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也叫直接或間接描寫)

(3)人物描寫方法:*外貌:(肖像、神態、衣著)*心理*語言*動作

(4)景物描寫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是為了烘托氛圍或是人物的心情;社會環境描寫的作用是為了交代當時的時代大背景。

2、記敘的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六個要素不一定在記敘文中都出現。

3、記敘的順序:順敘 倒敘 (同一件事) 插敘(另一件事)

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 順敘過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筆直接進行記敘,而是有詳寫,有略寫;有正面寫,有側面寫;有直接寫,有間接寫。如何處理素材,安排筆墨,採用不同的寫法,要根據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來決定。

倒敘,指記敘的時候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後面。倒敘方法先把事情的結局說了出來,便吸引讀者急於了解起因和過程,對照就比較顯著,給人的印象也較深刻。

我們分析一篇記敘文,應能認識它的記敘順序,並且能夠對這種順序的選擇運用的作用有所了解。考試檢查這種能力,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讓考生分析某篇學過的,而且記敘的特點又比較突出的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這種情況只限於基本課文;如果要求考生回想的課文,那就必須是要求熟讀或背誦的。另一種是列一篇課外的文章或一段記敘完整的文字讓考生分辨。

閱讀時,注意倒敘、插敘的起訖點,對找出記敘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結構將有所幫助。

4、記敘的人稱:第一人稱我,好處是親切自然,真實可信

第三人稱他,好處是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地敘述。

明確記敘的人稱,有助於體味作者對所寫的人物、事件的態度,進而理解文章的內容和結構。

5、記敘的線索:一人、一事、一物、時間、地點、感情。線索要貫穿整篇文章。

記敘文的線索形式有:以時空轉移為線索,以一人、一事、一物為線索。

多數的記敘文只有一條線索,但有一些記敘文存在著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線索。如《藤野先生》,該文除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明線)外,還有一條內在的線索,就是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線索是記敘文布局謀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現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貫串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閱讀記敘文要設法找出文章的線索,就能沿著它弄清段落層次結構。

6、表現手法:對比(一般情況中,指的是正面和反面的對比)

象徵(注意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讀出隱含在表面意義之後的意向)

烘托(有時是環境的描寫)

7、分析記敘文的段落結構:

①按時間先後順序劃分,即抓住時間發展變化的關鍵詞語分出不同的階段。

②按地點的轉換劃分。

③按事物發展的過程或思想感情的變化劃分。

④按描述內容的角度劃分。

⑤按總-分-總的結構特點劃分。

8、八種常用修辭手法的定義:

(1)比喻: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用乙事物(喻體)跟甲事物(本體)作比。比喻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

要注意的是,用「像」「彷彿」不一定就是比喻。

(2)擬人:是把事物當作人,把它寫成有人一樣的感情和人一樣的動作神態。

(3)誇張:是為了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某一事物,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句子或短語量上夠不上三個的,不是排比。

(5)對偶:是用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詩歌或對聯中出現。

(6)反復: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短語或句子的修辭方法。反復有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重復的詞、短語或句子中間插入其它內容)兩種。

(7)設問: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的修辭方法。設問分兩種,一種是自問自答,一種是問而不答。

(8)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以肯定形式問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語言的形象性,設問、反問、反復、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語言氣勢。

--------------------------------------------------------------------------------

(二)閱讀步驟:分以下幾步:

第一:要速讀全文,確定文體,捕捉關鍵語句,大致把握材料概要。

第二:精讀文章,弄清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調。注意線索、過渡與照應、段落層次。

第三:看文章所設的問題,再次回頭細讀文章,一一找出答案。(能用文章原文回答的,盡量用原文回答。)

第四:對拓展延伸的題目,要審清題意後再認真回答.

--------------------------------------------------------------------------------

(三)閱讀題答題要點:

答題原則:1、明確文體(文體知識扎實) 2、聯系主題 3、語言准確,言之有物

具體方法:1、對文章的整體感知:

(1)理解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內容、中心或段意、層意。

答題時,注意語言的文體特色。記敘文是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或寫了一個怎樣的人,表達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感情。議論文是針對什麼問題,作者有怎樣的觀點;說明文是介紹了說明對象的什麼特徵。段意、層意的總結要針對某一段落進行。

注意提示語:題目、開頭、結尾;議論句、抒情句;總結性詞語。

記敘文的整體感知與記敘的六個要素密切相關,當然,有時候文章中的時間、地點是虛化了,而經過又不能多說,所以記敘文的整體感知就是如下要素:人物、事件、結果。

(2)對文章思路的理解。文體不同,思路考查也不同。

閱讀記敘文要對事件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行文過程能夠分析理解,對人物的思想、品行的發展變化進行品析理解。

(3)能夠理解上下文前後呼應、緊密相關的內容。

包括:詞義照應,如就某個詞找出與之對應的描述句子;

結構照應,如對過渡句的理解,開頭與結尾的呼應等;

選擇照應,如從文中抽出一句話能還原到恰當的位置上。這需要在充分理解這句話內容以外,還必須弄清原來位置的語言環境。

(4)能比較閱讀。即對體裁和題材相同或相近,表達方式相同或相近的兩個文段就內容、中心、結構、寫作特點、語句理解等方面進行比較。

2、理解某一段的作用:

首段——總領全文;引起下文。

尾段——總結全文;點明主旨。

過渡段——承上啟下。

3、理解句子作用: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從內容看,是點明主旨或表達作者的主要感受,聯系主題。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度及思想傾向等。

(2)從結構看,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首句總起、尾句總結、中間句承上啟下的作用

(3)從藝術效果看:升華中心,渲染烘托氣氛等作用。

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①點明題旨的句子;記敘文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結尾。

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描寫的句子一般穿插在行文的過程中,而議論抒情的句子多在文章的結尾,起到點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③總結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轉合的句子。(過渡句)

4、理解詞語在選文中的意思和在語境中的含義

解答這類題目,要注意兩點:

(1)是這個詞可能不再具有詞典中的含義,而是特定語境中的特定含義。

(2)是要理解詞語的語境含義。首先必須正確理解詞語所在的語境,如理解《藤野先生》中的「標致」一詞,先必須知道該語境表達的是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之情,然後才能對「標致」做出准確理解。

5、培養學生解答開放性閱讀試題的能力

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

開放性試題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要求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一般情況下,這種題目要針對文章的主題來理解。

②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或者是針對當代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從正面看待問題。

③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先談這是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然後再說自己對他的看法。

④根據生活、學習經驗,判斷優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從某一個方面進入。

⑤聯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設想;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⑥調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聯系;還有學科間的整合知識。

⑦發揮聯想、想像補寫有關內容;

⑧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先寫出自己對文中的哪個方面比較欣賞,然後按照賞析的基本步驟進行。

⑨要求仿照文中的有關句子的修辭手法、句式,仿寫一句話,要求在內容上緊密相關,在形式上一致。

3. 語文閱讀題高手進

多做多練

4. 高中小說閱讀題怎麼答

小說閱讀常考題型有以下六種:

(一)析人物

【常見問題】

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X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X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解題思路】

通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然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答題規范】

X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省略號處為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典型例題:
2008年廣東卷《河的第三條岸》「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答案略)(作品見實戰演練)

(二)理情節

【常見問題】

文中寫了XX情景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XX事物、XX人物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解題思路】

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的宗旨。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一是創造懸念,引人入勝;二是前後照應;三是側面襯托、埋下伏筆;四是總結上文、點明題意;五起線索作用)。

【答題規范】

XXX情節(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結構上和內容上分析)。突出了……,表現了……

(三)看環境

【常見問題】

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

【解題思路】

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②渲染怎樣氣氛,烘託人物的怎樣情感和思想;③奠定怎樣情感基調;④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等。⑤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或展示世態風情。

【答題規范】

怎麼問怎麼答。(從內容和結構上思考)

(四)明主題

【常見問題】

①用自己的話概括小說的主旨、概括作者的寫作意圖;②評析小說的社會意義。

【解題思路】

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

①從小說的題目入手思考小說的主題;(標題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幾種:
1.設置了懸念,吸引讀者。2.標題就是小說的線索。3.一語雙關,對主題的表現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②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

【答題規范】從以上三個方面思考,怎麼問怎麼答。

(五)講技巧

【常見問題】

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

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解題思路】

① 表達方式。

Ⅰ、人稱的作用(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便於直接抒情、真實可信。第二人稱增強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顯得客觀冷靜,便於敘事和議論。)。

Ⅱ、敘述順序的作用(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波瀾起伏。插敘豐富內容,深化主題,曲折有致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Ⅲ、描寫的作用(白描純用線條勾畫,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見大,寥寥幾筆勾勒出畫面,表現了性格、主題。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②表現手法角度。看是否運用了象徵法、對比法、襯托法、先抑後揚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虛實結合、動靜相生等手法,以及用它們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③從結構安排角度。開頭烘托鋪墊、設置懸念、引出下方、埋下伏筆;中間承上啟下、製造波瀾、曲折有致;結尾前後照應、總結全文、深化中心、敘後議論畫龍點睛、卒章顯志等。

【答題規范】

總體來說:明手法――闡運用――析效果。

(六)品語言

【常見問題】

①分析文章語言運用上的特點;②舉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語言有哪些特色。

【解題思路】

要明確語言特色包括詞語的表現力,句式特點,語言風格,人物語言的個性化等。

語言風格:含蓄與直接、淡雅與華麗、莊重與幽默、典雅與通俗、柔美與朴實等;

個性化指語言:符合人的身份,鮮明的地方色彩(鄉土氣息、口語化)。

【答題規范】

明手法――闡運用(表達了什麼內容)――析效果。

5. 找10篇閱讀題(初一的語文) 要帶答案。 謝謝。

朱自清先生

6. 小學四年級,語文的閱讀理解一直是個難題

這是小來孩子學語文的自通病,只有日積月累才能逐步提高。
一、培養學語文的興趣。經常講一些不學好語文帶來的不良後果或鬧出的笑話等,講一些語文知識重要的故事,如一些精彩對聯等,提高小孩學語文的興趣。
二、可以適當訂閱一些課外讀物,如《小學生作文報》、《故事會》等,買一些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籍,加大閱讀量,適當抄錄一些優美的詞句。
三、經常小練筆,不管長短,要經常寫。要求要寫出自已的親身體會和真情實感,不能無病呻吟。也可模仿好的作文練筆,多用一些優美的詞句。
語文水平的提高需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祝您小孩學習進步!

7. 語文閱讀題答案

這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文章生動而真切地描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冬天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作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贊譽是個「寶地」,贊揚了濟南獨具一格的風貌。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系的。

第二段開始,「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個重要的過渡句,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作者先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的總體感覺。文章緊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畫。

第五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語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較好地向讀者展示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風貌。



文章較多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寄寓了作者的贊美之情。比如:「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先直接把雪說成是「白花」,順勢把「頂著一髻兒白花」的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把無生命的雪、靜止的松樹都寫活了。又如把小山比作「小搖籃」,把山坡上小村莊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畫」,把整個冬天的濟南比作一塊「藍水晶」,無一不小巧秀麗,用來比喻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處的。

擬人的句子更多,明顯地透露出作者的情懷。如把濟南老城說成是「緩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把濟南周圍的一圈小山寫得很有溫情,它們像人一樣能說話,有感情:「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駁的色彩,說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花衣還能動,目的是「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本來是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作者卻用生花妙筆把它們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又如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說「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這些擬人,不僅貼切,而且給人以美感。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好的寫景散文總是景中有情,情與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本文用大量文字描寫濟南的冬景,卻處處流露出作者深深的贊美之情。在文字表達上,有時是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一段,通過三個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氣」等,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結尾一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看似平淡,卻蘊含著「我愛濟南的冬天,我愛冬天的濟南」的無限情意。二是創設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一「曬」一「睡」一「醒」,烘托出一種舒適溫暖的優美意境,表達出作者贊美的真情。三是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感情。



本文語言清新朴實,充分展示了作者散文的主要風格。作者寫濟南是個寶地,是陽光下曬著的小城,寫雪後的山,寫獨特的水,娓娓道來,不虛情,不矯飾。如第五段的「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這段話,把濟南冬季水溫適宜,綠萍、水藻之類水生植物長勢良好的情況生動真切地描繪出來,語言是那麼清新朴實,就好像拉家常似的,讀起來琅琅上口,絲毫沒有故作高深之態。同時,作者在遣詞造句上非常講究,值得我們仔細玩味。比如同樣是寫雪,落在樹尖上是「頂」,落在山尖上是「鑲」,山坡上的則用「穿」,山腰上的則是「露」,既符合各自的特點,又避免了用詞的重復。特別是「卧」字的使用,說「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兩個「卧」字,既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又巧妙地照應了前邊的「暖和安適地睡著」,真的有一字傳神之效。此外,文中還使用了不少兒化詞語,如「缺著點口兒」,「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黃」,「被風兒吹動」,「天兒越晴」「在水裡照個影兒」等,表現了北京口語的特色。

關於練習

一、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這一題主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看看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主要特點的。

從三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先通過對比,總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贊揚濟南是個「寶地」。然後寫濟南的山,由濟南的地理環境想像小山充滿溫情,再寫到雪後的山景等。最後寫濟南的水,寫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滿贊美之意。

二、揣摩下列語句,說說劃線的詞語好在哪裡。

1.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老城」本是無情物,作者卻說它們「睡著」,還能被春風「喚醒」,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把這一個老城寫活了。

2.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著一「鑲」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

3.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

兩個「卧」字,與前邊的「暖和安適地睡著」相照應,傳神地畫出了小村莊和小雪的神態,就好像它們都有靈性一樣。

4.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三字將水人格化了。水是那樣多情,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凍上,仍然充滿著春意。

三、精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一段,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說說理由,然後把這段文字背誦下來。

這一題主要訓練學生精讀文章的能力,讓他們自己發現美,理解美的所在。

這一段寫雪後的小山,有很多准確生動的語句。如「看吧」一語,好像把讀者置身於作者的情境中,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又如不說樹尖上落滿了雪,而說「頂著一髻兒白花」,緊跟著又比作「日本看護婦」,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充滿詩情畫意。又如寫薄雪「害羞」的情態,寫露出「粉色」容顏的山腰,等等,突出了它們嬌美的情態和小山秀麗的景色。

四、閱讀全文,找出一些精彩語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這一題主要是積累語言材料,由學生自由完成。

教學建議

一、這是一篇情辭並茂的寫景散文。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先朗讀幾遍,或者聽朗讀錄音。朗讀時注意下邊的字詞和思考題。

注音:濟(jǐ)南 倫敦(dūn) 鑲(xiāng) 寬敞(chǎng)

水藻(zǎo) 貯(zhù)蓄

解詞:設若:假若

水墨畫:中國畫中純用水墨的畫

貯蓄:存放,儲藏

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

思考題:

1.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你讀了課文,是不是覺得濟南的冬天如作者所說,是「暖和安適」的?為什麼?

二、教學本文,可以在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首先歸納一下作者筆下的濟南冬天的主要特點,弄清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這一特點的,其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在大體了解這些內容的基礎上,可結合練習二,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是怎樣精心選詞造句的。然後老師和學生一起仔細研讀寫雪後小山的一段,看看語言運用好在哪裡。

三、結合課文,選取適當的例子,進一步講講比喻和擬人的知識。可以採用替換法,將使用了修辭方法的語句改為一般的表達,比較一下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教學時可選用下邊的例子:

第一組: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第二組: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第三組: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四、教學本文,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前一課學了《春》,學生對描寫景物運用生動的詞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所體會。閱讀這篇課文,宜引導學生自己理解,並可做些提示:寫景的文章從形式上看是寫外界環境,而實際上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的感受揣摩才能成文;絕不是東一個比喻,西一個擬人,或使用一些華麗的辭藻堆積而成的。課文《春》和《濟南的冬天》,都做到了景與情的緊密結合,寫出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五、教學時,可預先將練習四的練筆布置給學生,讓他們邊學課文,邊加深對這個寫作特點的理解,同時,也可有意識地積累合適的材料,為最後完成短文做好充分的准備。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後,他在周恩來同志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後,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由於他的勤奮創作,解放後寫了20多個劇本,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範。1966年去世,終年67歲。現有《老舍文集》行世。

二、《濟南的冬天》的出處及創作時間

老舍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據老舍夫人胡青回憶,老捨生前「常常懷念的是從婚後到抗戰爆發,在山東度過的那幾年」。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原為一系列直接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節(第一節《濟南的馬車》、第二節《濟南偽洋車》、第三節《濟南的大蔥》、第四節《濟南的秋天》、第六節《齊大的校園》、第七節是全文的結語),發表在《齊大月刊》歐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雖系節選,但能獨立成篇。

8.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語文與其他學科不一樣,主要靠「學得」、「習得」,而不僅僅靠老師的「教得」。圍繞「聽說讀寫」,語文教師常常是反復地教,可很多學生仍然是讀書費解其意,作文不得要領。某些問題,知道了答案,但從真正掌握意義上說,還是不會。數理化學科追求的多是「標准」,而語文追求的卻是「妙趣」。一個詞在這里是敗筆,到了那裡可能就是「生花妙筆」。因此要想真正獲得語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對語文知識的情感和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情感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語文學習充滿熱情,明確目的,全身心地投入,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那麼這種自己當家作主的學習態度,才是獲得語文能力的真正動力。、首先,要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生活中的花草樹木,自然風光,人情冷暖,社會發展,時代變遷等都應成為我們關注的對象,只要帶著對生活的濃濃的關愛,那麼,你所閱讀的一切書籍讀物的內容就都會打上你對生活理解的烙印,語文知識就會在你的頭腦中內化為自己的獨特感悟,你的理解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其次,要培養熱愛讀書的情趣讀書,是增加語文底蘊,豐富頭腦「內存」的重要途徑。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的同學看小說會廢寢忘食,閱讀有趣的書時興趣盎然,都是因為「樂此」,才「不疲」。心理學研究證明,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索客觀事物的一種認識傾向,它能極大地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增加快樂的情緒。對閱讀而言,興趣可以激勵讀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閱讀的效率。在興趣濃厚的情況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識最容易,記憶東西最牢固,思維最活躍、最敏捷。培養閱讀能力未必一定要從讀名著開始,只要是內容健康的、積極的,富有知識性與啟發性,那麼完全可以從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書籍入手,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良好習慣的培養
培養情感的過程是一個意志磨練的過程,當我們「樂其學」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就變成了習慣。如何養成好習慣呢?習慣在沒有養成的時候,你多少要下一些自我強制的工夫,即要靠自己刻苦訓練,不靠別人教導。學習語文不再只是聽講、作筆記和寫作文那樣枯燥乏味的機械重復,而應是自覺的、有興趣,能動的慣性運動。
1、養成熟讀精思的習慣。
論語有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許多著名的作家能寫出不朽的文學作品,閃耀著思想的光輝,煥發出獨具一格的魅力,無不是讀書深入思考的結果。魯迅的文章睿智、深刻的底蘊,絕不是某個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得益於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層次的思索,從而迸發出無數不朽的篇章。毛澤東的「四勤」學習法中的第三勤說的就是「勤想」,就是主張「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多思、善思」,不「盡信書」。
2、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閱讀習慣。
就是自己動手動腦,主動獲取知識。在課堂上,學生要學會跟隨老師的講解,對重點語句及文章結構內容作點評,把教師講解中的關鍵言簡意賅的記在相應的位置上,可記難認字的音,難解詞的義,關鍵句的作用,還要做一些簡單的評點,這對培養自己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深刻的思維方法很有好處。例如學習《捕蛇者說》揭示主旨的句子:「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可在旁邊批註「對苛捐雜稅的強烈不滿和憤怒」等語,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不僅在課內,在課堂以外讀書也應保持這樣的好習慣。若把「不動筆墨不看書」的良好習慣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定會獲益匪淺。
3、養成「博聞強記」,多背誦積累的習慣。
背誦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背誦能使我們更熟悉文言詩句,增強語感,增強感悟能力,積累文學素養。這些背誦的知識,猶如儲存在頭腦倉庫中的豐富物質,一但應用時便猶如源頭活水般涓涓涌來,就不會產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慨。
4、養成讀書和寫作相伴的習慣。
許多同學常常是把學習語文課文和學習寫作當作兩回事,導致課文、作文「兩張皮」哪個都不得要領。殊不知許多課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上乘精品之作,是寫作中難得的極好範文。若能養成常寫讀書心得、隨筆等習慣,那就是真正做到了讀書與寫作的珠聯璧合,融會貫通了。著名作家三毛就是這方面的典範,她常常是如飢似渴地讀書,又常常是文思不可遏制地泉涌筆端,直到深夜。一篇篇閃爍著深邃的思想和洋溢著文學才華的文章,經常是在讀書與寫作相伴中誕生的。可見,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9. 語文卷最後一顆子彈的小說閱讀答案有木有

《最後一顆子彈》
黎明時分林子間不繚繞著一團團帶狀的霧氣,相距不足百米的兩人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逃犯起身就跑,刑警吳一槍則搶先對天空鳴槍,警告對方「站住」。吳一槍心裡明白,剛才自己打的那一槍,是槍里的最後一顆子彈。
這個犯罪團伙的小頭目全身一個戰栗,隨著吳一槍的喝令立即釘在林子間那片空地的中央,卻並沒有按吳一槍的命令把槍扔掉,而是發出一陣哈哈的大笑。吳一槍心裡一驚,看著歹徒慢慢地轉過身來與他相對而視,並用手中的槍對准他。歹徒臉上掛著絕境逢生的笑容,聲音沙啞地說:「槍神,可惜你沒子彈啦……」
吳一槍不動聲色,只是用槍精確地指向對方。他是有名的神槍手,不僅公安內部,就連罪犯們都稱他「槍神」。吳一槍望著對方有些慌亂的眼神,輕聲說:「你很清楚,我們兩人此時,槍里都只剩最後一顆子彈……那麼,讓我們較量一下槍的准頭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計算了你的子彈。你昨晚四次對天鳴槍,兩次開槍打傷我的兄弟。剛才是你的第七次鳴槍,也是你槍里的最後一顆子彈。嘿嘿嘿……沒想到吧,槍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裡啦……」歹徒雖然滿臉猙獰,卻流露出一絲令人難以察覺的心虛。這並沒有逃過吳一槍敏銳的眼神。
「是嗎?那麼,我們來數一二三,開槍。」吳一槍輕松而鎮定地說。他的右臂有力而筆直地舉著,黑洞洞的7.62毫米槍口堅定地指向對方。
歹徒身子向後一傾,說:「不可能!別騙人啦……你的槍里根本沒有子彈……」
「放下武器!這是我最後一次警告你。否則,你,將是我職業生涯中,第一個被現場擊斃的罪犯!」吳一槍的臉上寫滿了自信,一字一頓清晰地說。這句話剛出口,吳一槍感到對方明顯地全身打了一個激靈。
「一……」
吳一槍手中的槍一動不動,鏗鏘銳利的聲音頓時劃破凝滯的空氣傳遞開來。
歹徒緊盯吳一槍,慢慢地抬起有些發抖的左手,雙手握緊那支沾著泥草晨露的手槍,他似乎看到吳一槍眼裡另一個舉槍的影子。
「二……」聲音依然宏亮、堅定而自信地穿透林子間。一位警察與一名逃犯共同演繹著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
在以往的刑警生涯中,吳一槍曾遇到過各種情形,像今天這樣還是頭一次。昨夜他記住了歹徒慌亂中開槍的次數,可以准確地斷定對方槍中只剩最後一顆子彈,而自己卻沒了子彈。如此近的距離,就形成了一種空前的賭局,是賭就有贏有輸,他贏得起,當然也輸得起。沒了後路的吳一槍特別地想把射擊動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為追求完美和動作漂亮讓同事獻出了生命,現在,他還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夠成就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絕唱……
吳一槍嘴角掛著微笑——就讓這不易察覺的微笑永遠留在自己的臉上吧。同時,他注意到,對方槍口明顯地虛晃了一下,額頭浸出一層亮閃閃的白色,一粒汗珠清晰地從鬢角先慢後加速度地滑過臉頰。
「三!」吳一槍在身後的一束陽光突然射向林子間的空地的一剎那,斬釘截鐵大喝一聲,就像剛才命令對方「站住」那樣威嚴有力,聲震長空。
「叭……」槍聲清脆地回響在林間山谷。
歹徒匍匐向前一頭栽倒……
子彈一聲呼嘯從吳一槍的頭頂飛過——在他發出」三」的同時,歹徒全身披著迎面而來的陽光,竟然再次打了一個激靈,扣動扳機時,子彈打飛了。
吳一槍迅速躍向對方,反銬住對方的雙手。令他吃驚的是,對方竟沒有任何反應。用手槍撥過來歹徒那沾著草屑露水的臉,吳一槍才發現,歹徒已沒了呼吸。
事後法醫檢查發現,歹徒死於過度緊張造成的大腦及心臟不能供血,病變的心臟收縮得像石塊一樣堅硬,苦膽也裂了……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A.吳一槍發現追捕的歹徒起身逃跑時,立即對天空鳴槍,並命歹徒放下手中的槍,如果持槍不放,他就開槍射殺。
B.鳴槍示警後,歹徒雖然站住不動,但並沒有把搶扔掉,而且發出一陣哈哈的大笑。這說明歹徒根本不懼怕吳一槍。
C.吳一槍面對歹徒的一系列表現,給歹徒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使歹徒產生了自我懷疑。
D.歹徒雖然狡猾兇狠,但因平時缺乏嚴格的射擊訓練和心理訓練,以致林子間的帶狀霧氣就可以干憂他的射擊精度。
E.這篇小說敘述了刑警吳一槍智斗歹徒的故事,著重描寫了雙方對峙的場面,情節雖簡單,但環環相加,氣氛緊張,十分吸引讀者。
(2)小說首段所寫內容,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請簡要分析。
(3)請簡要概括吳一槍這個人物的特點?
(4)小說結尾對歹徒死因的交代,有人認為是多餘筆墨。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談談你的看法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1.(1)C E (A.「開槍射殺」,原文沒有依據。B.「根本不懼
怕」有一定道理。D.影響射擊是因恐懼)
(2)①為人物設置特殊情境;②為全文營造緊張氣氛;③為後文對峙場面作鋪墊;④創設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⑤呼應標題。
(3)①老練 ②自信 ③鎮定 ④勇敢。
(4)觀點一:多餘。理由:①前文細節描寫已表現歹徒的極度恐懼,為歹徒被嚇死做好了充分鋪墊。②結尾不交代死因,能使讀者追尋死因,激發閱讀興趣。
觀點二:不多餘。理由:①交代死因,使故事來龍去脈更加清楚。②交代死因,能烘托刑警吳一槍的形象。

希望採納

10. 語文閱讀題

說不上好方法吧..自己覺得實用的就好..主要還是得靠自己實踐發現啦..談談我的吧..
我一般內都容是先看題目咯..主要內容先默記下來..然後看文章..文中有答案的就先做個記號先不寫繼續往下看把文章看完..看完後做了文中沒答案的題目再把做記號的抄進去..也就這些了..其實主要還是得自己去摸索門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