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都三日游
您去成都旅遊,准備待三天左右,有以下好的景點,給您安排一下每天的線路和行程,僅供參考:建議您住在市中心春熙路,地理位置極好,對街即是王府井,距離錦里、武侯祠、寬窄巷子等景點都非常近。
第一天:寬窄巷子(2小時) → 武侯祠(2小時) → 錦里(3小時)
中午去寬窄巷子吃飯,下午逛武侯祠,感受一下悠遠的歷史。晚上到錦里體驗成都的夜生活。成都市內各景點都有很多公交車,非常方便。目前大多數公交車為無人售票車,請自備零鈔。普通車1元,空調車和高檔車2元。
寬窄巷子到武侯祠需坐公交車約30分鍾,從商業街口站上車,武侯祠站下車,再步行80米即可到達。今日行程中只有武侯祠票需門票60元,網上買58元,建議提前在網上購買,其餘景點均無需門票。
第二天:金沙遺址博物館(3小時) → 杜甫草堂(2小時) → 青羊宮(1小時) → 九眼橋(2小時)
上午去金沙遺址博物館逛逛,參觀一下文物。下午前往著名的杜甫草堂和青羊宮,晚上到九眼橋感受成都的夜生活。金沙遺址博物館到杜甫草堂需坐公交車約30分鍾,從金沙遺址東門站上車,杜甫草堂站下車,步行10米即可到達。
青羊宮到九眼橋需坐公交車約40分鍾,從青羊宮站上車,望江路站下車,步行430米即可到達。金沙遺址博物館門票80元,杜甫草堂門票60元,青羊宮門票10元。金沙遺址博物館和杜甫草堂網上都有售票,價格比景區買便宜,建議提前購買。
第三天: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4小時) → 文殊院(2小時 ) → 春熙路(2小時)
上午到熊貓基地跟國寶嬉戲玩耍,下午到文殊院逛逛,順便品嘗下周邊的美食。晚上回到春熙路享受購物的樂趣。文殊院到春熙路需坐公交車30分鍾,在萬福橋站上車,總府路站下車即可。
『貳』 陝西懸賞100萬尋十年前被盜石獅,石獅是什麼年代的文物
石獅被盜發生案件發生2010年,時間已經過去整整十年,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案發經過。
2010年4月3日凌晨,禮泉縣昭陵鄉發生一起特大文物被盜案,警方勘查現場後,初步認定此案犯系團伙作案。罪犯趁著夜色,在夜間動用了支架、吊鏈、和柴油三輪車等吊裝、運輸工具,經過長時間操作,將原來安放在這里多年的一對石獅盜走。
案發後警方積極走訪調查,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此案至今都沒有偵破。
2020年8月24日,“禮泉公安”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2010.4.3”唐建陵石獅被盜案的懸賞通告》。
通告稱,2010年4月3日凌晨,陝西省禮泉縣昭陵鄉發生一起特大文物被盜案,案犯系多人結伙作案,在夜間將唐肅宗建陵東門遺址一對石獅盜走。
嗔目向前看著,嘴閉著但是牙齒卻微微外露,它的鬣毛是下垂的,毛端環卷。獅子身高有1.5m、體長為1.3m、胸寬是0.74m。這頭獅子的胸前刻有字“民此遠備”,右腿上面也刻有字:“七月十一起”不過由於年代久遠,腿上的字跡不大清楚,這頭獅子的左腿上有一道深深的橫紋。警方選擇懸賞是有用意的,因為是團伙作案,分贓的時候肯定不均,再說人多嘴雜,難以保密,面對這么高的懸賞,肯定會有人提供線索,讓我們靜候佳音。
『叄』 我要十首白居易的詩
折劍頭 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數寸碧峰頭。 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虯。 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 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 登樂游園望 獨上樂游園,四望天日曛。 東北何靄靄,宮闕入煙雲。 愛此高處立,忽如遺垢氛。 耳目暫清曠,懷抱郁不伸。 下視十二街,綠樹間紅塵。 車馬徒滿眼,不見心所親。 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 可憐南北路,高蓋者何人。 酬元九《對新栽竹有懷》見寄 頃有贈元九詩雲:「有節秋竹竿。」故元感之,因重見寄。 昔我十年前,與君始相識。 曾將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紛無極。 共保秋竹心,風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樹,秋至先改色。 不愛楊柳枝,春來軟無力。 憐君別我後,見竹常相憶。 常欲在眼前,故栽庭戶側。 分首今何處,君南我在北。 吟我贈君詩,對之心惻惻。 感鶴 鶴有不群者,飛飛在野田。 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 貞姿自耿介,雜鳥何翩(儇羽去亻)。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餘年。 一興嗜慾念,遂為(矢曾)繳牽。 委質小池內,爭食群雞前。 不惟懷稻粱,兼亦競腥膻。 不惟戀主人,兼亦狎烏鳶。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時遷。 一飽尚如此,況乘大夫軒。 春雪 元和歲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陰夜飛雪。 連宵復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鵝毛,密如飄玉屑。 寒銷春茫蒼,氣變風凜冽。 上林草盡沒,曲江冰復結。 紅干杏花死,綠凍楊枝折。 所憐物性傷,非惜年芳絕。 上天有時令,四序平分別。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閼。 我觀聖人意,魯史有其說。 或記水不冰,或書霜不殺。 上將儆政教,下以防災孽。 茲雪今如何?信美非時節。 高僕射 富貴人所愛,聖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禮經內。 玄元亦有訓,知止則不殆。 二疏獨能行,遺跡東門外。 清風久銷歇,迨此向千載。 斯人古亦稀,何況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輩。 惟有高僕射,七十懸車蓋。 我年雖未老,歲月亦雲邁。 預恐耄及時,貪榮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為我戒。 故作僕射詩,書之於大帶。 白牡丹 和錢學士作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並。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贈內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 冀缺一農夫,妻敬儼如賓。 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 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 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 所須者衣食,不過飽與溫。 蔬食足充飢,何必膏粱珍。 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綉文。 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 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 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寄唐生 賈誼哭時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異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飢。 不悲口無食,不悲身無衣。 所悲忠與義,悲甚則哭之。 太尉擊賊日,尚書叱盜時。 [段太尉以笏擊朱泚,顏尚書叱李希烈。] 大夫死凶寇,諫議謫蠻夷。 [陸大夫為亂兵所害,陽諫議左遷道州。] 每見如此事,聲發涕輒隨。 往往聞其風,俗士猶或非。 憐君頭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鬱郁何所為? 不能發聲哭,轉作樂府詩。 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 功高虞人箴,痛甚騷人辭。 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時人嗤。 葯良氣味苦,瑟淡音聲稀。 不懼權豪怒,亦任親朋譏。 人竟無奈何,呼作狂男兒。 每逢群動息,或遇雲霧披。 但自高聲歌,庶幾天聽卑。 歌哭雖異名,所感則同歸。 寄君三十章,與君為哭詞。 傷唐衢二首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 常排傷心事,不為長嘆息。 忽聞唐衢死,不覺動顏色。 悲端從東來,觸我心惻惻。 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側。 同宿李翱家,一言如舊識。 酒酣出送我,風雪黃河北。 日西並馬頭,語別至昏黑。 君歸向東鄭,我來游上國。 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憐君儒家子,不得詩書力。 五十著青衫,試官無祿食。 遺文僅千首,六義無差忒。 散在京洛間,何人為收得。 京洛:一作京索。 二 憶昨元和初,忝備諫官位。 是時兵革後,生民正憔悴。 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 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貴人皆怪怒,閑人亦非訾。 天高未及聞,荊棘生滿地。 惟有唐衢見,知我平生志。 一讀興嘆嗟,再吟垂涕泗。 因和三十韻,手題遠緘寄。 致吾陳杜間,賞愛非常意。 此人無復見,此詩猶可貴。 今日開篋看,蠹魚損文字。 不知何處葬,欲問先噓唏。 終去哭墳前,還君一掬淚。 [陳、杜,謂子昂與甫也。此詩猶可貴,謂唐衢詩也。] 問友 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 根(艹亥)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 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 蘭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沈吟意不決,問君合何如?
記得採納啊
『肆』 陝西懸賞100萬尋十年前被盜石獅,這么大如何丟失的
在最近,陝西省的禮泉縣人民法院,對於2010.4.3唐建陵石獅被盜一案發布了懸賞通告,在2010年4月3號的凌晨,發生了一件特大的文物被盜案件。當時是團伙作案,在夜晚的時候,用支架、吊鏈、柴油還有三輪車,把唐肅宗建陵東門遺址一對石獅盜走。
兩尊被盜的石獅都是石灰岩材質的,是個圓雕,蹲踞狀,四足與底座連為一體,高約1.5米、長約1.3米、胸寬約0.8米,每尊重約2噸。 被盜石獅系唐帝王陵墓園門獅, 是我們國家重點的文物保護對象,像這種文物都是很稀有的,我們都應該義不容辭的保護起來這些文物。應該努力的幫助這次尋找丟失的文物,而且禮泉縣公安局聯合向全社會發布懸賞通告, 希望大家積極的配合跟尋找文物,如果找到了的話,最高獎勵100萬元。
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大家一定都要上起心來,我們身為中華人民應該保護好我們自己的文物,一定要努力的抓住偷盜者,要對偷盜者嚴懲不貸。
『伍』 名詞解釋:河姆渡文化、半坡村落遺址
半坡村遺址
半坡村遺址在西安的東郊,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村落遺址。遺址略呈橢圓形,北面為氏族墓地,南面為居住區,東北面為陶器窯場。居住區內的房屋共有36座,分為兩片,都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積達160平方米左右,兩片各有一間,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長的住室或議事集會場所。墓葬是男子、女子分別葬在一起,說明了這里尚實行族外婚。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有石斧、石錛、石鏟、石刀等,多磨製得比較精緻合用。還有骨器、陶器等。這里已經處於「鋤耕農業階段」。穀物有粟、稻等,用石磨盤、石磨棒以去穀皮。還開始種植白菜、芥菜等。家畜飼養業已出現,主要飼養豬、狗。居民除經營這樣的原始農業和飼養業外,還要捕魚、狩獵、採集果實以補助生活。
半坡居民的主要手工業有制陶器、石器、骨器、紡織、木工等。陶器是手制的,有瓮、罐、瓶、盆、缽、鼎等。上繪黑色或紅色漩渦紋、波浪紋、幾何紋、花瓣紋、魚紋、鹿紋和人面形圖案等。人們稱這類陶器為彩陶。有些彩陶造型和紋飾十分精緻美觀。
有些彩陶上刻畫著類似文字的符號,這可能是中國古代文字的萌芽。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發現於(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約7000年前長江流域氏族的情況。
簡介
河姆渡文物該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發現,在1973-74和1977-78年兩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的遺跡,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發現,被斷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棗子等。動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進步,有耜、魚鏢、鏃、哨、匕、錐、鋸形器等器物,精心磨製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圖案,就像是精美絕倫的實用工藝品。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穀,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稻作文化遺址。它的發現,不但改變了中國栽培水稻從印度引進的傳統傳說,許多考古學者還依此認為河姆渡可能是中國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發源地。
編輯本段
特徵
河姆渡文化的農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栽樁架板高於地
河姆渡干欄式建築面的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發現是為最早。它與北方地區同時期的半地穴房屋有著明顯差別,成為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因此,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同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藪。它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一條主線,與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並不相同。
貫穿中華大地六千公里的亞洲第一大河「長江」,盡管總長超過了黃河,但長江流域誕生的古代文明以前並不為人所知,這是因為人們一直認為中華文明的發源歸根到底還是黃河流域,只有黃河文明才是歷史的主流,但是近年來,在長江下游一代卻不段出現令人振奮的發現。首先,是和半坡遺址處於同一時代的河姆渡遺址的發現。稻穗紋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圖案,彎彎的稻穗圖案使人想像到,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了水稻的栽培。1987年的發掘中從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殼,據發掘報告說總量達到150噸之多,在已經碳化的稻殼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結果確認這是七千前的稻米。水稻的栽培,使社會上大量的余糧屯積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別的出現。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會經濟是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採集和漁獵。在遺址中普遍發現有稻穀、谷殼、稻桿、稻葉等遺存。 遺址 中還出土有許多動植物遺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棗、葫蘆、薏仁米和菌米與藻類植物遺存。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異的村落。在村落遺址中有許多房屋建築基址。但由於該地是屬於河岸沼澤區,所以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著明顯的不同。
生活用器,以陶器為主,並有少量木器。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以南的一種較早的新石器時代。
編輯本段
現存遺址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文化鯔山遺址
鯗架山遺址
慈湖遺址
小東門遺址
傅家山遺址
名山後遺址
塔山遺址
田螺山遺址
白泉遺址
靈山遺址
河姆渡文化陶器河姆渡文化是分布於中國浙江杭州灣南岸平原地區至舟山群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年代大約在西元前4000年到5000年之前,因以浙江餘姚河姆渡村遺址發掘最早,故稱作河姆渡文化。
該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發現,在1973-74和1977-78年兩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的遺跡,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發現,被斷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棗子等。動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
在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斧等打獵工具,亦有較也有裝飾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發現中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鏟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紡織工具。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平,估計最高燒成溫度達1000攝氏度。
編輯本段
文化遺產
河姆渡文化玉石河姆渡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4360年-前3360年。 主要分布於浙江寧紹平原。以夾炭黑陶為主,少量加砂、泥質灰陶,均為手制,燒成溫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盤、缽、盆、缸、盂、灶、器蓋、支座等。器表常有繩紋、刻劃紋。有一些彩繪陶,繪以咖啡色、黑褐色的變體植物紋。
河姆渡文化則是分布在長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例子。因遺址首先是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被發現,故1976年命名之。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為約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為約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發展的時間介於裴李岡、磁山文化及半坡文化之間,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分布以長江流域為主,環境與華北不同,所以觀察河姆渡遺址立體造景,可發現自然景觀與裴李崗、磁山及半坡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
自然環境
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下游地區,河湖泥沙沉積土壤肥沃,為原始農業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遺址附近水源豐富,適合需要水的稻作生長,普遍都發現稻穀、稻殼、稻桿、稻葉的遺存,是中國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證,也是目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記錄。當地降水多,氣溫高,應屬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落葉闊葉林,森林有水鹿、野豬、牛等動物。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動物遺骸,以鹿科動物最多,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農具「骨耜」即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密布如織的沼澤,又為水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也為發展漁獵、飼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遺址中所發現的柄葉連體木槳,證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獵活動中乘用。桿欄式的房屋也反映出為適應南方高溫潮濕的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的不同,使河姆渡文化與華北黃河流域文化有所差別。 河姆渡文化遺址周邊山水
住屋特質
據地理勘測,河姆渡建築遺址附近有一座小山,東北面當時是一片湖泊,這樣的地理位置最適合桿欄式建築型式。桿欄式住屋有許多特色,使居民能臨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風涼快,可防潮防溼,也可防止大雨過後的氾濫,及不衛生的蒸氣和低飛的昆蟲聚集。殘餘棄物可從地板空隙擲出,隨水漂流;在陸上的桿欄建築擲出物可成犬豬的飼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熏出濃煙的火以防蚊蟲。如建築在地形崎嶇之地,還可減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臨下,也可防敵人襲擊。
河姆渡遺址出土許多樁柱、立柱、梁、板等建築木構件,構件上有加工成的榫、卯(孔)、企口、銷釘等,顯示當時木作技術的傑出。柱子兩端凸出的小方形稱為榫、柱上鑿出可將榫插入的孔為卯。遺址中所發現的兩種木構銜接法,令人驚嘆不已,至今仍為木工工藝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將兩塊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縫隙,遺址中發現的企口板兩側各有一道企口,可與另一塊側邊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我們的木質地板還是用這方法拼接。另一是銷釘孔,帶銷釘孔的榫和樑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銷釘栓住,榫頭就不會從卯口脫出了。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技術,可說已為中國木結構建築打下了基礎。
編結紡織
河姆渡出土的紡輪、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機刀等,據推測這些可能屬於原始織布機附件,顯示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由手工編織發明了原始的機械。
原始音樂
河姆渡出土相當多的骨哨,是一種樂器,也是一種狩獵時模擬動物聲音的狩獵工具。浙江杭州市還能看見一種用小竹管做成,發出鳥鳴聲的竹哨,顯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遺存。陶塤也是河姆渡的出土遺物,塤身呈鴨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樂器,市面上觀光區兜售的陶笛與此相似,只是河姆渡的陶塤只有吹孔而無音孔,可見它的原始。河姆渡遺址充分顯示出南方長江流域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發展不亞於華北的文化,這可證明中國文化其實是多元發展,各有特色的!
經濟和宗教生活
酒器的出現顯示農業收獲較前豐富,才有餘糧釀酒。河南龍山文化中,還流行以豬、牛、羊、鹿的肩胛骨為材料製成卜骨,將卜骨加以燒灼,觀察兆文以解釋吉凶。占卜顯示此時已有某種程度的信仰。另外在龍山的兩座窖穴里還發現了煉銅用的坩鍋殘片,說明當時已能鑄造銅器。一般認為河南龍山文化處於原始農業社會解體階段,最終發展為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
編輯本段
經濟狀況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表明,新石器時代中期寧紹平原的農業經濟和家畜飼養都比較發達。在河姆渡遺址的大面積范圍內,普遍發現了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葉、稻殼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 1 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遠古各氏族文化遺存中所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遺址中發現了大批農業生產工具,其中有代表性的農具是翻耕土地的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骨耜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出土了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 1 米的舂米木杵等農業生產和穀物加工工具。
家畜主要有豬和狗。破碎的豬骨和豬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捏塑的體態肥胖的陶豬和在黑陶缽上刻劃的豬圖飾。有一件陶盆上同時刻劃著稻穗和豬的圖像,具體而生動地反映出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許多骨耜是用水牛的肩胛骨製作的,說明水牛當時已被馴養。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業也是比較發達的,在經濟生活中起一定的作用。制陶業、紡織業、骨器製作、竹木器加工都比較進步。這一帶的氏族先民燒制的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種類比較單一,無論炊具還是炊食器一律都是夾炭黑陶,胎泥純凈,含鐵量僅為 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還比較原始。稍晚出現了一些夾砂紅陶和褐陶。各種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在 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陶器的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比較容易破碎,到了晚期,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些器物已經用慢輪進行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為復雜的新產品。有些陶器火候較高,燒成溫度已達到 1000℃左右。
編輯本段
重要遺存
稻穀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上部發現大面積的稻穀、稻稈、稻葉和木屑、葦編構成的稻穀堆積層,平均堆積厚度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00厘米。剛出土時稻穀外形完好,色澤金黃,少數稻穀連外殼的隆脈、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經農史學家多次抽樣鑒定認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個類粳、類秈及中間型等各種粒型的亞洲栽培稻屬雜合群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不僅為研究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糾正了我國栽培水稻是從印度阿薩姆傳遞過來的傳統說法,有力地證明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木構建築遺跡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在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建築遺跡,尤以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和壯觀,總數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構件有木樁、圓木、長方形木材、帶丫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學家和古建築專家對遺跡和木構件分析後認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樁木為支架,上面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高於地面的架空基座,再於其上立柱、架梁、蓋頂的干欄式建築。在垂直相交的構件接點上,使用榫卯結構技術。把中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
河姆渡遺址發掘中共發現29排木樁,分析至少有6棟以上建築。根據木樁的排列與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呈西北———東南走向。從單體看,當時普遍採用連間長房子形式,其中最長一棟房屋面寬達23米以上,進深7米,房屋後檐還有寬1米左右的走廊過道。這棟房子可能是一個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門開在山牆上,朝向為南偏東5°~10°。它在冬天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陽光取暖,夏季則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現代人所繼承。河姆渡時期的房屋建築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人類的生活和居住。
除建築外,在遺址第二文化層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水井遺跡。水井構築於直徑約6米的鍋形水坑底部,用邊長2米的四排木樁圍成一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個方木框作為圍護。水坑四周還設有圓形柵欄,大概作護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布,但水體與海水相通,致使鹽份升高、苦鹵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使然。
人體遺骸
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沒有發現氏族公共墓地,只發現了27座零星墓葬。較完整的骨架僅13具。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後,人類學家韓康信、潘其風先生曾到發掘現場,對他們的年齡、性別、體形、人種作出鑒定。其中未成年的兒童9具,成年人4具,編號M23、M17的頭骨保存比較完整。
(1)年齡。M23出自第三文化層,頭骨碩大,前額接近闊額型,顴骨寬而外突,下頜厚大,男性特徵明顯。根據現代人頭骨癒合和臼齒磨蝕度推算,年齡在30歲左右。M17頭骨前額膨突,枕外隆凸缺乏,下頜枝內翻,尖形頦,特徵顯示為未成年女性,年齡約13-15歲。
(2)身高。按照遺骸主要骨骼長度,用我國現代人身長特徵,換算出身高。M23,身高為169~170厘米。M17身高為152~157厘米。
(3)人種。M23、M17顴骨較高和寬,鏟形門齒,與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居民相同。而鼻骨低平、凹形鼻樑、低矮的眼眶,與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更為接近,應為南方蒙古人種。
編輯本段
主要器物
陶器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復原率最高的遺址之一,兩次考古發掘,出土陶片40萬件之多,完整的和可復原的陶器占總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獲得完整器和復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夾碳黑陶,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識地在陶土中摻和了炭末,主要是為了減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陶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盤、缽、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儲存器、汲水器。較為特殊的有灶和盉兩種。陶灶形似簸箕,內壁有3個乳釘狀足,為安放釜而設置。陶灶發明後,解決了木構建築內煮炊防火問題,是後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陶盉形似酒壺,前有沖天管狀嘴,後為喇吹口,中間以扁平半耳環連結。器壁內外打磨光滑,製作精細,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多數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酒器。
石器
河姆渡遺址石器的數量和種類都不算豐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生產工具有斧、錛、鑿三種,器形較小,磨製不精,尚留有不少打擊和琢制的痕跡。大多屬於砍伐樹木和加工木構件的工具,有的可作為農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還有礪石和馬鞍形石塊、石球,後二種可能是穀物和硬殼果實的脫殼工具。
骨器
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產工具,按使用功能分為骨耜、骨箭頭、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鐮、骨魚鏢、管狀針等,以骨耜最具特色。
骨耜取材於大、中型哺乳類動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狀,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骨面正中有一道豎向淺槽,下端呈圓舌形,其兩側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孔,上端有一橫穿方銎。是為綁扎豎向木柄而設計的。這種製作方法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所特有。骨耜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長久與土壤磨擦而殘缺或形成雙叉、三叉式。這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遺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與數量巨大的稻穀堆積物相對應,說明河姆渡農業已從採集進入到耜耕生產階段。
木器
共300多件,大多出土於第四文化層,說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木器製作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最為重要的木器是紡織工具和木槳。紡織工具有木(陶)紡輪、齒狀器、木機刀、卷布棍、圓木棒、尖頭小棒、木(骨)匕等。紡織專家認為是踞織機的零件。有了紡織,說明河姆渡先民已脫離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進入初具文明的歷史階段。
木槳共8件,採用整塊木料加工製作而成,柄部為圓形,槳葉呈柳葉形。有槳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劃槳行舟,用於捕撈和鄰近氏族之間的交通往來。
『陸』 唐建陵石獅被盜的具體細節是什麼
唐建陵石獅是在夜間被盜的,經過勘查發現這應該是一起多人作案,犯罪分子趁夜間沒什麼人時將石獅盜走,並且利用了一系列的工具,目前官方已經發布了懸賞通告,對破案有幫助的人,最高可以獎勵100萬,這對石獅是唐肅宗建陵東門的一對石獅,是我國重點保護的文物,所以這對石獅的丟失對於國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而最可恨的就是盜竊這對石獅的人了,竟然連國家的文物都不放過實在太可恨了。
文物是屬於國家的,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責任去保護屬於國家的財產,所以一旦有人有跟案情有關的線索,一定要及時提供給警方,只有警民合作才能在最快的時間里破案。